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生命主体有个性的成长资料解读

时间:2019-05-12 12:5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每个生命主体有个性的成长资料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每个生命主体有个性的成长资料解读》。

第一篇:让每个生命主体有个性的成长资料解读

让每一个生命主体有个性地成长

五莲三中

山东省五莲三中始建于1996年,占地面积248亩。现有1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657人,教职工562人,其中高中部88个教学班,学生4930人;初中部24个教学班,学生1727人。学校师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管理精良,有高级教师100余人,国家、省、市、县级骨干教师近200人。

学校以“让五莲的孩子接受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厚德博学、综合发展的杰出人才的后备军”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努力创建优质学校、品牌学校和特色学校。学校确立了“一二三”办学方略,“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两大战略”是指“多数全体战略”和“品牌特色战略”。“三大工程”包括高效生命课堂构建工程、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人文素养提高工程。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高考本科升学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的目标。

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才、教师的成长和社会声誉的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金牌学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金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1751”工程项目学校、山东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空军飞行员中学校长推荐制学校等荣誉称号。回顾学校近20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的办学思想,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指挥下,大致沿着“为了高考——赢得高考——超越高考”这样一个路径,不断丰富学校的发展内涵,逐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为了高考:分数至上的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高中一方面要落实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还要应对高度标准化、统一化的高考,这种巨大的矛盾落到高中学校身上,使几乎所有的高中感到纠结和艰难。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生存,是高中教育普遍面临的尴尬境地。追求高考升学率甚至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实在也是高中学校的无奈之举,因为社会、家长都用升学率做为唯一标准来衡量一所高中学校的办学水平。以高考论英雄的外部评价,催生了单纯以高考升学为办学目标的高中教育,使得学校内涵窄化,教学手段单一,培育目标单一,教育行为伪科学。

在一切为了高考的指导下,家长要分数,领导要分数,评价老师看分数,分数就是一切,老师只能不顾一切抓分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传神地表达出学校里的师生微妙关系。于是有了“灯光接日光”的教学,也就有了“时间加揉搓”教学方法。题海战术成为教师的高招,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过重的课业负担,祸及学生的思想和身体健康,学生俨然成了流水线的标准产品,没有了活力,没有了个性,更谈不上什么创造力。这种教育方式淡忘了高中教育 性质和核心目的,扭曲了高中教育价值,对于高中生终身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反思这种教育,我们认为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舍弃。

二、赢得高考:寻求突破课堂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推行,把高中学校推向了风口浪尖。学校审时度势,重新选择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发展目标。做为一所高中学校,不关注高考成绩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改革,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提高质量的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靠拼时间,靠题海战术的粗放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

学校在认真总结反思全面诊断的基础上,仅仅围绕突破课堂这一中心环节,巨鼎实施两大工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二是构建高效生命课堂。

(一)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促进教师均衡高位发展 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地自我鞭策:做我们当学生时最想遇到的教师,我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养,我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打造敬业爱生、业务精湛、德高艺馨、创造卓越的三中教师品牌。学校分析认为,近几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一流名校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在学校的硬件上,更是在教师的水平上。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持之以恒地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不放松。全体教师要准确研判教育发展的形势,百舸 争流,不进则退,不管是个体还是学校,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就会落伍。随着县内高中资源的整合,高中招生数量增大,优秀生源在学生中的比例降低。学校面临“低进高出”的压力,教师必须负重奋进、爬坡前行,通过提升教师水平来全面优化学生质量,大幅提高学生成绩,以此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从而把五莲三中办成学生向往,家长信赖,教师愉悦,社会尊重的卓越学校。

加强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教师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严禁对学生的体罚、变相体罚和语言伤害行为,严禁教师有偿家教、违规征订教辅资料及其他以教谋私有损教师和学校形象的行为,树立“校荣我荣”的观念,维护学校荣誉,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凝神聚力,勤奋工作,创造优异的成绩。继续开展十佳系列、最佳系列、名师系列、金牌系列、感动三中人物评选活动。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扎实搞好校本教研,突出抓实以听评课、集体备课、课堂达标课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教研,搞好校本培训,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引领教师高位发展。名师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象征和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名师、骨干教师培养方面,要引领更多的教师以各级名师、省教学能手、省特级教师为事业追求的目标,提升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的层次,为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继续用好山东省1751工程平台,充分利用共同体学校的优势 资源,向先进学校学习。走出去,请进来,为全体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促进教师的高位发展。

逐步形成竞争合作、充满合力的管理体制,建立相对科学完善的评价、运转机制,逐步改进评价考核办法,增强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发展领导力,努力建立公平公正、运转畅通、促进人才成长的机制,帮助每一位教师达到他(她)能够达到的最高职业境界。

(二)构建高效生命课堂,寻求突破课堂的有效途径 课堂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 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只有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多途径促进生命化课堂的落实。进行全面课堂质量管理,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力,继续采取学校领导挂靠学科、年级主任包联教研组制度和学校领导听课日制度,有关领导要深入课堂一线,掌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情,建立课堂教学会诊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部分教师进行课堂会诊,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行跟进指导,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提供支持。实施高效生命化课堂全员竞赛达标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竞赛达标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制定出台《构建高效生命课堂,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意见,印制“学习金字塔‘张贴于宣传栏、办公室和教室,出台学校文件强力推行高 效生命课堂。每学期定期举行大型高效课堂展示课用于相互交流和学习。加强课堂教学微环节研究。制定出台了各学科教学方略和课堂教学微环节研究实施细则。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当前,依然有许多老师更多关注自己的“教”,对学生的“学”关注较少。课堂教学改革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在相同时间里使学生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形成有价值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其是个性化的分类指导。学校在高一年级实行英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为学生提供A、B两类课程,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和构建高效生命课堂两大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过去教学效率的低下的痼疾,极大地解放了老师和学生。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实现了高考本科升学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的目标,录取人数每年增长100人以上。学校通过寻求突破课堂的有效途径,赢得了高考,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三、超越高考:让每一个生命主体得到最好的发展近几年来,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坚定走内涵发展之路的信心,加快了创建优质、品牌、特色学校的步伐,确立了“合格+特长”、“优秀+特长”的培养目标,以特长培养为学生增值,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至少能有一项陪伴终生 并能助推人生成长的特长技能。

(一)开展人文素养提高工程,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我校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出发,不断拓展特色教育发展空间,努力构建德育工作新视角,结合德育工作“文是载体,德是灵魂,人的发展是根本”的理念,提出了“以文养德”的德育工作思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多种渠道促进“以文养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重视阅读教育,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推进“经典诵读”活动。这项活动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学科教学本身,以世界读书日为平台,每年4月开展学校读书节活动。读书节以拓宽广大师生的阅读范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重点,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读写能力为目的,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开发特色化课程。满足学生特色发展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课程特色决定学生的发展特色。学校提倡和鼓励学科组、教师个人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逐步实施教师“1+1+1”工程,即要求教师能上好1门学科,开好1门校本课程,指导好1个社团。在新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引导教师要以非学科知识类为重点,突出乡土化、活动化、技能化。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纳入校内名师评选的必要条件。以此,满足学生特色发展的需要。

学校把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不断促进学校社团活动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学校设立了《心语》文学社、《沁园》校刊社、海韵乐团、朗悦诗文朗诵协会、新星书画社、摄影爱好者协会、轻舞飞扬舞蹈队、网络俱乐部、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社团组织,目前已有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社团组织。

(三)打造精品化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形成

学校德育活动要以人为本,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注重学生的养成与体验的校本德育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将五莲三中学生塑造成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品牌。

学校精心策划、组织、总结好每一次德育活动,将活动提升到校本课程的高度,使每一次活动都能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组织好感动三中人物评选、百里远足、十八岁成人宣誓、青春之歌演唱、旧书拍卖、高三毕业典礼等活动。办好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利用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好感恩教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等系列教育活动。

完善主题班会课程化、精品化、系列化,形成各年级富有特色的班会课程,让每一次班会都成为学生的心灵驿站和加油站。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论坛、外出培训、读一本好书等形式提高学校的德育科研水平,提升德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体教职工都要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注意学科教学体现德育目标。文科类教学要注重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理科类教学要注重培 养学生严谨治学、科学求实的理性态度。处室职员要注意服务育人。

(四)培养个性化学生,让学生成长为最精彩的自己 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把差异做为一种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学校确立“合格+特长”、“优秀+特长”的培养目标,以特长培养为学生增值,为学生的未来培植竞争力,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至少能有一项陪伴终生并能助推人生成长的特长技能。

继续加强奥赛辅导工作,学校将努力建设信息学、数理化生学科竞赛教练队伍,要认真研究资优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定向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继续加强艺体特长培养,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在艺体方面有专长的学生通过艺术、体育途径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和人生价值,拓宽学生成才之路。继续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特别重视发挥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在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中的作用。

探索并完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积极借鉴外校成功经验,使各层次学生接受最合适的教育,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的课程,为各类的成才提供有力支撑。

在2012年的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当中,我校姚久鹏、张庆林两名同学获信息学奥赛国家级一等奖,3名同学获国家二等奖,学校被授予“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学校”。2012年我 校学生在国家、省级体育赛事中共获得10枚金牌、7枚银牌、6枚铜牌,有些项目填补了日照市建市以来的空白。学校获日照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一名、全县中学生冬季越野长跑比赛第一名、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一名、全县中学生篮球比赛女子、男子组第一名。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2012年有30名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的责任在当下,更在未来。五莲三中将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勇于创新,积极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生命主体得到最好的发展,成就一个好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让每个孩子都幸福成长

让每个孩子都幸福成长

http://edu.shishi.gov.cn2010年8月24日作者:文:许小雄点击数:1

2——石狮市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石狮市在加快创建„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中,能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石狮的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已经走在泉州,乃至全省的前列,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很好经验。”这是去年泉州市教育工作督导核查组对我市教育工作督导核查后给予的高度评价。

事实确是如此。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高度重视教育均衡发展,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和谐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基础教育已经呈现出“安全校舍增加,危旧校舍减少”、“优质学校增加,薄弱学校减少”、“学校容量增加,班级容量减少”、“学校规模增加,学校数量减少”的“四加四减”的可喜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为宗旨,从政策、资金、设备、布局、师资、改革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实现了财政投入保障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课程设置、考核评估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正如市教育系统党委书记、教育局长蔡水添在年初的教育工作会上所说:“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要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各类教育和谐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为石狮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政策扶持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一城乡教育规划,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农村校、薄弱校建设问题,出台了《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建立三项制度,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一是建立市领导联系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制度,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经费安排等问题,并经常到农村学校检查指导学校建设和管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到学校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市有关部门和镇(街道)挂钩联系制度,开展帮校助学活动。三是建立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制度,定期送教下乡。目前,全市形成了力求实效办教育,多方配合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格局。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宏伟蓝图,关键在经费保障,关键在投入均衡。在资金扶持方面,我市坚持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主渠道投入,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逐步提高市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

出所占比例,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新增教育经费大多数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2008年至2009年,市财政新增教育经费3164万元和2331万元,大部分资金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近两年市财政投入校舍维修维护资金2000万元,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资金440万元,全部用于补助农村义务教育。

着力推进城乡学校设施均衡

我市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学校设施均衡。在校园校舍建设方面,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打响“三大战役”。一是危房改造战役。投入资金1.2亿元,拆除危房面积6.4万平方米,扩大校园面积933亩,新建校舍11.9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基本消除结构性危房。二是改扩建及学校装备建设战役。将中小学校园改扩建工程列为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校的改扩建项目;将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备维修维护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市教育局还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勤俭办学,节约行政经费,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得到全市各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各校挖掘潜力,广泛发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添置设备。2007年,投入资金重点改造全市中小学食堂,启动运动场建设;2008年,完成一级达标中学、中心小学和规模以上学校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建设,建成标准化塑胶运动场19个;2009年,启动“班班多媒体”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348间,加上原来已配备的多媒体教室,已完成目标任务的近70%,26所学校建成农村义务教育合格校,明年力争实现“校校运动场、班班多媒体”的目标。三是校舍安全排查改造战役。我市高度重视校舍抗震排查鉴定改造工作,对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排查评估,制定三年四期改造抗震设防不达标中小学校舍的方案,规划建设校舍面积119002平方米,将投入资金13153万元。

在学校教学设备方面,围绕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目标,着力抓好“三项建设”。在教学设备标准化建设方面:积极创建农村小学“十配套”乡镇,至2008年,我市所有镇(街道)小学“十配套”乡镇建设通过泉州市评估验收,率先在泉州市实现小学“十配套”目标。与此同时,我市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的意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计划于2012年完成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008-2009年已有26所中小学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今年年底全市将有一半以上中小学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在实验装备建设方面:2006-2008年,共投入3430万元用于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通过政府采购的教学设备,大部分用于装备农村学校。2009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园校舍维修及设备维护,建立中小学校设备维修维护长效机制,使全市的普通中小学教学实验装备均达到省教育厅制定的标准。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方面:投入5800多万元,建成校校互联互通局域网络体系,建成计算机室111室,多媒体电教室630套,中小学生计算机机生比分别为1:11.13和1:7.6,使我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为首批通过省级验收的县(市)。

提高待遇,稳定农村师资队伍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在师资,师资的稳定均衡,是教育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尽管我市城乡间的交通十分便利,但前些年农村教师要求调动的数量相当庞大,许多教师并不安心在农村任教,究其原因还在于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没有得到改善和提高。为此,近年来,我市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一是经济待遇倾斜农村教师。2006年,市政府决定设立“农村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奖励金”,全市农村教师享受每人每月200元、全年2400元的生活补贴。2008年,我市实行教师工作津贴补贴,农村教师在人均新增1000元的基础上,比市区教师再新增423元,共623元。2009年底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多补贴500元。二是师资配置倾斜农村学校。每年新招聘或引进的教师除紧缺学科留在市区,其余均安排到农村学校,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引导市区学校教师向农村中小学流动。三是政策措施倾斜农村教师。评先评优比例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职数比例向农村学校倾斜,并在农村中小学兴建了700多套教师公寓或周转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安居需求。四是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对口交流与帮扶工作的意见》,建立市区学校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帮扶和市区学校中小学教师农村学校任(支)教服务制度。今年春季,首批市直小学与农村基层小学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并选派22名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五是加大学校干部的培养和校际交流力度。如2010年,推行中小学校领导到异地各校挂职职锻炼,截止6月底已完成的工作有:选派中学校级领导到省内外名校异地挂职锻炼一学期;选派实验小学和中心小学校级领导到泉州实验小学、师院附小、晋光小学挂职锻炼一学期;选派全市各中心校和基层小学校长到3所实验小学挂职锻炼一学年,学习名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管理办法,提高校级领导的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6月9日至29日,组织中学校长到华师大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训,提升学校领导的创新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执行力。六是举办各种培训班,让校领导“充电”。学期初,选派33名小学校长到北师大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培训。4月中旬,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举办小学校长系列研修活动,培训班成员还参观了北京史家小学、北师大实验小学、北京灯市口小学、中关村四小并听取学校校长专题讲座。5月中旬,市教育局又专门举办石狮市第四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中心任务,立足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市”的需要,加强分区分类指导,更加注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薄弱学校,让来自我市小学的72名学校校级领导、中层班干部受益匪浅。七是统筹城乡学校教师编制。市区、农村初中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职工,小学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职工。八是着力提高农村教师业务能力。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计划》,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并围绕骨干教师、中小学校长、新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进行专项培训。现在,我市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为100%,其中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学历比例为81.61%,农村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为69.25%,与市区学校基本持平。

通过政策倾斜让农村教师“底气十足”,一下子扭转了农村教师都想往市区调动的局面,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师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加快教育改革,保障各类群体受教育权益

教育改革是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动力。一是实施教师评聘分离。市教育部门攻坚克难,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勇于偿试,大胆突破,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分离改革,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二实施教师聘任支教制度改革。实施市区学校中小学教师农村学校任(支)教服务制度,市区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在薄弱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市区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2年以上的经历。三是实施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农村学生升学比例,逐年提高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招生中定向生的比例,优惠政策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现在市区两所一级达标学校高中招生名额的50%定向到农村初中校,促进农村初中校的协调发展。四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试行)》,推行随时可以进课堂听课制度,促进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堂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广“同课异构”备课模式,实施片区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和联考制度,实行统考统改及片区联改;组建高中教研室,聘任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作为高中特约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开设高中教研网,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提高高中教学质量。经过实施,学校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表明,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已经和市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基本上形成了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

各类群体教育权益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标志。我市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事业的重中之重,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的工作重点,把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落到实处。落实教育惠民惠生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除学生学杂费;关注特殊群体,落实农村残疾少儿“三级补助”政策,把特殊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保障外来生入学,把“不让一名来石务工的外来工子女上不了学”作为我市对来石务工人员的承诺,健全和完善以流入地政府、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工作机制,营造关爱外来生的氛围,每年均克服困难,解决几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央视一套《朝闻天下》和新闻频道《整点新闻》、《福建日报》、《泉州日报》、《石狮日报》等媒体都对此作专题报道。

后记

回顾石狮教育均衡发展之路,可以看出,石狮教育均衡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教育改革的勇气和胆略,得益于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也得益于石狮独特的地理优势、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和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石狮市域三面临海,沿海三镇(永宁、祥芝、蚶江)与市中心区形成“三星拱月”。全市交通四通八达,普通公路总里程近500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约2.5公里公路,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市区到最远的乡镇只有13公里2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石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要求,从实际出发,确

立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和“一市一城”的工作思路,实行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一体保障,2006-2008年,除集中捆绑支农助农资金外,专门安排1.3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石狮市城乡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石狮教育均衡发展。

当然,石狮教育均衡发展更得益于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石狮是著名侨乡,广大华侨及社会各界人士兴学重教之风代代相传,形成优良传统。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使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建市20多年来,海外侨亲和港澳台胞捐资办学的资金达3.5亿元,捐资兴建或重建的学校26所;广大华侨及社会各界人士每年各项教育捐资平均达到4000万元,每年用于奖教奖学资金达到350万元;建立各类教育基金68个,基金总额4500万元。广大华侨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兴学,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石狮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石狮市农村学校规划布局趋于合理,城乡教师素质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基本上形成了城乡学校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我们有理由相信,石狮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的道路上,会走得更好更快!

第三篇: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蔡爱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国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基本希望和要求,受教育者的发展以及健康和体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然而,当前学生的健康和体质状况却非常令人担忧,已引起社会的普遍的关注。有调查显示,在书包越来越重的同时,中小学生锻炼的时间也越来越少。75%的学生认为体质不好是缺少锻炼造成的,60%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0%的学生说没有锻炼时间。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最近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数据表明,尽管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能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随着学生学年的增长,近视率也随之递增。”

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中说,学生体质健康的指标身高、体重、胸围都增加了,这说明营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体能的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呈增多趋势,以及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近几年征兵中应征青年体质不合格率明显上升,这说明学生体质下降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问题了,它已经威胁到了全民族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教育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但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依旧堪忧。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粗浅的谈一谈这方面的看法。

造成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先谈社会方面,造成学生体质下降有三个原因:一是物质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予孩子的物质营养更丰富了,同时孩子的锻炼机会少,产生肥胖儿童的概率当然就大得多。二是思想因素,传统思想中对待学习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学习是辛苦的,一定要吃苦、吃苦再吃苦,为了能有个好的考试结果,不惜以牺牲学生身体为代价,最终导致学生身心健康每况愈下。三是其他因素,社会上真正适合孩子们运动锻炼的场馆和设施很少。许多学生所住的社区附近根本没有体育活动场所,仅有三成学校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而各种名目繁多的夏令营中,真正能让孩子们接触和体验大自然、陶冶身心的户外活动也已经很少了,很多活动项目往往改头换面成了应试教育的培训班。

再谈学校方面,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有两个原因:一是考试分数,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质健康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学校看重的只是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而对体育和身心发展重视不够,学生的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还有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跟不上,课外活动名存实亡。二是运动安全,现在的家长维权意识很强,容不得孩子在学校有一点闪失,每所学校都为安全问题提心吊胆,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如减少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降低体育活动的强度。许多学校因为怕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了跳箱、单双杠等“高危”体育项目教学,并撤掉了相应的体育器械。

第三是家庭方面,现在许多家长都过度地给予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并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除了正常的课业外,往往还给孩子报名各种家教、补习班、特长班等,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活动与睡眠时间,有损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孩子们身体综合负荷指标下降。学生从学校回到家中就很少出门,学生写完作业后,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成为他们放松自我的方式,无暇参加体育锻炼而且眼睛长时间疲劳,能不近视吗?体质能不下降吗?

第四是学生方面,有些地方将体育中考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出现了“应试体育”现象,也就是考什么练什么。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天天围绕着体育中考内容转,强迫孩子没完没了地跑,弄得孩子很厌恶,不愿意上体育课,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学生追求自身体质健康的主观愿望不强烈,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淡化。不少独生子女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致使身体素质大幅下降。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校要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精神,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并排入课表,形成制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学校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条件,增加必要的体育设施项目设置,因地制宜建设健身路径或健身走廊等学生健身场所,使学生有地方、有器械进行体育锻炼,营造活跃的课余锻炼氛围。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加强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体育锻炼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解决,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共同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锻炼的辩证关系,树立锻炼好、身体好、学习好的科学理念;要通过家长会等活动形式,使家长们正确认识体育,鼓励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等。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健身意识,支持和培养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总之,全社会要共同关注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共同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出努力,要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蔡爱东 盐城市伍佑初级中学)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 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据了解,忽视儿童心理健康是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他们错误的以为,小学生不懂事就不会有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有20%的儿童有抑郁症状,其中4%的儿童被诊断为临床重症抑郁。重症抑郁最大的潜在危险是自杀行为,这便是现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这些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剖析当今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现状,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大都是独身子女,父母的溺爱,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对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电视游戏的惊险刺激,他们都想去尝试模仿,但他们又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顺心的事就开怀大笑、遭受一丁点的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还与家长闹矛盾。而家长在此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那他们在心理上往往容易产生盲目的自满、自卑、厌烦等反常现象;在行为举止上出现暴躁、偏激、易怒等情绪的变化;在知识学习上往往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与同学的交往上也存在着难以相处的局面。其实,学生碰到问题而产生的忧愁苦闷,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因此,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心理健康的意识,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我、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针对这些现状下面我谈几点我粗浅的看法:

一、给学生一个自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灵的交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爱又是相互的,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爱需要沟通,老师的赞美和鼓励则是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肯定和赏识,不仅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倾诉。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你,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注视着我,老师重视我,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老师更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冷落,从而挖掘学生的心理潜力,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而给胆怯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乐观的精神面貌共同参与学习。

二、自我教育时常抓

开学一星期后,我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实行“这星期我当家”的制度。每周一个值日班长,让每一个同学都尝试“当官”的荣耀和责任,值日班长采用轮流或竞争上岗的形式。首先,有竞争者自我介绍,接下来就怎样管理班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给大家呈现,一周后班会课上利用五分钟时间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再由同学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勉励其他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再接再厉,更加出色。一月后评比一个最佳班长,且可以再延续当一周的班长,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都争先当上值日班长为快。同样,学习委员等其它职务(包括组长)也是如此。我还大胆放手,主题班会也由小组承办,课余时间与他们确定好主题,把握尺度,内容、形式都由他们自己定,他们主持。同样每月评出一个最佳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小奖励。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同时也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增添班级的青春活力。除此之外,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开展读书乐活动,充分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大胆、善于表达的综合能力。为了获得更广博的知识,我们积极主办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黑板报等,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自律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想,做自主思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学,做自主探索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做,做实践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管,做管理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创,做创造的主人。

三、多方结合的心理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思品》课,只要时时刻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解,如“遵纪守法”、“学会守信”等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我想只要老师处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赞美和赏识,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可造之才。

四、办好家长学校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的不良行为经常会反反复复出现。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要靠学校老师的主观努力,更要靠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几方面结合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通过分析、比较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进而辨真伪、明方向。

五、融入大自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发展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上家庭成员的影响,个别学生显得过于娇嫩、自私,甚至冷漠。因而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精心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来验证、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调适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同学的友谊,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时时缅怀他们,更加勤奋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同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录像,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影片中主人公的言行,写好观后影评,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且学校每年都开展“体育节”、“科技节”,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是一个人心理形成的朦胧阶段,小学教育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以赏识教育为理念,让学生信心飞扬。如果每个教师把“开心教学,愉快学习”的赏识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给学生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张甜甜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热情的鼓励开始,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尊重学生的感受,悉心关爱、真心赏识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产生在校学习的幸福感、认同感。

总之,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多了解一点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讲究教育的艺术,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把学生引向正确的健康发展的轨道。它不仅能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得心应手,而且还能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做出有益的贡献。但愿我们的老师人人都能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我们应该本着“学习着,快乐着”的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心灵入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让每个生命在心理教育中熠熠生辉

让每个生命在心理教育中熠熠生辉

——听威海市心理健康优质课有感

荣成市幸福街小学

王鑫玉

2016年9月21日,我有幸到威海古寨小学参加了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观摩了来自威海市不同县区的4位执教教师的优质课,通过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的概念渐渐地由模糊到清晰,我从对这门学科的一无所知到大体明确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深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现将我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以最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孩子。在所有上课的教师中,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情绪饱满、热情,整堂课老师都面带微笑,无论学生是否配合,老师没有看出着急的心态。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该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良好的心理健康。

二、以最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就要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形成冲击。让我印象深刻的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我有抗逆力”,整堂课学生的心理波动非常大,特别是解决“新路分享卡”中自己的难题时,很多学生都被感动。

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不要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会自助助人。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地位、处境、利益、需要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点,他们的心理是相通的,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以最健康的心态去教育孩子。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小事大做”,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让“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底,伴随他们走过多彩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从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下载让每个生命主体有个性的成长资料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每个生命主体有个性的成长资料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每个学生体验快乐成长的幸福

    让每个学生体验快乐成长的幸福让每个教师享受教书育人的乐趣让每个家长收获学校教育的成果阳逻街金台中学 周新明......

    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沙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掠影 邓华斌 黎昌炎 一栋多功能的六层科艺术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宽阔的操场上布放着七彩儿童游乐城和各式各样的......

    教学反思交流发言稿 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七中学马娟 这是一次深度的培训,更是一次重新改变课堂的学习。正是因为渴望汲取新能量,也正是因为培训的精彩,为期十几天的培训学习在理......

    让孩子快乐幸福的成长解读

    让孩子快乐幸福的成长吧!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也在随时考虑怎样培养孩子。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孩子怎么样才算成功?怎么样才算幸福呢?我认为首先要身心健康,......

    分层走班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共5篇)

    分层走班让每个生命都绽放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教育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如何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学校必须主动应对的现实课题。自“九五”至今的20年来,我校遵循差异教......

    教育回归,让孩子享受生命成长

    教育回归,让孩子享受生命成长 漫步盐城市第二小学,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阳光、溢满自信的笑脸,是校园最美的风景。在这里,孩子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在这里,教育回归,让孩子......

    让生命有根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让生命有根读后感阅读了陶继新先生与王登峰先生的对话录《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一书,感受颇多,深受启发。陶继新说: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从公元前551年孔老夫子出生到中华人......

    让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

    让静止的画面有灵动的生命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