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

时间:2019-05-12 12:3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

第一篇: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

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

撰 稿 人:黄牧航

主持专家 :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嘉 宾: 何 琼(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唐云波(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历史教师)

今天我们讨论的专题是“如何健全高中历史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是每位教师都很感兴趣的题目。因为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都离不开评价,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评价问题是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那么,在评价问题上,新课程究竟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观念和做法呢?

我们围绕五个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什么是评价?第二,什么是发展性评价?第三,发展性评价评什么?第四,发展性评价怎样评?第五,发展性评价与高考矛盾吗?(PPT1)

要了解什么是发展性评价,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评价。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说到评价,首先的反应就是测量,而说到测量,首先的反应就是高考。这是把评价、测量和高考等同起来了。我们来看一下投影,教师们能够区分清楚“测量”、“评价”和“高考”这三个概念的异同吗?(PPT2)

我们先来看一下“测量”的定义。一般说来,所谓测量,指的是 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的量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PPT3)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有量必有质,有质必有量。测量仅仅涉及到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当我们满足于用数字来对一个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其结果往往是片面的或是不准确的。(PPT4)当我们仅仅根据测量的结果对一名学生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高分 = 优秀 = 高素质(PPT5)

所以说,测量并不等于评价,因为它只涉及到事物的量的规定性。那么,完整的评价应该是怎样的呢? 按照学术的定义,我们可以把评价理解为 “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PPT6)

通俗说来,所谓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比方说教师评职称,学生评三好学生,首先得弄明白评职称的条件是什么?评三好学生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标准,根据这样的标准往教师、学生的身上套,最后形成的价值判断就是评价。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有测量和非测量两种。依据百分制给学生打分,那是测量的手段,给学生写评语,那是非测量的手段。一般说来,测量手段是进行量的评价,而非测量的手段是进行质的评价。(PPT7)目前的高考都是依据学生的分数来录取,能否说当前的高考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测量,还不是评价? 高考的本质就是一种教育测量,由于它关系到考生的个人前途,所以我们称之为高利害的测量。严格说来,它还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

明白了测量、评价和高考三个概念之后,可能许多教师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又提出发

展性评价的概念呢?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内容?

刚才我们讨论了评价的定义,但还没有讨论评价的功能。评价具有反馈、激励、调控、选拔等多方面功能,而过去我们最看重的是评价的选拔功能,甚至认为这是评价的唯一功能。在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就把评价等同于高考。其实高考体现的只是评价的选拔功能,作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来说,我们应该更看重评价的激励功能。(PPT8)教育部颁布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给出了发展性评价的明确定义: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的发展。” 这里强调的就是评价的发展功能。(PPT9)这里强调的就是评价的本质功能。在学生的学业学习阶段,评价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呢? 它并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选拔淘汰,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我们就称之为“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法。该理念强调三个方面,一是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是并行的,评价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二是评价需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学生下一步的发展;三是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位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个体创造力。(PPT10)

需要强调的是,在新课程中我们推广发展性评价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评价方法推翻,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具体说来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从 评价方法数量化 到 既关注量性评价,也关注质的评价;二是从评价主体单一化 到 评价主体多元化;三是从评价维度简单化 到 评价维度多样化;四是从评价目的功利化回归评价的本质。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主题“发展性评价”评什么?这关系到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的问题。

在传统课程中,许多教师心目中的评价就是测验、考试,而且这些测验考试都是为高考服务的。所以一些教师认为,从高一开始,每一项评价活动都是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的。而在新课程中,评价的内容更加丰富,因此评价的方式也随之改变。有些教师甚至明确地对学生说:“高中三年,只有高考的分数对你们是有意义的,其余的都是假的。”这句话非常典型地反映了许多教师的想法。新课程所强调的是,不应该把学生平常的学业评价与高考等同起来。学业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考侧重于对学生的选拔。当然,我们也不能够把两者对立起来。我们希望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在平时学业评价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高考中同样有出色的表现,同样,在高考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这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学业评价。学业评价与高考有联系,也有差别。一般说来,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校课程学习中所取得的成就的评价。它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高中的各门课程,拿到高中毕业证书,与高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我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的,所以只有高考的概念,而没有完成学业的概念。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两条腿走路,同时加强对学业评价和高考评价的改革?事实上,我们也掌握了大量的例子,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高考的脱颖而出可以做到两不误。

从陈 老师的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学习的成绩,更有学习的方式。这就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那么过程性的成果又包括什么内容呢?

过程性的成果一般说来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 无法通过终结性评价来检测,只能通过学习过程的表现来观察的学习方法;二是与学科学习紧密相关而难以通过终结性评价衡量的智能因素,如解决现实科学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等;三是通过学科学习而达成的高层次学习目标,如正确的科学观等等。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如果我们永远只采用纸笔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那就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样,胜出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的人是给埋没了。(PPT17)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这意味着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用不一样的尺子来衡量学生。关于这些尺子的分类,我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在 1983 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最具说服力的分类体系。他把人的智能分为 8 种,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在历史学科中,我们也可以依据这一理论找到相关的实践评价内容。

视频二: 刘琴 老师

据我们所知,很多学校近年来都有计划地开展“画漫画、学历史”的活动,学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创作历史漫画,而且要描述清楚创作的意图。这就属于加德纳所说的视觉空间智能。执信中学的 刘琴 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下面我们来看看她的解说。

过程性评价的一定特点就是我们需要在评价之前就确定评价的标准,我们称之为量规。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有相关的评价量规,评价学生的过程性成果也需要有相关的量规。如漫画的评价,在评价之前我们就需要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漫画创作才是好的,我们应该沿着哪个方向去努力?大家看看投影,这就是一个漫画评价的量规,在实践中大家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及我们教学的要求加以调整。(PPT18)那么,过程性评价的第三个内容——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又如何评价呢?

现场展示:

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必须要在学生完成的一项具体的任务中进行。这个任务可以是完全真实的,如指导学生对本地现存的文物古迹作一调查,然后给政府写一份调查报告,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活动,对学生在这活动中的表现的评价就是真实性评价。当然,这种活动也可以是模拟的,如学生创作一个历史小剧本,并且在课堂上表演,教师对学生表演投入程度的评价就属于表现性评价。

例如 XX 中学的学生,在学习完鸦片战争后,在老师的指导完成了《林则徐》的剧本创作和表演。要完成这个表演,就涉及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内容。我们看一下视频。

视频三:历史剧

学生表演历史剧《林则徐》片断。

评价一个历史表演剧,我们可以有许多角度,如史料的真实性、服装道具的准确性等等,但其中也涉及到许多非智力的因素,如……(PPT19)

学习方式、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这就是过

究专题中我是这样做的……

看来,对于发展性评价,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的教师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但是,许多中学教师都认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是高考问题,如果高考不改革的话,课程改革就难以挺进下去,发展性评价也难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教师们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第五个话题——发展性评价与高考矛盾吗?对于发展性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从高考发展的方向来看,发展性评价的成果列入高考录取的依据是必然的趋势;第二是加强高考命题的改革,使那些 在发展性评价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选拔性评价中也应该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从严格意义上,目前高考的闭卷考试方式还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仅仅是一种测量。要从测量走向评价,我们就不能不考虑质的评价问题。而要实现质的评价,发展性评价这一块是必不可少的。从长远来看,学生平常的发展性评价成果势必列入高考的评价依据。例如,今年的 3 月 18 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就颁布了《关于做好 2008 年普通高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从 2008 年起,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考的招生录取或退档的依据之一。

我也注意到相关的文件了。应该说,这肯定是高考录取的发展方向。虽然不少高校招生的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考的成绩还是起决定作用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仅作为参考,但这样做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应试教育,我们对发展性评价的了解和经验实在是太少。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相信发展性评价这一块在高考录取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在高考成绩仍是高考录取的重中之中的时候,我们另外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加强对高考命题的改革,让那些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在高考中同样也可以胜出。一般说来,历史科的高考命题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命题的观念,二是命题的内容,三是命题的技术。其中与发展性评价密切相关的就是命题的内容和命题的技术。

命题内容变化最大的一个方面就是从教材观向课程观转变。课程改革以前,我们认为教科书就是学生学习的所有资源,“依纲靠本”成为了高考命题的不二法门。课程改革后,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教科书仍然是我们教学的主要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的学养、人格、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都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高考命题内容的改革也应该沿着大课程的思路发展。

近年来,全国和各省区自主命题的高考历史试卷都有一个趋势,那就是淡化“依纲靠本”的观念,有不少内容是“超纲超本”的,用某些教师很极度的话来表述就是三年高中白教了,教的内容不考,不教的内容反而拼命考。其实,这并非故意为难中学师生,而是以大课程观的理念来代替传统的教材观,并把它运用到高考命题中。

这种大课程观的命题思路,必然对主观题的答案设计和评卷造成较大的困难。既然不完全根据教科书来命题,那么也就不可能完全地根据教科书来设计答案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这就涉及到命题技术的改进问题了。就高考的命题改革而言,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和评分。制约开放性试题设计的难点其实不在于题目本身,而在于如何评分。

第二篇:活动育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活动育人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活动育人课程建设管理与评估

1、把开发实施活动育人课程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发展规划中,安排专人负责,与学科课程同等对待。

2、编写活动育人教材,根据教材进行活动,避免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

3、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安排好活动课程,并且不断加强培训,逐步实现一专多能。

4、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添置器材设备,保证活动场地,挖掘现有活动室、图书室、电脑网络等各种资源的使用潜力,为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5、配齐活动课程研究人员,开展活动育人课程的教学活动研究,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活动育人课程的教学水平。

6、学生参与活动育人课程质量情况纳入学生学习的综合评价之中,考核主要侧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效果上。活动育人课程实施原则

1.教育性、趣味性原则。活动育人课程的实施中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寓教于乐,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2.实践性、创造性原则。活动育人课程实施中,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3.导向性、自主性原则。活动育人课程实施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在确立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应当克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时,要给予学生较多的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增长才干。4.灵活性、开放性原则。要经常不断地改进和丰富活动育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

活动育人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目的

l、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二)评价要求

1、对学生的评价:

①注重发展,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是否能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参与活动的兴趣,重视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和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

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关注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解决与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考察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有利于准确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④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主动参与评价,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交互过程,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学生发展需要。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关注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关注过程,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2、对教师的评价:

①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有效的掌握学生发展的情况,并且采用有效的革新措施巩固评价成果;建立积极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赢得学生的尊敬,能激励他们超越自己。

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善于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趣而有效的结合。

③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资源。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及研究者。

④教师要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能灵活地在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和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能主动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新知。

(三)评价内容

1、学生评价

①自评内容:你是否一直对你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自评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全体成员均上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②互评内容: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互评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每组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2、教师自评 ①自评内容:

过程评价。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实践参与活动?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途径有哪些?他们如何选择处理搜集的信息?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小组长的功能发挥的怎样?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体现独创性?独创性体现在何处?

效果评价。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发展得怎样?哪一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学生的情憾体验是否获得满足?满足程度怎样?活动中有无“空白点”,体现在何处,设想如何改善? 自评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上述内容项目,自己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定性描述评价材料中要注重抓学活动中闪光点,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满足。)

3、学校评价

①评价内容:主题选择是否恰当。活动设计是否科学。活动组织是否周密。活动形式是否适合参加活动儿童特点。活动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取得了哪些新鲜经验,得到哪些新的认识? ②评价方式:审阅师生自评材料。与组织活动的教师(或教师小组)共同反思活动过程,交流讨论。召开学生座谈会。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第三篇:发展性课程评价心得体会

发展性课程评价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师要“三问”

蟠猫中学 唐良涛

首先,问自己。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要坚持“课中问”,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这样,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与活力。再要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其次,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尽

第四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论文

砚山职中

杨自娟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我校实施发展性评价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发展性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公正评价:考试成绩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但不能据此断定一个人实际能力的大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而学生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评价不仅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而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就新课程与评价改革谈五方面进行论证。

一、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产生改革热情,从而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

二、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教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在最终的评价结果里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

(2)评价结果通常与奖励、评职称挂钩,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3)评价意见面面俱到,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指导。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思路与

方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第一: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对于“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推广,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不适用。

成功人士的观点:(1)“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2)“学生成长记录袋”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3)把握“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思想精髓,灵活地使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避免形式化倾向等。

第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评价方法——优点单。

美国著名教育家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

第三:放大学生的优点,差生能变成优生。

教育专家周弘,二十多年来,他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位学识出众的高才生。

年轻时的周弘并不是教育专家,只是一个工厂的技术员。他说,第一次让小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题。作为老师,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责备学生。但是,他却在做对的那道题上打上一个大大的红勾,然后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碰也不敢碰哎。”8岁的女儿看了十分兴奋,她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高,升初中考试时,数学居然考了99分。10岁的时候,她还写出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作品。媒体报道了周弘的教育思想。他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泪地欣赏他们,拥抱和赞美他们。”作为老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找出学生的优点,沙里淘金,放大他们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们,你就会发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现,你的真诚和赞美会改

四、把握考试改革方向,是教师自身提高,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很多老师把评价改革等同于考试改革,认为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其实,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更为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需要借助其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收集反映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过程与状况的证据。目前的考试技术主要还是用来考核学生发展的结果,忽视了其发展的过程,因此考试改革本身无法等同于新课程中的评价改革。

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老师们必须明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领导者应认识到: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关键是促进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教研员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要立足于帮,而不是局限于评;要注重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而不是为了展现评价者自己的水平,提那些看似全面、深刻,但教师却无法实施的意见。

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目前,普遍流行的评价一堂好课的做法是——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当老师把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好课。现在我们不难设想,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一个个的脑袋里都没有问题了,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创新可言,我们的民族振兴还有什么希望。我们现在感到遗憾的是国家没有高精尖的产品,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可能是我们国家近期的危机,但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远期的危机?最可怕的危机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好奇心,这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惕。现在有些家庭几乎被现代化包围了,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问一下,电视机为什么会显像?电冰箱为什么会制冷?计算机的内存为什么那么大?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能作进一步的研究?这就是我们的整个环境、整个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在研究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时,作为老师就应该努力做到,怎样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产生一些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思考。这是鉴定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对课堂教学来说,问题情景甚至关乎民族的未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十分重要,也应当成为我们评课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并不是一座空中楼阁,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评价改革,参与评价改革,发挥每一个人的热情和聪明才智,把评价改革推向深入,把课程改革推向成功!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谈新教新功能》心得体会

砚山职中 杨自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身处教育底一线的教师,当面对新教材时,总会有许多体会:新教材是怎样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新教材有什么新的变化?怎样开发出与新教材相配套的课程资源?面对新教材教师的专业角色需要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习使我解除了困惑,更深入地理解了新课改精神。

本书分析了新教材的概念、本质与特点、构成与分类、新功能等问题,提出了“教材是范例”的新教材观,突出了教材应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新功能观。本书还分析了不同教材之间的差异及特点,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新教材。同时,本书针对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与新教材项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体验教学、自主合作学习等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另外本书还就帮助教师认识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学会怎样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特长做了重要的讲解。教材的功能与人民的教材观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学生、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三要素,教材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们长久以来把教材看承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事实性知识”,教材的功能非常大。新教材的新,首先体现在人们的新的教材观。这种新的教材观不再把教材看作是“事实性知识”,而看做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在新的教材观下,教材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挥出它的一般功能。

从广义上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具有教育意义,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多层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阴暗的一面。这就需要人们去努力挖掘蕴藏于生活之中的积极向上的一面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对其充分认识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升华,与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发生联系时,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生活中的教育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同时同一因素在不同的情景下也具有不同的教育性。在建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时,就要对这种韵语生活中的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因素及同一因素的多面教育性进行必要的选择,选择那些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最紧密、最具典型

意义的方面。

新教材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火热的现实生活。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就是这种要求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点: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的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

2、探究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

3、合作学习策略。是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

4、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指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找我、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策略。

对新教材有了认识后,我们教师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上做好角色的转变。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素质状况,如个性化、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所以教师要积极进行角色转变,做学生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

学习《走向发展性新课程评价》总结

平远三中

朱晓成

新的课程标准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那么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内容必须与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相匹配,评价内容是教学目标 的缩影,必须体现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范围与属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耍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一、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似乎是天 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人会怀疑这种权威式的评价存在什么弊端。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同学及学生本人,在成绩评价中,如果单纯由教师进行评价,难免会存不准确、甚至带有主观偏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慢慢地厌倦上课。教育心理学中曾告诫我们: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与教学效果成正比。因此,在教学中,从课程设计到学生成绩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来看待。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评价手段,因势利导,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每个 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好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从而激励和鞭策自己更有效地学习。当然,在强调学生评 价的前提下,并不否认教师的评价。应将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我国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成绩评价方法。由于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在阶段学习或学期、学年 结束时进行,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评价的反馈功能,对激励学生学习,帮助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以及提高教学效果成效不大。由于终结性评 价,其着眼点更多的是甄别作用,目的在于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法往往导致考试成绩好的学生 沾沾自喜,不求进步;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终失么学刁的信心。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价。其着 眼点在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道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技能掌握程度,体能锻炼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并 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得到强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所学知识在 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进步的幅度等,均可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对学习结果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它能严生或加强学习动机。因为 知道学习成效,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不断的反馈又能看到 自己的缺点,激 起上进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尽管终结性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而形成性评价比较繁琐,不易操作,但形成性评价方法更有助 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三、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所谓相对评价是指根据个人在学习中进步的幅度进行评价;绝对评价则是指在评价中不考虑个体差异,均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绝对评价方法,即以学生最后成绩达到的程度为依据进行评分,由于每个学 生的身体条件不同,起点各异,往往造成身体条件差的人无论怎样勤学苦练,也得不到高分;相反,基础好的学生并不需要努力却轻而易举地 得到高分。这种评价方法在应用上固然方便,但并不能反映学生学习成就上的变化及教学效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学习的评定,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出发,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态度、学业、行动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 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成就的变化。

由此可见,相对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进步,并得到强化和肯定,从而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当然在肯定相对评价 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绝对评价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将两种评价方法合理、科学地结合起来。

四、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台

在成绩考核中,一些项目比较容易量化,一般采用客观评价办法就能有效地测评出所要评价的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自信心、意志品质、行为等则难以准确量化,一般采用主观性评价方法。在主观评价中,由于评价者的角度不同、学识水平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也许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导致评价结果的“三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努力程度、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时,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将定性的东西合理量化。例如对于学习态度的测评,除了可采用态度量表的形式外,还可对学生课中、课外参加练习的次数、表现等进行记录和统计,以此反映学生运动参与程度;又如合作意 识方面的评定。也可通过观察学生课中参加集体性项目的,与同学相互的合作表现进行定级,然后由定性转化为定量。总而言之,一切主观性 的评价内容都可通过学生课中练习次数,投入程度等行为表现进行量化,为客观化评价奠定基础。

第五篇: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课程实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1.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数的现象。同时,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与音体美等课程。

2.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如:地方课程,我们开设的有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发明与设计等;学校课程,我校规划和开发了《书法》、《剪纸》、《养成教育》、《弟子规》、《廉政教育》等。

3.学校实施“1+1”工程。提倡、鼓励并支持教师在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够胜任第二或更多课程。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全部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

4.配置先进设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综合素质。学校定时开放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学生实验室、微机室,并开展学生读书征文活动、读书心得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都配备了交互式白板,满足教与学的最大需要。学校健全理化生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使每学期理化生实验开出率达100%,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立舞蹈队、合唱队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

5.积极开展“家长登讲台”活动,聘请“有一技之长”、“有绝活”的家长走上讲台,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让他们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带进课堂,展现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近距离感受社会生产、生活的魅力,进行“家校合作、全面育人”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

二、教学工作潜心专心,厚积薄发

(一)立足校本教研,创新活动方式,构筑合作成长平台

1.“说备同步,讲研一体”的教研平台

学校配置了3口教研集备活动室(配备白板),每学科每学期组织10——15节集备研讨课,每次活动第一节为课堂教学展示,另一节评课研讨,实现讲课和研讨一体化,上课评课力求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性和高效性原则,以构建具有学科特色、教师特色的高效课堂。平时的教研活动,以包科教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主持人、主备人,说课和备课实现同步进行,突出实效。

2.注重名师培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我校教师队伍人员多、师资力量不平衡这一现状,又鉴于我校省、市、县各级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一优势,学校出台了“构建骨干教师群体,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策略方案,提出了“明确任务,加压骨干”、“课堂示范,锻炼骨干”、“科学考评,激励骨干”、“培养典型,宣传骨干”的工作思路,并对每位骨干教师提出了“四个一”的具体要求:学校把每学期的第三周定为“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引领示范周”,每位骨干教师为同学科教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要举办一次业务专题讲座;每位骨干教师必须承担一个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每学期每位骨干教师至少要结对帮辅一位青年教师等。在此基础上,我校还以骨干教师为主体适时开展了一些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如2010年4月举办了由聂校

长执教、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参加的“名师导教,学科联研”校本教研改革研讨会;利用暑假集中学习期间举办了“名师引领,经验共享”校本教研论坛等活动。借助这些平台,实现了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仅2010年,我校就有一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一人在全国数学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两人获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人获三等奖。我校现有省特级教师两名,市级骨干教师、能手、新秀20名,市级兼职教研员6人,县级教学能手、新秀45名,今年又有两名教师参评省教学能手,县级以上骨干占专任教师40%。

(二)夯实级部管理,两线融合,立足实际,培优转差,开创教学管理特色。

初一级部主要“抓衔接,促习惯养成”; 初二级部主要“抓稳定,防学生分化”;初三级部主要“抓提升,确保学生升学”。

双线管理,即“教导处、年级组→教备组长→教师→学生”的学科管理线,“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班主任→学生”的班级管理线。双线管理融合,真正以生为本,落实到学生发展上,培优转差,实现大面积丰收。

学科线注重课堂常态化,积极开展系列课、优质课展示、教学研讨会、成绩分析会、教师论坛等活动;班级线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窗口班级建设,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会商会、主题班会、才艺展示、竞赛、实践等活动。

(三)聚焦课堂,规范课堂,转变作风,务求实效,追求课堂的生活化、生命化、常态化。学校工作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在课堂,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师发展在课堂,管理秘诀在课堂,学校声誉在课堂。

1.课堂教学管理体现“底线加榜样”,“底线”是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榜样”是凸显榜样的树立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和提升。

2.狠抓师生上课基本规范:教师无故缺课、上课迟到5分钟以上、上课不备课、不按课程表上课、上课早退等行为均视为教学事故;学生上课违规、违纪行为,也要严厉查处。教导处、级部将加大对课堂教学(含音体美信劳活)的检查力度,有问题未发现,视为失职。

3.认真落实“三五X”教学策略,深入开展系列课活动。

系列课的顺序为:骨干教师、教备组长的先行引领课→同学科同伴互助展示课→全校教学开放示范课→个性优质课堂展示课→校长、主任随堂听课。

4.业务校长、级部主任、包科教干、教备组长要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导处、年级组要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务求实效,落到实处。

(四)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鼓励创新,搞好精品展示。

从本学期开始,要求先周备课时,要体现电脑、白板使用,年龄偏大的教师可以继续使用纸质备课,年轻教师要使用电子备课和纸质简案,备好后发至教学管理平台或年级组,依据《**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及量化评估细则》,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系统的、细致的要求。每周五下午由年级组对教师的常规材料进行查评,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常规材料检查一次。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教学要求,精选内容,用好“同步”,分层布置,量要适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以便及时反馈,提倡全批、面批等批改形式。作业、试卷批改要细致,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评,督促学生认真纠错,并建立错题集,倡导使用具有针对性、鼓励性、指导性的作业批语。

教导处、年级组、教研室在学期末组织包学科教干、教研组长及部分骨干教师对本学期教师常规进行评比、表彰、奖励,各级部设优质备课、特色备课、优质常规、特色常规各十名。

(五)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狠抓学生习惯养成。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教师、班级),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给学生以信任、理解、宽容、机会,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学生会给你无法预设、超乎寻常的精彩。

“没有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罪恶。”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表示,教育的本质是引领人的灵魂,激发人的善性。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习惯养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规范和生活、学习习惯,终生受益。先成人后成才,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我校每年新生入校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常规教育和队列队形训练,并上好《开学第一课》,从学生入学抓起,“要求(内化为)→习惯,习惯(升华为)→素质,素质(沉淀成)→文化”,力求“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六)关心教师发展,通过培训学习、自身努力、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融入共同体,在模仿中成长,在创新中成功。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我们并不缺乏好老师,我们缺乏对老师的关注、帮助和提升,我们缺乏对有潜力的好教师的培养、引领和提升。所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关怀当做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经验、反思、案例、随笔等),逐步提炼、升华出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坚持与更多的智者同行,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站在集体的肩膀上,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行进在通往名师的大道上。

(七)改善(课堂、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甄别,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促进发展。因此正确分析和处理分数能够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评价和激励老师。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离均率和提高率来评价学生和教师。这样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也就是与自己竞争,淡化分数。同时,也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看分数,更要看到分数背后孩子们所付出的努力。因为关注孩子的努力就是关注了他们的发展,关注了生命。只有我们评价的落脚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我们的评价才真正地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这样的评价才更富有理性。

下载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九 高中历史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推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5篇)

    孙寺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孙寺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

    中学课程实施与管理制度(合集5篇)

    ##中学课程实施与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施与管理领导小组,加强检查与指导。 2.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时计划,开全学科,开足课时。 3.组织新教材研究小组,开展教学研讨......

    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

    发展性作文评价的课程意义 本 期 话 题发展性作文评价的意义及实施 作文评价能力是教师从事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能力,其优劣高下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发展性作文评价,是......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总结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学习总结朱加鑫 2009年8月《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总结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课程计划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 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D.课程编制 答案:B 2.哪一个不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A.创生取......

    13课程实施与教学工作汇报(合集5篇)

    莒南县涝坡中学迎接市课程实施水平与教学工作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10人,教职工114人。近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教研室的......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计划5则范文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学习计划朱加鑫 2008年9月《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学习计划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研究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研究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让校本课程逐渐成为我国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美术是孩童打开美术殿堂,开启艺术之门的基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