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熵概念的历史演变介绍
2009年第4期 物理通报
物理学史与教育 熵概念的历史演变 陈 颖(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071002)摘要:考察了熵概念的历史演变,包括源于物理学理论的熵函数,跨越物理学的熵的衍生概念,以及步入应用领域的熵的相关用语. 关键词:熵 历史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像资信,信息熵,负熵流,低熵资源,高熵废料,熵增过程等与 热力学熵函数相关的用语被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地使 用.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用语的含义,以便更准确 地使用,这里拟从熵与其相关概念的历史演变角度 来理清它们的关系. 11.1 卡诺定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1924年卡诺(N.L.S.Carnot)在其论文《关于热 动力的几点设想》中,对他所研究的卡诺循环,即由 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理想气体的可 逆循环进行了论述,并且引出了卡诺定理:在相同的 高温热源乃和低温热源疋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的 效率呀均相等,而且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相关,即 源于物理学理论的熵函数 在物理理论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中,熵这个概念
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出的,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是受到了卡诺定理的启示,因此,本文先由卡诺定理谈起.
3川一案 尽管卡诺用热质学说作为卡诺定理的理论基 但是,若是不可逆热机,则其效率不可能高于可逆热机的效率.
2.3 实验分析及与理论值比较本实验所用的迈克尔耳孙由(4)、(5)两实验数据可得N2=2Nl,故改进得以验证. 干涉仪粗调(一圈分
100小格)顺时针旋转一圈,动镜远离干涉屏l
cm; 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通过改进迈克耳孙干涉仪光路来提微调(一圈分100小格)顺时针旋转一圈,粗调动一小格;则微调动一圈,动镜远离干涉屏 l×10—3 X 10~:10—5 m
高其测量精度的方法切实可行.提高其精度一倍的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很好,且有以下几点希望与正做相由d=k·iA,得
则理论上,微调顺时针旋转一圈应冒出干涉环 五=挈
近研究的同行探讨.(1)此处所介绍的改进迈克耳孙干涉仪,不但可使其在测量微小厚度时的测量精度提高,且同样适用于图2所示光路2,中测量浓度变化、折射率变化.但需要所测材料厚度均匀. Ak:堡型
实验时所用氦氖激光器波长为632.8 am,则让微调 顺时针旋转一Ak=器~31.61 圈应冒出干涉环数
(2)当按类似光路(图2)改进使精度提高两倍
或更高倍数时,对M1’的制作工艺及帆的位置调整
将随提高精度倍数增加而提高.一般实验室难以实
现. 与步骤(5)比较,理论值与实验值稳合较好.
万方数据--·——49·--—— 2009年第4期 物理通报 物理学史与教育 S=.j}InW 础,造成一些模糊不请,但是,由于他的确揭示了热 循环过程的某些重要特征,所以对后来的研究者有 所启示.
称为玻尔兹曼公式.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量. J|}:1.38×10—23 J/K
在卡诺定理的基础上,1850年克劳修斯(R.J. E.Clausius)在其论文《关于热动力》,1851年开尔文 玻尔兹曼公式说明,熵作为热力学几率的对数 函数,像热力学几率一样,也能描述系统中微观粒子(krd Kelvin)勋爵(即汤姆孙W.1'IlomsoIr笔者)在其论文《热动力理论》中分别提出热力学第二定 律,指出热现象的不可逆性: 克氏说法是,不可能把热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 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开氏说法是,不可能由单一热源获得能量,使之 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1.2熵函数和熵增定原理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1865年克劳修斯发 表其论文《关于热唯动说基本公式的种种方便应用 的形式》,引出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 不可逆过程,不管是热传导,还是功热转换,或者是 扩散过程都可以用熵增原理加以概括:即绝热系统 中发生的不可逆过程只能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因为弧立系统必然满足绝热条件,而自发过程又是 不可逆的,因此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使系统的 熵增加. 对于可逆过程而言熵函数的表示式可写作 S:,等+S。
其中丁为系统热力学温度,叩为与外界交换的热
量,5为熵函数简称熵,或热熵,是热力学系统中的
一个状态函数,其物理意义则要通过不可逆过程中 状态变化的微观机制才能解释清楚.
顺便要提及的是,克劳修斯在其论文中对熵的 名称做了说明:“我认为用古代语言来称呼科学上具 有重要意义的量比较好,所以,我建议称量S为 entropy(熵).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即变换.我有意 把这个词称为entropy,以便与energy(能)尽可能相 似”. 1.3 熵函数和玻尔兹曼公式
1872年玻尔兹曼在其论文《关于热力学第二定 律与几率的关系,或热平衡定律》中用热力学几率 形描述系统中微观粒子随机不确定性的无序混乱 状态,并且证明了熵函数与热力学几率的对数形式 成正比.后来普朗克把这个关系写成
随机不确定性的无序混乱状态,即熵是系统无序程 度的测度指标.玻尔兹曼公式还说明,在孤立系统的 自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无序程度持续 增加,即在这种混乱的扩散过程中系统的熵随热力 学几率持续增加,直至达到微观粒子均匀分布,无法 再变化的平衡态.此时,熵随热力学几率达到最大 值.均匀状态比最初的非均匀状态多的多,致使系统 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非平衡态了.这就是熵增原理 所描述的不可逆过程.因此玻尔兹曼公式通过微观 机制也深化了熵的涵义. 2 跨越物理学的熵的衍生概念
2.1 信息熵和信息论
1948年申农(c.E.Shannon)发表《通信的数学 理论》,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在信息论中,申农采用 了哈特莱(Hartley)于1928年在《信息传输》一文中 所提出的用对数测量信息的方法,来描述通信过程 中的信息熵.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信息是通信过程中消息 的内容.申农把信息定义为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 西.而信息熵就是需要用信息来消除的信号源系统 的不确定性.信号源作为一个不确定事件的集合
.j|f=t筏I i:1。⋯。j. 其概率为
P(X)={P(兢)I i:l。)其中每一个事件的自信息为
J『(兢)=一logp(Xi)那么,整个信号源系统的信息熵为
日(x)=一∑p(xi)logp(xi)信息熵的单位由对数的底决定.对于以2,e,10为底 的机器对数,自然对数,常用对数,它们的单位分别 为比特,迪特,奈特.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l bit=0.30l det=0.693 nat
信息熵是信号源系统中表示事件不确定性的概 率P的单调函数,与P同步变化.
万方数据 一50一
2009年第4期
物理通报 物理学史与教育
信息熵是信号源系统中各个不确定事件自信息的数学期望,表示各个不确定事件的平均不确定性.当系统中各个事件的概率相等时,系统的信息熵达到最大值,成为最大熵. 信息熵虽然是负号,但却是正值. 这因为0≤P(髫)≤1,log P(石)≤0,所以一logp(髫)≥0即日(X)≥0. 2.2 负熵和耗散结构理论 1945年薛定谔(E.Schrsdinger)在其专著《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中,提出负熵的概念时,谈到假如形是系统无序程度的量度,则其倒数1/形可作为有序程度的一个直接量度.因为1/W的对数正好是形的负对数,玻尔兹曼公式可以写成 1 负熵=k log亩 Ⅳ 因此,负熵可以换成更好一些的说法:取负号的熵. 1948年维纳(N.Wiener)在其控制论的奠基性著作《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中指出:信息是一个可以看作几率的量的对数的负数,信息实质上就是负熵.1956年布里渊(L.Brillouin)在其专著《科学与信息论》中指出,信息论中信息熵的表达式与统计力学中熵函数的表达式是一致的.信息熵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量的量度.在此专著中布里渊把熵和信息熵作为同一个东西看待,还论证了信息就是负熵.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信息论中有两个与不确定性有关的量要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一个是与熵相同的信息熵日(X),它表示要被消除的信号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与负熵相当的信息,而信息的量化称为信息量,(x),它表示完全消除这个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也就是说,要用与信息熵相等的信息量
日(x)=一∑v(xi)logp(xf)来消除这个不确定性.信息熵和信息量的表示形式 虽然相同,但含义却不相同.信息熵与熵一样是系统 无序程度的量度;信息量作为信息的量化形式,是系 统有序程度的量度.同时,与信息同义的负熵也表征 系统的有序程度. 1967年普里高津(I.S.Prigogine)在一次“理论
物理和生物学”的国际会议上,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
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达到一定阈值时,经自组织,系统可能由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这个活的有序结构所消耗的来自外界的源源不断的信息、物质、能量就是负熵流.只有当负熵流ds超过系统内部的熵增dS时(e=external,i=intemal),dS=deS+diS<0 系统才会熵减,成为有序态.为了使摆脱无序态,则 必须把系统改造成开放系统,引入负熵流.有的学者 称耗散结构理论为熵减定理. 2.3 有关熵变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 提出,近来已有学者重新探讨了熵增原理,并且提出 了新的熵变理论.指出,基于世界的复杂性,熵变规 律必然是多样性的.不同的熵变类型基于系统不同 的内在性质和外界环境.因此,熵变应该有如下类 型:(1)熵增型熵变平衡态或近平衡态的孤立系统与外界无物质,能 量和信息交换,熵在自发过程一直增加.
万方数据(2)耗散结构型熵变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不断进行物质,能量 和信息交换,因此,可以引入负熵流,抵消系统内部的 熵增,形成熵减过程.(3)熵减型熵变 当系统中的引力大于斥力时,即使处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孤立系统,其熵也不会增加,而是减少.(4)更为复杂的熵变当系统中存在非线性作用时,则会出现更为复
杂的熵变过程. 熵变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熵相关的概念.对于热力学过程而言,既有熵增过程,也有熵减过程,还有更复杂的熵变过程.对于热力学状态而言,则有熵,负熵,高熵,低熵等.熵表示无序,负熵表示有序,高熵表示有序程度差,低熵表示有序程度强.
2.4
有关熵守恒问题
日本学者槌田敦引入潜熵的概念,将其定义为
扩散能力(潜熵或扩散能力都说明系统处于非平衡 态,仍然具有变化能力——笔者).
与能量守恒定律相比较,槌田敦又提出熵守恒 一51— 2009年第4期 定律 潜能+动能=恒量 潜熵+热熵=恒量 物理通报 物理学史与教育
像能量和物质一样被确立为客观世界的三个要素之 一;资信也像能源和物资一样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 三大资源之一.可加工为材料的物质为物资,可转化(谮能--potential energy通常称为势能——笔者)为动力的能量为能源;而可提炼为知识的信息才是 2.5有关熵泛化问题
从克劳修斯提出熵这个概念至今,由于物理理 论的普适性,在各个领域衍生出许多与熵相关的概 念,说明了熵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为此,已有学 者专门对熵的泛化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熵的 泛化是通两次扩展完成的.
第一次泛化是申农引人信息熵,导致的“状态” 的扩展:因为在通信理论中衡量信号所含信息量的 多少与信号源要被消除的不确定性有关,而这种不 确定性与熵的微观解释的思维方法一致,因此申农 引入信息熵来描述信号源的不确定性,使信息量的 描述定量化.信息熵的引入是熵概念的一种泛化,其 本质是给“状态”以更广泛的涵义.熵作为描述热力 学系统的一个状态函数,泛化成为描述信号源状态 的函数.
第二次泛化是在信息熵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源种 类的泛化,即将通信信号的集合——信号源扩展为 随机事件的集合——信息源.这样,信息论中的通 信系统便泛化为信息科学中的一般信息系统,信息 熵便可以用来描述信息源的不确定性了.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着 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随机事件的集合,所有 这些事件的集合都可以视为信息源,并且都可以用 信息熵这个统一的指标来描述其不确定性,这也正 是熵概念得以广泛应用的内在原因.因此熵概念经 历了状态和信源种类的两次泛化,为熵及其相关概 念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步入应用领域的熵的相关用语
如上所述,熵概念的深化和泛化促进了熵及其相关概念的实用化.尤其是当代管理理论,当代经济理论,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都引入了熵及其相关概念,并且其相关用语也层出不穷.这里拟举例说明熵的相关用语.
一个有趣的实例是“资信”这个常用用语并没有被常用,因此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信息论的创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经济,致使信息也 一52一 信息资源,简称为资信.严格的术语体系中,大陆使 用的资信,信息和通信等,分别对应着台湾的资讯,讯息和通讯.但是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媒体却先人 为主地选择了来自台湾的”资讯”作为广告用语,使 之为广大受众所熟悉,而”资信”却只驻足于书页之 中.当然信息经济学还是要利用资信来创立信息分 析法,对预测,决策等市场活动进行信息分析.
实际上,谈及当前的经济活动总是离不开“熵”. 例如,经济学家鲍尔丁(K.E.Boulding)1960年曾经 指出“生产过程中,无疑是以产生高熵废料为代价而 分离熵,来制造高度有序的低熵产品.”因此资源和 环境经济学便需要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减少经济活动 造成的熵增.
利用熵及其相关概念时,即可进行定性分析,也 可进行定量分析,除了利用信息熵,条件熵,互信息,联合熵等计算公式进行定量分析外,熵权系数法也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量化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熵和 信息熵的概念把多指标决策和评价系统中,各待选 方案中的指标的固有信息与决策者经验判断的主观 信息社会进行量化综合,给各个指标赋权.熵权法是 有效地选择成本与效益均衡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 潘永祥,等.物理学简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 W.F.Magie.物理学原著选读.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3 王雨田,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和哲学.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4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5 C.E.saIlllon。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Bell
systTech J.27,1948维纳,控制论(第二版),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3 6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7
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
槌田敦.资源物理学.上海:华东工学院出版社,1991 钱时惕.世界的复杂性与熵理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1)
薛国良.关于熵概念泛化的规律问题.自然杂志,1992(3)万方数据 熵概念的历史演变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陈颖,Chen Ying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物理通报
PHYSICS BULLETIN 2009(4)5次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11条)
1.潘永祥 物理学简史 1990
2.W F Magie 物理学原著选读 1986 3.王雨田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和哲学 1986 4.钟义信 信息科学原理 1996 5.C E Sannon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1948 6.维纳 控制论 1983 7.薛定谔 生命是什么? 1972 8.普里高津 从混沌到有序 1987 9.槌田敦 资源物理学 1991 10.钱时惕 世界的复杂性与熵理论--兼评《新自然观》一书中的“熵理论与自然观”[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1)
11.薛国良 关于熵概念泛化的规律问题 1992(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韦群 熵概念的演化[期刊论文]-物理1999(11)
2.周新丽.ZHOU Xin-li 关于熵概念的解读[期刊论文]-广州化工2008,36(3)
3.姚晓玲.陈燕黎 熵概念的泛化[期刊论文]-内江科技2008,29(8)
4.孙晓红.周曼霞.SUN Xiao-hong.ZHOU Man-xia 熵--一个扩展了的物理学概念[期刊论文]-潍坊学院学报
2005,5(6)
5.李志强.赵建凤.LI Zhi-qiang.ZHAO Jian-feng 制度熵:概念的提出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4)
6.薛凤家 熵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期刊论文]-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
7.张宁.ZHANG Ning 熵概念研究[期刊论文]-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
8.刘有菊.黄进文.Liu You Ju.Huang Jinwen 熵概念的进一步深化[期刊论文]-保山师专学报2005,24(5)
9.田春玲.Tian Chunling 应注意对熵概念的理解[期刊论文]-物理教学探讨2010,28(10)
10.钱时惕 世界的复杂性与熵理论--兼评《新自然观》一书中的“熵理论与自然观”[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21(1)
引证文献(3条)
1.付先亮,孟苏刚 以卡诺循环为主线的热力学相关内容的集中教学[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14(20)2.陈颖 熵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物理通报 2009(07)
3.陈天壮 视频运动估计算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1
第二篇:从熵增的概念来看人类历史的周期率杂文随笔
今日闲暇无事,随手翻看北京大学王竹溪教授的著作《热力学》。对以前没太在意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的概念,灵光突现,有了新的感悟。大意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的熵值只增不减,因此熵应该叫熵增,细思极恐。当然,是在系统发生不可逆的过程时熵才只增不减,如果过程可逆,熵值有可能减小。但综观世界,大到宇宙的演变法则,小到社会的发展规律,甚至更小的个人的身心历程,互逆的过程何其之难,几乎不可能。
具体概念和公式大家也不用过多探究,只需要知道熵增是表示一个系统混乱度高低的指标即可。一个系统混乱度越高,我们就称这个系统的熵增值越大。
关于宇宙的形成,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大爆炸理论,由最初的一个点极度膨胀爆炸而来。那么最初的这点的熵值是很小的,即有序度很高,随着熵增的加大,有序度越来越小,混乱度越来越大,直至最终爆炸。也就是说熵增到一定的数值就意味着消亡、崩溃或者是新生。大家都知道星球也是有生命周期的,诞生——壮大——灭亡。从有规则的球体到爆炸后的星云,这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熵增的数值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当然星云要重新形成星球必须要有超强外力促成,这种外力让星云颗粒凝结聚集,经过漫长时间重新形成新的星体。再次重复演示熵增变大的过程,周而复始。也许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可逆的过程吗?从星球到星云,再从星云到星球。在超强外力的作用下看似促成了一种循环,好像是一种可逆的过程。但是此星球还是彼星球吗?这已经是两个系统了。所以,同一个系统中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由熵增的概念也让我联想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进程。一个社会阶段可以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该阶段确立之初熵值很小,随着社会的发展,熵增数值是逐渐变大的。社会生活由单一变的多元。国民的状况由贫穷变得富有,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由低变高,思想意识由简单变得复杂,栖居环境由恬静变得聒噪,社会风气由清纯变得污浊。这些都是熵增变大的结果……随后社会混乱度越来越大,到各层面无法收拾的阶段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原因的物理解说。
人类社会由一种无序状态的系统演变为另一种新的有序状态的社会系统,也是需要超强外力的作用来促成的,这种超强外力是随着历史风云人物的出现而诞生的,他终结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新的进程。他的丰功伟绩就是这段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史,他使得人文社会重塑一种熵值很小的社会体系,随后的历史将再次演绎熵增变大的过程,周而复始。这也是毛伟人思索的社会发展的周期率,并为跳出这种周期而作了大量的社会实践,努力延缓熵增的速度,虽然有人认为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无奈抗争,但人定胜天的宏大气魄及其忧国忧民之举令人崇敬。风云人物退出历史舞台之时也就是熵增急剧变大的开始。
人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把熵增的概念应用到人的思想及道德层面会是一种什么现象?
同样的,一个社会的初始阶段,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之熵增数值是很小的,展现出的社会风貌也是令人欣喜的。统一度很高,全民讲奉献,不思回报,为社会的发展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很少关注自我。人生的价值观就是以国家贡献度来衡量,因此使得社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之后熵增数值开始急剧增大。随后我们看到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化,要求解除思想禁锢,以人为本,以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行为准则。按理说,这些都不过分,但不要忘记了人是社会性动物,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社会离散性的加剧,随着熵增数值的快速加大,最终威胁到的是人类思想的共识——道德尊严。试想一下,一个人出生后如果没有道德层面的教育,行事完全凭人性自发的本能,不加任何约束管制,人人皆如此,社会将是一种什么状态?不堪想象!道德熵增的急剧加大把人的劣根抖搂得一览无余,这也预示着未来道德水平的演进方向。道德崩溃后的重塑才是唯一的期待,不要幻想逆回到从前。
综上所述,熵增是表述一个系统混乱度的指标,无论是浩淼的宇宙还是丰富的人文世界,或是更小的人的身心状态,都在朝着熵增加大的方向行进,直至重生。
第三篇: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一)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
我国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
二、教育概念的演变(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一)学校的产生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社会化。第三,教育生产化。第四,教育民主化。第五,教育国际化。第六,教育现代化。第十,教育多元化。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即作为“状态”的系统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指的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三)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2)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
(3)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第二章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三、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以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13~)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J.S.Bruner,1915~)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1910年)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自1972年以来,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创造性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中加以具体化。1975年,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在对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人探讨之后,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第三节 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4)系统方法;(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法;(3)调查法;(4)实验法;(5)比较法;(6)个案研究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二)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三)教育优先发展其基本含义有两个:第一,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高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第二,教育发展要优先于社会其他行业或部门而先行发展。
二、教育与生产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基础 一方面,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这体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第二,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一消解作用。第一,在通常的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第二,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第三,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二)教育与政治制度
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第一,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第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得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二)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三)学生文化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含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四章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一)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个俸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2.初中教育的
第四篇:04《体育概论》第04课时教案(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范文]
第04课时(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一起温故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白体育形成的三个时期。2.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探讨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传授新知:
体育虽然历史久远,但是“体育”一词的出现是比较晚的。在体育一词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之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的称谓都不相同。
1.历史演进:古代:古希腊,类似体育活动往往用“体操”表示。它的含义不同于现在,包括当时进行的所有身体操练,如拳击、跳跃、奔跑、投掷和角力等。也有的国家称“舞蹈”、“竞技”、“游戏” 等;中国,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生”、“导引”、“武术”等词来标记。上述表述方式具有随意性和自发性特征。近代:体育一词的首次出现于1760年。“体育”(Education Physique)和“肉体教育”(Education Corporal),形式不同,但都是指对儿童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的含义。1762年,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书中也使用了“体育”一词,描述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此后,“体育”一词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教育,它最早的含义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专门领域。
在我国,自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和瑞典体操传入我国。随后在兴办的洋学堂中设置了“体操科”。1902年左右,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内容由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排球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不能把学校体育课称体操课了,必须厘清概念层次。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体育”一词。
2.概念界定: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和手段,以促进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体育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点明体育概念的表述和历史演进。
第五篇:土地证的历史演变
【农村】“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完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1951年土改发放“土地证”
50年代的“土改”,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以下内容,录自1951年中共风阳县委《姚湾乡颁发土地证的工作报告》,颇能反映当时民众的反应:
“贫雇农听到发证都欢天喜地。贫雇农许志邦说:‘土地证什么时候到手?我一辈子没见过大契,这下可有了宝贝了!’另一户贫雇农军属说:‘分了土地,县长盖了章,子孙万代不会磨牙吵嘴,永远传下去了!’佃中农因佃田改成自田,自耕自种,对发放土地证表示高兴。佃中农杨荣家里种地主几辈子田,这次发证时说:‘领到土地证,佃田变自田,回去一定加油生产。’自中农原田不动,对发证认为迟早没有关系,抱可有可无的无所谓态度。自中农李中魁在发证中开会也不来,说:‘发证不是我们的事,开会你们去,我田中的麦子半半拉拉呢。’富农因占有土地数量大,听说发证,也想“早点定规”。富农万子邦说:‘以前人家盖房子盖到我门口也不敢说,现在界线分明,大家有产权就好。’地主因土改中打得狠,害怕农民再换田、算旧帐。地主范保文说:‘解放后三七分租,收到的也有限。现在政府宽大,分给一份土地,发个证,劳动改造是应当的。’
“发证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会(地主不参加),举行发证仪式,宣传旧契作废。土地证是合法的契约,在发土地房屋所有证的时候,群众情绪高昂。世子坟村干部捧出土地证时,群众鼓掌达10分钟。十里铺农民领证时主动向毛主席像鞠躬,贫农方桂文说:‘大红契到手,土地到家。真翻了身!’
“专门召集地主训话,宣布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土地改革完成地区改造管制地主的规定》,并当场宣布从县批准管制的不法地主,及怎样就要加强管制,怎样就可取消管制等规定,以后发给土地证。一个地主回家后,向床上一躺,叹了一口气,死心塌气的说:‘就落这几亩!’”
“1951年土地证”意味着农民对土地拥有所有权
1951年土改颁发的“土地证”是什么性质?1950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的《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第一条对此有所说明:
“根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障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及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颁发土地证的规定:凡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的地区,为切实保障土地改革后各阶层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巩固与提高农民生产情绪,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及原有土地,均应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同样,对土地改革后分给地主的土地房屋,也发给所有证。发新证时,应根据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并予缴销。”
也就是说:1951年颁发给农民的“土地证”,是为了保障农民对分到的土地的“所有权”。
层层审核:防备农村土地买卖的制度设计
担忧农民得到土地所有权之后,会盲目买卖,是当下反对土地私有化的声音中极流行的一种理由。1951年颁发“土地证”,当局在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也怀有前述同样的隐忧,故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1955年5月7日国务院《关于农村土地的移转及契税工作的通知》,即是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知中说:
“对农村土地的买卖在法律上虽不禁止,但在实际工作中应防止农民不必要地出卖或出典土地。因此,农村土地买卖、典当及其他移转,均应首先报请乡人民委员会审核,转报区公所或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未设区的,报县、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并取具区公所或区人民委员会的介绍信(未设区的取具县、市人民委员会的介绍信),始得办理契税手续。上列各机关对于申请开具土地买卖、典当及其他移转介绍信的事项,必须查明其原因,分别处理:对于农民因生产、生活困难而出卖、出典土地者,应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免他们出卖、出典土地;对于农民之间为了生产上的便利而互相调换远近好坏土地的,则不应加以限制;对于以出租土地进行剥削为目的而购买土地者,以及对于无正当职业、不事生产而出卖、出典土地维持生活者,则不应开具介绍信。”
“农业六十条”变农村土地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贫雇农许志邦们手里的“大契”被当作“宝”珍藏的时间不会太长。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到来,农村土地所有制已悄然发生变化,最终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对于这个隐秘的过程,此处不妨用一个很流行的法律案例说明:
问:土改时政府颁发的土地证,能否作为确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凭证?
答:有些地方在调剂宅基地或者其他土地时,有的农民要求以土改时人民政府发给的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土地证为据,要搞所谓的“宅基地还家”、“清原耕”、“继祖业”,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原则,不符合国家现行的政策、法令。解放初期,为尽快废除封建性或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地主等用以剥削农民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或留作公有),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为保障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对农民颁发了土地所有证。土改后,党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逐步引导农民将土地入社,走合作化的道路。1952年普遍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由初级社普遍转为高级社,1962年又在高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民公社。根据《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规定,在农业合作社初级阶段,土地以入股形式参加统一经营,保留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对入社的土地评定产量,根据产量规定土地报酬。转入高级合作社后,把私有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因此,村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土改时发给的土地证就自然失
去法律效力,不能作为处理宅基地使用权。
上述问答,作为标准范式,在许多有关农村土地使用的法律咨询类书籍中均可见到。其中所提到的《六十条》中的规定,原文是这样的:
“二
十一、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生产队所有的土地,不经过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占用。”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将《六十条》中的这条规定,作为农村土地由私有制彻底转向集体所有制的法律依据,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六十条》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条例”,而且还只是一个“条例草案”,它从来就没有“转正”过。
【城市】1982年《宪法》一夜之间完成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1954年《宪法》:明确保护城市居民房地产所有权
历史上,中国城市土地基本上以私人所有制为主。19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主要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对城市包括城郊土地,则是基本上维持了建国前的土地所有制状况,土地私有制也基本得以延续。这种处理方式有政策渊源—— 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朱德签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明确强调:“城市的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问题一样处理”。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乃是一部临时宪法,其第三条明确规定:“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这些“私有财产”当中,就包括私有土地。
1954年《宪法》在城市土地问题上与《共同纲领》有些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删去了《共同纲领》中所明确规定的“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宣布要“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但同时又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而且,“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生产资料还是作为生活资料,城市居民的土地所有权仍然受到1954年《宪法》承认和保护。1954年宪法对城市居民房地产所有权的明确保护,在实际数据中也有所体现,“据有关文件,直至1955年,私有房地产在各城市房地产总量中仍然很高,最高如苏州可达到86%.14在当时,在城市里,私人之间的房地产自由买卖相当活跃。1950年代初期和中期,一些文化名人为了在北京安家落户购置了房地产,如吴祖光购买了一套四合院,价钱在1~2万元之间。当时的四合院包括土地和房屋建筑,这些私人财产受到1954年宪法的保护。”(据
杨俊峰《我国城市土地国有制的演进与由来》,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私房改造:以“国家经租”方式曲线“国有化”
1956年1月18日,中央于批转了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提出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对私有房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总的要求是加强国家控制,首先使私有房产出租完全服从国家的政策,进而逐步改变其所有制”。
改造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国家经租,即“由国家进行统一租赁、统一分配使用和修缮维护,并根据不同对象,给房主以合理利润”。时至今日,“经租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公私合营,即对“原有的私营房产公司和某些大的房屋占有者,可以组织统一的公私合营房产公司,进行公私合营”。两种方式当中,国家经租是绝对主流。国家经租,不仅仅意味着房主丧失了经营自主权,还意味着房主同时也丧失了房屋所有权——按相关规定,“凡是由国家经租的房屋,„„房主只能领取固定租金,不能收回已由国家经租的房屋”;并对“有些房主认为房屋由国家经租还没有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仍然属于个人所有”的意见做了严厉批判。也就是说,“国家经租只不过是将城市私有房强制收归国有但又回避国有化这个称谓的手段。”1964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国家经租的房屋不允许继承问题的批复》中称:“国家经租房屋的业主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所有权。因此业主死后,经租房屋不能允许他的家属继承”
1982年宪法:“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目前已知最早的、主张一次性将城镇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的政策性文件,是1967年11月4日,由国家房产管理局、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具的《答复关于城镇土地国有化请示提纲的记录》。
1956年中央批转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中,已经有“一切私人占有的城市空地,街基等地产,经过适当的办法,一律收归国有”的条款。《纪录》则将“城市空地,街基等地产”解释为“其中街基等地产应包括在城镇上建有房屋的私有宅基地”;并强调“无论什么空地(包括旗地),无论什么人的土地(包括剥削者、劳动人民)都要收归国有”。城镇私有宅基地,终于开始了其被国有化的历史进程。但和《六十条》并非农村土地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的法律依据一样,《纪录》虽已出台,但在法律上,并未废除城市土地私有权,至少在名义上还维持着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并存的城市土地所有制格局。直到1982年宪法颁布。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第一款简洁、明确地增加了这样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对此一划时代的变故,1989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土地经济学》一书如此描述: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前,中国没有正式宣布一切城市土地实行国有化。虽然城市土地的绝大部分已为国家所有了,但还有少量的仍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因此,城市土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国家所有制为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据1982年全国226个城市统计,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为7438平方公里,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土地约有335平方公里,占4.5%左右。属于集体所有的城市土地,主要是城市中的个体劳动者在组织成为合作社时将其作业场所入股变为合作社的作业场所所占用的土地。属于个人所有的城市土地,主要,是个人自住房屋及当时在社会主义改造起点以下的个人出租房屋的宅基地。1982年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仅明确了原来的国有土地的权属,而且把城市中残存的非国有上地通过立法也宣布为国有土地了。通过这种方式将土地收归国有是无偿的,但这并没有引起波动。原因是涉及的土地面积较小,而且长期以来就对私人土地所有权就作了严格限制,只准使用,不得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土地私有权早就是极不完全的了。”
《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5期刊文《城市土地私有产权是何时消失的?》,其中说道: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是以往三个宪法文本中从未出现过的。城市‘土改’的既成事实地写入了宪法,没有给公民的财产损失以任何补偿。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公众权利意识淡薄,对‘私有’二字心存疑惧,无人敢于提出异议。此外,还有一项‘文革战果’被保留下来,即公私合营企业未经任何法律手续转为国营企业。上述两项剥夺如果放到今天实行,势必引发社会动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一条,具体是如何写入1982年宪法的,目前尚无资料说明;写入宪法之后,在当时,也并未引起民众的注意。但颁布之后,宪法又经历四次修正,几乎每次都要涉及到土地制度的修改。
最为关键的的修正,是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此次修正将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另一关键修正,是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条第三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资料来源:王坤、李志强《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俊峰《我国城市土地国有制的演进与由来》,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章立凡《城市土地私有产权是何时消失的?》,载《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5期;《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周诚《土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