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庙学校德育导师制计划

时间:2019-05-12 13:3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庙学校德育导师制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庙学校德育导师制计划》。

第一篇:上海庙学校德育导师制计划

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

一、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背景

如今在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时时处处得到来自父母、其他的关爱,可到学校后一个班级却有四五十名学生不等。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品德更加完美,根据鄂尔多斯市文件精神,学校实施学生德育导师制。

二、学生德育导师工作的职责

1、思想的引导者;

2、学业的辅导者;

3、生活的指导者;

4、心理的疏导者。

三、学生德育导师制工作的实施

1、成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2、编写“导师工作手册”。

3、召开导师工作学习会议,学习使用“导师工作手册”,明确导师职责,交流导师工作方法等。

4、因人适时开展引导工作。促膝谈心、家访,因人制宜地开展引导工作。对学习问题学生、情感问题学生、行为问题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学生、社会适应问题学生进行个性化、亲情化的引导,给学生以导师般的厚爱——多一点教导和激励,多一点严格和期待,多一点训练和督促,多一点召唤和鞭策;给学生以慈母般的仁爱——多一点信任和搀扶,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多一点呵护和爱怜,多一点表扬和鼓励;给学生以朋友般的热爱——多一点平等和尊重,多一点帮助和支持,多一点理解和关心,多一点肯定和监管。

5、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力求提高同学们对维护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由心理老师准备广播资料,广播站的同学配合进行宣传。

6、加强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辅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的,当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心理问题时,就需要进行个别的辅导,这样辅导的方式一般以心理咨询的形式为主(个别辅导),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相近时,可进行这一部分学生的团体辅导。

四、学生德育导师制工作阶段工作交流会议

1、导师案例分析会。

(5-6月)

2、“我心中的德育导师”征文。

(9-10月)

3、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

(11-12月)

上海庙学校德育处

2014年3月

第二篇:2019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

2019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第一部分 德育理论课题的选题要求及参考

【说明】2019上海市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资助金额5万/项。课题结项时需提交《课题结题报告》(结题书表格)、《课题研究报告》,并在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篇。申报者可根据下列选题要求及参考题目,直接选题或自拟相关题目,明确研究要点和成果形式,同时确定研究年限(1或2年)。----------------

一、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如何理解其产生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时代背景?如何把握其主题、基本内容、体系结构、主要特征、总目标、总任务和历史定位?如何正确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性与时代性,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如何有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教师工作能力和水平。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需要重点研究:如何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如何与其他学科协同创新,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宽度与深度,实现协同育人?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和信息化教育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平台、载体与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度、效?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工作研究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目前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元素融入法治教育过程、融入学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中、融入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培育?如何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实践环节中?如何通过调整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形成有效工作平台和渠道?

■参考题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政工作的系统理论阐述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系统研究 4.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研究 6.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文化自信研究 7.高校师德师风状况调研与建设研究 8.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研究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趋势研究 10.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11.新时代上海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 12.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

1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构建高校全员育人体系研究 14.跨界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15.大数据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1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17.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18.大学生思想状况与行为特点研究

19.新时代中小学生思想状况与行为特点研究

第二部分 德育决策咨文的选题要求

【说明】2019的上海市学校德育决策咨文课题的申报者须依据本《课题指南》直接选题。课题研究期限:1年,资助经费5万。结题时需提交《课题结题报告》(结题书表格)、《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工作文件(草案)或专项工作《咨文报告》《调研报告》等。---------------------

1.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围绕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任务,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理论普及宣传等工作,研究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效指标,形成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 2.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职务评聘研究

【研究要点】切实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审实行标准单设、指标单列、单独评审,评审过程,坚持工作实绩、工作直接相关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职务评聘办法》 3.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 2018] 1号)精神,深入分析梳理上海各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现状、经验与存在困境,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优质资源建设,形势与政策教育类选修课建设、“形势与政策”特聘教授制度、教学评议制度等内容,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

【主要成果】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 4.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报告

【研究要点】贯彻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 2018] 2号)精神,聚焦思政课教学质量,调研梳理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总结经验,发现典型。

【主要成果】形成上报教育部《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报告》 5.201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报告

【研究要点】注重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全面展示上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及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梳理本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方针,总结新经验,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主要成果】形成上报教育部《上海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报告》 6.“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建设情况研究

【研究要点】“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是上海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经建设成为上海的品牌课程。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角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梳理“中国系列”课程的内容主题与实施路径,研究课程的建设规律、发展方向等。

【主要成果】形成《上海高校“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发展报告》 7.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研究

【研究要点】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要求,在《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规划(2014-2018)》基础上,调研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主要问题,分析其具体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设。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规划(2019-2024)》 8.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落实全国和上海市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与答疑解惑的能力,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规范社会实践管理方式、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调研了解当前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教学的整体情况,分析当前制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从规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动力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主要成果】 草拟《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建设意见》 9.基于师生需求的高校易班平台内容建设研究

【研究要求】调查研究高校师生对易班平台内容建设的意见和需求,研究拓展易班平台内容建设的新路径和新形式,构筑符合时代特点的易班平台内容建设,力争从创作、输入到包装、输出的全过程,满足师生的需求。【主要成果】草拟《高校易班平台网络文化内容建设方案》 10.“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研究要点】深入研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遵循关于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要求,深入剖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明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意蕴,并围绕“紧抓机遇”与“正视挑战”两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变革提供必要借鉴。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市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 11.加强教育系统舆情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依托专业科研机构作为支撑力量,收集教育领域的预警性、倾向性与苗头性问题,密切关注其发展态势。根据舆情内容、公众反应、媒体介入程度等,对舆情信息的出处、发布事件、传播路径、跟帖情况、网民观点等,进行及时分析、跟进研判、评估影响并制定对策,定期形成报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成果】形成《上海教育系统舆情月度分析研判报告》 12.上海教育网络舆情专家库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调研梳理上海教育网络舆情专家队伍在专业构成、协同效能等方面现状,结合网络舆情新形势、新特点,以专家库建设为载体,研究推进上海教育网络舆情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处置的针对性、有效性及舆论引导、决策咨询的专业性,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主要成果】草拟《上海教育网络舆情专家委员会建设方案》等 13.新媒体时代教师网络素养及其培育模式研究

【研究要求】调查新媒体时代教师日常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网络素养,探索新媒体时代下,培养和提高教师网络素养的内容、方法与路径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网络。

【主要成果】草拟《培育及提升教师网络素养若干意见》 14.高校“医教结合”上海模式探索

【研究要点】关于“医教结合”上海模式的探析,侧重于对高校心理咨询师的精神科临床素养训练,“医教结合”模式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和创新,高校与精神卫生部门的高效协同,“医教结合”工作中医生、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研究等问题的研究。

【主要成果】草拟《探索高校“医教结合”上海模式方案》 15.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关爱的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特殊群体学生:特指中小学校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如:留守儿童、随迁生、离异(重组、单亲)家庭子女、二胎家庭子女等,容易出现各种消极心理,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干预辅导。通过实证调研,梳理特殊群体学生的类特征与共性问题,探索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探索创新辅导的思路、内容、方法与策略,提析出有效做法与经验,为同级同类学校开展相关辅导提供经验参考。

【主要成果】草拟《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关爱的实践报告》及“辅导个案汇编” 16.青春期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等系统调查与研究,了解目前各学段性别教育,尤其是初、高中青春期教育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的解决策略,并进行各学段教育的衔接研究。

【主要成果】草拟《分年段青春期教育基础内容大纲即示范课案例》 17.新时期学科德育落实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调研分析当前大中小幼课程育人现状,梳理德育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并研究解决对策,形成大中小幼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主要成果】草拟《推进上海市大中小幼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18.新时期上海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研究要点】调研分析当前上海各学段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总结经验,梳理存在问题和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强化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德育课程主导学科作用提供决策依据。【主要成果】草拟《新时期上海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19.大中小学一体化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途径探索

【研究要点】调查上海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特点,总结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探索促进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衔接方式和有效途径。

【主要成果】草拟《大中小学一体化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建设方案》 20.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课程方案研究

【研究要点】围绕师德规范要求,调研已有的师德培训课程现状,研究师德从应然到实然,从规范到实现的落差,探索建构以教师专业生活为逻辑起点、以促进师德行为实现为宗旨的中小学师德培训课程的建设方案与课程标准。【主要成果】草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课程建设方案》 21.新时代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依据有关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的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的专题调研,从中探寻在新形势下影响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各类新问题,包括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外在条件、内在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征集、挖掘、提炼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总结典型经验,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提出有效策略,为市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有助于整体推进班主任队伍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升。

【主要成果】草拟《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22.上海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示范点评估研究

【研究要点】落实上海市教委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调研分析目前本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点建设现状,梳理问题和原因。通过理论和现状研究,研制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点评估的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推进上海“1+16+X”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建设,为家长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主要成果】形成《上海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示范点评估研究报告》 23.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建设标准研究

【研究要点】落实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教委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梳理分析当前本市相关区域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建设现状,并分析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和原因。在此基础上,研制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建设标准,规范本市各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建设,更好发挥其在深化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主要成果】草拟《区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中心建设标准》 24.上海市校外教育立法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校外教育实践育人各环节,促进校外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统筹育人方式,全方位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探索现代教育体系下的校外教育功能的深化再造、社会资源参与校外教育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联动与融合。通过校外教育的体制机制探索,促进社会参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主要成果】草拟《上海市校外教育促进与保障条例》 25.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本项目旨在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为抓手,集聚全市小学、初中德育课程研训资源,如市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师大政治学科人文社科基地、市区教研室等力量,探索一种能充分发挥各方能量、凸显研究特质,充分发动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开发并共享的课程资源,深化推进课程育人的多维一体协同研究的长效机制。【主要成果】

(1)形成《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机制研究报告》(2)形成《道德与法治学科》优秀教学课例资源包(供全市共享)

2019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说明】2019的上海市学校德育实践类课题申报者可根据本《选题参考》的要求,自拟题目申报。资助经费:2万。研究年限:1年。结项时需提交:①《课题结题报告》(结题书表格)②《课题研究报告》③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篇。

---------------------------

(一)新闻宣传、网络舆情与文明文化等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新时代新闻宣传、网络舆情、文明文化等的建设与创新。新闻宣传方面,积极构建教育系统大宣传格局,研究与探索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体系、制度体系和路径方法等的创新,并做好专家智库和新媒体群的建设;网络舆情方面,探索网络舆情监督与处理的工作方法的创新和队伍组织架构的完善,着重大学生网络行为舆情数据挖掘与分析,切实有效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引导;文明文化建设方面,研究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新要求,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及精神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等。

(二)高校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改革。教学方面,要求提炼教育教学实践中带有典型性与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学理研究,并提供简要、具可推广性的解答及其支撑材料与延伸材料(含音像资料、相关文献、典型材料等)的目录。教学改革方面,要重点研究与探索课程思政改革要求下的教学设计、评价与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制度及推进路径等的创新与改革,研究与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研制相关学科门类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意见等。

[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时代特质、群体特征,聚焦大学生日常思政中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辅导员结合新时代思政工作要求开展理论宣讲。重点研究在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与举措、思路与方法创新。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政的多样、有效实践路径,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等。

(三)普教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从中小幼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出发,聚焦当前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重点研究与探索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的德育目标、内容载体与落实途径等的创新;加强对研究中小学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提升与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提供有效路径与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四)中职德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落实《中职生德育大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以培养“准职业人”为导向,聚焦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难点和瓶颈问题。重点探索如何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探索德育课建设、实训实习等环节实践育人功能创新,加大对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德育、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提供有效路径与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机制,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展开对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卫生及相关社会资源的协同机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六)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实践类课题选题参考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学校的特色资源(或优势学科),显著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易班建设,探索工作方法与机制创新等;探索校园网路文化的特色品牌创建,构建优质校园文化,努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七)共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红色基因教育资源选题参考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探索共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红色基因教育资源。梳理整合校内外各类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共同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示范教学基地”和“思想理论宣传高地”,使红色资源与学校教育全方位对接,全过程融入,让党的光辉历程与发展足迹成为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必修课。

第三篇:学校德育导师制活动方案(共)

2014年德育导师制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滕州市教育局暨师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和实施途径,让更多的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注学生个性需求,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沟通,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全面推行“德育导师制”。

一、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

长:吴贞文

副组长:张玉坤(政教处主任)

员:宋俊峰 任泽友 宗承永 杨列勇 李祥民 李中东

二、制定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

3月下旬拟定“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做好前期宣传和发动。

4月初召开教师动员会和学生动员会,选聘导师和选择受导学生,明确德育导师工作职责,受导学生对象。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

4月上旬“德育导师制”正常运作,师生互动,建立受导学生档案。

4月中旬召开德育导师第一次例会,一起交流、讨论,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4月下旬召开受导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提高“德育导师制”的实效性。

5月上旬“德育导师制”阶段性小结。

5月下旬召开德育导师第二次例会,介绍经验,分析个案;提出困难,寻找良策。

6月下旬开展受导学生及学生干部问卷调查,汇集和整理各反馈材料。

7月上旬做好导师工作考核和评估。认真总结“德育导师制”实施情

三、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德育导师队伍

四、开展调查与选聘,确定结对组建档案

五、实施步骤

(1)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生活、道德行为、心理健康等),要求各班被辅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写受导学生情况登记表。主要是家庭特殊的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心理偏差学生等。

(2)由导师与学生自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最后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安排。

(3)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汇总全校建组情况。

(4)导师与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六、建立德育导师制工作制度

(1)导师培训制度。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培训、导师座谈交流心得等形式,定期对导师进行培养和培训,使其明确职责,提高其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能力。

(2)受导学生家庭联系制度。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3)谈心汇报制度。每日主动询问一次;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每周进行一次谈话;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导师不定期的向领导小组汇报施导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的与受导学生交流。建立导师工作手册,写好教育随笔,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个案分析制度。导师每学期要对受导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施导目标与步骤、初步效果等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学生个案分析。每学期学校进行一次相应的案例评比,期终进行一次专题总结交流

(5)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及时了解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6)“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定期举行导师、受导学生座谈会。

七、德育导师的职责要求

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把学生造就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

德育导师的素质要求: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学识广博、身心健康,具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能力。

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表现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滕州二中 2011年9月19日

第四篇:德岭山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德岭山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乌拉特中旗“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在校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工作目标 1.教好每一个学生。

2.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3.德育亲情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提高德育的有效性。4.实施结对辅导、小组活动与全员辅导相结合,动态把握学生的发展。

三、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 1.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组 长:侯建

副组长:李瑞军 王文进 乔志刚

成员:冯晓琼、贾树霞、王婧、各班班主任 2.摸底调查,确定导师与学生。

(1)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体育、艺术等)

各班要特别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需要导师的学生初步确定后,班主任要对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弱势、学习风格、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形成初步材料,作为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和导师开展工作的基础。

(2)调查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及社会志愿者

学校根据相关教师及社会志愿者的特长、个性、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配好导师,明确导师工作职责。(3)师生结对。师生双向选择,落实师生结对,每个导师负责指导2-3名学生,并构成一个小组。(4)建立工作制度。

学校应建立“德育导师制”相关工作制度,做好资料、台账的整理,成果搜集。

1)档案制度

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2)家访联络制度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短信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3)谈心与汇报制度 “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学生每2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活动手册,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4)小组活动制度

小组活动分组内活动与组间活动两种。

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制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5)跟踪评价机制

通过建立对导师工作的跟踪评价机制,检查导师工作的日常工作动作记载、结对学生的反馈和发展表现、查看学生成长档案袋材料和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的情况反映等评价导师工作成效,德育导师每年的考核成绩作为评优评先评职等重要条件。“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估。

四、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切实提高对“德育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建立实施“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副校长(或校长助理)任副组长具体操作,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2.及时总结经验。“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因此,在试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大家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经验。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借鉴、整合以往成功经验,使导师制更具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鼓励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切实可行、具有年级特色的操作办法。

3.贴近实际,务求实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方法、心理成长、情感生活、特长培养等方面予以关注和指导,既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也不急功近利。4.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敢于探索管理和操作模式、活动形式、载体、工作机制等,结合学校实际,创出工作特色。

五、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德育导师与教学的关系。通过“德育导师制”,真正落实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德育导师既要关心受导学生思想状况,也要指导他们学会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正确处理导师与班主任的关系。推行“德育导师制”是班主任工作的补充,不是取消班主任,也不是以导师取代班主任。德育导师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与班主任对班级的全面管理有机整合,两者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3.正确处理德育导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德育导师应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德育导师应尊重家长,讲究与家长联络的方法,关注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家长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六、德育导师职责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2.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讲文明、有礼貌、尊师爱友的优良品质。

3.鼓励学生刻苦学习、锤炼不怕困难的毅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全面成才的信心。

5.指导学生做好新学期成长目标的制订实施。

6.指导学生做好成长档案的建设,在学生有关材料上面留下激励性的评语。

7.推荐或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交友。

8.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情况,时常保持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

9.与任课教师及其他老师随机交流情况与工作经验。10.认真学习有关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导”的素养,利用谈心、活动、家访等形式,履行好各项应尽职责。

七、导师工作制度

1.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为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好的作业、优秀作品;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荣誉等等。对“受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并设立适当奖项,对进步显著的“受导学生”进行奖励。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周记、电子邮件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 建立家校联络交流制度。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导师每月至少安排二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八、本学期“德育导师制”工作重点 1.拟定方案。(3月)

2.组织实施,建组建档。(4月)3.导师辅导、家访等。(4、5月)4.期末考试前的心理疏导。(6月)5.及时做好资料、台帐的整理。(7月)

德岭山学校政教处

第五篇:学校德育计划

一、本学期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德育工作思路为:以公德教育为切入点,以学习雷锋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塑造良好的中学生形象;以课堂为主渠道,切实作好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观念教育、纪律观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同时渗透一些经济时代所需的具体的道德素质,努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公民。

各年级工作重点为:

一、抓好养成教育;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抓好纪律观念教育;同时在学习方法指导上下工夫,积极抓好衔接过渡教育工作。

二、强化养成教育,巩固初二以来各方面的教育成果,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学生分化。

三、强化毕业生后期管理工作,巩固两年来的教育成果;做好学生毕业意识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崇高理想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搞好主题教育,即“学雷锋、树时代新风,守规范、做文明中学生”。

2、搞好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搞好常规工作,向常规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4、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使工作更具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

三、主要措施

1、抓好主题教育工作。本学期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学雷锋、树时代新风,讲礼仪、做文明中学生”。各年级、各班要紧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本班实际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开展好系列活动,同时要注意以下工作:

(1)主题活动要与学校开展的“争做国旗小卫士”、“争当文明礼仪标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主题活动要与“开门红”等其它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主题教育要与贯彻《文明学生基本要求》、《安阳市曙光学校礼仪常规》有机结合起来。

(4)主题教育要与“课前大唱革命歌曲”结合起来。

(5)主题教育要与落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结合起来(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主题教育要与全市读书活动结合起来。

2、抓好课堂主渠道工作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场所。教师应在教授有限的教材材料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讲奉献的跨世纪人才。本学期工作重点仍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各年级要根据学校的工作思路制定出本年级的实施方案,同时落实到年级各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到齐抓共管,各有特色。各年级要推荐1—2个好的典型进行交流推广。

3、抓好常规工作

A).a.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号召每个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法规及纲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针,树立三种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者意识),增强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信:“教育,是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育人,是我所承载的终身使命。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孩子,我都能改进他的现状,都能让他受益,都能让他成才。”

工作中遵照“十不”要求,坚决做到“三个一切”、“三个杜绝”、“三个结合”,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杜绝把学生赶出课堂、杜绝惩罚学生、杜绝乱收费”;“严爱相结合、批评与表扬相结合、严格要求与讲究方法相结合”。努力做到依法执教,科学育人,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b.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努力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指导和管理工作,利用班委会、学生会和团支部在学习和活动中的特殊职能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

二、三年级在开学第一周内(开门红期间)要完成队伍的配备工作,一年级要在第一周内要完成班干部的配备工作。

B).强化礼仪规范教育工作,创设良好育人氛围。

a.利用开门红认真贯彻《安阳市曙光学校礼仪常规》,抓好起始。

b.狠抓“集合礼仪”、“文明用语”,找切入点,让“请、对不起、谢谢、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充满整个角落。

c.进一步发挥国旗班、礼仪班的示范作用。黑板报、广播站的导向、监督作用,使国旗班、礼仪队成为我校德育工作当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把礼仪规范教育的培养伸展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使我校德育工作

更加深入化、具体化,更具特色。

C).完善、修定有关规章制度及评估机制。广泛听取班主任意见,让各科任教师都参与各班德育评估,使其更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而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抓好课外活动

活动应体现丰富多彩性,活动要有针对性和实效。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熏陶学生:渗透一些当今社会所需的具体的道德素质(如:诚信、敬业、谦虚、坦率、自信;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等。),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等等。

本学期各年级要结合重大活动,注意抓好课余时间的各项活动。如:文艺、体育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和健康的竞争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活动要点面结合。本学期学校牵头的活动有:

主题“”系列活动

A.“开门红”周系列活动

B.主题教育班会观摩活动

C.传统教育活动

D.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E.“礼仪周、纪律月”系列规范教育活动

F.安全法制系列教育活动

G..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及升学指导

四、几点要求

1、有计划。开学初各年级、班级及科任教师都要制定本学期的、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使工作更具科学性。

2、重落实。各年级、班级都要对学校、年级、班级的计划进行有计划的贯彻的落实。教导处和各年级主任要加强对年级工作、班级工作的检查、管理和监督。同时要经常组织学生干部对学校的主要活动进行评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3、抓总结。大家对各种活动或阶段性工作决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总结。班主任期终要写出总结性的汇报材料,学校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同时对较突出的要进行表彰。

五、学期工作的初步安排

2月份:

(1)召开年级主任、班主任会议

(2)“开门红”周活动

(3)收交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4)收交2、3年级班委会名单

3月份:

(1)学雷锋系列教育活动

(2)春季运动会

4月份

(1)班主任、年级工作汇报交流

(2)传统教育活动

5月份

(1)歌咏比赛

(2)“礼仪周,纪律月”评比活动

6月份

(1)评比表彰

(2)安全法制教育活动

下载上海庙学校德育导师制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庙学校德育导师制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师制活动计划

    导师制活动计划 导师制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 学校在引导年青教师学习规章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同时,继续开展年青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以便及时解决新教师在......

    德育导师制计划

    广兴洲中学“学生成长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针对当前社会单亲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经济形式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多,学生逐渐增多,生源组成比......

    2012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2012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一、德育理论研究课题(共8个) 【说明】 资助经费:8万;课题正式立项后先划拨5万,结项后再划拨3万 课题年限:1.5年 结项时需交:课题研究报告......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制计划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全面提高素质,......

    学校德育计划2[最终定稿]

    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爱国......

    学校德育导师计划

    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工作在我校己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骨干教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上了一个台阶。但在实......

    2014.3学校德育计划[精选合集]

    汐子总校 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原......

    学校德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思想品德素质为目的,加强德育的实践性来引导、教育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