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税务系统督察内审工作要点
2009年税务系统督察内审工作要点
2009年督察内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依法、科学、高效、文明的工作原则,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把握规律,全面履行督察内审职能,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职能统一、监督有力、运行高效”的税收执法权和财务管理权监督制约机制,在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工作如下:
一、夯实根基,切实加强基础建设
(一)加强督察内审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机构改革意见,切实加强督察内审组织建设,促使执法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按照督察内审工作的业务特点和要求,选派一定数量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从事督察内审工作;建立督察内审人才库,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督察内审人才队伍。
(二)加强督察内审各项制度建设。研究修订税收执法检查规则、内部财务审计办法、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办法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等业务规范;研究草拟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政府采购审计办法等规定;制定督察内审档案管理规定、督察内审信息统计办法等,指导督察内审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统筹协调,着力创新工作机制
(三)建立“下审一级、重点延伸”的工作机制。在实施督察内审项目时,总局负责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的税收执法检查和财务审计工作,单独或会同省局对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的执法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根据需要对地市以下单位重点进行延伸审计检查。
(四)完善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编制确定项目计划时,督察审计内容及重点事先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保证督察审计内容全面、准确、科学;项目实施前,及时向有关部门征询意见,科学制定方案;项目实施后,所下达的督察内审结论转送有关管理部门作为加强管理、督促整改的参考依据。
(五)完善督察内审结果运用机制。督察内审结果(包括外部监督部门审计结果)要纳入税务部门和领导干部考核范围,作为单位评先树优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督察内审发现的问题要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整改意见或建议,有效发挥督察内审工作服务决策和促进管理的作用。
三、改进方式,不断提高监督效能
(六)统筹安排审计检查项目。按照整合监督资源,加强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研究探索税收执法检查与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一般审计检查与专项、专案审计检查的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审计、多头检查,提高监督效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七)加大对发现问题整改、督察力度。对审计检查发现问题较多的单位,要重点督察整改;对外部监督部门反映的税收执法和财务违法违规问题,也要认真督促落实整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纳税人和群众来信反映违法违规问题的核查督办工作;进一步健全督察内审结果通报制度,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八)改进和完善督察内审工作手段。做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和功能拓展优化,争取实现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与征管软件同步升级;研究开发“疑点信息库”应用软件,将综合征管软件中出现的疑点信息提取并加以整理,作为税收执法检查的有效辅助;按照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完成税收执法检查软件及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及试运行工作。
四、突出重点,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九)突出税收执法检查重点。围绕贯彻落实新企业所得税法和各项管理要求,重点加强对自由裁量权比较集中的税收政策执行、税前扣除、减免税、欠缓税等重大税收审批事项的审计监督;加强对运输企业发票领购、开具的管理和税务稽查等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
(十)强化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升级和优化国税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地税系统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指导,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与税收工作的整体协同;探索执法责任制与各类考核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对税收执法质量的考核和监督。
(十一)加强财务审计,尝试开展管理审计。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在合规性财务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财务内控机制建立情况进行审计;对地震灾后重建专项资金使用、往来款项清理情况进行审计;对大额资产管理和处置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对金税三期重大资金项目尝试开展管理审计。
(十二)推进基建项目和政府采购专项审计。组织实施基建项目和税务服装采购情况审计调查,在关注政府采购程序的基础上,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效率和效益的审计;对重点建设项目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和管理审计。
(十三)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按照“有离必审”的原则对离任领导干部及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将税收管理责任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推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建立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格局。
第二篇:督察内审工作要点
**年全区地税系统督察内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区地方税务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督察内审“免疫系统”的作用,为推动和保障我区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一是
印发《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地税系统督察内审工作的意见》。针对目前全区地税系统督察内审机构、人员,以及工作开展情况,在总结近年来督察内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并下发《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地税系统督察内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阐明加强督察内审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督察内审工作职责和各级地税机关督察内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工作机制,对督察内审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二是印发《自治区地税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在总结近年来地税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结合我区地税实际,制定下发《自治区地税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以明确程序、方法,进一步规范我区地税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
二、加强督察内审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督察内审人员“人才库”。为加强督察内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税收执法督察和财务审计工作,今年将在全区地税系统内选拔精通税收、征管、稽查业务,熟悉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人才,纳入“人才库”管理。将制定下发《督察内审人才库管理办法》,对督察内审人才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
“人才库”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本着推荐、择优的原则,结合本人工作岗位、自身素质,按专业系列自荐、推荐报名,经所在单位、部门审议后报地(州、市)局预审、汇总,最后由区局考核确定。选拔中区局将优先考虑在历次执法督察和财务审计工作中取得过优异成绩、有出色表现的干部。
二是举办执法督察骨干培训班。为不断提高督察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拟定于上半年举办一期执法督察骨干培训班。对具备一定税收执法经验的业务骨干,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培训。对参加近2年区局组织的执法督察工作的干部优先考虑,届时将邀请扬州税院教授、区局相关处室业务骨干授课。
三是加大分级、分类专业化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税务总局举办的督察内审业务培训班,以及自治区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财务审计培训班。
四是注重岗位练兵。认真开展审前查前培训和以查代训,鼓励开展督察内审理论探讨和实践调研活动,努力提高督察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统筹安排内部审计工作。按照党组安排,将在全区地税系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督察内审工作检查组,对不少于30%的地(州、市)地税局开展财务审计。要求地(州、市)局对县(市)局的审计面达到100%,区局将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今年要统筹安排内审项目,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突出审计重点。
一是加强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重点对“三公经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情况进行审计;对项目资金使用和固定资产管理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逐步开展绩效审计。
二是加强对政府采购和基本建设的审计。积极开展政府采购审计,并选择重点基建项目尝试开展跟踪审计。
三是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国税发【**】129号”文件规定,抓好任前审计和离任审计,进一步强化任中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本级重大经济决策和本人遵纪守法廉洁从政情况的重点审计。采取措施,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增强审计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干部考核任用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四、认真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工作。为了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有效监督,更好地发挥督察内审的职能作用,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力度。
一是开展税收执法专项督察。结合**年开展的税收执法督察工作情况,分两次于上半年和下半年适时组织全面的税收执法专项督察,督察面100%。针对税收政策落实和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重点对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情况、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纳税评估、资本交易税收管理、特别纳税调整等实施税收执法督察,以通过对税收执法中若干个重点环节的征管行为进行专项督察,达到严格税收执法,加强干部队伍监督和管理的目的。
二是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制考核与其他税收工作考核相结合,加大对地税系统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指导。继续构建人机结合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机制,研究符合地税系统实际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与激励办法。
三是按时报送各类报表。按照总局要求报送**年税收执法督察数据统计表、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数据统计表、结构性减税专题报告和督
第三篇:督察内审试题
执法督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执法责任制是(责任行政原则)原则在税收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2、下列单位中,可以成为承担行政执法责任主体的是(行政执法机关)。
3、税务人员在税收强制执行过程中,因为税务人员的过错,造成纳税人经济损失,纳税人依法申请国家赔偿的的,应由(税务人员所属税务机关)进行赔偿。
4、下列不属于税收执法行政处理类型的有()。A、书面检查 B、责令待岗 C、行政警告 D、取消执法资格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行政警告属于行政处分内容,本题考核责任追究中行政处理内容。
5、下列属于税收执法行政处理类型的有()。A、行政警告 B、行政记过 C、撤职 D、取消执法资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BC均属于行政处分内容,本题考核责任追究中行政处理内容。
6、《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对责任人员的追究,由其所在的(县级以上税务机关税收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集体作出。
7、被考核的税收执法人员对在考核中发现的过错有异议的,应在接到《税收执法过错事项告知书》起(3日)内提出申辩。
8、对到省外出差的人员,乘火车且乘车时间达到5小时的,可凭车票加发(60元)伙食补助费。
9、对考核为称职(合格)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奖金标准为(本人当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
10、冬季取暖费的标准为,长期在室外工作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其他人员每人每月(80元)。
11、实施督察审计应当成立督察审计组,负责具体实施执法督察和内部审计。工作组人员不得少于(2人),实行组长负责制。
12、组织实地督察审计,应提前(3个)工作日向被督察审计单位或者个人送达督察审计通知书。
13、县(市、区)地税局授权本单位(监察部门)履行督察内审职责,并配备专职督察内审人员。
14、对在同一岗位任职满(3)年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15、被督察审计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执法督察或内部审计报告的(1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反馈意见;逾期未提出的,视同无异议。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论述,属于责任行政原则主要内容的有(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应统一、行政主体与责任主体应一致、行政结果与行政责任应相当)。
2、以下方法属于税收执法评议考核制度中所确定的考核方式的有(外部评议、内部考核)。
3、以下属于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形式的有(批评教育、书面检查、取消评先资格)。
4、以下属于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行政处理形式的有(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责令待岗)。
5、税务执法人员有以下执法过错行为,应当对其批评教育的有(未按规定受理、审批延期申报、未对欠税进行公告的、未按规定开具完税凭证的、未按规定的应对方式进行风险应对处理的)。D、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 ABCE
6、税务执法人员有以下过错行为,应当责令做出书面检查的有()。A、未按规定办理税收优惠事项的 B、未按规定办理退税的
C、未按规定受理和审批税前扣除申请的 D、未按规定回复案件协查情况的 E、未按规定缴销发票的 正确答案:ACD
7、税务执法人员有以过错下行为,应当取消执法资格的为(混淆税款入库级次的、税务行政复议的决定不合法的、违规多征、少征税款的,造成严重后果的)。
B、未按规定及时划解税款,或者延压税款、滞纳金、罚款的 D、违反规定批准减、免、退税,造成税款流失的 正确答案:ACE
8、税务人员有()过错行为,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的有: A、同时具有本办法规定的三种以上过错行为的 B、被责令限期改正而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改正的 C、未按规定处理、处罚涉税违法行为的 D、导致国家税款流失数额较大的 E、导致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终审败诉的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严重执法过错加重处理的内容,C选项错误,为通报批评行为。
9、讲课费、小额零星开支以外的培训费用,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制度执行,采取()方式结算。A、银行转账 B、现金 C、现金支票 D、公务卡 正确答案:AD
10、下列()费用属于“三公”经费。A、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的住宿费 B、因公购买办公用品 C、公务接待外宾支出 D、公务车辆的保险费 正确答案:ACD
11、督察审计实地检查可以采取以下工作方式()。
A、听取被督察审计单位税收执法、部门预(决)算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
B、调阅被督察审计单位收发文簿、会议纪要、财务资料、涉税文件、税收执法卷宗和文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C、查阅、调取各类信息系统电子文档和数据 D、与被督察单位有关人员谈话,了解有关情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C应为查阅、调取与税收执法、财务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系统电子文档和数据。
12、督察内审部门在审理中发现()的,应当通知工作组对证据予以补正,也可以重新组织人员进行核实、检查。A、适用法律依据错误 B、事实不清 C、证据不足 D、资料不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督察内审部门在审理中对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有疑义的问题,应当征求本单位法规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意见,本级地税机关无法或无权确定的,应当请示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权机关解释或者确定。
13、督察内审,是指各级地税机关依法对本级地税机关及所属机构和下级地税机关及所属机构的税收执法和财务管理的()进行独立监督、检查和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A、真实性 B、有效性 C、合法性 D、效益性 正确答案:ACD
14、督察内审工作应服从、服务于税收中心工作,致力于(A、查错纠弊 B、堵塞漏洞 C、查找风险 D、促进管理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C应为防范风险。
15、督察内审人员开展督察内审工作,应当(A、上下联动 B、客观公正 C、实事求是 D、廉洁正派 E、保守秘密
。))正确答案:BCDE
三、判断题
1、税收执法责任制是依法行政原则在税收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应为责任行政原则,本题考核税收执法责任制建立的基本理论依据。
2、责任行政强调行政活动应当始终置于一种负责任的法定状态,设定行政权力的同时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应为确定相应的责任,本题考核对责任与权力对等原则的理解。
3、行政职权是公权力,执法机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在没有上级机关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放弃和不履行法定职责。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行政职权不得放弃,不存在上级机关是否准许这一条件,本题考核失职和渎职的相关内容。
4、行政执法人员应依法从事执法活动,并且具体承担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依法赔偿错误执法行为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应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都应依法从事行政执法活动,但国家赔偿只能由行政主体负责,本题考核国家赔偿的赔偿主体。
5、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出于公益目的,并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利益造成的损害,不需要给予国家赔偿,但负有相应的补偿责任。A、对 B、错 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家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关系。
6、经行政复议后撤销或者变更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却认为错误执法行为的,行政复议人员承担主要责任,承办人承担次要责任。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经行政复议后撤销或者变更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却认为错误执法行为的,行政复议人员承担全部责任,本题考核执法责任的划分。
7、行政执法人员发生过错的,性质较重,后果严重的,可以在一年内取消其执法资格,被取消人员需接受适当培训后,重新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合格后取得执法资格。A、对 B、错 答案:A
8、对执法过错行为的调查和责任初步认定,应由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实施。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应由督查内审部门负责,本题考核执法责任追究的实施部门。
9、责令待岗适用于执法过错行为性质一般,但可能导致较重后果或者一定社会负面影响的责任人。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通报批评适用于执法过错行为性质一般,但可能导致较重后果或者一定社会负面影响的责任人。
10、对考核评议及责任追究的资料立卷、归档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次年3月31日前完成。A、对 B、错 答案:A
11、督察内审工作计划由督察内审部门提出,报经本级地税机关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报经本级地税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2、工作组人员与被督察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A、对 B、错 答案:A
13、对税收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追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相关职能部门于5日内分别组织实施。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于10日内分别组织实施。
14、因执行上级机关的答复、决定、命令、文件,导致执法过错的,不予追究税收执法人员的责任。A、对 B、错 答案:A
15、根据工作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聘用外部专业机构或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协助开展督察内审工作。A、对 B、错 答案:A
16、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行“每年一审”。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凡离必审”。
17、被督察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A、对 B、错 答案:A
18、督察内审部门对督察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可以做出临时制止决定。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报经地税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19、督察内审部门应当向本级地税机关及所属机构和下级地税机关通报执法督察情况和结果。A、对 B、错 答案:A 20、督察审计结果应当作为地税机关评先评优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A、对 B、错 答案:B 答案解析:督察审计结果应当作为地税机关评先评优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四篇:内审培训要点
合同内审培训要点
一、合同签定的流程..见附件
二、合同填写基本规定
1、使用公司最新合同版本,见附件;
2、合同排版时最后的三方签名(木石合同是四方签字)不能单独起页,见附件;
3、合同审核时,如有核减或其他条款改动,请审核人员在改动部位签字并盖章,如需添加条款可在合同最后其他一栏中注明,并请审核人员签字;
4、合同填写字迹清楚、无空格或斜杠、需签字及盖章处无遗漏,不需填写的部位处可写“无”或“零”代替;
5、合同评审表上需项目部材料员、预算员填写投标价或者签证价及各相关人员都应签字后送内审审核。
三、合同付款比例的确定(20%,70%.88%)
材料合同单价一般包括材料费、运输费和税金等组成,如含安装费用请填写双包合同。按公司付款规定,材料合同预付款控制在20%以内(双包合同预付款控制在10%~15%以内),过程付款控制在总量的70%以内,完工内审后付款控制在88%以内。如超出上述标准,请材料员和项目经理在材料评审表上注明原因及付款比例处签字,内审审核时同意此付款比例的,请内审主管在付款比例处签字并盖章。
四、签订双包合同及全费用合同的规定
按公司总经理室最新发文规定,原则上禁止双包和全费用双包,如有特殊情况,请项目部打报告,经分公司总经理签字后送总经理室由杨总审批同意后方可签订双包合同或是全费用合同(且分包班组应为班组俱乐部评选出来的A或A-类班组)。全费用双包合同上交管理费原则上在25%及以上,如果低于25%,则项目部在打全费用承包报告的同时,应写明项目成本测算金额及交管理费少于25%的原因,内审审核人员应对项目部的成本测算作详细分析,并确定其上交管理费点数。样板房及重点项目不允许全费用双包。
木饰面及石材应签定专用合同。木饰面安装如按材料价取费也应控制木饰面材料价格,如果所用木饰面材料较为高档,应适应降低安装比例;石材合同尽量采用双包形式和招投标模式,减少损耗和磨边等风险。
五、单双包合同签订的签订
要求项目部尽量在项目施工前期签订单双包合同。
合同数量,应控制在投标数量之内,有些项目在投标配合过程中按图纸重新测算过工程量的,应按实际工程量计入。
合同单价,应参照公司人工指导价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对于某些较高于公司指导价的子目,因在备注中注明情况。
与班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对于争议较大的子目,与班组先暂定单价。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项目部人员现场测算人工含量,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应到项目现场查看实际施工工艺,从而更能准确地与班组谈定单价。(暂定单价应尽量说服班组就低不就高)。
六、单包人工工资发放
1、单包人工工资发放汇总表只针对单包班组,双包和材料付款不得在单包人工工资发放汇总表中发放。
2、单包人工工资发放汇总表中累计工资进度不得超过70%(该班组实际发放的累计总额除以该班组的总合同金额)。单包人工工资单上应填写本项目施工合同总金额及双包分包金额,审核人员在工资发放汇总处应算出人工放发总额占施工合同的比例(累计人工工资发放总额/施工合同金额-双包分包金额),人工工资总额发放应控制在8%之内,如果超出8%,说明此项目的人工比例偏高,应对此项目的单包进行重点抽查及复核。
3、单包人工工资发放汇总表是有延续性的,本月发放表单的上月累计发放金额应与上月发放的本月累计发放金额相同。每月内审审核过的工资单应及时返回到项目部,如果上月发放表单中的金额内审审核修改过,则本月发放表单中的上月累计发放金额应按内审审核过的再累计本月应发的工资。如果项目部上报工资单连续两月未作修改,可由分公司内审部对相应决算员进行处罚。
4、点工一般情况不在单包人工工资发放汇总中发放,待完工内审时经项目部上报,内审审核后按合同约定比例予以支付。
点工单价
1)木工100~120元/工日
2)油漆工110~130元/工日
3)瓦工120~130元/工日
4)小工60-80元/工日
5)值班电工3000元/月左右
5、编外人员工资不予在单包人工工资中发放。
6、控制普工人员工资,如遇某项目小工人员偏多,一方面要求项目部作解释,同时内审人员也应到项目上对普工人员进行核对。
七、完工内审审核
1、完工内审资料上报时间
依据单双包合同单价、现场实际丈量工程量、项目部签证、材料采购合同、送货数量等与单双包班组、材料商进行完工结算,在完工内检后一个月内,经项目经
理确认后,报内审部审核。
2、完工送审资料
(1)项目经理和决算员需填写工程送审承诺书
(2)与财务核对完工应付款表,该表经项目经理、决算员、区域经理、决算经理、财务负责人签字后送内审
(3)材料送审需填写材料结算表,需经仓管员、材料员、决算员、项目经理签字,项目部填写上报金额和已发金额,核定金额由内审部人员审核后填写,材料结算表后附仓库进货单,以便核对。
(4)单包人工送审需填写分包结算单,具体内容填写分包工作量审核单,工作量计算底稿应一起附上(可提供电子版本),签证需经施工员、决算员、项目经理签字后有效。
(5)送审金额经项目部审核后,需供应商和班组签字确认,送内审审核
(6)完工内审审核结束后,不应再有其他结算资料(除原暂定部分,待最终确定后可另出完工结算单),出现项目部在完工时漏报部分,根据送审承诺书规定应由项目经理负责。
八、合同容易核减的内容
1、单价核减
材料采购合同:主要是辅材类材料,如:水泥、黄砂、钢材等;瓷砖切割费;单双包合同:主要是不锈钢制品、防水、及乳胶漆双包、吊顶凹槽及灯槽、石材安装单价等
2、增补合同只增不减
材料采购增补合同签订的时候单价只随市场材料单价的增高而调高,市场降
价的时候单价不调,按原合同执行。
在签订替代材料增补合同时合同中只有替换后的新材料,而原合同中已被替
换掉的材料没有核减,从而导致合同总价高于实际材料的总价,容易产生进
度款超付现象。签订增补合同时重复原合同中内容
3、合同签订数量高于投标数量或图纸测算数量
合同签订数量与后附施工图纸测算的数量不符
合同签订数量高于原投标数量
4、部分项目拆开计价,重复计算
如吊顶,分成按投影面计价、叠级、灯槽、凹槽、窗帘盒等多个子目构成,导致一个吊顶人工单价100元/平米;叠级、灯槽等工程量为重复计算。
5、材料采购合同中未注明规格、型号等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材料单价差别很大,如果没有注明材料型号和规格就无法
对其单价进行审核,还有可能会产生同种材料用高型号单价买入低型号单价的材料。
6、双包合同附组价明细,并且对组价单中含量仔细测算
双包合同中应附上单价的组价明细,有了组价明细才能有针对性地对组价明细
中的材料含量、材料单价及人工单价进行核价。组价中的材料含量应根据现场
实际施工做法(或施工图纸)仔细进行测算。如吊顶中龙骨的含量、墙面钢架基
层中钢架的含量,还有一些特殊工艺等。
7、施工过程中请其他班组进行抢工的,在与抢工班组签订合同时,一方面不能重
复原班组已施工的工作量,另外还应在合同评审表中注明扣除原班组不做的施
工内容及金额,从而避免原班组进度款超付现象。
8、零星合同签订时只有暂定合同总价,没有数量及单价。零星材料签订合同时,虽然很难估计各种零星材料的实际用量,最好是先根据
以往工程零星材料用量作个预估,并且在合同中把各种零星材料的单价要固定下来,最后按实际送货数量与合同单价进行结算。因为如果在签订合同时只有
个暂定总价,一方面可能你的总价是拍脑袋而来的,如果定的太高,容易产生超付情况。另一方面等到完工内审时,因为所有的材料和单双包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与分包商进行结算,对于零星材料的单价,你已经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
精力去审核,容易造成实际结算的零星材料单价偏高。虽然在工程的完工内审
中零星材料所占工程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在公司所有项目的汇总下,零星材
料的总额应该也是不小的一笔金额。
9、把细木工板及和石膏板等材料放在零星材料中采购。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木工工种已基本完成,而业主忽然提出要增加一点零星
工程内容,项目部只需采购几张或十多张石膏板及细木工板的,考虑到供应商
送货运输方面等问题,项目部可以临时让当地零星材料供应商直接供货,最后
在零星材料结算中一起结算。但是有的项目部在签订零星材料采购合同时,就
把项目上用的细木工板、石膏板都列入合同中,这样一方面导致这个项目的零
星材料总金额偏高;另一方面,我们的石膏板、细木工板等都有战略合作伙伴
等大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给我公司的材料价格应该是最低的。第三个还可以
保证材料的真实性,零星材料商给你供的石膏板、细木工板还有可能是假货,当被业主发现或有人检举会产生业主对我们的索赔及罚款。
10、签订招标材料的合同时不能只核对中标总价,一定要仔细核对分包商投标时最
后中标的材料单价。
经过材供部或木石管中心招标的材料,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附上供应商中标
时的报价明细,而且这份报价明细一定是要经过材供部或木石管中心、供应商
一起签过字的。在签订合同时,不能只核对合同总价是否与中标价一致,要仔
细核对合同数量与投标数量、合同单价与中标单价是否相同,从而防止有的供
应商在签订中标材料合同时,合同金额与中标价是一样的,但是合同中的数量
少于投标数量,合同的单价高于中标单价。因为在完工结算时,数量是按实计
算,单价是参照签订的合同单价的,这样最终的结算价就高于实际应付给供应
商的金额了。
11、大双包交管理费的合同管理费未扣除
我们要求班组按外审金额交公司管理费的大双包装饰工程或水电工程签订全
费用合同,这样合同在签订时会根据合同条款把应交的管理费扣除。有的项目
部经常签订A类双包合同,在签订合同时虽然写了按外审金额上交一定的管理
费,但合同总价中经常没有扣除管理费。而在支付预付款和进度款时,经常按合同金额比例支付,产生超付现象。
12、计算错误
子目合价计算错误
累计总价计算错误
九、项目抽查主要内容见附件
十、其他
1、即时收集项目的二算对比,以便在审核合同过程中能对项目部上报的合同数量进行核对;
2、ERP数据由项目部相关人员登录,当数据点到内审人员处时,内审人员应对ERP中的合同条款与书面合同仔细核对(特别是付款比例)。如项目部在付款过程中要提高付款比例的,一定要由项目部打报告报区域经理、分公司经理审批同意后由内审人员在书面合同和ERP数据中同时进行更改;
3、合同审核数据的汇总,合同经内审人员审核之后应进行两方面的登记汇总。一方面把材料的单价及使用时间和地点进行登记,今后审核其他项目上使用相同材料的合同时能作参考;另一方面把每个项目所有审核的合同进行汇总登记,以便今后各相关人员方便查询合同,同时也能对一些班组的产能进行统计;见附件
4、每月对单份合同核减金额超出10%的合同列明核减原因后在分公司会议上进行通报并作相应处罚。见附件
核算中心内审部
2012.1.10
第五篇:2017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要点
2017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要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国土资源工作大局,落实“严守耕地红线、督导节约集约、维护群众权益、督察改革试点、推进法治督察、提升督察效能”工作定位,以督察省级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为主线,以监督检查保护耕地主体责任和土地利用效益为发力点,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重为目标,以完善土地督察机制和方式为抓手,充分发挥耕地保护“尖兵”和部党组抓落实“左右手”的作用,不断提高土地督察履职尽责水平,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资源监督保障。
一、服务和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围绕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跟踪督察土地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推动“去产能”,深化产能过剩项目用地督察成果,加强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项目用地审批供应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推动“去库存”,监督检查房地产用地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分类调控主体责任,推动解决土地供应调控突出问题。着力推动“去杠杆”,监督检查和纠正整改土地违规抵押融资等问题,促进防范金融风险。着力推动“降成本”,督促地方改进完善土地供应制度,促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用地成本。着力推动“补短板”,督促地方用足用好脱贫攻坚土地支持保障政策措施,解决群众反映迫切的突出问题,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守耕地红线。跟踪督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助推统筹协调推进,强化督导调研,做好信息汇总上报,深入研究突出问题,总结提升试点经验做法,增强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改革成果支撑。以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为目标,对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情况等开展督察,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加强对地方突破耕地红线、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不到位等行为的监督检查。
(三)围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引导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督促地方落实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产业用地政策,加强政策宣讲,研究解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土地供应和利用问题,促进地方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用地。督促地方落实“人地挂钩”政策,助推全面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引导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对重点城市、新城新区、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监督检查,持续推动地方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四)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目标维护群众土地资源权益。把维护群众权益落实到土地督察各项工作,体现在发现、纠正、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不动产登记系统信息平台接入和制度完善规范为重点,继续跟踪督导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落实情况,维护群众土地产权权益,促进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做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常态化督察工作,督促纠正群众反映强烈、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推动地方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二、加强对省级政府依法管地用地责任监督检查
(五)围绕国土资源中心任务实施专项督察。组织开展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情况专项督察,督促各地按期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重点监督检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全面落实情况、成果验收和数据库汇交工作完成情况。深化节约集约用地专项督察成果,持续督促未处置完毕以及新发现的闲置土地整改处置,制定整改台账,引导地方建立常态化处置和防范问题发生长效机制。针对督察区域突出问题、普遍性问题,组织开展区域性专项督察,规范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
(六)以省级为单位开展省域研判和驻点督察相结合的例行督察。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研判省域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和土地执法总体情况,揭示普遍性问题;选择重点地区、突出问题开展驻点督察,点面结合监督检查省级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坚持“不取代、不改变”原则,落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督促组织问题核实和实施整改;落实土地督察机构监督责任,加强抽查核查和整改督办。严格依法依规提出督察意见,完善问题分类整改措施,推动发现问题的解决,督促省级政府建立防范普遍性问题的制度。加快推进问题台帐信息化,实行跟踪监督、挂账监管、整改销号。
(七)落实放管服改革抓好日常督察。加强对省级政府建设用地审批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随到随审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对领导批办、部门转办、信访反映、媒体披露等问题线索核查,提高整改纠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深入应用土地资源全天候遥感监测成果,建立重大土地问题预警应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内外业核查工作机制,促进督察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八)构建与省级政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土地督察工作机制,落实地方政府保护耕地主体责任,激发管地用地内生动力。强化沟通协调,落实与省级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工作磋商。加强信息共享,组织开展重大政策和宏观形势宣讲,面对面与省级政府通报重点任务、督察成果和典型问题。深化协作配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与省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破解之策。加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对重大典型问题,组织或督促省级政府开展重点督办,对问题严重地区,组织或督促省级政府实施约谈、限期整改。
三、聚焦解决问题提升国家土地督察效能
(九)深化调查研究。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应用导向和源头分析,重点围绕新常态下土地督察新形势新任务,国土资源管理重大工作部署和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三去一降一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要求,保障经济稳中求进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加强整体工作统筹,优化工作组织方式,提高成果质量,强化成果运用。
(十)提升形势观测分析服务大局的工作水平。以服务国土资源大局和土地督察工作为目标,加强形势观测分析与督察业务融合,跟踪新常态下土地利用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对趋势性问题研判分析。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情况、国土资源中心工作落实情况、督察区域内土地管理和改革情况,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专题形势分析,提升形势分析水平。拓展形势分析成果运用,服务地方土地管理决策参考,推动及时解决问题。加强观测点规范化建设和业务培训,健全奖惩和质量评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开展观测,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十一)深入推进土地督察法治建设。落实部党组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各项任务,依法开展土地督察,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做到不失职、不越权。配合推动《国家土地督察条例》尽快颁布实施,加快配套制度规范体系建设。落实制度建设规划纲要,提升“立、改、废”工作质量,健全完善土地督察发现问题的分类、核查和整改等规范制度。深入推进土地督察政务公开,加大信息宣传和公开力度,促进督察公告公开常态化,探索建立土地督察结果公开机制。加强土地督察行政复议应诉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法律政策培训,提高土地督察机构依法行政水平。
(十二)提高土地督察科技创新能力。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进土地督察信息化建设,促进土地督察方式转变、业务统筹和转型发展。积极推进土地督察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推广应用问题台账等系统工具,深化“互联网+”实地举证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加快推进土地督察信息网络体系、系统平台、数据库和保障机制“四统一”。协调部署土地变更调查、审批备案基础数据、全覆盖及全天候遥感监测数据,完善数据获取、共享和应用机制。研究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土地督察成果汇总、统计和档案工作。
(十三)加强土地督察规范管理。准确把握督察专报工作定位,加大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专报编报力度,做好专报的选题、统筹和审核把关,扩大督察工作效用。严格管理和审核把关督察文书、整改核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等文件,提高文电管理和备案水平。加强督查督办,抓好领导批办事项办结情况、土地督察工作进展和重大督察成果通报工作。严格执行土地督察网站、信息宣传要求,加强过程性问题、数据和督察结果的保密管理。
四、全面加强土地督察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十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梳理排查突出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加强督察局分党组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十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扎实推进具有土地督察特点的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严格执行八项规定,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格工作纪律和保密要求。(十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巩固和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持续推进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履职尽责、敢抓敢管、督办落实工作水平。弘扬“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言行举止严格要求”核心价值观,加强督察文化建设。创新多渠道培训方式,办好全员集训,开展督察业务讲评交流,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依法行政能力和解决问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