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在大力发展的时代,也是我国急需要各类型人才的时候。因此,为了配合国家所需,着重发展中职校教育,借此培养出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也成为形式的必然所趋。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潮流的兴起,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技能的提升是中职人才培养的重点,而课程的建设又对中职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则本着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将基础的理论课程学习与实际动手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来探讨中职电子商务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 电子商务 工学结合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185-01
随着我国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信息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消费方式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节奏的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电子信息产业,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由此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使得电子商务得到大力的推广。而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也作为一门炙手可热的学科应运而生。
一、中职电子商务课程现状
(一)人才培养方向定位问题
虽然电子商务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学生们的青睐,但电子商务专业却存在一个争端非常大的问题,即人才是应该着重于电子技术方面,还是着重于商务发展的方面。这样大的一个漏洞问题导致了虽然学科存在,但培养人才的方向还是不清不楚,学生在学习中把握不住专业的特点,以至于不能明确自己的就业去向,导致人才的流失。
(二)课程体系内容的问题
中职以着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而开设的教育专业,由于大部分以理论为主,教学体系还是建立在以科学体系为基础的架构上,与专业的电子商务职业岗位交接不上,明显对应不了,以至于耗费心神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电子商务型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于在实际中进行十足把握的应用,而不是只会说不会做的“纸上谈兵”。
(三)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向教师团队
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高技能型导师的指导,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想培养一批批电子商务型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他们既需要具备强大的基础知识储备,又需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而目前中职的教师,大多数只是刚刚毕业,还完全没有实践的经验就被派到讲台上教课,这样完全传授不了有用的知识。
二、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建设
(一)中职电子商务岗位简单分析
电子商务在迅猛的发展势态中,也在颠覆着人们对于市场营销的传统观念,它一次次的撞击着人们的神经,对于电子商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人们措手不及。因此,电子商务的岗位简单归结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要求电子商务人才懂得基本的发展方向,并且能把握住发展的动态,包括专业的网站运营等技术。不仅需要平时的维护,也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补充。
2.在网络营销方面,主要包括前期时客户的开发,搜集客户的信息,并且及时反馈客户的需要,把握客户的动向,与客户能良好的沟通等。
3.电子商务客户服务方面,这个方面包括了后期对于客户的投诉或举报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且针对于此总结分析等。
(二)工学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建设
首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中职电子商务开展理论课程之前,进行实地考察作为理论教学的准备工作。进行实际的社会研究,在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上,应该要大力开拓新的合作企业,同时更要把握住现有的机会,加深与现在合作企业的合作模式。以此为基础,有效分析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需求。
其次,建构高素质的双向教师队伍。电子商务专业不像其他专业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专业的商务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及能力提高至关重要。电子商务教师除了可以聘用一些真正企业的精英人员来教授课程以外,还可以安排教师参与企业的挂职锻炼学习,且在课程的安排上也可以进行有心计的设计,这样不仅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也能将更具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结语
通过本文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研究,在初期的理论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把握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方向定位。对于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能力培养要求,以及不断完善的高质量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发展中才能将专业的教师队伍逐步完善,才能加强校企合作的效率,才能不断推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使电子商务专业越来越高质量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移山.基于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1).[2]蒋林华.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研究,2007(5).[3]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2011(11).[4]周立华,付正佳,杨红焱.21世纪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级研究版),2003(24).责任编辑:张丽
第二篇:对中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初探
2009“中国· 职教论坛”
对中职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初探
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方 俊
摘 要:本文从分析合肥市的地域经济特点入手,提出了中职开展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基本思路,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推行工学结合的实际做法,重点剖析了进行专业改革的实际做法,介绍了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要点,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最后谈了工学结合的体会。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习改革
工学结合这种办学方式在国际上一直比较认同,它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国家多次发文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深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
顾名思义:“工学结合”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半工半读”是一部分时间做工,一部分时间读书。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
下面介绍我校在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体会,希望以此作为引子,和大家分享交流,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一、工学结合的立足点是专业建设与改革
我校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双风工业区,合肥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正在大力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及合、巢、六经济圈、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汽车及电器制造业发达,政策环境优越,企业每年需用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力,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人才紧缺,我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植与区域块状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增强专业“进口”的吸引力,“出口”的满意度。学校以汽车专业为基础,进行专业建设,多方引进人才,及时增添了近百万的汽车及数控设备,开办了数控应用大类专业、机电、模具及焊接等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技能训练才能完成。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专业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实行工学结合的主要做法是:
1.进行专业改革,突出实践教学
以前我校各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对实践重视不够,技能训练的时间较少,且安排不合理,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近几年我们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水平,对我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相应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如数控应用专业定为熟练操作工,汽车专业为制造工及汽车维护工。
(2)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发出校本课程。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变化,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例如,围绕与江淮股份公司合作自编及合编教材;综合各门专业课程,自编了数控等实习校本课程,真刀真枪实施项目教学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3)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理论与实习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周倒或轮倒制。理论与实习课时比为1:1,专业课与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控专业上已成功的开展,通用班实施“了项目教学法”和理实一体化,开办两年来,已有多名学生在安徽省乃至全国大赛上屡获佳绩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工学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习实训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在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自筹资金建设了可编程控制器、数控编程、电工、电子技术、机电控制等实验室;申请到了国家汽车维修示范基地项目,汽车维修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拥有的一个中级汽修厂的条件,近两万平方的实训车间,一个标准化的驾训场地。
(2)挖掘潜力、提高实习设备利用率。一方面,调整实习教学的组织形式。对校内实习教学的班次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每天一班制改成两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星期天,安排学生实习,避免了实习设备闲置,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设备的效能,提高了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作业时间。
(3)加大实习产品与实际产品的结合力度。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仅有通常的实习课题还不行,我们安排学生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生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适应企业生产的能力,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3.建立一双支师型的队伍是工学结合的有力推手,我校通过外部引进优秀人才和内部按照老师的专业特长定向培养来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老师笔者认为其基本内涵有二点:一是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认为教师既能教学,著书立说,也能参与工程实践,解决一线生产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他既可以是教师又可以是专业技术人员。“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传递给学生,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超前性。“双师型”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特别强调其必须掌握高超的生产操作能力,教师能以自己准确、熟练的示范操作进行演示,并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实际给予明确、有效的指导。
二、工学结合的突破口是校企合作
1.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优化工学结合环境。
我们在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努力开发实习产品、不断改善实习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了一批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我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不仅满足了强化学生技能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这些企业主要有:江淮集团、奇瑞汽车、合力叉车、星马汽车等。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为使学生到企业实习更加顺利,也为防止工作中分工不清甚至出现推诿现象,我校与有关企业都签订有协议书,明确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责任: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承担学生入厂后的一切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其中包括挑选思想、业务技能素质好的工人师傅来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和我校带队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训任务;对实习学生进行厂纪厂规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按照我校校外实习计划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组织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组织学生完成生产任务;这些措施的实施,既保证了学生的技能训练质量,又减轻了学生在学习、生活费用上的压力,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机会。
(2)校方的责任主要是:派出带队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教育和实习指导;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培养目标要求,制定并实施生产实习计划;配合企业做好留厂就业实习学生的选拔工作。
三、工学结合几点体会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建好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1.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功,之后到校内生产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参加企业生产,不仅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还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实习基地的教育功能。
2.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育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还具有导向功能。通过直接接触企业生产实际,使我们明确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从而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3.有利于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们的教师通过带学生到企业现场实习,不仅可以做到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心中有数,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4.安排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训练,腾出了学校的部分办学资源,相应的拓展了学校内部的办学空间,有利于扩大招生规模,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能力。
5.选择的大部分合作企业,既是实习基地,又是就业基地,因而具有就业功能。近几年由于我们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疏通了多种就业渠道,使我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
6.结合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充实了企业的生产力量,缓解了当前企业技术工人紧缺的状况,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
7.实行工学结合,能减轻学生经济负担,能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虽然我校在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也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一定的成绩,但在工学结合的深度和校企合作的管理上还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相信工学结合这一办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一定会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陈解放
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创新中等职业教育模式》作者:梁乃锋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作者:耿洁
第三篇: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
摘 要: 计算机专业的photoshop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性。根据工学结合的理念和photoshop课程的独特性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工学结合是一体化的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理论的学习,而且能让学生在逼真的职业情景中,进行实践操作。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 photoshop课程 教学设计
photoshop主要是一款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扫描、编辑、修改,还能对图像进行制作,体现广告创意,实现图片的输入与输出。也是目前计算机专业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对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更是学习的重点,photoshop被广泛应用于广告、摄影、美术、网页设计等多个行业。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少不了photoshop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学结合理念,不断提高中职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中职生的岗位技能,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问题和解决各种问题。
一、工学结合理念
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推进工学结合理念,就是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就业,帮助有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中国的特色职业教育。其中,所说的工学结合理念,就是要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行业的社会实践有机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生的“工学相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理念既具有一般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photoshop课程的特点
photoshop是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在photoshop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平和动画制作方向,photoshop课程可以分为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其中,在前导课程中,主要学习色彩构成、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方面内容;在后续课程中,主要学习flash、3dmax、平面综合实训、动画综合实训等方面内容。photoshop课程是将平面设计和商业活动有机融合的一门课程,既实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将工学结合理念与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相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养,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photoshop课程设计中,要遵循“就业为导向,实践为动力,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实践环境,提供各种岗位供学生选择,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并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各种情景设计,设置的情景内容,一般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内容设计的情景如下表所示:
通过设计这些教学情景,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岗位情景中,体会职员的心理,在各种项目的安排上,最好穿插进行,合理安排时间,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photoshop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学习中,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一体化和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中职学校的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工学结合理念课程体系相配套,形成一种以就业为导向、工作实践为动力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过对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师与计算机行业的合作、交流,形成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的一体化,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对行业岗位任务有了一定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和社会认同度,体现中职院校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四篇: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http://www.qklm.net/qklb/2009_18_7287.html
(王丽菊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信息系)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学结合是解决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困境的途径,并给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实践性、新颖性很强的专业。交叉性在于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到网络技术、商务贸易、企业管理等学科。实践性主要是电子商务在实践中对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新颖性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去年的讲课内容在今年就可能过时,要求授课内容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随时调整。因此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日益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明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实务性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巩固,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教学计划中的独立实践环节,如大型作业、实训周、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不完善、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也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
2.缺乏完善的实践指导教材与师资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受教育观念转换滞后性的影响,使得目前许多实践教材比较陈旧,漏洞较多,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使得实训的要求与最新岗位需求不吻合,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新型专业,目前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没有一个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教授,而多是从事其他专业的教师,一类是从事经济管理类的教师,另一类是从事计算机类教学的教师,在讲解电子商务的技术理论和商务理论、电子商务实践时不能兼备,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也会随之创新,电子商务专业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更难于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和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 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因此,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重视不够、管理松懈等原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提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措施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践课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充分理解“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依托区域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充分采取多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模式,如定期定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外包等方式,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局面。
3.进一步完善与规范实践教材,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各门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均应配置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规范的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在编制实践教材时,一定要明确该课程所支撑的岗位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做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衔接和融合,避免漏缺或重复。同时,在制定教材编写方案时应充分征求和采纳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工作中去。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实验;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在职人员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三是派送学院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
(1)大力开展“激发兴趣―感性认识―理性了解―感性接触―理论提高”的教学模式。
课程学习项目实施按照“项目导入―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基本知识讲解―工作任务训练―项目总结评价” 的流程。项目导入:对学习项目以案例式或问题式进行导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工作任务示范演示:对工作任务进行示范和演示,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本知识讲解:对所要掌握知识进行介绍,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工作任务训练: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工作任务训练,使学生具备相应工作能力;项目总结评价:由学生对本学习任务进行总结,老师进行评价,进行理论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积极推进“模拟与实务结合,实训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利用电子商务专业实习软件(例如南京奥派电子商务,武汉乐天电子商务实习软件,金碟沙盘实习软件等)进行电子商务与企业经营等模拟训练,借助淘宝网、阿里巴巴、拍拍网、电子商务专业实训网站进行真实商务运作。利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利用合作企业和依托学生社团成立的商务联盟(内含营销模拟公司、网上商店、物流模拟公司等)及所属网上商店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
(3)大胆引入“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的教学模式。
最大化利用学习时间,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内学习和实训与课外实践创业,达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最大化利用学习空间,把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校内仿真实训与校外真实体验,达到校内与校外结合,从而走出工学结合新路子,达到职业能力的最大提升。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创新工作,我们应摒弃陈规、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拓展新路,本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2] 俞建新.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4,(2).[3] [1]张启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行动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4).
[4] 王德耀.开展产学结合,促进高职教育[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第五篇:浅议高职《模具CADCAM课程》工学结合
浅议高职院校《模具CAD/CAM课程》工学结合实施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邮编710082 刘航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模具CAD/CAM课程》如何走工学结合之路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体教学方法,几年来,我院按照模具制造企业应用实际生产项目构建课程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模具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中心,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指明了高职院校《模具CAD/CAM课程》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才能适应我国的工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模具CAD/CAM课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
当前,高职院校《模具CAD/CAM课程》虽然经过几年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还有不少的的差距。其特点是:课程中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比较笼统,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强调所学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忽视了具体的职业能力培养,缺乏职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方法不能科学地衡量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多数的评价都是以书面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统一的职业能力评价方法。高职院校《模具CAD/CAM课程》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模具CAD/CAM课程》应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按照岗位实际操作的能力需求,以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走工学结合之路。
《模具CAD/CAM课程》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需要具备塑料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数控编程与操作、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必须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缺一不可。三年来,本人以模具制造企业应用实际生产项目构建课程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模具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中心,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一、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
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地分析与思考,这种办学形式称之为工学结合。这种办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也是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领域。我院《模具CAD/CAM课程》依照企业的模具实际生产过程,仿照企业设计室的实际现场情景,采用项目训练方法,对常用模具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这种综合性实践过程中得到核心技能方面的培养。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与企业实际进行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完全一致,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模具CAD/CAM软件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掌握产品造型设计、模具设计和自动数控编程等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能。
根据典型模具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客户提供资料(2D、3D图或实物)→技术人员分析研讨→产品三维造型(依据于2D图)或三维造型的修改(依据于3D图)→使用UG NX或pro/e的模具的三维结构设计→出模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图→数控编程→加工中心仿真加工。我们在模具CAD/CAM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中教师演示、组织安排放在课堂中,学生实际操作放在机房中,教师在机房中造就工厂的实际场景。教学过程如下:教师提供企业真实的资料,如(2D、3D图或实物)或学生生产实习时搜集到的企业产品→对产品里的某几 1 个制件进行工艺分析,如重量、浇口类型、拔模斜度,冲压件压力中心用计算机来求等等,→依据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三维造型或三维造型的修改→使用UG NX软件外挂的模具3D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分型面,调入国标标准模架,自动生成型腔和型芯,分析其准确性→生成模具装配图和模具主要零件工程图→对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进行数控编程→仿真加工工作零件→综合评价该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特点。总结经验,整理资料。
以下是该课程中我们以陕西烽火有限集体公司的军品电台耳机壳体为项目,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典型模具零件的三维实体特征建模
1.信息采集
教师:◆下达模具零件三维实体零件图形
◆讲授完成项目的流程 ◆演示任务分析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提供技术文档范本,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 ◆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决策
教师:◆组织讨论用CAD软件绘制模具零件三维实体零件图形方法
◆讲授CAD软件绘制模具零件三维实体零件图形方法,讲授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实际训练
学生:◆学习CAD软件绘制三维实体模具零件图形基本知识
◆参加讨论用CAD软件绘制三维实体模具零件图形方法 ◆分析绘制三维实体模具零件图形步骤
◆选择绘制三维实体模具零件图形所需命令 3.计划
教师:◆指导了解三维实体零件图形功能
◆指导学生制订绘制步骤 ◆指导学生选择绘制命令 ◆讲授CAD软件拉伸命令应用 ◆讲授CAD软件旋转命令应用 ◆讲授CAD软件扫描命令应用
◆讲授CAD软件倒角、抽壳、孔等命令应用 ◆编辑三维实体造型命令应用
学生:◆制订绘制步骤
◆选择绘制命令
◆掌握三维实体零件图形绘制和修剪命令 4.实施
教师:◆讲解三维实体零件图形绘制注意事项
◆发放三维实体零件图形
◆演示三维实体零件图形绘制要点
学生:◆学习完成三维实体零件图形绘制
◆制订绘制步骤 ◆选择绘制命令 ◆绘制三维实体零件图形 5.检查
教师:◆讲解三维实体零件图形绘制要点 学生:◆检测三维实体零件合格性
6.评估
教师:◆总结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典型问题 学生:◆学生互评
◆资料的存档
(二)典型模具三维装配
1.信息采集
教师:◆下达三维模具零件装配图形
◆讲授完成项目的流程 ◆演示任务分析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提供技术文档范本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
◆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决策
教师:◆组织讨论用CAD软件装配模具零件方法
◆讲授CAD软件装配模具零件方法 学生:◆学习CAD软件装配模具零件方法基本知识◆参加讨论用CAD软件装配模具零件方法
◆分析装配模具零件方法步骤 ◆选择装配模具零件所需命令
3.计划
教师:◆指导了解三维装配模具零件的功能
◆指导学生制订装配步骤
◆指导学生选择装配命令
◆讲授CAD软件从下向上装配的应用
◆讲授CAD软件从上向下装配的应用
学生:◆制订装配步骤
◆选择装配命令
◆掌握三维模具装配的命令 4.实施
教师:◆讲解三维模具零件的装配注意事项
◆发放三维模具零件的装配图形
◆演示三维模具零件的装配要点
学生:◆学习完成模具零件的装配
◆制订装配步骤 ◆选择装配命令 5.检查
教师:◆三维模具零件的装配检查情况分析
◆讲解三维模具零件的装配要点
学生:◆检测三维模具零件的装配合格性 6.评估
教师:◆资料的存档
◆总结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典型问题
学生:◆学生互评
◆资料的存档
(三)典型模具零件的数控加工
1.信息采集
教师:◆下达模具零件图样和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讲授完成项目的流程
◆演示CAM软件自动编制同类零件铣削程序的过程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提供技术文档范本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任务并搜集资料
◆学习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2.决策
教师:◆讲授数控铣削加工方法
◆讨论: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选择数控设备、确定装夹方式、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利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的操作步骤
◆提供刀具样本
学生:◆参加讨论:模具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选择数控加工设备、确定装夹方式、选择刀具、确定切削用量
◆确定定位基准和装夹方案 ◆选择零件加工所需刀具量具 3.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编制工艺规程
◆指导学生填写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卡片
◆讲授利用CAD/CAM软件自动编程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学生:
◆填写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卡片 ◆绘制走刀路线图
◆掌握利用CAD/CAM软件自动编程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输出程序清单和刀具清单
4.实施
教师:◆演示程序的生成
◆强调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数控加工中心日常保养要求
◆演示数据电缆连接和通信接口设置,演示程序的传输方法
学生:◆学习数控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
◆数控加工中心日常保养
◆熟悉数控加工中心操作面板
◆连接数据电缆,进行接口设置,传输程序 5.检查
教师:◆规范检查零件质量
◆讲解工件检测主要注意事项
学生:◆检测加工零件,判断零件合格性
6.评估
教师:◆资料的存档
◆总结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典型问题
学生:◆检测加工零件,判断零件合格性
◆学生互评 ◆资料的存档
在以上项目教学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方法得当,在较少课时的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学生在就业应聘中很快崭露头角,如应聘到广东汉达、勤德以及天津绿点集团等企业,到这些企业后,学生上手快,适应快,为企业的建设做出了大的贡献。
二、《模具CAD/CAM课程》工学结合注意事项
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是一个新鲜事物,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总之,利大于弊。以下是应注意事项,供同行磋商。
(一)对教师要求
教师自身首先要对“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等教学理念有深刻理解,并需要具备能将这些理念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需有充分了解和熟悉。再次,在正式上课前,教师需对教学内容做好精心准备,包括教案、课件及教学中的各种过程材料以及项目教学的成败后果预测及处理措施等等。这几年我们老师先把从企业里购置及企业赠送的几十套模具由实物转换成电子工程资料,方便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使用,如企业的标准、企业的习惯画法及企业的要求。
(二)对教学环境要求
实训装备和实训场所是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的保证。根据本课程的实际应用特点,我院按一个班50人来算,配备有专门用于CAD/CAM课程教学的计算机房,装备有配置较好的计算机55台(备用5台)和相应套数的各种模具CAD/CAM/CAE软件,如:UG NX、Pro/e、CAXA
Me等。教学环境不光是软硬件的问题,更包括完整的企业技术资料和对人和物的严格要求。
(三)对学生要求
要求学生做到:
1.硬件:
1)资料存储装置,如U盘、mp3、能存储资料的手机、移动硬盘等。2)笔、记录本、适用的教材。2.软件:
1)要求学生熟悉学过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能初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能初步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判断出操作失误步骤。3)熟悉软件中模具设计模块中各种命令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4)掌握从简单的塑料产品模具设计,到熟练使用专用软件完成注射模的方法。
5)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会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概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本课程突破学科体系的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将二维CAD、三维CAD和模具设计的内容按项目进行综合,将理论与实 5 践相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院模具专业三届学生分别获得2008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2009年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在常州举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荣获了二等奖,2010年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预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