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是1999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并于xx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由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按民办机制运作。学院从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
行知学院位于浙江师范大学西校区,办学设施完善,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从国内外著名大学聘请部分专家、学者来校任教。
学院依托浙江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宽、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目前,学院共有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 7个学科门类 30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历史学、英语、日语、音乐表演、艺术设计、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城市规划、电子商务等。
学院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制、第二学位制,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每年按一定比例选拔优
秀学生进入浙江师范大学学习,符合条件者颁发浙江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期限。学生修业期满,符合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并授予浙江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学院毕业生的学位授予率、就业率、考研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综合素质好、适应性强,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肯定。
学院坚持“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广适应”的培养模式,实行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允许学生跨专业自主选课。
学院坚持以特色质量求生存、创新机制谋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一所有较高水平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综合性独立学院。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高校代码:13276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浙江金华北山路299号 联系电话:0579-2291187 学校传真:0579-2291190 学校址:http://
第二篇: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干部培训总结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学生干部培训总结
8月28号我怀着兴奋地心情早早回到了学校准备参加学院组织的学生干部培训,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就业联盟的干部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想在此次培训的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和丰富的经验。还有就是又可以见到在一起奋斗的亲爱的同学们了。晚上我们就开了一次小会,学姐向我们介绍了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和需要准备的一些事项,让我们对培训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8月29号学生干部培训正式开始了,上午是刘星喜老师主讲,他主要讲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重要责任和需要的基本品德。真是获益良多,受益匪浅啊。下午是刘建伟老师主讲,刘老师果然很有自己的一套授课方法。首先他让同学们自己评价学生干部的作用和必备的能力,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不易与责任。态度决定一切。听了刘建伟老师的培训课感觉到十分的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受到刘老师的教诲。晚上我们大家一起聚餐,有一个月没见了,大家都特别的兴奋,但是还有任务在等着我们呢。聚餐结束我们大家就开始讨论议题了,没错每个学生组织都会有一个议题,有一个晚上的讨论时间。明天,也就是8月30号要对议题的进行陈述报告。我们的议题就是“接受高等教育对成功是否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个人认为这个议题并不困难,接受高等教育对成功可能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接受高等教育对成功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可以这样说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加大,也更加容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地热火朝天,不一会就有了一个大致的结果。
8月30号下午我们组织第7组上场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我们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和观点发表。晚上我们因为要准备31号晚上的部门表演和述职而又聚在了一起,对于部门表演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ideas。最好经过整合我们确定了以“墙角挖挖挖”这个节目为背景来介绍我们学生就业联盟。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8月31号为了排演好这个节目,使节目既能很好的介绍我们组织的特点又能不失幽默度。我们约好在风雨操场的主席台上进行排练,大家一个个都干劲十足,为节目的内容出谋划策。终于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墙角挖挖挖节目大功告成。晚上6点半,演出开始啦。第一次上台表演前还真是有些小小的紧张呢,不过真正上台便释然了。我们的演出还是比较成功的,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其他组织的节目也是十分的精彩。
不知不觉中3天地培训便结束了,在这短短的3天中使我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需要更好更用心地为广大学生服务。还有就是我们组织内部变得团结了,谁也离不开谁了。
崔泽晓
2011年9月3号
第三篇:行知学院考察报告
赴重庆行知技师学校考察报告
9月17日上午,我院由学生处、团委和各党总支书记等10人组成的考察团来到了重庆行知技师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这是一所依据陶行知“知行合一”办学理念开设的民办中专学校,拥有十多年的文化积淀。学校的整体环境与它们在全国教育行业产生的较大影响相比显得非常的朴素。不显眼的校门,校园里没有奢侈的装饰,没有欢迎的标语,没有壮观的教学楼,花草树木也未觉刻意雕琢。然而,随之印入眼帘的是校园内朗朗的读书的情境,不断浮荡在耳旁的是学生一声声的“老师好”,内心感受到的是一片青春、自信、生机盎然。这让我们又立刻体会到了这所学校的不同。虽然地处繁华的重庆,虽然只是一所民办中专学校,但它却洗去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一丝的浮躁,反而充满了宁静,书香四溢,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天下来,我们一行人感受了行知读书活动,参观了行知的课堂教学、实验室、图书馆、机房、学生宿舍、食堂,与吴校长进行了交流,与学校老师进行了座谈,与许多学生进行了接触,不断的倾听、感受、思索着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
一、行知理念:做人为本,德育为首
这所学校始终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为本,德育为首”为治学理念。吴安鸣校长在与我们交流中提到:教书容易,育人难,学生在企业工作一个月也许就能学到比在学校一年还多的技能知识,但人格的培养、品质的塑造却不是一时能够造就的,它需求长期的日积月累以及不断的思想教育。所以,学校应当将德育工作放到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会
1他们养成良好的素养、品质和习惯,德育教育、素质教育要先于且重于技能教育。思想教育成功了,技能培训就容易开展,而且还容易取得显著成效,急功尽利无法搞好教育。
在实践中,行知始终贯穿着“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交流中我们得知,行知每年新生中有许多是问题学生,而且问题原因种种。该校在新生入学开始,就以各种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如每周每班都要上德育课,而且学校领导、年级领导亲自授课,讲授做人的道理、灵魂的塑造,不断的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除了言传身教外,德育教育还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做到了全程教育。从教学到社团活动,从课堂到日常生活,无处不体现着德育教育的存在。行知校园没有保洁人员,校园卫生完全由学生负责;行知每周都有半天的劳技课,在课堂中完成了几个校园景点的修建,我们参观时,学生正在自建一个实验室;行知卫生间没有自动化冲水设施,由学生自行在水池中舀水冲厕;学生见人老师就问好;等等。这些管理方式在一点一滴中帮助学生形成了勤劳、节俭、责任、奉献的良好品质和高尚德行。
二、行知精神:主人翁精神——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走在行知的校园里,会有一个体会: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育人者、人人都是执行者。这与行知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是密不可分的。行知在办学初就坚持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十多年来,行知已传承下来一种习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发现不对的、不好的事情,人人都可以主动纠正,而不用考虑自己的身份,也不用计较对方是否改正,需要做的只是告诉对
方应该如何去做。所以在行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人共同去纠正一个错误的情形十分普遍。每个人都会把相互纠正视为自己的责任。在行知,每一名师生都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大家认为,行知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就像是兄弟姐妹,他们都在共同努力把这个家庭建设的和睦温馨。
在这个基础上,每名师生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执行者。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做。所以在行知,老师从不抽烟,不在学校喝酒,不说脏话,主动捡起每片纸屑。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自律者,其次才是德育工作者。老师首先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在老师的带动下、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每名学生也都严格要求自己,毫不懈怠。所以在行知,会看到整洁的校园,有序的打饭长龙,自觉的读书活动,学生自己管理宿舍、图书馆、实验楼等。
三、行知特色:没有制度的制度
在前往行知之前,我们曾想拿回一些实实在在的管理制度学习借鉴。但在考察中,我们慢慢打消了念头。因为,他们没有学生管理制度,没有德育工作制度,没有班主任考核制度,没有学生评优制度,他们靠的是觉悟。
行知的管理模式就是将管理权限下放到每个年级、每个部门,由教师自管。每个年级设年级组,负责学生全方位管理,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每个班可以制度符合本班情况的管理制度。每个班主任也自由管理本班,对学生进行引导、服务、沟通。学校对班主任不进行考核,学生的表现也不与班主任津贴挂
钩。学生不进行评优,也无奖惩制度。
开始我们很难理解,一个单位怎能没有制度,怎能不评优选先,这样如何管理、如何激励?事实上,行知并非没有制度,只是没有成文的、有形的、统一的制度。在他们十多年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中,行知已把有形的制度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理念,比如:自信,团结,有爱心,有责任,讲奉献,做表率等等。这种习惯和氛围已形成一种无形的制度时时刻刻在影响、约束着行知人不断完善。当然,这种无制度化管理、依靠信任和习惯去管理,在多数高等院校是难以推行的,但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到:信念和良好氛围对于学生品行的养成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行知感受:敬业,奉献,关爱,合力,节俭,自律 在行知参观,你时时都会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就是因为行知人不断给你呈现出的精神状态总是在不断地触动着人们的内心。其中有六点对我感触颇深。
1.敬业
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一名社团辅导老师始终在炎炎烈日下辅导着学生活动,从未休息。学生在阴凉处彩排,她在骄阳下指导。我们被这种精神感动了。了解后得知,她是在义务进行社团辅导,没有加班补,没有荣誉,默默无闻。随后我们又接触了几名教师,发现他们都有着这样一个特点:热爱自己的工作。
2.奉献
敬业与奉献似乎是如影相随的,而行知人的奉献却更是表现突出。考察中感受到,行知的班主任非常辛苦。除了日常管理之
外,班主任还要监督学生是否按时吃饭,晚上睡前是否洗漱,衣服是否及时清洗,宿舍卫生是否干净等等。繁杂的工作任务让他们异常繁忙,经常加班加点。他们教师角色意识、职业道德很强。在他们看来,看到一个个学生的转变就足以让他们欣慰不已,让他们的付出也无怨无悔。
3.关爱
行知是一个处处充满关爱的学校。正是这种充满慈爱的治学思想影响着行知的每位师生。行知的问题学生很多,但老师和同学们都怀着一颗爱心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学校的老师个人有困难的,校方和同事们也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行知就是以这种人性的观念进行治学,让每位师生感受到了是在被关爱而非被管理,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得以踏实工作,安心学习。
4.合力
在行知,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师生都对对学校充满着热爱,对同事或同学充满着友善。每一个人都非常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他们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工作方法有着高度一致的认可,即使存有疑虑也会及时沟通,消除顾虑。上下级之间,充分信任,互相依赖,知人善任,团队意识极强。在德育工作方面,大家不分你我,无论是主任或是书记,共同分担,从不推诿。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做好自己,培养学生,维护学校。
5.朴素
行知的校园从一进入校园开始就让人觉得非常的朴素。在学校里,你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奢华的装饰,身处火炉重庆这样的地理位臵,空调都鲜有见到。行知校园内的所有劳动都是义务,没
有任何报酬。学校几个重要场所的建设也是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劳技课时间完成的。他们社团活动中用到的道具和宣传材料多数都是自己制作或重复利用。他们宣传橱窗中的展板也是自己设计制作,形式简单而内容丰富。他们的老师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的学生乐于参与,锻炼自我。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而朴实。
6.自律
行知人的自律性很强。初进校园,遍地都是有秩序的朗朗读书,却没有老师在场。劳技课上,总是看到学生满头大汗的在自觉搬运,也不见任何人督促。宿舍里,每一个房间整洁有序,最重要的是无论男女宿舍,即使深夜也无需锁门。晚上睡觉,每个宿舍自觉关灯,学校从不拉闸限电。图书馆里,由学生自我管理。在食堂,学生自觉排成一条长龙等待打饭。从头至尾,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老师监督,也没看到任何学生来管理,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自觉自律。
也许,这就是行知吸引全国同行前来参观学习的原因所在。他的敬业、奉献、关爱、合力、朴素与自律造就了一所不一样的学校,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行知正是将他们“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治学理念贯穿于办学行动中,同时也将这种理念在行动中不断升华。尽管行知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决不能盲目移植,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对行知理念和治学精神的学习和借鉴将会推动我校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巨大转变,会让我校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座落在金华市北郊景色怡人的芙蓉峰下,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洞相毗邻。校园占地面积近300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校内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是求知成才的好处所。1997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xx年,学校荣获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浙江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 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
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现校址。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升格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浙江财政学校和浙江幼儿师范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初阳学院、法政经济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行知学院等16个学院47个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9530余人,研究生970余人。成人教育学院设有函授部和夜大学,有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20000余人。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在本校,是全省高等师资培训的主要基地。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
拥有教师系列副高评审权,全校在职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专任教师1149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47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488人。目前,我校已有37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有21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学校每年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来校任课、讲学,同时积极输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院校、科研机构进修、访学,保证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扶植学科,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7个校级重点研究所,1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植学科,有30个硕士点,并是浙江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精业楼、田家炳教育书院、音乐楼、美术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风雨操场等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200余万余册、中外文期刊7000余种的邵逸夫图书馆以及宽敞舒适、环境优雅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为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条件。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浙江师范大学
高校代码:10345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北山路 联系电话:0579-2282388 2282445 学校传真:0579-2280322 学校址:http://首发公文范文
第五篇:政治学理论doc -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政治学理论
Political Theory(专业代码:030201)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政治学理论是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整个政治学科的根本所在。政治学理论,作为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理论概括和理论认识,对于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政治活动,提高人们的政治认识能力,促进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社会政治健康发展、实现善治都具有重大的价值。本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基层政治与城乡治理、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
2.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政治学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独立的学习和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3.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行政及社会工作的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理论、宣传、组织、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学制为3年(前3学期完成学位公共课、学科平台课、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导师课程、跨学科选修课的学习,同时完成必修环节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后3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简介 1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Political Science 主要研究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政治原则、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政治民主、政治文化、政治研究方法,以及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政治理论问题。2 基层政治与城乡治理
Rural-urban Governance and Local Politics 主要研究当代中国城乡治理与基层政治生活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 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主要研究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政治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的目标任务、途径方法及实现机制。
四、课程设置计划
详见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参见《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说明》。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取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导师组的集体培养作用,又要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要全面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对政治理论和社会政治现象中的某些问题持有一种专业敏感,能够对问题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等形成方向性判断;
(2)独立查阅国内外学术文献,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
(3)能够对文献综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逻辑归纳并有所提炼和升华;
(4)能够进行独立的进行研究设计和思考,具备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研究问题能力,并且能够提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看法和观点;
(5)拥有比较成熟信息处理、文字驾驭和表述能力。
(6)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活动,包括承担导师或导师组的部分科研任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开始前,应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
2.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题有现实针对性或理论价值;立论正确,方法科学,观点新颖,有独到见解;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理论和政策观点的阐述能自圆其说。
(2)通篇内容要体现上述“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要求,能够准确地归纳和描述论文选题所涉及的必备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能够体现本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能够反映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
(3)字数达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3~5万字),参考文献不能少于3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八、须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必读书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3]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5]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 [6]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1983;
[7]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莱斯利·里普森 华夏出版社,2001; [8] 《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B.H.齐斯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9] 《比较政治学》,劳伦斯·迈耶,华夏出版社2001; [10] 《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著,海南出版社,2003; [11] 《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俞可平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社,2000; [12]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伊斯顿 华夏出版社 1989; [13]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三联书店1989; [14] 《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李普塞特,商务印书馆1993;
[15]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莱斯利·里普森,华夏出版社2001; [16] 《论民主》,科恩,商务印书馆,1988; [17] 《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哈罗德·D·拉斯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99;
[18] 《民主的模式》,戴维·赫尔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9] 《政府论》(上下),约翰·洛克,商务印书馆,1982; [20] 《民主和专制社会的起源》,巴林顿·摩尔,华夏出版社,1987; [21] 《民主的意义及民主制度的脆弱性》,文森特·奥斯特罗姆,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2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三联书店,2002; [23] 《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安东尼·奥罗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4] 《经济与社会》韦伯,商务印书馆,1997; [25] 《比较政治学》,阿尔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6] 《现代化的政治》,阿普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7] 《中国政治》,詹姆斯·R·汤森,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8]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孔飞力,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9] 《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徐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0]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邓正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1]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谢庆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2] 《政治社会学》,毛寿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3] 《政治发展导论》,李元书,商务印书馆,2001; [34] 《能人政治:私营企业主治村现象研究》,卢福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5] 《政治学文献基础选读》郎友兴、韩志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6]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刘建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7] 《草根政治:农民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以1952-1992年浙江为例》,应小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8] 《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村民自治诸问题》,毛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9] 《治理与善治》,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40] 《新世纪 新拓展 政治学理论研究概观》,杨海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41]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2] 《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林尚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选读书目: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另行制定。
3.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新华文摘》
《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国际政治研究》、《行政法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社会科学》、《读书》、《中国行政管理》、《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农村观察》、《复旦政治学评论》、《社会学研究》
《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政治学文摘)、(公共行政)、(社会学)》。
政治学理论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学位课程 学位 公共课 1034502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必修
103450210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2 考试 指定选修
1034502106 英语阅读与写作 36 2 1 考试
分层次修读
1034502107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36 2 1 考试
1034502105 英语口语 36 2 2 考试 必修
学科平台课 0302002201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54 3 1 课程论文 必修
0302002202 中外政治思想史 54 3 1 课程论文
0302002203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54 3 2 课程论文
学位 专业课 0302012301 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 36 2 2 课程论文 必修
0302012302 公共管理前沿专题研究 36 2 1 课程论文
0302012303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36 2 1 课程论文
非学位课程 专业选修课 0302012501 政治社会学专题研究 18 1 3 课程论文
至少选修4学分
0302012502 新政治经济学 18 1 3 课程论文
0303012501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 18 1 3 课程论文
1204012302 行政法研究 36 2 2 课程论文
1204012505 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18 1 3 课程论文
跨学 科选 修课
按“浙江师范大学跨学科选修课程汇总表”中修读2或3 考试
至少修1门且不低于2学分
导师 课程
0302012000 导师(或导师组)为所指导研究生开设的专题性课程2 考查
含文献阅读 必修 环节
1034502801 专业实践4或5 考查
1034502802 学术活动1-5 考查
补修 课程
/ 1或2 考查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 1或2 考查
应修总学分 不低于32学分 注:
1.留学生不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课程由国际学院分别组织开设《中国社会概况》(1学分,第一学期)、《中国文化》(2学分,第二学期)和《高级汉语阅读》(2学分,第一学期)及《高级汉语写作》(2学分,第二学期)课程替代。
2.符合《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相关规定者修读《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其他研究生修读《英语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