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9:0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

第一篇: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

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

[摘 要]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是涿郡的一介平民。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刘焉大量征兵。刘备见军书,念为汉室后裔,却无力挽救汉室,只得哀叹。这时遇到张飞,二人情投意合,到酒馆交谈,遇到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义,共讨黄巾。220年,曹丕篡夺汉室,建立魏国,刘备随即建立蜀国,同年为报弟仇东征孙权,被陆逊打败,223年在白帝城病死。

[关键词] 《三国演义》 ; 刘备;尊贤礼士;仁德爱民;谋略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古典小说,对于刘备形象塑造,人们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有人干脆否定了鲁迅先生的意见,认为作者罗贯中还写了刘备的枭雄行径,作者写刘备虚伪是有意为之,鲁迅所批评的,“恐怕不应该算作作品的缺点,而是它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刘备形象塑造,本文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仁德爱民

在三国时期,刘备的“仁义、德高、爱民”没有谁可以跟他一争高下。前辈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谓是在三国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当时,罗贯中笔下塑造的枭雄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天时之利,另外一位霸主孙权,继承父亲和兄长打下来的基业占了地利之利,而书中塑造的刘备,则以仁立世,用义号召,占了人和之利,并得以白手起家且三分天下!可以说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困难和危机,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深的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以宽仁厚德服人,与那些趁乱残害平民,谋取个人利益,暴力征服手段的乱贼有着天壤的本质之分,因而争取到了人心,使得大伙不论怎么都愿意跟着他打天下。

(一)刺不忍杀之

刘备一边着力抵御贼寇,一边在内对老百姓乐善好施。在当时,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坐在一起,同一张桌子吃东西,刘备都不会不会有所嫌弃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特别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为此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刘备。此后,连修史的陈寿都不禁叹道:“其得人心如此”。由此可见刘备对人的仁德是有多发自肺腑!

(二)火烧新野不肯放弃百姓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曹操此时觉得这是个良机,便亲率大军南下。刘表次子刘琮无奈投降曹操,长子刘琦则联合刘备。刘备做县尉时,名声不错:“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主政新野时,“军民皆喜,政治一新”。在新野失陷,向南长征时,老百姓都愿跟他一起走。而且,刘备看到老百姓为他受苦,还心疼得要投江自尽。虽然自己苦于没有地盘,却三次拒绝接手陶谦的徐州,一次拒绝接手刘表的荆州,又多次拒绝部下关于杀死刘璋夺取西川的怂恿。进川之后,他还公布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戒令,感动得老百姓扶老携幼到路边参观,还有人对着他烧香磕头。正如老百姓所传唱的:“谁不夸咱刘使君好啊,嘚儿呦,嘚儿呦!”

(三)桃园三结义

刘备的义,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刘备一心想要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刘备得知关羽被害时,刘备想着报仇,于是他不顾各官员的劝阻,点兵七十万亲自攻打东吴。其中,张飞因为太着急报仇,不能看情形势理智对战,导致酒醉后毒打手下失去了人心,而被手下暗算。从这可以看出,刘备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地之王了,而改变当初结义时候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由此可见刘备“仁义、德高、爱民”之功夫有多深!真正做到了“人和”的境界。

二、尊贤礼士

刘备在“尊贤礼士”这方面,相比于三国人物中的曹操、孙权,刘备的表现也是很突出的。

(一)三顾茅庐、不计前嫌、托孤

建安十二年(207),时为左将军领豫州牧,年已47岁,被视为天下大英雄的他,满怀诚意,三顾茅庐,恭请年仅27岁、无名无位、尚未建立任何功业的诸葛亮出山辅佐,留下千古美谈。隆中对策时,诸葛亮称赞刘备“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并不是社会上的传言。

建安十九年(214)夺取益州之后,对于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他兼容并包,只要有才能就任用,做到“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其中益州名士黄权曾坚决劝阻刘璋迎刘备入蜀,刘备攻取益州时又坚守广汉,直到刘璋投降后方才归顺,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黄权为偏将军,信任有加,刘备称汉中王,兼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刘备称帝后,亲率大军伐吴,又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以防魏。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黄权无法退还蜀中,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得率兵降魏,蜀汉主管官员为此要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照样优待黄权的妻子。对此,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黄权传》时由衷称赞道:“汉武用虚罔之言,灭李陵之家,刘主拒宪司所执,宥黄权之室,二主得失悬邈远矣。《诗》云‘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其刘主之谓也。”另一位名士,荆州零陵人刘巴,与刘备作对的时间更长,当曹操南征荆州时,众多荆州士人都追随刘备南撤,刘巴却归顺了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命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欲与刘备抗衡,由于刘备及时夺得三郡,这一图谋失败了,刘巴无法回去交差,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却拒绝了,远远地跑到交趾,使“先主深以为恨”。后来,刘巴由交趾辗转到达蜀中,当刘璋欲迎刘备入蜀时,他又一再劝阻,直到刘备夺得益州,刘巴才表示归顺。而对这位刘巴,刘备表现得更加宽容大度,进攻成都时,他就号令军中道:“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平定益州后,刘备很快便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刘备此时的主要官职是左将军,西曹掾主管府内官吏的任用)。刘备称汉中王,以刘巴为尚书,法正去世后,又将刘巴晋升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这些,充分表现了刘备作为开国君主的宽容之度。

特别是章武三年(223)四月他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慨然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人对此或有猜疑乃至诛心之论,不过是妄相忖度而已。纵观数千年封建社会史,皇帝临终前委任顾命大臣者固不少见,然而,有几个皇帝愿意或者敢于像刘备那样托孤?当然,刘备并非鼓励诸葛亮取其子而代之,而是希望诸葛亮尽力辅之。但如此气度胸襟,实在是难以找寻。还是陈寿在《先主传》末的评价比较公允:“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二)知人之短

刘备的尊贤礼士的另一面,便是知人之明,用人之长。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之明”,对此不必多论。而知人之短,也是了不起的“知人之明”。比如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深受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却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来马谡虽曾在诸葛亮南征时出过“攻心为上”的好主意,但他刚愎自用,丢失街亭,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却证明了刘备的先见之明。至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而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之举,非明君不能为。

三、谋略

刘备是一个聪明并且眼光远的英雄,在没有权势的时候,他特别能的忍,坚信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并持之以恒的做到了。同时,刘备还是一个非常会演戏的人。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知道,他的哭功厉害,无论是真哭还是假哭,都是流露出真的感情,让旁人看了,会不自觉的想去帮他。还有,刘备也是一个善于发现人才、管理人才的能手。

(一)刘备善于笼络人心

他在被曹操追剿的过程中好几次遇到危险,都幸好有于手下大将的奋不顾身因而化险为夷。当赵云把阿斗从百万军中救出来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不是高兴,而是愤怒,他故意把阿斗往地下一扔,说为了这样一个孺子差点毁掉一员大将;其实他扔阿斗的方向是有意的,是往赵云的这边,赵云是一员勇猛的战将,当然眼力和反应力都是极快的,赵云在阿斗落地的一瞬间把阿斗接住,并且双膝往地下一跪,泪流满面的呜咽着说话,他不知道这是刘备的心机,从此赵云对刘备更是死心塌地,每次战斗都是奋勇争先,杀死了无数的敌人,为刘备的蜀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既保住了儿子,又拉拢了人心,他想不当皇帝都不行了。

至于刘备和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很多人认为他们说着许许多多的结义人千篇一律的话语:“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是用来忽悠兄弟的,是用来哄骗兄弟为自己卖命的,你看后来关羽死了,刘备还在当他的皇帝,后来有去报仇;张飞也死了,刘备仍然在当他的皇帝;当初的誓言哪里去了,他为什么不去追随义弟们呢?可惜的是后代的人们还没有从这样的誓言中醒悟过来,还在重复这样的故事。刘备就用一句空头的承诺,吸引着别人对他死心塌地,他的计谋不可谓不高呀。其实,只要大家静下来想想,他们当时结义的时候,是有共同的志向的,那就是救百姓于水火中。是志同道合才结的义!关羽、张飞为了这个伟大的共同目标先走了,作为兄长的刘备,怎么能在伟业没有达到的时候,也任性妄为的跟着去呢?刘备只能独自扛起这个未完成的使命,艰难的走下去。

(二)刘备的“忍”

“忍”是大智者的生存准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大业者无不具有坚忍不拔、宽宏大量的品德。要懂得进退之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不可能长期站立在风头浪尖在早先的时候。刘备刚刚封为“皇叔”,但自己却在曹操的大本营里,居然没被曹操找到好的借口杀了他。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讲到曹操在许田打猎“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迎受之”。对曹操如此无礼僭越的大逆不道之举,刘备非但制止关羽杀操,反而称贺曹操“臣相神射,世所罕及”。可见,刘备不但是能忍,还能笑着拍曹操马屁。再者,拥有雄心壮志的刘备何时何地都坚持“忍”为上策。在三国的英雄人物里,刘备既不是雄才大略之人,也不是英勇善战之人但他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不但忍过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还忍下了兄弟、妻儿离散之苦,暗暗积累力量、蓄势待发就为有朝一日复兴汉室。在各路军阀穷兵黩武、逐鹿中原的时候,他还是位卑职小,势单力簿,无处安身,只得带着兄弟寄人篱下,委曲求全。他先从吕布,再事曹操,又投袁绍,后依刘表,直到曹操统一北中国、孙权坐领江东之时,他还几乎没有什么势力,更没有一块地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刘备的“忍”,不仅是表面的忍耐,还是胸怀天下的肚量。求贤若渴的刘备以真诚、胸怀和信义待人,在面对刘璋的旧部刘巴“宁当汉贼也不愿跟刘备”等如此明显的“讨厌刘备”之举面前,他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以礼相待。刘备不但自己能忍,还告诫兄弟也要忍。在关羽要杀曹操时,在张飞怒鞭督邮时,刘备都是劝诫兄弟“小不忍则乱大谋”。正因刘备与兄弟都有能容忍的肚量,才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兄弟。如此,刘备确实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三)哭

在罗贯中笔下的刘备,给人映像最深的还有他的哭功。每逢有重大的事情或是见到人才时,刘备都会上演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哭求。可是他的哭居然让大家感动,使得事情总会有因他的哭而改变。所以,后人为刘备的哭总结有二。

一哭。书中曾今写到“玄德闻言大哭曰:‘子母乃天性之亲,元直无以备为念。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当时的徐庶如孙乾所言,“尽知我军虚实。”孙乾劝刘备用一切手段挽留住徐庶,但刘备不以为然。“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事。’”其实,刘备从知道这件事开始就意识到徐庶的心已不在此,即使留住,徐庶心绪不宁,也会影响他才智的发挥。同时,留住徐庶,不符合刘备做仁人君子的标准。而且,刘备知道,他的一番话必定能够传到徐庶的耳中,从而加重徐庶对他感情上的砝码。晚上,刘备请徐庶饮酒,对徐庶说:“‘备闻公相去,如失左右手。’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 刘备第二哭,是无声的流泪。大家会猜想,刘备一夜之间,肯定对徐庶讲了许多贴心话,而且是边哭边掉眼泪。大伙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哭一晚上,这就是刘备的本事。关键是一夜之间,发自肺腑的真情话语再一次打动了徐庶,使徐庶更强烈地意识到刘备是值得信赖的领导,是值得以性命相交的朋友。

第二天,两人红着眼道别,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徐庶为了表忠心,终于说出了刘备最想听到的一句话:“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当然,不是只哭一晚就能拢络住徐庶的心。由此不难看出,自徐庶到来,刘备对徐庶肯定是以师长相待,在生活上问寒问暖,在工作中虚心求教,从不自居老大,给徐庶了一个宽松的展现才能的环境。古人讲,一诺千金。从而后人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为什么?是因为刘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无可比拟的个人魅力。终于,徐庶要策马离去,“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此时的刘备,感情的闸门已经打开,想起徐庶在新野帮他抗击曹操;想起两人促膝谈心;想到徐庶走后,无人能帮他出谋划策;想到自己多年以来,居无定所„„。所有的一切,都使他伤心欲绝,难以抑制住自己的泪水。

徐庶走了,可又拍马而回。刘备的泪水终于得到了回报。徐庶对刘备说:“某因心绪不佳,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使君何不求之。”那这个神秘的人是谁呢?就是司马德操所说的伏龙诸葛亮。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也为古今传颂。刘备自此恍然大悟,引出三顾茅庐的故事,请诸葛亮出山。从此,天下三分,刘备得居其一。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哭”的章节可谓不少,每一次都达到了效果,达到了目的。没有三哭,刘备得到诸葛亮的时间会推迟,他可能失去最佳时机争霸天下,诸葛亮也可能终老乡间。实践证明,“哭”是刘备情感的流露,是刘备的政治策略,是刘备以仁义立身的手段。正因刘备如此仁厚,徐庶、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才会团结在他的周围,为他效忠。刘备后因关羽被害,举全国之兵伐吴,导致兵败身亡。这符合他做人处事的标准,我们为他可惜,也被他感动。

(四)托孤稳军心

在他不得不为义弟们复仇,然而最终失败的时候(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实际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他知道自己为时不多,但是他放心不下他的儿子刘禅,他深深知道刘禅根本不是一个治理国家的料,但也不能把皇位拱手让人,他担心薨后诸葛亮会取代刘禅,所以使出了最后一招杀手锏,他告诉诸葛亮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不然的话就取而代之;这句话在诸葛亮的心里不啻于惊天霹雳,我估计诸葛亮当时的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当时诸葛亮要是敢表现出一丝喜悦或是答应的话,估计就会被拉上断头台斩首示众的,原因可能是莫须有。诸葛亮反映挺快的,双膝一跪,信誓旦旦的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不二: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丝毫不敢有反叛之心。刘备听到诸葛亮的表白之后才放心的离去,为自家的江山的承袭扫除了可能存在的危险,使刘禅能够安安稳稳的当几十年的庸碌皇帝。他的计谋实在是高呀。

刘备,尊贤礼士、仁德爱民、有谋略,在乱世中取得卓越的地位。以上是我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笔下刘备形象塑造的浅析。

参考书目: 

【1】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小说基本解读·四大名著·绣像《三国演义》一》·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

【2】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小说基本解读·四大名著·绣像《三国演义》二》·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

【3】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小说基本解读·四大名著·绣像《三国演义》三》·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

【4】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小说基本解读·四大名著·绣像《三国演义》四》·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

【5】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古典小说基本解读·四大名著·绣像《三国演义》五》·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6年

【6】 何军编红钊著·《蜀汉昭烈帝刘备》·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12月

【7】 王少农吴宗骏著·《刘备用人有一绝怎样招到精兵强将》·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1月

第二篇:论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塑造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的塑造

德州武城

张艳美

指导教师

吕高超

潘庆玉

关键词:三国演义 刘备 重德尚义

礼贤下士

计谋过人

坚韧不拔 摘要: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霸道昌而王道衰,诸豪强为了夺取天下而攻城略地,杀人盈野,弃仁义而不顾,凭恃的是实力、武力和暴力。《三国演义》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与诸豪强相比,刘备势单力薄,既无实力,又无地盘。尤其是与曹操、孙权相比,劣势明显。曹操占尽天时,孙权占尽地利;刘备几乎是靠白手起家来与他们争天下,依靠的主要是人谋,即以仁德忠义来争取人心,招揽人才,扩充实力。刘备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更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而从起事之初就刻意树立自己的仁德宽厚形象,并由此广泛地赢得民心。作为“采小说,据正史”的《三国演义》,虽然如实地描写了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但却不囿于正史和某些历史著作,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的艺术虚构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情趣,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其中又以刘备最为突出.罗贯中极力在《三国演义》中塑造刘备胸有大志、重德尚义、仁德爱民等方面的理想化的封建仁君形象,以“仁德”赢得了民心,人民纷纷归附他。罗贯中对刘备仁义之师,仁政之举,可以说是尽情颂扬彰显。同时又抓住其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慧眼识英才等来塑造刘备的善于用人。他聚揽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臣武将,特别是感动了诸葛亮出山辅佐,竭忠尽智,死而后已,最终奠定刘备三国鼎立有其一的基业。作者对刘备“仁君”形象的塑造寄托着儒家的仁政爱民理想。也反映出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百姓渴望贤君明主的出现,渴望太平盛世的到来。这部文学作品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封建统治者的价值观以及正统思想在封建社会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

同时,作者在塑造刘备“仁德”形象的同时,还向读者呈现出善于审时度势,精于谋略的天下“枭雄”的 形象。刘备打起“汉室宗亲”的旗帜,标榜正统,使其自然成为他与群雄争霸的一张王牌,为自己赢得在政治上的优势。同时,作品又赋予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各路军阀穷兵黩武、逐鹿中原的时候,他还是位卑职小,势单力簿,无处安身,只得带着兄弟寄人篱下,委曲求全。他先从吕布,再事曹操,又投袁绍,后依刘表,直到曹操统一北中国、孙权坐领江东之时,他还几乎没有什么势力,更没有一块地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虽连遭挫败,但刘备败而不馁,折而不挠,不懈奋斗,拥有雄心壮志的刘备何时何地都坚持“忍”为上策。他暗暗积累力量、蓄势待发,就为有朝一日复兴汉室。

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的塑造

绪论《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在我国家喻户晓.它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这段历史中,政治事件风云变幻,战争场面惊心动魄,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三国演义》在曲折紧张,舒展自如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其中又以刘备最为突出.本文就罗贯中如何在《三国演义》中塑造刘备的重德尚义,礼贤下士,计谋过人等性格及其成因加以分析论证,旨在进一步了解人物,感知社会,认识历史,借鉴历史.一、少年刘备虽贩履织席为生,但胸怀大志

《三国演义》开篇置当时诸多显赫人物于一边,首先将后起的、出身孤寒、名不见经传的刘备作为第一英雄推向读者,以期收到先入为主的效果。渲染他的出身,描绘他的异形怪貌,凸显他的远大志向,预示他将获得成功而贵为天子,进而不断完善他的形象,提高他的身世。

(一)据《三国志》陈寿记载,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备少年丧父,家道衰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在刘备家东南角有一棵高五丈多的桑树,远远望去,“童童如小车盖”,刘备儿时与一群小孩在树下游戏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1】可见少年刘备虽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家境清贫使得刘备没有纨绔子弟的坏习气,反而坚定了他的志向。他“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时,立誓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兴复汉室。自桃园三结义至白帝城殒命,刘备为实现大济天下、兴复汉室的理想壮志,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二)出身于皇族

首先在书中编造了宗族世谱。《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编造了一个自汉景帝到刘备共十九代的直系传承世系,虽然祖父、父亲未及封侯,但使刘备出身皇族的“世爵之家”在书中得以明确。其次,让皇帝认刘备为皇叔。《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记载: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候。自此人皆称刘皇叔。

二、“仁德爱民”形象的塑造

作者用艺术虚构的技法来塑造刘备“仁德”形象,体现其“收民心之智”罗贯中在塑造刘备“仁君”形象时,始终让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贯穿于小说始终。首先,刘备是以“仁”立世的。刘备的“仁义”是众所周知的,他在汉末诸强施虐时以宽仁誉满天下,感召百姓,聚拢英才,从而建立帝业。是“仁义”使刘备成为东汉之末的乱世的人心所向,由一个贩履织席之徒

而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天下枭雄,成为蜀汉开国的贤君仁主。

作者从生活小事和心理言行等微观方面来塑造刘备的“仁德”

任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入主益州后“开仓赈济百姓”,因此当督邮来到安喜县要淘汰刘备时,五六十个老人一齐到督邮馆驿为刘备苦告求情。后来刘备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投奔荆州刘表,受命屯驻新野多年,他以安民为务,“军民皆喜,政治一新”,因而受到新野百姓歌颂:“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刘备的一生始终牢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结义誓言,即便到了穷途末路,也心系百姓。在生死关头,刘备表现出的仁德爱民品德更为感人。当他由樊城经襄阳向江陵撤退时,十几万百姓愿追随他渡江,因而只能日行十余里,曹兵追来,情况危急,众将劝刘备“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竟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行至当阳,果然被曹操率兵赶上,十余万军民顿时大乱。刘备在张飞保护下且战且走,至天明,身边仅剩百余骑,他不禁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虽遭到惨败,但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胜利。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名扬天下,远得人心,近得民望,成为刘备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因而刘备入川时,其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刘备虽无权无势,但他靠自己对百姓的“仁德”征服了百姓。

(二)同时,作者还从人心所向、为人处世、教导后世等宏观大方向塑造刘备的“仁”。刘备的仁德品格给他带来了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凝聚力。原本被曹操打散的军队很快又集结到他的身边,参加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已归顺曹操的很多刘表的部下又纷纷投奔刘备,短时间之内,刘备的势力迅速崛起,形成三国鼎足之势。甚至刘备临终时仍不忘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他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也自然成为历史上最有人缘的平民皇帝了。

(三)作者除了注重塑造刘备的“仁德”,还着重塑造刘备的“义”。

1、由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需要而正史中又没有依据的内容,作者大胆采用民间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含量。如“桃园三结义”是采用民间传说为蓝本进行再创作,来展示刘备集团的向心力、凝聚力,颂扬他们的“义”。[2] 自桃园三结义刘备对结义弟兄关羽和张飞,视如手足,同食同寝,情同骨肉,患难与共。即使当了皇帝也从来不摆架子。为报关羽张飞之仇举全国之兵攻打吴国,后被吴国儒将陆逊火烧七百连营,大败蜀兵。刘备遂退兵白帝城,卧病不起。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雪弟恨”兴兵伐吴,为义而死,履行了当初桃园三结

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2、在整个三国时代,刘备的人气和号召力是第一的,这无可置疑,因为他重情重义.化名单福的徐庶刚投奔刘备,曾试探刘备的仁德之心,说刘备所骑“的卢”马妨主,让他将此马先送给意中仇人。刘备闻言变色,斥责徐庶“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刘备对徐庶坦诚相待,拜他为军师,打败吕旷、曹仁之后,刘备更视徐庶为天下奇才。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要辞别刘备时,刘备虽然难以割舍,但为顾全其母子之情,允其离去。刘备拒绝了孙乾所设留住徐庶的计谋,说“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挥泪送别,甚至“伐树望徐”。可见刘备爱才之深又仁义之极。

3、曹操攻打徐州时,公孙瓒应徐州太守陶谦的求助,派刘备带兵解了徐州之围,陶谦让刘备接掌徐州之印。关羽、张飞等都劝他接受,刘备一再推辞,认为这是陷他于不义。刘备对同宗刘表父子也表现出大仁大义。曹操南征荆州,适逢刘表病死,刚刚继位的少子刘琮不战而降,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而夺荆州,刘备垂泪答道:“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于是决定走樊城以避曹操。这体现了对同宗兄弟的“义”。

4、作者除了正面直接描写刘备讲义气,还从刘备集团的“忠”侧面烘托、刻画刘备的“义”。如在第二十七回和二十八回,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张飞与见面怀疑他背叛兄弟投降曹操。而刘备相信兄弟,见了关羽也丝毫没有责怪。从侧面来看,关羽愿意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而去,以及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金钱美女所动。以及公孙瓒败落后收了赵子龙、赵子龙救阿斗杀了七进七出和马超投向刘备,诸葛亮为其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等事例,刘备集团的“义”,都从侧面烘托了刘备的“义”。是刘备“义”的感召,使部下甘愿为其抛头颅,洒热血。树立“仁德宽厚”的形象,争取人心。刘备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此段话清楚地表明刘备之所以行仁履忠,是出于一种反曹操之道而行的政治智慧或曰权谋,是以仁义忠厚为招牌,争取天下人心以达到自己夺取天下的目的。”

三、用人之智

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和蜀汉政权的开创者,既是靠“仁德”来服民心,同时又是靠计谋来来立世的。既有“仁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作者罗贯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刘备“谋略大智”的。

(一)礼贤下士

尊重人才

说起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大家自然会想到“三顾茅庐”。作者在描绘这一故事时善于铺陈,使妙笔生花.例如,为塑造刘备礼贤下士,求贤如渴的性格时,将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凡三往乃见”几个字,至《三国志平话》也只是简单讲述了三谒卧龙的经过,且文字粗率,缺少文采。而《三国演义》则对此进行精心构撰。先是以司马徽、徐庶等人的评论和推荐,使诸葛亮人未出场以经先声夺人。进而又写刘备在三次寻访时一再误认,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3]且看对此事件的精雕细琢:初见孔明,刘备见其仰卧在草堂几席上休息,便不顾关,张二人的劝阻,愣是拱立阶下半晌;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但闻孔明“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渲染铺叙,生动的刻画出刘备思贤如渴的情怀。从“三顾茅庐”到“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始终敬重,委以重任,君臣之间可谓肝胆相照,如同鱼水。他临终之时,殷殷托孤于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对此,西晋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末曾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4]感恩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出山后,感恩戴德,励精图治,鞠躬尽瘁,为刘蜀集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慧眼识英才

1、知人善任的政治情怀和美好品德在《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刘备形象上也有充分体现。对几经周折而追随他的赵云,刘备予以重用,危难时刻也深信不疑。长坂坡惨败,糜芳见赵云冲入曹阵,他和张飞都说赵云是投奔曹操寻求富贵去了,而刘备却坚信赵云“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也。”果然赵云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寻救出阿斗冲杀回来。

2、在对魏延马谡的认识和任用方面,刘备更表现了超出诸葛亮的知人之明。魏延原为勇略过人的荆襄名将,刘备兵败投襄阳刘琮,魏延违背刘琮之意开城门迎刘备,后又在长沙斩韩玄、救黄忠、投拜关羽。诸葛亮主观地认为魏延有反骨、久后必反而欲杀之。刘备不仅救下魏延,而且用其长避其短,大胆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史载“刘备为汉中王还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可见刘备对魏延的重用。马良之弟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

诸葛亮深加器异”,《三国演义》中也写诸葛亮非常赏识马谡,认为他是“当世之英才”。刘备临终前特别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察之。”诸葛亮则不以为然。首次北伐时,诸葛亮将据守街亭阻挡司马懿的重任交给马谡,马谡好纸上谈兵且刚愎自用,坚持屯兵山上而失街亭,致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从而验证了刘备的先见之明。刘备知人之长而用之,识人之短而不用,作者在对魏延和马谡的任用上,通过刘备与诸葛亮不同态度及结果的对比,更彰显刘备“知人善任”的性格特点。

3、刘备的宽厚待人、尊贤礼士、知人善任还表现在入川后对荆州旧部和益州新附能够兼容并包,惟才是举,“处之显任,尽其器能”。荆州名士刘巴,先是归顺曹操,后又归顺益州刘璋,他和益州名士黄权都曾力阻刘璋迎刘备入蜀,直到刘璋投降后他们方才归顺刘备。而刘备却不计前嫌,任命刘巴为左将军,黄权为右将军,其他文武降臣皆得任用

四、审时度势

善于谋略

(一)打起“汉室宗亲”的旗帜,标榜正统。

为了实现安邦定国、称霸天下的雄心大志,刘备在创业时期准确把握天下情势,精心谋划并采取了一种重要的政治谋略。即打起“汉室宗亲”的旗帜,标榜正统。汉末**,群雄割据,拥兵自重。刘备家境贫寒,其实力和名气无法与袁绍、曹操、孙氏父子等诸豪强相比。但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是汉室之胄、皇族宗亲。在我国封建时代,正统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刘备“汉室宗亲”的出身自然成为他与群雄争霸的一张王牌和独特优势。刘备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及时并不断地打出这面旗帜。每逢遇到生人作自我介绍时,刘备都会说:“我乃汉室宗亲”。于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共同起事,很快聚集乡勇500人。刘备任平原县令时,跟从公孙瓒参加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见到诸侯盟主袁绍,公孙瓒将刘备的出身对袁绍细说一遍,袁绍即给刘备这小小县令取座,并对刘备说:“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拜见汉献帝时,刘备自然先奏明“汉室宗亲”的身份:“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遂倍加信任,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其名声和地位陡然上升。正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当他兵败投奔荆州刘表时,刘表认他为弟,“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而益州刘璋之所以主动写信请刘备这位族兄入川抵御汉中的张鲁,也正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刘备在占据蜀川后,便在诸葛亮等群臣的劝进之下,名正言顺地做了汉中王。汉献帝病逝,诸葛亮等群臣又奏表劝进:“王上乃汉室苗裔,理合继统以延汉祀”,至此,刘备终于登极做了蜀汉皇帝。在汉末**年代,刘备审时度势,乘势而起,由一个贩履织席之徒而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天下枭雄,证明了他打起“汉室

宗亲”的旗帜标榜正统争取人心的政治谋略是得当的。

(二)能屈能伸

随机应变

在三国的英雄人物里,刘备不是英勇善战之人,但他却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各路军阀穷兵黩武、逐鹿中原的时候,他还是位卑职小,势单力簿,无处安身,只得带着兄弟寄人篱下,委曲求全。他先从吕布,再事曹操,又投袁绍,后依刘表,直到曹操统一北中国、孙权坐领江东之时,他还几乎没有什么势力,更没有一块地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吕布被曹操打败,到徐州投靠刘备,却趁刘备与袁术相攻之机,夜袭徐州,致使刘备失去立足之地,只得与吕布讲和,屯驻小沛。关羽、张飞心中不平,刘备则能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后又受到吕布的攻击,刘备只好屈身投靠曹操。此后,刘备随曹操至许都,可谓暂栖虎穴。刘备胸怀大志和杀机,又怕曹操看破,就在住处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可曹操还是看出刘备“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同他煮酒论英雄,竟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刘备以为自己的心机被识破,吓得筷子脱手掉在地上。恰在这时,大雨将至,响了个炸雷,刘备从容地拾起筷子,巧作掩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为避祸,刘备遂以截击袁术为名,离开许都,逃离曹操的樊笼。此时作者在刻画刘备是细致入微到人的心理方面了的。作者笔下变成刘皇叔的刘备不仅没有作威作福,而且内敛示弱于曹操,突显了他的聪明与远见。后来刘、关、张被曹操打得失散。此时。投在袁绍处的刘备又处险境,他两次花言巧语释袁绍之疑,随即以劝说刘表共攻曹操为由,巧妙脱身。凡此,均可见刘备的机变权略。后来又被曹操打得溃不成军,无立足之地,只得去投奔荆州刘表。虽连遭挫败,但刘备败而不馁,折而不挠,不懈奋斗,拥有雄心壮志的刘备何时何地都坚持“忍”为上策。他暗暗积累力量、蓄势待发就为有朝一日复兴汉室。刘备的“忍”,不仅是表面的忍耐,还是胸怀天下的肚量。在不懈奋斗、成就一方霸业的过程中,刘备或隐忍示弱,常常以真诚的眼泪感动别人,赢得同情和支持;或韬光养晦,把自己的雄心大志隐藏起来,待机而动。最终确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刘备的隐忍,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权术。

结语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罗贯中根据自己追求的“仁政王道”理想极力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历史演义小说,应该做到“七实三虚”,而且“王道仁政”在封建社会时期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理想政治与现实政权存在着矛盾。刘备与历史上的封建君主一样,作为乱世开国之君,既是一个有几分骁悍之气、有韬略的虚伪枭雄,又是一个仁德爱民、尊贤礼士的仁厚明君。[5]

参考文献 【1】《三国志》陈寿 【2】《古代文学史》

(二)2000年版

第258页

【3】《古代文学史》

(二)2000年第259页

【4】《三国志·先主传》 陈寿 【5】《仁厚明君与虚伪枭雄》 ——刘备历史原型与文学形象之比较

广州日报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和第二十四回、二十七回、二十八回等

第三篇: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刘备是中国老百姓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关于其仁义、忠厚、有情有义的事迹也一直都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从事实的角度看,一个仅仅有以上特点的人,是不可能在当时的乱世中取得成功的。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基础,通过对书中关于刘备事迹描述的分析,从伪装的汉室忠臣、伪造的仁义君子、伪饰的君臣情谊、伪善的王道统治四个层面,揭示出刘备以虚伪成就功业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刘备 虚伪 《三国演义》

刘备,做为《三国演义》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的化身,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和刻画时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使得刘备成为《三国演义》中继曹操、诸葛亮、关羽之后最为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但所谓“过犹不及”,作者的热心过度,一意的追求“高大全”,反而使得刘备的形象变得单纯和虚无飘渺,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形象,仿佛文学上的扁平人物形象,其所作所为也尽显得虚伪,使得人们不由自主的对形象本身产生怀疑。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评价,可以说是精辟独到、入木三分。诚然,结合刘备成功的经验,细细品味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极尽刘备虚伪之能事。

一、伪装的汉室忠臣

刘备的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汉室正统的忠实捍卫者。的确,这个时时处处不忘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室宗胄”,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汉室安危的大汉“皇叔”,无论如何与“伪装的忠臣”这几个字是沾不上边的。但是事实偏偏就是如此。

早在“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先不说这句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单是这句话本身,在当时封建统治下,就是大逆不道之言,足以满门抄斩、祸延九族。因此,要说这句话是刘备孩童时的嬉戏之言,几乎绝无可能。这还不算奇,奇的是“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第一回)才真正称得上奇。刘备的话虽然大逆不道,还勉强可以“孩童无知”敷衍过去,而做为一个成年人的刘元起听到这句话,不仅不加阻止,反而“常资给之”,在当时黄巾之乱尚未发生,天下还算安定的条件下,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起刘备的家族来。或许刘备的野心,就是在这样一个念念不忘当年曾贵为九五至尊的家族中培养起来的。

及到少年,“不甚好读书……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第一回)。秦汉之时,平民欲致仕,除出身、读书、走后门外,就是以德行获得“清誉”而得到推荐。在当时还算太平的时期下,刘备四者皆不取,却“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甘为韩非子所谓“五蠹”之类,惟恐天下不乱,那么其“素有”的“大志”,就颇可耐人寻味了。

再其后,从讨伐黄巾起兵,直到赤壁之战奠定三足鼎立基础,尽管成日在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中生活,刘备却开始考虑后嗣之事了。他先是收了一个义子,取名叫刘封,后又努力耕耘,生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两个儿子,老大刘封,老二刘禅,分开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不过连起来问题就大了,那是“封禅”——一种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仪式。其时,刘备投陶谦,依吕布,归曹操,奔袁绍,亲刘表,身无立足之地,却始终念念不忘“封禅”大事,说他是汉室“忠”臣,的确是牵强了一点。

等到晚年,占据荆州,尽有西蜀,羽翼已成,兼之汉帝被废,刘备称帝的野心终于浮出水面。这时候,刘备已经有了一位深得自己心理的军师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早在三顾茅庐、隆中论策时,就以一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三十八回),很隐晦的道出推许刘备承续汉祚的意思,从而得到了刘备打心眼里的喜爱,此后便一直委以重任。等到曹丕废帝自立后,“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刘备与孔明便开始了一幕双人互动的游戏。首先是广造舆论。尽管汉帝遇害只是传言,刘备却迫不及待的当真了,“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向全世界宣告汉帝已经完了,汉室统治出现了空白,需要及时填补。而自己既然上了尊谥——做了皇位继承人该做的——当然就该即位登基了。其次是置身事外。忙完这一切后,为了表示自己并非有意,刘备开始莫名其妙的生病了,“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孔明。”留出一个广阔的空间给诸葛亮发挥。再次是欲拒还迎。在三番五次的驳回群臣(主要是诸葛亮)上表过程中,刘备说了一句很是意味深长的话:“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意思是我本来就是皇帝之后,即便即位,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过程中,作为刘备的心腹人才,诸葛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时政务皆有的情形下,他先是统一思想,“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引出谯周一番“天意归属”的言论来。然后就强化落实,“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并极力为刘备凝聚人心,苦劝数次,不惜装病,联合群臣为其塑造合法继承形象。整个过程,以刘备生病起而以孔明诈病终,二人配合默契,合作无间,等到“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时,刘备,作为汉室江山的合法继承者,以一个崭新的统治者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刘备作为皇叔,在汉帝被废后,所要做的应当是扶持、辅助汉帝的儿子继位,或者另找后人(哪怕是假的傀儡)接替,没有理由作为叔叔去继承侄儿的宝座,甚至还可能是跟汉帝的儿子自己的侄孙子争的位子。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长辈继承晚辈皇位的,除了刘备,似乎就只剩下明成祖了——那还是用武力强抢来的。

二、伪造的仁义君子

刘备的仁义,是《三国演义》最为着力克化的一个层面。但究其实质,刘备的所谓仁义,则完全是出于树立名望的需要,其目的则是鸠占鹊巢,反客为主。

刘备一生,运用得最多、最熟练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反客为主”,即先投奔某个有势力的人,在他手下发展势力,树立声望,同时观察一下该势力后继者的才智。若后继者资质平庸,就耐心地等待,等到有一天那人死了,就顺理成章的接收该股势力。

刘备第一个看上的目标是刘焉。黄巾之乱时,刘备投奔了刘焉,“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第 回)可惜后来刘备变成了通缉犯,只好四处躲藏,第一次行骗就失败了。乱世中的机会多,后来曹操攻打陶谦,刘备赶上吕布袭破衮州,进据濮阳的大好时光,因缘际会的退了曹操兵马之后,就赖在徐州不走了,弃朝廷托付管辖的平原不顾,实实在在的就驻扎在了小沛。等到陶谦年纪大了,临死之前发现自己的儿子不是刘备的对手,为了保住儿子的命,只好故作大方,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可是好景不长,接手徐州没过多久,就被吕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抢去了。没办法,只好又先后投靠了曹操、袁绍等人。但是那些人年纪都不算很老,刘备估计等他们死的时候自己也差不多半截入土了,所以都是稍微呆一下就离开了。其后他又发现了新目标——刘表,于是跑到刘表那里一呆就是七、八年,期间努力笼络人心,极力网罗人才,尽力离间刘表后嗣,全力扩充自身实力,果然等到刘表死的一天了。可是正在他准备动手时,天有不测风云,曹操带兵杀向荆州了,刘琮的不战而降彻底打破了他的美梦,自己反而被打得到处逃窜。这使刘备的目光不得不放到了另一个强大的诸侯——孙权身上。通过表面上和谐的联盟,使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取得了东南一面的绝对霸权。此时,刘备再次使出他的惯用伎俩,从孙权这里“借”来了荆州,从此赖住不还了——以后就有了一句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过,这一次刘备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他没有想到孙权是一个态度如此强硬“债权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威胁,这使得刘备食不甘味,睡不安枕。在诸葛亮和庞统的提醒下,他于是想到了西川的刘璋。刘备故技重施,以帮助刘璋抵御汉中张鲁为名,明目张胆的把军队开进了蜀中……

经过一个轮回,刘备的事业又转到了他的原点,最终赖以成就事业的,还是最先打主意的刘焉的地盘,也算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了。但是经过这一番周折,刘备反客为主的恶名却愈发彰显。然而世人只重其表,不重其里;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再加上后世南宋小朝廷的刻意美化,反使刘备得以成就仁义美名,嗟呼!

三、伪饰的君臣情谊

识人才、用人才、笼络人才,即通常所说的“人和”,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君臣之间良好默契的关系,则是最为历朝百姓津津乐道的美谈。我们并不否认刘备吸纳人才的高超技巧和本领。但是,刘备识人用人笼络人的目的,则是从其事业和统治需要出发的,聂绀弩说过:“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明主就可能寸步难行。”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关于刘备的“君臣情谊”,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人的遭遇:

先看关羽。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起事的原班人马,一直忠心耿耿。先期,刘备手头仅“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着意笼络下,二人情同手足。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情况渐渐变得微妙起来,原因是关羽的发展太过迅猛,以致难以驾驭。尤其是下邳降汉不降曹后,曹操极力笼络,表奏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在官爵上已与刘备并驾齐驱。而在这同时,关羽只顾报答曹操恩情,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却使投身袁绍处的刘备身陷险境,性命堪虞。此后又收关平、纳周仓,自身实力膨胀,隐隐然竟有自成一派的风范,这是任何一个领导都很难容忍的。还好之后不久,刘备陆续得到了赵云和诸葛亮两大肱股,更兼有了魏延、马良、蒋琬等荆州的一帮文臣武将,二人的关系才慢慢修好,但是关羽的利用价值也大大降低了,于是开始受到冷落。如攻取长沙、赤壁挡曹等提议,都是加以诸多限制条件方才通过。其后,刘备西取益州,仅命关羽为诸葛亮副手镇守荆州,及庞统阵亡,无奈召诸葛亮救急后,才以荆州托付关羽。好不容易刘备领益州牧、进汉中王,挽回声望优势时,关羽却毫不示弱,置诸葛亮“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嘱咐不顾,一出“单刀赴宴”,不但声势上再度追赶,而且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是可忍孰不可忍?已经尽拥益州之地,有了根据地,再无后顾之忧的刘备终于狠下心来要干掉关羽,代价是荆州。首先,在东吴已议定一俟关羽攻取樊城,就遣兵暗取荆州的情况下,“令云长领兵取樊城”。至傅士仁、糜芳降吴,关羽败走麦城后,先是对求救文书置若罔闻,后又有刘封蹊跷的按兵不动,终于关羽为东吴所害。直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

再看赵云。赵云同属于刘备原从集团,论才干,前有伐取桂阳之功,后有据汉水不损一兵;论勇猛,长坂坡七进七出;论忠心更是无话可说。然终刘备一生,在西蜀群臣中,地位始终不高。当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是平西将军、都亭候马超,以下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赵云就“等”在这以下“一百二十人”中去了。到刘备称帝时,上表劝进的甚至没有赵云的名字。刘备封汉中王时,拜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四将军(三品),赵云只封了个翊军将军(五品),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杂牌将军。刘备称帝,关黄已故,张飞升车骑将军、西乡候;马超为骠骑将军、嫠乡候;而赵云呢,仍是个翊军将军。直到刘禅继位,张、马也早死,赵云才升征西将军(四品),封永昌候,后又升镇东将军。当年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大节不亏的苏武终于得以回到汉朝时,已被迫降匈奴的名将李陵来送他,说出一句千古怨辞:“汉家待功臣薄!”信乎?

最后看诸葛亮。关于诸葛亮深得刘备宠信的原因,前文已有论述,就不再多费笔墨。重点还是看看刘备临终前白帝托孤的表现。刘备东征,彝林一战惨败而回,退守白帝城,身染重病,命在旦夕。但他十分清楚,刘禅暗弱无能,以后大权必定旁落,重蹈汉献帝的覆辙,于是刘备想到了托孤。刘备首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反客为主”战略的积极拥护者和继承发扬者,以刘备的识人眼光,很可能已经看出诸葛亮在他死后会走上和曹操一样的道路,于是,刘备以退为进,以言试探,遂有“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第八十五回)之言语。以刘备的枭雄一世,决不会把几十年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的,当时若诸葛亮有一点可疑举动,以我个人的猜想,刘备可能“已在帐中伏下二百刀斧手,只等举杯为号,一拥而上,乱刃分尸”。刘备没想到的是,诸葛亮比他更老奸巨滑,一听这话,立即演了一场涕泪横流的戏,并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对诸葛亮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就想起了李严,当时军权还没有落在诸葛亮手里,诸葛亮是丞相,主理内外政事,而内外军务有李严管理,刘备煞费苦心的使诸葛、李严二人同时受托,实是想这二人相互牵制,都使对方不敢妄动。刘备做完上述布置后还是不放心,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李严属于益州集团,二人均非刘备原来从徐州开始所带的从属集团,而当时关、张已亡,若论跟随最久的,就只有赵云了。于是,刘备把赵云也叫到身边,说道:“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以诸葛亮荆州集团主政,李严益州集团主军,赵云原从集团监督,刘备亲自导演的白帝城托孤,达到了完美的制约平衡和权力分立,确保了蜀汉政权在他死后不立即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赵云、诸葛、李严之间的相互制肘,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蜀汉国内的派系斗争,使刘禅可以比较安稳的坐上了皇位。然对于当初他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和谐关系来说,这又是怎样一种悲哀呢?

四、伪善的王道统治

后世推举刘备为明君,主要着眼点是刘备的君臣情谊,从而爱屋及乌,将其执政也一并纳入其内。事实上,刘备的统治政策,不但不能说是王道,连霸道都谈不上,与同时期的曹操、孙权,根本不能相比。

刘备早期,为扩充实力不择手段,兼之颠沛流离,一直没有一块长期稳固的根据地。为快速扩充势力,于是穷兵黩武,竭泽而渔,其性质不免就沾上了流寇色彩。其为平原令,时间不长,便“颇有钱粮军马”,似乎是安居乐业。但一旦到了徐州,仅仅是一个小沛,就令他乐不思归,原因何在?要么是放长线钓大鱼,身在小沛,觊觎徐州;要么就是平原已被其榨干,再无油水。统领徐州后,短短时间内,实力已从起初平原救陶谦时的三千人马,激增到讨伐袁术时的三万精兵(这还不包括留下来守城的)。其后又过一段时间,曹操欲起兵攻打徐州,竟须集结二十万人马,由此可以想见刘备扩充之快。接下来,刘备从袁绍处孤身逃脱,到汝南招兵买马,转眼又有数万。当时黄巾之乱、地方叛乱、董卓暴政都过后不久,全国各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刘备的军马却可说长就长,原因似乎已经很明显了。吴思的《血酬定律》曾经说过,即便是土匪,为了能够获得长期而稳定的收入,都会有意识的保护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人民安全。而刘备作为当时的朝廷统治者,其竭泽而渔的风范,性质尤为恶劣。

后来刘备大业初成,登基称帝后,既有蜀道之艰,又有汉中之险,按理应当禀承其先西汉之初“黄老治国”的理念,休养生息、与民休息。但是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举全国之力,发七十万大军攻打东吴,死伤无数,国力大削。临终之际,又命诸葛亮匡扶社稷,兴复汉室,直接导致后来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致征战连年,民生凋敝,人口凋零。较之先前所谓平庸之主刘璋统治,百姓的生活无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当此之时,北魏的百姓在“篡汉逆贼”曹氏一门的统治下,已经安居乐业数十年;东吴的草民在孙权以守代攻的战略下,也干戈寥落。惟有西蜀的人民大众,“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凭空堆砌出来的王道统治下,空守着刘备这一尊仁德宽厚、有道明君的神像,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

总而言之,刘备的忠节、仁义、情谊、贤明,绝非后世所言的那么夸大。《三国演义》作者尽管极力夸大了这个侧面,却终究无法脱离历史的范畴。在当时的乱世条件下,仅凭以上特点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譬如陶谦,譬如孔融。真正需要的,是天生的野心壮志、个人的名声形象、高超的驾驭手段、深沉的政治权谋。这些,恰恰就是《三国演义》刻意掩饰和美化的部分,也是造成刘备形象虚伪的真正原因。后世中有人给了刘备这样一个评价——“枭雄”,这才是对刘备最合适的定位。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第四篇:刘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刘备

沽源县第五小学 冯国英

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楼桑村人氏。小说中第一回第1个出场(三兄弟)。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是汉朝的宗室,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昔日刘胜之子刘贞,汉武帝时封涿鹿亭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刘备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五)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刘备的一生。

(1)刘备家事

妻子甘夫人,未庶出;次妻糜夫人,糜竺之妹,生儿子刘禅,即阿斗;义子刘封,刘封原是刘备同宗樊城县令刘泌的外甥冠封,认刘备为义父时,改名为刘封。刘封在关羽求救时,听信孟达之言未出兵救援,关羽死后,刘封被刘备斩首;三夫人孙尚香,孙权的亲妹妹,未生子,后被周瑜设计骗回东吴,刘备兵败于陆逊,孙夫人听说丈夫死于军中,于是驱车到江边,望西遥哭,绝望之际面向荆州跳江而亡;刘备立汉中王后,妻子都已过逝,在法正的劝说下,把吴氏纳入宫中,吴氏原是刘焉之子刘瑁之妻,因刘瑁早夭,美丽贤惠的吴氏一直寡居,生二子:长子刘永,字公寿;次子刘理,字奉孝。(2)白手起家 刘玄德祖刘雄,父亲刘弘。弘早丧,玄德幼孤,家贫,贩履织席为生。年已二十八岁无作为。时逢黄巾军倡乱,政府募兵,恰遇关羽、张飞,又志同道合,便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义为生死兄弟。而后随官府邹靖统兵五百,前去破敌,关羽、张飞首战斩黄巾军大将程志远、邓茂,初战告捷。被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赴任不到四月。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选精汰秽,该郡督邮(县上一级最高领导的亲信,相当于现在的市办公室主任)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张飞大怒,一气之下打了督邮。刘备三兄弟辞官逃亡去投代州(今河北蔚县)刘恢,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公孙赞表刘备前功,荐为别部司马(相当于现在一个部队的司令),守平原县令。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很为曹操看重。因谋杀曹操事泄,逃到徐州,统众数万人。⑶南征北战

建安五年(200),被曹操击破,往依袁绍。官渡(今郑州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之战后南奔刘表。因声望日高,刘表对他有所防备。便叫刘备去新野县当县令。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伐,刘表去世,子刘琮降。刘备逃至夏口(今湖北武昌),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据有荆州之地。东吴恨刘备乘机得了荆襄九郡,想起兵攻之,又恐曹操乘虚而入。故派华歆去曹操处表奏刘备为荆州牧。此计被曹操识破,将计就计。曹操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留华歆在朝(曹操处)重用之,这样周瑜必与刘备为仇敌。然后曹操寻机图之。建安十六年,刘备率军数万人应益州(今成都等地)牧刘璋之请,西入蜀。后刘备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现已得巴蜀四十一州,自封益州牧。二十四年,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率军亲征,无功而还。刘备遂占领汉中,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在沔阳(今湖北仙桃市)筑坛,受文武官员拜贺为汉中王(今陕西汉中)。同年,关羽被杀,荆州为孙权夺去。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

⑷刘皇叔的来历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即孝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刘胜生陆城亭侯刘贞;刘贞生沛侯刘昂;刘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刘恋生钦阳侯刘英;刘英生安国侯刘建;刘建生广陵侯刘哀;刘哀生胶水侯刘宪;刘宪生祖邑侯刘舒;刘舒生祁阳侯刘谊;刘谊生原泽侯刘必;刘必生颖川侯刘达;刘达生丰灵侯刘不疑;刘不疑生济川侯刘惠;刘惠生东郡侯刘雄;刘雄生刘弘;刘弘很早便亡,刘备乃刘弘之子也。与汉献帝排世谱,乃是献帝的叔叔,故而得刘皇叔也。⑸三顾茅庐

①话说刘备新任军师徐庶徐元直帮刘备(二千多人马)打败了曹仁、李典二万五千人马,星夜败回许昌,于路打听,方知有单福(徐庶)为军师,设谋定计。曹操派人把徐庶的母亲骗到曹营,写信给徐庶,无奈徐庶弃刘备去寻母(到曹操处终生未献一计),临别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走后,次日,玄德同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冈求见诸葛亮。结果孔明先生出游不在,未成见得。

②弟兄三人回到新野(现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下辖县新野县),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已回,于是同关羽、张飞再往拜访。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到了诸葛亮家,听弟诸葛均说,昨日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了。刘备肯请诸葛均借一纸笔作一书,留达诸葛孔明,以表刘备殷勤之意。

③二访不在,回到新野,光阴荏苒,又是早春。欲再往访之,关张不悦。三人乘马往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说家兄昨日方归。刘备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曰:‚今先生虽在家,但现正睡未醒。刘备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自己徐步而入,立于草堂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久立,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要放火烧草堂,关羽再三劝住。玄德让二人出门外等候。望草堂看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睡着。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童子报,有客来访,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孔明曰:愿闻将军之志。刘备说,想匡扶汉室,却智术浅短,肯请先生相助。孔明分析当时时局: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袁绍者,非天时,是人谋也。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天所资将军,将军有意否?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州、益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一轴,挂于中堂,对玄德说:‚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于是,孔明与刘备等三人同归新野。

⑹刘备哭荆州

话说刘备闻知关公父子遇害,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米不进,只是痛哭。孔明与众官再三劝解。每日自下教场操演军马,克日兴师,要御驾亲征。孔明与众官苦谏数次,只是不听。于是命令诸葛丞相保太子刘禅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帮助镇北将军魏延守汉中,以挡魏兵;虎威将军赵云为后应,兼督粮草;黄权、程畿(jī)参谋;马良、陈震掌理文书;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尉;赵融、廖淳为合后。川将数百员,并五谿(同‘溪’)番将等,共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日丙寅日出师东吴。评:刘、关、张桃园结义,亲同手足,刘备悲伤是人之常情。不过刘备争战半生,才得东西两川之地,与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荆州是北伐的中转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失去荆州就意味着复兴汉室江山无望。刘备此时悲痛欲绝,有多半原因是在哭来之不易的荆州。就像赵云在曹操百万军中救出他儿子阿斗,他接过来摔在地上一样,作样子让众人看他始终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⑺白帝城托孤

却说章武二年夏六月,东吴陆逊大破刘备兵于猇(xiāo)亭(湖北宜都)、彝陵(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之地,刘备逃回白帝城,赵云引兵据守。遣使成都,请诸葛丞相等人星座来永安宫(原是馆驿,刘备住后改为永安宫),听受遗命。孔明与刘备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帝,留太子刘禅守成都。先主刘备哭着对孔明说:‚丞相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如果嗣子可辅佐,则辅之;如果他不可辅,丞相就自立成都之主,取而代之。‛孔明听罢,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手足无措,哭着拜在地上说:‚臣安敢不竭尽全力,效忠贞之节!‛说罢,叩头流血。刘备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叫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吩咐说:‚你等皆记朕言:朕死之后,你兄弟三人,都要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说罢,叫二子同拜孔明。孔明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先主又对众官说:‚朕已托孤丞相,叫嗣子以父事丞相。你等都不可怠慢,莫负朕望。‛又对赵云说:‚朕与卿于患难之中,不想在此地分别,卿可想朕与你故交,早晚看觑我子,勿负朕言。‛又对众官说:‚卿等,朕不能一一嘱咐,希望你们都要自爱。‛说罢,驾崩,寿六十三岁。当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孔明请太子刘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先主于惠陵,谥号昭烈皇帝。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追谥为皇后,没有追封孙夫人。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把车骑将军张飞之女(十七岁)纳为正宫皇后。

第五篇:刘备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刘备形象之比较

作为小说形式存在的《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相比较,在人物描述和事件叙述上的差异是巨大的。今天学生谨在此比较一下两本书中关于刘备形象的描写之间的区分,以此观照小说的结构形式的独有特点。

首先看人物简介,这是区分人物形象的最基本要素。

先看《三国志》中刘备的形象介绍:“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再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介绍:“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两相比较,其中的相同还是有的,毕竟《三国演义》一书时敷衍历史而成就文章,史实还是有很多的,但是作为演义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罗贯中还是把其中人物的一些负面形象删节掉了。“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种看起来不为人所喜的品质,统统没有留下。而另外添加了一些人物形象与背景描写,力图把整个人物的性格丰满起来。

再看人物性格描写。作为具有虚构性质的小说,《三国演义》很大的一个特点在于把人物脸谱化,脸谱化的特点就是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及主要成就,并将其主要性格和成就进一步放大,显得鲜明而给人深刻印象。这在小说叙述来说,是很好的,但是与史实相较,未免太过夸张。所以一贯有人评价刘备“仁厚而似伪”,孔明“多智而近妖”。

然而,刘备却也并非是人们说的一无是处,哭出个天下的。

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中,描述刘备的所作所为,是自幼及长,一直非常注意人脉的积累,注重取得民心,以现在的眼光来说,也是一位礼贤下士,尊老扶幼的有德之人,在这一点的描述上,《三国演义》的基调并没有错。但是三国演义的问题在于,为了彰显刘备是仁德之君,表现他爱护子民的一面,反倒是让他哭戏不断,为百姓而哭、为贤士而哭、为际遇而哭。在夺得荆州之前,一直是一副胸怀天下,却无计可施的形象。这种弱者形象,自然会让小说的读者们抱有一种同情心,对刘备的印象也充满了正面形象。但是如今看来,有头脑的人都会有些鄙夷,若真是如此容易动情,何以能够成就铁血帝位?

《三国志》中对于刘备的评价大都是正面,不过作为史书,并没有用太多笔墨在刘备的生平经历上,只是概述了其人生中的大事,起承转合,如此而已。对于刘备的性格,也只赞赏他善于笼络人心,有韧性这一方面。

再来研究具体行动事件。《三国演义》中,刘备俨然是第一主角的身份,作为一个拥有贵族身份,却起身于草莽之中的豪杰,生平又是如此颠沛流离,恰恰可以一次为线索,穿插起整个小说的前面二分之一混乱的构架,从而实现了小说结构上的紧密,不至于因为题材宏伟就太过松散。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需要,罗贯中给予刘备了大量史书中并不存在的戏份,大部分是昭示了刘备的颠沛流离。学生后来统计了一下,刘备先后依附过刘焉、朱儁、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刘璋等人,无论时间长短,刘备对这些人从道义上讲,倒是的确都没有什么亏欠,依附别人之时,对他们大都有过一定的帮助。而《三国志》对于这些讲得非常的简略,对于这些事情,总的评价也只有一句“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对他曾经依附各种势力的事情,看得非常的平常。而《三国演义》中则又以这些事反衬出了刘备的仁德。依附别人,大都为他们出力,多数时候他虽然能够得到好的待遇,但是对于刘备的建议却并不听信,所以刘备的不得志被凸显无疑。这也是为了后来三顾茅庐之后借荆州、取西川做铺垫,让人觉得他付出之多,得荆州、益州二地理所当然。这就是小说与史书的很大不同。史书只重视事件与结果,而小说则更加注重情节。

最后我们来看《三国志·先主传》中对于刘备的评语:“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其中评价非常中肯,肯定了他宽厚仁德的品质和知人善任的特点,但是也指出了他权变计谋不如曹操,基业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在乱世中求生存,恰恰创下一番伟业而已。

而《三国演义》中,刘备则以天下为己任,仿佛天下能人都汇聚而来,以在他身边为荣一般,并且赞扬他的兄弟气节,为弟复仇,兴兵伐吴。而掩盖了他身上诸多的缺点。总的评价也是只喜不忧。典型的小说笔法。两相比较,刘备形象只差异,尽显无疑。

以上是学生对于刘备形象的一些粗浅分析。

下载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

    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 06中文 王广好 [摘要]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 ,塑造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 。充分突......

    《三国演义》中华佗形象分析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中华佗形象分析 院(系)名称 专 业 名 称 学学指导教生姓名 号 师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王森 110114105 吴雪伶 副教......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共5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 —淡淡我对曹操、刘备人物矛盾冲突的看法《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我国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大家都喜欢看,可谓是“老少皆宜”。长者们常感叹于......

    《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的塑造

    《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的塑造摘要李香君,孔尚仁《桃花扇》中女主角,她虽然身为秦淮名妓,但却有着崇高的理想。作者借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离别,写出南朝灭亡的历史,作者在剧中塑......

    塑造老师形象

    学习《提升职业素养 塑造优秀教师形象》 的心得体会 经过下午两个小时的学习,听杨教授《提升职业素养 塑造优秀教师形象》的精彩讲座,颇有感想,让我更加认识到教育工作不是以前......

    秘书形象塑造

    论秘书形象 ----浅议当代秘书形象塑造内容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象的包装已不再是明星的“专利”,普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好的形象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对......

    塑造教师形象

    《塑造教师》读后感作为教师我经常注意有关教育的书籍,一日我看到了一本叫做《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的书,读过后感觉非常不错。 我国的中小学众多,相对于世界......

    医务人员形象塑造

    医务人员职业形象塑造医务人员职业形象塑造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服务意识、医务人员形象的塑造、医务人员的语言艺术、医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