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

时间:2019-05-12 12:1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

第一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

[摘 要] 在兴办高等学院之风兴盛,全国高校林立的今天,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壮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而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之间的运作关系一直是制约高校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上的弊病和行政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以及教师队伍对行政部门的误解,造成两者之间沟通不畅、重复劳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实际调查,旨在分析两者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优运作关系。[关键词] 高校行政部门 教学队伍 运作关系 对策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发挥其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人员,实行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①。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部门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部门的工作质量和事业发展。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部门职能的合理配置和协调运转,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状况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我们小组以所在的珠海学院为对象,实地调查分析学院行政管理部门状况,根据归纳分析方法的原理找出存在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中的普遍的问题。

背景链接:暨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珠院”)是暨南大学设立在珠海的一个综合性学院,是暨南大学办学的延伸。学院既保持和本部的高度一致性,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学院设有13个系部,6个研究所和1个中心,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处,学院总务处,学生工作处和安全保卫办公室五大机构。就和教学队伍的联系而言,直接相关的机构是学院办公室和教学科研处。学院办公室直接接受院领导的领导,负责全院的党务政务工作和全院各类人员的人事管理工作,是联结本部和珠院,发挥桥梁作用的重要机构。学院办公室在接到学校的通知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下达到教学科研处,由教学科研处的行政人员具体通知教师。教学科研处是和教师队伍联系最紧密的机构。

1.1 组织结构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部门间缺乏配合

现状描述:异地办学的珠院,行政管理机构相对精简,但是在具体的职责分配上模糊不清,教师有问题找不到具体负责人。

组织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组织功能的发挥。目前兴起的很多异地办学的学院,行政机构因为地域的限制通常比较精简,而忽视了明晰,出现部门职责十分笼统没有针对性的现象;而传统的高校行政部门,却存在着机构臃肿、部门重叠的现象,造成职责交叉、权责不分,遇事相互扯皮,直接导致了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冲突。

1.2 行政组织工作缺乏制度规范,人员流动性过大

现状描述:珠院教学科研处的行政人员相对于工作总量来说较精简,每人要负责两项以上的工作。具体的职责分工并没有制定规章,而是依据行政人员自身的特点进行的划分,而且每位行政人员负责的内容也随着具体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变动。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管理队伍的建设也显得更为迫切。然而高校管理队伍的制度仍然不健全,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考核考绩制度和薪酬体系,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目前,很多行政工作仍依赖于经验和主观判断,无法依章办事,往往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职位的设置多因人设事,岗位上的人员流动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沟通的障碍,从而增加了教师对队行政工作的怨言。

“制度问题是学院行政机构运作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将规章制度规范化,将办事流程制度化。”学院办公室林主任如是说。1.3 信息传递层级过多,效率较低

现状描述:学校的文件下达至教师,中间要经院办、教科处和系部三个环节。管理沟通原理认为,信息经过的环节越多,信息受损和失真的程度也越大,并且所需的时间和人力就增多②。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中,信息按机构层级进行传递,而非各职能机构直接进行沟通,使得效率低下。信息最终传达到教师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会发生延误情况。

1.4 行政工作人员自我定位不明,缺乏服务精神;缺乏沟通手段和沟通技巧

现状描述:教师抱怨行政人员在传达信息时态度不友善,甚至是颐指气使,给他们的感受是在接受“管理”,而非享受“服务”。

行政人员的素质是制约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在高校管理中普遍漠视行政人员素质的高低,只讲求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对行政人员的吸收、培养、使用和开发都缺少应有的规划和有力的措施③。鉴于此,行政人员缺少应有的职业培训,很多人对自身定位不明,不具备服务精神,更有甚者缺乏沟通技巧,在和教师的沟通中出现障碍甚至是冲突。

1.5上行沟通渠道不通畅,一年一度的教师座谈会流于形式,而非正式沟通的作用得不到保证

现状描述:教师反映在每年的教师座谈会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平时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找谁反映寻求解决途径。”

目前高校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满足于任务的下达和完成,对教师队伍的关注度不够。没有给教师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一方面,信息得不到回馈;另一方面,也无法培养行政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感情,从而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教学队伍存在的不足

2.1 系部功能不健全,未能充分发挥沟通行政组织和教师的桥梁作用

现状描述:珠院教科处的行政人员对于教师的通知,大多是先通知到系部,然后由系部通知教师个人,而一些系部却认为通知工作应由教科处具体去做。两者的认识的脱节造成很多教师没有收到通知,延误了很多事情。

系部作为沟通行政部门和教师队伍的中间桥梁,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作为具体的教学部门,认为自己承担的是关于教师具体教学的管理工作,对教科处转交的通知工作就会选择性地承担,加之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划分这两个机构的职责,最终导致了系部与行政机构互相扯皮的现象。

2.2 教师在教务管理中过于被动,对学校发布的文件等关注度、重视度不高 现状描述:珠院教科处一名行政人员在回答教师找不到具体行政负责人的疑问时这样说:“我们的职责是清楚的,哪件事由谁具体负责也都是公布出来的,如果老师不清楚,那是他们没有做过了解。”行政人员也说到,有些教师对学校发布的文件不关注,从来不浏览学院的网站,错过了很多重要任务,之后对其进行处罚时又觉得十分无辜,认为是他们行政人员没有通知到位。

沟通畅通无阻的三个因素:发讯者对信息的清晰表达;信息传递渠道的通畅,受讯者对信息的顺利接收与正确理解。纵然行政人员发出了通知,期间也传送通畅,如果教师对通知视而不见,不加上心,则根本达不到沟通的目的。2.教师对行政部门的工作有排斥心理,缺少配合精神

现状描述:部分教师排斥行政人员的管理,认为他们“盛气凌人”、“纯粹命令”,他们对学校安排的任务有诸多不理解,又不愿主动去做了解,就本能地抵触一些任务的完成。

教师对行政工作的误解通常有两种:一,认为行政任务是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属品,可有可无,不加以重视;二,认为行政工作缺乏人性关怀,是官本位思想的产物,自己是“被管理者”处处受到限制。

关于促使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师队伍运作关系最优的思考 1. 对于行政部门

1.1 完善组织结构,向服务型组织转变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指组织内部各运行要素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及运行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组织合理化的标志有四: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与适应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权责体系的合理界定与合理授权;职位设置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④。

作为协助教学队伍完成教学工作的高校行政部门,在组织目标上应和教师保持一致性,以帮助教师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工作为组织的终极目标;在组织结构上,多采用扁平型的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在职位的设置上,强调因事设职而非因人设职,各岗位职责分明、条块明晰又密切联系、协助配合;促使行政部门向服务型组织的转变。

1.2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强化各行政人员的职责意识和效率观念

强化对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以规章的形式规范下来。行政管理工作看似琐碎具体、忙忙碌碌、杂乱无章,实际上是有章可循的。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规律,形成相应的制度条律,使各项工作依章开展井然有序。避免了以往的“按经验办事”,提高了工作的条理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和健全行政人员的管理、考核、激励制度,切切实实实施行政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根据管理层次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不同,制定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岗位职责要求。实施对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量化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定性和定量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考评和监督管理,将其工作绩效和晋级、薪酬挂钩,奖罚分明⑤。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强调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并举,以正激励为主,提高行政人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通过工作流程规范化,强化行政人员的职责意识和效率观念;通过绩效考核,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挖掘其工作潜能,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机制。1.3 追求创新,采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加强回馈环节 优化行政部门和教师队伍的运作关系,就是要优化行政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沟通。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信息量激增,行政管理要获取各种渠道的大量信息,并且要迅速地进行准确地处理。行政人员需要和教师保持紧密及时的沟通。这就要求行政人员采用新方法、新工具提高处理事务的速度和质量。行政人员可以在沟通方式上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开大会、贴通知等低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电话等新型信息传输通道。可以建立专门用于发布学校通知的网站,开通用于教师反映问题回馈信息的论坛和接收教师邮件的信箱,并派专人负责网站的维护和信件的处理,将信息交至相关的行政部门或人员。

1.4 定期进行行政人员的培训活动,更新其关于管理和服务的观念,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

传统观念上的管理就是把管理等同于僵硬的指令和一成不变的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和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管理与管人等同起来,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制定的条条框框让别人“俯首称臣”。这种传统观念一直普遍存在于高校的行政管理队伍中。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设高素质高校管理队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转变观念,强化科学管理。目前高校的高层行政管理人员已经强调服务的理念,要求行政人员抱着服务的态度,尽最大的力量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对行政人员的培训,首先便是这种服务理念的培训。消除他们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在具体的工作中,应仔细听取教师的工作计划和所遇到的困难,协助他们制定目标并提供各种帮助使其达成目标。

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具体是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使其能胜任行政工作并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其中预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十分重要,要强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等最为基础的能力关。2. 教师队伍

2.1 优化系部设置,健全功能,合理配备工作人员

系部作为联结行政部门和教师的中间组织,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科研之外所承担的职责。这是系部这一岗位的特殊性决定的,没有理由推托和不予承担。要强化系部的责任意识,需要将职责以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明确规定系部上传下达的功能,要求系部在组织系内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性活动之外,还负有将行政部门的文件传达各教师,将教师的情况要求等转达给行政部门的责任。应该安置适当的人员确保这项工作的完成。2.2

加强沟通的主动性

要加强教师对行政人员的沟通主动性,首先要消除教师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误解,使其认识到行政工作的目的和老师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为了其提高教学科研质量而提供的各项服务,而不是他们观念中的,为了约束教师行为而做出的种种限制性措施;其次还要改变某些教师存在的骄横心态,他们将行政部门视为高校中的附属品,是次于教师队伍的组织,认为只要将教学科研工作搞好,而对行政工作采取不配合不主动的态度。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教师对行政工作的配合度。如果每位教师都积极关心学校的重大事件措施,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文件和完成安排的任务,就会使沟通更加顺畅,使行政管理的效果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① 刘军 对完善高效行政管理的探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109 ② 陈春花 管理沟通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35-44 ③ 高静,石亚文 高校行政管理建设浅议 山东省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6,4,67 ④ 边一民,徐力等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380-383 ⑤ 高静,石亚文 高校行政管理建设浅议 山东省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6,4,67

第二篇:高校社团运作情况调查报告

德才网 http://decai.me

高校学生社团运作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概况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进行调研,了解社团运作的经验和不足,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使社团更好地发展与合作,为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贡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对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5所高校的社团成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回收问卷748份,有效回收率83%。

根据各校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提供的情况看,平均每个高校有30多个,社团成员已占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一半左右。社团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体育类、文艺类、科技类、学术类等,社团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主要有讲座、竞赛、郊游、沙龙、咨询等,而且各校都有一些富有创新意义的特色活动。

二、问卷统计资料分析

1、社团的参与程度。社团活动在大学生活中所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校园文化。而参与活动是创造文化、获得锻炼的起点。社团活动的开展以社员的参与为条件,同时社员对本社团的了解也以参与为基础。从调查获得资料来看,南京高校学生社团的参与程度较高,51.07%的同学每次活动都参加。在这样的条件下,社团经常开展活动占70.59%,因此社员对社团的了解程度也较高,社团成员认为熟悉自己所在社团的占总样本的63.63%。

2、社团的管理。社团的管理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方面。社团作为由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要正常运行其内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内部管理包括选举或任命社团负责人、明确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规范经费的运行及活动开展时的分工与合作等。从调查的结果看,28.46%的在宁高校社团内部管理高效而有序,49.73%达到正常水平。在会费收取上,40.51%的社员认为合理,各高校社团会费平均水平为12.06元/年。关于社团活动和办公条件,88.24%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和办公条件较好。一个学校里众多社团能够协调发展,社团的外部管理也非常重要。目前高校学生社团主要由校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管理,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监督社团的运作,督促社团制定管理章程,协调社团之间关系,促进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调查涉及的高校各社团之间的校内合作较多,有40.23%的社团之间活动交流频繁且高效。

3、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社团活动经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活动的规模和质量。目前高校社团活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团内部的会费收取,二是企业、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的资金支持。调查得知,71.43%的社团有企业资助,经常得到资助的有30.65%。最主要的赞助单位是学校附近的服务性行业,占45.85%;其次是知名度高的企业(如百事可乐、李宁)等大学生喜欢的品牌企业占20.05%;第三是考证类培训单位,占10.57%。社团校内活动得到企业赞助在1000元以下的占35.25%,1000元~2000元的占29.26%,2000元以上的占29.26%。校际活动得到企业资助在500元以下的占23.96%,1000元~2000元的占 29.26%,2000元以上的占28.35%。社团中有学校资金支持的占69.35%,认为学校资金充足的占32.94%。总体而言,有三分之一的高校社团经常得到企业资助或是学校资金支持。

4、社团活动的影响或作用。社团活动开展得如何可从其影响力来观察。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活动对社团成员的吸引力来评价,有41.71%的社员认为活动对自己的吸引力很大。第二,从活动在学校的影响力来评价,调查显示社团活动中在学校中影响很大的占35.43%,影响一般的占53.34%。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本身的质量与开展活动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出于对社团活动的兴趣。大学是学生发展兴趣的最好时机,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两种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校丰富多彩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第三、丰富课余生活,结识更多朋友。认为加入社团完全实现初衷的占10.50%,基本实现的占66.20%,完全没有实现的占16.72%;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使自己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的占38.24%,有一点提高的占46.65%,完全没有提高的占11.63%

(转载注明来源:德才网)

第三篇: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

首先,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办学模式不断增多;通识教育、素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成为趋势;对外交流不断增强,跨校、跨国学习成为可能并逐渐发展。这一切都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和繁重。其次,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尤其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无纸化办公方式的出现等,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当前,高校现代教学管理系统已取代了原有的教学管理方式,各种教学信息逐步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这些变化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技术性和专业性的素质要求。

一直以来,有部分专家学者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队伍中的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学秘书队伍的素质状况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管理的过程和质量。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

随着一级学院管理模式的推广,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学院的教学管理由过去教务处的直接管理变为宏观管理,在管理职能上有了很多变化。教学秘书在此管理模式下,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笔者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多年,深刻体会教学秘书工作确实是一项精力投入大,成效慢显的工作。教学秘书一般要协助学院系主任制定专业的培养计划,拟定学院的培养计划,总结及相关制度,负责学院的教学管理的正常运行,协助学院做好教学科研平台的申报,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检查,学院的教学质量考评,还要做好教学材料的归档及教学管理数据的各类统计及汇总等。

教学秘书同时接受学院与教务处的双重领导。首先要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完成如学生的成绩管理、重学、补修、提前修的管理、学院专业课程的考试安排,学生的转专业、学籍跟踪管理,编排课表、教学管理档案的归档工作等日常管理工作。其次,对于学院领导安排的工作要保质保量完成,还要做好学院领导的参谋工作。同时,教学秘书最直接接触学生,最能听到学生的需求与心声,可以及时跟领导反应,以便领导作出以学生为本的决策。此外,学院教学秘书要做好学院老师的服务管理工作,及时把学校的信息通知到老师,为老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在当前学校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弹性学制、提前毕业及双专业等政策的陆续出台,使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也日趋繁杂。

二、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特点与不足

随着现代教育发展,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高校教学秘书岗位存在着诸多与日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教学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教学秘书角色定位多样,心理压力日益加大

教学秘书主要是为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服务,面向学校教学管理职能各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开展工作,工作涉及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的各种事务性工作中,教学秘书的工作主体是人,包括任课教师、学生、领导等,工作量大,工作面众多,工作压力大。对于领导的安排,事事要考虑周全,安排妥当,保质保量完成,在多头领导下,极易产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教学秘书有时候所处位置比较尴尬,容易得罪领导,心理压力大。每个教师、学生的个性、要求都大不相同,不同的工作情境要求教学秘书扮演不同的角色,服务好每一位工作对象,合理安排好日常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一旦在某一环节上出现失误,就会造成极坏的影响。

(二)教学管理队伍构成参差不齐,社会认同度低

目前,省内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特点主要表现 如下:职称上,初中级职称占大多数,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小;学历上,参差不齐,有大中专、本科、研究生,整体学历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专业上,大部分教学秘书与原来所学习的专业或所从事的工作学院专业完全不一样;加之教学秘书每天埋头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管理创新。因此,管理水平停滞不前。尽管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聘用了一批具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教学秘书,但教学秘书工作与他们的专业性、知识性仍未引起高校领导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教学秘书与同学历、同年龄段的教师在收入分配、评奖评优、学习培训、学校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待遇差别较大,使其不愿在这一岗位停留过长的时问。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心的不稳定,日常工作量大与价值体现低形成强烈反差,人员流失情况严重,也导致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三)教学秘书发展走向不畅。自身认同感不强

与承担的工作和责任相比,学校对教学秘书岗位各方面定位偏低,而且高校科研项口、职称评定一般都是向任课教师倾斜,而教学秘书等辅助性岗位,往往被忽视 ,其待遇都不如其他系列的发展空间大,他们鲜有机会被提升,发展前景不明朗。学校也几乎没有对教学秘书岗位轮转、职务晋升等方面形成成熟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导致教学秘书职业期望概率低,深感前途渺茫。学校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考核评估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相比教学与科研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对学校的贡献不像课堂教师那样直接,很难出立竿见影的显着的工作实绩,其效果要很长时间甚至几年才能体现,因此他们的工作也很少会吸引学校管理层的关注,甚至有时候往往是干得好的得不到表扬,失误了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和教师的指责,使得教学秘书认为自己辛勤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职业认同感不强。

(四)知识更新缓慢,创新意识不强

教学秘书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工作,从实际上讲,应该具备一定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和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能。然而,高校目前一方面缺少对教学秘书管理队伍的技能培训,使大部分教学秘书不熟悉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知识,导致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教学队伍内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其专业知识与教学管理工作之间出现严重偏差。目前,在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下,知识更新缓慢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同时,现今是一个以科技为主的信息时代,旧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已经趋于僵硬,而高校教学秘书队伍正在走向“老龄化”。但是,由于近些年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剧增,各高校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从而没有太多时间考虑教学工作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创新难成为了继各高校知识更新缓慢后又一大弊病。

三、做好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针对以上教学秘书岗位的现状,笔者认为,要从教学秘书自身职业素质建设与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两个方面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一)教学秘书自身职业素质建设

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学秘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了教学秘书要从思想、专业和能力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头绪繁多,作为院系级教学秘书,应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 人本化工作理念,要从服务对象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全心全意为之服务;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协调沟通技巧,熟知事情的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妥善处理好学校各职能部门与院系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人、事与物各方面关系;随着信息化程度加深,教学秘书办公的自动化程度也随之提高,教学秘书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工作技能,实现办公的全面自动化管理。此外,作为一名21世纪具有高素质的教学秘书,还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站在专业发展的制高点,拓展视野,探索新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自己新的见解和思想,适时提出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二)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秘书队伍建设

1.改变观念,完善对教学秘书的管理机制

周远清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讲话 深刻指出了教学秘书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高校领导要从办学育人的大局着眼,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教学活动和整个校园工作具有的举足轻重作用,从而重视建立德才兼备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首先,充分重视教学秘书工作,给予秘书人员更多的关心,平常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教务或人事等有关部门应定期召开教学秘书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学秘书的归属感,帮助他们在实现学院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其次,明晰教学秘书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流程。教学秘书岗位具有其自身的显着特点,因此在招聘前,应明确教学秘书岗位职责,根据工作岗位所要求任职者应具备的性格、能力、专业背景等若干要素条件来合理选人与适度用人。从优化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给予教学秘书合理的职责和相应的权利,教学管理工作总体可分为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两大类,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教学秘书为了保证各项秩序的正常进行,只能把大多数时间投在日常繁杂的教务工作,甚至承担了许多行政事务,无暇顾及教学改革创新工作,所以有条件的高校应将教学、教务、行政事务工作分开,明晰权责,从而实现分工合作、优化教学管理。最后,高校要注重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对现存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与优化,清除原有流程中所有非增值活动,简化剩下的活动,再予以整合。在此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网上综合教学管理流程的技术平台,实行业务流程管理自动化,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校性。

2.采取措施,加强对教学秘书的业务培训与指导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基本上是一人一岗,人事部门应根据队伍状况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后备力量,以充实这支队伍。要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修和学习交流纳入学校的常规性工作计划,建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教学秘书提供培训:学历提高教育、培训班、工作经验交流、学术交流,外校参观学习,还可以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编印学习资料,组织观摩交流,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开拓他们的思路。此外,学校还应创造条件提供经费和时间保障,积极引导教学秘书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改革与研究项目、科研项目,探索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培养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高质量管理人才,实现教学秘书从“事务性”工作者逐渐向真正的“教学管理者”转变。

3.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改变教学秘书的薪酬结构

第一,在收入分配上,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的生力军,与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一样,他们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也希望得到领导和师生的恰当评价和肯定。因此,应让教学秘书享受与其他岗位同等学历、资历人员相同的工资或津贴待遇,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实行教学秘书岗位津贴制度,以此来鼓励他们安心工作;在对教师开展各类评优评奖活动同时,也要评选出教学秘书队伍中责任心强、工作扎实、业绩突出的先进人员,享受更加优厚的各种待遇,充分发挥典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教学秘书更积极地开展好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对教学秘书的考核,为教学管理工作建立灵活、合理、公正的量化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收入挂钩,真正体现他们劳动的价值。第二,在职业生涯发展上,高校要严把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入口关、质量关,积极选拔懂教学、善管理、精技术的人才充实教学秘书队伍;建立完善教学秘书的准入、轮岗的升迁制度,研究开辟多种职业发展通道,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学秘书队伍发展的职业环境。

例如:将教学秘书纳入与教师、辅导员相同的系列进入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通过学校创造条件、自身努力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学秘书,可以安排讲授一些专门课程,使其逐步向教师岗位转岗,为其今后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另外,高校应该重视教学秘书的职称评定,在职位晋升等方面为教学秘书提供相应的机会,为他们提供职称评定的制度保证和具体通道,激发其自觉向明确的职业目标努力的动力,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教学秘书在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己处于教学管理第一线的优势,积极为教改提供信息,为深化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高校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服务意识的教学秘书队伍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深化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新世纪、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基础是素质,制度是保障。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管理现状,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好这支队伍,使教学秘书在岗位上能够稳定高效地发挥作用,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为突出的成绩。

四、结语

在这改革发展建设时期,要保证教学水平质量,就要保证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而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学秘书队伍,更是建设中的重点。一个教学秘书的队伍建设不只是简单地加强队伍人员的配备即可,它还涉及到学校管理层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认识及重视度,涉及学校对教学秘书队伍的科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涉及教学秘书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笔者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让教学秘书这个弱小的群体能够引起学校管理层的重视,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手段的执行,能够让教学秘书队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得到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基层的教学管理活动逐步有序、充满活力健康地运转起来,以推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管理的体制改革,从而推进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篇:企业管理与信息关系透析

[摘要] 分别从企业管理与信息两个角度,探讨了企业管理与信息的关系。一方面,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另一方面,从信息的角度进行分析,信息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信息 关系

一、引言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何能从大量企业中脱颖而出并保持优势地位呢?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中,依靠信息肯定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认识企业管理与信息的关系时,我们既要看到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更要注意到信息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

二、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管理离不开信息

1.从企业管理的职能看,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职能都与信息有关

企业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科学的计划必须以全面反映客观经济过程的大量信息资料为依据,如此才能在计划中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规定时间和建立指标等。也就是说,掌握信息是企业计划工作的前提。企业的组织工作需要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内部信息沟通顺畅,企业的组织职能就会得到较好落实;内部信息交流不畅,企业组织工作就会失效。控制是要接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与计划对比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很显然,没有信息也就没有控制可言。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也要在收集和了解员工的生活情况和精神状态的各种信息后才能有效的进行。

2.从企业管理的过程看,企业管理过程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企业管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发现问题,管理者先要进行信息感受,即收集和加工一定量的信息,然后找到和认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企业管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是管理者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优决策方案,多个决策方案的提出和比较均离不开使用大量的相关的信息。企业管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是最优决策方案的实施,一方面,管理者要将最优决策方案的信息以指标、任务、命令等形式分解、传递给各级执行机构或执行者,这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决策者还需要自下而上的获得最优决策方案实施情况的各种信息。企业管理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是对最优决策方案进行评价,管理者在获得最优决策方案实施情况的各种信息的同时,还要不断获得企业外部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确定最优决策方案时的预计情况相对比,判断是否达到管理目标,以便采取新的调整措施,形成新问题,继而重复上述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管理问题的形成、最优决策方案的确定、最优决策方案的实施、方案评价以及新管理问题的形成构成企业管理的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过程。

3.从企业管理的手段看,信息反馈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企业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一个的决策行动形成一连串的决策,以确定各个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和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连串的决策,必然要求将上一个决策行动的结果通过报告、数据、图表、资料等形式把信息反馈回来,以便下一个决策的进行。很显然,如果没有信息反馈,上一个决策行动的结果情况就不得而知,而没有关于上一个决策行动的结果的信息,就无法做出下一个决策,从而企业管理过程也就受阻了。可见,信息反馈是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从信息的角度进行分析,信息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

1.信息的沟通是否合理,决定着企业经营能力的放大倍率的大小

一个企业,无论是内部的控制,还是与外部的联系,都是通过信息进行的。企业管理能对企业经营能力起放大作用的原因就在于信息。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来控制企业的人、财、物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效能,就能增大企业的产出,亦即放大企业的经营能力。这种放大倍率的大小,就取决于信息的流动是否合理,是否有其适当的路线和程序,是否消除了障碍。

2.信息能激发企业管理者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企业管理更有效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既有重复性的东西,又应有不断创新的成果。这种不断创新的成果就是在原有知识、管理经验的储存和积累的基础上,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受信息的启示和激发,由创造性思维得出的。有了这种在信息激发下的创造性思维,企业管理活动就会使企业顺利地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创造条件。3.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化了企业管理思想。比如,由于信息技术突破了地域与时间限制,使企业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直接面对全球范围来配置资源,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全球化观念和标准化观念等新的企业管理观念。又如,由于Internet网、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传递载体,使企业在获取和发布信息实现了“零时延”,这就要求企业树立“零时延”的崭新时空观——企业必须善于捕捉信息,并及时创新,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

其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化了企业管理组织。比如,企业组织结构正逐渐从传统的“职能分工制”转向“事业部制”。“职能分工制”是以劳动分工理论为基础,企业分设生产、供应、销售等不同部门,每个部门只负责其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这种企业组织结构的信息沟通环节过多,会造成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递所需的大量等待时间的浪费和衔接的误差。如何克服这种缺陷呢?许多企业开始实践或已经转为“事业部制”,即按作业流程把各种职能部门的人员组织成一个一个“事业部”,各个“事业部”彼此独立,每个“事业部”负责从设计到销售的整个作业流程。在“事业部制”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克服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缺陷。又如,企业决策由过去的高度集中决策中心组织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决策的分散化,一方面克服了集中决策下容易形成的官僚主义、低效率、条块分割等弊病,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再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化了企业管理方式。比如,大大减少了企业管理人员。传统的企业组织中,从高层决策到基层执行,要经过若干中间管理层次的媒介,中层管理人员,除了监督基层的执行工作外,其主要职能是对信息的中转,将上级决策的信息层层传达到基层,同时将基层执行情况及其所处环境变化及时报告最高管理层,以使最高管理层把握全局,进行整体上的协调和控制。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中层的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性已大大削弱。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因此而大为减少。又如,产品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在信息化条件下,人们可以快捷、准确地获取与产品或技术创新有关的最新资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又加快了产品或技术创新的步伐,这样,就使得企业产品或技术创新的速度惊人。

最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化了企业管理手段。比如,企业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站,从而可以在网上与顾客实现零距离接触,这样更容易培养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站招聘人才,使企业的人才招聘工作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企业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让研究开发做到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研发的效率,降低研发的成本。又如,电子邮件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企业内部人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交流信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等外部成员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谈判、下订单等。

总之,企业管理的发展与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进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参考文献:

[1]杨建国:略论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和发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6):23~25

[2]陶振民夏扬:企业管理现代化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关系协调[J].科技管理研究,2005(4):68~70

第五篇:透析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程序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应市场经济对高校日益复杂的理财环境和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的要求,而对高校中、高级管理者实施的以明确其经济责任关系的一种审计行为,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干部廉洁勤政、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维护高校正常经济秩序的一种手段。作为寓监督、检查于服务中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高校开展几年来,初步呈现出了有共识、有氛围、有合力、有成果的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身具有的时间跨度长、层次高、涉及业务范围广、工作量大、审计风险多等特点和受部门领导决策与指令影响而具有的被动性、附属性、依赖性和局限性等,使高校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拟就此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内审工作的一种探索性实践活动,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领域在新经济形势下的拓展。作为高校内部审计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各高校在具体实施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滞后。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对有关行政负责人任职期间、任职期满或因提拔、调动、辞(免、撤)职、离退休等原因离开现职工作岗位之前,就其管理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依法作出评价。而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在组织决定对领导干部工作进行变动后才委托进行审计,造成先离后审的事实,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有一定的滞后性,形成了审归审、用归用,审用两张皮的现象,难以达到审计应有的效果和目的,影响了审计评价的有效性,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2.思想认识不到位。目前高校中相当一部分人对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思想上的正确认识,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认为:被审者都是领导干部,他们的晋升、调任组织已有意向或已作出决定,审计只不过是搞搞形式、走走过场,装个样子给人看罢了;有的教职工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本身意义的正确理解,甚至觉得谁有了经济问题才会审谁。有些被审对象也认为:学校搞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领导干部不信任,进而产生消积、不配合甚至抵触行为;部分审计人员也觉得:被审对象都是领导,高校内部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审计人员产生畏难思想和厌战情绪,既认真不得,又不能马虎从事。不能不审又不敢认真审代表了相当大一部分特别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心态。各种不正确的心态来面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致使一部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能主动、深入而顺利地开展下去。

3.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实施对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负责人在管理职责范围内经济活动的业绩和对存在的问题应负的经济责任,以促进加强学校的财政管理、并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考察和使用干部的依据,促进加强干部管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无疑是一种制约措施,对此干部群众都寄予厚望,期望通过审计,问题就会水落石出。但由于现实中审计所具有的局限性,特别是面对当前高校经济运行不够规范、会计信息有失真风险的复杂经济环境,致使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审计人员无法查证,加之相当数量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些问题一时无法查实,造成某些结论失实,由此使群众对审计产生误解,缺乏热情,认为审计是走过场。经济责任审计失去了应有的作用。[!--empirenews.page--] 4.经济责任审计内涵的加大与审计人员素质低下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教育资源的配置形式愈来愈广阔,高校经济活动日趋频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日益加重。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及财务、基建、产业、后勤、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收费、贷款、各项资金管理等经济行为,需要对经济责任人的经济管理水平、工作业绩、决策水平、管理能力等作出全面的定量或定性评价,审计业务内容的宽泛与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无形中产生了矛盾。现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

一、缺乏相关行业的基础知识,虽具有一部分审计理论知识,但实际发挥能力较差,导致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因人为因素质量不高,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5.审计评价缺乏标准和依据。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干部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一个权威性结论,委托部门和审计对象对此都十分关注。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近年重点开展的新工作,缺乏经验借鉴,而且许多责任人上任期间组织上也没有明确过具体的经济责任和目标,现在定量的评价缺乏规范的指标体系,定性的评价也难以把握。经济责任明晰度低,导致审计评价难以确定。

二、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正确认识和定位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首先要求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排除阻力和压力协调校内纪检、人事、组织、财会等部门进行积极的配合与协作,在高校形成领导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教职工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审计人员支持和积极参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定位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规范高校经济秩序、推进干部廉政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上,切实寓监督、检查于服务中,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

2.明确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客观评价经济责任。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应从被审者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入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

3.规范审计程序,防范审计风险,积极稳妥推进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任务重、责任大,因此,制定和遵循科学的、合理的审计程序,对于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都是至关重要的。

审计准备阶段。校审计处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委托编制审计方案、成立审计小组,按规定向被审对象所在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并要求被审计人根据审计内容限期提交书面述职报告及相关经济资料等书面材料。

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的实施阶段,通过听取被审者的情况介绍,对被审计单位的机构、人员、资产、资金、经济指标等情况作初步了解;通过分析各项经济资料和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程序、资金来源、运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掌握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通过走访群众、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内查外调等形式,收集动态资料,以补充了解在审查静态经济资料中不易察觉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系统的材料,进而认真填制审计工作底稿,为审计报告和处理提供充分的依据。[!--empirenews.page--] 审计终结阶段。客观、公正地分析审计工作底稿,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完成审计报告,对被审者的经济责任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小组应将审计报告初稿交送被审对象及所在单位征求意见,并认真对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所提出的书面意见进行复核,复核结果经审计处审核后向委托部门提出最终的审计报告。经过层层把关的审计报告既是对被审对象负责,也是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负责。

4.建立规范的、可对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由于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经验积累不多,操作性强的、规范可比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高校应边实践边摸索,尽快探索、研究和制定一套科学的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和方法,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有可依据的标准,以进一步增强审计结论的权威性。

5.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性、政策性很强,审计风险大,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加强审计知识培训,提高专业素质,更新知识。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优秀审计项目评审和典型案例分析,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业务技能,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最新颁布的财经法规、审计法规的学习,更加准确的把握政策界限,为科学全面的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创造条件。

6.实现客观审计方法创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审计,是多种审计形式的复合体。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我们内部审计机构应充分利用内审优势,逐步完善审计方法,把经济责任审计同财务审计、效益审计,特别是审计调查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做好事后审计的同时,注重加强经济责任的事前、事中审计监督,以及时发现和反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国有资本安全完整、高效运作的目的。

7.建立落实审计意见和正确运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行机制。加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把经济责任同对干部的管理和使用以及反腐倡廉的规定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专门小组,交流汇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组织协调审计意见的落实和审计成果的运用,研究和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注重加强经济责任后续审计,对审计意见和决定的落实进行跟踪审计,并及时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和审计处理意见反馈给管理层,从而加大审计决定的执行力度,真正将经济责任落到实处。

经济责任审计是手段,运用审计成果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是目的。经济责任审计不但拓宽了干部监督渠道,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于维护高校正常经济秩序、增强领导干部的财经法制观念、促进高校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内审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富创举的一项实践活动。探索和完善一条适合高校校情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道路是高校审计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昌春。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需把握重点。中州审计,2002(8)[!--empirenews.page--] 2.王永智等。搞好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审计,2001(5)

3.陈正兴。经济责任审计要加大力度。中国审计,2001(7)

4.李艳。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着力点。

下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队伍运作关系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私募基金运作模式透析[5篇材料]

    私募基金运作模式透析随着牛市财富效应的扩散,“私募基金”风生水起,市场份额快速扩张,其高收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个庞大的灰色市场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从当前......

    建廉洁高校队伍

    开展“建廉洁高效队伍,创为民务实机关”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园教育行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教书育人的优良作风,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教育,按......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素质与能力建设的思考 一、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特点 教学管理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的教学活动为 对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包括对......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讨论的热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教学与......

    浅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及处理

    浅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以及处理 1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学派的观点: (1)教学与科研之间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队伍

    探索与新形势要求相适应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其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默默无闻......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现状及发展探析(最终定稿)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的现状及发展探析 高校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教学工作中是教务处与学院、各学院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联系左右的作......

    加强队伍管理 促进警民关系(5篇范文)

    加强队伍管理 促进警民关系为全面推进车驾管队伍正规化建设,且末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召开专门会议,坚持以提升服务为核心,以便民利民为关键,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打造文明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