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

时间:2019-05-12 08:0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

第一篇: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

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攀钢加快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在企业发展中,党先锋、打头阵、建功立业,是当代团员青年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

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习惯和责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全面、功底厚实,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要树立与时俱进、执着追求的理念。“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往往就在于坚持。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具创新活力,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理论,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创造新的成果。

三要树立不怕困难、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理念。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振奋精神,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职尽责,扎使工作。同时,要乐于奉献,自觉地将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在平凡的岗位上讲大局、讲奉献,在工作实践中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这样,团员青年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强化触点管理提升实力

近日,笔者在某服装店里看上了一件衣服,选来选去,怎么都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尺码,想找营业员却不见营业员过来,只能无奈地离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个产品的样式、质量、价格、包装、服务等诸多环节中,只要有一点没有满足需求,客户就失去了选择该产品的欲望。由此可见,客户认可就是硬道理。如果客户不满意,品牌就没有生命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

触点管理就是在一切能给客户留下美好印象的环节竭尽所能,增强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及忠诚度,最终提升市场份额和企业竞争力。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花了很大的生产和营销成本,才换来与客户接触的机会,但对客户来说,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在与企业及企业产品接触的那一刻,需求是否能被满足。因此,我们要潜下心来检视一下自己与客户的接触点,做好触点管理工作,才不会让客户与自己“擦肩而过”。一方面,要从细节做起,为客户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客户第一感觉“触电”,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另一方面,抓好每个触点的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客户感受,以便采取改进措施。同时,要从产品质量、包装、价格等各个触点入手,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二篇: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五种工作理念

文章标题: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五种工作理念

**年,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工作卓有成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处分97260人,占党员总数的1.4‰。其中,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失职渎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财经纪律等受到处分的7898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81.2。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3530人,占受党纪处分人

员的3.6。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涉及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不断发生;一些人财物管理和使用比较集中的部门案件频发多发;地方和部门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以及与民争利等不正之风相当严重;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目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反腐败斗争任务仍是繁重的。如何做好新形势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笔者以为,当前纪检监察干部尤其要树立以下五种理念:

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大量的案例反复证明,权力运行不公开、不透明,权力就会失去监督,腐败就容易产生。人事任免不公开,就容易出现“近亲繁殖”、“跑官要官”、“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问题;资金分配使用不公开,就容易出现侵占、挪用、贪污等现象;工程建设项目不公开,就容易出现权钱交易等行为;行政审批不公开,就容易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最近查处的上海社保资金案再次深刻警示我们,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至关重要。之所以有人敢把老百姓的32亿“养命钱”拿去牟取暴利,就在于他们是暗箱操作、偷偷摸摸进行的。交通部长李盛霖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一语道破诸多腐败现象的关键:“公开了就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都是怕公开的。”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权力运行过程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腐败问题就难以被掩盖,腐败成本就会不断提高,腐败分子的畏惧感就会增强,腐败的机会就会大幅减少。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稳步推进党务公开。一是要扩大公开范围。凡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准公开的信息,都要公开。二是要突出公开重点。要把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全面的进行公开,防止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将一些无关紧要或关系不大的信息进行公开,而人事、资金、项目、行政审批等重大权力运行情况则遮遮掩掩,不愿意公开,或者是不及时公开。三是要创新公开形式。要积极探索述职、报告、对话、质询等多种公开方式。要不断提高公开的科技涵量,积极推进权力运行情况电子监督,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四是要注重公开实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所提的意见建议要建立台帐、销号整改,防止公开归公开、运行归运行。

二、责任是最好的防火墙

为什么多数单位如果执纪执法机关不介入,腐败问题就不会暴露,有关人员就难以受到处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最近,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说过一句话,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现在问题主要是责任追究不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了问题,相关领导没有受到追究,责任制就是一句空话,领导干部对违纪问题就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自己也参与进去,同流合污;责任制落实到位,单位或下属出了问题,领导要受到牵连,大家才会认真抓好监督。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抓好责任分解,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要抓好责任考核,加强平时督查,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领导干部对所属地方、所辖单位及干部廉政建设问题不闻、不问、不管、不抓,导致出现重大违纪问题或屡屡出现违纪问题的,要实行责任上查制度,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对党风廉政建设负起责任来,才能真正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

三、良心是最好的护身符

腐败分子害怕罪行暴露,总是千方百计的企图寻求庇护。其中一些人包括像韩桂芝这样的高级干部甚至天真的以为,神能够保护自己,为此日夜烧香拜佛,还有的不惜花重金为寺院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却最终仍难逃法网。这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从政治上讲是理想信念动摇,从道德上讲就是良心缺失,就是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一个有良心的人、讲道德的人,必然会注意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而一旦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良心,就会将礼仪廉耻抛到脑后,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到那时候,就是神仙也救不了。

要保持党员干部的道德良心,就必须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真正形成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必须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激活其廉洁自律的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要教育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身体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

第三篇: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八个理念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八个理念.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八个理念

作者:叶国利点击数:343更新时间:2008-4-2

4目前,人类进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经济和文化的时代。经济活动早已没那么“单纯”,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来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文化必须努力理解全球范围内的新竞争理念和模式,融入这种模式,力求在企业间求同存异,共谋出路,使竞争与协作并存,为创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达到双赢的目的而服务。因此,我认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要树立八个理念: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代,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市场规模的简单扩大,企业的竞争力突出地体现在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而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要素的主要载体是人。物质要素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人的要素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相对上升,此消彼长的结果,使企业过去以“管物”为中心转化为以“管人”为中心,实现从人才资源到人才资本的转变。比如,作为施工企业来说,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使企业在招投标中失去市场。因此,从人本管理的角度讲,“授人以雨,莫如授人以渔”。企业关心员工的最高境界,就是关心他们的成长,即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人本管理。

第二,要树立团队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要求单位之间、员工之间有效协作。协作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如中铁八局在同一个地方施工,既有土建、房建,又有通号,电化等单位施工,天上地下,立休交叉作业,这就决定了参与施工的每个单位、每为员工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要求他们之间有一种良好的协作精神,即要用团队精神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发扬团队精神,就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表明,企业员工普遍参与管理的愿望和要求,创造和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企业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企业员工参与管理。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既可以满足员工买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又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了团队精神,即使没有外部监督,员工也会干好本职工作,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特别是中铁八局的几个公司或几个项目部在一起施工的时候,团队上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显得尤为重要。人心齐、泰山移。有了一个富有朝气的团结的集体,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团结的领导班子,困难就能克服,薄弱的基础就能夯实。否则,缺乏一个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就如同一盘散沙,即使条件再好也终将一事无成。

第三,要树立自主管理的理念。企业可以规定一天工作8小时,但不能保证员工在8

小时之内全身心地投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员工自主管理理念的树立,使员工潜能得到彻底的激发,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将人视作企业运营过程中按照既定规则配制的机器零件,忽视人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责任感等主体能动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较多得依赖权力、命令和规则等外来的硬约束,缺乏凝聚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人的主体价值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旧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体现人的主体性要求的自主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新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近十年来中铁八局推行的项目价理模式,就是一种以先进文化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摸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中铁八局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施工,点多线长,流动分散,安全、质量、工期和成木靠什么控制,除了企业的规定制度约束外,靠的就是自我约束的自主管理模式。

第四,要树立敬业进取的理念。企业制度、目标任务的最终实现要靠人的,只有员工们都共同敬业进取精神的条件下,企业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才能有活力。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具有敬业进取理念,结果就会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从而使企业没有竞争力。所以要引导员工树立敬业进取的精神,使之成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性源泉。中铁八局在全体员工中强化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教育,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同时,敬业进取的精神还是持续发展的获础。员工如果不敬业,违反职业进德,必然导致企业违反职业道德,而违反职业道德的企业,当然很难持续发展的。企业是员工的结合体,员工没有敬业进取的精神,企业就缺乏活力,从而就夜难持续发展。因而中铁八局的员工在实践上形成了,“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敬业进取的理念。

第五,要树立诚信的理念。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拥有非常广泛的客户(客户主要是指建设单位),也才能稳住老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创新的市场,最终才能使企业高效地可持续发展。所以,诚信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墓础。如中铁八局在施工中确立的“干一项工程,塑一座丰碑”的诚信理念,承建的成都青龙场立交桥和火车南站斜拉桥,在成都市树立了南北两大丰碑,并成为企业的两大品牌,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当建设单位在招投标的时候,就会想这个施工单位很讲信用,就会在相同的条下,把工程任务交给这家讲信用的企业来施工。这样,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使企业连续数来年保持了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并于最近荣获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和“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所以,诚信理念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吸要内容。有人写文章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有产品就有客户,90年代有广告就有销路,而21世纪只有诚信的企业才有市场,这表明了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解的基础。

第六,要树立双赢的理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家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奉行非赢即输、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有迫使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更新的驱动力,也有滋生为打垮对方而不择手段以至恶性竞争的弊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狭隘阶段观受到致命冲击的同时,也催生与新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一个企业只有奉

行双赢的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等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第七,要树立创新的理念。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困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样如此,它有赖于创新。可以说,企业经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企业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快速发展和壮大。我司近几十年的经验证明,无论是机构改革的创新,还是经营体制的创新,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创新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反映在企业体制及管理和技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企业创新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结构创新等内容。如技术创新可以从创造更好的产品和降低成本这两个方面来为企业开拓更大的市场,从而使企业在创新中不断地扩大市场。

第八,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谓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企业在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超前也思考企业的未来的发展间题。一般来说,企业的日标有三个:一个是生存目标,一个是盈利目标,一个是发展目标。这三个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它们之间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合力,因而企业在经营中不仅仅是强调这三个日标中的某一个,而忽视别的方面的目标。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企业要认真处理好自己的各种目标的有效组合。最近,中铁八局提出了要把企业建成“管理型、科技型、效益型”的“三型”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就是各种目标的有效组合,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企业的扩展与拓展,还需要各方而能力的支持,如资金的支持,管理团队的支持,员工素质的支持,技术力量的支持等等。

第四篇:强化党性意识要树立“四种理念”

强化党性意识要树立“四种”理念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善于学习,思想观念落后;专制作风突出,习惯于下命令;宗旨意识不强;服务群众意识差。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呢?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党性修养素质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一是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二是要注重学习方式,边工作、边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加强党性修养融入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三是要注意学习内容,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

二、树立服从大局的理念,加强政治修养深度

加强政治修养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党章规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一名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要求:一是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党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行为和错误思潮。三是要执行上级决定,要以创新手段抓落实,做到在实际执行中不走调、不离样、不变味。四是要维护团结和谐,从上到下主动加强沟通,营

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浓厚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突出党性修养重点

正确认识服务、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思想问题、观念问题,更是作风问题。因此,一是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始终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二是要始终怀有一颗善良之心,怀着一种博爱的精神来认识这个世界,始终看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懂得真诚、宽容和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切实优化服务意识,多想想群众的困难与疾苦,尽所能解决群众现实问题,多理解群众;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树立爱岗敬业的理念,提升党性修养效率

党性修养的问题不仅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主要的是实践,关键在行,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权力意味着责任,党和人民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相应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因此,一是要认清形势,自我反省,提升效率,不能混混沌沌,拖拖拉拉。二是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不能得过且过,不能人浮于事。三是要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能停滞不前,囿于俗套,甘于平庸。

总之,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贯穿党员终身的一项学习内容。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

第五篇:坚持“三个至上”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三个至上”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发布日期:2008-8-14 15:24: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文】

海南高院法学所所长王康寒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人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政法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政法机关要承担起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既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必须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

一、以“三个至上”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 本质上就是坚持人民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事业的根本,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宪法、法律由党领导人民制定,体现人民意志并以维护人民权益为已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必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这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做好本职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法院工作游离于大局之外。必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增强群众观念。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民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贯彻专群结合的原则,这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独立行使审判权与群众参与司法并不矛盾。要增强司法为民、亲民和便民、利民的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切实追求司法的公正、高效、权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真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内涵的理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我们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审判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审判制度都蕴含着一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通过审判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法官在行使审判权中,都会按自已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审判权来表现出他们的法治理念。再次,法治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审判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判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审判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的把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与“三个至上”的核心内容是相一致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司法活动的指导意义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的内心信念和观念,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决定,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因此可以说,法治理念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决定着司法行为与效果。人民法院和法官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中重要的主体力量,是法律的忠实守望者和捍卫者。用西方法学家的一句名言:法律借助法官而降临尘世。法官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在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更新司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

作的新局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实践的灵魂

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称:“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法官是司法的主体,如果法官没有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不懂得司法权为谁掌握、为谁服务,不清楚在司法工作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不可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案为民所办,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盲目崇尚西方的法学理论,脱离我国的司法实际,导致矛盾纠纷不能公正解决、涉法上访和申诉案件增加等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发生,损害司法形象,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法官必须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法官首先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信仰者

法治从信仰法律开始。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法官对法律的敬仰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法官地位的特殊,法官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都会向社会传递出法律至上或法律虚无的信息。所以只有坚持“三个至上”能坚持法治信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法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西方法律制度被大量移植,西方的法治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法官,特别是在年轻的法官思想中产生了一种盲目尊祟,反映在审判工作中,就出现诸如坐堂问案,不善调解,过分苛求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等审判官僚倾向。而对西方的法治理念是否能适合中国的国情缺乏理性的反思。比如法律职业追求精英化,使法律人沉溺于自我封闭的体系,对真正的社会追求和基层民众的法律意识视而不见。这将会导致法律家阶层越来越脱离基层社会,并直接影响到审判观念、法律解释、解决纠纷方式的选择等审判活动。面对这一现实,党中央在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批判地吸收西方法治的文明成果、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立足于现实国情和民众法律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提出以“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得我们明确了法官职业的价值追求和事业前进的政治方向,必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法官的审判理念、审判方法和审判效果。、法官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定实践者

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一种理念不论它有多正确,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才能产生实际效果。任何一种理论在建立之后都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依法治国进入根本大法并不意味着社会事务的处理过程都会在朝夕之间纳入法治的轨道。治国方略的变化需要相关观念的渐次转换,同时也凸显了利用怎样的法治观念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法官应该身先士卒,应该自觉坚定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运用到生动的司法实践中去,通过对宪法和法律精神实质的把握,准确地适用各种法律条文,正确地运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过中立的裁决、公正的审判、有效的调解,使纠纷得到解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法治的道路应该是一个漫长而不断求索的过程,我们有理由对我们所期待的法治社会充满信心。

4、法官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传播者

法官通过审理案件,真切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指导法官的司法实践中是如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诚然,单靠法官自身努力是有限的,要向社会宣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法官除了提高司法效能之外,还要通过办案将法治理念、普及法律知识贯彻到执法过程中去。把抽象的法理、理想的公正价值追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转换表达为公众可以接受的情理,使司法工作的专业性得到通畅的、通俗的交流,增加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接受度。这样,法院审判工作、社会根本利益的公正价值、理想追求与社会对司法效果的认可落差也会逐步缩小。

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在于用法律条文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融入到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这是在中国实行法治的困难所在,但也是在中国实现法治的前途所在。要想建成法治国家,没有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法治化将面临着动力不足的缺失。因为法治的决定力量来自于人,来自于公民的从法意识,所以,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我国实行法治化道路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被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在社会中凝聚成一股全社会向往法治、追求法治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我们的法治建设才不会成为空谈。

为什么要求法官担负起宣传法律的重任,成为先进法治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呢? 是因为审判工作除了与诉讼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密切相关外,还与政府的各职能部门、银行、新闻等机构密切相关,可以说法院的工作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随时都可能发生联系。法官审理的各类案件始终是媒体关注的对象,所以法官不仅仅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可以向当事人灌输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公正高效的工作成果,向社会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让民众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同时利用各种案件资源、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宣传

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以此促进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信念。

四、法院文化建设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

法院文化建设是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法院文化建设不但营造法院精神家园,而且是营造法官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权力观的思想武器,是提升法院品味的重要抓手。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法院文化内涵: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它包括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法院特有的思想观点、精神面貌、行为准则、人文风格和工作作风,以适应法院审判工作,执行工作需要的文化场所的建设。它外在表现形式是法官高尚的精神境界与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法官对党的事业和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是法官对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努力追求,是法官的文明司法和对当事人的平等关爱,是法官捍卫正义与公平的不懈精神,法院文化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审判工作的需要。一个资深的法院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很高的学问,博学而多才,靠‘拍脑袋’是不能够审判好案件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交往频繁,利益格局变化,社会法律关系始终处在一种新旧交替、复杂多变的多元的动态之中。一方面由于法律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滞后性,导致新类型疑难案件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也由于不断变化的社会法律关系,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种状况,就要求人民法院的法官,一是要有丰富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法律文化功底的养成,保证法官们及时了解各种新颁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准确掌握立法精神和准确运用于审判工作之中。不仅要从法官的裁判之中看到司法的公正,还要从法官的行为上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审判活动,要求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审判经验、高尚的道德品格,还要有优秀的人格魅力,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能够体现法官个人修养,彰显司法权威;法院审判案件,不仅要求法律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也还要求法官的庭审举止文雅,仪表端庄,充分体现法官的庄严和司法神圣。这些内在的本质的涵养,是一名合格法官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出来的综合素养。文化对于人是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依托。法官作为特殊群体,应当生活在一种健康高雅的法院文化氛围之中。坚持“三个至上,”与时俱进地推法院文化建设。

下载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团员青年要树立三个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我们平时所说的政绩观,指的是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

    树立服务理念

    树立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及价格逐渐转移到对客户的争夺,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主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指标。......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

    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宁夏视察工作时都强调要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

    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在创建院士工作站的实践中加强企业科协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科协 沈阳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企业集群集中,科技与企业结合有深厚的历史......

    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陈国忠在行政工作部门引进精细化管理,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推动精细化管理实践,以此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树立科学执政理念专题

    科学执政理念是科学执政的思想基础。坚持科学执政,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确保我县平安和谐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宋明辉 (2008年7月16日) 目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关健时期,因此,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政法队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