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追责庸官懒官 首批59名干部受处分
国务院追责庸官懒官 首批59名干部受处分
2015-08-31 17:20
在国务院大督查逐渐常态化的背景下,针对所督查出问题的追责也首次“兑现”。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
根据官方公布信息,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四川、甘肃、青海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走访多个地方发现,在经济“新常态”和反腐风暴的双重高压下,一些地方的干部出现等待、观望情绪,庸政、懒政、怠政等现象抬头蔓延。一名地方官员对本报表示,“不做事不出事”的思维曾经很盛行。为遏止纠正这一不良风气,本届中央政府多次推出组合拳整治,追责曝光“为官不为”还首次被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昭辉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监察机关偏离了效能建设,但这也应是其主要的职能之一,因此现在需要重新启动监察机关在效能建设上的主体位置。
记者从官方人士处了解到,第二次大督查的问责结果会陆续公布。未来,问责将和督查一样逐步常态化,更完善的问责细则也在研究之中。玩忽职守被撤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什么时候最严厉?本报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说起为官不为、尸位素餐等懒政、怠政问题,李克强总是最容易“生气”。他不仅言辞激烈地斥责庸政懒政行为是“官之耻辱”,更多次放出“狠话”,要“加大治庸治懒的力度”。
在8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要求参会各部门负责人更加主动作为,“我们要锲而不舍、狠抓落实,坚决克服不作为的懒政、庸政!” 随着第二次督查情况结果的出炉,官方公布的追责结果再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处置情况来看,不仅“问题地方”被点名,相关责任人更受到降职等处分。从查处问题来看,主要问题涉及甘肃省庆阳市规划局继续执行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关政策,变相违规收费;吉林省四平市、安徽省淮南市在落实棚户区改造任务中,存在未按时限要求开工,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虚报完成任务量和整改情况;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旧楼改造工程招投标中发生串标。
此外,福建省华安县、四川省古蔺县以虚假文件取得中央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四川省酿酒研究所以弄虚作假方式获取中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青海省原海东地区和海南藏族自治州以虚假材料套取中央专项资金等行政不作为问题也被查处。从个人来看,前述问题的主要相关人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例如,甘肃省庆阳市人大财经工委原主任、规划局原局长罗俊峰,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存在失职、渎职的不作为情节,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撤职并降为副县级;淮南市副市长成祖德等17人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2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根据官方消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对财政资金沉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拖延、土地闲置问题和重大民生项目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处理,依法依规进行问责,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不少受访人士认为,“新常态”下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担当与作为,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议题。毛昭辉表示,在当前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为官不为”日益突出,中央政府的表态和措施有很强的针对性。地方绷紧自查弦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三令五申抓落实的态势下,一些地方也开始主动作为,绷紧自查弦。如何整治为官不为,政府工作报告曾给出两剂“药方”:一是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二是加强监督问责,对为官不为,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河北省发改委一名官员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过去少奖少罚的风气确实在近年有所改变,“老好人”、“太平官”现象有所减少,能干肯干的人得到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自去年来,辽宁、湖北、湖南、贵州、山西、重庆等多地已经开始对“为官不为”进行查处和追责。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全国已有数千名“不作为”干部被处理。此外,地方政府对于官员的政绩考核,在导向与指标方面均出现转折性变化。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今年2月,湖北宜昌通过重拳整治混官、庸官、懒官、太平官“四官”问题,已处分200余人;贵州黔西南州对“为官不为”的干部实行“召回”制度,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培训、考核,截至今年1月,共召回干部1231人,其中,处级干部59人,科级干部185人。
此外,辽宁省去年底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试行)》,领导干部中15种不作为、不担当的情形将被问责。
近日,山西省发布消息称将对涉及国民经济、公共投入等重大事项实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以“谁决策、谁负责”为原则,对重大行政决策严重失误或者超越法定权限、违反规定程序做出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等情况依法追究责任。
前述河北地方官员对记者表示,地方官员应该认识到,奖惩并不是目的,在当前内外环境尤为复杂的情况下,政府官员不仅要坚持与民谋利,更要有全局观和大局观。(王子约)
第二篇:向庸官问责
2011年7月至12月,商丘将集中半年时间在全市公职人员中开展以‚向庸官问责,向懒员说不,向散症下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三提‛专项‚治庸风暴‛活动。商丘市为何要掀起‚治庸风暴‛?何谓庸官懒员?又如何防止‚治庸风暴‛‚转瞬即逝‛而流于形式?昨天,东方今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向庸官问责,向懒员说不,向散症下药
今年6月17日,商丘市通过了《中共商丘市委关于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的决议》。会议决定集中利用半年时间,在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强力开展以‚治庸官、治懒员、治散症,提质、提速、提效‛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三提‛专项治理活动。
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强调,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就是要向庸官问责,向懒员说不,向散症下药,重点解决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问题,解决不为民办事的问题,解决作风涣散的问题。目标是规范从政行为、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民形象,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提高办事速度,着力提高工作实效。
▶▶查摆‚太平官、无能官、混混官‛
在今年6月30日,《东方今报》A07版刊载的陶明伦署名文章《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中,他也明确提出了‚三治三提‛专项活动。
‚三治三提‛专项活动建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为防止‚三治三提‛出现‚一阵风‛现象,商丘市把‚三治三提‛专项治理活动分为‚学习讨论、剖析查摆、整改提高、建章立制‛四个阶段。
通过自己查、同志帮、群众找、组织点等方式,党员领导干部要查摆‚太平官、无能官、混混官‛的问题,一般公务人员查摆‚上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的问题,每名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都要查摆作风是否涣散、浮漂,办事效率是否低下等问题。
针对查摆出来的‚庸、懒、散‛方面的突出问题,逐一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强力整改。
▶▶‚三治‛是手段‚三提‛是目的
治庸官,就是整治那些思路不清、头脑发胀的‚糊涂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无所作为、怕担责任的‚窝囊官‛;治懒员,就是整治那些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公职人员;治散症,就是整治那些自由散漫、松松垮垮的行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提速,就是倡导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作风,今天的事情今天办,能做的事情马上办,困难的事情想法办;提质,就是提升引领发展、服务发展的本领,通过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以‚三看‛标准检验工作;提效,就是创造出广大人民满意的业绩,做到工作高标准、干部高素质、服务高质量,让工作持续推进,让百姓得到实惠。
‚三治‛是手段,‚三提‛是目的。通过‚三治三提‛,解决精神状态问题,解决能力提升问题,解决工作绩效问题。一句话,解决执行力、公信力、带动力问题。
陶明伦客观地说,商丘市的干部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毋庸讳言,确有一些干部精神不振、作风懒散,执行不力、办事拖拉,回避矛盾、怕担责任,敷衍应付、工作平庸,存在‚只当官、不干事‛、‚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的庸官、懒员、散症等不良现象。
对此,商丘市不是等闲视之、臵若罔闻,而是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加大治理‚庸、懒、散‛的力度,从而增强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危机感、责任感和进取心,激发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和活力,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干部和公务员队伍。
‚问责第一人‛已被调离工作岗位
7月5日起,商丘市‚三治三提‛监督问责组通过明察暗访形式,对市直单位进行了多次突击大督查,发现部分单位存在‚庸、懒、散‛问题,其中,商丘市城乡规划局办公室主任朱铁庄受到记过处分并被调离办公室主任工作岗位。
▶▶监督问责实行‚六看六查‛
商丘市‚三治三提‛活动办公室专门成立监督问责组,将监督问责大督查贯穿整个活动始终。
监督问责对象包括全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及所属部门单位和各级审判、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市各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全市具有行政管理、执法、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等。
监督问责实行‚六看六查‛,查工作状态,看是否在岗在位,看是否有上网聊天,利用办公电脑打游戏、看电影、炒股票等行为;查部门形象,看是否热情周到、文明礼貌、首问负责;查审批事项,看各级各部门审批许可是否纳入市电子效能监察系统;查工作效率,看有无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查责任落实,看能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查廉洁从政,看是否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监督问责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将重要职能部门、业务办理事项较多的单位以及关键科室、重点岗位和窗口一线人员作为重点,对监督检查中查实的问题,对公务员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不予提拔、岗位调整、降职免职等纪律处分。
▶▶突查36家单位,有工作人员上班玩游戏
7月5日至7月6日,商丘市‚三治三提‛活动监督问责组通过明察暗访形式对商丘市直单位进行了一次突击大督查。
监督问责组分派四个明察暗访检查小组,先后对商丘市人社局、国土局、国资委等36家商丘市市直单位进行突进检查。
在商丘市人社局检查时,该局正在召开‚三治三提‛专项活动动员会,一名留守值班人员存在脸难看、话难听情况;市国土局虽然实行了指纹签到制度,但仍有10余人迟到;市民政局有工作人员上网玩游戏;在市国资委检查时发现,个别科室没有工作人员,还有个别工作人员午间饮酒,并对检查工作不配合;在市教育局发现个别科室存在缺岗,有个别工作人员利用办公电脑上网聊天等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监督问责组负责人表示,继续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存在问题的单位要抓紧时间认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问题依然存在的单位,将严肃处理,对单位和相关人员实施责任追究。
▶▶活动‚问责第一人‛已被调离工作岗位
东方今报记者从商丘市‚三治三提‛专项活动办公室获悉,7月7日,商丘市城乡规划局办公室主任朱铁庄在接到商丘市政府会议通知后,未通知本单位参会人员,致使该单位领导未能及时参加会议,影响了市政府工作部署。
7月7日晚,商丘市政府决定8日上午8时30分召开有关工作会议。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连夜通知相关单位。21时25分,市政府办工作人员用手机直接拨打市城乡规划局办公室主任朱铁庄手机,要求其通知单位领导第二天准时参加市政府会议。
朱铁庄接到通知后,因忙于在家中招待客人,忘记向本局领导汇报市政府会议通知。8日上午8时31分,朱铁庄接到市政府办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询问该局为何没来人参加会议,朱铁庄竟忘记了头天晚上自己接到了市政府会议通知之事,还让办公室工作人员查阅会议通知记录。其后的半个小时中,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催促,直至9时,朱铁庄还在找所谓的会议通知记录,仍未通知领导参会。
商丘市监察局认为,朱铁庄作为办公室主任,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在状态,没有履行办公室主任应尽的职责,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典型的‚庸、懒、散‛行为。商丘市城乡规划局根据商丘市监察局的处理意见,给予朱铁庄行政记过处分,调离办公室主任工作岗位。
■对话纪委书记
坚决不搞‚一阵风‛
昨天,东方今报记者就有关‚三治三提‛专项活动方面的问题,采访了商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周树群。
东方今报记者:为什么要开展‚三治三提‛专项活动?
周树群:目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从基层群众、企业反映的问题看,从日常明察暗访的情况看,当前个别地方、个别单位、个别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庸、懒、散‛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市委决定集中半年时间,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硬起手腕,下大力气,向庸官问责,向懒员说不,向散症下药。
东方今报记者:发现问题后如何问责?
周树群:对发现的问题要下发督查通知书、效能监察建议书,责令认真调查,限期整改,严肃处理,尤其是对顶风违纪或整顿后再次发生的问题,要从重从严处理,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决不迁就。同时,要监督各部门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广泛公布投诉电话、电子信箱等,受理公众投诉举报,及时纠正和解决本单位、本系统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东方今报记者:如何防止‚治庸活动‛‚一阵风‛?
周树群:坚决不能搞‚一阵风‛,一定要建立起长期的机制。一是商丘市委全会已经通过了《中共商丘市委关于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的决议》,并下发了《关于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实施意见》。二是‚三治三提‛领导小组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可能活动一结束就失效。三是通过‚三治三提‛,也会将好的经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把民主评议结果与干部考核评判结合起来,绩效评比与干部奖罚使用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推动全市作风建设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7月11日上午8时,商丘市委市政府南门,‚三治三提‛督查问责组用摄像机摄录迟到的公职人员
评论
为了群众是目的依靠群众是关键
□东方今报新闻观察员路治欧
‚治庸风暴‛,好!
治理庸、懒、散,不仅商丘在行动,在我省洛阳、信阳等市地已形成共识。
之所以好,不是因为之前没有此类的治理活动,而是因为这些活动能开展、常开展,就表明当地党委政府对于整治官场恶习的决心。
什么是庸?什么是懒?什么是散?如果细分起来,会让人头疼。其实,一句话就足够表述:那些和‚公仆‛身份不合的行为。
‚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多少干部这样高调说,但是又有多少人说到做到?‚治庸风暴‛就是整治干部作风,就是督促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人民‛有多重要?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都是依靠人民取得的。
7月7日,《人民日报》评论部新一轮作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开篇之作,刊于视点版头条,标题是《人民是永恒的政治坐标》。该文讲到‚‘七一’重要讲话一万四千余言中,‘人民’一词出现多达136次。如此高的频率,折射出执政者对人民的尊崇。‛
这样的尊崇不是虚意,而是危机感使然。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此做,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有责任如此去做。
如何治庸?说句难听话,把大量精力放在督查是否按时参会、按时上班、上班时有没有做小动作等上面,治庸风暴只能流于表象。
有多少干部‚脸上态度很好,手上动作不少‛,又有多少干部‚当面说得很好,回头好好说说‛。因此,要督查就要查他们在审批项目时、在办理民生事项时,是否拖延、是否刁难。
因此,只公布投诉电话、电子信箱远远不够,光靠一个监督问责组去查这些,难于上青天。治庸风暴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畅通问题反映渠道,鼓励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不要说,一些群众投诉在没有核实前,不宜公开,影响某些领导干部形象。说实话,群众既然有意见,肯定会到处去说,早就半公开了。况且,这有助于干部及时自辩、有关部门及时问责,也有利于群众对治庸提升信心。
‚治庸‛能否落到实处,重在领导。‚治庸‛要深入,真正让群众受益,先要摆正一颗心。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但要是不抓老鼠还爱吃鱼,那肯定不是好猫。商丘掀起‚治庸风暴‛,向庸官懒员散症问责开刀,活动问责第一人已被调离工作岗位。
庸官懒政是种隐形失职。行政不作为、出力不出心,庸官懒官的行为,会让地方政府的诚信度大打折扣。
但光逮住上班玩游戏、喝酒、聊天的公务员,还远远不够。不打游戏也不办事、一不‚做‛二不‚休‛、纯粹打发日子的,难道就是好人?显然不是。上班时间对得起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这是对公务员的最低要求。
那管得住人,该怎么收心?怎样增强领导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和进取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干劲和活力?这需要有科学完善的考核机制,需要具备实效的激励措施,需要把风气搞正。
庸官懒政不断滋长,专家认为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竞争‚短缺‛动力不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没有形成竞争则优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未能真正做到官员能上能下。第二是问责‚短路‛压力不大,现有制度对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隐性失职‛行为,没有有效的问责制度。第三在于考评‚短腿‛,活力不强。
领导干部应该让群众满意,那种长期表现欠佳的领导干部,绝不能姑息,对领导干部不该光有选拔任用机制,更应该有失信于百姓后的退出机制。
庸官让百姓感叹‚伤不起‛,希望在治庸风暴下,庸官也深感‚伤不起‛,要么抓紧改变作风,要么急流勇退。如何将治庸风暴转变成一个长效机制,还需要政府下更大的决心。除了自上而下的政府内部监督管理之外,让群众都来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治庸治懒治散。
市委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可谓抓到了点子上,抓住了关键与要害。
何谓庸、懒、散?业务不精、能力不强、避重就轻、得过且过是‚庸‛;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是‚懒‛;重权轻责、自由散漫、谋人不谋事是‚散‛。
为何要治理党政干部的庸、懒、散?因为,少数党政干部的庸、懒、散行为,严重影响到人民的事业,影响到一个地方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是要为人民办事服务的,可有些人‚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人民群众会不反感?
作为国家干部,本应是群众的主心骨、公共事业的带头人,处处走在前面领着群众干,起示范、表率、导向作用的,可少数人却思想滞后、行为落后,在其位得过且过、不谋其政,业务不精、能力不强,不作为、慢行为,岂能不遭到群众的反对?
庸、懒、散行为早已成为社会的众矢之的,为人民群众所痛恨。庸、懒、散行为是滑向腐败堕落的开始,如果不尽早医治,等到‚病入骨髓‛再请扁鹊,那就晚了。
国家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所作所为事关国家和公众形象,有缺点与不足,早下猛药治理,大有裨益。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珍惜,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高度关心,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任何一位党员干部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识时务、知大体,借治理庸、懒、散的东风,克服自身缺点与不足
‚一杯清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这已经是几十年来机关干部的‚老三篇‛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机关党员干部的‚老三篇‛ 也被‚‚一杯清茶、一根烟、一台电脑玩半天‛ 的‚新三篇‛ 取而代之。
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庸、懒、散‛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笔者呼吁,各地各部门在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中,不妨掀起一场‚平庸风暴‛和‚治懒工程‛,目标直指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庸官‛、‚懒官‛和‚散官‛,并严厉追究责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时下,‚庸官懒政‛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日趋盛行。他们上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习惯于当‚太平官‛、‚混混官‛。‚庸官懒政‛是一种官场陋习,与廉政勤政的为官之道格格不入,与群众的要求相悖,需要大力整治。
众所周知,‚庸、懒、散‛现象,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徇私舞弊,损公肥私。他们长期碌碌无为,对民众疾苦视而不见,对民众呼声臵若罔闻,对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拖再拖,浑浑噩噩守摊子、混日子。但只要不犯大错,就可以官照做,‚俸禄‛照领。他们如同‚烂心‛的苹果,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不妥,吃到的时候才知道苦。君不见,因为‚庸、懒、散‛官的‚不作为‛,一些地方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因为‚庸、懒、散‛官的‚不会作为‛,一些地方交了很多冤枉‚学费‛;因为‚庸、懒、散‛官的‚乱作为‛,一些地方频频发生违反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因此,群众对这样的‚庸、懒、散‛官已深恶痛绝。整治‚庸、懒、散‛官势在必行。
近闻,武汉市自高调开展 ‚责任风暴‛、‚治庸计划‛以来,曾一日内处分了近40人。笔者为武汉的治庸举措拍手叫绝。像武汉这样大力整治‚庸官‛,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责任追究,使那些在位不谋事的‚庸、懒、散‛现形让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建设服务型、高效型政府。但是,杜绝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庸、懒、散‛现象,仅靠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风骤雨‛,那是远远不够的。对‚庸、懒、散‛现象的整治,既不能心慈手软,还要注重铲除滋生‚庸、懒、散‛的土壤,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一种好的‚官德‛,推行新的‚为官文化‛。
愚以为,在这方面,一是要‚苦练内功‛,把权力、职责公开在阳光下,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有效监督,变‚职权‛为‚职责‛,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二是要强化监督,行政权力运用到哪里,监督就到哪里;公共财政支出到哪里,审计就到哪里;公共服务提供到哪里,绩效评估就到哪里。三是要实施责任倒查制,出了问题,轻责轻罚,重责重罚,不搞下不为例。
‚庸、懒、散‛已日益成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道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只有下大力气整治‚庸、懒、散‛,靠制度搬掉‚庸、懒、散‛屁股下的‚铁交椅‛,让制度治庸成为官场常态,那些‚太平官‛、‚霸道官‛、‚无能官‛、‚懒汉官‛才可望绝迹。
第三篇:向庸官问责
向庸官问责
2011-06-22 00:00
商丘网—商丘日报 尚言 我要评论
庸官,突出特征是在其位不谋其政。早在70年前,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就有生动的描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人民论坛》2009年公布了一份由数百位党政干部、上万名网友为“官油子”作的“画像”,概括为“十大特征”,其中有“大事干不了,小事不屑干;不干实事,很会‘来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忙忙碌碌装样子,吹吹拍拍过日子”;“熟读官经,善于邀功诿过,总能见风使舵,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四平八稳地做官”等等。
庸官当政犹如庸医坐诊,但其危害远远大于庸医。“如果把贪官比作干部队伍的明显硬伤,那么,庸官则是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内伤”。
亮剑治庸,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不下猛药,难治沉疴。向庸官问责,要问得触及灵魂,让其见贤思齐;对自甘平庸,铁下心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庸官,坚决采取组织措施,直至清理出领导岗位。同时,致力铲除庸官生存的土壤,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干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制度管人,真正做到“平者让、劣者下、能者上”,让庸官失去市场,让为官者时刻牢记宗旨,尽心尽力为民多做事、做好事、做成事。
“当好领导干部讲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两件事做好就行:一个是要把风气搞正,一个是要把工作做实。”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话言犹在耳,确是治庸的好“药方”。
第四篇:重视对庸官懒官的治理
免费
分享
创新
重视对庸官懒官的治理
谈起干部作风问题,人们往往对贪污腐败反映最为强烈,认为以权谋私、大肆索贿受贿的贪官对政权和社会危害极大;而对于庸官、懒官,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没有往自己腰包里搂钱,只不过是平庸一些、懒惰一些,无伤大局。一些庸官、懒官玩忽职守、渎职犯罪后,甚至还有人为之讲情、开脱罪责。实际上,从一定角度看,庸官懒政对党和国家事业危害很大,治懒治庸是加强干部管理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庸官、懒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国内有的地方频频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一些官员是庸官,不懂得怎样抓好、管好安全生产;是懒官,不愿意深入生产第一线,不肯动脑、动手去解决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问题。据2008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报告,2003年以来的5年间,我国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4973件,涉及42010人,其中已被判决有罪的16060人,是前5年的2.3倍;被查办的各类渎职犯罪,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57.3亿元。2003年至2005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21553件渎职侵权案件,共造成1263人重伤、8722人死亡。这说明,与贪官一样,庸官、懒官不但浪费大量国家资源和财产,而且使众多无辜的人丧失生命和健康,其危害甚大,决不容等闲视之。
庸官、懒官极大地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党和政府的命根子。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哪里来?从正确决策中来,更从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成效中来。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坚持“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始终保持崇高的威信。但确有那么一些人,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混”字当头,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和尚撞钟,得过且过;推诿扯皮,效能低下;吃喝玩乐,追求安逸。群众到他们那里办事,常常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作风和做法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伤害,丝毫不逊色于贪腐。
庸官、懒官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庸官、懒官最大的特点,是散漫拖沓、暮气沉沉。不论发展压力多么大、民生问题多么急、机遇变化多么快、上级要求多么紧迫,他们却总是快不起来,悠悠然地磨蹭着,心懒、嘴懒、手懒、身懒。
免费
分享
创新
这样的人多了,我们党就会失掉在艰巨复杂的革命、建设、改革考验中形成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变得迟钝、保守甚至麻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最后就会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如果说贪污腐败是我们党的“致命伤”,那么,庸官、懒官则会使党染上“慢性病”,同样会严重危害党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对贪污受贿的贪官可以依据党纪国法以“动手术”的方式予以清除,而对那些似乎“无大错”的庸官、懒官带来的“慢性病”,治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更加说明,对党中央提出的治懒治庸决策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非高度重视不可。
治懒治庸是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大问题。事实上,有的庸官、懒官同贪官是合而为一的,不少腐败分子就是从庸、懒的路子走到贪的。因此,治懒治庸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才能为治懒治庸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也只有切实整治庸官、懒官,才能使反腐倡廉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grcl/
第五篇:绩效法制化破解庸官懒政
杭州立法管理政府绩效法制化破解庸官懒政
新华社杭州讯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将再次审议《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这是该市尝试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定政府绩效管理程序及方法,旨在提高政府工作绩效,整治庸官懒政和防止干部不作为现象。部分立法实践者和专家表示,通过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科学界定绩效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还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助推进一步简政放权。
管理政府绩效尚停留在“红头文件”层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之一。而现实中,管理政府绩效仍停留在“红头文件”阶段,缺乏法治思维和刚性约束。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敏表示,截止目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没有直接的法律支撑,大多由各地方通过政府“红头文件”形式推动。国内有些地方将政府绩效管理当作“一把手工程”,工作启动和开展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人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在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领域的立法缺失,已成为各级政府绩效管理深入有效开展的瓶颈。
“用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界定绩效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程序与责任,有利于提升绩效管理地位,强化绩效管理执行力度,增强权威性,提高公信力。”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解崇明、林丽雅表示,这是因为用法律形式对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各项内容以及实施方式、方法和步骤等作出严格而明确的规定,是绩效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增强了规范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而且,地方实践也遇到了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杭州市综合考评工作源自1992年实施的目标责任制考核,2000年在全国率先推行“满意单位和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2005年开始实施目标考核、社会评价、领导考评“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2011年被国务院政府绩效管理联席会议列为全国政府绩效管理试点。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建波、俞雪坤等认为,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可以对杭州的实践经验进行制度化、规范化,这也是推动“依法治市”的具体体现。
条例草案体现绩效管理注重第三方评估
即将提交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的《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草案)》共分8章53条,创造性地明确了杭州市绩效管理的机构、绩效评估、结果运作等内容。
法定化绩效管理机构。条例草案规定:“本市设立的绩效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绩效会),依照本条例规定领导、组织、协调全市绩效管理工作;是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绩效办)为市绩效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并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有关工作。”同时,把“市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等)工作职责”“绩效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等内容予以规范化、制度化。
界定绩效评估内容、方式。条例草案对绩效目标的执行与日常监督、绩效信息的报送和发布、日常绩效改进、回应群众诉求等进行具体规定,并强调突出公民导向,有序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与渠道,规定“市绩效办可以委托绩效评估专门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中介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对部门绩效目标开展专业测评”,体现了绩效管理必须注重第三方评估的大趋势。
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本条例草案规定,探索建立“面向产出和结果”的绩效管理联动机制,将绩效管理结果与政绩衡量、领导决策、政策调校、预算安排、编制调配、行政奖惩、选任干部等人财物的投入适当挂钩。如规定“纳入绩效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列入综合考评’一票否决'的工作未达到相关考核要求的;因工作重大失误,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媒体曝光,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的”等等。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金财表示,《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被列入今年杭州地方性立法项目,是破解庸官懒政问题的举措之一。
将推动降低行政成本、简政放权、治理“庸懒散”
多位采访对象认为,杭州市通过地方性立法管理政府绩效,把多年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法定话,将进一步推动降低行政成本、简政放权、治理“庸懒散”,效果可以预见。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部门有了合法性地位。杭州市考评办主任伍彬表示,杭州2006年即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专门从事党政机关绩效考评的职能部门—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增挂了杭州市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考评办是杭州独有的,当时成立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上下级的部门。“我干了九年,基本上把人得罪光了。没有一定体制保障,很难推进下去、持续下去。因此,有必要把行之有效、运作良好的组织经验予以固化,以地方先行立法赋予绩效管理机构合法性地位,使其职责法定。”
分散的行政资源将会逐渐被整合,降低行政成本,推动简政放权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伍彬认为,多年来的绩效管理实践,从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单位之间存在的资源不共享、建设与管理脱节、部门协调机制等等,而且都是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并影响机关效能提升的问题。多位受采访的对象表示,多年来的机构改革,背后的职能转变滞缓,反而造成权力过分集中,职能转变已经到了应该“痛下决心”的时候。通过地方性立法加强绩效管理这个抓手,将能进一步促进职能转变,并借此带来降低行政成本、加速减政放权等延伸效果。
通过立法布防“为官不为”,将让“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没有了生存空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表示,“不但当、不作为、效率低等方面突出问题,已经成为杭州加快转型发展的最大阻碍。”浙江省社科院专家钟其等表示,要有效防止“为官不为”,依法管理是个刚性约束,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规定政府绩效管理程序及方法,尤其是条例草案中给出了行政问责的条款,重拳敲打“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以及“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等“为官不为”的苗头性倾向和问题,使之深入到每一个公职人员心中,使绩效管理办法内化为每个公务员的工作规范,用法律的形式治理庸官懒政。
(记者 岳德亮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