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年大计 教育先行(修改定稿)
百年大计 教育先行
-----新一轮援疆工作引领疏勒县教育事业演绎“春季新曲” 2010年8月31日,全国科教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指出:新疆的发展,科技是支撑,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2010年11月18日,以武林中为“班长”的山东省东营市第七批援疆干部抵达疏勒,开启了疏勒新一轮援疆工作的里程;2011年1月12日召开的疏勒县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总指挥、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指挥、喀什地委委员、疏勒县委书记武林中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实现疏勒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必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全民文化素质”的要求,这是疏勒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更是疏勒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春天!
长远规划 构思教育新蓝图
2010年底,武林中等一班援疆干部与当地干部一道调研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时,结合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布局、办学条件、财务管理、教学管理、“双语”教育、职业教育、“两基”巩固、教师队伍建设、绩效工资、考核方法、师资培训、党建德育、学校管理等14个方面,结合实际,审时度势,确定以“理念引领、典型带动、稳步推进、全面提升”为教育发展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
育发展观,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争取全县教育事业在“十二五”规划开局和新一轮援疆的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正谓“新理念催生新思路、新思路推树新目标、新目标出炉新成就!”。这是对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准确概括。2011年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一个目标、六项要求、三十项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编制了《疏勒县“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疏勒县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关于疏勒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数项规划明确提出:全县义务阶段教育到2015年县直幼儿园达到自治区一类办园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自治区二类办园标准、村级公办幼儿园达到自治区三类办园标准,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低于2%。高中阶段教育到2015年,全县80%左右的学龄人口将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例达到3: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88%,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达到全区平均水平的“三项目标”。
观规划思谋宏伟蓝图,经“十二五”期间的稳步发展,相信我县的教育事业将再次演绎一曲“春天的故事”!
改善基础 构建教育新环境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在中央教育专项资金和山东省东营市援疆资金的资助下,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实施和完
成了各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县教育阵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为创造舒心和谐的教学环境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2011年疏勒县教育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面广、量大、任务重,共有6大类81个项目,分布在县城及14个乡镇,涉及项目学校及幼儿园68所。工程总投资1.995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4.77万平方米。主要完成了全疆基础设施一流、实训设备一流、师资水平一流的县级职教培训基地建设、30所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综合教室建设,县一中教学楼、实验综合楼、学生宿舍楼、餐厅及校园部分附属配套工程建设和2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228个多媒体教室建设项目。
另据山东省援疆干部、县教育局长董长岭介绍,2012年我县将实施城东新区实验学校建设工程,第二“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县一中改扩建二期工程,八一中学改扩建二期工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辅助工程,英阿瓦提乡、阿拉力乡、艾尔木东乡中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等九类教育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建筑总面积94585平方米,总投资18041万元,届时全县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更加优化。
看建设话说喜人形势,经援疆资金大量注入,相信我县的教育事业再次演绎一曲“春天的赞歌”!
教育援疆 提升教育新水平
教育援疆,是中央实施援疆战略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生词”,在新一轮援疆工作大潮中,教育援疆工作更是一个新的课题。在疏勒县,教育援疆工作同样也是摆在第七批援疆干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县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学质量不高、教育教学经费紧张„„。一大堆的问题,条条都列到第七批援疆干部的调研记录本上。
“困难大如山、问题堆成山、援疆教师来开山!”这是盛传在疏勒县教育战线的一句顺口溜。
确是如此,选派支教教师和高校实习支教师生来我县支教,是山东省东营市对口支援疏勒教育援疆项目的一个重大板块。据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县委副书记成秋林介绍,2011年我县共接收山东援疆支教教师113人、山理工等高校实习支教师生245人,支教师生全部充实到各个学校担任教学工作。
新一轮援疆启动了、援疆政策到位了、援疆教师到来了、先进教育理念带来了,疏勒县的教学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育事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
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八一中学校长张义作了概括性的总结:“观念变了、思路新了、方法活了、水平高了、成绩提了、录取增了”!如张义所谈,这里有一组数据足以证明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教育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
据疏勒县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县小学毕业初中升学率为99.05%,2010年小学毕业初中升学率为99.62%,2011年小学毕业初中升学率为100%,年平均增长率为0.5%;2009年初中毕业高中升学率为50.52%,2010年初中毕业高中升学率为55.52%,2011年初中毕业高中升学率61.3%,年平均增长率为10.5%;2009年全县高考上线率为51.1%,2010高考上线率为62.4%,2011年高考上线率为66.4%,年平均增长率为14.5%。
教育援疆工作在我县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有力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武林中表示要将此项工作一如继往地进行下去,不断加大山东省东营市和疏勒县教育系统的交流。据他介绍,今年上半年计划向山东省申请支教教师32名,支教大学生25名,全部充实到学校担任教学工作。
说援疆畅谈广阔平台,经教育援疆大力实施,相信我县的教育事业将再次演绎一曲“春天的芭蕾”!
双语教学 助推教育新突破
我县同全疆各地一样,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集居县,我县的腾飞与发展需要各族干群携手缔造,需要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我县作为喀什这颗“东方明珠”的璀璨光环,需向全中国、全世界开放,需要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县岂能落后!和谐疏勒的焦点就在于人文和谐,人文和谐需要语言 的沟通和交流。发展、开放和和谐的需求,对我县开展“双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后,我县按照“狠抓学前、突出小学、实现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强化初中、优化高中、确保质量、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民汉合校”建设,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创造条件。创新培养模式,全员培训“双语”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普通话教学,提高了少数民族师生使用和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使用上民汉兼通,减少了学生就学就业的语言文字障碍。
据董长岭介绍,目前全县共开设“双语”班744个,其中:小学“双语”班597个、中学“双语”班147个,学生达26527名,占少数民族在校生的47%,“双语”教育已覆盖每个乡镇、每个学段,“双语”教育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8月,疏勒县教育局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4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以进一步规范学前“双语”幼儿园的管理。
严格落实“双语”教学各项政策、建好建全“双语”学校、配齐配强“双语”教师,是疏勒县“双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也是我县“双语”教学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径,据了解,我县还建立了中小学、幼儿园“双语”学生实名制数据库,顺利完成HSK、MHK考试并积极争取354名“双语”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启动教师业务专业化培训体系工程,通过集中面授和远
程直播的方式,对各学段双语教师逐级实施双语培训、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多媒体教学培训,另外我县还将派出工作经常性,目前已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地县级培训1916人次,实现了全县“双语”教学工作的“新突破”。
道“双语”展望未来前景,经“双语”教学有力推行,相信我县教育事业将再次演练一曲“春天的悸动”!
第二篇:百年大计
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可持续发展,打造优秀青年教师团体
——安丰镇小学青年教师队伍教育培养工作汇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一流的教师队伍离不开对青年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关系学校发展进程和水平的决定因素,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我校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以加强师德教育为前提,以提高教学为动力,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42人,其中党员教师10人,小学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30人。先后有一个被评为“盐城市教学能手”、两人被评为“盐城市教坛新秀”。在东台市级以上的教学赛事中,先后有三人获盐城市一等奖,五人获东台市一等奖。近五年来27人受东台市级以上表彰,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目前,12人担任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4人担任学校中层干部。
一、以师德建设引领青年教师发展方向
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否让学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关键是教师自身是否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青年教师刚从校门出来不久,能否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关键在引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青年教师管理小组。学校部分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分派到各个青年教师小组中去,协同组长深入青年教师中间,着重了解和掌握青年老师的思想动态,帮助各青年教师小组制定师德建设策略。
学校提倡以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领和激励学校师德建设。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我校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首要任务,注重促进两个转变(师德师风向更好方面转变,校风行风向更好方面转变),着力解决三类问题(有偿家教、以教谋私、体罚学生问题),努力实现四个提升(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服务学生工作、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努力打造思想道德水平高、教学技能精湛的青年教师队伍。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意识,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青年教师紧扣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为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道德准则。通过学习,教师增强了法制意识,树立了依法执教的观念。
我们注重用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感人的事迹来鼓舞、鞭策青年教师。学校工会和团支部多次组织教师听全国先进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报告会。组织青年教师观看《东台市师德标兵》录像,让青年教师研讨畅谈。我们以师爱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我与孩子共成长”特困生爱心资助活动,让青年教师到特困学生的家庭中走访,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六年,每年受资助的学生达三十多名。我们引导教师学习身边的榜样,组织校内教师师德先进事迹的交流活动,通过“党员示范岗”、“课改先锋”等形式组织老中青教师的互帮互学活动,使身边的“春蚕精神”、“蜡烛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近些年来,青年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广大青年教师早上班、迟下班,经常工作补差到晚上六七点,学校基本没有教师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等违背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件发生。
为狠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安丰镇小学学师德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贯彻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以制度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严格的科学管理,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制度、守则、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每学期还进行师德先进教师的评选活动,在考核和评选中表现突出者予以大力表彰,这些举措凸显了引导和激励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支持。
三、以人文管理引发青年教师工作热情。
每学期开学后,学校教导处、工会、团支部联合召开以“倾听教师心声、共谋学校发展”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座谈会,了解青年教师工作中的感受和诉求。每年元旦前,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激情点燃梦想,用心成就未来” 交流会,让教师们在座谈中敞开心扉,谈自己一年在学校工作中的感想和收获。通过座谈会、班主任工作会议等了解教师对学校工作的一些看法和见解,通过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及时了解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校工作计划、制度的制定,发扬民主,在充分听取青年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再制定并付诸实施,真正做到所制定的制度和规定从实际出发,切实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让青年教师深刻感受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比如,学校制定的《安丰镇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通过三次党政联度会议讨论,最后交教代会审议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和教师评优的参考依据,极大地促进了考评制度公开、公平、公正性。
因为地处集镇,加之近年来,青年教师不断分配到学校,不少青年教师的婚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不少女青年教师,因为优秀的男孩在乡镇工作的较少,加之目光较高,所以单身现象较多。学校把这一问题作为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了解信息,积极联姻,近年来单单李校长就促成10对美好姻缘。
对于青年教师的因事、因病等请假,学校一律给予照顾。随着,外来教师的增多,学校形之多年的放学后返校办公,逐渐取消;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也改成了双周一次,让广大青年教师在安小快乐工作、幸福工作。人文管理并不意味着一味牵就,听之任之,毫无原则。在管理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原则,对于有违学校发展现象,坚决给予处理。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处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全校读检查、有的是全校通报批评、也有的找家长来共同解决,共同寻找错误的原因,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认识。在处理过程中,学校讲究处理艺术,能够单独处理的决不集中处理,能够谈话解决的决不通报批评,注意保留青年教师的面子,不影响青年教师的形象。即使是要大会读检查的青年教师,也是先找来谈心,让其认识的必要性,不要思想上走极端,读检查后再找来谈心,树立其今后工作的信心。2002年为了整治日益懈怠的工作作风,学校一并要求三名青年教师在大会作了检讨,近几年来,也先后有三名青年教师因为变相体罚、调研测试成绩与同轨班级存在落差等问题在大会上作检查。组织处理,并不影响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如2002年处理的青年教师中,一名教师成为年级组长,学校骨干教师,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加赛事,两名青年教师参加市赛获一等奖,并被为学校中层干部。
二、以培养目标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方向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他们的发展状况悠关学校发展的大局。不是每一个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成长方向都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方向,也不是每一个青年教师都愿意自加压力,负重拼搏,有时外界的压力往往能给他们以成长的方向。
为此,学校在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建立青年教师学习和培训制度,重点对他们的发展进行指导,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会,进行新教育教学理论、实践的学习研讨,就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开展自我设计,学校根据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设计的目标,由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分别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同时,通过建立干部与教师谈话制度,把管理工作落实到最基层,把人文关怀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尽管学校资金紧张,但在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培训、教科研活动和比赛等方面,学校全力扶持,为广大的发展创造和谐宽广的平台。
为加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校校长室制定了《安丰镇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规定了青年教师五年发展规划,出台了青年教师每年六个一目标:一是“结一个师徒对子”通过“拜师学艺”迅速促进新教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要求青年教师每周听一次结对师傅的课,每一个月向师傅汇报一节课,每一学期向全校展示一节课。二是每一年读一本教育专著。青年教师理论的提升关键在阅读,学校给每一位青年教师开出了书单,要求他们在指定的时间内读完这些理论书籍。三是每学期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四是每一个月指导一篇学生习作。语文老师是习作,数学老师可以是数学学习心得,美术教师可以学生书法绘画作品。五是每一个月要上缴一篇教育故事或教育论文。通过写教育故事记录自己的成长点滴,通过写教育论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六是每人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六个一的个人成长目标,让广大青年教师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教导处每个月安排分工领导跟踪进行考核,对于完成进度比较好的青年教师给予通报表扬,对于极少数相当滞后的青年教师给予提醒,促进了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以校本教研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推行推门听课制度。由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参加,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范围,随堂听取青年教师的课。课后会诊,对成功的地方予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矫正、跟踪、指导,如此反复,直到其教学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对刚参加工作、教育经验不足的教师,学校安排经验交流、观摩和师徒结对的做法,使他们学有目标,行有指导,为其快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以活动为载体,逐步提升专业素质。每个月的青年教师活动形式多样,有:观看优质录像课,现场公开课、“同课异构”。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教学公开课,每节公开课后,开展组内评课。每次的评课过程先有上课教师对课的构思、目标、预期的效果等作好说明,然后由组内教师对这节公开课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这节课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建立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制度,开展听课、评课、案例分析活动。建立结对帮教制度,开展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活动。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开展教改研究活动。建立教研常规制度,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并用奖励的形式激励教师把反思成文。
3、搭建展示舞台,不断磨练个人业务。学校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由中层以上干部和骨干教师担任评委,评选出学校的业务骨干,对于优秀的青年教师予以表彰,推荐到上一级参加比赛。同时,学校主动与市外和省外的学校联系,结成兄弟学校。我校先后与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上海市洛川学校建成兄弟学校,组织了50多人次到兄弟学校上课、听课、随堂见习。
对于在校本教研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优先给予表彰、破格提拔,奖励外出听课。近年来青年教师先后远赴徐州、上海、常州、南京、杭州等处听课,单单去年就安排18名青年教师到南京听现代经典的课,总费用达2万余元。
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极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先后有三名青年教师参加盐城市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参加东台市各类赛课先后有6人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
第三篇:百年大计
于细微处夯实师德建设工作
——税郭镇中心小学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为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市教育局有关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教师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三、具体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为更好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部署具体工作,分解各层面师德教育活动任务,保证师德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师德建设监督小组”,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建议,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2.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继续实施教师承诺制度,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的评选工作中,对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严肃查处,做到考核有据,督查有力。
3认真组织学习。师德建设重在宣传,贵在坚持。要持久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人人撰写心得体会,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4、积极开展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搞好师德建设的有效载体。①开展师德教育“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师德论文评比;开展一次师德承诺活动;举行一次由家长、学生参加的座谈会。)②宣扬师德典型。深入开展“做德艺双馨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向身边的“好党员、好教师、好职工”学习活动,学校设定德育信息员,通过黑板报、广播等舆论工具,及时宣传校内外师德动态,通报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事迹,构筑师德平台,树立师德典型。③开展优秀主题班会观摩活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任课教师恳谈会、全员育人交流会等系列教育活动,就如何与家长、学生和工作伙伴加强沟通、如何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新时期教师的新形象,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以德育人的新风尚,进一步构筑润物无声铸师魂的新局面。
师德教育是学校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必须经常对照实施方案,认真总结师德教育活动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打算,不断反馈,进一步提高我校全体老师的师德水平。
四、活动安排: 2月份:
①制订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②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月份:
① 召开师德教育动员大会 ② 签订“师德承诺书” 4月份:
① 学习师德先进个人典型
② 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5月份: ①举行师德主题征文比赛。
②学科渗透教育研讨活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6月份:
① 学生、家长座谈会
② “家长评教师”活动,总结、表彰 7月份:师德考核
三、长远计划:
1、继续学习
今后,一如既往的加强学习,集中学习各种师德文件材料,并继续完善学习笔记,组织全体教师把学历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提升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的服务意识。
2、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起着红旗的方向性的作用。今后要结合观看师德光盘、请师德优秀教师座谈以及利用身边的师德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等手段来鼓励、激发、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师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3、点滴做起
继续注重平时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注重小事,管理亦如此,从点滴抓起,细致工作,注重平时的积累。
4、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努力使师德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使师德工作有法可依,并执法必严。
总之,只有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保证师德建设有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平。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任重而道远。在当前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要常抓不懈,以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
2009年5月
第四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考试招生作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是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指挥棒,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抓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找准了突破口,牵住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必将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国考试制度由来已久。“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诗句,就是古代考试制度改变读书人命运的生动写照。进入现代教育以来,考试制度成为学校选拔学生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在选拔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莘莘学子通过考试“跃过龙门”,实现了人生梦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面对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待,考试招生制度还存在许多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日益凸显。
招考不改,教育难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这次改革的总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具体来说,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学生、学校、专业机构、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招考运行机制;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在整个招考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甚至已经影响到小学甚至学龄前阶段。为此,改革一直把高考改革作为重中之重,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截至2016年5月,全国已有25省陆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包括“6选3”模式、全国统一命题、批次合并和减少加分项等政策。改革通过系统综合的设计,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将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命运,改为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起更加科学、更为公平的评价选拔体系,以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如今,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考试招生制度也在改革的大环境中蹄疾步稳的推进着。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枝“祖国花朵”都将竞相绽放,成为民族复兴的有用之才。
第五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等,都集中体现在教材中。70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基础教育教材和教育图书编研出版上辛勤耕耘、接续奋斗,先后编研出版了11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7万余种,发行量逾750亿册,这是一代代教材编研出版工作者履行编书育人使命的生动写照。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立德树人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持德育为先、以德塑魂,教育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在生活实践中点滴积累,积跬步至千里、养小德成大德。人民教育出版社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推进改革创新,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切实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只有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春风化雨、凝聚人心,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汇聚起铸就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