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信息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 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杨地镇中心学校始建于1942年,位于山阳县西南边陲、和湖北省、镇安县交界,距离山阳县城75公里,人杰地灵,山水如画,风景秀美,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学校总面积11658平方米,建筑面积6489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两栋,宿舍楼一栋,舞台一个,塑胶操场一个,师生拥有锅炉房、洗澡间。学校主要服务于14个行政村,22000多人口,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95人,教职工32人。风雨兼程几十载,艰苦奋斗创新业,学校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实现了信息化校园。
二、创建工作汇报
学校接到教育局【2014】83号文件,对我校进行信息化工作专项评估的通知后,随即召开校委会和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人员会议,学习有关文件,明确此次专项评估的目的、意义、要求,理清工作思路,作出总体部署。
评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与领导的分配,广泛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方案,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过程,主动积极接受有关部门的专项评估工作指导,由宁远华校长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的指导。主管教育教学毛华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进。微机室三位教师为组员。在此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一年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召开了四次会议,每次会议都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阶段: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自查,各评估组参照评估要点,多渠道、多方法收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突出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具体从三大方面自查,第一,设备设施专用教室,学校已建成校园网,光纤总接入带宽50M以上,校园计算机网络主干带宽20M以上,网络覆盖学校所有的场所,基本实现“部室通”和“班班通”。第二: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设备的有关要求,第三:安全管理方面,我校各信息化部室制度健全,且能按照部室建设和管理标准执行,有《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近三四年没有网络负效应。学校也有安防监控设施,并已经接入网络平台。
在第三阶段,主要从五大方面进行自查,第一: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方面,我校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校内信息化培训,每位教师在每周基本上都要进行网络培训,各位老师都能够在电子备课室教研备课,每位教师都能够使用教育技术设备设施,大部分的老师能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辅助教学,制作课件。第二: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课外活动方面,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查,1,从学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上,2学生的上课记录及其考勤情况以及学期的考试情况,3网络教室课外活动,4信息技术相关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5学生的网络作品的展示,第三:信息化教学应用反面,我校已经做到这些方面,1,坚持把课堂演示系统或多媒体网络教学终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2班班通教室每周已达到15节课的要求,3学校80%的老师都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4年轻的教师都能够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教材软件,资源库的利用率已达95%。第四,在信息化管理方面,1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站,网站内容积极向上,并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上网,2在校园网上能够开展电子政务,进行网上咨询,3校园电视台工作开展有序,能够很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服务,4学校教师档案,学生学籍,科研课题,后勤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第五:科学研究方面,我校已经具备校级,县级等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第四阶段,进行综合报告阶段,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自查,第一:在宣传推广上,学校积极组织县内外学校参观学习,第二,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自查并以收集好相关的材料。第四阶段:接受评估。积极配合、协调,确保新区评估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专项评估工作的总结,认真研究落实区信息化专项评估的有关意见。
四、主要经验与特色 1.领导重视 合理规划
组建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抓的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学校信息工作,每学期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研究主题、课堂教学整合等,为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出全面规划。2.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在教育局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完成了现代化教育环境的构建,“班班通”设施、设备运行正常,校园网覆盖所有办公与教学楼。教育、教学设备配置到位,现学校拥有学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专用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等多媒体教室,每间教室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3.制度健全
扎实工作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保障制度》、《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信息技术使用创新的激励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鼓励广大教师自主性地参与社会组织的培训,一年组织一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经验交流与论文评比,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形成长效管理体制。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纳入教师晋升职务,评优的指标。4.教师培训 提高能力
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学校指派部分老师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5.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开展平时教学、教研组级、年段级、校级半日教学活动等各种研究实践课。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年教研组开课约80节左右,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件(课例)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广大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制作课件活动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撰写相关的论文、制作课件,参与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评比。6.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制作Powew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7.数字文化
促进管理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努力构建校园信息化管理网络,实现各办公室电脑联网,数据传送网络化,积极推进管理过程无纸化。同时,逐步建立杨地镇小学教育、教学资料数据库,创建学校网站,建立学校网站管理网络,加强与社会的信息交流。
五、主要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对策: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对策: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杨地镇中心学校 2014 年10
第二篇:杨地镇中心学校2013年
杨地镇中心学校2013年-2014上学期关爱留守学生女学
生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开学工作安排
杨地镇各校、片:
为了落实我县教体局关于关爱留守学生、女学生工作安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我镇新学年留守学生和女学生工作顺利开展,我镇中心校特将开学初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1.各校、片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和女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迅速完成。并将其上报中心校。
2.各分管女副校长要对各校本学期的留守学生、女学生工作做全面部署和安排并形成书面材料由各校主管校长签字同意后上报中心学校。
3.做好留守学生、女学生及特殊女学生的登记建档工作,建立各班留守学生、女学生联系卡。
4.建立健全各项关爱制度。如: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教师与留守学生女学生的谈心制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等。
5.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整顿学习,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素养。
6.各校主管领导要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师德师风绩效考核办法。
7.各分管女副校长做好留守学生和女学生辍学人员统计,并查清辍学原因及时上报中心校。努力做好流失学生返校动员工作。
杨地镇中心学校2013年9月4号
第三篇:杨地镇中心学校校本部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安全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杨地镇中心学校
宁远华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事关家庭幸福、学校稳定,社会和谐。为强化我校及辖区内小学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我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现就我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汇报如下:
一、建立制度,明确责任,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我校及本片辖区内共有6所学校,服务区人口近()万人,现有学生近700人。由于本辖区内教学点分散,服务面广,服务区内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校园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关注校园安全,关爱学生生命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必须警钟长鸣。为此,开学初,我校召开了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学习和传达了省、市、县有关安全文件,学校及教学点都相应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班主任、授课教师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细化了“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我校因班额大,学生多,学生年龄小等特点,采取了错时上学、放学管理制度,并在校园重点部位(校门口、楼道)实行值班制度,明确规定由专人负责指挥和疏导,加强重点时间(课余时间、课外活动时间、晚休时间)的管理。对于全校学生落实家长接送管理制度,严禁陌生人进校园。另外,我们学校还建立路队护送制度,成立巡逻队。做到了学校安全工作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管,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校安全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要确保学生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校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点,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
1、建立家校联动的安全教育机制。
学校每周每班安排一节安全教育课,学校针对学生上学、放学路上过往车辆多,学生拥挤现象,进行防交通事故、防踩踏等安全知识教育,严禁学生乘坐无证车辆,严禁未满12周岁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学会正确拨打110、119、120等救护电话号码,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和安全意识,做好学生上学、放学及节假日期间脱离学校管理监护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除了要求各校教师在常规教育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外,还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每周由学生播出反映学生心声、安全和谐、健康成长的稿件,给全体学生以启迪和警示。学校宣传栏有安全教育专刊,有文章,有图片、有防火、有防水、防电、防踩踏等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引导学生懂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校开展安全知识抢答赛、组织学生参与安全知识网络答题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还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宣传形式,因地制宜进行防溺水、防传染病等专题教育活动。
三、及时排查,防患于未然,确保学校安全万无一失。
安全工作难在一贯坚持,安全事故多是出于麻痹大意。为了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我校一直坚持“教育为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学期开学初,中心学校把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要求学校对校舍、围墙、厕所、电路、仪器、设备、基本设施等进行自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安全台帐,对有不安全因素、立即整改。
2、配备安全器材,制定应急预案。
学校根据安全管理需要,本期已进行了安全器材配备,每所学校,在教学楼、办公楼、多媒体教室、仪器室,根据规定配备灭火器,每层楼梯道,安装了应急照明灯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并请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器使用的示范,让师生正确使用灭火器。2010年学校安装了监控报警设备,完善了门卫制度,严防闲杂人员入校入园。各校制定了校园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职责,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应急队伍的职责,全力做好校园安全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校学生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学校自然条件有限,学校超负荷运转,教学管理和安全管理压力过大。
2、学校濒临大河,出校门口又是交通要道,再加上与街道很近,商业摊点过多,既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又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3、近几年,通过校网布局调整,撤并了一些农村不符合办学条件学校,优化了教学资源,却造成了我校学生上学、放学路途远,途中安全监管难度大。
面临现实状况,我们将群策群力,一方面加快学校校安工程建设进度,解决学校校舍紧张问题,一方面联系有关部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增强家长的监护责任。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将从学校实际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踏踏实实地开展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安全措施,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做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2013年10月18日
第四篇: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创建科研明星校汇报材料
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
创建教育科研兴校明星学校汇报材料
杨地镇中心学校位于山阳县西南边陲、和湖北省、镇安县交界,地理位臵优越,人杰地灵。学校主要服务于6个行政村,9800多人口,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95人,教职工31人。多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捷报频传,成果丰硕,令社会瞩目,这一切充分展示了新一代中心学校师生与时俱进的气魄和忘我拼搏的精神!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意识,坚持把基础教育科研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臵。最近几年,学校明确了“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科研先导型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实施校本研修,构建学校研修网络,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了“教育科研大众化、科研管理网络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科研活动日常化、科研措施制度化”的教科研特色,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12年我校被县教研室评为“山阳县教育科研明星学校”。根据山阳县教研室【2014】16号文件《关于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工作安排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现对我校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
为保障教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实施、监督、总结,各校级领导分管包抓,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全体教师参与的教科研工作组织中心。上下一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改科研工作,实现“师德高品质、师资高素质、教学高质量、文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我校制定了《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十二五”教科研规划》,确立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的思想,提出了“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名师”的口号,为了完善学校科研制度,还制定了《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校内小课题管理暂行办法》、《杨地镇中心学校教研过程指导制度》、《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教科研成果奖惩细则》、《杨地镇中心学校教科研常规管理办法》、《校本研修评估细则》、《杨地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等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从各方面对学校教育科研活动进行了要求和规范。
二、改善条件,加大经费投入,为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保障。
在教科研中,我校除了每年给校图书室、阅览室添臵大量图书、报刊外,还为每位教师出资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每个教室装有电子白板,给每个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校园网及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提供经费,保障教师外出培训。学校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参加各级课例研究、赛教活动,激励各科教师申报并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课件制作等。
三、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创建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1、狠抓业务学习。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立足校本,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每人每学期读一部教育著作、讲一节示范课、研究一课题、记一本学习笔记、学习一种教学技能。学校规定教师要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新教师(新参加工作前五年)听课不少于25节,新教师第一年还要讲2节汇报课,老教师要讲示范课。校级领导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40节,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
2、抓教师培训。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认真制定培训制度,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学习。外出学习教师要做好返校再培训。
3、继续实行教研组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主要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
4、实施“传帮带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名师。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如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科研论文选题与撰写等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青年教师占多数,这既是优势,也有不足。为此,学校决定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 “一年成型,三年成才,五年成名” 的奋斗目标。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每个学年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要与新老教师结对学习。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不少青年教师在短短的两三年内迅速成为学校教学骨干。我校现已拥有县级教学能手6人,学科带头人4人,力争打造市级教学能手。
5、抓校本研修。学校对校本研修高起点高要求,将校本研修纳入绩效工资考核。每位教师由校本研修成长记录袋,记录在教科研道路上成长的点点滴滴。每学期撰写校本研修笔记至少两万字,听课记录达到教研室规定标准。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本论坛,校本研修网络发帖15次以上。学期末评选出6位校本研修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6、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授课艺术。创建了我校语文课堂“质疑、解惑、内化”三步走教学模式,还在进一步研究数学、英语等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集体备课、提倡写电子教案,减轻教师负担,追求教学高效。积极践行“同课异构”活动,博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让每节课都优质、高效。
四、搭建平台,专家引领,名师送宝促进教科研水平再提高。
我校为了切实搞好教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几年来,通过采取专家引领、培植典型等方法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1、2010年以来,我校先后邀请了县教研室的朱才宝主任、雷和水组长、城区二小的刘长源校长、肖静主任来我校指导培训教科研工作,商洛市小学的陕西省校本研修专家冀凤珍、省级教学能手陈永、古丹萍来我校送课并引领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广大教师受益匪浅,进步很大。
2、我校在2011年秋季,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聘请了中心校、杨地中学、合河九年制学校、白马小学、西平小学的校长和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来我校点评、指导高效课堂创建和教科研工作,我校教师受益匪浅。3、2012年上半年,西航三校的领导和老师来我校指导校本研修工作,上了很有创意的示范课,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教科研工作。4、2013-2014学年,我校与板岩中心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结对研修”活动,相互学习、结对帮扶、共同进步。派遣李静、刘晓玲老师参与教学大篷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品味,拓展了教室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
五、以课题促科研,以研修促发展。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而课题研究让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有目的、有方向。根据自己课题特点,课题组成员完成“六个一”活动: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每月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教育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设计或实录、每期一节研讨课、一篇研究论文等。我校每位教师都有校本课题,并将校本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县级课题《新课程课改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已结题,市级课题《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与研究》、《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研究》,省级课题《体音美教育促进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研究》正在顺利进行。课题是纽带,连接教与研。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多数教师已逐步由不会研究到会研究,而且会研以致用。
在研究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运用与交流,课堂是最好的地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由于重视了课题研究,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力求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施和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课题组在组内研究日常化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出1节观摩课。平时,有随堂听课、推门课等各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每一次上完课后做到即时点评交流,“我教我说”与“你教我说” 使教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上课老师还要针对性地写出课后札记或者教后反思,由教学中细节问题的讨论到整体教学问题的交流。教师正是有了课题研究这样一个明确目标,因此课前都有充分预设,课后有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让预设在课堂中生成,让生成在预设中精彩”,每节课都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诗情画意。
六、完善奖励制度,以制度促教科研。
为了使教师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学校制定了奖励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师的教科研活动进行评比,对教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学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实行政策鼓励、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科研热情。
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常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育科研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我校的教育科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工作热情得以极大提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风气已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教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们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和氛围初步形成。
七、深化研究,教科研成果较多,教科研工作形势喜人。
(一)课题成果:
县级课题《留守儿童的德育研究》《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研究》《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等都已结题。市级课题《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研究》均于今年6月份结题,省级课题《体音美教育促进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研究》正在申报结题。
(二)学校教科研论文成果:
1、彭莉娜、姜孝云、毛娥等同志的论文在教育教研成果评选中荣获省级一等奖。
2、彭莉娜同志的《浅谈农村小学作文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文2011年6月在全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学术论文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6月,毛海玲、刘晓玲、朱云云、腊玉、彭莉娜、李海霞、毛城等老师的学科论文均荣获市级三等奖。
3、宁远华、刘亚玲、毛照明、毛海玲、姜孝云、张静等老师的30多篇论文分别获得县级一、二、三等奖
4、叶祥云、朱云云、姜孝云、宁福云等30多名老师的教案分别被教研室评为一、二、三等奖。
5、我校先后共培养王娜、李静、王文菊、姜孝云、刘亚玲、刘晓玲等6名县级教学能手,其中王文菊、姜孝云还被推选参加市级教学能手大赛。
(三)、学校所取得荣誉: 1、2011年5月我校被山阳县委宣传部授予“山阳县文明校园”称号。2、2011年12月我校被商洛市教育督导室评为“商洛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3、2010年11月我校被商洛市教育局评为“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师范学校”。2011年我校被教体局评为AA级寄宿制学校。4、2012年我校被评为县级“教育科研明星校”。5、2013被评为“316督导评估优秀学校,2014年被评为“民主管理示范校”等。
事业的追求没有穷尽,我校虽然在过去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些许成绩,教育科研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位,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放眼未来,我们教育科研的路还很漫长,和名校相比还相差甚远,需要不懈努力,因此,我们将立足与师生的发展,加大教科研的力度,让教科研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一个崭新的亮点。在县、校各级领导爱护下,尤其是在县教研室的呵护与帮助下,我想我的教育科研之路必然会走的更加沉稳,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也必将走向更加的美好辉煌!
第五篇:杨河镇中心学校
杨河镇中心学校
2009年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09年工作已经结束,现将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做简要的汇报,对如何改进下一年的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
本次展评活动各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杨河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评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校内赛教、成果展示评选活动,并于6月15日前选拔优秀成果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全镇评选。各校共推荐课改先进个人15人,参加赛教教师14名,选送文本类成果(包含教学设计、论文等)17篇,校本经验7篇;经验类成果7篇,网络媒体课件1件,课堂实录2件。内容丰富,质量较高,达到了展评预期效果。
本次我镇共评选出15名课改先进个人、14名赛教能手,有16件(篇)成果获得镇级奖励。在推选参加县级展评的成果中,李延桥老师的论文《谈课题研究材料的搜集、处理与研究》、李雪梅老师的网络媒体教学课件《端午节》、李玲老师的课堂实录以及中心学校的校本课程《国旗下的讲话》等成果脱颖而出,取得了参加市级展评的资格。
2009年11月6日,市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检查杨河镇中心学校课改成果,观看学校荣誉室和专题片,浏览了课改成果文件资料。杨河镇中心学校课改成果展评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举办英语教师培训会和英语教学研讨会。
3月13日,我们请西乡县城关镇中心学校的刘光琴老师来杨河镇中心学校对全镇英语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与会者先观看了刘光琴老师上了一堂精 1
彩的英语课,然后举行座谈会。评课之后,大家交谈了毕业班英语教学的现状,请刘老师介绍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经验。
12月2日,全镇小学英语教师在中心学校举行了六年级英语教学研讨会。大家观看了李玲老师的一堂六年级英语课。李玲是我校的“课改新秀”。她运用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却展现了自己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在座谈会上,校长曹书鸿鼓励她认真反思课堂教学,好好地总结英语教学经验,撰写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论文。
三、举办学前教师培训班。
今年4月份,杨河镇中心学校在国际计划项目办和西乡县教研室的帮助下举办了学前教师培训班。杨河镇和柳树镇的学前教师和杨河镇中心学校部分中低年级教师参加了培训。4月10日,请西乡县幼儿园优秀教师前来讲课。与会者观摩了一节语言课《春天来了》,一节美术课《春天来了》和一节音乐课《大雨小雨》。座谈会上,上观摩课的老师分别说了这三节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流程,听课的教师谈了各自的收获和感受,县幼儿园王园长和县教研室教研员任嫱对这三节课做了精彩的讲评。
四、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
中心学校认真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并按照月活动表开展各类教学培训、研讨8次,包括六年级语数英教学研讨会3次,课题辅导会2次,教育信息化培训和教育宣传培训1次,名师送教等活动。校本部教学常规检查7次以上;校本教研有组织、有课题、有活动,教研组内活动达30次以上;辖区各校围绕学校实际,突出重点,制定计划,开展专题培训、研讨活动,其中中心学校校本部每周开展一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一次语数综合组教学研讨会,总次数达到60余次。
各小学分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开展全员赛教活动。2009年,镇中心学校组织了一次全镇小学教师全员全学科赛教活动,辖区学校推荐了14名教师参加全镇赛教活动。中心学校择优推荐3人参加县赛教活动,其中李玲获得一等奖,李凤、李雪梅获二等奖。同时各校很好地落实了每学期2轮的教师观摩教学,促进了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每一位教师都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全体教研组成员进入课堂观课,然后进行评议和集体反思。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大家对这种校本教研形式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观课者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注意思考执教者的教学行为是否受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效果与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在议课时,能从教学案例中发现问题,开始注意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教学的新境界。各校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镇级赛教活动
五、加强对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中心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对全镇毕业班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的指导。4月23日,举办了全镇六年级数学教学研讨会。各位教师汇报了复习计划和教学进度,通报了最近一次测试的成绩。赵超红布置了新一次模拟考试,校长付贤荣希望毕业班三科教师齐心协力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综合测试命题质量,在期中考试后即时召开学生家长会,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上半年共组织单元测试和综合模拟考试各三次,统一命题制卷,统一测试,再进行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这样,既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又节省了大家的精力,相互之间既有协作,又有竞争,对提高全镇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领导和同志们对赵朝红同志所做的辛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六、“名师”和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本我校申报县级名师3人,批准2人。内,在义务教育成果展示中,中心学校在辖区学校评选出镇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课改新秀等28名骨干教师,各校基本建立起骨干教师队伍。内我镇组织名师送教活动2次,名师上课研讨达到5节(其中唐桂平老师下半年到左溪中心学校支教,下半年没有统计在内)。2009年10月20日,我校县级名师李林红先后为我校、李河小学送去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分数的再认识》。上课过程中不仅向辖区学校老师展示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还展示了他们精湛的媒体应用技术。
七、努力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2004年,杨河镇中心学校和峰坦小学、李河小学、黄池小学、厂湾小学共申报了六个课题。由于许多原因,都未能按时结题。为了帮助各个课题组攻克难关,我们于9月10日和12月11日,在中心学校举办了两次课题研究培训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学校领导和课题组主要成员。每个课题负责人先汇报课题研究的经过、已有成果和现有资料。在第一次培训会上,李延桥讲了“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和写作方法”和“课题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在第二次培训会上,李延桥讲了“怎样整理汇编结题资料”和“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两个问题,然后提出了当前应搜集的资料、应当论述的问题、应商讨如何阐述结论。通过这两次会议,使学校领导、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发现了课题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应继续收集整理的材料、怎样分工协作完成结题工作,对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由于下半年防控甲型H1N1流感形势严峻,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所以计划中的五年级语文教学研讨会和六年
级英语教学研讨会未能如期举行。下学期应及早做好准备,按计划举办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对课标版新教材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继续总结新课程改革经验,提高我真教学质量。
二、应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培训,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受、整理、应用工作。学校要创造条件,指定激励措施,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让学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校应该完善激励制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镇、县、市、省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比活动,调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杨河镇中心学校教研站
200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