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制度建设评价方案
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制度建设评价方案
教研组是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是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通过教务处施行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的组织保证。为促进教研组建设,保证《阜康市中小学科研兴校评估方案》中关于“教研组工作要求”的落实,更好地发挥其职能,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实施活动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研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评优活动,实施教研组工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应用系统方法,从学校管理的全局出发进行思考,根据教研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通过分析、选择,确定教研组工作目标要素,现制定教研组工作评价量表和确定评价方法.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一、工作目标确定教研组工作目标要素共五个项目:
(一)教研组的基本建设(43分)制度
1.建立健全教研工作的各项制度
(1)教研组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
(2)教师听课制度
(3)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
(4)学校评课制度(建立主、副评人制度)
(5)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公开备课制度
(6)教师学习制度
(7)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及制度(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动态管理制度。
计划
2.学校分教研组制定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及课题研究计划,集体备课计划。计划有明确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3.认真组织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至少一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备课
4.有全册、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
5.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不得机械抄袭教案集或使用旧教案。学科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6.每位任课教师30%的课时要有教学反思,并记录在备课本上。
上课
7.课堂教学关注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8.授课教师地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无误、教学效果好。9.经检测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95﹪以上。.学生探究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90﹪以上。
作业
10.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多样,形式活泼,量度适中,及时、正确批改。让每一层次学生都有收获与提高,都能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教师根据年级培养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记录与总结
11.有考勤记录、有工作记录(每周有活动安排、活动过程记载,有小结)、年终有工作总结。
(二)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12分)
12.学校有教师专业发展三—五年规划,年度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计划、总结。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相关资料。
13.教师每学期有个人业务学习的计划、学习目标、读书笔记、读书随笔或心得体会。
14.试行集体备课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的框架内根据师生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教研活动参与人数达50%以上。16.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上一堂校内或组内的优秀教改实验课、设计一份优秀教案、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17.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有听课、评课记录。
(三)教学质量管理(9分)
18.教务处有教研组工作的评价方案,每学期对教研工作评价一次,有激励机制。有对教学常规工作督查与指导的过程记录。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动态管理效果好,岗位津贴落实到位。
19.教研组每学期要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
20.做好学生学科期末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教研组能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反思教务处定期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四)教师专业发展(30分)21.积极实施新课改,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校本教研,以课题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活动或小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4次,活动做到三定(定时、定点、定人)、三有(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
22.民汉合校的学校 “双语”教学研究工作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五)工作实绩(6分)
23.在教书育人,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以及学科竞赛、各项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数达标(1:1:1),学科引领作用发挥的好。
二、评价方法:
(一)采用教研组自评和上一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教研组自评,在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基础上进行阶段总结,填写评价量表。教研组上一级评定时,评价者要获取足够、准确的关于各项指标执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有关数据。评价具体方法:
1、采取一听、二看、三查。一“听”:定期听取教研组阶段工作汇报,听取学生、教师对本校教研组的意见(如用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二“看”:审阅校本教研计划、活动记录和教研组期终总结书面材料;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作业。三“查”:教研员平时下校抽查校本教研情况。上课(学科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教研员平时下校跟踪课堂教学为主,检查听课为辅。
2、将上述数据和资料,对照“评价量表”中各项指标进行测量评分。
教研组评价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由阜康市电教教研中心组织,最后由教育局审查评定,对优秀教研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推荐昌吉州优秀教研组的依据
具体操作规程:
1、申报时要求提供的证明及自查材料
①填写《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工作评价表》;
② 申报的教研组必须提供一年的工作总结(含工作业绩)、教研组获奖成果的有关材料以及学校的意见。
2、办事的程序和途径
① 由学校审查,把成绩突出的教研组推荐到市电教教研中心。
② 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审,结果分“示范”、“达标”、“合格”、“不合格”,90分以上为示范,85分以上为达标,75分以上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并把评定的各学科优秀教研组报送到教育局优秀教研组评审委员会审批。
三、评价的形式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成绩占10%,他评成绩占90%)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
四、注意事项
小学每学年必须申报一个教研组,中学每学年必须申报两个教研组
第二篇: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制度建设评价方案
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制度建设评价方案
教研组是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是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通过教务处施行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的组织保证。为促进教研组建设,保证《阜康市中小学科研兴校评估方案》中关于“教研组工作要求”的落实,更好地发挥其职能,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实施活动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研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评优活动,实施教研组工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应用系统方法,从学校管理的全局出发进行思考,根据教研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通过分析、选择,确定教研组工作目标要素,现制定教研组工作评价量表和确定评价方法.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一、工作目标确定教研组工作目标要素共五个项目:
(一)教研组的基本建设(43分)
制度
1.建立健全教研工作的各项制度
(1)教研组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
(2)教师听课制度
(3)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
(4)学校评课制度(建立主、副评人制度)
(5)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公开备课制度
(6)教师学习制度
(7)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及制度(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动态管理制度。
计划
2.学校分教研组制定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及课题研究计划,集体备课计划。计划有明确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3.认真组织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至少一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
备课
4.有全册、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
5.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不得机械抄袭教案集或使用旧教案。学科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6.每位任课教师30%的课时要有教学反思,并记录在备课本上。
上课
7.课堂教学关注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8.授课教师地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无误、教学效果好。
9.经检测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95﹪以上。.学生探究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90﹪以上。
作业
10.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多样,形式活泼,量度适中,及时、正确批改。让每一层次学生都有收获与提高,都能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教师根据年级培养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记录与总结
11.有考勤记录、有工作记录(每周有活动安排、活动过程记载,有小结)、年终有工作总结。
(二)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12分)
12.学校有教师专业发展三—五年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计划、总结。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相关资料。
13.教师每学期有个人业务学习的计划、学习目标、读书笔记、读书随笔或心得体会。
14.试行集体备课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的框架内根据师生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以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教研活动参与人数达50%以上。
16.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上一堂校内或组内的优秀教改实验课、设计一份优秀教案、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17.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有听课、评课记录。
(三)教学质量管理(9分)
18.教务处有教研组工作的评价方案,每学期对教研工作评价一次,有激励机制。有对教学常规工作督查与指导的过程记录。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动态管理效果好,岗位津贴落实到位。
19.教研组每学期要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
20.做好学生学科期末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教研组能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反思教务处定期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四)教师专业发展(30分)
21.积极实施新课改,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校本教研,以课题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活动或小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4次,活动做到三定(定时、定点、定人)、三有(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
22.民汉合校的学校 “双语”教学研究工作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五)工作实绩(6分)
23.在教书育人,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以及学科竞赛、各项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数达标(1:1:1),学科引领作用发挥的好。
二、评价方法:
(一)采用教研组自评和上一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教研组自评,在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基础上进行阶段总结,填写评价量表。教研组上一级评定时,评价者要获取足够、准确的关于各项指标执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有关数据。评价具体方法:
1、采取一听、二看、三查。一“听”:定期听取教研组阶段工作汇报,听取学生、教师对本校教研组的意见(如用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二“看”:审阅校
本教研计划、活动记录和教研组期终总结书面材料;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作业。三“查”:教研员平时下校抽查校本教研情况。上课(学科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教研员平时下校跟踪课堂教学为主,检查听课为辅。
2、将上述数据和资料,对照“评价量表”中各项指标进行测量评分。教研组评价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由阜康市电教教研中心组织,最后由教育局审查评定,对优秀教研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推荐昌吉州优秀教研组的依据
具体操作规程:
1、申报时要求提供的证明及自查材料
①填写《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工作评价表》;
② 申报的教研组必须提供一年的工作总结(含工作业绩)、教研组获奖成果的有关材料以及学校的意见。
2、办事的程序和途径
① 由学校审查,把成绩突出的教研组推荐到市电教教研中心。
② 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审,结果分“示范”、“达标”、“合格”、“不合格”,90分以上为示范,85分以上为达标,75分以上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并把评定的各学科优秀教研组报送到教育局优秀教研组评审委员会审批。
三、评价的形式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成绩占10%,他评成绩占90%)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
四、注意事项
小学每学年必须申报一个教研组,中学每学年必须申报两个教研组
第三篇:中小学课程评价方案
鲁教基字〔2007〕21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
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莱钢教育处:
现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行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使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提高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依据和目标
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依据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教体艺[2002]12号)和省教育厅《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 [2007]20号)等有关文件。评价目标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省中小学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三、评价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将导向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控制学科知识巩固型作业,加强学生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严格遵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制定的有关学生作息时间的一系列规定,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系统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是我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和教育督导评估密切结合,要以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作为主要内容,在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功能上要侧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安排等方面。
本方案所包括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三个学段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理念和评价主体内容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各学段在三级指标设置及评价标准与要求等具体内容上各有其针对性。
(三)科学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体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手段的科学化,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在指标设定、权重分配上要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要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量化指标要进行充分论证,体现客观真实性,避免主观随意性。同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要注意学校的层次差异和多样性,运用发展性评价,引导和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四)可操作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要对评价标准、观测点和信息收集方法等做出准确而详尽的规定,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的普及运用,有利于学校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工作。
(五)激励性原则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宗旨是通过评价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提高学校课程实施水平,因此本评价是合格性评价,评价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四、评价对象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对象是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评价工作结束后,将根据对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结果,形成区域性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报告。
五、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本方案所包括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三个学段的评价指标体系,均设有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相同,分为课程理念、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学校特色共六项。
二、三级指标和评价标准与要求,三个学段各有侧重。评价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分别定量赋分,并写出评语。同时对某些重要指标用▲▲号和▲号标注。
A(优秀):有▲▲号的指标均达到要求,有▲号的指标均为A,并且总评分达到450分及以上。
B(良好):有▲▲号的指标均达到要求,有▲号的指标最多1项为B,其余均为A,并且总评分达到375分至449分。
C(合格):有▲▲号的指标均达到要求,有▲号的指标最多2项为B,其余均为A,并且总评分达到300分至374分。
D(不合格):有▲▲号的指标有1项或以上达不到要求,或有▲号的指标有3项或以上为B,或总评分在299分及以下。
六、评价结果的处理
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性常规评价,每年按计划进行,评价结果每年按“合格学校”、“不合格学校” 向社会公布。
对于“不合格学校”,按管理权限和相关管理规定,撤销或建议撤销其由教育部门已授予的各种称号,并责成限期整改。问题严重者将按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对有关责任人的处分建议。
七、实施办法
(一)评价信息采集
评价时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方法采集信息:
1、听取学校课程实施情况汇报。
2、召开学校师生与学生家长座谈会。
3、查阅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课程实施与评价有关文件,教材与教辅资料等;学校会议与教研工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如学习记录、教案或教学设计、教研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原文,公开课、优质课与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的证书等);学生成长档案、作业和成绩册等资料。
4、进行问卷调查。
5、实地查看校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学校宿舍,以及体育、艺术、技术、实验、图书、网络等设施设备。
6、随堂听课或观摩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现场等。
7、评价工作期间发布评价公告,接受来访、信件及通过网络提供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二)评价办法
本项评价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评价方案分三级组织实施,由同级教研部门具体承担。省直接评价普通高中,并对市、县(市、区)评价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市直接评价初中,并对所辖县(市、区)评价进行指导、抽查和监督;县(市、区)直接评价小学。本项评价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轮。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按评价范围对评价工作进行规划、部署、总结,并形成评价报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评价结果分级向社会公布。
八、组织领导
全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中小学应高度重视,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组织与宣传,为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各级教研部门要规范评价行为,做到充分论证,科学实施,不断增强本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效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积极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
建立起正确的教师考核评价工作导向,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考核评价直接影响教改的进程,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保护教师从事教改的积极性,才能树立起以改革提质量,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正确引导教改走向深入。今后对教师要从一般的管理性评价,转向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重点要素的评价。
一、评价的方向和原则
新的教师评价,要定位在拉动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方向上。要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课堂;要有利于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要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分析、反思与改进;教师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教师教研、教改及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教师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原则;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以学生考试成绩、综合素质和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重点要素并重的原则。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教师自身、学生实际,运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深化教学改革情况。
看课前参与集体备课情况,学案设计合理情况,合作考试试题实用情况。重点看运用“六步实效教学流程”中“点拨自学、交流解惑、合作考试、定向反思”几个环节,来解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课堂的问题。对于仍用“满堂灌”式授课的教师考核要实行一票否决制。
2.主动承担“六步实效教学流程”中重点环节有关课题的研究、运用、推广情况。
要看教师有没有承担有关课题,课题是不是拿到课堂上、实际中研究,是否取得成效,是否形成成功做法,是否有较大面积的推广。对于没有申报有关“六步实效教学流程”课题的教师视为将来培训的对象。
3.消化性考试的操作情况。
要看消化性考试的试题质量,组织形式,取得实效的情况。
4.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情况。
剔除题海战术、杜绝拼时间的低效劳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5.以论坛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情况。
参与绥棱教育论坛情况,重点看教师所获会员级别和发帖的质量(经论坛组织确认并被置顶的帖子视为高质量),看教师参与网上集体备课情况。
6.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情况。
要看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整合、增减等,重点看县本、校本教材的合理运用。
7.参与实战式培训情况。
要通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实战式培训工作,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能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重点看教师参与出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及在实战式培训中发挥的作用。
8.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情况。
是否把分层教学策略与学困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困生创造适合的学习空间。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实施跟踪管理,以科学分层的方法,促进学困生成绩的逐步提高。做好控辍工作,降低流失率。
9.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情况。
教师是否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利用课堂教学、课外谈心、学生互助等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品格意志行为训练,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愉快中健康成长。
10.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
看学生自治组织参与学校、班级民主管理的效果;看学生自治组织在合作学习和成绩提高中发挥的作用;看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
11.学校关注的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其他内容
学校关注项目由学校自行掌握。包括教师专业成长(基本功、业务学习等),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根据次数及质量核定分数),以及其它重要事项。但不得用于教育局规定不准考核的日常项目。为了集中广大教师对重点工作的注意力,把他们从繁重的琐事中解脱出来,给教师以应有的信任和人文的关怀,对日常工作纪律、准备授课的教学设计、批改学生作业等事项,不再进入教师考核的范畴,由学校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一般性关注与管理。
12.总分外加减分情况
教改有突出贡献、师德师风、获得荣誉、工作量方面,采取在总分外加减分的办法考评。对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有创新成果、提出过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被上级组织采纳)的教师,要酌情加分;师德师风看遵守“七不准”情况;对于获得国家、省、市、县、校各项荣誉的教师要视荣誉的级别进行相应的有梯度的加分;对于超工作量和不满工作量的要适当加减分(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被教育局选为研究室成员和进修校选为兼职教研员的教师要加分。加减分不超过5分。
上述内容是考核教师的主要项目,同时各校还要设置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考试成绩权重。小学、初中学生考试成绩占教师考核比例为30%,高中学生考试成绩占40%。
三、评价方式方法
1.各校要建立考核领导小组,制定教师考核评价方案及细则,并把制定的考核评价方案及细则上报教育局。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要让领导、教师、被评价者、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采取领导测评、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学生和家长测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扩大信息反馈渠道,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位教师,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参考材料,以便自身提高。
3.要重视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教师平时工作考核与学期末考核结合起来,使评价的内容更加具体,评价的过程更加完整,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
四、考核结果运用
教师工作的考核结果做为评选先进、晋升职称、提拔干部、发放绩效工资的依据。对于个人素质好、研究能力强、在改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进行重奖,并在这部分教师当中继续加大取消坐班制的范围。
总之,各校要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激发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不断完善,促进教改深入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第五篇: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一、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开放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特色教学。
5、坚持可行性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的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本方案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7个评价项目,其中前6个评价项目有14个评价要点,学科特色评价项目的评价要点由各个学科决定,原则上不超过4个要点(见表1)。
“评价项目”,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项目。“评价要点”,列出了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采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价要点中典型性的特征进行列举描述。
“学科特色”, 是前6个评价项目的14个评价要点不能充分涵盖的并且体现本学科教学特色的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要点与特征描述请参阅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其他”,是留给评价者列出自己认为所需要补充的评价项目和要点。“符合程度”,是根据特征描述,对课的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作的判断。包括三个等级,“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
“评价等级和评语”,是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评定等级,再写出评语。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一)教学目标
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⑵可操作的程度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二)学习条件 ⑶学习环境的创设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⑷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 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三)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⑸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 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⑹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四)学生活动
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对问题情景关注 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⑻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适度 ⑼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 能按要求正确操作 能够倾听、协作、分享(五)课堂气氛 ⑽课堂气氛的宽松度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 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 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⑾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六)教学效果 ⑿目标的达成度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⒀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⒁师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情绪饱满、热情 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对体现中学语文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①针对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环境。
②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辅助手段呈现教学情境。③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组织学生的情景活动。(2)教师范读及学习示范
①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文章范读,声情并茂,入耳入心,有感染力,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②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自然而有意识地展示自我阅读、写作等语文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3)教学语言面貌
①普通话标准、规范,语音、词汇、语法达到教师普通话测试较高等级。
②教学语言丰富,富有文化含量,具有独特的风格,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形象性。
对体现中学数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 ①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 ②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 ④注重学习过程的质疑与反思(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①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②准确地提炼与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③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①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②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
③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④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对体现中学英语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师的专业素质
①语音准确,语调流畅;语言应用规范、得体,适合学生水平。②熟练、恰当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进行授课。(2)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活动,活动的形式和目的和谐一致。
②控制性语言训练和开放性语言训练比例恰当,为学生自主运用所学语言提供时间和空间。
(3)师生活动的比例
①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师的讲授时间,主要时间应用于学生的活动和训练。②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100%的学生都能参与。
对体现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
①能引用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典型实例 ②事例时代感强、具有启发性。.③结合事理对理论问题的分析准、透、活。(2)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的效度
①创设符合德育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②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3)活动组织与成果利用程度
①能组织学生开展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指导。②能挖掘和利用学生课内外活动的成果,深化教学。(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 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②学生自主地投入课堂活动之中。对体现中学历史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叙事清楚,线索明晰
叙事清楚生动,基本线索明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精选史实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认识和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理交融,明理启智
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求借鉴,启迪学生的历史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对体现中学美术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审美能力的培养
①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对艺术品及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①有助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②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3)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①学生能否大胆地进行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②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对体现中学生物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①能恰当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教学。②能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③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④能具体、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2)联系学生身边的科学
①能恰当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②能自觉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教学资源的直观性
①能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挂图、电子课件等。②直观材料的展示、运用恰当准确。对体现中学地理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读图、用图、绘图的技能训练
①教师指导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正确有效。②能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创设问题情境。
③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④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⑤能根据教学任务和进程选择恰当的地理图像。
(2)教师结合手绘板图、示意图(或计算机制作教学软件)组织学生开展探究 ①注重绘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②对图像和软件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③能够依据图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探究。④能够指导学生依据地理图像和软件提出可以进行探究的问题。⑤能够指导学生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和假设。
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3)能够独立、安全地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
①能够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操作。
②能够指导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与人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③能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④能够根据问题,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科学的回答。
对体现中学化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①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
②问题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化学演示实验的运用
①实验装置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熟练,现象鲜明,紧密结合教学。
②指导观察方法,启迪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3)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指导
①能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学习资源。
②能设计与指导学生开展与其实际水平相符的各种实验探究活动。对体现中学物理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水平
①要充分利用各种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②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③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
④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⑤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
⑥能根据学习任务和进程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2)实验探究活动的正确指导
①能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的支持 ②能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③对实验探究任务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类型的指导 ⑤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概括 指导学生安全规范操作,培养安全意识(3)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维活动水平
①学生能够安全规范地操作
②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③学生思维积极主动
④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或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
对体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技术运用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技术运用取得明显效果。(2)实践操作
教学注重实践,教师示范操作熟练规范,指导范围大、效果好,学生练习充分。(3)信息意识
挖掘教学内容,有意识地适时渗透信息道德教育、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综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对体现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⑴教师指导下学生反思性、批判性和探究性的活动 ①行动与反思间的相互作用
②在社会生活情境中与学生一起建构 ③学生创造性的体现 ⑵活动中学生的体验程度
①在特定的情景中,内心反省、内心反应和内在感受 ②在体验基础上的自我觉醒,对人的生活意义的内在追问 ⑶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
①合作互动关系
②围绕一定主题多向交往活动的情况 ⑷成果展示
①收集、分析、处理信息 ②问题的解决 ③动手操作成果 ④表达与交流
对体现中学劳技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学习价值 ①有利于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的能力。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①突出实践性,“做中学”。
②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实践时间比例适当。③强调安全,有安全措施。(3)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①识图(制图)、材料加工、组装、调试(修饰)的能力有提高。②使用工具安全、正确、协调。对体现中小学体育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⑴讲解与示范及保护与帮助
①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难点明确。示范位置正确,动作准确、美观,节奏感强。讲解与示范的针对性强,时机合理,效果好。
②从学生练习心理、安全和效果出发,练习时既要保护,又要帮助学生。方法正确,时机适宜。
⑵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预防与纠正错误,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加速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⑶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适宜,符合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⑷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
符合实用、安全、整洁、合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体现中小学音乐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⑴音乐音响活动的指导 ①活动的时间比例恰当 ②活动的种类选择合理 ③活动的艺术效果理想 ⑵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①听觉判断及时准确 ②听觉训练巧妙得法 ③听觉能力有所提高 ⑶音乐审美情感的激发 ①情感体验的状态积极 ②情感表现的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