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
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
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三个基本观点,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德育实效,积极应对德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坚持育人为本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不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人们常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要努力培养人才。功利教育理念使人们只是片面地强调“才”而忘记了“人”。当代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说得好:“人才人
才,先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刘长慧、张先华在他们合著的《教育观念的革命》一书中也指出:教育把人给忘了,这是现代教育的最大悲剧。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人”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使其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单纯重视暂时的、表面的教育效果,并未重视深层次起长期作用的人的素质。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把“学会做人”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
二、坚持德育为首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德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坚持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实现德智体各育的良性循环。
学校德育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学校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深感忧虑。目前,我国未成年一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产生了追求物质利益,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外面一些消极有害的东西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社会上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猖獗等问题,以及党内产生的消极腐化现象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各种冲击;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容易受到网上传播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甚至反动信息的影响。在各种消
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坚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也是现实和长远的迫切需要。
三、注重提高实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德育工作已有了明显的加强,但是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造成德育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育自身而言,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德育目标失衡,教育内容既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要求,缺乏时代性。二是德育过程简单化,概念知识理论讲得多,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去体验品味得少,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环节。三是教育方法僵化,手段落后,简单化、形式化,缺乏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以管代教,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甚至引起逆反情绪。四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分数轻品德,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得不够。我们应当以增强德育效果为目标,认真研究德育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努力改变德育低效的现状。一是德育的目标定位要回归现实。学校德育要以人本德育观为指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不断更新、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教育方法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典型生动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变片面的传授灌输为重过程、重体验,注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学校德育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科学技术的挑战,要注意防止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重视培养更高的道德责任感、集体主义观念、协作精神和自律意识。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使青少年了
解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能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要引导青少年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防止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面对信息多元化的挑战,要使他们学会筛选、鉴别和吸收信息,防止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好“三个观点”,就一定能够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三个坚持
区政协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区政协始终以推进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履职新途径、新方法,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为推进我区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坚持把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贯穿政协工作始终。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贯穿于政协工作始终。并将其纳入政协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政治学习内容,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与各项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推进。同时组织动员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在各族各界群众当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强化民族团结政策宣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始终把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点,动员委员按照区委区政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围绕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建设等目标开展工作,鼓励经济界委员在带动区域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人民政协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力量,进一步开创经济社会工作的新局面。三是坚持关注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一步把服务群众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意愿,围绕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一重点,切实履行职能。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城区建设、城乡低保、就业保障、医疗卫生、扶贫帮困、义务教育、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利用组织政协委员三查“察”、座谈会等方式,为区委区政府大力咨政建言,多办解民忧、惠民生、顺民意的好事实事。
第三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文章标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
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一、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和实践正确的权力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当前,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三个观念:(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百度直接输入“好范文”第一个网站便是)①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和群众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他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是职责分工不同,领导干部为民排忧解难,并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也不是对百姓的恩赐,而是一种职责的约束,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而不是权力意识。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作为领导干部不应只把眼睛盯在权力上,似乎有了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应看到权力后面所凝结的责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强调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只有做到秉公用权,为民尽责,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③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的思想。在这里,“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作为公仆,在使用权力时只能为人民造福,不能为己谋私;只能廉洁奉公,不能损公肥私。
二、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谓政绩,就是从政的成绩。从执政党角度看,广义的政绩是指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建树的功绩。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政绩,是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做出的业绩。我们倡导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追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政绩。当前有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偏差和扭曲,他们或者沽名钓誉,醉心于“形象工程”,追求“显性”政绩;或者不顾实际,急功近利,追求“暂时”政绩;或者“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追求“畸型”政绩;或者为迎合上级,不顾民力,乱铺摊子,追求“邀功”政绩;或者好大喜功,弄虚作假,追求“虚假”政绩。诸如此类,严重败坏了党的干部形象,损害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为谁建立政绩?必须明确,建立政绩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造福百姓、造福社会,[找文章还是到☆好范文 wenmi114.com,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而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邀功请赏。二是建立什么样的政绩?政绩只能是“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福一方百姓”的实绩,而不是“一地致富、八方遭殃”,不切实际,不顾长远,造势一时的“政绩”。三是靠什么建立政绩?实践证明,政绩只能靠立足实际,认准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四是怎样检验政绩?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只有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在历史上经得住考验的,才是真正的政绩。
三、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正确的利益观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时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克已奉公,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出现了为政不廉和消极腐败现象,严重败坏了党纪党风,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首先要求共产党员要具有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牺牲和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汇和渗透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郑培民身体
力行“万事民为先”的准则,廉洁从政,鞠躬尽瘁,都是一曲曲响彻寰宇、本文出自xiexiebang.com可歌可泣的牺牲和奉献之歌。当然,倡导牺牲与奉献精神,绝不是漠视个人利益,共产党员要生存和生活,要发展和提高自己,需要从社会中、从群众中得到尊重,得到必要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这里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其次,要严于律己、警钟长鸣。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大党员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名权利的考验,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这些考验,过不了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而毁掉了自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时时刻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提高防腐拒变的免疫力。要像郑培民那样:“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始终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切莫“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尤其是要做到“慎独”。古人说:“莫见乎隐,莫显手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不要以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可以放松自己。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东汉有个叫杨震的清官,曾举荐一个叫王密的人为县令。一天深夜,王密前往杨震官邸拜谒,见室中无外人,便送上十斤黄金,并说:“夜深天晚,无外人知道。”杨震正色说:“你送金子给我,外人怎么会不知?即使没人知道,也有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很要不得的。”古代的“君子”、“清官”尚且做到这一点,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就更没有理由做不到这一点。“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党员干部只有严于律己,警钟常鸣,才能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才能站在河边不湿鞋,永葆清白世家,清廉门庭,清正门第。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
第四篇:坚持“三个至上”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三个至上”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发布日期:2008-8-14 15:24: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文】
海南高院法学所所长王康寒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人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政法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政法机关要承担起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既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必须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
一、以“三个至上”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 本质上就是坚持人民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事业的根本,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宪法、法律由党领导人民制定,体现人民意志并以维护人民权益为已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必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这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做好本职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法院工作游离于大局之外。必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增强群众观念。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民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贯彻专群结合的原则,这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独立行使审判权与群众参与司法并不矛盾。要增强司法为民、亲民和便民、利民的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切实追求司法的公正、高效、权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真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内涵的理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我们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审判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审判制度都蕴含着一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通过审判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法官在行使审判权中,都会按自已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审判权来表现出他们的法治理念。再次,法治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审判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判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审判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的把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与“三个至上”的核心内容是相一致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司法活动的指导意义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的内心信念和观念,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决定,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因此可以说,法治理念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决定着司法行为与效果。人民法院和法官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中重要的主体力量,是法律的忠实守望者和捍卫者。用西方法学家的一句名言:法律借助法官而降临尘世。法官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在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更新司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
作的新局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实践的灵魂
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称:“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法官是司法的主体,如果法官没有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不懂得司法权为谁掌握、为谁服务,不清楚在司法工作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不可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案为民所办,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盲目崇尚西方的法学理论,脱离我国的司法实际,导致矛盾纠纷不能公正解决、涉法上访和申诉案件增加等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发生,损害司法形象,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法官必须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法官首先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信仰者
法治从信仰法律开始。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法官对法律的敬仰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法官地位的特殊,法官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都会向社会传递出法律至上或法律虚无的信息。所以只有坚持“三个至上”能坚持法治信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法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西方法律制度被大量移植,西方的法治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法官,特别是在年轻的法官思想中产生了一种盲目尊祟,反映在审判工作中,就出现诸如坐堂问案,不善调解,过分苛求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等审判官僚倾向。而对西方的法治理念是否能适合中国的国情缺乏理性的反思。比如法律职业追求精英化,使法律人沉溺于自我封闭的体系,对真正的社会追求和基层民众的法律意识视而不见。这将会导致法律家阶层越来越脱离基层社会,并直接影响到审判观念、法律解释、解决纠纷方式的选择等审判活动。面对这一现实,党中央在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批判地吸收西方法治的文明成果、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立足于现实国情和民众法律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提出以“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得我们明确了法官职业的价值追求和事业前进的政治方向,必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法官的审判理念、审判方法和审判效果。、法官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定实践者
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一种理念不论它有多正确,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才能产生实际效果。任何一种理论在建立之后都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依法治国进入根本大法并不意味着社会事务的处理过程都会在朝夕之间纳入法治的轨道。治国方略的变化需要相关观念的渐次转换,同时也凸显了利用怎样的法治观念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法官应该身先士卒,应该自觉坚定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运用到生动的司法实践中去,通过对宪法和法律精神实质的把握,准确地适用各种法律条文,正确地运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过中立的裁决、公正的审判、有效的调解,使纠纷得到解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法治的道路应该是一个漫长而不断求索的过程,我们有理由对我们所期待的法治社会充满信心。
4、法官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传播者
法官通过审理案件,真切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指导法官的司法实践中是如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诚然,单靠法官自身努力是有限的,要向社会宣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法官除了提高司法效能之外,还要通过办案将法治理念、普及法律知识贯彻到执法过程中去。把抽象的法理、理想的公正价值追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转换表达为公众可以接受的情理,使司法工作的专业性得到通畅的、通俗的交流,增加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接受度。这样,法院审判工作、社会根本利益的公正价值、理想追求与社会对司法效果的认可落差也会逐步缩小。
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在于用法律条文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融入到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这是在中国实行法治的困难所在,但也是在中国实现法治的前途所在。要想建成法治国家,没有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法治化将面临着动力不足的缺失。因为法治的决定力量来自于人,来自于公民的从法意识,所以,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我国实行法治化道路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被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在社会中凝聚成一股全社会向往法治、追求法治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我们的法治建设才不会成为空谈。
为什么要求法官担负起宣传法律的重任,成为先进法治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呢? 是因为审判工作除了与诉讼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密切相关外,还与政府的各职能部门、银行、新闻等机构密切相关,可以说法院的工作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随时都可能发生联系。法官审理的各类案件始终是媒体关注的对象,所以法官不仅仅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可以向当事人灌输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公正高效的工作成果,向社会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让民众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同时利用各种案件资源、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宣传
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以此促进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信念。
四、法院文化建设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
法院文化建设是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法院文化建设不但营造法院精神家园,而且是营造法官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权力观的思想武器,是提升法院品味的重要抓手。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法院文化内涵: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它包括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法院特有的思想观点、精神面貌、行为准则、人文风格和工作作风,以适应法院审判工作,执行工作需要的文化场所的建设。它外在表现形式是法官高尚的精神境界与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法官对党的事业和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是法官对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努力追求,是法官的文明司法和对当事人的平等关爱,是法官捍卫正义与公平的不懈精神,法院文化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审判工作的需要。一个资深的法院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很高的学问,博学而多才,靠‘拍脑袋’是不能够审判好案件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交往频繁,利益格局变化,社会法律关系始终处在一种新旧交替、复杂多变的多元的动态之中。一方面由于法律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滞后性,导致新类型疑难案件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也由于不断变化的社会法律关系,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种状况,就要求人民法院的法官,一是要有丰富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法律文化功底的养成,保证法官们及时了解各种新颁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准确掌握立法精神和准确运用于审判工作之中。不仅要从法官的裁判之中看到司法的公正,还要从法官的行为上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审判活动,要求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审判经验、高尚的道德品格,还要有优秀的人格魅力,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能够体现法官个人修养,彰显司法权威;法院审判案件,不仅要求法律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也还要求法官的庭审举止文雅,仪表端庄,充分体现法官的庄严和司法神圣。这些内在的本质的涵养,是一名合格法官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出来的综合素养。文化对于人是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依托。法官作为特殊群体,应当生活在一种健康高雅的法院文化氛围之中。坚持“三个至上,”与时俱进地推法院文化建设。
第五篇:坚持发展的观点
坚持发展的观点
1.“流水不腐,户枢不矗”,这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象一面镜子。另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A.有的事物是运动的,有的事物是静止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静止是相对存在的3.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里写到:“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A. 一切从实际出发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不应抱残守缺,要有创新精神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4.下列属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说法有()
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②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④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5.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某些农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产量严重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A.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B.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6—7题。
6.“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说明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7.“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物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8.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定了相对静止
B.否定了物质于运动的不可分
C.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D.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9.“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工作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具有创新精神D.鼓励人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代李商隐的这一句名句,说的是的太阳虽然美丽壮观,但傍晚毕竟即将落山,好景不长了。据此回答10—12题。10.这句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B.“夕阳”比喻一事物由新事物发展为旧事物,“黄昏”比喻旧事物已经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C.表明地球自转,由昼要转变为夜了 D.“夕阳”喻指时间不多,因此,无所作为 11.李商隐的这一句名句说明()
①运动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动力② 事物是变化发展是③ 旧事物总是要被新事物所代替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上述材料还说明()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变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13.郑板桥的诗句:“新竹篙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要全面否定旧事物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凡是企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反而或迟或早会“寿终正寝”。这就告诉我们()
①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客观条件,使之和变化发展的认识相符合 ③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才能符合实际并推动客观事物发展④只要敢于冲破现有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就会有生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
15.美国在多年的反华提案中都指责中国缺乏基本的人权保障,这一指责()A.没有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否认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B割裂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没有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D.否认了人的能动作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