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教师在幼儿球类游戏中的指导作用
议教师在幼儿球类游戏中的指导作
用
议教师在幼儿球类游戏中的指导作用
【摘 要】
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较协调、灵敏。球类活动是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内容之一,其趣味性、多功能性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球类游戏对幼儿产生很多的好处,.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球类游戏,适时给幼儿引领,很好地激发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促进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 幼儿球类游戏 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球类游戏一直是孩子比较喜爱的活动,其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占着主导位置。它将基本体能的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游戏之中,在激发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运动情绪发展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球类游戏给幼儿发展带来的益处
(一)球类游戏中给予孩子更多的爱
孩子很单纯,但有丰富的情感、自己的感受,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师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微笑,都是孩子们心灵的抚慰,激起他们美好的情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所以教师要参与到球类
游戏中,发现孩子们的闪光处并表扬,或给予能力差的孩子更多的鼓励及帮助[[1]].例如,在游戏中,有的孩子跑接球但是没接住时,对他说:”加油,你能行的!”有的孩子能连续拍三个球时,对他说:”你真棒,继续加油” [[2]].在活动中,关注每位幼儿,从他们的表现来探索他们的内心,给予每位幼儿不同的鼓励,让他们在球类游戏中表现更出色。
(二)球类游戏中提供活动充分的空间
球类游戏中,创造空间给他们的奇思妙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在自由活动中,帮幼儿准备了各种球及辅助工具,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出各种不同玩球的方法,可以一个人玩的、两人合作的、多人集体玩的,越多越好结果,孩子们探索出各种玩法:有人单手拍球,用球杆赶球,双脚夹球走,有的你抛我接,双人夹球走,自抛自接球,绕障碍赶球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三)球类游戏中提高幼儿成功的体验
不断的给幼儿成就感,提高幼儿的成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成就感能激发幼儿的能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虽然短暂偶然的成就动机不能根本改变幼儿的自信心,但是多次重复的成功体验必然会影响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二、在幼儿球类游戏中的引领
(一)进行积极的评价
幼儿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所以成人的评价对幼儿的志向、情感、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球类游戏中,我们不单单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赞许,还可以通过很多非言语的方法来进行评价[[3]].评价语言丰富在孩子们做的很棒时,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处在的具体情景,进行积极的评价,例如:你做得很好,老师很喜欢;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加油等,直接引导幼儿应该怎么做,慢慢地让每个孩子都能积
极参与球类游戏活动。、(二)创设丰富环境
丰富的游戏环境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有足够的游戏空间场地、多样性的游戏材料、充足的游戏时间和一定数量、富有个性的游戏同伴等,这是开展游戏所必备的条件;另一方面是指游戏环境要具有刺激性,不仅在数量上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在质量上也要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需求[[4]].因此,在创设球类游戏环境时它既要是幼儿熟悉的环境,又要有能引起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空间。
幼儿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经验和发展水平有很人差异,教师创设的球类游戏应体现出年龄的层次性。小班游戏相对简单,以便使幼儿愿意与人交往从而使交往技能的愿望得以实现;中、大班球类游戏与幼儿逐渐发展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相适应,因此,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必须体现幼儿的小同年龄层次要求。
三、有效指导幼儿球类游戏活动
(一)根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创编和改编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球类游戏,使幼儿积极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编制球类游戏时,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少数人玩、多人玩、分组玩、集体玩的游戏,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己玩,又可以结伴玩,还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幼儿的学习密度,又能适应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二)利用游戏培养习惯
教师要利用球类游戏,在幼儿玩耍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良好的习惯,养成爱动脑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升学习效率,培养良好习惯,实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悦学习、健康
成长。
球类活动,幼儿园在开展球类游戏活动时,要为孩子们努力营造的氛围,为球类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各类球类游戏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逐步形成了乐观向上、团结合作、坚强勇敢等个性心理品质,从而增强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研究的意识,提高了教师们教笠研的能力,更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养成多种良好的品质,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桂香。浅议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作用[J].才智,2011.[2]马雨红。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5.[3]沈容欢。在球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夏永芬。球类游戏活动在此启航[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5]李珍。在幼儿园球类游戏中感
受运动的快乐[J].考试周刊,2013.[1] 陈桂香。浅议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作用[J].才智,2011.[2] 马雨红。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5.[3] 沈容欢。在球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夏永芬。球类游戏活动在此启航[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
第二篇:幼儿体育游戏(球类)
幼儿体育游戏(球类)
抛抛球
目 的: 提高传接球能力及相互配合的能力。准 备:空场一个,皮球一个。
方 法:学生集中在一起。指定两人在界线内抛球,两人相距一米,两人彼此抛球,要求对方接住球,在一分钟内完成,按要求完成次数多的获胜。
规 则:
1.抛球的幼儿不许超出规定的场地线,违者从新抛球。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超时。
滚滚球
目的:提高幼儿的平衡度和对事物的好奇度。
准备:皮球四个、矿泉水瓶(带沙子)20个、裁判若干 方法:一次分四组,每组两人,根据保龄球原理,幼儿离目标的位置为两米,每个矿泉水瓶之间相距十厘米。一名幼儿三次机会,三次结束记共击倒多少个瓶子。
规则:
1、滚球的幼儿不许超出规定的场地线,违者从新滚球。
2、一名幼儿有三次机会,不得多于。
滚球入门
目的:练习幼儿滚球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与敏捷性。准备:皮球若干,小球门(1米宽)若干。
玩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成一列站在线后,球门离线3米,幼儿用上手或单手滚球进门,每个幼儿10次,进球多的获胜。
规则:滚球前不能过线。
传传球
目的:训练幼儿的传球,增强彼此间的协调性、默契度和团队合作。
准备:篮球或皮球
方法:一次分两组,每组两人,幼儿对面相距一米蹲下,一名幼儿将球滚给另外一名幼儿,在两分钟内,来回传的次数多的一组获胜。
规则:不得超过一米场地线。
拍拍球
目的:提高幼儿的连贯性同时增强其竞争性。准备:空场地、篮球若干和计时器
方法:幼儿每人一个篮球成排站立,每人不相互影响,原地用双手或单手原地拍球,3分钟拍球最多的幼儿获胜。
规则:
1、丢球捡起继续。
2、自拍自数数。
踢踢球
目的:练习踢球,发展下肢的活动能力。准备:足球若干,小球门(1米宽)若干。
玩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成一列站在线后,球门离线3米,用脚的任何部分(脚内侧、外侧或脚背)踢球进门,每个幼儿10次,进球多的获胜。
规则:踢球前球不能过线。
抱抱球
目的:提高奔跑能力,培养幼儿时间观念。准备:皮球十个、篮筐一个和计时器。
方法:每名幼儿从起点抱着球放到筐里(三米),在规定的一分钟内,哪位幼儿放到筐里球多就获胜。
规则:
1一次只可以抱一个皮球。2球滑落从起点从新开始。
头上传球
目的: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孩子间的相互配合。准备:皮球若干个,哨子一个,秒表一块。方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几纵队站立,由第一名幼儿开始,双手抱球从头顶往后传一直到最后一名幼儿,在从最后一名幼儿往前传,直至传到第一名幼儿结束,用时短的组获胜。
规则:
1、不得把球抛给后面的幼儿。
2、球传滑了捡起来接着传。
跨下传球
目的: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孩子间的相互配合。准备:皮球若干个,哨子一个,秒表一块。
方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几纵队站立,由第一名幼儿开始,双手抱球从跨下往后传一直到最后一名幼儿,在从最后一名幼儿往前传,直至传到第一名幼儿结束,用时短的组获胜。
规则:
1、不得把球抛给后面的幼儿。
2、球传滑了捡起来接着传。
推推球 目的: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处理球的能力 准备:皮球若干个
方法:让幼儿面对墙1米的距离坐下,并用胳膊在身体后边支撑地,放一个球在幼儿脚下,叫幼儿把球推出去,尽可能接住反弹回来的球,在五分钟内那位幼儿接住反弹的球多获胜。
规则:球没接住,需自己捡回来重新推。
造型球
目的:提高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反应能力。准备:皮球(3到4个)
方法: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每名孩子在规定的两分钟内,拿着球可以摆各种造型。
规则:
1、每个造型不得一样。
2、一次建议开展两组。
蚂蚁搬球
目的: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准备:乒乓球若干个,纸篓8个
方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4列纵队站到线后扮成蚂蚁,幼儿面前放一个纸篓,5米外再放一个纸篓,幼儿依次用双手搬运乒乓球,每个幼儿一次,搬运球数不限,放到对面的纸篓,掉地不计数,球多的组获胜。
规则:掉地球不能再捡。
对对滚
目的:提高幼儿间相互配合、协作的能力。准备:篮球若干个
方法:两个幼儿相距2米以上面对面坐在地上,双腿分开。然后两名幼儿相对滚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滚的次数愈多获胜。
规则:
1、对滚的速度不要太快。
2、不得抛球、碰碰球
目的: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锻炼幼儿的手臂肌肉。准备:皮球若干个。
玩法:请4名幼儿分别站在A、B、C、D处拿1只皮球,AD为一组,BC为一组。听教师口令,A将球滚向D,D将球滚向A,半路两球相撞的一分。B、C动作相同。3分钟撞球多的组获胜。
规则:
1、不得使劲踢球。
2、丢球捡回继续。
吹气球
目的:提高肺活量,训练学生的判断、协调能力。器材:气球若干。
方法:学生用嘴把气球吹起,连续气球不落地,落地失败,记次数,多的胜。
规则:不能用手辅助。
头顶球
目 的 :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提高协调性和判断能力。准 备 :空场一个,气球5-10个
方 法 :学生通过跑跳,单脚或双脚跳起,用头顶或前额把球顶起,连续气球不落地,落地失败,记次数,多的胜。
规 则:不能用手辅助。
托球
目的:提高幼儿空间的灵活性。准备:气球若干 玩法:幼儿手持气球,向上抛起,当气球下落时,幼儿用双手向上托球,两脚可以自由移动。如果气球落地,即算失败,托球的次数多的幼儿获胜。
规则:
1、不得用嘴巴吹球。
2、自托自数。
踩破球
目的: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躲避能力。
玩法:将学生4-5个分成一组,把气球扎在脚腕上几个,设法相互用脚踩破对方的气球,最后保留住气球的幼儿获胜。
规则:不能用手推拉同学。
抛接球
目的:练习互相抛接球和相互配合的能力。准备:气球若干、筐若干。
玩法:将幼儿分成给人数相等的3队,每队6-8人,人数相等,每组一排站立,间隔1米。游戏开始,每组排头分别从筐中拿出一个气球,用双手抛给本组的下一个同学,排尾幼儿接球并将球放到另一筐中后,开始抛下一球,直至把气球抛完为止(5~10个)。速度快的队获胜。
规则:
1、不得用手托气球。
2、失误的同学自己捡起继续。
踢绳球
目的:培养有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准备:空场地、绳球若干和计时器
方法:幼儿每人一个篮球成排站立,每人不相互影响,原地用手提绳脚原地踢球球,3分钟踢球最多的幼儿获胜。
规则: 自拍自数数。
第三篇:浅谈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浅谈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长沙竞男女子学院 朱晖
摘要:社团活动中除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少不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特别是象艺术团、文学社等一些知识性、技能性突出的社团,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以教师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教师的高度敬业精神激励学生的刻苦训练,以教师的锐意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指导作用 满腔热情 高度敬业 锐意创新
我院艺术社团成立于1998年,是学院最早且规模最大的社团。为了很好的开展这一社团活动,学校都派音舞组的老师担任指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在知识技能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使艺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社团不仅在校园内对学生的艺术教育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把学生推向了社会,我们的艺术社团曾应邀参加全国第三届、第四届金鹰节开幕式,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开幕式,以及《国际农博会》、《国际啤酒节》、《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三个代表润三湘》、《泛珠江三角州经贸洽谈会》、《致敬改革开放三十年》等大型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2007年12月12日,艺术社团正式命名为小草艺术社团,我作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对于如何指导好一个这么大的社团,试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以教师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也道出了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兴趣能产生欲望,诱发学习热情。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时,其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作为艺术社团的指导老师除了运用艺术本身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以教师自身的满腔热情、充满活力的形体动作以及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在指导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精选一些适合于她们的很有吸引力的舞蹈作品让学生去学习。同时为了鞭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训练过程中不会因为训练的艰苦而丧失学习的兴趣,我常常和她们一起练功,同台演出,互相关爱,共同勉励,用自己
对舞蹈的执着追求去激励学生们更加热爱舞蹈事业。
艺术社团,作为全校艺术精英汇聚的地方,也代表了学院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因此对于同学们来说,能够加入艺术社团,是梦寐以求的好事情。我们的学生都是女生,是有别于其它大学的特别群体,她们的能力、特长更容易在这种文艺活动中展现出来,因此我常常组织她们排练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歌舞去参加丰富多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比如经常性的赴敬老院、福利院与老人们联谊;与各大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公众爱心社联合举办募捐义演;参加中国商标节的精英联谊会;以及经视、卫视的各种大型演出,学生们嘹亮的歌喉以及优美的舞姿让经视台的导演情不自禁地说:“你们学院的女孩都成了我们的嫡系部队了!”;还为明星伴舞达几十场之多,就连来自北京的导演都感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棒的业余舞蹈队!”通过这些演出,不但有利于提高她们的专业素质和审美情趣,增强了自信心,从最开始只选择一些短小的舞蹈组合,到全国舞蹈大赛以及历届的桃李杯比赛的获奖剧目都成为了我们的选择目标,而且更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就业。
进入艺术社团的同学,虽然出发点各异,学习的心态和状态各异,但是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排练的场景,正是我们这个社团能持久发展下去的最好的诠释。不难看出,教师满腔的热情以及周密的组织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工作、学习的求知欲望。
二、以教师的高度敬业精神激励学生的刻苦训练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己”,大部分的艺术训练都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在基本功训练时是很苦的,有的学生会因为吃不了苦产生放弃的念头,因此,教师的耐心和鼓励,并亲自和学生一起练功去激发学生坚持训练的恒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各个队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坚持每天早上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专业老师定期进行辅导和抽查。老师们悉心的指导和管理,为学生们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就这样,我们社团的成员逐渐成熟,面对训练中碰到各种难题都能勇于面对,刻苦训练。记得我们这次参加天心区首届高校艺术节,最初我们在历届的经典作品中选取了藏族女子群舞《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作为表演剧目,经过2个月的辛勤排练,小有成效。出乎意料的是在比赛前一个月,我们发现几个学院所选比
赛剧目相同,本来想放弃参加这次演出,但是在领导一再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又重新选择了一个汉族女子群舞《六月清荷》进行排演。刚开始,同学们在学完动作后,因为一直无法找到舞蹈的内在韵味,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老是不到位,达不到要求,眼看就要演出了,心里很急也很生气,所以刚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反反复复要她们重来,跳着跳着都有学生因身体的不适以及心里的焦急而哭起来了。为了不让同学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于是我冷静下来,要求大家闭眼端坐,感受音乐,以最轻松的心情去感受音乐里面传达出来的情感和信息。我深知,作为一个舞者,最主要的还是跳出“舞魂”。“动”只是舞蹈表现的一个形式而已,能否真正表达舞蹈的意境,就要看舞者是否“静”得下来。“静”是稳,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学会耐心地思考,才能由内而外的真正的去表现舞蹈之美,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舞自心灵”。排练当中我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放着舞蹈音乐给学生示范表演,同时启发他们想象六月荷塘的美景:“六月清荷,不施粉黛的天生丽质,无与伦比的脱俗气质;六月清荷,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六月清荷,花月不足喻其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引导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亭亭玉立的荷花,“有风故作飘摇之态,无风也呈袅娜之姿”的圣洁感觉。经过同学们不懈地努力,人、情、景、舞最终融为一体。精美的绸扇在同学们手中,时而像如碧的荷叶,时而又似圣洁的红莲,在优雅的古典美的音乐伴奏下观众们似乎见到了六月荷塘的粉荷绿影。老师的耐心,同学们的恒心终于得到了回报,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获得了银奖,并代表天心区政府参加了湖南省2010年元宵晚会的演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同学们不懈努力的恒心是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这期间老师耐心的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艺术训练、管理中,老师应该以耐心去鼓励学生,让她们建立自信,力争使他们在艺术活动中去体会旋律之美、肢体之美、思想之美,从而感悟人生之美、心灵之美,进而起到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境界的作用。同时在共同配合协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自豪感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以教师的锐意创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按心理学的一般论述:“个性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各种生理、心理特征的总和”。很显然,个性的呈现是多元化的,它是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等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出
来。而个性化学生管理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合格的人才,也正是艺术团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闪亮点所在。
学院给艺术社团提供了许多展示、交流、学习的舞台,如每年四月份举行的合唱比赛、五月份的狂欢节、九月份的毕业晚会以及十二月份的歌星、舞星赛、圣诞晚会等。在这些比赛和表演中,我们将许多元素创造性地融入舞蹈之中,而且时刻关注着每个学生展现的特色,也逐渐了解到艺术团中学生各自个性所在,比如:有些学生对舞姿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有些学生对服装道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学生对社团的工作显现出自己特有的能力等,所以在艺术社团中,我们更加地精细化管理各个部门,让学生除了在演出中得到实践锻炼外,充分发掘她们身上创造的潜力。如2008年为迎接“城市英雄”大学生篮球宝贝的演出,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尝试,从伴舞曲目的选取,舞蹈动作的编排,服装道具的设计等方面着手,自己动手动脑,自编自导自演了爵士健身热舞。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个性和创造性,她们编排的舞蹈得到主办单位的充分肯定。
基于“个性化学生管理”的理念,为了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学院还筹划和湖南省舞蹈家协会联合办学,指导那些热爱舞蹈,并为准备从事舞蹈教学事业的学生获得舞蹈教师资格证书。在这里,学生除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外,利用业余时间在社团活动中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了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开发了自身的潜能和特质,从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小草艺术社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教给了学生课外的知识技能,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树立远大理想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和热忱,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注入强劲的动力。我深感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工作中,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崭新的舞台,使她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舞动生命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张跃聪.教育管理中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教育评论》 [2]..孔颖.努力向个性化学生管理迈进.
《民办教育研究》
第四篇: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美术组专题)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美术组专题)
上海青浦佳佳幼儿园?? 支菊芳
如果说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因为幼儿作画完成的速度不一,使教师难以进行集中性评价,导致评价这一环节经常不了了之或形式般过场,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要采用灵活的多元性评价方式。
?
??? 评价按时间划分的话有集中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方式;按方式划分的话有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方式;按功能划分的话有相对即时功能和相对长远功能。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即时评价方式,因为它在美术活动中运用的比较多。
?
?? 角色评价是即时评价的主要方式,它使评价更体现具体性、针对性,也使幼儿感受到来自评价的生动有趣,这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即时评价方式之一。在实施中,一定要让双方进入画面角色,在互动中生效。
?
集体交流评价,也是即时评价在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常用方式。一般在活动后,有时也在活动中,让幼儿集思广益,共同参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一位幼儿画的作品特别有创意,而很多幼儿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于是老师就让幼儿停下来,观擦这位同伴的画,请他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留给足够的时间给大家继续创作。这种共同参与的交流的即时评价为整个创作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平台,提高了美术创作的质量。
?
??? 在一期《学前教育》杂志上,我还看到即时评价的又一形式,即一目了然的便条评价。它是书面评价的一种形式。在便条评价中,老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性地或经常变更一些常用评价指标,将便条粘贴在幼儿作品的背面,使评价一目了然,简单易操作。这有些类似我们以往的打五角星,只是内容不同,更具体、形象、生动,我们可以尝试。?
应该说,评价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关注着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给予软性化反馈,提出适当的、具体的改进意见。只有这样,幼儿的绘画潜能才能更大的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因此显示出来。
第五篇:如何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如何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武义县武阳幼儿园 洪程芳
[内容摘要]:
区域活动,主要是幼儿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游戏,它不像主题活动和学科活动那样是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是在具有多种功能,供幼儿操作,游戏,交往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规律较小的活动场所的活动。我们在认真贯彻《纲要》精神,领会其实质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能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但区域活动也并非是教师完全不加影响、不加控制的自由天地,只不过,这种影响和控制比较见解、比较隐蔽,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实现的。本文通过教师在区域活动游戏前的指导、游戏过程的指导和游戏后的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作为一名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所发挥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教师;区域活动;指导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适度的对幼儿进行指导,并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是孩子忠实的观众和听众,应该多与孩子交流,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及需要。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当孩子对活动不感兴趣时,应走到孩子的活动中去,用激情感染孩子,激发孩子活动兴趣;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疑问时,教师要积极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帮孩子解开疑问走向成功;教师要在活动中耐心的引导,无形的帮助孩子建立游戏规则意识;多以鼓励、赞赏的方式,鼓励孩子发现更优化、更合理的操作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操作水平„„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教师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才能适时作出调整;有了教师及时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水平才会显著提高,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总导演,而是环境提供者、观察记录者、引导支持者、客观评价者,这些角色在活动过程中还应不断地、灵活
地换,有时还会交叉重叠出现。这样,教师的指导才能在区域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关键在于游戏前的指导、游戏过程的指导和游戏后的评价。
一、游戏前的指导
游戏前的指导是整个区域活动成败的关键之一。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教育目标来预设活动区域。教师在游戏前的指导作用应包括:
1、活动材料的投放
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整个区域活动的关键。教师在活动材料投放时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材料。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是材料的提高要有层次性。不同发展时期孩子应该有材料的层次性。由于幼儿发展的水平、方向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同一时期幼儿也存在不同发展水平,教师投放游戏材料也应有层次性。如在小班科学区感知数量时,可以投放颜色鲜艳的物品、铅笔、白纸、数字宝宝。给能力强的幼儿感知物品多少的同时并加以记录。给能力弱的幼儿按物拿数;又如在大班科学区的认识时钟活动中,给能力强的幼儿提高了半点、分钟、写时间的内容,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的内容难度小,如认识时针、分针、认识整点。不同的年龄段幼儿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同样是美工区,小、中班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都应有所不同,小班主要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如橡皮泥、油画棒、浆糊„„等,主要以基本颜色为主,培养幼儿兴趣为主;而中班则要增加一些稍有难度废旧的半成品之类的材料,颜色也要增加,不但要培养幼儿的兴趣,还要提高幼儿的技能。所以,投放的材料主要考虑目标内容的层次性。我们既要考虑水平的要求,还要考虑最低限度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其次,要根据主题内容投放材料。区域活动是教学活动更好的延伸。教师要根据主题活动,使区域中的各项活动及时满足幼儿并促进幼儿发展。比如,主题活动《全家福》,我们就可以及时地在娃娃家投放相应的娃娃。娃娃家的衣服、裤子,烧饭做菜用的工具等,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在活动中的印象,巩固提高幼儿所学到的知识。
再者,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投放材料。《纲要》中指出,所谓区域活动,实际上指的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在区域活动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区域“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有的区域则“显得萧条”。其根本原因就是幼儿有无兴趣和需要。我曾经尝试过,由我指定某些幼儿到哪个区域去玩,结果发现有很多幼儿根本不喜欢那个区域,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还发现有一些幼儿对某个区域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要通过观察、询问和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只要发现哪个区域孩子兴趣不高了,则要考虑投放新的材料。如表演区中只有一个小舞台显得枯燥乏味,不逼真,增加一些磁带、录音机、头饰、服饰、照相机等道具后,幼儿不但可以逼真地表演,还可以将表演拍摄下来,这样,表演区一下子兴旺起来了。又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教师可多开设几个娃娃家,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大班幼儿的求知欲较强,可以多投放一些材料,给幼儿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的空间。我们要善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投放各种材料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最后,要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提供材料。幼儿年龄小,他们喜欢多变、新奇、可以操作的东西。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提供有趣的材料会让幼儿百玩不厌,增强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教师提供的材料应便于孩子操作。有些区域活动的操作性不强,如语言区对幼儿的吸引力相对就低于益知区、美工区、建筑区,因此要多选择、设计一些游戏性、操作性、竞赛性、合作性强的活动材料,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操作性,以吸引幼儿参与。如在大班语言区中可以给自己录音,还可投放录音磁带、录音机、订书机,以及画有故事内容的图片,在听完录音故事后,可以把图片排序成一本图书,并用订书机装订成书。通过这样的操作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是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2、活动环境的创设
为幼儿提供和设置活动区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进程。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可供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宽松的区域活动环境。在设置区域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区域的内容可以根据一个内容设置多个区域,也可多区多内容,按照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域。
其次,区域的划分应科学、合理。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不同的场地。比如表演区热闹,不应与阅读区安排在一起。只有适当的分离,才不会使幼儿感到杂乱无章,产生不稳定的情绪。
第三,应根据班级情况,人数划分区域。一般班里有益智区、科学区、美工区、阅
读区、表演区等等,人数少可以少安排几个区域,人数多可以多安排几个区域。
二、游戏过程的指导
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新《纲要》中也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是观察者,适当的指导者,解决问题的鼓励者,也是幼儿的支持者。
1、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把握不好就会出现一些倾向性问题。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无所事事,教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教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教师适度的引导,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寻求答案的欲望,使幼儿在自己操作过程中获得经验。
2、教师要认真观察、深入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幼儿表情、动作、行为、需要、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敏锐地捕捉问题并作出分析判断,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与方法。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如在第一次投放弹珠,幼儿一开始对此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但结果导致了班级环境的混乱,对此我没有直接干预,而是通过参与幼儿游戏达到了间接干预的目的。又如,幼儿在玩建构区游戏有很多差异时,我及时捕捉有发展价值的关节点,通过师幼的问答提供幼儿发现、体验、表达的机会。
3、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对不同的幼儿要给予不同指导,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可以重点指导一两个幼儿,使目标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也可以个别分析重点指导。教师要根据目标,选择一段时间对某一区域进行定点指导,对认知水平有限、动手能力差、出现困惑的幼儿,教师要降低要求,提出建议。对不认识操作材料、操作中出现错误的幼儿,教师应引导他重新认识材料,探索最佳的操作方法;对认知水平较高、能熟练操作但兴趣不浓的幼儿应及时提高要求。
4、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在整个区域活动过程中,幼儿得到及时反馈(包括人的反应和物的反应)越多,就越能激发幼儿探索奥秘,增强幼儿的好奇
心和主动性,获得新经验和新知识的概率就越多。假如教师只提供一些材料,没有和幼儿交往,对幼儿不做出反应,就会影响幼儿的探索积极性。在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应该只是输出知识的教育者,还应该是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的“支持者”。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以及表现,做出适度的、及时的反映,提供适时的、恰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并对活动区域进行调整、补充、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区域游戏中探索与认识周围世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调节与表现自己的情绪;使幼儿的行为受到赞许和强化。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区域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游戏后的科学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并非是为了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与对错,而是了解是否有新的可能性,是否创造了最近发展区等问题。
游戏评价,可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肯定为主,在评价时,要尽量引导孩子发现别人的优点及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发现的问题,帮助孩子总结通过游戏明白了哪些粗浅的道理等;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互相评价或自我评价,让幼儿学会点评别人,也要让幼儿学会自己评价自己,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的自我总结能力,有助于整个区域活动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是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
教师还应该对区域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对教育活动进行效果分析是教师进一步完善活动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教师在区域观察后,应及时的做好反思、记录,这样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及时选择一些重点指导对象并加以指导,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明显的提高。
总之,教师在区域中的工作应该进入“游戏前的指导——游戏过程的指导——游戏后的评价——进行指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素质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孩子是活的,教师也是活的,让我们的区域活动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也更活起来,使之成为幼儿自主活动又照顾不同个性、不同兴趣与需要的每个孩子的活动区域,使集体的、个体的、个别的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⒉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编.《学前教育改革与研究》.新时代出版社,2003 ⒊文理编.中华教育理论.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⒋汪萱编.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⒌徐萍(编写组).《幼儿区角活动》【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⒍自选游戏课题组 .《幼儿园游戏指导》【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