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应树立理念意识
教师应树立理念意识
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奇妙与乐趣,理解学习的意义,丰富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我想:我们教师要树立“理念意识”,用高度的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树立“学生意识”真正地在教学行为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活动的角色;树立“服务意识”,教师树立服务与学生的服务意识,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树立“方法意识”为了学生更好的乐于参与学习,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鱼场”,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更要给孩子创设引起思维挑战的学习情境场,还要给孩子们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经历体验发现、探索、挑战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真正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学习。
“理念的高度决定行为的宽度。”“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相信,在我们教师理念的转变下,我们的教学行为就会随之转变,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是有活力的,生命才是鲜活的。
第二篇: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CIA集团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为您提供全年无休的专业服务 We are 24×7 Standing by”作为公司的服务理念,每个人对于服务理念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企业为建立理想客户关系、赢得客户忠诚所确定的基本信息和价值标准,同时也是企业员工在从事服务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信息和准则。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产品及价格逐渐转移到对客户的争夺,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主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指标。
“全年无休的专业服务”是公司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是公司能在与其他同行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的重要砝码之一。但是,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去认真的思考过我们自己是怎么去看待的,一直以来又是如何做的。那么,就来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服务是从心开始的,必须发自内心。认可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并且喜欢这份工作,才能自发地从心底产生一种自觉自愿的服务意识而不是被迫的、无奈的服务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做到随时随地回到工作岗位上,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全年无休也应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可以说全年无休就是要求我们应当自觉自愿的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客户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提供我们的服务。
其次,服务必须是专业的。公司的主要业务具有专项性和专业性,不仅是公司的业务,公司的各个部门亦是如此。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业务模块,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各自的专业性。我们给到客户的每一句答复、每一个文件都应当符合各自部门的专业标准。不仅如此,公司的每一个岗位,在招聘时都有着对候选人所学专业的针对性要求,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希望每一个员工能够经常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能力。
在过去的工作中,自己更多的是以“公私分明”作为自己的准则和理念。一方面是,对人对事都是公私分明(做到处事于工),不因私情而有特殊化。在表弟毕业那年,因一直未能落实工作,阿姨曾希望我将表弟安排到公司中任职。对于从小看着长大的表弟,对他的学历、能力、性格有着足够的了解,清楚地知道他并胜任不了当时任职的公司中的任何一个岗位,便当场委婉地回绝了阿姨的要求。对于公司制度的执行就更是如此,并不会因某一个同事与自己私人关系良好而有任何的特殊待遇,任何人在公司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在非公事的情况下,和同事们搞好关系,增加自己的亲和力。所以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我也要求自己学会换位思考。有次和爸爸聊天,他告诉我一件事情,一天他去一家店里买东西,走在他前面的一个年轻人推开沉重的大门后,一直等到他进去了才松手。爸爸向他道谢,对方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若是人人都能做到体谅他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有多温暖?若是在公司的同事之间人人都能做到换位思考,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尽量的去帮助他人,那我们公司的团队凝聚力会有多高?公司的发展会有多迅速?
作为人事部的一名小职员在此之前并没有觉得自己也要提供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能够做到“全年无休”。尤其是一些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受理期间限制的事务,往往让人有心而无力。但在接到这次征文活动的通知后,当自己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去思考“为您提供全年无休的专业服务 We are 24×7 Standing by”这句话和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服务理念和意识上有着狭隘。
作为人事部的一名小职员,尤其是自己的一些工作还要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受理时间的限制,所以当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为您提供全年无休的专业服务 We are 24×7 Standing by”这句话和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根据自己目前的状况,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自己工作的专业性上。体现工作的专业性就要做到在工作职责范围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可以提出优于现状的改进意见,还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那么为了做到这两点,我就必须要不断熟悉自己的业务,将现有的工作流程熟烂于心。在遇到问题时多向前辈或者领导请教咨询,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思路,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升我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之余,我利用周末的时间报名参加了***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是以个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的社会,想要立足就必须要强大自己!立足于公司“为您提供全年无休的专业服务 We are 24×7 Standing by”的服务理念是一切的根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为公司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最后,祝愿公司明年的发展会更快更好。
第三篇: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比赛】
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重庆市沙坪坝区西永镇小学肖远义邮编:401332电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诠释了在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语文教育的宏观研究,牢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呢?笔者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粗表浅见,求诸同行与专家指点。
一、领悟“大语文教育观”的内涵。
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成为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掌握信息能力、社交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现代人。这种种能力无不与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着密切联系,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只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思维发展及人格的完善却不同程度的忽视了。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是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
大语文教育观,即把语文教育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它是针对微观语文教育提出的一种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它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扩大语文学习空间,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切切实实改进课堂教学。不再把语文教学简单地束缚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上,“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着重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教育需要“大语文观”,“大语文观”则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作为语文教师应牢固树立以下观念: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的是人的能力培养和人的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研究,确立正确的主体观,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三唯一”(即:以课本为唯一的知识源、以教师为
唯一的知识传授者、以课堂为唯一的获取知识的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把一味的灌输变成不断的探究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充满创造的活力。
其次,要树立过程观念。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发展过程。从孔子率先为师发展到现在,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是“结果教育”,古代多少贤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时并不深谙其理,只有步入社会,经历人生几番挫折,才终悟所学乃至真至善之理。这说明“结果教育”只能使受教育者“知其然” 而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育对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大为不利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优化过程淡化结果。
第三,要树立语文学习新观念。
现在,很多学生乃至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只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才是语文学习,只有对语文教材进行的学习,对具体的语文知识进行的学习才是学习,而其它的,如阅读文学作品,看报刊杂志、看电影电视等,就不是语文学习。这样的观念,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内容都是语文学习。如商店里的海报、街上的广告、商品上的说明书、小说、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知”“情”融合,做到“三个为主”“四个让”即师生互动为主,语言交际为主和学生参与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坚实起来。唯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实现教学目标,也唯此,学生才能逐步学会学习,日渐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三、转变角色行为,践行“大语文观”。
首先,要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大语文教育观”首先要求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在教学中应不断拓展:听要广泛,不仅听老师讲课,还要听广播、看电视及进行社会交际等;说要增多,不仅回答问题要说,课堂讨论要说,社会实践更要说;读要变化,过去读一般是揣摩文意,现在读还要筛选信息;写要实用,既写供闲暇欣赏的华章妙文,更须写好社会交际需要的各种实用文体。所以,在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及思维技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大量课外阅读,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内容的延伸,既能补充教材的不足,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健全他们的人格。
面对21世纪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语文知识必须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统一,语文技能不单指听说读写和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的技能,还包括语言信息的获取、识别、过滤、检摘、评注、编辑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内外语言活动和学生个性创造的作用,把听说读写训练与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以及品质修养等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大胆超越,不断形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风格,把学生培养成语文素养高、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其次,将语文学习延伸进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语文学科既接纳各种信息,也放送着各种信息,这就要求学习者既在课堂上学,更在生活中学。语文无所不在,它在社会科学里,也在自然科学里;它在课上校内,也在课余校外;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尤其是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实践出真知”本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传统的语文教学却有不同程度的忽视或是脱离实践。许多小学毕业生写请假条、通知、留言条等错误百出,甚至连常用的条据便条都写不成。仅此,便可烛照出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纠正的途径就是加强社会生活需要的实践教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堂上学得的知识,还应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还应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结合社会生活,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很多知识只有和具体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去认识清楚,更何况还有许多知识只能到社会生活中去获取,在课堂上是根本学不到的。毫不夸张的说,学生在社会性生活实践中学到的某些知识远远超过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若干倍。所以,将课堂教学延伸进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将那些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活动纳入语文教学中,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正在向我们招手,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信心,倾注热情;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胆探索研究,勇于实践创新,语文教育的明天将会更辉煌。
(此文获《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论文评比二等奖)
第四篇:强化服务宗旨意识 树立服务至上理念(推荐)
强化服务宗旨意识 树立服务至上理念
中国哈尔滨 www.xiexiebang.com
日期:2010-05-12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关闭】
2010年,是哈尔滨“项目建设提速年”,是市委确定“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平房的发展建设迈开了前所未有的步伐。哈南新城目标确立后,平房工商分局结合自身职能,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建设为宗旨,以企业大发展、快发展为目的,进一步强化服务宗旨意识,树立服务至上理念,真正把积极为企业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作为重要责任。
2010年5月7日,平房工商分局王成江副局长带领分局企管科王庆东科长及相关人员来到平房工业园区,为园区30余户企业现场办公,快速办理了年检验照手续。
今年的年检工作与以往有所不同,企业必须在网上申报成功后方可办理验照手续。为使企业尽快完成网上申报,工商分局企管科先是为企业发放网上年检系统操作流程,并对企业网上申报工作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同时针对几户企业申报材料不规范的情况,企管科的王科长及工作人员亲自为企业进行网上申报、审核,并为企业打印好申报材料,确保企业顺利完成年检验照手续。他们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仅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赢得了企业的好评与信任,更使得工商职责得以很好的履行和诠释。
曲江街道强化宗旨服务意识 进一步为民提供服务
字号:小大 2011-01-21 13:17 核心提示: 曲江街道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进性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强化服务宗旨意识,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始终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各类扎实有效的活动,切实为辖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民服务。从各村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
曲江街道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先进性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强化服务宗旨意识,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始终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各类扎实有效的活动,切实为辖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为广大村民提供便民服务。从各村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为群众排忧、为党旗增辉,党员示范户等活动,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从小事做起,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做到慰问一户困难家庭、解决一户实际问题、调解一次矛盾纠纷等,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二是为失业群众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服务。针对辖区失业人员较多的特点,积极实施就业服务保障,建立信息台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下岗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三是为弱势群体提供爱心服务。街道相关部门认真排查各村弱势群体、无助孤寡老人情况,特别是三兆村、余王扁村等较偏远村,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献爱心送温暖等慰问活动,切实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生产状况,尽力解决他们出行不畅、生活不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送去党组织的温暖。
四是为拆迁在外过渡的群众提供服务。针对辖区拆迁村较多大部分群众在外过渡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和帮扶活动,解决群众在过渡期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开发商加快安置楼建设,为村民早日回迁提供保障。
第五篇:强化党性意识要树立“四种理念”
强化党性意识要树立“四种”理念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善于学习,思想观念落后;专制作风突出,习惯于下命令;宗旨意识不强;服务群众意识差。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和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加强党性修养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呢?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党性修养素质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一是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二是要注重学习方式,边工作、边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把加强党性修养融入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三是要注意学习内容,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
二、树立服从大局的理念,加强政治修养深度
加强政治修养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党章规定,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一名党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要求:一是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党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行为和错误思潮。三是要执行上级决定,要以创新手段抓落实,做到在实际执行中不走调、不离样、不变味。四是要维护团结和谐,从上到下主动加强沟通,营
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浓厚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突出党性修养重点
正确认识服务、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思想问题、观念问题,更是作风问题。因此,一是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始终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二是要始终怀有一颗善良之心,怀着一种博爱的精神来认识这个世界,始终看到和学习他人的长处,懂得真诚、宽容和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切实优化服务意识,多想想群众的困难与疾苦,尽所能解决群众现实问题,多理解群众;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树立爱岗敬业的理念,提升党性修养效率
党性修养的问题不仅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主要的是实践,关键在行,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权力意味着责任,党和人民在赋予领导干部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相应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因此,一是要认清形势,自我反省,提升效率,不能混混沌沌,拖拖拉拉。二是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不能得过且过,不能人浮于事。三是要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能停滞不前,囿于俗套,甘于平庸。
总之,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贯穿党员终身的一项学习内容。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