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课程开发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要求
高职课程开发并不是在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后面增加几个项目课程,用以整合与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应该考虑所设计的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承载该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按照什么线索对项目进行划分,其结果能否全面地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对于高职课程开发,我们缺乏的不是理论和思路,而是课程开发的关键技术。
1、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应该符合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思考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说项目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相关性原则,是指可以把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开发门类的划分。
思考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2、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内容上应该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在内容组织方面,要打破思维定势,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到各项目中去,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项目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来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些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实践项目来介绍。比如“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档,如《个人自荐书》,让他们在学会建立文档的过程中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3、在课程开发的设计项目排列顺序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项目顺序排列方面,课程开发改革是要求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其课程内容的顺序排列线索就需要在项目的关系中去寻找。一般地说,工作项目常见的有三种逻辑关系:其一是递进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可按照零件的复
杂程度来进行项目序化。
其二是并列式,即这些项目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如药剂生产专业不同剂型的生产。
其三是流线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如电子产品生产专业中的产品组装、产品检测、产品维修。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专业的具体内容,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二、课程开发改革的配套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笔者认为,这其中应突出解决的是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1、课程教材建设问题
特色化教材建设历来是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更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开发改革的教材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课程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上,项目化的课程教材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应当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书本,而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基于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研究现状,可采取引进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培训本校科研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2、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课程开发改革的要求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因此,必须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建成配备“全仿真”的车间、工作室、设计室、操作间、客房、剧场或者办公室等等,即建设“校内职场”。就高职院校中实训中心(室)而言,以往主要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和建设,这是一种学科内容导向的设计模式,它存在零散性等缺点,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加之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实训中心(室)设计的偏差。因此,按照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实训中心(室)的设计和改造上,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其二,具有生产功能和
教学功能。
具体而言,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模拟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的装饰上,如照明、色彩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也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在设备陈列方式上,要给学习者以真实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中心(室)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习者发展其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与具体企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这方面的建设可以说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的“瓶颈”问题,但其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不仅要全面规划,更需要持续有效地加大投入。
3、相关保障机制建设问题
建立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的重点建设应包括:建立弹性教学计划;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前提。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变更。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开发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完成课程开发方案设计、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互利多赢是实现课程开发的根本保证。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尽快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法律保障体系,如对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及经济奖励;另一方面要激发校企合作的内部动力,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如学校和企业可以以股份制形式共建学院或某一专业,坚持服务和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双方情感的交流与效益的增长。此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推进课程开发的改革。例如,增加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投入;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重新制定引进人才的标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岗位职责,加大对课程建设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对课程开发的开发实行招标,实施专项管理;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精品课”建设等。
赵志群博士的培训活动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剖析,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论深刻,开阔了广大教师课程开发视野,引导教师深入思考课程开发模式,开拓了教育教学理念。使我院参 会教师进一步坚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法与步骤,将对我院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建筑材料教学研究
郑迎春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28)
摘要:为解决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建筑材料》这门课涉及的范围广、学科多、知识点杂而厌学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教材优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行之有效建议。
关键词:建筑材料;教材优化;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
建筑材料课是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实践性很强。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其试验检测技能,以便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的使用建筑材料。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而强调工学结合办学特色的高职高专“建筑材料”则是侧重于学习建筑工程用各种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针对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岗位的核心课程之一。1
“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各种建筑材料的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性质差异大;各种材料相对独立、关联性少、综合性强、系统性差、跳跃性大,所以学生建立概念困难,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高职高专院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结合校内外建筑类实习实训基地的实习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的基本技能为目标,收稿日期: 责任编辑: 校对:
作者简介:郑迎春(1974-),女。汉族,河北东光人,硕士,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基础课的教学与研究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材料”课程改革进行探索。教学内容的优化
“建筑材料”课程涉及面广、种类繁多,需要学习和应用的范围大,在教学上不能面面俱到,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按职业岗位的需求,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重点地整合取舍,以适用、够用为度。
1.1 重点介绍我国现有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结构材料
该课程中重点内容有水泥、混凝土、钢材3章,而这3章中的内容又各有主次之分。如水泥一章中重点为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一章中重点为普通混凝土,钢材一章中重点为钢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以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对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应用及相关规范、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重点讲解,其它相关内容作简单介绍。1.2 注意与相关专业课教师做好协调
建筑材料课程是专业基础技术课,与前期学习的材料力学以及后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工程施工、钢结构等专业课的学习,在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性质、应用等许多方面都有交叉,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与任课教师做好协调,避免重复教学。1.3注重推陈出新
建筑材料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近年来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建材行业不断革新和创新,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因此在教学内容上
要推陈出新。对于一些混凝土的新品种、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及技术发展方向等最新知识,应及时给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和追踪本学科国内外的建材的最新成果和国家有关的新标准、新规范,使教学内容能与时代发展同步。对于粘土砖、木材、沥青等材料要缩减其教学内容,可作为课后自学内容,同时删去对已过时的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理论课教学 2.1 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
给刚刚高中毕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讲授建筑材料,许多同学感觉 “建筑材料”课程的实践性强、逻辑性差,叙述性内容多,工程实例少、计算练习少,使得学生在适应了高中数学、物理、力学等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后,感觉对“建筑材料”课程学习不得要领。而建筑材料课是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同时又是多彩绚丽的建材知识窗,施教得法,可促使高职学生充满兴趣地步入该课程的学习之门。建议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博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用学生高中阶段已经掌握的相关旧知识去同化即将学习的建筑材料新知识。从而将学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建筑材料》的学习特点。2.2 应用实物演示进行直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理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引入实物演示,使教学显得更为形象、直观。例如:教学中可将事先做好的标准件(水泥、混凝土、砂浆)试块直接用实物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辨各材料标准试块的形状、尺寸和质量,就能很快掌握这些试块的特点、标准尺寸和区分方法,使学生获得非常直观的认知,并增强思维记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2.3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理论应用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的理论教学应与现实工程相结合,在学习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与范围、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时,要以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为例来讲解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
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难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课程教学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学用结合的好习惯。
例如,在向学生讲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为了给学生强调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及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介绍材料本身,更应突出工程质量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以及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在介绍了PⅠ.Ⅱ、P.O、P.P、P.S、P.F、P.C等6个品种的水泥性能后,可以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下面几个问题让学生选择材料,陈述理由:处于干燥环境的混凝土楼板、梁、柱宜选用哪种水泥?高温设备或高炉的混凝土基础应选用何种水泥?采用蒸气养护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选用何种水泥?
这样一来,学生对6个品种的水泥材料基本性质、工程应用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通过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深,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4 在工学结合中进行仿真教学
在工学结合教学中,材料性能检测工作与理论教学交替进行。根据教学进度,适时进行建筑施工的材料验收与检测技能训练。如:在学习了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与应用后,让学生到建材实验室,模拟混凝土质量现场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测定和混凝土试件的留置。通过实际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校核、表观密度复核、标准试块强度校正、施工配合比确定等仿真工作,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消化于建筑工程实际的材料验收、材料检测工作中,在检测工作中学真知,用理论指导检测工作实践。通过实际的仿真工作与理论的联系,既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得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特点。
同时,在工学结合过程,让学生在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进行仿真实训,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检
测实训过程中,有的同学就提出水泥胶砂与砂浆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同学们不但找出了不同的原因是水泥胶砂用的是标准砂,而砂浆用的是普通砂;而且明白了水泥胶砂标准件是用于检测水泥的强度等级,砂浆标准试块是用于检测砂浆的强度。采用工学交替、工学结合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
2.5 通过案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讨论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每位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将作为本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根据所学课程的内容和进度,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展开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可以针对工程案例提出问题,也可对老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对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并做出分析和评价后,教师应注意对案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鼓励为主,指出学生分析中的优缺点。案例讨论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案例的讨论,不但可以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习,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同时也使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3 实验教学改革
“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是强化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实验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仿真教学模式,以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3.1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考核制度
将“建筑材料”理论学习与检测技能的考核设计为学习过程的考核,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与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考核方式由学习态度10%、团结合作意识10%、操作规范性30%、学习能力(实验报告)20%,理论考试30%等5部分组成来评定学习过程的成绩。
3.2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仿真实训
在技能培训方面,实施模拟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从材料的进场、验收,取样和送样检测的工作过程和检测单位对送检材料的检测的工作过程的仿真训练。如施工方:水泥材料进场→水泥的验收→水泥取样→水泥送检;检测方:水泥取样→水泥细度检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检测→水泥胶砂标准件制作→水泥抗折、抗压强度检测等的工作全过程。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使学生对今后的就业岗位的工作有基本的认识与实践。同时,可以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实训中结合实际工程要求,让每班分6小组的学生,设计多方案的混凝土配合比并检测其性能;再经过分析和调整测试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进一步确定基准配合比,从而完成多方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全过程。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检测,使学生既巩固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达到工作过程的仿真技能训练,同时还增强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3.3 设立开放式实验室
在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不能在2节课内完成。如:水泥的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的检测需要较长的测定时间,则可采用开放实验室,学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这样既保证了重点知识的学习,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同时开放实验室,也为师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与平台。
3.4 让建材陈列室成为实践教学的场地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和认识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在建材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到建筑工地学习和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理论知识。但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是为实际项目服务的,它与课程的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受到工程施工进度、时间、地点和交通的限制,有限的工地学习完全满足不了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老师们将平时积累收集到的新材料样品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在施工实训馆里,设立了新型材料样品陈列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
结合教学内容,到施工实训馆材料陈列室参观学习,了解建筑工程的结构细部施工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新型建材的感性认识,有效而直观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认识各品种不同的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应用。4 结语
对高职高专“建筑材料”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突出了工学结合的特色,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材料应用与选用、材料验收与检测工作的职业能力、团结协作与人沟通的社会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冷超群.建筑材料[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8 [2]张德思.土木工程材料[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
[3]戚筱俊.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5-23
[4]建筑工程管理与实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5]魏鸿汉.建筑材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
第三篇: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培训班的总结
培训心得体会
姓名:
所在部门: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专题
首先非常感谢学院及系领导对我的关心,给了我一次非常好的学习锻炼机会。11月28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教学科研部组织的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专题培训班。此次专题培训班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赵志群博士担任主讲教师。这次培训让我感触很多,启发很大,受益非浅。
在为期一天半的培训过程中,赵志群博士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情境设计、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训场所的设计与建设和课程的质量控制与评价9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并针对大家提出的有关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的解答。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对高职课程开发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在参加了赵志群博士的培训后,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高职课程开发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说,在培训学习的这一天半里。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经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要求
高职课程开发并不是在原有学科课程体系后面增加几个项目课程,用以整合与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应该考虑所设计的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承载该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按照什么线索对项目进行划分,其结果能否全面地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对于高职课程开发,我们缺乏的不是理论和思路,而是课程开发关键技术。① 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应该符合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思考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说项目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相关性原则,是指可以把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开发门类的划分。思考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②高职课程开发的设计内容上应该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
在内容组织方面,要打破思维定势,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满足理解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到各项目中去,不要求学生立即掌握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是可以在项目的逐个完成过程中来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要注意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每个项目应该有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些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实践项目来介绍。比如“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档,如《个人自荐书》,让他们在学会建立文档的过程中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③ 在课程开发的设计项目排列顺序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
项目顺序排列方面,课程开发改革是要求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其课程内容的顺序排列线索就需要在项目的关系中去寻找。一般地说,工作项目常见的有三种逻辑关系:其一是递进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排列的,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可按照零件的复杂程度来进行项目序化。其二是并列式,即这些项目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关系,如药剂生产专业不同剂型的生产。其三是流线式,即这些项目是按照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如电子产品生产专业中的产品组装、产品检测、产品维修。在课程设计中,需要结合专业的具体内容,找到每个专业所特有的工作逻辑。
2、课程开发改革的配套建设问题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认真解决好项目设计开发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基本问题,而且需要高职院校对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整合和提升,搞好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设。笔者认为,这其中应突出解决的是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①课程教材建设问题
特色化教材建设历来是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体现,更是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开发改革的教材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课程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内容上,项目化的课程教材不再是相关学科体系中概念、理论知识等的系统归纳,而应当是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在形式上,这类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书本,而应该是包括纸质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教学软件、多媒体声像资料等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同时,教材必须是动态的,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基于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研究现状,可采取引进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培训本校科研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②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课程开发改革的要求是将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引入教学过程,因此,必须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建成配备“全仿真”的车间、工作室、设计室、操作间、客房、剧场或者办公室等等,即建设“校内职场”。就高职院校中实训中心(室)而言,以往主要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设计和建设,这是一种学科内容导向的设计模式,它存在零散性等缺点,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加之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实训中心(室)设计的偏差。因此,按照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实训中心(室)的设计和改造上,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空间结构与工作现场相吻合;其二,具有生产功能和教学功能。具体而言,在空间设计上,要尽量模拟企业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生产区与教学区合理组合;在空间的装饰上,如照明、色彩以及室内布置等方面也要尽量模拟企业情境;在设备陈列方式上,要给学习者以真实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中心(室)的教学过程,从而让学习者发展其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与具体企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这方面的建设可以说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的“瓶颈”问题,但其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不仅要全面规划,更需要持续有效地加大投入。
③相关保障机制建设问题 建立持续有效的保障机制,是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的重点建设应包括:建立弹性教学计划;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等。
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前提。教学计划要充分体现职业意识,符合行业特点,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企业重大项目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变更。
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开发开发与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完成课程开发方案设计、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因此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成为贯彻职业教育思想的根本措施。为了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与发展职业能力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从企业引进与聘请人才,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专兼职师资队伍。
互利多赢是实现课程开发的根本保证。课程项目要立足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互利共赢的目标进行设计,课程开发方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成长,有利于学院发展,还要有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的相关成功经验,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尽快完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法律保障体系,如对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等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及经济奖励;另一方面要激发校企合作的内部动力,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如学校和企业可以以股份制形式共建学院或某一专业,坚持服务和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双方情感的交流与效益的增长。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推进课程开发的改革。例如,增加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专项经费投入;根据项目教学的需要重新制定引进人才的标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岗位职责,加大对课程建设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对课程开发的开发实行招标,实施专项管理;采取倾斜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课程开发改革的相关“精品课”建设等。
赵志群博士的培训活动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剖析,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论深刻,开阔了广大教师课程开发视野,引导教师深入思考课程开发模式,开拓了教育教学理念。使我院参会教师进一步坚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法与步骤,将对我院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四篇:学习贯彻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
学习贯彻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
培养模式研讨会精神坚定走工学结合之路
4月22日至24日,全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我院由詹碧卿副院长带队,一行四人参加此次盛会。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以建设国家示范校为标杆,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二工大、天津医学高等专科等几所院校以不同方式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大会特别邀请了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莅会指导,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龙德毅、《中国高教研究》杂志主编王小梅做相关介绍与阐述。此次大会创新了研讨形式,除了开幕式的大会集中之外,其余时间以观摩替代会议,以案例剖析替代报告宣读,让各地代表亲临典型学院观摩典型经验,收到很好效果。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深度合作、天津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实训基地等都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学习参观研讨的过程中,詹副院长在会址即召集参会的同志交流参加此次会议的体会感受,大家结合我们学院正在创建示范性院校的具体认情况,认为有三个方面对我们最有启发,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工学结合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二是学校与区域、行业、企业深度结合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特征;三是注重内涵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第八周的教学例会上,詹副院长及时地向各系部、教研室的负责人传达了此次会议的精神,并结合参加会议的体会,对下一步建设示范性院校谈了初步思路:一是立足福州,围绕海峡西岸发展战略,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以目前确定的5个重点建设专业为抓手,带动强势专业群建设,调整专业布局,形成内部互相支撑、互相链接的专业结构;二是以生为本,围绕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职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功就业服务,明晰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以职业目标导向教育为契入点,深入开展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教育,重点训练职业技能,重视培养职业发展能力;三是工学结合,创新高职教育的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专业对口,典型性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的战略发展伙伴,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四是整合资源,构建“身处大学城,立足中心城市,握手强势企业”的系统化、立体型的实践教学平台;五是整合队伍,建立“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三支教学科研团队。
(林俐达 欧阳少鸣)
第五篇:工学结合心得体会
对“工学结合”活动的认识与体会
——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心得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系 刘郁贞
随着我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深入实施,我院针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积极组织开展了工学结合实践活动,工程管理系工程监理专业学生作为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从中受益匪浅,我作为一名工程管理系的普通专业教师,对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更是感触颇深,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工作谈谈对工学结合活动的体会。
一、对“工学结合”活动的初步认识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工学结合”活动的直接效果
通过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发现,此次“工学结合”活动效果十分惊人。其一,学生通过在施工、监理企业的顶岗实习,深入地了解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学会了技术。许多在课堂上无法讲清的概念、施工方法,学生在现场很快就掌握了。
其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其中,有许多动人的实例。如有一位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专业思想不端正,经常旷课、迟到,学习成绩较差,补考、重修课程很多。教师经常为其能否毕业而担心。短短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其整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认识到专业学习对就业的重要性。这一学期,他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缺课现象几乎绝迹,结果,这位学生还在学校为他找到的对口工作岗位顺利就业。老师们都发现,实习回来的同学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再不用劳心劳力督促他们学习了。
其三,学生在施工企业的现场工作,还使他们获得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例如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社会能力和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等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第四,工学结合对学生们的就业产生了十分良好的作用,有些学生就此与实习单位结下因缘,毕业后就到企业工作。即使没有马上找到就业单位的,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意识地在各方面培养自己具备更强的的就业实力。最起码,经过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在见工的时候,再不会张口结舌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三、对“工学结合”活动的深刻体会
通过与学生教学互动的感受,更加深了本人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理解,现总结如下:
(1)“工学结合”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工学结合”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工学结合”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工学结合”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6)“工学结合”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7)“工学结合”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以上就是本人对“工学结合”活动的几点认识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结合本职工作,继续深化“工学结合”这一教学活动,为培养出复合型、专业型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