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地与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操作细则
附件 2
广西壮族自治区
林地和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
操作细则
(2014 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前 言
林地及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和 美丽广西的根本保障。自 2009 年全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2011 年全区林地落界调查以来,在各种经营活动和自然力的共 同作用下,我区林地及森林资源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发生了较 大变化,林地及森林资源数据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科学决策,影响了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因此,开展林地及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更新林地“一张图”数据 库和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林地和森林资源“年度更新”“年度、出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 2014 年 2 月《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4 年全国 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4﹞10 号),我区 2014 年开展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统筹考虑“十三五”采伐限额编制、各级政府年度绩效考评需要,自治区林业厅研究决定协同进行林 地和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同时产出林地和森林资源更新数据。根 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案(试行),结合》 森林资源变更调查,在总结 2012 年、2013 年苍梧县和鹿寨县全 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 区林地及森林资源年度变更调查操作细则》 作为 2014 年全区林,地及森林资源变更调查的技术依据。
本《操作细则》共分为 7 章 24 条。第一章总则,阐述了林 地及森林资源变更调查的目的任务,规定了变更调查程序和技术 路线、变更时点和范围、调查内容与成果;第二章技术标准,对 变更调查的各项技术标准作了明确规定;第三章资料收集与处 理,明确了需要收集的资料和处理方法;第四章遥感图像变化检 测与数据分发;第五章变化图斑判读和核实与数据更新,详细地 介绍了变化图斑内业判读、外业核实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林 地和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方法;第六章质量检查,规定了县级自查、自治区级检查和国家级核查的内容、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第七 章汇总统计和成果编制,对变更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和成果编制 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同仁和专家的帮助,籍此深表谢 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操作细则》虽经多次修改,但肯定仍 存在很多问题乃至错误。为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操作细则》,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适用,请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 进意见及时反馈给自治区林业厅和广西林业设计院。
II
目
前
录
言................................................................................................I
总 则...........................................................................-1第二条 主要技术依据...........................................................-2第四条 变更时点与调查范围...............................................-5第六条 更新调查成果...........................................................-6
第七条 土地类型...................................................................-8第九条 地类变化原因.........................................................-10第三章 资料收集与处理.........................................................-15第十二条 资料处理.............................................................-16第四章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及图斑编辑.................................-18第十五条 图斑编辑和工作手图编制及数据分发.............-18第十六条 内业判读与核实.................................................-20第十八条 数据更新.............................................................-22
第十九条 组织方式.............................................................-23第二十一条 检查数量与方法.............................................-24第七章 汇总统计及成果编制.................................................-27第二十四条 成果编制要求.................................................-27原因,划分标准如下:
1.造林更新:包括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含萌芽更新)。2.森林采伐: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木采伐。3.规划调整:包括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工程 实施,及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实施后引起的地类变 化,农民和国有农场在非林地(耕地)上造林导致的地类变化也 属规划调整。
4.占用征收:分为经审批和未审批两类。
(1)经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依法办理了审核审批手续,包括临时占用林地。
(2)未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未依法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包括临时占用林地。
5.毁林开垦:指违规侵占各类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6.灾害因素:包括火灾、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含病虫害、冰灾、雪灾、风灾等)。
7.自然因素:分为封山育林和其他自然因素两类。(1)封山育林:指采取了竖立标识牌、有护林员管护等措 施的封山育林。
(2)其他自然因素:未采取明确封山育林措施,林地在自 然状态下演变成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封育地。
8.调查因素:分为漏划、错划和其他调查因素三类。(1)错划:前期调查错误。因季节性涨水、图像校正产生
位移等导致的图像边界变化不属于错划。
(2)漏划:属于林地,但前期区划为非林地而未区划为单 独的小班。
(3)其他调查因素:除上述以外的其他调查因素导致的林 地变化。
将上述地类变化原因归纳,得到表 1。
表1
一级 变化 原因 造林 更新 森林 采伐 二级 变化 原因 前期地类
地类变化原因划分标准
本期地类
说明
规划 调整
经审 占用 批 征收 未 审
批 毁林 开垦
火灾
地质 灾害
灾害 因素
其它
灾害宜林地、无立木林地、人工造林、更新,含速
有林地、未成林造林
疏林地、灌木林地、生桉、大叶栎等经人工
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非林地。除萌的萌芽更新。有林地采伐迹地、疏林地采伐。
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采伐。
有林地、疏林地、未成 耕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林地、灌木林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 非林地林地
准的规划调整。
农地乔木林、农地竹 耕地农民和国有农场在非
林、农地经济林
林地上的造林、采伐 农地乔木林、农地竹
等。耕地 林、农地经济林
依法办理了审核审批 林地非林地
手续。
非林地(难以恢复林业 未依法办理审核审批 林地
生产条件的)手续。
非法侵占开垦种植农 林地耕地
作物。
火烧迹地火灾。
疏林地、灌木林地或无
有林地和疏林地、灌地质灾害。
立木林地。木林地
疏林地、灌木林地或无 含病虫害、冰灾、雪灾、立木林地。风灾等。一级 二级
前期地类变化变化
原因原因
封山
林地中的非有林地
育林 自然
其他 因素
自 然 林地中的非有林地
因素
错划
漏划 非林地 调查 因素
其它 调查 因素 行政 界限 变化
本期地类 说明
有林地、灌木林地、未
有明确封山育林措施。成林封育地。
有林地、灌木林地、未 无明确封山育林措施,成林封育地。林地自然演变。
前期调查错误
属于林地,但前期区划 为非林地而未区划为 单独的小班。
林地
重新进行二类调查等。
因行政界线改变引起 图斑变化。
(二)管理属性变化原因
由于规划调整、林业工程实施、流转等原因,虽然地类未发 生变化,但权属、森林类别、林种、工程类型等管理属性发生了 变化,其变化原因一律归为“管理属性变化”。
第十条 其他规定
(一)最小变更图斑面积
新增林地、减少林地的最小变更图斑面积为 0.067 公顷(1 亩),地类或管理属性发生变化的林地地块,最小面积为 0.1 公 顷。
图上宽度小于 2mm,但连续面积大于最小上图面积的林带,用单线符号表示,记载林带平均宽度和长度,精确至 0.1mm;当 宽度变化大于 20%时,应分段记载。
第三章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十一条 资料收集
(一)基础资料
1.2011 年林地落界“一张图”数据库、2009 年森林资源二 类调查小班数据库及遥感图像,由县林业主管部门、森林经营单位与广西林业设计院协同提供。
2.本期遥感图像。由国家林业局或自治区林业厅统一提供。
(二)林业经营管理资料 调查单位收集下列相关资料:
1.人工造林、迹地更新(含天然更新)等造林设计和验收 资料。
2.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的设计和验收资料。
3.伐区调查设计与验收资料(含主伐、低效林改造、更新 性采伐和抚育间伐)。
4.工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研报告以及相关审核审批资 料。
5.林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勘查资料。
6.森林火灾、病虫害、地质灾害等灾害调查资料。7.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林业发展规 划。
8.其它能证明林地范围变化及林地利用状况和管理属性变 化的材料。
(三)发生变化的行政界线
若行政界线有变,县林业主管部门获取经自治区级以上民政 主管部门批准变更的行政界线。
(四)重点公益林调整结果数据
调查单位收集经自治区林业厅或国家林业局审核批准的重 点公益林调整结果数据库。
(五)2013 年国有林场二类调查数据
国有林场向所在县提供 2013 年二类调查成果小班数据库。第十二条 资料处理
(一)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
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图形数据矢量化和属性数 据录入,建立各专题数据库。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由各调查单位按规范要求完成。处理 方法详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用户手册》《森林资源管理信 息平台培训教程》。
(二)发生变化的行政界线数据整理
若行政界线有变,则按《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 程》规定要求,整理形成新的行政界线数据库。
(三)重点公益林调整结果数据库
调查单位协同广西林业设计院按《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 制技术规程》规定要求进行整理,统一数据库的坐标系和投影方 式。
第四章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及图斑编辑
第十四条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
遥感图像由国家林业局统一提供,广西林业设计院负责变化 检测,国家林业局直属调查规划设计院参与技术指导。经检测后,(ArcGIS shp 格式)。提取变化图斑界线,得到变化图斑(注)面状图
第十五条 图斑编辑和工作手图编制及数据分发
(一)在 GIS平台支持下,叠合变化图斑面状图、本底数据 库、遥感图像,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逐一检查变化图斑 边界与图像表征(各类地物图像表征见附件 1)的吻合程度,若 图斑边界与其覆盖区域的图像表征偏移,则修正图斑边界。补绘 漏划图斑,删除错划图斑。最后进行变化图斑面状图的空间拓扑 检查,进一步修正图斑边界。
(二)采用林班界线对修正后的变化图斑面状进行切割,计
(注)
(1)在林地和森林资源变更调查中,变化图斑(小班)包括:①地类发生变
化的小班;②管理属性(土地权属、林种、森林类别)发生变化的小班;③林分调查 因子发生质变的小班(如优势树种改变)。
(2)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的物理基础是地物前后期的辐射差异,反映地面覆盖的 变化,因此通过检测得到的变化图斑主要是地类变化的图斑,如乔木林采伐后变为 采伐迹地,采伐迹地造林(更新)后变为有林地等,一般不包含土地种类正向演变的 图斑(区域),如新造林地变为有林地(幼龄林),更无法反映管理属性变化的图斑(区域)。此外,由于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过程中,一般通过掩膜运算排除了非林 地,故检测结果不能反映农地上种植的乔木林、竹林、灌木经济林,也即不包含此 类图斑。因此,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得到的结果,不包含全部变化图斑,调查单位需 根据经营管理资料予以补充勾绘,尤其是造林更新小班、病虫害小班。
8第五章 变化图斑判读和核实与数据更新
第十六条 内业判读与核实
(一)由调查单位熟悉当地森林分布情况和林业生产经营情 况的技术人员,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支持下,叠合变化图斑 面状图、遥感图像、本底数据库,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逐一检查变化图斑边界与影像表征的吻合程度,若图斑边界与其 覆盖区域的图像表征偏移,则修正图斑边界。补绘漏划图斑(尤 其是造林更新小班、病虫害小班),删除错划图斑。最后进行变 化图斑面状图的空间拓扑检查,进一步修正图斑边界。需注意的 是,由于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结果中不包含全部农林乔木林、农地 竹林、农地灌木经济林,须根据经营管理资料、经验和图像表征,补充勾绘这些斑块。
(二)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叠合变化图斑面状图、本底数据库、遥感图像、各种林业经营管理专题数据库,参考林 业经营管理资料和图像表征,逐一对变化图斑的属性进行判读,填写《变化图斑遥感判读记录表》(附件 2)。变化图斑判读原 则上采取双轨制判读,即由两人分别判读,若判读结果不一致,则根据参考资料共同商定。
(三)《变化图斑遥感判读记录表》填写要求与规定详见附 件 2。
0子。
对于有蓄积量幼龄林(主林层林木平均直径大于 5.0 cm,含 八角等乔木经济林)图斑,须在林内布设 3~5 个角规样地,实 测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直径、树高、每公顷株数,记录于《变化 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记录表》,并计算斑块的平均每公顷断面积、平均直径、平均树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
(三)核实数据录入
外业补充调查核实图斑的界线修正和属性数据录入,直接在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上进行。
第十八条 数据更新
(一)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对变化图斑进行内业判 读修正和外业补充调查核实修正后,进行图斑拓扑检查和属性因 子逻辑检查,更新林地本底数据库,产出林地变化专题数据库和 新的林地本底数据库。
(二)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采用数学模型对保留小 班的林分平均高、平均直径、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等进行更新,产 出新的森林资源本底数据库。
(三)国有林场数据更新。调查范围内所有国有林场的数据,用经改造处理后 2013 年二类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更新。改造处理 方法另定。
2林分因子检查。
第二十一条 检查数量与方法
(一)县级自检
(1)对变化图斑边界的准确性、属性数据记录的正确性进 行全面检查。
(2)采用“全国林地更新工具程序”和“森林资源管理信 息平台”对变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主要作图斑空间拓扑关系 和属性数据完整性及逻辑关系检查);
(3)对外业补充调查核实的变化图斑,抽取 10 %进行外业 质量检查,填写《变化图斑外业质量检查记录表》(附件 4)。
(二)自治区级检查
(1)对变化图斑边界的准确性、属性数据记录的正确性进 行全面检查。
(2)采用“全国林地更新工具程序”和“森林资源管理信 息平台”变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查(主要作图斑空间拓扑关系和 属性数据完整性及逻辑关系检查)。
(3)外业抽查比例视内业检查情况确定,一般抽取比例为 地类变化图斑总数的 2 %~3 %,重点检查遥感影像特征变化明 显,但未变更的图斑。检查方法采用实测调查和目测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填写《变化图斑外业质量检查记录表》。
(三)国家级核查验收
随机抽取 20 %~30 %的县级单位,对林地变化数据内业全
4①对于禁错因子,只要有一项错误,则该图斑的质量评定分 为 0;
②10 项有限容错因子的总分为 60,得分为:60×合格项数/ ;应调查填写项数(注)
③14 项一般容错因子的总分为 40,得分为:40×合格项数/ 应调查填写项数。
合计②、③项,得到该图斑的质量评定结果。
(4)变化图斑外业质量等级评定:得分大于或等于 85 为合 格,否则为不合格。
2.县级外业质量等级评定:县级自查图斑合格率要求达到 100 %,否则全面检查、修正;自治区级和国家级检查的合格图 斑占 90 %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注)各种地类的有限容错因子和一般容错因子应调查填写项见附件 4。
6表。
(3)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包括林地变更调查报告(参 考提纲见附件五)和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检查报告(内容包括: 工作组织、检查内容、检查数量及方法、质量评定、发现的问题 及处理情况、建议)。
2.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成果包括数据库、统计表和报告。(1)森林资源更新数据库。数据库要求经过拓扑检查、属 性数据逻辑检查、图形与属性数据关联检查等各项检查,检查质 量达到合格标准后按要求整理提交。
(2)统计表:包括现状统计表和变化统计表。
(3)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调查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五个方面: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林业生产经营概况(主要是营造 林和森林采伐情况);基础数据和更新方法;更新结果;结果分 析与说明。
(二)提交成果数据文件及格式要求
调查成果数据库、统计表和报告,按附件六规定要求提交。
8a.占用征收(地面含水量较大- 粉红色)b.占用征收(地面含水量较小- 白色)
c.桉树萌芽林(浅绿色)d.采伐迹地(深褐色)
e.城镇和水体(因深浅、混浊度 不同,水体着色有异)
f.村庄、河流和道路
图2
0附件 2
变化图斑内业判读记录表填写说明
变化图斑内业判读属性填写说明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判读因子 图斑编号 县
填写说明
由平台自动生成。由平台自动生成。
序 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判读因子 林木起源 郁闭度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
填写说明
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乡(镇、场)由平台自动生成。
村 林班 面积 地貌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类型 土层厚度 由平台自动生成。由平台自动生成。由平台自动计算 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
每公顷断面积 按现状填写。每公顷蓄积量 按现状填写。每公顷株数 林带长度 林带宽度 灾害类型 灾害等级 主体功能区
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按现状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林地质量等级 新增林地图斑填写。交通区位 工程类别 土地权属 地类 森林类别 事权等级 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按现状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三级地类,按现状填写(注1、2)。
分公益林、商品林 2 类,40 按现状填写。新增林地图斑填写。
林地功能分区 新增林地图斑填写。林地保护等级 新增林地图斑填写。
分保留林地、新增林地、林地范围
减少林地 3 类,按现状填 变化类型
写(注 3)。
根据第九条,按现状填写 变化原因
(注 4、5)。
按图斑实际变化年度记 变化年度
载,如 2013。
分林业部门和非林业部门 林地管理类型 土地退化类型 2 类记载。
按现状填写。
备注
国家级公益林
新增林地图斑填写。保护等级
林种 二级林种,按现状填写。优势树种 按现状填写。
注:1.临时占用、毁林开垦以及地震、塌方、泥石流造成的林地变化,按“其他无立木林地”
2变化图斑内业判读属性填写要求表
序
判读因子 号 1 2 图斑编号 县 乔木
林 ■ ■ 红树 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竹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疏林 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灌 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 灌木 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成 林造 林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成 林封 育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苗圃 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林地 ■ ■ ■ ■ ■ ■ ■ ■ ■ ■ ■ ■ ■ ■ ○ ●
● 非林 地 ■ ■ ■ ■ ■ ■ 3乡(镇、场)■ 4 5 6 7 8 9 10 村 林班 面积 地貌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类型 12 土层厚度 13 林地质量 等级 交通区位 15 工程类别 16 土地权属 17 林木权属 18 地类 森林类别 20 事权等级 21 22 国家级公 益林保护 等级 林种 优势树种 24 林木起源 25 郁闭度
4附件 3
变化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记录表
变化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记录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调查因子 图斑编号 县 乡(镇、场)
村 林班 面积 地貌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类型 土层厚度 林地质量等级 交通区位 工程类别 调查值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调查因子 土地权属 林木权属 地类 森林类别 事权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 保护等级
林种 优势树种 林木起源 郁闭度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 每公顷断面积 每公顷蓄积量
新造林调查记录:
伴生树种: D
G
H
D
优势树种平均树高(m)平均胸(地)径(cm)林木起源 每公顷株数 造林年度 生长情况
平均树高:
平均直径: H
调查值 序号
44
调查因子 每公顷株数 林带长度 林带宽度 灾害类型 灾害等级 主体功能区 林地功能分区 林地保护等级 林地范围变化类 型 变化原因 变化年度 林地管理类型 土地退化类型
备注
调查值
角规测树记录: 测点 1 2 3 4 5
平均每公顷断面积: 调查员: 优势树种: G
工作单位: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6变化图斑外业核实调查质量评定标准
调查因子 类型 调查因子 地类 土地权属 森林类别 事权级
禁错 因子 林种 工程类别 优势树种 林地范围变化类 型 变化原因 图斑面积平均胸径平均树高
有限 容错 因子 每公顷断面积 每公顷蓄积量 每公顷株数 年龄 变化年度 林带长度 林带宽度
允许误差 10 % 允许误差 15 %。允许误差 15 %。允许误差 15 %。允许误差 25 %。允许误差 15 %。允许误差 1 年。允许误差 1 年。>20%为不合格 >20%为不合格
一般 容错 因子
质量要求与 允许误差
调查因子 类型
调查因子 林地质量等级 林木权属 林木起源 郁闭度 灾害类型 灾害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 保护等级 林地保护等级 主体功能区 林地功能分区 林地管理类型
质量要求与 允许误差 不错类型 不错类型 不错类型 不跨等级 不错类型 不跨等级 不跨等级 不跨等级 不错类型 不错类型 不错类型
8(以人日表示),各主要工作环节投入的工作量,可列表说明。
(二)资金使用情况(不多于 400 字):说明累计投入的经 费数量和经费来源、各主要工作环节投入的经费数量。
三、主要经验和问题与建议
(一)主要经验(500 字左右):从工作机制、调查方法、技术创新、数据建库建设,以及质量管理、经费筹措等方面取得 的经验。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700 字左右):从工作组织和工作 机制,调查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林地“一张图”与 二类调查的统一协调、数据管理等方面分析本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第二部分:调查成果
一、林地资源现状(字数不限)
论述变更后林地资源的现状数量、结构(地类、权属、起源、经营类型、林种、林地保护等级)等现状,并列专栏或图表。
二、林地动态变化分析(字数不限)
对比分析变更前后两期的林地数量(图斑数量与面积)、质 量、分布、保护利用状况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按以下内容分析论 述。
(一)林地范围变化:论述总体及平均每县的林地面积增加、减少的总体变化量情况,新增林地和减少林地的地类、质量和分 布情况,以及重点或敏感区域(可按县、乡等行政区域)的林地
0 综合分析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措施(包括林业重点工程)与 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评价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情况、国家级 公益林地保护情况、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字数不限)
剖析林地保护与利用、林地管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等 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管理措施和政策建议。
2附件 7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统计表格式
表1
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年
省(区、市)
县(区)
单位:公顷
林业 有林地 灌木林地
无立
疏林统计国家特 其他 未成 苗圃 木 宜林 辅助权属 合计
乔木红树 地 小单位别规定 灌木 林地 地 林地 地 生产
小计竹林
5 6 7 8 9 10 11
2计林林
用地
现状
灌木林
林
合计 新增 减少 净增 现状
合计 国有 新增 减少 净增 现状 集体 新增 减少 净增
…… 13 14 15 16
第二篇:林地流转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大纸房村大纸房村民小组森林资源流转
()
调 查 报 告
设计单位: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林地管理保护森林资源的提案
关于加强林地管理保护森林资源的提案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林地是林木及其林下动植物生存与繁衍唯一栖息地,没有林地就不可能有森林的存在。只有林地占幅员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比率,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以发挥。近年来,虽然各级林业管理部门都充分认识到林地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林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但是,调查表明:吉林、辽宁两省林地,由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林地管理上的漏洞,造成林地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否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森林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建设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临时占用林地管理极不规范。审批不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各类施工用料需求的增大,用于挖砂取石的料场临时占地也随之大量增加,但各地对临时占用林地管理的不规范,而且在有的地区还相当严重。临时占地申请资料不齐全,就受理申请批复。有的县(市)林业管理部门在申请方没按要求,交齐交全申请临时占地资料时,就草率给予了核准占地,缺乏审批临时占地面积的严肃性。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后果。收费混乱。收取植被恢复费的制度执行不严,甚至有不收费的现象。导致用于永久性占地的项目,为了少缴各种补偿费,而采用两年进行一次临时占用林地复批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监管不到位。临时占地超期使用情况非常普遍,在临时占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问题突出,并且大多数临时占用林地在占地结束后,未按照规定恢复到能够还林的条件,甚至不做任何处理就自动放弃,造成无人管理林地的状况。而且这部分林地不是岩石裸露就是掘出的峭壁、深坑,生态环境非常恶劣,已经完全丧失林地的功能,真正要恢复到原有的林地生态功能状态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2、永久性占地异地还林措施难于落实。异地还林是保证我国林地面积在被征占用后,确保不减少林地总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部分地区异地还林措施根本没有得到落实,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植被恢复费的使用方面,按照要求上缴的植被恢复费在返还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按比例提取一部分,真正落到被征占林地单位用于异地还林措施落实的费用已经很少,即使这样,也未能全部用于植被恢复上,擅自挤占、挪用植被恢复费的情况十分严重。多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进行的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天保造林等有效措施,使可以用于异地还林的地块已经很少,尤其体现在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这种情况更加突出。有的地区在落实异地还林措施中,实际上未能做到增加相应的还林地面积,从而导致异地还林措施只停留在书面上,而无法落到实地。
3、非法蚕食林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已成为林地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顽症。根据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年被征用或改变用途的林地有 3000多万亩林地,同比增长24%。特别一些不合理的占地项目开始转向林地,2006年违法占地案件造成的林地损失同比增长了近两倍。充分表明我国林地管理方面问题的严重程度。而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实施免除农业税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后,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更加剧了蚕食林地行为的发生,少数农民为增加收入,不顾法律法规约束,通过扩地边、拱地头等形式逐年蚕食林地增加耕地面积,靠近林缘、园子地附近的居民宅基地蚕食林地的行为也比较突出。这种蚕食林地的行为由于不易被发现,造成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管,即使发现由于数量较少,也只能进行经济处罚,往往处理不当,又造成林农矛盾的加剧,出现放火、毁林等恶意破坏森林资源的事件发生,极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4、林业设施和其它林业用地流失问题突出。在林业用地中,对于有林地的管理相对规范,而对于林业设施和其它林业用地管理则基本失控,当前林业设施和其它林业用地流失主要表现三个方面。林区公路流失。各地区为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使各级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地方政府为节省费用,直接以林业生产用公路为路基修筑高等级公路,形成后的新公路林业系统只有使用权,而所用权已经发生变化。林业系统内部经营单位转制或出售造成林地的流失。林业系统所属的经营单位在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进行转制经营或出售,则林地也随之全部出售,造成流失。林业系统承担的企业办社会的部分,如电力、通讯等设施,近年来,逐步移交到地方政府后,所占用的林地也随之转交给地方政府,出现一部分林地的流失。据有关部门对几个林业企业的调查结果反映,林业设施和其它林业用地流失达5~15%。这部分林地在统计的过程中,依旧按林地计算,但实际权属、地类已经发生变化。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管理制度,堵塞林地管理上的漏洞。国家应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解决林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规范林地管理行为,对相关的标准必须细化,切实做到在林地管理上有法可依。进一步完善林地管理制度,规范临时占用林地的审批、回收、还林等方面的管理,制定和完善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管理办法。
2、采取有效措施,落实管理责任,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强化林地边界的管理,通过坐标数据、图相、现地标记等措施,准确的记录林业用地的界限。运用GPS纪录林地边界坐标,建立林地边界坐标的数据库;将林地边界的活立木作为基准木,以基准木来确定林地边界;通过摄相机、数码相机记录图相保存到计算机内,建立“图相库”,每1~2年进行更新,同时完成对林地的检查,实现对林地管理寸土寸金。
3、进一步加大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知法、守法意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林地资源、依法使用林地的自觉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4、将林地的管理纳入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领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作为政绩考核。特别是对蚕食林地的行为,要将责任落实到乡村两级组织的目标责任制中,将林地的保护行为由林业主管部门或相关林业企业逐步变成全社会的行为,以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从而有效保护好现有的林地资源。
5、开展林地的清查、检查活动,加大执法的力度。要针对不同时期林地违法案件发案规律和特点适时组织专项打击行动,要从快、从严查处各类林业违法案件,以加大林政案件查处力度,有效遏制林地的非法流失,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真正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管理机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1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马璐亚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林地管理保护森林资源的提案》(第1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林地是林业之本,是林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强化林地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厅十分重视林地保护管理工作,针对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先后于2006、2007年集中开展了非法侵蚀林地专项治理行动,仅2007年,依法收回林地面积379.5公顷,收缴木材862.06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701.06万元。但尽管如此,《提案》中提出的我省在林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提案》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也是非常可行的。因此,我们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做好。
一、强化法制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林地的法律意识
针对当前存在“重林木、轻林地,重耕地、轻林地”的思想误区,加大保护林地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保护林地的思想意识。一是大力宣传林地在林业发展中基础作用。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农场广播网、宣传图册等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林地的重大意义,增强全民、全社会保护林地意识。二是大力宣传国家对林地的保护管理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引导全民、全社会依法使用林地。三是大力宣传林地的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刑法》修正案及涉及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侵占、破坏林地是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保护林地资源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全社会都来保护林地、支持林业的浓厚氛围。
二、继续开展非法侵占林地专项治理行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近年来,为切实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我厅相继开展了“绿色风暴”、“破案攻坚”、“百日会战”、“绿盾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有力地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遏制了非法侵占林地违法犯罪势头,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但我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仅2007年,我省森林公安机构共破获各类案件5750起,其中刑事案件526起,查处违法人员5816人,同比往年高出2.36%、6.84%和7.22%。森林案件仍呈上升趋势。因此,今后,省林业厅将针对侵占林地、破坏林地违法案件发案规律和特点,适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毁林开垦和乱占滥用林地案件,对侵占林地者进行严厉打击,并对非法侵占林地的违法行为进行新闻曝光,达到惩治犯罪、警示违法、教育群众的目的。
三、强化林地审批程序,努力建立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林地审批程序,努力建立林地使用管理目标责任制。针对当前林地保护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厅正积极研究对策,探索林地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征占用林地管理,扎实做好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工作,努力建立征占用林地预审制度、专家评审制度和公示制度。省林业厅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总体部署,以及全省国土利用规划的具体要求,编制了《吉林省林地利用规划》,对我省林地实行总量控制,按用途对林地进行合理分类,研究制定“十一五”期间我省林地消长数量,对林地实现目标管理。目前,敦化市林业局正在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试点,将为建立林地用途管制制度探索积累经验。同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林地流转,明晰产权,转换管理机制,落实管护责任人,从根本上杜绝林地逆转和流失。二是做好清退林地的植被恢复。对清退出的林地登记造册,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限期恢复植被。对建设工程类侵占的林地,如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在查处后按有关规定补办使用林地手续,交纳植被恢复费,并进行异地还林;如未经批准立项的,在查处后按有关规定恢复植被。对非工程类侵占的林地,在查处后按有关规定恢复植被,应由侵占蚕食林地者恢复的,监督其限期恢复;应由林业部门恢复的,制定恢复计划,尽快恢复。三是严格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与管理。在征占用林地时,严格按照《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征收使用。森林植被恢复费作为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对于提案中提到的个别地方存在挤占、挪用等情况,今后,我厅将联合财政和审计部门加大对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的监督检查,防止违规使用森林植被恢复费现象发生。四是强化林地边界管理。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利用GPS等先进设备对林地界限、林分组成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GPS测定数据建立林地边界坐标数据库,对林地界限进行划定,从而完善林地边界管理工作。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林地补偿收取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收取征、占用林地四项
补偿费暂行规定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1995-04-20 生效日期: 1995-04-20 发布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一、为加强林地管理,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凡在我区所辖范围内进行勘测设计,修建工程设施,铺设线路,开采矿产资源,建设开发区,开发旅游业及其它改变林地用途,需征、占用林地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三、本规定所指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含0.2,下同)的乔林林地,竹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
四、凡申请征、占用林地的建设单位,先向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使用林地申请报告;
(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批准文件;
(三)被征、占用林地单位和个人的林权证;
(四)征、占用林地的地点、面积、四至范围的说明及有关资料;
(五)按有关规定交纳补偿费的协议书。经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同意(占用区直国营林场林地,直接报自治区林业厅初审)后,发放<<使用林地许可证>>。建设单位持<<使用林地许可证>>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五、凡经依法批准征、占用林地的单位,要按规定向被征、占用林地的单位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林地安置补助费,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林地补偿费
1、宜林荒地,按当地旱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倍补偿。
2、郁闭度0.2以上的用材林、薪炭林及灌木林地,按当地旱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4倍补偿;郁闭度0.2以下的,按当地旱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至3倍补偿。
3、经济林地、特种用途林地、苗圃地,按当地旱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补偿。
4、防护林地不得征用。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征、占用的,应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按当地旱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补偿。
5、在自治区直辖7市及玉林、河池、百色市规划市区范围内征、占用林地,按同类林地补偿标准的1.5至2倍补偿。但最高不能超过市区内水田、菜地的补偿标准。
(二)林木补偿费
征、占用林地,除采伐的木材归经营单位外,按下列标准给予补偿:
1、郁闭度0.2以上的用材林成熟林每亩补偿700至800元,未成熟林每亩补偿1200至1500元,幼林、新造林每亩补偿300至400元。
2、郁闭度0.2以上的薪炭林、灌木林,每亩补偿500至600元。
3、疏林,按当地市场木材综合价格计算的产值补偿。
4、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补偿2000至2500元。
5、经济林,尚未投产或投产不足3年的,按重置价格补偿;投产3年以上的,按被征、占用前2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4倍补偿。
6、苗圃,完全不能移植栽种的苗木,按重置价格补偿;能出圃栽种的苗木,按当地市场苗木综合价格计算的产值的60%至80%补偿。科研用林木,按科研林及设施的重置价格补偿。
(三)林地安置补助费
按照当地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标准减半计算补偿。
(四)森林植被恢复费
1、郁闭度0.2以上的一般造林和天然林每亩补偿250元;疏林每亩补偿100至150元。
2、工程林、速丰林(包括用材林)及苗圃地,每亩补偿500至800元。
3、经济林(包括果树),每亩补偿800至2000元。
4、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每亩补偿1000元。
5、沿海特殊保护林带,每亩补偿6000元。
六、被征、占用林地地面附着物补偿费问题,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 二十九 条的规定执行。
七、临时使用林地,经县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同意,提出书面意见,林地经营单位与用地单位签订临时使用林地协议,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使用。使用期一般不超过2年。若因特殊情况需延期的,需再报经批准。林地补偿费按当地旱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逐年给予补偿。需要砍伐林木的,应按标准收取林木补偿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待使用期满后,用地单位必须造上林,并经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将林地归还原经营单位,同时退还森林植被恢复费。如到期未造林的,归还林地时,不退还森林植被恢复费。拆除林地上的附着物,应折价补偿。
八、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 三十七 条规定,国家建设经批准划拨使用的国有林地,林地补偿费按照征用集体所有的同类林地补偿费的70%给予补偿;林木补偿费、地面附着物补偿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按征用集体所有林地的规定处理。
九、补偿费的收取、管理和使用
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面附着物补偿费的收取、管理和使用,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属于集体林地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收取;国有林地由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委托国有林地经营单位代收。所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育林基金,用于发展林业。
十、本规定由自治区林业厅负责解释。
十一、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日
第五篇: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办法(2009年更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办法
(2009年9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9年10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保障高速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维护高速公路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高速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 自治区从政策、资金、土地利用等方面支持高速公路发展。
第五条 鼓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高速公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区高速公路工作,其所属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办法规定行使高速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第七条 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高速公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单位,应当支持和协助做好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建设
第八条 高速公路规划由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依据国家路网规划和本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统一编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第九条 高速公路建设按规定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项目资本金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制度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条 高速公路项目法人的选择和确定,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项目法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投资和工期负责。
第十一条 高速公路项目法人投资建设高速公路项目的资本金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第十二条 交通行政执法和交通安全执法所必需的场所、设施应当与高速公路同时设计建设。
第十三条 高速公路建设应当按照保持路系、水系通畅,便利生产、生活的原则,依照有关规定设计和建设通行、排水、隔音等设施。第三章 经营服务
第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依法享有高速公路收费权、广告经营权和服务设施经营权。
第十五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高速公路经营、服务、收费活动,完善服务区功能以及交通安全、环保、监控、收费等设施。
第十六条 高速公路实行全区联网收费,推广使用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通行效率。不联网不得收费。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工作由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技术要求、规范执行。联网收费应当经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进行入网测试合格。
第十七条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对联网收费的高速公路通行费进行清分和结算。清分结算工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需费用由高速公路经营者按约定比例分担。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向高速公路经营者公开清分结算费用的收支情况,接受监督。第十八条 车辆通行高速公路应当按规定交纳车辆通行费,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强行冲卡;
(二)故意堵塞收费道口;
(三)调换通行凭证或者使用伪造的通行凭证;
(四)刁难、辱骂、殴打收费人员;
(五)其他妨碍交费通行的行为。
第十九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根据车流量开通足够数量的收费道口,避免车辆拥挤、堵塞。遇到车道拥堵时,应当开通所有收费道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导。
不开足收费道口造成车辆堵塞的,车辆驾驶人有权向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投诉,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处理。
紧急抢险救援及其他重大抢险救灾活动需通行高速公路时,应当在高速公路进出口设立快捷通道。
第二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坚持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公开服务标准,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加强服务区、停车区等服务设施的规范化管理,为司乘人员餐饮、休息、住宿和车辆加油、修理等提供安全、便捷、文明的服务。收费服务应当做到质价相当。
第二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处、服务区及重要路段设置电子信息牌或者公告栏,及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和交通运行信息。
第二十三条 交通、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应当对高速公路经营服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责令高速公路经营者采取相应措施,限期改正。
第四章 公路养护 第二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修和养护,保证高速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五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加强高速公路巡查,发现坍塌、坑槽、水毁、隆起等影响车辆安全通行的,应当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及时发布信息并采取措施修复;对三类以上桥梁、A类隧道、危涵,应当及时采取维修加固、大修等措施排除险情。
第二十六条 高速公路需要进行养护作业的,应当统筹安排养护施工计划,避免由于同一或者相邻线路集中施工造成区域路段堵塞,并尽可能选择在车流量较小的时段进行。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需要半幅封闭或者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报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备案;影响交通安全的,须征得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除紧急情况外,应当提前五天向社会公告,并在高速公路入口处予以公告。公告包括封闭或者中断的路段、原因、施工期限以及分流线路。
第二十七条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应当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和减少高速公路环境污染;施工产生的垃圾、杂物等建筑废料应当按规定统一堆置在指定位置,并在施工完毕三日内清运和处理。
第二十八条 建立高速公路养护保证金制度,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九条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高速公路养护的监督检查,发现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达不到规定的技术规范的,责令高速公路经营者限期整改;发现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及现场管理不规范的,责令高速公路经营者或者养护单位改正。
第三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者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美化,及时排除、清理由自然灾害、异常气候、交通事故、车辆故障、行车洒落物等所造成的交通障碍及行车不安全因素,保持路面整洁和畅通。
第五章 路政管理 第三十一条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路政管理职责,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高速公路的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侵占、破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及附属设施的行为,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维护高速公路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路政执法检查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
第三十二条 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为:
(一)高速公路用地(包括连接线、收费站)外缘起不小于30米;
(二)互通立交或者特大型桥梁,从高速公路用地外缘起不小于50米。
高速公路弯道内侧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确定。
第三十三条 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可以采用固定检测和在收费站出入口、服务区进行流动检测的方式,对车辆进行超限检测。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内的超限检测站点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设置固定超限检测站点应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四条 货运车辆应当按照超限检测指示标志或者监督检查人员的指挥接受检测,不得以堵塞检测站点通行车道、强行通过检测站点等方式扰乱检测秩序,不得采用短途驳载、绕行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检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超限车辆绕行引路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为超限车辆逃避检测提供便利。
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装载物不得触地拖行、遗洒、掉落或者飘散。运载易遗洒、掉落、飘散等货物的,应当采取厢式封密等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上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装载物掉落时,驾驶人、押运人员应当立即将掉落的装载物移至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地点。无法移走的,驾驶人、押运人员应当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或者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其他人员发现高速公路上有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障碍物的,也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或者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接到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组织高速公路经营者清除障碍物。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调换通行凭证或者使用伪造的通行凭证的,由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责令补交应交通行费,处以补交通行费5倍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扰乱超限检测秩序或者逃避超限检测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可以依法采取措施消除违法状态,并对责任人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高速公路是指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度行驶的公路。
本办法所称高速公路用地包括:高速公路两侧边沟外缘以外不少于1米的用地;高速公路两侧无边沟的,为公路缘石外不少于5米的用地,有征地界线的,从其界线;为修建、养护高速公路建于高速公路沿线的有关高速公路附属设施用地。
第四十条 全封闭、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的一级公路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6年12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