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问题的研究和对策
学生德育问题的研究和对策
班主任的工作有两类,一类是预设性的,按照计划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类是生成性的,需要不断面对并解决学生和班级的新问题,周而复始。而且后者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多于前者。这种特征在学科教学中并不明显,但在德育中却成了常态。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
一、学生德育问题不断生成的原因:
1、学生的道德学习是一种经验的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对经验学习作了这样的诠释:要保障人类经验的传承和改造,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但要获得真知,则必须借助运用、尝试、改造等实践活动。杜威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批评:“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杜威教育名篇》P45)
(1)、经验学习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远比知识学习复杂,学生不仅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2)、经验学习是新经验和原有经验共同作用的过程。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把学生原来认同的经验作为参照系,我们会发现新老经验会有以下的复杂关系。以生活诚信为例:
A一致性关系。学生从小认同诚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他进一步感悟了诚信的重要性。
学生并不认同诚信,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它感悟了诚信并没有诚信者带来什么利益和实际的好处。
B矛盾性关系。学生从小认同诚信,但在学校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他感悟了诚信并不没有获得公正的评价,但不诚信反而能够获得荣誉。
学生从小不认同诚信,但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他感悟到了,诚信不容易做到,做到了也未必有“好处”,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好处。
因此,经验学习具有反复性,受到以往家庭、社会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学生的成长经历等的影响,也制约于现在他的教育和生活的经历。
2、学生的成长是在具体情境中发生的
就文化和传统而言,每一个人都是迟到者,因此都处在前事物的影响之下。(《教育机智》P23)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同样如此。
我们一般都根据以往社会的环境,告诉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信赖谁,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但学生现在生活的环境与以往大不相同,有人认为是充满“可能性”的社会,而且越来越难以按照父辈的经验行事——家庭变得更加不稳定;离婚已司空见怪;邻里关系越来越不稳定而且趋向简单化;学校里少了人情味多了竞争;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家庭教育的社会控制力趋向于弱化。
(1)、任何教育中的学生问题都有可能
昨天,《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15岁女生被色情影响,而怀孕的报导。重点中学的同学凶杀案件。女中学生的抽烟照。
(2)、来自大众媒体、文化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来自父母、学校等的教育的影响。
(3)、试误是学生经验积累和理性提升的重要途径(4)、处于特殊情境中的学生往往会使教育理解变得困难。自觉教育影响的因果关系会成为捉摸不定: 同样的教育,有的学生听了居然像木头一样。我这么关心她,但她还是和我对着干。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感恩。
我班某学生最大的渴望是爸爸每天回家,和她说说话。
因此,作为“任何教育学意向都应尊重”儿童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尽最大可能加强儿童任何积极意向和品质。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二律背反中的问题
老婆和老娘都掉进河里了,你只有一次机会,你救谁?救老婆吧老娘就死了,老娘可是生自己养自己的人呀,对自己百分百的好,怎么能舍弃呢?那就要老娘舍老婆,可老婆是要和自己过一辈子的人,天天陪着睡觉呀,真是烦恼,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就叫二律背反。
班主任是不是专业,赞成的人,理由是班主任不是人人能当,需要有相当专业素养的老师出任。不赞成的人,班主任是德育工作者,我们说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没有必要把班主任工作视为专业。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班主任的专业素养还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教育的发展。(1)不理解儿童需要和体验的教师难以获取积极的教育成果。
我们习惯上都乐意把自己的教育行为评估为,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在教育问题上,我们总是这样树立教师的影响。出了教育问题,我们习惯在我们之外找原因。教育不见效,我们很少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进步常常会简单化地进行教育的诠释。
一个良好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职业使命感,对儿童的喜爱和关心,高度的责任感,道义上的自觉力,自我批评的开放性,智慧的成熟性,对儿童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阐释的智力,对儿童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与儿童相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探求世界奥秘的激情,坚定的道德观,对世界的某种洞察力,面对危急时刻乐观向上,最后幽默和朝气勃勃也很重要。
(2)、任何教育影响都发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下。
我们施加教育影响的效果,首先取决于我们说的是不是正确的。其次还需要关注具体的教育情境。这种具体的教育情境包括:教育时机的选择;教育的准备状况(教师对学生现状的了解,问题的聚焦;教师对教育内容的教育理解等);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还包括班主任在学生中教育形象等。
(3)、班主任非专业性的主要问题 A、对学生成长的狭隘性关心; B、对教育内容的非教育性的解读; C、对学生品德发展阶段的理性缺失;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智慧是: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教育机智》)
教师关心学生的行为如果不被学生所体验,那它还有多大的意义,甚至可能成为学生的教育依赖。
二、班主任面临的学生的德育问题及其对策
1、理发
高一新生入校不到一周,班主任就让家长到学校,原来小东留着长发,班主任让他把头发理短些,小东去理发后。班主任仍然不满意。为此,小东有抵触情绪,课也不上了,在宿舍了呆着。父母告诉班主任,小东在初二时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并留起了长发。
2、调整
新学期开始了,但学生还没有从假期的放松中回过神来,依然玩得热火朝天,班风日益浮躁。教师的上课情绪给破坏掉了,每堂课要花很多时间整顿纪律。学生的写字也没有以前认真了,作业粗心大意,错误百出。我非常恼火,几乎每堂课都要对他们言辞训斥,但效果甚微,学生依然我行我素。
3、博客的另一面
初二学生小明在博客中指名道姓地用侮辱性语言辱骂老师和同学。初一学生小飞的博客充斥的是戏弄人的短信。还有一些学生在博客里收集整理了大量宣扬暴力、凶杀和色情的图片和小说。
4、五块钱事件
小平骑车,双手插在衣兜,在步行街撞了一个老人,被索要五元钱,回校后,很气愤。班主任召开了随机班会,讨论小平冤枉吗?同学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撞人了才五元钱便宜了小平;有的认为连老人也会“碰瓷”„„
5、纸条
初中生军军玩心重,缺乏自制力,默写英语单词十错七八。班主任正琢磨如何进行教育,军军要求班主任给他写一张和小帆同样的纸条,理由是小帆很高兴,说老师给他写信了;我有了纸条就可以管住自己了。
6、厌学
四年级女生小芳患有轻度厌学症,从三年级开始,原本一个聪明、活泼懂事的孩子开始不做作业,见老师全身发抖。一次未交作业,班主任让她回家叫父母来校,但一去不返,直到晚上才回家。小芳父母做生意,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很受宠爱。
7、高中问题男生的困惑
历史班17个男生没有一个让人放得了心:某甲叛逆,总要和老师作对;某乙内心向往美好,但行为孤僻,逃课、逃学;某丙是个小才子,但懒惰和散漫,4 课桌卫生不好。与他们的斗法十分痛苦,做思想工作,他们听不进,写检查,往往是今天写,明天忘。
8、“小刺猬”
小学女生小Y比男生还让人费神,上课不专心,作业不做,有同学惹她,甚至会大打出手。为了教育她,班主任蒋老师按照心理学家的提示,把她作为自己人,和她一起聊天,玩耍,议论明星。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她蹦蹦跳跳到我面前,对班主任说,以后我叫你“蒋介石”好吗?班主任老师认为教育不起作用。
9、是“加油”还是“下来”
体育课,在学校的废弃爬杆处有一阵阵的加油声,原来班上的一个男生和邻班的男生正在进行爬杆比赛。班主任发现了马上制止了他们的行为,并进行训斥。下课后,班主任想到了他们当年的学校生活,也有爬杆比赛,老师为我们加油。可现在,我们却要让学生下来。
10、衣服事件
住在三楼的同学把楼下阳台的衣服弄脏了,二楼的同学上楼质问,三楼的首先不承认,后来不得已进行了道歉。但在二楼同学的助阵下,又发生了争执,以致其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竟然提出要闹罢课。领导调停后草勉强平息。
11、黑板擦“受伤”之后
班级的老坏,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不少的教育,似乎有了效果。但好景不长,黑板擦又坏了。班主任忍无可忍,当场规定,谁损坏,谁赔。找不到损坏者,班级一起承担。学生小武在征得班主任的认同:如果老师损坏同样赔,后说是语文老师摔坏的。
12、学生脾气很犟怎么办?
小方常为小事与同学和老师闹矛盾。数学考试后他到办公室看成绩,95分。成绩不错,但他不满意,问最后一题我和小敏一样,为什么扣我5分,但小敏才扣2分。班主任回答是,你两过程不一,再说是流水批改,分数不能改。又说你为什么不能对自己要求高一些。这时他发怒去踢门并扑向劝说的班主任,后来他承认了自己的不对。班主任约小方父母来谈话,他对父母怒吼,回家去。
在与小方父母的谈话中,得知,小方父母规定考试必须进年级80名,语数 5 外名列班级前茅。父母又说为了教育儿子,他们吓唬他,这次学校要给处分了。
13、被激起来的耳光
初中生小李是个刺头,什么坏事都有他的份。这次是自修课吵闹,班主任把他找到办公室谈话,他态度不错,马上承认了错误,表示一定改。之后的检讨书却乱七八糟,班主任让他重写,他说写得好好的,为什么重写。后来班主任当场读了检讨,结果学生当堂大笑。小李冲出了教室。班主任把他拽了回来,他说老师打人,老师说,如果你是我儿子,我早就打了。小李却说,你打呀,你不打,我叫人来打你。班主任火上来了,“啪”给了他一个耳光,并宣布你不是我们班级的学生了。
三、几点教育希望:
1、要重视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1)教育问题有助于教育智慧的形成。
(2)教育问题作为学习动力,有助于对教育理念的学习和感悟。(3)教育问题的破解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显著体现。
2、要提高应对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1)要在学科专业知识外,建立实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结构。(2)要获得尽可能多的学生的信息:家长的教育能力;学生的人格素养;学生的认知方式等等。
(3)要有基本的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集体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同伴教育的开展;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班级管理策略等等。
3、要有教育反思的精神
(1)任何的教育行为都只具有中性的意义。无论是批评、表扬,还是进行的品行教育。
(2)班主任要学会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3)教师承担的学生生命发展的指导责任。是在给现实生活指导,是在给未来发展奠基。
第二篇: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城市坏境卫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对于维护城市市容、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文明建设的加强, 对环境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也愈来愈重要。卫生环境已成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些外商投资往往首先看城市的卫生环境。
一、城市环境卫生现状
1、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农民涌入城镇打工、经商、居住,部分市民的环卫意识差,乱扔烟头、果皮纸屑、乱倒垃圾、乱倒脏水、随地吐痰、便溺,在小区、街头、广场、商场、楼道、车站随意散发和张贴宣传资料,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建筑渣土装运车撒漏问题,损坏环卫设施,歧视环卫工人等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现象仍然存在。
2、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力度不够
近几年,城区规模不断拓展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区清扫面积、日产日清垃圾量逐渐增加,但卫生处理费却随着形势的变化越来越难以收取,主要是由于环卫行业“先服务,后收费”的特殊性,无制约权,致使经费严重不足,经常入不敷出,有时还需要街道贴补,制约其发展。某些单位的弃管货物或弃管小区,院内清洁主要依靠社区保洁员打扫,而楼道内的保洁依靠居民自觉义务清扫,社区保洁员严重缺乏,管理不到位,导致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
3、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采取传统的填埋处理不仅浪费了可再生资源。而且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体。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时居民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对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就成了各级环卫部门难于破解的一道难题。采取简易的处理技术不仅浪费了可再生资源。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而且破坏土质和地下水源、水体。采用新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需要征土地、上设备。费用昂贵。开支庞大, 县级财政无能为力。
4、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导致环卫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配置陈旧落后,严重不足。上下水管道老化,经常跑冒,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及环境卫生水平。社区垃圾中转站容量小,不能满足需求,影响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清扫保洁工作仍然靠人工这种落后方式,机械化清扫使用率极低,致使劳动强度大,长效保洁存在困难,不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繁华的市中心,商业网点比较集中区域缺少公厕、垃圾箱等卫生设施,存在游人如厕难,无处倾倒垃圾等现象,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5、长期以来缺乏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和强制性的法规及行政、经济管理手段,致使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置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纸、塑料、玻璃、织物、金属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再生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增长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6、环卫职工待遇偏低
劳动保护及工资、福利政策难兑现, 不仅使工作在一线的职工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而且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干劲和热情。劳动保护及工资、福利待遇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事关一线职工队伍稳定的权益性问题。由于种种原因, 勒紧腰带过紧日子的市容环卫主管部门。把有限资金用在了低水平的日常维持上, 该缴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等一拖再拖, 有的已经拖了数年, 使到了退休年龄的职工, 不能按时办理有关手续。工资福利待遇、加班费等没有执行新的政策标准, 不仅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而且严重挫伤了一线职工“ 情献市容, 爱洒环卫” 的积极性。
二、城市环境卫生采取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营造一个卫生整洁、安全文明、舒适优美的良好环境是一系项系统的工程,只靠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的配合与支持。要充分发挥舆论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推动作用,增加政府部门依法管理城市环境卫生的严肃性,提高企事业单位、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及法制观念。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传媒介向广大市民普及市容环境和市容法规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抵制各种不文明的行为。突出抓好中小学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重公德,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大各级政府对市容环境工作的重视及投入力度
(1)发挥主动性,拓宽经济来源,弥补经费不足
一是环卫行业实行承包管理,实行简政放权,让基层负责人独立经营。二是开办环卫服务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经营。三是用市场手段经营环卫设施。按照经营城市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拍卖环卫设施管理权,吸引社会资金按规划统一建设公厕、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主导,既有政府行为、更有市场手段的多元化投资新格局。
(2)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使其机械化、科学化
一是加快机械化作业的步伐。这不仅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能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这也是提高城市管理形象所必须的。二是深化垃圾收运方式的改革。居民小区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垃圾经垃圾中转站压缩后运往垃圾处理场处理。
3、加强环境卫生监察队伍的建设
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法制观念强、严于律己、公正执法的环境卫生管理队伍,严格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法规规定内容执行,真正做到“三分干七分管”,使其能够胜任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任,为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要加强对环卫部门的领导,使其能够各司其责,专业性强,协调灵活。对街道的环卫队伍要认真管理,使其能够与市、区环卫部门有很好的衔接,成立环卫清洁管理站这一级组织。
4、大力开展城市垃圾的回收综合利用, 提高回收利用率
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纸类、塑料、织物、玻璃金属、动物骨头等是重要的再生资源, 因此, 要大力扶持垃圾的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工作。同时, 对于可堆腐的生活垃圾经高温堆肥处理后, 可加工成有机肥料, 支援农业生产。
5、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资金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社会的公益事业, 原则上应当由国家、地方、受益者共同投资, 大家受益。首先, 城市人民政府要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中继续给予安排, 国家和地方适当安排部分补助资金和优惠贷款, 鼓励地方建设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其次, 争取利用国内外贷款,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提高垃圾处理水平。第三, 积极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按照“ 垃圾产生者对垃圾处理承担责任” 的原则, 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征收处理费和生活垃圾管理费。所收费用专款专用, 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6、努力提高环卫职工待遇,改善作业条件,稳定并发展职工队伍·环境卫生工作集脏、臭、累于一身,工作环境恶劣。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其采用特殊政策,如实行行业工资、环龄津贴、提高环卫津贴标准及奖金标准,改善住房条件等政策。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卫生的好坏已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投资条件的重要内容。创造优美的环境卫生环境, 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不仅可以吸引外资, 还可以吸引游客, 无疑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 既有社会效益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不断增强城市的功能和活力。参考文献:
[1] 刘岸冰.近代上海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初探[J].史林, 2006,(02).[2] 侯端海.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的研究[J].科技风, 2010,(12).[3] 侯端海.关于探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建议[J].科技风, 2010,(03).[4] 方胜祥.当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1).
第三篇: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中心学校陈福光
在广南县“举全县之力,攻‘普九’之坚”“‘普九’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特殊日子里,全县各乡镇初中都在为抓好学生学额巩固而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寻找出一条“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有效捷径。当然,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
为破解篆角初中学生厌学、辍学难题,在校长的授意和县教研室课题组的指导下,时任篆角乡中心学校教务主任的我与本校课题组的几位老师一起于2007年7月对本校十九个教学班中的47名厌学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内容(厌学原因)包括学生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是否感兴趣、读书有没有前途、是否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家庭是否贫困、父母支持读书与否、学校管理是否有问题、老师是否体罚、差生在班上是否受到歧视等10个方面进行了一次问卷式调查。课题组在组织专项调查时,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回收到47份。在接受调查的47名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的有41 人,占总数的87.23%;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有14人,占总数的29.78%;认为读书无用的有6人,占总数的12.76%;受打工经济影响的有8人,占总数的17.02%;家庭困难的37人,占总数的78.72%;父母不支持的2人,占总数的4.2%;认为学校管理差的有12人,占总数的25.53%;认为老师会体罚的有5人,占总数的10.63%;认为差生受到歧视的有15人,占总数的31、91%。另外,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缺少亲情,体弱多病,生理、心里有一定缺陷,受社会负面诱惑,自身生性贪玩、性格孤僻、小婚等导致厌学或辍学的有41人,占总数的87.23%。
以上调查情况表明: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基础差,家庭困难,差生受到歧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校管理差,受打工经济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教师偶尔体罚,父母不支持。还有就是“留守儿童、少年”这一社会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更是十分严峻的。
针对上述情况,课题组通过召开会议,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学生厌学的种种原因之后,制定出了比较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并付诸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把继续开办好农村初中综合教育班作为解决我乡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良方”,在总结前两届综合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加强管理,充实综合班专业师资力量。并通过与文山农校、州技工学校联合办学等方式,整
合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格和效益,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了学生厌学的比
例,使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爱学,乐学,学有所用。
此次问卷调查,课题组从这些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中分析研究并归结出了
以下八条破解学生厌学问题的具体办法和对策:
一、大造舆论,大搞宣传,让“普九”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妇孺
皆知。把“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口号在学生中喊响唱响。
二、扶贫济困,想方设法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帮助学困学生。
三、由学校德育处牵头组建问题学生心理咨询室,倾听学生的心理话,帮助
学困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四、走近学生,俯下身来与学生谈心,不仅在学习上要关心学生,在生活上
更要关心他们,尤其是要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和症结所在,找
准“病”因,对症下药。
五、关注“留守少年”,教师要当好学生的代理监护人。多与家长保持联系。
用师爱弥补亲情。
六、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现学生的闪光之点和得
意之处并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管理上一定要做到严而有情。对学生既要关心
帮助,但也不能姑息迁就。
八、普及与提高并重,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宣传和奖励优等生,发挥优等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问题找到了,对策出来了,老师们“对症下药”目标明确了,干好工作的合力也就形成了。通过努力,我校厌学学生的比例正在逐步减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明显提高。在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各项工作也是成绩斐然。
一是“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的检查验收。学校督导评估、校园文
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及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品味进一步得到提升。德育工作呈
现新局面,学校于2007年9月获得“云南省德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是在普教中渗透职业教育,办好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教育,让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努力使这部分学生由厌学变得愿学、爱学、乐学,学到适合自己的东西。与文山农校、文山技校、广南民职中联合办学,成功开办初中综合教育班并得到州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是教学常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提高,学校的书卷气越来越浓。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县统考成绩明显好于往年。2008年中考突破历史新高,陈琳同学以640分的实考分,名列那洒考区第一。共有12人上文山州一中录取线。
五是学校的“科研味 ”越来越浓,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已经逐步形成。全乡教师共撰写教育论文和经验文章1500多篇,先后在各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和获得县以上奖励167篇;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获奖75人次,在乡级组织的各种比赛和评优活动中获奖900余人次。
以上事实证明,在篆角乡人口素质偏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如期实现“普九”目标,并且得到省、州、县相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这首先得力于上级的关心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再就是学校参谋得力—研究的路子是对的,方案是可行的,方法是可取的,经验是成功的,成绩是显著的。
(又名《破解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难题的对策和方法》)
第四篇: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嘉应学院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徐冰琪 政法学院094班 2090726110 摘要:嘉应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嘉应学院在学生管理上有许多可取之出,但是问题也不少。首先,它延袭了传统的学生日常管理模式,与中学管理模式无异,甚至更严格管理学生。其次,它的管理模式使大学生从一个以成绩为重的极端,发展到另一个以学分为重的极端。最后,嘉应学院在学生管理中缺少人文关怀,缺乏必要的人性沟通与关怀。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嘉应学院如果想成为更高水平,更受欢迎的高等院校,就必须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词:自由开放,机械管理,情感管理,真正的家园。
一,嘉应学院概况
嘉应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广东省梅州市。学校设江北校区、江南校区、梅州师范分院校区和医学院校区。四个校区均在市区范围内,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内楼宇林立,花团锦簇,绿树葱茏,环境优雅,是理想的读书治学之地。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办学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嘉应学院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90多年的风雨兼程,使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嘉应学院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二,当前管理里中出现的问题
嘉应学院学生管理有着优良的传统,但是糟粕也不少。优良的传统在此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在此仅写如下三点糟粕:
(一),日常管理模式与大众所认同的大学模式大相径庭。嘉大依然延袭中学的严格管理模式,甚至更严格。梦想中的大学是一个无忧无虑,放飞梦想的天堂,它没有过多的束缚,也没有过多的形式主义,有的是自由开放的环境,梦想遨游的天空。幻想破灭,猛然想起大学原来与中学无异,只是课少了,内容更深了而已。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星期一星期二要早读,星期三要早操,星期四要宿检,除了星期五和周末,每天都要早起,有的二级学院每天还要早签,大学二年级要如此。其实早起不是问题,问题在与这样与中学无多大差异,学校说是为了学生好,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学院还严格规定学生的作息时间,除了周五周六,每天晚上都准时十一点关灯,为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应付明天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学校以传统的方式来束缚我们,我们要的是自由的天堂。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有足够的能力去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没有必要用机械的管理来教育学生。机械的管理只会只会制约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应试教育一起毁灭祖国的未来。机械的管理不可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不可能培养德才兼备、更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二),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学生走向以学分为重的极端,形式主义泛滥。
1,没有加分的活动不参加,加分少的活动也不参加,一切向学分看。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与加分有关,而学分又是关系到奖学金的问题和以后就业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为得到学分而努力。大一班际篮球赛的时候,需要每班有四位同学组成医疗小组来帮助球员,刚开始班长没说有加分,举手报名的人寥寥无几,班长见状,说参加者每人加一分,班长果然是老奸巨猾啊,举手的人那个多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2,形式主义的泛滥或许和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有关,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形式主义会扼杀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式主义会让我们觉得在这个社会立足只需要做表面功夫,无须过硬的真才实学。学院里很多讲座和报告都实行签到制度,被要求参加而没有参加的人则会被扣分。其实如果是有意义有吸引力的讲座还怕学生不去吗,没有必要严格要求学生参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三),人文关怀欠缺,人性缺失。人本原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情绪和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是人类所特有的,没有感情的人是不存在的,不为别人的感情所动的人也是绝对没有的。对于学院来说,建立良好的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快乐是学校管理的大事。在管理中融入情感,即所谓的情感管理。然而嘉大在情感管理方面做得有些欠缺。
1,大学生大都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学校也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怀。只记得大一那年刚来学校时,辅导员有来宿舍进行十几分钟的慰问,班主任也有来过一次。其实大学生也不需要老师的过多的辅导和帮助,但是有时也需要心灵上的安慰。亲切的嘘寒问暖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点滴关怀更能加深学生对嘉大的影响,为嘉大加分不少。我们嘉大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上比不上其它高等学府,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让嘉大成为真正的家园,一个让学子感激一生的家园。2,管理中出现了很多官僚主义作风,有人情好办事。虽然我没有遇过送礼给老师或辅导员的事,但是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些。人家说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或许送礼是以后应付社会的手段吧。可是学校毕竟是学校,是教育学生明是非、知善恶、修身养性的地方,送礼只是不良的社会风气。虽然送礼是学生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老师不收并加以劝导,或许这种情况会变少。另一方面,某些辅导员甚至任人为亲,把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管理中来,所以我们有时候会听到某人做什么职位时,别人会说他和辅导员很亲近。很多学生都怕得罪辅导员,那个在新生眼里可爱可敬可亲的辅导员。其实这些现象何尝不是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呢。
三,解决之道
(一),针对日常管理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适当改革一下管 理制度。
1,早签制度应该及早全面取缔,因为早签制度完全是没有必要 再继续下去。
2,早读采取自愿的原则。因为如果学生认为有必要去早读,他会很努
力地去早读,而一些觉得没必要的同学即使强迫他去,他也读不下去,这样既浪 费时间浪费精力,又还会惹来学生的埋怨。
3,取消早操。大学生知道如何锻炼身体,没必要强制学生参加早操。4,宿舍应该全天供电,这样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5,宿舍晚上应继续定时锁门,但是可适当调后关门时间,方便 学生的生活。
经过这么一改革,可以减少很多的用于查勤的人力,使这些人 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做自己的事。
(二),针对学分问题,学校应该适当地教育学生不要太看重学 分。其实这个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和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有关。中国的教育
体制不改革,嘉大的学分问题也改变不了。
(三),针对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性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学院领导应多走访宿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考虑,提 出的建议认真评估和接受。学院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院的管理中来。2,学院领导和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开设一些 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外,应该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4,领导和老师应少些任人为亲,给学生平等的机会。3,在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学院应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一些深入人心的真正考虑到学生心里的活动。比如冬至的时候,很多地区都有吃汤圆的习惯(如潮汕地区,而嘉大的潮汕籍学生众多),学校可以在冬至那天,派发汤圆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或许也可以组织学生在一起做汤圆,吃汤圆。肇庆的某所高校就如此做过,效果不错。
以上是我对嘉大发展提出的意见,希望嘉大越办越好,越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桂玲等,《情感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五篇:学生问题成因及对策[定稿]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成因及对策初探
摘 要:了解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农村家长素质,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由此家长和教师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深思。
一、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充满信心,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一提起孩子的学习就气馁,对孩子丧失了信心。做家长的如果这样想、这样做,就是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是失职的表现。孩子也会因家长的行为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自己的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做家长的理应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没有积极情趣的加入,认知活动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很多名人的成功,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孩子如果厌学,做家长的应该引导启发,列举事例向孩子讲清楚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做家长的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孩子在你的鼓励下,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学习上的困难,以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就不会知难而退了。家长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不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信心,还有谁对你的孩子有信心?做家长的如果把培养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老师来承担,老师也难以担当得起。
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头脑简单,孩子对于老师、家长提出的要求在头脑里记得不牢,即使是年龄稍大些的中高年级的孩子也是这样,只是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表现出的程度不一样,这就与孩子受到的教育有关。有的家长心情好时就会和孩子谈谈心、鼓励他们学习,心情不好时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还有一些家长忙时闲时、心情好时坏时对孩子都不管,任其发展;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是正确教育、引导,而是分散孩子的精力,引导孩子学不该学的东西,带着孩子去打麻将,甚至赌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潜移默化,孩子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于是孩子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三五个就聚集在一起,背着家长也打起牌来,甚至还赌钱。这些家长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不仅给学校的教育增添了麻烦,而对于一个缺乏自主性和进取心的孩子来说,这是往歧路上引,这样的孩子要想学好知识、长大成人成才恐怕是不可能的。家长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其次,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
四、努力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们认为,作为家长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认真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
五、重视建立和睦的家庭
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互相沟通
大量实践证明,单靠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必须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彼此沟通,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访、电话等途径加强与家长沟通交
流。如面上合作——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发宣传材料等侧重系统宣传教育观念、方法等),线上合作——家教指导热线、家教指导网站(侧重于释疑解难),点上合作——家访、家校联系卡、社区指导座谈会(侧重于跟踪指导)等,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三大教育之一的家庭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下日显重要,家长和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孩子的明天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