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学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学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学办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9月**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到**中学,对该校办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学现有在校生868人、18个教学班,教职工90人,占地面积56056平方米,建筑面积13648平方米。2013年8月,由原**中学和**中学合并而成,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该校在“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理念引领下,扎实开展“学校管理效益提升年”活动,坚持“以师为根、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打造“生本教育”办学特色,构建幸福阳光的教师团队、优美温馨的校园环境、和谐高效的生态课堂、丰富多样的育人活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在20**年**市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列全市初中学校第3名。20**年顺利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复评验收,并荣获**市办学水平先进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学校规范发展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教育发展先进单位等6项市级荣誉。
中考成绩连续两年蝉联五中招生片冠军。2015年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测试中,224名考生中获a等级170人,b等级51人,c等级3人,位列全市初中学校第3名,在全市实验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体育与健康测试中获a等级190人,b等级31人,c等级3人。长跑、击剑、柔道、橄榄球、摔跤等项目代表我市参加**市以上体育比赛,是**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点校。
2015年,8名教师获中国课改联盟“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一等奖;5名教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2名教师获**市教学能手;1名教师获**省优质课;获**市教学成果奖7项。
二、主要做法
该校提出了“生本教育”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形成了“敬业爱生,乐业奉献,务实求真,传承创新”的教风和“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风。
(一)“四心管理”打造阳光教师团队
结合教师发展七大行动要求,该校提出“以师为根”管理理念,尊重、激励、赏识、发展教师,多举措打造教师阳光心态。
一是尊重教师,使其心顺。在制定学校制度过程中,注重“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为人人”的和谐局面。通过教代会,健全完善了《教师岗位目标考核办法》《教师师德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制度》《班级管理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都是教师参与制定、修改,并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把制度的制定权、审议权、监督权都交给教师,凸显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使其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密切了干群关系。
二是关爱教师,使其心暖。关心教师生活,深入了解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让教师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坚持做到“四访”,即逢年过节时访、婚丧嫁娶时访、天灾人祸时访、生病住院时访。今年正月初一,校长**带领学校干部挨家挨户给20名超过50周岁的老教师拜年,送上学校书法教师(教师书法协会会员)题写的贺词和节日祝福,教师们非常感动。学校特别注重教师就餐问题,坚持每周两次为教师改善生活。今年5月,还专门组织伙房炊工到**中学学习烹饪技术,改善饭菜质量。学校还投资建设了“汽车美容中心”,购买了洗车设备,为老师们提供免费自助洗车服务。
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教师的校园生活带来更多乐趣。例如,学校购进“点歌机”,让老师们课余时间聚一聚,唱唱歌,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利用学校空闲土地,为教师开辟菜园,老师们课余时间精心打理,放松身心;组织开展三八联欢会、春季小型体育比赛、五四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教师文体生活。考勤柔性管理,除了法定的节假日外,学校还增设了亲情假,让教师的生活温馨幸福。
三是发展教师,使其心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到以人为本,让教师人人参与课堂改革,人人参与学校文化构建,让他们有幸福感、成就感、能量感。比如,学校在经费上首先保障教师培训学习需要,鼓励教师外出修学,拓宽视野,增长阅历,提高专业素养。每学期都评选“感动校园人物”、“最美教师”、“最美视角”、“课改先锋”,为全体师生树立师德典型和学习榜样。
四是亲和教师,使其心舒。学校教师是由原**中学和原**中学合并而成,教师之间相互融合、教师与干部融合,都需要一个过程。为此,学校把沟通作为融洽干群关系的法宝,学校干部尤其是校长,注重以亲和的态度对待每位老师。见面一句问候,适时发一条短信,无形中化为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鼓励,触及老师内心,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老师的内动力。例如,今年新学年岗位聘任工作,在进行双向选择前,学校干部先与每一名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意愿,向教师推荐适合的岗位,充分尊重教师。通过事前沟通,所有教师都非常顺利地接受工作任务,他们感觉学校充分尊重他们,他们就应该充分尊重学校,积极把工作做好。这与把有些工作岗位硬塞给教师效果截然不同。
“四心”管理,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真切感受到了职业的尊严与幸福,生命的活力得以释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高涨。2015年秋季,全校18个班主任岗位,有40名教师第一志愿报名参加>竞聘,非常踊跃。特别是一些评上高级职称的老教师,身体不太好,仍然要求担任班主任,任劳任怨,为年轻教师做出了很好示范。
(二)“六大板块”营造优美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儒家思想为根基,以中华美德教育为特色,着力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氛围,集中打造了六大板块:
一是大门文化。“博学、恒思、明辨、笃行”的校训醒目突出,中间校徽昭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蓬勃向上。二是道路文化。在校园中心主路两侧建设了“中国古典诗歌长廊”,让学生随时感受古诗词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三是楼壁文化。展示与传统美德有关的名人名言、国学佳句等,这些名言警句大多是学生参与挑选,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四是楼道文化。以“成长驿站”为主题,展示学生特长及创作。五是教室文化。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为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六是宿舍文化。突出礼仪常规教育,培养学生文明习惯,融教育性与艺术性为一体。
(三)抓牢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该校紧紧围绕教学质量提升这一核心,狠抓常规落实和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一是干部带头重视常规。干部是教师的风向标和火车头。学校注重打造干部教研文化,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要求领导干部每周至少听课2节,年内对每位教师普遍听课一次,切实掌握教学实际情况。加大干部工作量,校级干部带头当班主任,带头承担主要学科,带头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升干部专业领导水平。严肃干部考勤、值班,实行干部绩效管理。
二是依靠制度落实常规。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各级部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双周各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集中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实行周查、月检制度,两周一次各级部检查备课、作业,每月全校一次检查。实行等级制,分a、b、c三级,所有相关学科教师都参与打分,把打分的过程变成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实行“1+1两轮听评课”制度,教师每周听评课1节、中层干部最少2节。每学期分两轮讲课,第一轮是达标课,第二轮是课堂大比武,加上日常“同课异构”等活动,每个教师听评课大约20多节。每学期除常规检查外,特别进行“备教一致”检查和推门听课检查,确保教师的上课质量。
三是通过课改优化常规。学校以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为目标,拟定了“结对子——铺摊子——找路子——摘果子”的课堂改革“四步曲”。先后邀请了****学校**、省课改专家到学校做报告,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培训。成立了课改小组,选定了学科带头人,派遣80多名教师到**学校、**中学等蹲点学习。与****学校、**中学建立长期对口交流关系,所有教师都轮训一遍。成立由24名积极分子组成的课改团队,成功进行了首轮课改。经过两年的打磨,学校初步探讨了各学科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五字学法:读—思—划—议—评,注重体验与感悟。数学——五环节自主式:创境导课—预习交流—精讲点拨—高效训练——拓展提升,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英语——快乐教学五部曲,注重打造和谐课堂。这些教学模式的创建,均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农村中学生源质量,引导教师降低讲课难度,减少课堂容量,实行小坡度教学,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知识课堂”逐渐向“生本课堂”的转变,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七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该校通过开展特色化养成活动来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是每天早晨读一首好诗。自编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规定了7—9年级不同的阅读内容。如:七年级背诵必背古诗、《三字经》、《劝学篇》;八年级背诵《弟子规》、《诫子书》;九年级背诵《论语二十则》、《朱子治家格言》。学校利用早自习时间安排各班级根据规定内容进行背诵,定期举行朗诵比赛。
二是练就一手好字。学校将汉字书法和英语书法纳入生本课程,选聘学校里两位书法出众的教师任总指导。学校规定每周三大课间为书法训练课、每天晚饭后15分钟为书法练习时间。各班级经常开展书法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书法现场竞赛。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三是锻炼一个强健的身体。在保证一小时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及两操的基础上,学校组建足球、篮球、体操、田径、乒乓球、体育舞蹈、击剑、橄榄球、马拉松长跑、竞走等社团,丰富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探索“趣乐体育训练模式”,破解体育训练单调、乏味、苦累瓶颈,科学指导学生训练动作与技巧,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快乐大课间实行分年级、分场地、分项目的形式进行,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每到大课间,校园里就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欢笑,师生展现出了健康、向上的活力。
四是办一份学生自己的报纸。由学校文学社创办的校报《洼声》,每学期创办四期。从栏目>策划、稿件组织、编辑校正到分发,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五是给学生划一条黄线。学校开展了“黄线行动”,在学校的所有通道包括道路、楼梯都用醒目的黄油漆画上了中心线,不管是上下学、上下楼还是就餐,都要求学生依线靠右行驶,两人并排,三人成行,并通过学校督查、教师教育不断强化。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地上的黄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牢记了生活中、成长中、行为中、思想中的“黄线”,无形中营造了井然有序的成长氛围。开展“黄线行动”以来,学生在上下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明显增强。
六是营造一个文明就餐环境。学校实行配餐制。餐厅提前公布一周菜谱,供学生选定。放学就餐实行分时段、分班级列队依次进入餐厅,到指定区域就坐,由值日生打菜领饭。实行配餐制,较好地解决了打饭拥挤、秩序乱问题,平衡了学生膳食结构,保障了基本的营养。学校开展了“食无语”活动,提倡“集体进餐有秩序,个人进餐不言语”,不大声喧哗,低声细语,培养学生礼让有度、文明进餐的习惯。同时,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就餐氛围,在餐厅搭建了一个学生特长展示舞台,让学生上台展示在歌唱、器乐、诗朗诵等方面的特长,有的学生争先恐后上台表演,效果非常理想。
七是创设一个安全的住宿环境。该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住宿生800多名。在宿舍管理上,实行带班领导、德工处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值班班主任四个层次同步管理,选派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宿舍管理员(男生宿舍3名,女生宿舍1名),每个级部两名教师值班(全校6名),中午、晚上学生住宿期间不休息,全程执勤巡视,做到无缝隙管理,保障学生住宿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措施
一是优质生源向城区学校流动的趋势日益凸显,每年有近百名优秀学生流失(2015年初一新生流失115名优秀学生),给教育教学造成一定难度。二是虽然教师总数超编,但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学校90名教职工中40岁以下22人,40—49岁48人,50—58周岁20人。近几年教师只出不进(如2015年暑假有5名优秀教师调走),致使部分学科缺乏专业教师。三是学校操场条件急需改善,学生活动受到影响。
下步打算:一是用好用活有关优惠政策,争取上级部门及当地政府支持,大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环境,避免优秀老师流失。二是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创建五星级示范初中学校,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魅力,打造**西北名校,用过硬的教学质量留住学生。三是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10月份开工建设2600平米的高标准塑胶运动场地。
四、几点思考
一是偏远不等于薄弱。作为一所偏远学校,**中学在区位、师资、生源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学校立足现实,坚持内涵发展,努力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名教师发挥最大潜能,逐步成长为一所区域优质学校。
二是打造区域优质学校迫切而必要。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优质师资和生源向城区流动的趋势日益增强,学校布局急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学没有安于现状、自甘平庸,而是把学校定位为五星级示范初中学校、西北区域名校,找到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增强了办学魅力,赢得了发展空间。
3.文化是学校区别于一般单位的主要特征。走进**中学,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气息。**中学扎实推进学校九大文化建设和教师发展七大行动,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让一所学校有温度、有热情、有活力,文化引领作用彰显。
4.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中学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和问题。但以校长为引领的一班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纠结,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凝心聚力谋划发展,一心一意干事教学,积极主动攻坚克难,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学校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建议:近期召开初中学校现场会,推介该校经验做法。
第二篇:西乡县飞凤中学办学方向调研报告
西乡县飞凤初级中学办学方向调研报告
一、飞凤初级中学基本情况及办学现状
西乡县飞凤初级中学创办于2005年,是经县政府2005年第六次常务会议和县委第八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市教育局批准建立。由西乡二中举办,办学性质为国有民办初级中学。学校占地20010㎡,建筑面积15058㎡(其中教学楼2幢32个教室,学生宿舍楼2幢141间宿舍,教学实验楼和办公楼各1幢,教工宿舍2幢,食堂1334㎡)。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公办教师21人。学生607人。学校自创办以来,内部管理比较规范,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为缓解城区初中阶段“大班额”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学校未能严格按照县委和县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办成一所“国有民办”学校,存在着办学主体不明、运行体制不顺和办学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备受媒体质疑。
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情况
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许多到县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城区居住人口迅速增长,学龄儿童也随之猛增,城区教育资源明显不足,超过了城区学校承受能力,学龄儿童入学难矛盾越来越大,城区学校只能以扩大班额来解决孩子们的入学问题。“大班额”成了城2-
个标准教学班。西乡三中、五中2013年秋季招生学区内学生1419人,两校初一共26个教学班,按每班50人计算,只能容纳1300人,尚缺3个标准教学班。加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每年都有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涌入城区,并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民办学校收费相对较高,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有限,其子女大多向往在公办学校就读。城区公办学校的就学压力越来越大,“上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飞凤初中办学方向建议:
方案一:在政府能化解二中债务的前提下,鉴于我县当前城区小学、初中班额过大、城市化进程导致入学难,人口密集的西关居委会地段没有公办中小学,学生上学路途远,群众意见大等问题,建议撤销飞凤初中,在原校址兴办一所公办九年制学校,以缓解城区小学、初中入学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根据飞凤初中现有校舍情况,小学设六级三班,初中设三级四班,共30个教学班。从2013年秋季开始招生。
方案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同意设立西乡县飞凤初级中学办学章程(草案)》有关要求,采取县委2005年第八次常委会议纪要提出的三种方式中任意一种,由法人或者自然人收购、租赁校产或采取股份制的形式,理顺办学体-3-
制,办成一所完全的民办学校。拍卖或租赁所得必须优先偿还西乡二中债务。
-年12月18日 西乡县教育体育局2012
第三篇: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情况调研报告
十月二十九日,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到市职业教育中心,对该校近几年办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察看了教学秩序、教师和学生管理秩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全体领导干部进行座谈讨论,详细听取了校级领导特别是中层领导的意见和建议。
一、学校办学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5平方米,教职工225名,教师188名,34个教学班,1200名在校生。学校主要面向第三产业设置了计算机、服装、烹饪、旅游、财会、电子电工、汽车维修、商贸等8个专业。其中,计算机、服装两专业为青岛市骨干专业。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文化课教学为基础,以专业课教学为中心,抓住专业技能训练和对口高职升学两个重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指导思想,通过搭建立体化联合办学网络,实现了“招生、培训、实习、专业人才交流”一体化,为学生开辟了优质就业、高职升学、自主创业、出国研修四条成才渠道,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学校贯彻“科研兴校”方针,承担了国家“十五”规划科研协作课题两个,独立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一个,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高职对口升学工作一直走在青岛市前列,2000年以来,向高等院校输送学生2300多名,高考达线率一直保持95%以上,有160多名考生达本科线,本科达线率和达线总数均列青岛市百余所学校之首, 高考经验在青岛市推广。
学校注重加强德育工作。树立了德育为首的观念和意识,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比较完备,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措施得力,重视班主任队伍的校本培训,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得扎实有效,开展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德育系列活动。
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新形势,勇于创新办学思路,积极探索办学新形式,采取工读结合、高职套读、校企联合、校社联合等多种办学形式,使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达到有机结合,办学路子越走越宽广。
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学校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实验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农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情教育》、《现代教育》、《职教论坛》等十多家报刊和新闻媒体都先后报道过学校办学经验。
二、学校今后发展方向
1、办学规模:
在积极稳妥发展、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到2011年秋季开学,学生班额达到60个,在校学生数量达到3000人,今后根据我市生源情况逐年增加,5年时间在校学生数量达到3300人以上,在校教职工(在编)人数达到260人以上。
2、专业设置:
学校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自1992年以来,先后停办了预备役、保安、法律文秘、美术、数控和电气焊等专业,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一是就业前景逐渐暗淡,从业待遇低,用人市场缩少。二是专业与对口升学不能对接,满足不了学生高层次就业需要。三是专业与市内其它学校重复,为避免不良竞争,主动停办。鉴于上述原因,学校今后3-5年,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开设和发展:计算机专业、服装专业、烹饪专业、旅游专业、财会专业、电子电工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商贸专业,共八大专业。
服装和烹饪专业是学校的“老字号”专业。服装专业是青岛市骨干专业,不仅办得早,学校师资力量强,而且人才市场需求量也大,毕业生对口升学前景也好。从明年开始,招生力争保持在4个班以上。烹饪专业不仅办得早,且是全市唯一专业,毕业生就业、自主创业和归并为餐旅专业后的对口升学前景都看好。从明年开始,力争保持年招生2-3个班。
计算机专业是青岛市骨干专业,该专业办得早,规模大,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会不断加大,同时,对专业办学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学校发展该专业的思路是:强化专业资源配备,扩大办学规模,强化公用性;优化教学资源,设置相关子专业,强化专业性。力争明年招生4个班,200人。2011年达到6个班。
旅游专业是近几年学校重点发展的一个专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对口升学前景好。从明年开始,力争年招生保持3个班。
电子电工专业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对口升学前景好,学校教学设备和师资配备强,也是近几年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从明年开始,力争年招生保持4个班。
汽车维修专业是学校近年和今后几年重点发展的专业。去年以来,国家、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校投资780万元,建设汽车实训中心,对专业发展将会起到巨大拉动作用。从明年开始,力争年招生保持4个班以上。
财会和商贸专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学校发展的思路确定为:紧紧依托计算机专业,最大限度发挥计算机专业优势,结合两个专业的特点,逐步实现两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嫁接,向财会信息化和电子商贸专业过度。从明年开始,两专业分别力争保持年招生2—3个班。
3、硬件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现状,明年内部教学设施建设的主攻方向是汽修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明年新学期开学,完成计算机更新换代。外部设施主攻方向是汽修专业,明年年内完成汽修专业实训中心内部设施建设。2011年开始主要加强电子电工、旅游等专业建设。力争5年内有60%的专业内部设施达到青岛市骨干专业标准要求。
4、办学体制:
继续坚持自主办学为主,广开联合办学渠道,走多形式、多层次,上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横联企业、行业的内涵发展的路子。采取工读结合、高职套读、校企联合、校社联合等形式,学历教育、长短期社会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出国研修培训等多层次教育并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技术力量、调动各界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盘活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学校规模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5、基地建设:
学校实习基地建设坚持走内外并重,教练结合的发展路子。今年开始,着力建设校办服装厂,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技术力量,建成能容纳100多名学生的半工半读的校内实习基地。2010年吸纳社会资金、设备和技术力量、管理人才,与学校共同办起能容纳150名学生实训和年培训800人次的“汽修专业实训中心”。烹饪和旅游专业,在充分利用学校宾馆实习的同时,重点在青岛巩固和扩大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其他各专业逐步建立2—3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6、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局总体要求,通过落实“六讲三评”、定期考核考察和培训、加强监督监察、加强后备干部培养等措施,建立一支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学习、讲奉献、讲廉洁、特别懂管理、特别能战斗,结构合理、生机勃勃的干部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构成,文化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主要通过教体局给予调配,专业实践老师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可聘用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充实进来,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按照市局总体要求,通过落实“八比四评”、能力业绩考评、定期培训等措施,打造一支纪律和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作风硬、有奉献精神、工作质量高、业绩优秀、结构合理、后劲充足的教师队伍。3-5年内,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达到90%以上,高级职称占2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50%,获高、中级资格证专业教师达100%。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研究生,争取专任教师中的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
7、管理水平:
教学管理。坚持科研引路,全面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业绩档案管理和学分制管理,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积极性,继续保持教学质量市内领先,对口高职升学青岛市领先的优势。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并重,就业教育要技能训练与文化课、专业理论学习并重,升学教育也要把文化课、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并重,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学生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为学生终生发展高度负责”的管理理念,从培养学生说话、动手、合作、互助、礼仪等基本素质能力入手,针对90后学生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德育活动,通过调动班主任积极性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等方法,把学生管理水平提高到全市最高水平。
三、制约发展的几个问题
(一)师资力量。目前学校上课教师137名,其中兼课干部20名,兼课教师11名,因工作对外借调11名。教师人均周课时(含自习辅导)14.3节,按照学校发展规划,明年数学、语文、英语教师各缺口5名以上,专业课教师缺口更大,实习指导教师奇缺。
(二)教学设备。目前计算机、服装、烹饪等主打专业教学设备落后陈旧,严重影响教学和技能实训,急需更新换代。图书馆与阅览室的建设,需要不断扩大电子阅读的规模,提高阅览信息化程度。
(三)教师评价。市局缺乏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制约和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前些年实施的对口高考、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对调动教师积极性非常有效,由于奖励不兑现,落实不到位,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建议主管部门兑现前几年的奖励,修订教学评价办法、奖励办法。
(四)实训经费。由于学生实习实训经费来源无保障,严重影响技能教学质量。建议主管部门统一建立实习经费保障机制。
(五)专业设置。目前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仍存在重复现象,建议主管部门尽快统筹解决,消除学校间不良竞争。
四、实现发展几项措施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盘活社会各类资源,保障资金投入。
1、抢抓当前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急需大批专业人才这一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极寻求国家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对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争引项目、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积极探索多元投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市场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投入、企业合作、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回报等形式,盘活资金来源,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实现学校规划目标提供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
对现有专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进行科学规划调整,形成服装、烹饪、计算机、旅游、财会、电子电工、汽车维修、商贸等八大专业体系。按照骨干专业评估标准,进一步规范建设和管理,使财会、电子电工等专业达到骨干专业标准。充分发挥骨干专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使学校各专业协调发展。
(三)强化队伍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
1、按照教体局领导干部“六讲三评”标准要求,建设一支观念先进、业务精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具备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能力的干部队伍。
2、加快教师队伍培养步伐,深化名师工程,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坚定、作风端正、乐于奉献、业务过硬、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培训制度,提高教师跨学科、跨专业与其他教师合作的能力、提高教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继续实行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制度,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自己的名牌教师队伍。
(四)优化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
1、继续完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成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
3、建立和修订各类管理制度,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奖励政策向班主任、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向创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4、提高领导干部、教职员工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促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五)深化办学体制和模式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积极探索校校联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机制,从制度上探索职业教育企业化管理理念,探索开放办学运行机制,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联合办学的辐射面,提高联合办学的层次,在充分挖掘本地优质生源的同时,加强与西部、西北乃至全国各地的联系,扩大招生规模,开展师资交流。到2012年与5所以上高校联合办学,使骨干专业的联办率达到100%,非骨干专业联办率达到70%以上。
第四篇: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调研报告
联合办学,某某县中等职业教育破冰之路
——某某县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调研报告
2005至2006学年,某某县职业中学有在校生557人,招生145人;2006至2007年,某某县职业中学有在校生448人,招生147人;2007至2008学年,某某县职业中学有在校生1355人,招生873人。
以上数据表明,某某县中等职业教育在2006年已经进入办学低谷,遇到了办学坚冰。到了2008年,我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突破,办学以来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至此,某某县中等职业教育打破了办学的坚冰,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提供智力支撑和建设人才的作用。
突破,源于一条科学的破冰之路,那就是——联合办学。现在,细细总结破冰之路,以期为今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县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某某县职业中学,2006年,我县职业中学的学生只有448人,职业教育办学已经进入了低谷,和国家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相差甚远。当时我县职业教育虽然提出“升学与就业”两条腿走路的构想,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办学主要以升学为主,这种办学方式已经使我县职业教育走进了死胡同,要想
走出办学死胡同,只有改革。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势在必行,如何改,改成什么样?这个问题摆在了某某县职业教育的面前。看着同级职业学校无论在规模还是办学效益上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经过几番研究之后,决定以其闭门造车,不如走出去看看外面的职业教育状况,借他人经验促我职业教育发展。于是,从2006年起,某某县职业教育开始了辛苦的探索之路。2006年2月,县职业中学赴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的企业、学校情况进行为期22天考察。2007年,现任校长、副校长再次到以上发达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看着外面的职业教育红红火火、蓬蓬勃勃地发展着,我们的职业教育却举步维艰,这种差距是不能用时间来丈量的,某某县职业教育坚定了一个信念,只有大胆改革才能走出困境,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让我县职业教育步入发展的春天。只有改变以升学为主的办学模式,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某某职业教育才能发展壮大。
二、回到家,励精图治显希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着自己与发达地区同类学校的差距,经过反复的专题会议研究,一条符合某某实际的办学路子清晰地出现了,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立足于质量、稳步发展,用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坚持以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
力的实用人才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贴近企业,形成以就业促招生、以就业促发展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思路的确定,为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真正实现“三能、四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县稳稳抓住“联合办学”的路子,充分利用发达地区优越的职业教育资源为我服务,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努力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以实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拉起手,“以生为本”三方获利笑颜展
“升学与就业”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一经确立,我县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的办学方针,积极采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联合”的办学的模式。其一是采取“1+1+1”的办学模式与福建闽江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联合办学,一年在某某县职业中学学习,一年在联办学校学习,第三年由联办学校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把学生输送到企业定岗实习,实习结束由联办学校推荐就业;第二种是采取“2+1”的办学模式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联合办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先在我县职中学习2年,然后再到联办学校学习1年,学习结束后由联办学校推荐就业;第三种是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浙江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先在县职业中学学习2年,第三年到企业定岗实习。
(一)校校联合,为学校办学增添活力
2007年12月至今,我县职业教育与福建闽江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联合办学以来,向福建闽江职业技术学校输送了597人,目前报名参与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的学生分别有49人和79人。校校联合,让我们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能紧紧跟上发到地区的劳务市场,学生的每一次外出,我县都派出专业对应的老师随同,目的有二: 一是协同联办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让学生感觉到亲人在身边的安全感,不至于由于远在他乡而无心学习,让学生安心、让学生家长放心;二是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校校联合办学,我县职业中学实现了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增强可办学活力和吸引力,扩大了我县职业教育规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办学质量获得了双丰收。仅2008年,我县职业中学就招生1216人。目前,福建闽江职业技术学校已经送11人到与之联办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近平均工资在1600元左右。
(二)校企合作,为学生点亮就业明灯
我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来自于农村,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到一条快捷的就业路,尽早就业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在对某某县职业高中学生的调查中显示,我县有57.6%的学生读县职业中学的目的是尽快实现就业,38.3%的学生是为了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深造,4.1%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到一张高
中文凭。面对这组数据,除了校校联合外,我县中等职业学校想学生之想,急企业之所急,贴近市场,积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办学路。通过实地考察,再三论证之后,决定与浙江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联合办学,目前已有46人在申洲针织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实习工资在1500元左右,实习期间,县职中派出老师到企业实地管理学生,同时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服装设计、缝纫技术等技能操作,把自己的理论水平转换为实践能力,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提升学生预备就业能力。
校校联合还是校企联合的步伐一经走出,立刻为我县职业中学带来了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以就业促招生,通过拉动出口带动进口,县职业中学目前的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000人以上。
联合办学,让学校看见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让农村家庭学子就业的愿望得以实现,满足了发达地区对人才需求的渴望。是一条三方获利的长久之路。
四、严格国家助学金发放,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随着发展形势的多元化,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我县根据《关于下达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国家助学金预算的通知》(文山财教[2007]45号文件)要求,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根据国发[2007]13号,财教[2007]84号、90号、91号、9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某某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国家助学金评审办法,包涵了国家助学金的性质和资助对象,国家助学金资助人数和标准,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办法,国家助学金的评审程序,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国家助学金的监督等7个方面。成立了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学校总务处,实施对国家助学金的全面评审和资助金的严格管理,由总务处副主任郑有云负责办理具体业务。并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管理好国家助学金,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决不能虚报、瞒报,更不能将学生求学的救命钱挪作他用。2007年11月学校制定了《某某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国家助学金评审办法》,成立了某某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某某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我县的国家助学金管理工作紧张有序、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了。具体程序是:学生提出申请—班主任报学部初审—学校评审确定并进行公示后办存折—报送县财政—划拨助学金到学生存折上。
第五篇:规范办学行为 调研报告(推荐)
阴平镇中心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情况汇报
阴平镇中心小学坚持依法办学、依规办事,在规范办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次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峄城区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的意见》之机,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的做法是:
一、成立工作小组,分工明确
为使规范办学行为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使这项工作长期化和制度化,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孙井超任组长,副校长殷宪伟及校委会为成员的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副校长殷宪伟负责督促检查学校各口落实情况并向校委会汇报。教学管理行为、招生行为、编班办班行为、考试评价行为、学籍管理行为的规范主要由教学口负责,学校收费行为主要由后勤口负责,教师从教行为主要由工会负责,安全管理行为主要由安全办负责。对于其中交叉部分则由有关各部门协同负责。
二、加强学习和宣传
接教育局通知后,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年级组会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逐条学习《意见》内容,逐条对照,逐人写出自查汇报。在校务公开栏张贴《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阴平镇中心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若干规定》,接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监督。
三、开展自查自纠及整改
学校在教师逐人自查基础上,又组织政教、教学、后勤、工会对照《规定》和《意见》自查,学校对各口自查情况逐条核实,剔出不实之词,对于已规范之处则给予充分肯定。汇总情况如下;
(一)、教学管理行为方面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多年来,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全学科,上满学时,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没有挤占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时间。要求所有教师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各科教师教学活动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教导处组织安排一月一检查、一评比、一反馈。对常规不能落实的情况,定期整改,督促提高。学校行政人员每天检查巡视教师执行“三表”情况,定期反馈。
2、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五、六年级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切实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教师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各班分层布置作业,不得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有讲评必反馈的原则。杜绝了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
3、严格控制学生到校和在校时间。我校每周上课五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为5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控制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和中午到校时间;严格按照放学时间放学,放学时间一到,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迅速放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堂。为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按课程计划安排体育课,坚持每天两操,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上一节室外体育活动课。
4、严禁违规补课。我校从不在双休日及其他法定假日组织学生进行辅导、补习,而是立足课堂培优补差、“抓两头促中间”,花大气力从学习困难的学生抓起,做到“三优先”(优先提问、优先批改、优先答疑),同时不断加大对学困生的帮扶力度,在思想上引导,在学习上指点,在生活上关心,用满腔的爱心赢得学生的童心。
5、严格教学设施管理。学校从未将教学设施提供给社会组织或个人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更没有为社会各类补习班、培训班提供教学设施和场地。
6、严格规范校外活动管理。没有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活动。
7、严格学籍管理。学校严格按省、市、区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做好学生的入学注册、转学、借读和休学管理。不允许任何学生留级,不开除和劝退学生。学生学籍有专人管理。
8、严格学生信息管理。学校重视学生信息安全,对学生学籍基础信息和考试考评成绩的纸质管理和网络管理采取了加密措施,并有专人管理,禁止教师向社会泄漏学生的学籍基础信息和考试考评成绩。
(二)、招生录取、编班办班行为方面
1、我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划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在入学时不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和测试,只要是我校校辖村内的适龄儿童,由学校组织统一报名,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分班,不设“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
2、严格控制班额,积极化解大班额。我校学生有1168人,22个班级,由于教室数量有限,在高年级有班级超过55人的现象,今后将进一步严格控制校辖村外学生,用三年时间将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逐步过渡到标准班。
(三)、考试评价方面
我校结合课程改革,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以学科成绩作为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不按考试成绩给班级、教师和学生排列名次。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展示自己的优点,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过程评价。
(四)、收费管理、用书管理行为方面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按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等所需的合理支出从公用经费中开支,没有收取其他费用。
2、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将教育局的通知张贴在学校橱窗里,并及时向家长提交了收费报告和学生课本费结算清单,然后由各班班主任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收取了通知中的各项费用。
3、我校没有捐资助学的行为。
4、严格执行教学用书管理。我校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均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学用书,学校、其它部门、团体和个人均未在校内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学校严禁教师向学生推荐与使用教辅资料。
(五)、教师从教行为方面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开学初,学校与每一位教师签署“教师师德责任状”,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与有偿补课,严禁教师利用工作之便暗示、动员、介绍或强制学生参加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更不许教师在校外兼职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学校组织人员接受举报和查处,评价教师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2)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不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各班不按学生文化课成绩编排坐位,学生座位一到两周轮换一次。
(3)严守日常教学规范。教师不准在酒后上课;不准在承担教育任务时擅离课堂;不准在课堂上接打电话;不准动员、逼迫学生转学、休学、退学;严禁收受学生、家长礼品和摊派学习用品。
2、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学校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专家引领”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2)基于学校,立足学校,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以“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探索信息技术、远教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鼓励教师在组内开展学习研究,所需要费用学校承担,所需材料、书籍学校购买。
(5)每周定期开展“磨课”活动。磨课主题均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教师自主探讨,自由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不仅提高了教研活动中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教师养成“学习、思考、实践”的习惯。
(6)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课改”中,必须率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品味,做“课改”的先行者。
3、加强教研组建设,切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1)全体教师积极承担和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2)切实加强教研常规的落实,保证教研活动的实效。一次教研要有一次收获,中心明确、方法灵活、过程落实、卓有成效。做到了周周有教研,人人有收获。
(六)、安全管理行为方面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分工落实。通过校园文化墙、黑板报、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日常安全教育。建立和完善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校内安全应急机制。每学期请交警大队、消防大队领导到我校组织学生开展面对交通安全、火灾、地震的讲座和应急预案演练。学校德育处规定:每周班会课为安全教育课,每学期第一次班会主题是“安全伴我行”,并让各班每一位同学签字承诺。为了消除校园内安全隐患,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1)到校:严格执行上学、放学时间,实行家长监护与学校监护无缝对接,任何教师不得随意安排学生提前到校或延迟离校,特殊情况必须提前告知家长,教师要在场。
(2)集会:所有集会上课铃声响后各班在教室门口列队,由班主任领队到指定位置集合,不得遥控指挥。
(3)室外活动课:所有室外课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到教室将学生带入活动场地,提前五分钟下课并将学生带入教室内,要与室内学生错开上下楼时间。
(4)放学:低年级上午放学提前五分钟,下午第三节课上五分钟后再放学,与其他年级错开上下楼时间,所有班级必须在教室门口列队由护送路队的老师前后引导下楼放学。下雨天只要雨不大,仍然要站队放学。教会学生安全使用雨具,以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5)课间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行,讲谦让,不在走廊、过道跳皮筋或逗留、玩耍;课间讲规则,不玩危险游戏,不追逐打闹,要正确使用体育等娱乐器材,以免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6)门卫:门卫加强进出人员管理,学生上学时间严禁车辆及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特殊情况必须做好登记。学生中途离校必须持班主任出门证,出门时由家长签字后方可带走,出门证由门卫留存备查。门卫不得随意让学生出大门,出现意外将追究相应责任。
(7)值勤:值日领导和值勤教师早晨、中午必须提前三十分钟到岗,课间要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先行处理,及时汇报,以免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8)食品安全:学校组织人员定期对学校商店的食品进行质量检查,去年,我校为了解决学生安全饮水,投资近两万元为学生安装了大型饮水机设备,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七)、勤工俭学行为方面
由于我校位于镇驻地,学校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绝大部分学生投了学生平安保险。
通过自查,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按《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峄城区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