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我校生物课题《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自准备至今,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结合我校“三疑三探”和“五步教学”的课改模式,将生物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融入到课改中。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将我们课题组2016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如下汇报:
一、课题研究进展
1、研究落实到位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引起全组教师的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定期经常讨论、交流,非课题组成员尽力协助,将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并邀请领导亲临一线指导工作。
2、本课题处在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为了“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我们继续采用文献研究法、试验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课堂观察与作业分析等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3、继续加强教师中交流学习,及时总结经验。
结合学校3月份的“听课月”活动,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做课活动,其他教师则专心记录并分析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情况,并且及时评课,做好学习记录,与近期的课堂进行对比,进行交流和反思,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正和完善,认真总结经验,撰写成文。
三、取得的成绩
1、将课题研究贯彻到高三高考复习工作中,针对高三毕业班的特点,不定时不定期地进行口试,课内、课外加强组与组之间的互评、互助、督促、比赛,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贯彻到高三复习中,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和进取心,增强学习兴趣,形成浓厚的学习、复习气氛。
2、积极参与3月份的“听课月”活动,进行做课活动,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样的评价方式和评价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管在知识上还是技能上均获得提升,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3、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明显提高。
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他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学习交流、相互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评价理念和体系逐步有了自己的认识,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结合课改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随笔反思,并且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为以后的课题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4、评价主体多元化继续。
本课题强调学生、小组及教师的共同评价。因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反思;小组内学生的相互评价,可促进学习和交流,并锻炼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批评能力,时他们学会公正、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互相激励、不断上进;而教师能从自评和互评中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的自评和他评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评价方式的这种改变,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评价地位,而是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5、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学习现状
四、课题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做为升学型学校,进入了高三复习,有些课题教师担心会影响教学进度,进而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实验中放不开,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并没有实质进入课题研究。这部分老师汇总来的材料就缺乏真实性。
2、在课题研究中,强调了课题组教师之间的学习、研究、实践和总结。注重加强课题组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但忽视了过程性评价中对出现问题的及时分析和总结、反思。所以,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进行衡量,而对课堂教学中的进步记录太少,学生方面的成果通常比较难以体现。
3、教学反思跟不上,出现了教研室专家所预期的“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对于每个实验班出现的问题,及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虽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但是却没有及时形成书面的反思,为后期的总结撰文留下了困难。
针对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在后期研究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首先,加强课题研究组与区教科所及课题引领专家的联系,做到集思广益,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对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争取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目标。
2.其次,参研教师加强过程性资料的完善。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详细记录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补齐应上交的相关研究资料主要包括:计划性资料、基础性资料、专题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实效性资料以及总结性资料,涉及到个人阶段性计划、个人阶段总结、论文、案例、调查研究、获奖证书等等。
3.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进一步通过集体研究,整理前期研究成果,初步形成阶段成果;进一步修订研究方案;明确后期研究重点和操作方法。
第二篇:教学评价及其方法与实践
教学评价的方法体系初探
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根据前人的总结我对于教学评价方法体系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
教学评价必须是有助于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因此评价和调节教学活动的结合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各种评价形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必然对教学评价的形式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性要求,故产生了以下几种基本评价类型的细分形式,即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
(一)成绩评价中的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教学细目标,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目标进行教学,在考核学生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考核。这就是根据已定教学细目标为标准的绝对评价。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又具有学习价值。当然,判断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时,除了用绝对评价外,还需要用相对评价,这就是把某个学生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学生总体中,看其所处的相对地位。这种取相对标准的评价,对于选拔优秀生、淘汰差生是需要的,对教师了解学生间的差异情况也是有利的。
(二)多种水平的形成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某些学科的特点可采用复式教学与评价,即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水平的评价。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分成的A、B、C不同水平层次的三组情况,在检查学生的到达目标程度时,分别出三套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的检查题,让学生在统一时间完成。完成的结果,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好成绩,而相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会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或者大家都得到较好成绩。不管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做A、B、C三组成绩的横向比较,而是让学生把成绩自己做个前后成绩的纵向比较,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当然,A、B、C三组的学生并不是恒定的,随着他们学习水平的变化可以随时作调整。
(三)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当试图判断或解释一个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进步时,必须将其与该学生的另一些方面相比较,然后做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这种个体内的差异的比较而做出的评价,就是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教师可以把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做横向比较,以此了解学生在内容相关程度高的学科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智力相比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兴趣爱好相比较,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科特长。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四)分阶段总结性评价
除了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考核,即期终考核和学年总评外,还可以在一定年级段各进行一次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的总检验。这种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方面、思想品德方面、体育卫生方面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检查的方法、形式各种各样,主要由学校领导和具体职能部门,如教育科学研究室、教导处等,对学生通过听课、考核,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以及有关项目的测定。通过这些方法的调查、了解,收集、积累相应的资料,为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提供依据。
二、主要的评价方法及评价工具
教学评价的方法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为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所采用的某些工作方法。而教学评价的工具,则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时常用的一种评价技术,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测定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这如同医生看病中的诊断方法和探查器具那样,既有其联系的地方,又有其不同的方面。无论是教学评价的方法还是教学评价的工具,都受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所制约。在对学生的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既有数量化方法,也有非数量化方法,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同时,在这两种方法下,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与要求适当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这中间还可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与目的,灵活使用绝对评价或相对评价。当然,这些评价方法具有相互间的联系与影响。无论是哪种评价方法,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即要有一定的评价技术。常用的评价工具有:教师自制的各科测验,各类标准测验,行为观察记录,问卷法,交谈法,创作、作品分析,技能实演,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考察报告,个案分析,各类奖惩。
三、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
在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中,评价的组织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只有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促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这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民主化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也要体现出这个思想。在总体安排上,可提出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其中“他评”又可分为“教师评”、“学生评”和“家长评”三种。在通常的情况下,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居多数。但是,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学校也应该尽力创造条件,力图让学生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学生参与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活动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中应强调教师、学生、家长系统的共同评价。因此,还需要动员家长也来参与评价学生的工作。
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家长评价,都应该强调评价学生既要有客观性,又要带有鼓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哪怕暂时的退步也要把它作为进步的起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带来不断上进的勇气。当然,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中也应强调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
四、学生综合发展手册
从和教学评价的关系来说,学生手册是确认一学期或一学年教学成果的总括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和教学活动的联系上来说,学生手册通过将学校的评价结果通知给本人或家长,在对本人的努力做出肯定的同时,又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此外,它还担负着密切学校家庭联系的职能。为此,学生手册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考虑到使学生手册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在与学校教学目的有关的德、智、体、美、劳各领域中的努力成果和成绩,明确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二)在内容上,应设法使家长及学生本人能够对评价的观点、标准、记载内容的含义等有较正确的理解。
(三)在形式上,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应有不同阶段使用的不同学生手册。
(四)在以设定具体评价标准的到达度评价时,必须附设具体的目标参照表,以便使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和学生对自身的了解有更明确的把握。
(五)在内容和形式上,除了能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应该能反应学生的连续特征,即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
为了使学生手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学评价的职能,且具备上述几个特点,可以把学生综合发展手册设计成三种类型:一是一学期和一学年的学生总体发展情况汇报手册,并分低高年级两种略有不同的手册;二是学生个体综合发展情况一览表,把学生进校至毕业的各方面表现、发展记录在案;三是学校—家庭联系册,通过它,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并及时从家长那里获得反馈意见。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它执行着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它是克服教学活动对目标的偏差,使教学活动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主体应该认识到,一个简单的分数,如58分或94分,其作为反馈信息的质量是不高的,只有除这个分数之外,再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评语和该分数反映的具体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能力目标的发展水平,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第三篇:语文学业评价实践谈
语文学业评价实践谈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支点。它以评价标准的多维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应注重其激励功能等核心特点反衬了当前教育评价的缺陷:那就是评价主体的消极被动,评价方式方法的单
一、僵化,忽视评价结果的激励功能等等。
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如何进行学业评价,如何用这个支点来调整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呢?我校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示范学校,在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过程,认真调查了本校一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学业评价实施建议,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
一、构建学生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过程中,为了便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足迹,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通过共同研究,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制订了《月评价表》《暨阳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业评价操作方案》《暨阳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生学业学期评价表》以及相应的教师综合评价考核表,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旨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其不断发展、取得成功的自信心,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这些表中分列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评价项目。在表中我们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意了学生之间、教师、家长及学生自己的评价。另外我们认为家长是最关注孩子成长的群体,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家长也和孩子一起走进了新课程,成为了课程改革的支持者、实施者、开发者。为了让他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设定了一类辅助性评价──家长的评价。让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了解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旨在使我们的家长不但能变成孩子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最优良的环境,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社会信息。这些表的设计,意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记录学生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设计时我们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设计活动内容力求全面,既要测试知识能力,又考察学习习惯,同时也注意学生的情感领域、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月评价表》中我们关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转述能力、动手能力(自制标识卡、各种作品)。(2)鼓励性原则。在评价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觉得“我真行!”或“只要我再认真一些,便成功了!”,即使那些完全做错的学生也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我不笨,我知道错在哪里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人人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心。如《学期评价表》中对任何一项评价内容未达三星级的学生,我们会给予其机会补测。(3)发展性原则。这些表在记录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将来,使学生能从成功后寻找不足,从挫折中总结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商、能力、人文情感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鉴于此,我们采用小组的形式建立“智慧空间站”,空间站里边有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成长记录袋”。他们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经历,这是对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也是为教师、家长能够客观认识、评价学生提供相对完整和真实的信息资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这里有学生“成长的足迹”,主要是将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汇集起来,为综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的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这里有学生的“星语心愿”,学生将自己的一些生活和学习心得,以及心里话、烦恼、苦闷在这里倾诉。这里还有学生成功的快乐,有学生获奖后的喜悦,有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这里,你会为孩子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骄傲。实践证明,利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对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和对同学学习活动的评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家长参与评价,很好地开发了家长的资源,进一步协调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设立学生成绩展示平台,使学业评价更具直观性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自尊心都很强,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征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而要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必须为学生铺设一个尽情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处处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时空,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他们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鉴于此,我们在评价活动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孩子展示交流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如,开展“课前一分钟”的古诗、课文背诵,轮流日记交流活动,利用读写课的时间开展“你读我评”“古诗拼读”活动,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又如,利用教室进行展示,我们每个班的教室差不多都开辟了“学习园地”“成长园地”等空间,将学生一些好的作品如日记等进行展示。学校还在《展示台》开辟了“书荷小苑”的栏目,每个星期让学生写一幅书法作品,把写得好的作品贴在墙上,让孩子们希望得到他人认同的心理得到满足,通过这种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同学们练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有些老师还请班中的学生当小评委去评评别人的日记,评评别人的字,就在这一比一评中,学生发现、欣赏了美。又如,我们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的“金嗓子”栏目,让孩子到那里一展身手,当听到广播里传出自己那琅琅的书声,孩子们兴奋不已,家长也为孩子们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评价问题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始终,是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有益的经验,使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上面的几点建议是我们实验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其中未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我们把它提出来,和同仁们交流、探讨,共同促进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建设。
第四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
摘要:通过开展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包括学生电子作品评价和笔试)相结合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可积极促成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
目前,信息技术学科不在中考范畴,学生以及社会对其不够重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是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方法之一。
一、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的必要性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促进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效果。
1.走入学生中间、关注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每周一次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仅限于此。若教师把自己的课堂位置定位在讲台上,学生势必感觉生疏,更加不重视这门课。开展学生评价可以让我尽可能多地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以辅导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我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信息技术课是正规的。
2.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我认为对学生负责是教师的天职。今天,由于他们的不成熟和看待问题的片面性,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而我们教师知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必须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学生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
3.学生进步快,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学生是可爱的,但需要我去发现;学生是有潜力的,但需要我去挖掘;学生是有进取心的,但需要我去激发。开展学生评价,让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成就感让其不断主动攀登新的高峰,也让另一部分学生不甘示弱,积极要求进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就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业评价要重视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该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我在教学中采取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我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每次课我都在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介绍学习目标,并在课堂结束前回顾本节重难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对自己进行评价,给自己打个等级(A、B、C、D或E)并记在课本的封面上,课后思考这个等级自己是否满足、自己有无能力做得更好、怎样在下次课上取得一个更高的等级。这是一项常规工作。我在第一次课布置下去,通过以后两次课给的提示和指导,使之规范化。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每次课都给自己一个自我评价。好胜心会让他们越做越好。学期结束时我组织学生参考我们共同制定的标准给自己一个总结性评价。我认真对待,学生态度就会端正,这个结果基本上是客观的。
(2)学生互评
每一章或每一模块结束时,学生会提交一个较完整的作品作为作业。我会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展示这些作品,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评,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互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每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学期结束,我让学生根据一学期的印象进行互评,以督促学生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尽力为全班同学留下好印象。
(3)教师评
教师评包括评学生表现、评学生作品和评学生电子档案袋。相比较而言,教师评价较全面、客观,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表现性评价
开学之初,我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进行排位并制作记录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观察,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上机操作技能、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每次课后我都会给每个学生一个评价结果。
课堂纪律包括听课状况,卫生维护情况和下课时设备复位情况。前几次课较重要。我在课前彻底清查机房,包括机房卫生和设备,课后记下不关机、键盘不复位和拔网线的学生名单并在下次课宣读,两三次课后学生操作就规范了。我以此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对有的学生而言,今天刚刚知道世界上有Word这个工具软件,尚不清楚它能做什么。要这样的学生和小学已经学过一学期Word的学生一样,提交一个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电子报刊,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我根据其信息技术基础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标准,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社会。俗话说:“闭门造车造不出好车”。学会与人合作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课时有限,学生单独在四个课时现学现做一个主题突出、内容详实、形式多样的演示文稿是不太现实的,而小组合作却有能力完成。所以是否具有合作意识、能否合作学习也是我评价学生的一个参考依据。
态度决定一切。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在教室内来回走动,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在主动地自主学习新知识、在完成了课本提及的软件功能外是否积极探究该软件的其他功能,以此评价其学习态度。
②作品评价和学习成果评价
一个作品不但反映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能反映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生规划能力。所以分别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电子报刊、一项数据处理结果及文字报告、一份演示文稿作为评价参考依据。
对同一事物、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综合素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
③建立电子档案袋
我们机房的苏亚星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提交作业功能。我为每个班建一个作业文件夹。学生首次提交作业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以他所使用计算机的计算机名命名的文件夹,以后提交作业自动保存在内。该文件夹可作为学生的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过程。我会及时检查每个学生的文件夹,参照记录表给以反馈信息,防止学生提交垃圾文件,使作业提交规范化。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电子档案袋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的实施
我以学生电子作品评价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学期结束前我让学生提交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一项评价依据。学生一般会对以往的作品感到不满意而动手重新做,他们会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课程整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整合意识和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我市信息技术学科举行了市级统考。在考前我给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使学生对课本有个系统回顾和整体把握,充实其知识结构,也使学生在面对试卷时多一份信心和把握,深刻体会我们这一学期的收获。
学期结束时我结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给每个学生一个等级(A、B、C、D或E)。虽然该学科成绩不记入总分,但因为分数客观、公正,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很感兴趣,另外这个等级也可作为学分认定的依据。最重要的是我和学生在此过程中彼此督促、共同进步,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收获了知识、我收获了学生。
第五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关系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关系
目前国家的考试政策中,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列入中考、高考考试科目,学生以及家长、社会上人们对其不够重视。随着随教育的现代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不会信息技术,没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将成为新世纪的新的文盲。积极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是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方法之一。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可提升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课每班每周内有一节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也限于这一节课的时间。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把自己的课堂位置定位在讲台上,时间长了,学生会因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他学科的任务越来越多而对信息技术这门课逐渐生疏,变得更加不重视这门课。
开展学生学业评价可以让我尽可能多地走入学生中间,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渠道;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以辅导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我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信息技术课是正规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开展学生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学习.每次课我都在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介绍学习目标,并在课堂结束前回顾本节重难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对自己进行评价,给自己打个等级,课后思考这个等级自己是否满足、自己有无能力做得更好、怎样在下次课上取得一个更高的等级。每上完一课内容,或者每一章或每一模块结束时,就让学生提交一个较完整的作品作为作业。我就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展示这些作品,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评,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互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也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1、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如对学生课堂表现、上机操作技能、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并及时在课程结束之际公布评价结果。
2、学生作品的评价。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完成一篇电子文档、一篇演示文稿,或一份电子报刊的制作,学生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作业(作品)进行评价,根据效果评定优、良、合格等级。肯定学生的成绩,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半期或期末进行一次终结性的评价。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定等级,并记录到电子档案中。对学生行成长期的信息技术学习的跟踪档案。
3、在评价中,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个人因素来考核评定。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学习幻灯片的制作或word电子文档的录入训练,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时,把没有学过这方面知识的学生与已经接触或学习过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容易剌伤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让评价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1、得当的语言评价。这里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求。适当的称赞、表扬能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学习,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因此,我们要明确一个宗旨:那就是评价的整个基调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自觉地按照学习目标去努力。
2、准确的形象评价。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化的手段,设立一些奖励制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如在教室的表彰栏中粘贴一朵红花,一颗五角星,一盏金杯,一个笑脸图章,或是在学生额头贴上一颗闪亮的及时贴„„丰富的奖励形式,将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进取心。
3、严格的成长记录评价。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的成果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领悟到建立“学习成长记录手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窗口,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学生进步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学业进步的情况,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看到别人的长处,优势;看到自己的短处,劣势;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比别人取得更好的成绩。
4、形成一定竞争机制。综合以上方法再通过语言表扬、信息张贴、设置擂台赛等形式和方法,在学生形成一种有序、良性的竞争气氛,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在竞争中成长。
通过有效的评价鼓励,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努力。
一、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的必要性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促进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效果。
1.走入学生中间、关注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每周一次课、两个课时。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仅限于此。若教师把自己的课堂位置定位在讲台上,学生势必感觉生疏,更加不重视这门课。开展学生评价可以让我尽可能多地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以辅导和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我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信息技术课是正规的。
2.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我认为对学生负责是教师的天职。今天,由于他们的不成熟和看待问题的片面性,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而我们教师知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必须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学生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能力。
3.学生进步快,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学生是可爱的,但需要我去发现;学生是有潜力的,但需要我去挖掘;学生是有进取心的,但需要我去激发。开展学生评价,让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成就感让其不断主动攀登新的高峰,也让另一部分学生不甘示弱,积极要求进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就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业评价要重视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该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我在教学中采取两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
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每次课我都在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介绍学习目标,并在课堂结束前回顾本节重难点。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对自己进行评价,给自己打个等级,课后思考这个等级自己是否满足、自己有无能力做得更好、怎样在下次课上取得一个更高的等级。这是一项常规工作。
我在第一次课布置下去,通过以后两次课给的提示和指导,使之规范化。学生会形成一种习惯,每次课都给自己一个自我评价。好胜心会让他们越做越好。学期结束时我组织学生参考我们共同制定的标准给自己一个总结性评价。我认真对待,学生态度就会端正,这个结果基本上是客观的。(2)学生互评。每一章或每一模块结束时,学生会提交一个较完整的作品作为作业。我会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展示这些作品,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评,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互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每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学期结束,我让学生根据一学期的印象进行互评,以督促学生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尽力为全班同学留下好印象。(3)教师评价。教师评包括评学生表现、评学生作品和评学生电子档案袋。相比较而言,教师评价较全面、客观,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表现性评价。开学之初,我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进行排位并制作记录表,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观察,我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上机操作技能、合作意识、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每次课后我都会给每个学生一个评价结果。课堂纪律包括听课状况,卫生维护情况和下课时设备复位情况。前几次课较重要。我在课前彻底清查机房,包括机房卫生和设备,课后记下不关机、板凳键盘不复位和拔网线的学生名单并在下次课宣读,两三次课后学生操作就规范了。我以此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对有的学生而言,今天刚刚知道世界上有Word这个工具软件,尚不清楚它能做什么。要这样的学生和初中已经学过一学期Word的学生一样,提交一个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电子报刊,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我根据其信息技术基础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标准,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态度决定一切。我在教室内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在主动地自主学习新知识、在完成了课本提及的软件功能外是否积极探究该软件的其他功能,以此评价其学习态度。②作品评价和学习成果评价。一个作品不但反映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能反映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电子报刊、一份电子文档、一份演示文稿作为评价参考依据。在学习“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时,我让学生体验我建议的几个智能工具后,到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最后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一份学习心得作为评价依据。③建立电子档案袋。我们多媒体电子教室具有提交作业功能。我为每个班建一个作业文件夹。学生首次提交作业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以他所使用计算机的计算机名命名的文件夹,以后提交作业自动保存在内。该文件夹可作为学生的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过程。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电子档案袋进行评价。2.终结性评价的实施。我以学生电子作品或电子文档的评价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学期结束前我让学生提交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一项评价依据。学生一般会对以往的作品感到不满意而动手重新做,他们会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课程整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整合意识和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我校都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中学生电子作品制作比赛,我就在学生进行选拔,让优胜者参加比赛。并将比赛获胜的名单及作品向全校学生展示,极大的鼓励了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自己也有机会到这种场合一显身手。
学期结束时结合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给每个学生一个等级(A、B、C、D或E)。虽然该学科成绩不记入总分,但因为分数客观、公正,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很感兴趣,另外这个等级也可作为学分认定的依据。最重要的是我和学生在此过程中彼此督促、共同进步,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收获了知识、我收获了学生。
学业评价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技术,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作出的价值判断,并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测验、考试。认真听了顾院长的讲座后,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问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度,并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深入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做好评价。教师不能简单的说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有效引导,一次鼓励远远胜过一次批评。
二、教师通过现场作业评价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反应的快慢、对错,并由此判断学生的潜能。
三、通过学生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作业、复习来评价,可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