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注意十个统一
高职《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注意十个统一 127高职《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注意十个统一
徐汉峰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摘要:高职《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注意十个统一,即:纸介质教材与电子版教材要统一,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要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要统一,高中生与中职生要统一,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要统一,会计手工操作与会计电算化要统一,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要统一,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要统一,相对稳定与定期更新要统一,毕业文凭与资格证书要统一。关键词:高职教育;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打品牌;创示范;统一。
精品课程建设自开展以来,有的高职学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有的高职学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初具规模,但具体运行不尽人意,如:网页无法打开,视频效果较差,版面枯燥无味等,需要对《财务会计》精品课程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更新,使《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做到十个统一。
一、纸介质教材与电子版教材要统一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技术认证为导向,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就必须采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定教材为蓝本,结合财政部每年出台的各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进行撰写《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纸介质教材,并随时更新电子版教材,使教材内容新颖充实,做到纸介质教材与电子版教材的高度统一。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要统一
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借助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演示为辅,起到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然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这种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学时数,增加了教学环节使用会计资料的成本费用。《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必须是一个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必须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若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不生动、不活泼,尤如黑板变白板;若多媒体教学文字规范、图文并茂、屏面丰富、动静结合、结构合理、感觉新鲜,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多媒体不能直观的显示各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实物,容易使高职学生产生迷迷糊糊、云云雾雾的感觉,从而制约高职学生理解能力的发挥。在《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教学中,“如果过分依赖或夸大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力量,必定会将教学引入另外一个极端。”[1]所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要高度的统一。《财务会计》精品课程还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提倡体验式学习。”[2]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性等特点,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统一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是职业针对性强,技能应用性强,教学中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的学术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所以《财务会计》精品课程要着眼于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方法、会计基本技能,要体现《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将财政部每年颁布的新准则、新制度、新规定引入理论教学。在课程内容上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原则,以职业技能为依据,适度简化理论知识。同时将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引入实践性教学,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为载体,使高职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在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的比例上,可按1:1原则或6:4原则进行,即:高职学生上午学习《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理论内容,按总论、会计核算基础、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收入确认、成本计算、期间费用、利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内容进行模块式教学。下午或晚上让高职学生进行与理论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按出纳员岗位,存货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投资会计岗位、筹资会计岗位、往来账项会计岗位、成本计算会计岗位、收入费用会计岗位、利润会计岗位,会计报表会计岗位等会计岗位模块进行实训教学,使高职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高中生与中职生要统一
高职生源有两个层次:一是高中生,二是中职生。高中生文化基础知识及综合素质明确强于中职生,但中职生进入高职学校之前,一般学习过会计知识,所以中职生进入高职行列之后其会计知识明显强于高中生,所以在《财务会计》精品课程中要设计债务重组会计、[4]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建造合同会计、租赁业务会计、外币业务会计、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企业合并会计、[5]或有事项会计,企业终止与清算会计、会计报表日后调整事项会计、小企业会计制度等新知识,以拓展中职生的专业视野,增强中职生的学习兴趣。给高中生授课时,要多讲授财经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高级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新知识,因为高中生文化功底比较宽厚,分析能力很高,能够运用推理知识和演绎知识,以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五、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要统一
[3]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是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的两种形式,虽有共同的教学目的,但具体到某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上,确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单项实训是按《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某一模块进行实训。就是让高职学生扮演出纳员、记账员、稭核员、主管会计的角色进行货币资金、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往来账项、筹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收入、成本计算、费用、税金、利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内容的情景操作,单项实训的教学要求就是让高职学生掌握某一项或某几项专业实践基本技能,以提高高职学生对单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综合实训的教学要求就是要让高职学生全面掌握全国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技术资格标准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在综合实训后参加职业资格技能考试,并获取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六、会计手工操作与会计电算化要统一
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某高职学校一直保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手工操作处理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使高职学生能够运用原始凭证及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同时按照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编制收、付、转三种不同的记账凭证汇总表和科目汇总表,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进行账账核对,编制会计报表,使每一个高职学生能做出一套与实际工作完全相同的、漂亮的账表。在会计电算化方面,可以运用纸介质会计资料自动生成一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使高职学生既会处理纸介质会计资料,又会处理电算化会计资料。
七、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要统一
《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着眼点就是培养高职学生成为会计岗位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性教学的平台建设是实施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基础,《财务会计》精品课程要根据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将实践性教学分两个环节进行,一是课内实践,二是课外实践。课内实践是指高职学生在课内学习了应用技术理论以后,再进行课内单项模拟实验与实训。课外实践是在完成课内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条件为《财务会计》精品课程服务,使高职学生做到理论学习──实践体验──再理论学习的过程,在高职学生毕业之前由任课教师根据会计理论结合会计实务,给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业务,设计出“题型结构合理,习题难度适中”的测试题,要求高职学生完成审核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在校内和校外实训中,“便于学生实际接触现实工作场景,锻炼和实践现实工作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八、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要统一
[7][6]专职教师是指高职学校按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要求所配置的人力资源,专职教师一般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较差。外聘教师是指高职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而面向企事业单位聘任的教师,外聘教师一般实际工作能力很高,工作经验丰富,有很多外聘教师基本上是会计专业的顶尖人才,一般都具有专业特长,但也有个别外聘教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理论水平不高的现象。要搞好《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就必须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主要途径就是举办教师研究生班,在职进修培训,提高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教师在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经历要求,所以,高职学校要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或到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参加生产经营项目的开发,技术创新,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参加生产经营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同时“实践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还可以相互兼职,并担任相应的课程和实践指导,理论研究。”[8]
九、相对稳定与定期更新要统一
《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中,要正确地把握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突出教学内容的稳定,在学习中不要片面强调会计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要注重会计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技术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以2001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会计制度为蓝本编写教材内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根据财政部每年颁布的新法规、新准则,新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一定要在多与精、繁与简、全与优、空与实等方面作出筛选,舍弃那些对培养目标来说毫无意义或关系不大的繁文缛节、旁枝枯叶”。[9]把适用性、针对行、有效性作为《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最高原则。每年进行一次电子版《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内容补充,同时补充发放相应的纸介质教学内容,以便完善教学内容,达到科学地统一。
十、毕业文凭与资格证书要统一
高职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既需要高职生有毕业文凭,又需要高职生有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因此,《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必须要让高职学生拿到毕业证,同时,还要让高职学生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使高职学生掌握从事某一工种的专项技能。”
[10]
有效地促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统一。由于实施“1+N”证书制度,某高职学校每年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电算化的通过率在90%以上,会计专业初级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在23%以上,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强,动手能力也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财务会计人才。
因此,高职《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在打品牌创示范过程中就要“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创造校企、校校等联合的全新办学模式,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实现双赢”参考文献:
[1]丛俊玲.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试点思考[J].威海科学导刊,2006,(2):9.[2]肖建梅.职业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网络教学法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8.[3]夏红,邵珊珊〃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之我见[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4]郭惠云.财务会计(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67.[5]余秉坚.企业会计制度详解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568.[6]张志凤.初级会计实务(2006年会计考试应试指导全真模拟测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278。
[7]陈小莉.瑞典、法国和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8]赵喜臣.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特点[J].英才高职论坛,2005,(1):11.[9]马斌.关于高职教学选择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7.[10]王亦军,冯燕.双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改革[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6.[11]王小强.试论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打造与品牌战略[J].英才高职论坛,2006,(1):12.说明:1,本篇文章,已在《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上发表。
[11]策略。
第二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证研究
摘 要:对于教学,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第一,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老师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系,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作为高职《财务会计》专业课老师,笔者特别赞同这种“教学合一”观点,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探索如何实现“教学合一”。
关键词:《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教学合一”
一、课程培养目标及课时的安排
(一)课程培养目标。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懂科学、会技能、有素养、善交际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财务会计》课程应当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会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才等。
(二)课时的安排。课程目标确定了,又出现这样的矛盾:如果上课少讲了理论,害怕学生考证不过关,如果上课多讲理论,害怕学生不会做账,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教授学生做事还必须教授学生做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操作起来在时间的安排上却有难度,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设置里授课时间的安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比如2013级设置了《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该课程总体内容属《财务会计》课程的初级阶段内容,开课一学年(第二、三)学期,每周4节,每学期17周,总课时136学时。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这样安排比较合理:52节左右的理论学习,30节左右的练习讨论与总结,54节左右的会计分岗位实训时间,实训时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二、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施
(一)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不仅仅指课堂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每堂课都要将这个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中。比如:教会学生进行整体思维,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每堂课都先交代总体安排后再作具体教学,例如:在进行“存货”这部分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说教学思路是核算“存货的增、减、余”、教学主要内容是以“原材料”为主,学习算出存货成本的四种方法以及采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两种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日常核算,教学的具体安排是6节理论、6节练习、8节实训,共20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会进行存货的管理及账务处理。这样一来,学生每学一个知识,都会将所学进行前后联系,然后进行知识的整合。教师对每堂课的安排以及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会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中,教授知识是其次,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二)育人先育德。德育教育并不是班导师或政治老师的事情,而是每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作为会计专业老师,我认为,德育教育应当贯穿每一堂课。我院的高职学生反映出来的普遍现象是对学习、对工作、对人生的不自信,不自信就会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在课堂上,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比如在“交易性金融资产”这部分教学时,通过对“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看待对股票的投资时应考虑的问题,比如:第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第二,买卖股票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及佣金;第三,投资后公司分红的情况;第四,公允价值的涨跌情况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会计专业的,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相比,在这方面自己就是专家。这样,学生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自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有了自信心,良好的品德才会得以展现,就会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了。
(三)因材施教、积极实施。我院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师设置,往往是一个老师要教几个班的学生,这种时候,老师绝不能想我自己的好的教学方法,要让几个班的学生来适应我。由于不同班学生情况不一样,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也不一样,故教师应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并要思考采用积极的方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现在好多老师口中流行的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在听课,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没听课。那么,那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为什么没听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这样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解决:首先调查同学们喜欢听课的内容(当然要是专业内的)以及喜欢的上课方法,大部分同学喜欢自己动手而不是喜欢听别人讲,这样师生共同选择内容后一起研讨;其次针对没有积极主动性的部分同学,老师也要设置一些学生很可能完成的目标让其完成,不要消极地任其发展。比如在教授“采用计划成本法对原材料进行核算”部分,可以安排在对“原材料”账户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分析完后引导学生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学生听起困难,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账务处理,老师从旁进行指导,如果学生又不听课又不动手做账,可以让其讨论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讨论结束后让其在班上公开发表,这时老师一定要多鼓励与表扬。
(四)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茫然的,他不知道他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或者怎么用。
这样一来,教学中的主体“学”出现疑惑,要搞好教学,还得将这个问题解决好,以下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学”来分析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学”要有目的,不是口头上说你们以后要当会计,事实上学习三年后学生能不能胜任会计工作呢?就像教练在教室里教了几年游泳,学生如果连水都没下过,毕业后就可以去游泳了吗?学生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疑问,所以才不爱学、不想学、学不好。书本上有的就在书本上学,但要让学生认识到有用,书本上没有的就到社会上去学。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到我们的校企合作单位去实习,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假期出去找工作,或者通过校内实训来完成等等,学生通过实习或实训,会发现他现在所学到知识是自己正需要的,这样他才会主动学习。当然老师在教学时也应当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教授“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举例往往是“20X4年甲公司”,学生会感觉这个和自己没有关系,学来也没什么用,如果老师举例“2014年4月18日四川长虹”,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是我们省内企业,会关心,就会主动学习。
再来谈谈教师的“学”。当然,作为会计,广安市财政局每年都会组织例行培训,学院也会派出教师进行国培、省培、校企交流、校校交流等,教研室成员也会每周都进行研讨教学。固然以上说的学习很重要,毕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如果老师将自己所学“背书”给学生,那学生学起也就没什么乐趣了。我要说是教师的“学”要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不仅仅自己要“学”知识,还要“学”学生,要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感觉别人在教我什么,而要让学生感觉到我和老师一起在学什么。这样,学生就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教的事了,就会积极主动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研究
以上第二个问题中主要探讨的是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以下谈谈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学生如何学好会计专业,如何学好《财务会计》,其实这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还要把学生的“学”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当成一个学术来研究,同时也要当成一种艺术来欣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合一”。
(一)主动学习,完善自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高职学生,无论从思想还是行为上都不成熟,但和中小学生相比,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学生们会通过课堂老师传授的信息,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完善,正确的教育引导会使学生语言、行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曾经有学生主动和我探讨这样的案例“有一个会计专业课老师上课叫学生讨论朋友放到你那里的钱拿不拿?学生讨论完后,老师说了一句“不拿白不拿”,学生对老师的总结语感到很难理解。”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学生不是被动地在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是主动地在思考问题,当然这不是专业知识问题,而是作为人的品德问题。另外还有学生对我说了这样的话“我每节课都在研究老师是如何安排整个课堂、如何用语表达。”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学生学习是主动的,而这种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必须的。我常常鼓励学生说“老虎来了,你跑不跑?答案:跑,跑不过老虎但要跑过同伴。”作为大学生,要主动学习,并首先要从品德上完善自己,在思想层次较高的跑道上进行冲刺,向社会展现出现代大学生风采。
(二)主动学习,学会自治。高职大学生在毕业之前,至少要学会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就如同学前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一样,知识储备是其次的,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而这种适应能力在学习阶段,主要表现为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从学习《财务会计》课程来讲,第一,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比如在学完固定资产折旧这个知识时,就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折旧方法对计算利润的结果有没有影响?如果被投资企业的利润有影响的话,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又有什么影响呢?”其实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要搞懂这样的问题是有难度的,但关键是学生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另外曾经有一个班有几个学生找到我,要求她们自己给同学们复习总结,我同意了,结果这个班的《财务会计》课程学习气氛非常好,期末考试考得很好,当时在校时也有不少的同学考过了助理会计师,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整体思维都非常不错,毕业时这个班同学的就业也非常的理想。
(三)主动学习,正确学习。财务会计课程其实是一门非常有乐趣且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学习中主要把握几个要点:
第一,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制度等。这个其实并不难,建议从网上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下载到电脑桌面或手机内存,方便随时查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很多不懂的东西,多读多看几遍自然就懂了。就像看电视剧里出现一个新的词语,第一遍不懂,多出现几遍自然就懂了,甚至还会在适当的场合里用这个词语了。第二,亲自动手去做,感受做到乐趣。《财务会计》课程不像有些课程只需要去听去看,用脑思考一下用嘴讨论一下就可以了,这个课程是需要动手去做的。比如学习“存货”部分,如果只听只看只讨论,是体会不到乐趣的,当然也就学不好,如果亲自动手去计算、去建账、去做账,然后再讨论存货的管理的,这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受到快乐,对学习也就信心倍增了。第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上面两个学习方法主要是侧重于学习已有的知识,这里讲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主要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新的会计方法和理念,随着国际上的会计理念与会计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会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新一代的会计人员,要敢于面对这种挑战。作为会计专业的现代大学生,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动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最大的努力。
总之,教学无定法、无定式。作为教师,要将正确的东西教给学生,同时将学生体内正确的东西诱导出来,作为会计专业教师,将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教学活动进行传播,为我国的会计职业的发展尽一份心力,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第三篇: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根据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关于五年制高职公共课、专门课开发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几年来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五年制高职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须重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课程结构
构建
科学的课程结构,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这可从两个层面作探讨:一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二是围绕专业能力子要素或子模块实现知识与能力渗透的构想,即各门课程的建设问题。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目标。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的是初中后的职业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其基础文化,人文精神等诸方面的教育是必须的,这就是课程设置中的公共课。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不同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课,它必须具有三项功能,即:文化教育的功能,一般职业能力培养和为专门课服务的功能。同时,必须具有落实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这就是专门课。专门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但又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即课程体系既具逻辑性又富有弹性。课程的模块化是现代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课程优化的内在要求。进行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可借鉴DACUM方法,将若干专项能力所需知识综合为一个模块,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关系。21世纪,世界将步入知识经济发展时期,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以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为受教育者在理论体系上和专业能力上作合理的铺垫,力求使他们的智力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的内部建设时,可依据专业人才业务规格所制订的专业能力要素表(DACUM表),及由此层层分解而成的一个个能力子要素,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按课程规律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构建成课程模块。构建课程模块时,应认真考虑如下诸因素: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选择与组合;要求的深与浅、繁与简、宽与专;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等。模块课程具有实现单一功能或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也具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五年制高职的课程有别于学科型的课程,其内容应具以下特点: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
“实用”是高职专门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它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因而在进行教学内容剪裁时,更多地应采用“黑箱”处理法,重点解决好输入与输出这两个端口。例如,数控加工技术是“数控机床技术应用”高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深的数控原理、数控机床控制电路等内容,侧重围绕机床的功能、操作方法、编程技术等来组织教学。所谓内容的系统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也不应刻意去打破,因为,过于零散破碎的知识结构不易被学习者掌握,也不利于开发智力,内容的取舍应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要有序可循又不繁琐;二是指知识的综合应具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
2.相对稳定又逐步发展
五年制高职教学内容侧重于成熟技术,成熟技术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且在社会已经推广或正在推广的技术。成熟技术并不排斥其先进性,如目前高职开设的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推广成熟技术时,应保持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其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消化技术,有利于专业与课程建设;二是任何
一种技术更新均是在原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跃迁,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解决好技术的共性问题,即技术基础问题。教学内容又要具可变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我们应结合当前科技成果,适时地将先进技术引入。这种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正体现了课程的先进性。例如,我校在组织数控编程教学时,限于条件,前几年主要以讲授手工编程为主,随着自动编程软
件的应用普及,近年我们及时将这一技术引入课程,缩短了与社会技术应用的距离,增强了课程效果。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进行高职课程理论研究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选择与组合知识,使学生最优化地掌握相关理论,体现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二是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三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我们也应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即忽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理论在开发人才智力,培养人才发展后劲的应有地位,这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
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防止出现对实践教学认识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防止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单一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或较低级的动手能力,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再次,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安排应讲究实效、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直接影响着课程效果,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课程教学实施时,应重视如下几方面工作:
1.教材
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五年制高职具有服务于行业或地区经济的特征,各校所开设专业不尽相同,即使相同专业,其侧重点也可能存在差异,不可能也不应该形成统编课程教学大纲,因此教材建设应立足于本校。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动”、“静”特性。教材的“静态性”即指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它是教材的主基调;所谓“动态性”是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还应十分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
2.师资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事高职课程教学的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播者,还须是实践的示范者,因此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在抓“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双师型”资格认定工作,对于确实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认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中,首先,应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其次,要尽可能地实施因才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个性能力;第三,要充分利于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第四,新教学技术手段,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应逐步推广应用。
4.教学基地
学校应大力争取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支持,实行董事会制,聘请顾问或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促进专业和教学基地建设。
5.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并提前告诉学生,师生共同检测教学效果。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能力形成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四、课程评估
开展课程评估是为了检查课程教学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是现代课程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课程建设。其测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好范文整理)
第四篇:简历要注意的十个方面
导语:许多同学习惯于采用这样的做法:他们往往制作一份“比较通用”的简历,然后给每个收简历的公司发送一份,结果这些简历最有可能就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了。
1、真实
简历首先要真实可靠。一定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写,任何虚假的内容都不要写,不要含有水分,做到真实而客观。不要虚构日期或职务名称来蒙蔽你未从事过社会实践的事实。要知道,用人单位要想获知你的真实情况并不困难,因此许多单位都将诚实视为第一重要的品质。一旦单位去做背景调查或通过与你的面谈发现你在弄虚作假,那会比你没有从事过该项工作更加糟糕,那时候,即使才华再出众也不会录用。所以,即使有的人靠含有水分的简历得到了面试的机会,但面试时也会露出马脚。事实上,企业选人都非常慎重,弄虚作假是过不了一轮轮的面试关的。
2、简历的内容尽量简洁
我所在部门的HR主管感到,大学生的简历普遍都太长,他看到的最长的简历有17页。其实简历内容过多反而会淹没一些有价值的闪光点。而且,一个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每天会收到很多份简历,工作人员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对每份简历都仔细研读,一份简历一般只用30秒到1分钟就看完了,再长的简历也超不过3分钟。所以,简历尽量要短,一两页纸就足够了。若你的经历能有效地在一页简历中表现出来,就请不要用第二页。当然一份有二页内容的简历也不是完全不能被接受,即不要以为一页型的简历永远是最合适的。因为如果仅仅为了要做一页型的简历而压缩了一些能反映你能力和成功经历的内容,那就是不可取的,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页数。
一般来说,在简历中说明你最想说明的东西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对每一项内容都详细地一一列举。学习经历应该从大学开始写起。除非你中学时代有特殊成就,比如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过奖。很多学生的求职简历都附了厚厚一摞成绩单,荣誉证书的复印件,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只需要在简历上列出所获得的比较重要的荣誉。如果企业对你其中说明的某一项内容有兴趣的话,会要求你在面试时把这些带去,或者通过邮件及面谈向你进一步获取详细的 信息:记住,简历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让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关于你的最多信息。
3、简历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许多同学习惯于采用这样的做法:他们往往制作一份“比较通用”的简历,然后给每个收简历的公司发送一份,结果这些简历最有可能就是泥牛入海无消息了。要知道,面对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永远只投递一份简历,这样的简历是最不受招聘单位欢迎的。比较好的做法是,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公司基本情况以及每一个职位具体要求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公司和申请职位的不同而对简历进行修改,适当表达对招聘单位的关注和兴趣,以及对企业目
标及职位需求情况的了解,这会让别人感到你的诚意和坦白,引起招聘人的注意和好感,你的简历一定会自然而然的鹤立鸡群。也许改动的仅仅是几句话甚至于几个词语,但给用人单位的感觉却是,这份简历是你专门为他们而制作的,由此被选中的几率会大幅度上升。
越是针对性强的简历越容易受到认可。求职简历上一定要注明求职的职位。每份简历都要根据你所申请的职位来设计,突出你在这方面的优点,不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全才,任何职位都适合。不要只准备一份简历,要根据工作性质来有侧重地表现自己,如果你认为一家单位有两个职位都适合你,可以向该单位同时投两份简历。一份合格的求职简历应该是目标填写清晰明确,所有内容都应有利于你的应聘职位,无关的甚至妨碍应聘的内容不要叙述。
4、突出你的实习工作经历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看重的并不是你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多么优异的成绩,或者发表了多少篇文章,他们更看重的是你是否有过从事与所应聘职位相关的工作经历。因为如果你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你就可能正在与那些有相同学历但是有更多工作经历的人竞争。如果你没有相关职业的丰富工作经历,那么你需要强调你最近的教育或培训情况。这可以包括那些与应聘工作最有直接关系的特别的课程或活动。毕业生们可以把他们的实习工作做为相应的工作经验。再次,可以简历中的工作技能部分强调“勤奋苦干……迅速掌握新技能”,这样就可以给你未来的雇主留下较深的印象。
第五篇:阅读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十个问题
阅读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十个问题
[ 2009-11-23 22:52:00 | By: 张占营 ]
0
推
荐
阅读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十个问题
一、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要下功夫自己去读文本,读与文本有关的大量文章,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要有为讲一篇而读十篇二十篇的精神。读得越多,对文本的理解越深。只有自己读出来的东西体会才最真切,只有讲出自己理解的课才是最有味的语文课。
二、阅读教学设计要致力于追求高效课堂。不要过于关注教学模式,要关注学生学什么,能否达到丰富的积累。要立足于学生原来的基础,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获得一些技能,提升一些情感。学生有了发展,就是有效的课堂。
三、阅读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怎么读这一篇文章。围绕着这个问题,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是: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写了什么;研读文本,深入体会文章是怎么来写的;探究文本,弄清为什么写此文(即作品的意义)。
四、阅读教学设计要注意语言的品味,要引领学生体会出语言的丰富的表现力,并形成语言积累。还要适时地穿插材料,丰富课堂内容、深化对文本语言理解,使课堂显得有厚度、有广度。
五、阅读教学的学法设计紧紧抓住两个字“读”和“思”。教师要具体策划,怎样引领学生去“读”,引领学生“思”考什么。“读”是语文课最突出的特点,有了“思”语文课才有灵性。
六、阅读教学设计要根据文本选择好课型。文本体裁不同,作家不同,写作内容不同等,造成课型的丰富多彩。课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节课的重点。
七、阅读教学设计要关注单元提示和课后思考题。单元提示指明了文章的“文化范畴”以及学习重点,课后思考题显示了学习本文的重点和具体的阅读抓手。在阅读设计时,关照了单元提示和课后思考题,也即从一定程度上关照了课标的要求。
八、阅读教学设计要十分注意学生的疑问。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所发展这是教学的根本。教师要重视来自学生的问题。要在适当的时候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发问,教师释疑,使课堂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学堂。
九、阅读教学设计要有梯度,拾级而上。学习方法要有变化,避免单调。读、写、听、说、思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十、阅读教学设计要凸显课堂的高雅之美。课堂学习的氛围要与文本相协调,教师要与学生真诚、亲切对话,师生的诵读要感情充沛,课堂流程的安排要如诗如画,似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