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点关注:广西多渠道补充农村教师
热点关注:广西多渠道补充农村教师
教育改革发展动态
实施特岗计划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日前,广西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同时出台《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试行)》等5个配套文件。从2014年起,广西将多渠道扩充农村教师来源,多方面保障乡村教师生活水平,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从2014年起,广西对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进行清理,盘活教师编制存量,逐步补充10万名教师。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同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计划,招录2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村小特别是教学点培养教师8000名。实施民族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教学点培养壮汉双语教师500名。未来4年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1万套,配备生活设施。
在教师培训方面,突出面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开展培训。提出促进城乡教师交流,把教师支教轮教走教经历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施校长全员培训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城乡学校校长牵手工程和农村学校校长助力工程,改革校长职务制度,探索试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同时,从2014年起,广西将试行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全区统一考试制度。对报考乡镇及以下教师岗位,并已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可免笔试。
第二篇:共同关注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
共同关注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
摘要:
现代社会,农村教师都面临着诸多压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应激性和发挥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农村教师生存环境偏僻,收入的低微,工作压力巨大,让教师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压力的关键,此外还需要社会,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理解,此外教师本身应该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能力,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步伐。关键词: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心理压力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最近对一千多名教师所做的健康调查表明:近70%的教师感觉自己当前承受的压力较大,其中,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压力极大,而这些压力已经对工作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其中,48%的人认为导致工作效率降低,30%的人认为导致对工作缺乏兴趣,42%认为导致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40%的人导致消极情趣产生,而在环境相对闭塞,工作繁重,工资收入低微,生存状态困难的农村教师来说,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为沉重,它不仅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这数据和现象,如何看待和缓解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呢?以下谈几点:
1、农村教师心理压力分析
1.1、教师压力的来源
1.1.1、不完善的教育机制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尽管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现实的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有许多地方仍旧以升学率和分数来作衡量学校办学优劣,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并以学生学习成绩给教师排列名次,学生考试成绩和教师饭碗息息相关。因此,教师为学生分数忙得团团转,考试名是考学生,实更注重考教师。“分分分----教师的命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压力可想而知。再者,我国人口就业压力大,虽然农村教师待遇低,但仍有许多人向往,这对称职的农村教师造成巨大竞争压力。
1.1.2、来自学校、家庭的繁重工作压力
目前农村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工作负担普遍很重,很多村级小学还采取“包班”甚至“复式班”,每周课时普遍达成16到达20之间,有些甚至达到28课时以上。教师既要备课、上课,又要管理班务,还要应付各种评比、检查、考试,完成各种计划、记录、校表,每天基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其工作之繁重难以想象,再者,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仍旧是农村家庭成员,家里家外,上有老下有小,单依靠低微工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为了生计,自然要回家做农活增加收入,上课时拿粉笔,业余,拿犁头。一身扮演教师、农民双重角色,你说,累不累?
1.1.3、来自社会,家长的压力
当今,由于科技不断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也相应不断发展,社会也需要教师顺着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充实、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而农村各种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面对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全新要求,许多教师自身素质与之相差甚远,而又手足无策,颇有“跟不上形势,技不如人”之感,生怕有朝一日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感觉压力重重,再有,教师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其智力水平都各不相同,想管好每会学生,要付出许多努力和心思,倘若有些不慎,学生一旦有问题,教师就都要负责任,教师心中要时刻记住: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就是上帝,再有,另一子种说法,:“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教师如何轻松了得?.更甚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盼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求教师的工作尽善尽美,他们教师的水平总存迟疑,教师每天都生活在无数挑剔眼光中,他们把常人的欲望,情感需求压抑心底,在学生面前尽可保持平静,耐心,积极心态,这种职业的反常使人压抑更让教师感觉压力重重。
2、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平常生活中,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统称为心理问题。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或心理异常现象,叫做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心理问题的一种。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2.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其他躯体表现。
2.2、焦虑。
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2.3、抑郁。
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2.4、嫉妒心理。
表现为自己认为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超过了自己,而习惯地产生某种不满的情绪。这种心胸狭隘的常见病,是人际关系中的不安定因素,它产生出许多矛盾和磨擦,影响团结协作,给别人带来损害,使集体力量内耗,也给自己制造烦恼和困忧。其实,教师育人的工作是学校集体的劳动成果,任何一位学生的成长都不是某一位教师单独工作的结果,教师集体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尤其在教育目标和工作步调上的一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十分尊重同学们的劳动,珍惜学校集体共同取得的成绩。同时,应该如实地看到老师们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其他条件的差别性,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明白自己不可能事事都胜过别人,也不会事事都不如别人。放宽胸怀、扩大视野,防止自我认识失当,是防止和清除嫉妒心理的重要条件。
2.5、失落心理。
是在自己的工作不被重视,或工作成绩平平而未能引起领导注意而产生被冷落的苦闷心情。这种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如不及时克服,会使人消沉、颓唐而暮气沉沉。
2.6、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2.6.1、态度上的变化。
在认识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可言,一有机会就想调出工作岗位;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会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在意向方面,疏于工作,无心投入。
2.6.2、行为上的变化。
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使、得过且过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行动无常等。
3、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3.1、首先,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热爱生活,热爱教育工作,在教育和教学中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积极奋进。反之,就会对生活和工作缺乏热情和干劲,精神疲沓,办事敷衍拖拉,得过且过。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3.2、有利于教书育人。
教育和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的集体认识活动过程,需要师生双方都具备昂扬振奋的精神,而学生的情绪又需要由教师来激发和调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有助于形成和谐、合作、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信服老师的人格,学习和模仿老师的言行。例:许国华。
3.3、有利于促进教师身体的健康。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作为其物质基础,身体健康,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乐观向上,工作起来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反之,身有疾病或有生理缺陷,使人产生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身体健康,对提高身体素质起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精神愉快、心胸开朗、温和宽厚、善于合群,就会能够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使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反之,长期抑郁寡欢,焦虑烦躁,疑心重重,忧心忡忡,就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何况,心理素质良好,还是人脑功能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俗话说:心宽体阔。这也说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人生的实践充分证明: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折的因素就是心理不健康。
4、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素质指的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产生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个体有健康的心理,且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心理素质也越好。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4.1、兴趣、活动广泛
心理健康的人大多能主动、直接从事各种活动,具有广泛的活动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某些事或工作。一个人参与的活动越多,他的心理越健康。
4.2、有较强的责任心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社会所负的责任,而且能在言行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个人及社会责任心越强,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越大,其心理越健康。
4.3、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融洽
心理健康的人对他人、对社会能表现出同情、亲密和爱,而不是对立、对抗敌视和仇视。他们本人能与人交往,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别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即尊重、信任、喜悦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即仇恨、嫉妒、怀疑、畏惧、憎恶)。在一个集体中,他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和集体休戚相关,安危与共,他们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而为集体和他们谋求幸福。
4.4、情绪上有安全感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对挫折、恐惧和不安全、意外等有相当高的忍耐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坚定、果断、自制和耐心的顽强意志。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优柔寡断、遇事慌乱、感情用事、烦躁不安的不良现象,会破坏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
4.5、有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
受现实生活的挑战,不仅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且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4.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通过工作和学习中的一次次成功来满足应付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这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特征。关于这一点,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刘绍禹教授曾经指出:精神健康的人,感觉生活有意义。做事一定有目标,对工作怀有热忱,他的头脑是清晰的,毅力是坚强的,循着计划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凡虎头蛇尾,忽东忽西,态度消极,感到生活无味的人,心理就不健康。
5、农村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建议与策略
那么,如何缓解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呢,笔者从客观因素和教师本人谈几点建议和缓解策略:
5.1、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关键
教师失衡的经济心态、严重的自卑感、突出的嫉妒心、普遍的抑郁、焦虑情绪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共同起作用所致,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力。
5.1.1、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是软环境,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要切切实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改善管理观念,学校领导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接受教师的合理要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出去学习交流的愿望,使教师都有出去交流、学习、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制度上,引进合理的、公平的竞争机制,不要搞幕后交易。二是硬环境,如拿出必要的资金,购臵健身娱乐设备、器材,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5.1.2、关注教师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学校应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要有与教师付出的努力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减轻教师的生活压力,使教师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5.1.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管理,专人负责教师心理问题,真正把教师心理健康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
设立“心理氧吧”,有组织、有计划定期组织保健讲座、心理健康讲座。学校要定期进行体检,防病治病,了解教师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教师,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工作上也要给与照顾。对有心理需求的教师开展咨询,直接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帮助教师坦然面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疏通心结。
5.2、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给予他们人文关怀。
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时甚至最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他们是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困境身感失落,国家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要关注教师的生活方式,关注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需要,而不是仅仅给已承受很大的压力的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在给教师带花环同时,也应考虑教师的饥寒冷暖;在让教师把爱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同样需要社会对自身切实关爱。只有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教师的生活压力才能有效缓解。
5.3、给教师适当减负,让教师从压力中解脱出来
现在,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如何给学生减负,殊不知,要减负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教师每天都忙个不停,是否他们所做的事情非做不可呢?部分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教师在一定时间必须布臵一定作业量,辅导记录,作业批改记录,致使许多教师做这些只为了应付检查,严重加重教师的负担。学校中诸如此类的无效劳动远远不止如此,所以,呼吁社会应多给教师人文关怀,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做自己需要做的必要事,多给他们有“我的教育我做主”的机会,5.4、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站,给教师“病”有所医。
教育中,学生心里有“病”由教师来医,但是当教师有病时又找谁医呢/?所以教育部门应该给这些为了教育事业累得一身心病的教师提供病有所医的场所——教师心理咨询室。这样,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有效保障…..6、农村教师又将如何缓解自身的压力呢?
6.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生目标
俗话说:“困难象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所以教师面对压力,应该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与其“喊冤叫屈”,不如“迎难而上”把压力化为动力,把一切困难看成施展才华,磨练自己的机会。另外,教师应该保持一颗不泯的童心,向学生奉献一颗爱心,对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将是教师一生追求的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对于学生,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只要心中还拥有爱,工作再多,再苦都不觉累。
6.2、学会适当放松与发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当身心疲惫,烦闷不安,恐惧忧虑时,我们理应适当学会放松,比如,找人聊天,听轻音乐,唱歌,画画或冥想等。
6.3、多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理调解师。当你心情不好时,不妨臵身于生机盎然的山林原野,呼吸清新空气,去河边走走,聆听自然天籁之音。一株草,一朵花,一滴水散发的生机和活力,就是医治你心理压力的良药,它们会使你的压力和烦恼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6.4、教师要善于调整心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心理导师
面对巨大的压力,求人不如求己,教师应有调控自己心态的能力与技巧,比如,如何学会放松自己,可通过深呼吸,微笑,朗读方式得到效果。多用右脑,如听音乐,写书法,画画等可以增加人的幸福快乐感,所以,这些都要靠教师善于在实践中,不断读书,学习才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才能使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快乐幸福!
6.5、教师要学会快乐的享受每一天。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著名作家福楼拜说:“快乐好似生命的温度计,快乐多,生命的乐趣也更多。”所以教师要学会快乐。只有你快乐了,学生也才会快乐,教育教学才唤出无限生机与活力。教师要学会珍惜现所拥有,学会感恩面临所有,善于发现身边美好事物,在善于发现美好中,不仅对自己对别人,特别是对学生,要怀有一颗宽容心,爱护的心,只有这样才赢得自己的快乐和孩子们的快乐。压力就会在你充满爱的激情和快乐中退避三分,变得无影无踪。
总之,只要社会对农村教师多献出一点爱,只要他们不断学习并完善自我,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就如逆水行舟,愈战愈勇,有进无退。农村教育将会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林小群,殷恒婵,马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3]朱月龙.心理健康全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第三篇:青年教师关注热点
1、青年教师培养问题。
青年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科研等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但是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新生力量、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成长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所以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比如教学方面,多组织青年教师听取优秀教师的课程,实施优秀教师导师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交流;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在申报课题、基金上给与支持;还有给青年教师多提供培训、进修以及学历提升的机会。
2、青年教师科研问题。
首先,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学校能够给新近教师更多的机会去积淀;其次,希望学校能够给青年教师定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并对科研项目申报进行指导。第三,希望学校能够加大科研基金的投入。
3、设置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费
青年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而且现在正处于结婚生子、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希望学校能够设置培养经费,能够报销论文发表的部分费用以及参加各种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培训的培训费。
第四篇:农村教师补充与稳定策略刍议
加 强 改 进 党 的 建 设 服务创新社会管理主题征文
农村教师补充与稳定策略刍议
摘要:中国的问题说到底是农村的问题,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在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教师的补充与稳定。本文结合实际,从政策、措施及工作生活的具体层面,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补充与稳定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教师 补充 稳定 策略
当前,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师大都处于超编状态,尤其是农村教师超编,但与此同时,农村各学科专任教师却十分缺乏。究其原因,是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加上农村教师工作待遇偏低、工作生活环境不优,吸引力差,由此导致长期以来流失严重、补充乏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其实质就是一个如何补得进留得住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农村教师的补充与稳定问题,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依据农村实际实施城乡教育编制二元化管理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单独定编。目前,城乡教师编制存在倒挂,2000年开始实行的新的教师核编定岗规定,城市的编比宽松于农村的编比,这主要是更多的从减轻财政负担的角度而不是更多的从教育规律角度来考虑。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学校分 散,学生人数虽较少,但班级较多、需要的教师编制相对要多。而农村教师编制较少,导致补充乏力。加上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核编定编工作中,应以规范、优化、高效、精简为原则,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满足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出发,本着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目的,根据教育层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班额和教职工工作量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尤其要体现向农村中小学倾斜的原则。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因时制宜地改革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办法,把有利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缓解农村教师繁重的工作任务作为调整的重点,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学生居住分散、农村中小学班额小、短缺学科教师多等实际情况,在编制标准上适当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增设一定比例的机动编制或者附加编制,优先配齐农村合格专任教师。农村教师配备要实行动态管理,不应受固定人数的限制。
(二)制定教师补充专项规划。建立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是保障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计划、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年轻教师的选聘和培养,研究制定教师补充办法,以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为重点,广开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形成教师补充的良性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教育发展情况提出需求计划和编制调整计 划。补充规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龄人口的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既要考虑近期又要考虑中长期,既要考虑经济承受更要考虑教育发展规律,尤其是要考虑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以乡镇中心校及县直学校为单位,对辖区内学校教师紧缺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根据教师缺编和学校空编情况,按照农村学校优先、紧缺学科优先的原则,拟定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和招聘方案,经编制部门审核,人事部门同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要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招聘数额变化、教师自然减退等情况,合理制定适时补充方案,确保教师队伍的连续性,确保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政府应该在教师的聘用和晋职制度上进行改革,规定城市新聘用的教师和要晋职的教师必须要在农村学校服务一定的年限才可以聘用和晋职。还可以规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一年,才能往城市学校调动。同时制定特殊政策,逐步建立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定期交流、双向流动的调节制度。国外实行的城乡教师“轮岗制”,具体到一所学校的学科和年级都要定期实行教师轮换,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间断性地下到边远地区支教。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定期服务,农村教师定期到城镇学习访问的双向流动机制。其中,在城市派往农村“轮岗”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必须占到30%的比例。这样不仅可 以补充数量相对不足的农村教师,而且可以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四)完善农村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实行农村教师岗位聘任制度,是保持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拓宽农村教师补充渠道的一个有效方式。要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总体精神和具体要求,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在定编、定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工作任务,坚持满工作量原则,按照教师岗位职数结构比例和课程计划要求,科学合理设臵教育教学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坚持动态管理的原则,随着学校规模变化和实际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使岗位设臵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实行合同管理。聘用制的关键是合同,学校应与教职工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学校与个人的人事契约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聘用合同期限可由用人单位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与受聘人协商确定,合同期满,可续聘,可解除。聘用教职工时,应坚持教师聘用制与教师资格制度相结合原则,可先从本校具有教师资格的现有人员中择优聘用;对新进人员,一律面向社会依法从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要妥善安臵未聘人员。一是让在超编学校落聘的合格教师到缺编学校应聘,或由组织安排到其他缺编空岗学校工作。二是校内转岗,打破教师、职员、工勤服务人员的界限,落聘教师可以应聘职员或工勤服务人员岗位。三是安排参加进修培训。四是参照机构改革当地公务员分流政策的相关规定,实行提前离岗。五是鼓励、支持未聘教职工辞去公职,自谋职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或一定的经济补助,构建畅通灵活的用人机制。
二、要对农村教育资源予以倾斜扶植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二元经济体制,工农业剪刀差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农村教育资源予以倾斜和扶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一)增加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教育经费实行县学县办、乡学乡办、村学村办体制。这一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但它把对基础教育投资的责任几乎完全甩给了县乡政府和村民。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基础教育以外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但毕竟基础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的基础,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承担主要的义务和责任。为此,国家必须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投入比例,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进行补贴在科学评估、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中央、省、县三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办学责任与分担机制,构建农村教育稳定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二)要尽快出台吸引与稳定农村教师的倾斜政策。首先,要对农村骨干教师特别倾斜,实行“农村骨干教师工程”。设省级、市级、县级、乡级和校级“农村名师”。凡被评为“名师”的骨干教师,各级学校或政府发给一定数额的特殊津贴。按县、市骨干教师级别和学校边远程度,每月分别向农村骨干教师足额发放农村骨干教师等级津贴和交通费用补贴,使农村骨干教师的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同等的城里的骨干教师,从而使他们在农村安心工作,不再向往城里学校。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心骨,是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确保农村骨干教师的稳定,是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的关键。第二,在实施绩效工资时,特设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实施后,部分农村教师的津贴没有了来源。为了不使教师收入减少,鼓励更多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可以出台专项措施,在城乡一体待遇的基础上,对农村教师发放农村岗位津贴。岗位津贴可以分档,学校越是偏远,条件越是艰苦,农村任教的时间越长,相应的岗位津贴档次越高,教师得到的津贴越多。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设立“专户”管理,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任何人不得挪用拖欠。为保证农村教师岗位津贴的足额按时发放,可以规定:只有当下一级财政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划入“专户”之后,上级财政教学生活设施资金才下拨。并且,每月直接划入教师个人工资账户。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对于新录用进入农村的教师可以缩短转正任期,任教期间的工资可以根据时间长短浮动一级或几级,对于农村教师的职务评聘,要从指标数量上予以 倾斜,任职时间上可以破格。
(三)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与生活条件。要想教师安心教书,教好书,必需的教学与生活条件必不可少。农村学校条件艰苦,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资源缺乏上。破旧的桌椅,破烂的教室;教师只有粉笔和黑板做教育工具,只能用嘴巴讲授知识;做不了实验,用不了课件,教材教法中的很多东西无法实现。这对教师教学积极性是一种极大的打击。所以,要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首先必须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如更换旧课桌椅、更新黑板、添臵电脑、建立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语音室等。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生活条件更艰苦。大部分学校没有像样的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有的甚至连水电都没有解决,更不用说网络、通讯、娱乐等高层次的生活需要,教师生活十分不便。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着重解决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问题。首先,要兴建教工集体宿舍,实行农村教师“安居工程”,让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安家落户”。现今城市住房成本相当高,如果能在农村为农村教师建造廉价物美的住房,同时完善用水、用电、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使教师有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相信不仅在农村的教师不愿意走,连城市的教师也会愿意去。
三、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证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可以提高 教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因此,健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对于吸引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研究。农村学校分散,农村教师工作负担重,工作环境差,与外界交流少,信息较闭塞,学习时间无保证;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机会少,经济负担重,现有的培训在课程、内容等方面缺少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广大农村教师迫切需要提高对培训的认识和更新教育理念。因此,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研究,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模式、方法、管理制度、保障措施、课程体系、激励机制研究与建设等等,这不仅有利于总结教师培训规律,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而且对于地方政府进一步探索构建符合本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农村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形成适合本地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同时对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以适应教师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更好地贯彻实施终身教育的理念,加强教师专业化,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机制。要建立专门的政策法规,对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责任、权利、义务进行法律认定,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培训规模、规格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要 与评优、晋职、晋薪及资格认定挂钩,并督促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遵照实行。其次,要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保障体系。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长效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依规落实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学校,其校办产业等收入也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要对各地教师队伍建设经费进一步明确使用途径,专门列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经费,做到专款专用。要确保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按计划调训的教师实行免费培训,以减轻培训负担。同时,切实加强经费的管理与监督。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专项督导与评估,确保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三)创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农村教师往往出外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公派机会很少,又由于培训内容少、形式单
一、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往往不理想,再加上培训费用的负担,使许多农村教师对校外培训失去了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农村中小学应该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可建立各种教育学会,按学科组织读书会、教学沙龙,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合作与交流。针对本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及时有效的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相对于校外的培训具有很多优势。农村各个中小学可以针对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校本培训策略。此外,还可以通过远程培训、参观研修、挂职、讲座等方式开展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如可由国 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规定,部属或省属的师范学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校的教师每年必须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教育扶贫,这种扶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支教,而是由这些高校的教师来对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也可以以对口支援、校校联合的方式进行;还可以规定研究生毕业实习必须到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进行,由他们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国家和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把这种培训纳入正规的培训管理之中,农村教师参加的这种培训也应该在考核和晋职时受到承认。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农村教师不再花昂贵的培训费,在家就能学到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教师不离校,也减轻了学校安排课的压力。校本培训这种形式既符合农村学校的现状,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加强农村教师心理疏导,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塑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对教师要进行正确、正面的报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价值,调整公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促进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和家长要特别理解农村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的艰辛以及所做出的特别贡献,给农村教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创设宽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个学校管理者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可由乡、县、市、省、国家每年表彰和授予称号、勋章、荣誉证书等形式开展表彰奖励,可以按在农村工作的年限分别由乡、县、市、省、国家授予农村教师特别称号,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和崇高感。
(二)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学校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农村学校从硬件来说,无法和城市相比,但是,工作环境除了硬件,最重要的是软件,即组织的工作氛围。因此,农村学校管理者必须着重为农村教师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第一,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采取情感激励的管理方式。要尊重农村教师的艰辛劳动,表彰教师的乐业、敬业精神,理解农村教师的苦衷,善待农村教师在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败,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使教师得到信任感、温暖感。第二,应当高度重视校园文明建设,可建立兴趣沙龙、文艺、体育活动小组等搭建展示、参与平台,营造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采取各种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第三,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第四,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改变以升学率或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错误做法,重视教学过程、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业务能力、态度和进修提高等多方面的评价,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第五,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要强调和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全体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增强 教师的心理卫生意识,使教师学会一些能获得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心理调适:一是要客观地认识自我,正视和接受现实,积极悦纳自我,从容对待挫折,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二是要系统掌握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放松、积极暗示、合理宣泄、消除非理性观念等,以减轻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三是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劳逸结合,扩大交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平和心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保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有业务活动权,学术活动权,教育学生权,享受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进修提高权。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教师的相关权益;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及授权,加大执法力度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此外,农村教师主要与农民打交道,由于农民普遍素质不高,法制观念不强,难免遇到农村教师合法权利和安全受到危害的时候,各个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政府要积极出面,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利。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而且还能增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益阳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谢亚斌 益阳市教育局 *** 413000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第五篇:建立农村教师引进补充机制迫在眉睫
建立农村教师引进补充机制迫在眉睫
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令人十分担忧,严重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当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五个方面:
1、总量不足。一是自动减员受种种原因限制,无法及时补充;二是大部分地方不能按照省里编写的编制到位。
2、年龄老化。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年轻教师中多数是代课教师,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已退休教师因人手有限仍然在执教。
3、知识陈旧。农村教师相当一部分是民办教师转正的,他们基础薄弱、知识陈旧、年龄偏大,知识和观念的更新都很困难,很难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导致很多农村小学无法按国家课程计划正常开设英语、计算机课程。
4、代课教师量大且极不稳定。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很多农村学校聘请了代课教师。但由于待遇低,代课教师不仅难以聘请,而且流动性大,业务稍熟练就外出,公办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沦为外地学校或私立学校的教师培训基地。
5、专业结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学校,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专任教师严重短缺。
解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引进补充机制。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核准预测学生、学校数量及其发展趋势,制定学校建设 发展规划及其教师编制补充计划与办法。教师的总量及其补充与学生总量、学校分布、不同学段学校数量及其学生人数以及教师法定编制密切相关。各地要组织专班调查核实每年人口出生总量、若干年内人口出生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制定教育建设与发展规划和教师编制规划和教师引进补充计划与办法,就此为教师队伍建设做出制度性安排。
成立教师引进补充工作专门组织,建立起教师引进补充工作有效运行机制。教师的引进补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教育主管部门外,还涉及到其它多个职能部门,还需要专业人员对所引进人员进行业务考核把关,必须成立专门的组织。教师引进补充工作专门组织应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教师引进补充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由当地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对教师引进补充工作负领导责任;二是教师引进补充业务考核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对教师引进补充工作负业务把关责任。
教师的引进补充工作要立足实际,公开择优。一是每年从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专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和已取得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专科以上毕业生中,通过公开招考的办法,择优选拔一批教师,按照“超编单位不引进、满编单位出一进
一、缺编单位有计划适时补充”的原则分配到农村学校,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逐步缓解教师总量不足、年龄老化问题。教师总量满足要求后,每年再按“减 一补一”的方法保证新老交替。二是积极储备农村小学教师后备力量。每年从当地初中毕业生中,挑选一定数量优秀的学生送到中师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后备力量。
加大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活动力度。鼓励和支持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进一步加大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力度,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城区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制度,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缓解农村教师力量严重不足的困难。民办教育是很重要的资源,重点扶持一定数量有实力、社会信誉较好的民办学校,鼓励他们到农村开办分校,借助社会力量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