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背师范大学师培训小结
2018暑假东北师范大学培训小结
张勤业
2018年7月28日
著名的高等学府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市。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净月校区设在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素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夏日的校园,绿草如茵,杨柳依依;花香鸟语,流水潺潺;宛如置身春日的江南。7月15日-20日,学校60余名教职工远赴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8年暑期第一期学习研修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去东北,第一次真实来到山海关。
高铁一出山海关,内心中生出万千感慨。山海关是明长城最东段的关隘;吴三桂引清兵由此入关,引来满清300年对华夏黑暗统治,中华民族饱受百年耻辱;山东老乡为了生存,背井离乡由此演绎历史上悲壮的闯关东。
一路上,并不是我想想的一马平川,而是波涛起伏不定,到处郁郁葱葱,水波荡漾,犹如此时江南。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时不时映入眼帘。偶有一块块稻子地、大豆地。地里整齐排列矮矮柱状物,应该是养殖木耳的。村村相隔很远,真是地广人稀。
东北这几年发展落后了,原因很多。参观长春机械学校时,该校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当地人的一些看法地处位置自然环境恶劣;政府部门官僚主义盛行,人才大量外流等等。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人的问题,人才外流,恶性循环。
7月16日上午在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明教授,吉林省首批国培专家唐泽静,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海英、董双威以及长春市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明宇等教师,分别就教师心理成长;教师师德素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与教师专业成长做了精彩讲座,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刘晓明老师讲教师发展划分为知识型教师、技能型教师和智慧型老师三个发展阶段,并从为何要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和如何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三个方面为我们很好的剖析和建议。在当今条件下,社会各方面对老师提出了过高的道德要求,而忽略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基本人性,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首先我们是人,然后是儿子,父亲,丈夫,国家工作人员,然后是老师。如果用倒序要求老师,低的成就感和社会认同度,产生职业怠倦不可避免。刘教授给老师们舒缓心理问题的建议是:
作为来说应该以事业心态来从事职业的工作;我应该成功改为我希望成功。
董双威老师从核心素养的认识,教育本质的追问引出对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一节课,这节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节课怎样设计是我们每节课前都思考的问题,我们也困惑过,在这里我们可能找到共鸣点。怎样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怎样的流程,成功的模式是怎样的。信息技术又存在哪些不足,在这里有了观念的碰撞。董老师就教师科研能力,研究课题选择上也提了不少有意的建议。
唐泽静老师就教师工作压力,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消极心态教学工作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建议老师们提高心理韧性,善于进行情绪过滤,有感恩的心态,学会合作,广交朋友。有一句话我一定会牢记: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
王海英老师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的讲座,是我听到最好一次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讲座。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是第一次听到了完整、系统、科学的论述。我也找到心理不健康的划分标准。心理困惑并不是心理疾病。遗传因素、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心理健康。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应该保持学生健康情绪,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阳光思维。
李明宇作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最懂老师,他对教师合作和专业成长的讲座很接地气。怎样形成教师合作文化,如何评价与考核,怎样搭建老师专业发展平台,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途径,老师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经历给了老师们很好的答案。
每次的培训都有很大收获,又一次来到著名高等学府,在知识的圣殿,聆听名师的指点,徜徉在优美的校园中,回首曾经的经历,总有很多回忆、思考和向往。学无止境,路长致远。
第二篇:东师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
在观看“东师理想”培训课程的过程中,在各位专家视频实例展示引领下,再次审视自己的教学,颇有收获。
一、教学设计个性化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教学设计,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设计都是一个模式,只是教学内容不同而已,我们的学情分析也是往往粗浅的分析,学生已具备什么能力、知道什么,学生什么地方有难度,而缺乏进一步关于解决方法的思考。我们也知道教学设计要满足六个“清清楚楚”:教什么要清清楚楚;为什么教要清清楚楚;在什么起点上教要清清楚楚;教到什么程度要清清楚楚;怎么教要清清楚楚;教得怎么样要清清楚楚。但关键在于肯付出时间勤于钻研教材、细致分析学情、创新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教学个性化,而不是千篇一律,不求花哨,只求扎实高效。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更多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做生命的“牧者”。
二、教学模式勇创新
在区教育局的引导推动下,我校以“导学式五步法”为模式,将课堂分为五个步骤:激情引趣导标,自主探究导学,互助提升导议,检测反馈导评,拓展延伸导迁。这种模式正像视频中所讲的“先学——后教——练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大胆融合创新,坚定实践。
三、现代技术展神威
我们每天都在用手机、电脑等现代化设备聊天交流、浏览搜集信息。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教学的变革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子书包、虚拟实验、网络教学,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纷呈。我们再不能满足于三尺讲台,要不断提高自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让云计算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让它更好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单向为互动,从个人学习转变为协作学习。
四、电子白板促交互
参加工作18年,从一开始笨重的投影机,到后来教室有了电视,又有了多媒体投影。三年前,教室又配备了交互式白板。然而,由于没有掌握交互式白板使用技术,交互式白板一直作为一个更清晰的屏幕来使用,白板笔根本没有动过,一次无意碰到,发现屏幕不听自己指挥了,只得以关闭电脑、电源作为最终的解决方式。这次参加培训,见识了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它的遮障、聚光灯、刮奖刷、拖拽、无限克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想进行尝试,特别是进行课堂练习时就更方便、学生上台参与度就更高,更直观,更便捷。自己还是要先熟练使用交互式白板,让学生也熟练运用,真正发挥白板交互式作用。
总之要不断学习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人才。
第三篇:东师大学语文[范文]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期末作业考核
作文:满分40分。
题目: 社会这本书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第四篇:东师 劳动法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劳动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亦称劳资争议或者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 生的纠纷和争议。
2、劳动者: 劳动者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自 然人)。
3、罢工权:罢工权是劳动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暂时停止其劳动的权利。
4、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是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或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条件
答:(1)劳动合同期限未满又不具备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条件的(2)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劳动关系是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种相互选择的关系可以说具有平等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同时也具有隶 属性的特征,劳动关系一经建立,资方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也就成了劳动者的管理者。资方和劳动 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这种从属性的管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隶属关系。(2)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的特征,劳动如果撇开它的具体 形式,无非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机能。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肌体内不能须臾分离,基于劳动力的使用而 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与劳动者的人身紧密相联的。劳动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特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 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人们还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取生活资料,由此缔结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财产关系。
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答:(1)劳动报酬权(2)休息权(3)劳动保护权(4)职业培训权(5)社会保险和福利权(6)提请 劳动争议处理权
4、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答:(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 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5、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
答:(1)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2)增强个体维权意识(3)发挥工会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的功能(4)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5)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共50分)
1、这几年,各级部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治理高度重视,如农民工工会的成立、欠薪其他预警制 度的出台、“一票否决”驱逐市场。但是这个问题总是屡禁不止。面对久拖不决的欠薪问题,民工们往 往期望“外力”帮助自己,有的农民工甚至爬上高楼、塔吊以自杀来引起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和重视。在他们看来,只有把事情高大引起各界重视,才能达到解决欠薪问题的目的。一时间,“媒体 讨薪”、“讨薪英雄”、“社会舆论”等成了讨薪主角。熊徳明这位 42 虽的农村妇女,在偶然的机缘下成 为新闻人物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农民工维权的重任。请根据目前针对农民工维权问题出现的种种 现象,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法律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论述。
答:农民工的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维权体系的缺失,在农民工中缺少一个普 及维权的机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仅靠社会、媒体、公众等外力因素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建立 健全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权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信 心,让更多的民工成为自己的“讨薪主体”,从而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发生。目前存在 的种种依靠某个人而不是法律来解决问题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
2、《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出现了一些企业用支付较优厚的经济补偿等方式促使员工主动辞职,或者 用强制手段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虽然企业声称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社会舆论大 多认为这是为规避 2008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对这些 企业的做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各有毁誉,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的做法是恶意规避法律,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有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可商榷之处,也有观点认为难以简单 地评判对错。请以掌握的法律和法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答: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以倾斜保护劳动者 利益达到实质公平,第 14 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 10 年以上的,以及连续两次订立固定 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条规定 充分体现了保护劳动者利益这一立法宗旨。但是,正如有些人预测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很多企 业采取了规避措施,使该规定成为具文。无可否认的是,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限制用人单位 权利的宗旨并无错误,但是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应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盲目借鉴,并且在立法程序 上,应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充分听取相关各方意见,否则,貌似先进的法律规定可能不仅不能发挥 积极的干预作用,反而带来较大的消极作用。当然,这些企业规避法律的做法并不是无可指摘,相反 体现了企业对法律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也体现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同时,这些事 件反映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对立的社会现状,以及“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需要经济、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协作配合等问题。
第五篇:强师工程教师培训小结
2015广东省“强师工程”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小结 很荣幸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强师工程”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给我们这些基层的 中小学老师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使得我们由此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得来说,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有我们体育这个领域专家们的专题理论讲座,有各种教学训练实践方法课,也有围绕这次主题到当地学校的观摩课和分小组的技能展示课。通过这一轮的培训,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对我们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不仅有观念上的一个洗礼,也有理论方面的提高,更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我想我们所有老师也更加清楚我们体育人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陈宝玲老师上课讲过一段话:“让这个人认识这个项目,让他喜欢这个项目,让他从事这个项目。”我个人很有共鸣,我们体育人从事各个体育行业的工作,不管是面向学生还是面向社会大众,我们所能做的是让他们发现体育的魅力,喜欢上体育,然后积极参与体育。这种认识和喜欢并不是外显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影响他们,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中包含的各种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最后再次代表各位老师同行们感谢各级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进修学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还有我们班主任高老师的陪伴和付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