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师生共读活动小结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总结
(2012、3-2013、7)
羊场小学:唐玉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按原定研究方案进行。我结合课内、课外,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让课题研究更扎实有效地开展,现对上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一下小结。
一、学校方面
本学期学校加大了对课题的宏观领导,积极干预教师课题研究的进程,对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宏观调控:在开题阶段通过组织论证会,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主持人对研究方案进行合理地调整修改;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评比,组织课题主持人进行课例分析,联系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及时帮助总结点滴经验。积极有效地发挥了教科室的作用,定期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让每一个主持人能及时的完成阶段性的工作。
二、教师方面
我结合课题的需要,利用空闲时间大量阅读有关的著作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利用课堂的主阵地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结合课堂实践和理论知识,我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对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指导。利用早晨的早读时间培养学生利用美好时光读好书的习惯;利用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美读课文,抓住优美的词句,体会文中感情,培养学生美读精读课文的习惯;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勤读课外书,做好摘抄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能力,种种的努力,期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学生方面
由于我校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因此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太好,尤其课外阅读情况更是不好。在校时间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但课余时间阅读的书籍不读多。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读好课文,积极利用早读时间教会学生会读课文,联系家长,帮助家长指导学生在家的阅读,经常举行摘抄评比,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每一个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勤读书。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的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小学生的习惯需要经常巩固,经常引导,否则习惯极易反复,养成不好的习惯。
四、不足的方面
1、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理论修养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尤其在面对一些教育难题时,教师缺乏足够的经验。要及时地反思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家长的重视度不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习惯的养成任重道远,教学中需继续加强引导,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构建家校共同阅读的联系平台,携手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个人总结(2013、3-2014、7)
羊场小学:唐玉碧
我,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早都知道读课外书的好处,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也不知道如何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学年的这个暑假即将来临之际,我改变了以往布置假期作业的模式,让学生去读课外书,并且要求写读书笔记,看看有什么效果。然后我就按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一、向学生讲述读书的好处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辞,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 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不仅如此,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
二、向学生推荐书目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我向学生推荐如下书集。
1、童话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2、寓言类:《伊索寓言》《古代寓言故事》
3、故事类:《阿凡提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
4、科普类:《昆虫记》《自然百科知识》
5、立志类:《三字经》《中国伟人的故事》
三、怎样做读书笔记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
四、检查读书情况
这个学期开学时,孩子们带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和读书笔记来报名了。我读着孩子们的读书笔记,我非常开心。虽然他们的笔记不怎么规范,也谈不出什么深刻的感受与体会,但看到他们的点滴收获,我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
总之,孩子有了爱读书的习惯,那就会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 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
注:参考文资料
1、《读书的好处》
2、《读书方法指导》
第二篇:师生共读活动方案
“师生共读”活动方案
珍珠小学
四.一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净化心灵,也可以升华人格,产生一种深广的道德境界,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鉴赏素养、广博的阅读储备和敏锐深邃的是非判断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广泛涉猎,兼收并蓄,增长历史阅历,加深文化积淀,全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文化及专业素养。一句话,一名优秀的学生,必须是个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人。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一些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初步的书写技能,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内容,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深造和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
3、通过活动,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构建最理想的成长文化生态;
4、通过活动,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三、主要措施
1、学校以“书香校园”建设为平台,进行学校、班级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利用校报、广播站和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师生大会、读书沙龙等方式宣传读书活动目和与意义,激发全校师生和广大家长的参与热情,厚实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
2、制订出相应的读书规划计划,建立有关读书教育活动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读书活动。学校和各中队每学期制订
“读好书”活动计划,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需要,追求活动的实效。学期结束进行各项评选表彰,做好活动总结,保证读书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3、将每年的4月定为学校“读书节”,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如举行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写作兴趣。
四、活动主题
师生共读一本书。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定出必读书目,发放到学生手中。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利用每周一课的课外阅读和一切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读书认真,做到把人物名字记在心中,把故事情节记在脑中,能在家中或班级中,很流利地、有感情地讲给家长或同学听。
2、老师在组织学生读书时,要每堂课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如:至少看多少页,在下课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与书本有关的内容来考考学生,回答积极的学生大力表扬鼓励。这样有的放矢,督促与激励并用,使学生真正喜爱读书。
3、鼓励学生在读书时认真地做好读书笔记,老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要经常去顾问,对读书笔记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定期在班级中展出。
4、要求学生经常交流读书心得,说说你最喜爱的地方或情节,说说你最受感动的故事,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或教育。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期末)
1、“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征文活动。
2、讲故事比赛。
3、班级“读书之星”评比。
4、“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
5、“读书日记伴成长”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6、《成语故事》表演会。
7、读书小报评比活动
“师生共读”活动方案
第三篇:师生共读活动总结
共读共写活动总结
书籍是人类知识、思想、文明的结晶,是走向进步的阶梯。以读书为契机,行育人之举措,打造书香校园,通过参与读书活动,师生们不断感受书香墨趣,培养了自己的读书习惯、提升了个人文化素养。通过“师生共读”这一主题读书活动。让学生的小手牵着老师的大手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通过师生共读活动,使我们班读书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制定读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本班师生读书计划。
二、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
要想让学生爱读书,我们的老师就必须先爱读书。因此,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
三、营造阅读氛围
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本班根据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
第四篇:“师生”共读唐诗实验小结1
“亲子共读唐诗”课题实验小结
这是我参与焦作市重点课题“亲子共读唐诗”课题实验的第一个月,现对本月的实验小结总结如下:
在课题实施的第一个月,我每天早上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诵读一首唐诗,下午上课前利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午读,和学生一块谈论诗意,下午放学让学生写心得体会。每天早上的诵读时间,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按照要求认真诵读,一个月下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背诵唐诗的数量明显提高,尤其是樊兆航、樊振雨、张文三位学生更是每首都会背。虽然和自己原来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月底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这一个月的诵读情况,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
1、每天一首,数量太大了,程度差的学生根本接受不了。
2、每天都写心得体会,增加了负担。
3、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我和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最后决定:
1、每周诵读两首诗(时间定在星期
二、星期四);
2、每月写两篇心得体会;
3、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作用,开辟诵读版面,营造诵读氛围;
4、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是我参与焦作市重点课题“亲子共读唐诗”课题实验的第一个月,也是我探索的一个月。在一个月的探索实验中,虽然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顺利,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和我的学生毕竟迈出了第一步。在一个月的实验中,在一个月的不断反思中,使我清醒地认识到:
诵读经典不能急功近利。诵读的目的不是应试,更不需要成绩的束缚,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目的。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我和我的学生的共同追求,我和我的学生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伴随唐诗感受季节的微妙,感悟美妙的人生。
2009.05
第五篇:“师生”共读唐诗实验小结4
“亲子共读唐诗”课题实验小结
为了让唐诗诵读活动更加深入的开展,我在延续以前的做法之外,进行了适当的改革,让我们的诵读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每月在“妙笔生花”和“诗情语韵经典诵读”两个版面展览优秀作品,每月一次的“背诗大王”活动外,我又在班里开展了“小诗人讲座”。每周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一名学生把他所积累的诗歌中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一首讲给大家听。刚开始,学生不知该从何讲起,我就引导他们从作者、诗词写作背景、诗词的意思以及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讲。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天都在盼望着“十分钟”的到来。此外,我还在班里开展了“荐诗”、“赠诗”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所积累的诗歌,而且学会了对诗歌的赏识,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位,为今后运用诗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受到诗歌的滋养和熏陶,更重要的是:扩大了积累,增加了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继承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传承的祖国悠久的文明。这些目标的实现,也正是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我们的诵读活动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学生每天都沉醉其中,乐此不彼。为了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看着孩子们一幅幅认真的表情,听着他们那稚嫩的朗读声,我更
深刻的体会到: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