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芽溪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时间:2019-05-12 13:2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远县芽溪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远县芽溪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第一篇:镇远县芽溪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镇远县涌溪乡芽溪片区中心小学校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古城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山水奇特,而且民风民俗浓郁纯朴。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黔中大地,我们有责任和理由对家乡民族文化加以挖掘和继承,否则,历史与自然对家乡的恩赐将成为一种浪费。今天的孩子是兴黔富县的生力军,作为学校,我们应该让民族文化之花绽开在美丽的校园,让孩子受到民族文化的美的熏陶,从而汲取文化精华,创建家乡辉煌灿烂的未来,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留驻校园。近几年来,我校广大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近五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校现有八个特长班,辅导教师9人,参加学生一百多人。(二)、安排情况:

1、活动时间:

上午:10:00—10:20(课间操)

下午:15:20—16:30(体育大课间活动)

2、活动性质:

①、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活跃学生身心,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不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动内容体现活泼性、趣味性、艺术性及自主性。

②、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中完成。

③、为学生提供活动选择的菜单,有校级特色活动,也有班级特色活动,班级与班级之间也可联合开展活动。

(三)、特长班及负责人: 民族舞蹈: 李红玲、秦怡 民族刺绣:李翠华 剪 纸:谭仁兰 板凳舞:姚元菊 竹竿舞:舒毓琼 芦笙舞:潘永军 民族腰鼓:余萍 杨红梅

(四)、活动要求:

1、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负责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好学生有序开展活动。

2、班级特色负责人由负责老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

3、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

4、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和做好安全教育活动,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活动井然有序开展。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活动如有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的活动。

(五)、学校地处的芽溪村,这里主要聚居着能歌善舞、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苗族。苗族刺绣、板凳舞是苗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中的艺术结晶,而生在苗乡长在苗乡的孩子对刺绣、舞蹈平时耳濡目染,受到一定的熏陶。所以,我校研究决定,让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挖掘并发挥其特长,让学生在特长班里尽情学习,发挥,从而也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特开办了三个特长班:

1、苗族舞蹈。

2、苗族刺绣。

3、剪纸。

二、取得的成绩:

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对学生的审美,气质有着潜在的影响。几年来,我校参加县、州各种文艺比赛,均取得可喜的成绩。1、2007年我校的舞蹈《嘎汪板凳鼓》代表涌溪乡参加“多彩贵州”镇远赛区选拔赛,受到全县人民的一致好评。2、2008年,我校教师自编自导的《嘎旺苗韵操》代表涌溪乡参加和谐镇远舞蹈大赛,取得了二等奖和创作奖。

3、我校的学生刺绣、剪纸作品曾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4、2010年学校自编的《苗族舞蹈》参加全县举行的“娃娃哈哈杯”大赛,荣获三等奖。5、2012年04月12日,省政协副主席孔令中一行到学校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进行调研,学校自编的《苗族舞蹈》、《嘎旺苗韵操》、竹竿舞、板凳舞、芦笙舞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并要求学校要一如既往地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好,让民族的精髓得以延续。

三、得到的效果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乡村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不脱离人民群众,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真正走进了校园。

2、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3、拓宽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工作经验和做法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县民族宗教局和县教育和科技局的大力支持。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器材等。这些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学生,他们快乐地参与其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和校本教材开发这两个小组,为了解,研究我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五、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尽管在教师中,少数民族教师不多,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六、下一步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舞蹈”、“民族刺绣”、“剪纸”活动,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舞蹈的编辑,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上级部门、县民宗局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5、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开展,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6、学校正准备编排一套学生广播体操。

总之、让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学校在这一工作中还处于摸索阶段,还在不断的尝试中进步,所以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会沿着这条路痴心不改地走下去。我们相信,终有一天,民族文化一定会在芽溪小学的校园里绽放出美丽的奇葩!

镇远县涌溪乡芽溪片区中心小学校

2013年7月

第二篇: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

新场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总结 雉街乡发达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素质教育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较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现将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化就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赫章县民宗局文件精神指示,结合我乡及我校实际,决定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本情况

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自2012秋季开始启动,我校根据当地民族的民俗民风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学项目,初步取得一些成绩。

1、民族舞蹈比赛

(1)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文艺活动实施方案,做好活动所需的各种表册,做好活动相应各种筹备工作,安排文艺表演队训练节目,使文艺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初步选定一些比较优秀的舞蹈节目。如《七月火把节》、《铃铛舞》、《阿西里西》。

2、民族音乐开展情况

(1)学校邀请校外辅导人员一名,辅导我校师生民族音乐。(2)学校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利用周末,到村寨走访民间山歌爱好者,了解山歌调式的特点等。

3、美工组

学校组织美术老师利用兴趣班对学生进行辅导。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小组成员到彝族居住村寨走访当地妇女,了解彝族服饰制作、民间刺绣、民间剪纸等技艺。

本学期是民族教育开展的第一学期,所做的事都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工作执行力度不到位。例如各种资料未能得到完善,有些制度未制定,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本学期未能完善的资料、制度等有待下学期不断完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励全体教师参加民特工作的积极性,使民族教育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各校领导班子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后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2、自编乡土教材,制定教学方案,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教学规划有序推进。我校由音、体、美教师组织成课题小组,整理编写了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教材,纳入学校教学课程规划,并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爱好等不同进行普及培训和举办兴趣班加强培训。如花灯调《新场是个好地方》已达到全校普及,寄宿制中把学习民族文化纳入教学课程,并有计划、有主题地举办“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对学校开设民族文化课表示支持。

3、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学校还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课,为学生表演、介绍布依山歌和舞蹈。

4、进一步挖掘教材,丰富乡土教材内容。学校根据“花灯调”的基本调子,自编了《新场民族文化节》、《新场寄宿生活》、《迎宾歌》、《敬酒歌》、《采茶歌》等民族歌曲,现已安排每周2—3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教学,力争让花灯调更深一层地进入课堂、返回民间。近期,我校在美育组的编排下已把《赛过北京城》、《采茶歌》及《新场是个好地方》三首歌曲配上了舞蹈。

5、寻找载体,举办活动,展示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教学相长。我校广泛组织开展民族文化和体育竞技比赛活动,不断充实和改进教学内容,使活动更有观赏性、更具教育功能。如镇宁自治县在县民宗局大力支持和协助下,2008年--2009年在新场片区隆重举办了两届学生冬季民族体育运动会。2009年12月18日举办了“民族文化节”文艺汇演。文艺汇演上同学们不畏严寒,身着盛装,载歌载舞。舞蹈《苗岭连北京》、《可爱的蓝精灵》、歌曲表演《感恩的心》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民群众。几届文化节上,还展出了许多学生的刺绣作品和书画作品。民族舞蹈花灯调“赛过北京城”、“采茶舞”等舞蹈,乐观向上,纯朴感人,它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种团结求实、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6、及时总结,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对每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及时进行汇报、自我评估,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以利再战。对出现的失误,及时纠正,特别是对于教材的编写,坚持既传承发扬,又不偏离方向的原则,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顺利前进。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我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对民族民间文化正处于挖掘状态,在教学上也在不断探索教法,今后将更加努力作好此项工作。

2、经费不足,乐器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缺乏民族服装,学生在表演时,氛围不够。

五、进一步做好传承民族文化工作

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全民意识。

2、各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编写民族文化教育课所需教材。

3、加大经费投入。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为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确保工作的持久性。

4、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师的培训,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实我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定期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举办一定形式的展示活动进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制约,把民族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从经费、教材、师资等方面,为民族文化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6、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强壮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和培训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大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

掌布民族小学2008-2009学第一学期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

工 作 总 结

为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民族文化教育,不断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为下学期能较好开展此项工作,特作以下总结。

一、资料建设

本学期制定好工作计划,制定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民族教育实施方案,收集整理掌布乡简介资料,制定好本学期文艺活动----舞蹈比赛的实施方案、节目单、评分表,收集整理掌布民族小学简介,收集布依族山歌等。

二、民族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1、民族舞蹈比赛

(1)本学期认真制定文艺活动实施方案,做好活动所需的各种表册,做好活动相应各种筹备工作,安排各班训练节目,使文艺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2)利用政府场坝舞台向社会展示我校风采,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使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3)初步选定一些比较优秀的舞蹈节目。

2、民族音乐开展情况

(1)到政府举办的布依族歌节收集山歌歌词、歌调。(2)利用周末等假期,到村寨走访民间山歌爱好者,了解山歌调式的特点等。

(3)组织教师编写布依族山歌教材。

3、美工组

组织学校美术老师和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小组成员到布依族居住村寨走访当地妇女,了解土布制作、民间刺绣、民间剪纸等技艺。

4、校史采编

本学期学校部分教师到民间采集学校校史,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

三、本学期是民族教育开展的第一学期,所做的事都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工作执行力度不到位。例如各种资料未能得到完善,有些制度未制定,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本学期未能完善的资料、制度等有待下学期不断完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励全体教师参加民特工作的积极性,使民族教育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三篇:民族文化进校园

“民族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

通过展示有关民族文化资料,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民族文化的意识。在活动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实物、文字资料。

3、黑板中间写“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标题。准备多媒体展示设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步骤: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内涵。2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多彩的内容。3 培养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具体过程

宣布主题:

班长:“民族文化进校园”主题会现在开始!有请两位主持人。主持人甲: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

主持人乙: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主甲: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主乙:秦砖汉瓦、万里长城、中国瓷器、园林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主甲: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主乙:每个地方还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主甲: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吗?想知道又有多少民族文化在渐渐地走进我们的校园吗?

全班答:想。

主乙:看完王志浩的展示,我知道大家准备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请看丁么伟铮同学的展示。

丁:我们几个给大家带来的是几首古代的诗词。(诗词背诵)

主甲:欣赏了古代诗词,我们仿佛透过诗人的目光,看到了壮美的祖国山河。我们也能从诗句之中了解到一些节日风俗,请看李欣妍和董博宇给我们带来的作品展示。

主乙:请看郑欣然同学的展示。主甲:请看王佳璇同学的展示。

主乙:不但是我们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连外国游客也专程来到中国,他们来做什么来了,请看课本剧表演《赵州桥游记》

主甲:赵州桥上面的图案可真精美,我也想去看看呢。主乙:是啊。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你最喜欢谁的展示呢? 学生A: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打算吧。(学生交流、汇报)主甲:请班主任董老师给大家做总结。师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我在同学们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除此之外,由我来补充一些关于我们学校中出现的民族文化有:

1.咱们学校曾经在2013年至2017年曾开办了两届的民族特色班。该班级开设了与本地区为之相关的课程,如:音乐、舞蹈等。主要以苗族的芦笙舞为主......2.在未来的大课间跑操结束之后增添了一项跳芦笙舞的项目,这也是民族文化进入校园的具体表现。

班长宣布:“民族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2017年11月3日

第四篇: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

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学校功能,确保我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顺利实施,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乡内苗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的苗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语言、服饰、艺术、医药等。臻坚民族学校是遵义县三所民族学校之一,共有9个教学班,专任教师21人,学生31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4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两抓一创”(抓教育教学质量,抓学校内部管理,创学校特色文化)开展工作。创特色文化就是开展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特色的苗族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此项工作现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指导思想

遵循传承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和完善苗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充分挖掘苗族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发挥苗族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洪关苗族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工作措施

1.抓住

“挖掘民族文化瑰宝,突出民族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为契机,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为了更进一步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将原有的苗族文化墙进行再一次刷新,同时继续收集苗族文化遗产,完善苗族文化陈列室。

3.从三至六年级每两班每周开设一节民族文化课程,由中心学校苗族教师熊银丽从事民族文化教学工作。主要教授校本教材《苗语》和《我爱苗乡》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苗族人民的语言、生产生活习俗和礼仪文化。在拓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对一些当地的民族习惯中不符合时代的活动进行禁止,比如:打画眉、打野猪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充分利用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教授本民族的歌曲《我们的名字叫苗族》、《赞洪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美丽苗乡》等,使这些歌曲在学生中能够传唱。

5.利用学校每周三、四下午的大课间活动,融入了苗族传统体育运动打陀螺、推铁环、打蔑鸡蛋等,使这些苗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推广。

6.组织成立芦笙表演队,继续利用每周三、四大课间活动的时间进行培训,让学生熟练掌握芦笙吹奏技巧,掌握最基本的芦笙舞蹈动作---倒立、翻滚、矮五丁等,力争使苗族芦笙舞在学校得以发扬光大。

7.要求学校有舞蹈专业技能的年轻教师负责培训苗族舞蹈,每学期成型一至二个苗族特色舞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达到可以随时进行表演的效果。

四、组织保障

1.为使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顺利实施,特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长:朱

副组长:王

熊银丽

成员:谭明鸿

熊仕伟

陈斗米

姚成松

许一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学校,熊银丽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相关业务。

2.中心学校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做到专款专用。

洪关苗族乡中心学校

2015年10月21日

第五篇: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加榜乡加车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

工 作 总 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素质教育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较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现将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文化就是一片土壤,学校一旦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县级文件精神指示,结合我乡及我校实际,决定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基本情况

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自本学期秋季开始启动,我校根据当地民族的民俗民风特色,因地制宜地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教学项目,初步取得一些成绩。

1、苗族芦笙舞

(1)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制定文艺活动实施方案,做好活动所需的各种表册,做好活动相应各种筹备工作,安排文艺表演队训练节目,使文艺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初步选定一些比较优秀的舞蹈节目。

2、苗族歌曲开展情况

(1)学校邀请校外辅导人员一名,辅导我校师生苗歌教学。(2)学校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利用周末,到村寨走访民间苗歌爱好者,了解苗歌调式的特点等。

3、苗族竹竿舞

学校组织老师利用兴趣班对学生进行辅导。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教学。

本学期是民族文化教育开展的第一学期,所做的事都在不断摸索中进行,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工作执行力度不到位。例如各种资料未能得到完善,有些制度未制定,导致部分工作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本学期未能完善的资料、制度等有待下学期不断完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激励全体教师参加民特工作的积极性,使民族教育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需要。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引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进一步拓展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各校领导班子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后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2、制定教学方案,纳入学校校本课程教学规划有序推进。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使学生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对学校开设民族文化课表示支持。

3、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学校还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课,为学生表演。

4、及时总结,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对每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都及时进行汇报、自我评估,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以利再战。对出现的失误,及时纠正,特别是对于教材的编写,坚持既传承发扬,又不偏离方向的原则,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顺利前进。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我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对民族民间文化正处于挖掘状态,在教学上也在不断探索教法,今后将更加努力作好此项工作。

2、经费不足,乐器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缺乏民族服装,学生在表演时,氛围不够。

五、进一步做好传承民族文化工作

1、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全民意识。

2、各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编写民族文化教育课所需教材。

3、加大经费投入。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为相关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确保工作的持久性。

4、加大对民族文化教师的培训,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实我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定期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举办一定形式的展示活动进行经验交流,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5、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制约,把民族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从经费、教材、师资等方面,为民族文化教育创造必要条件。

6、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强壮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构和培训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大工作力量,建立一支高素质、具有实干精神的专业队伍。

加榜乡加车小学 2014年12月30日

下载镇远县芽溪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远县芽溪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总结

    我校是全县唯一的民族小学。一直以来得到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对学校民族教育工作上给予的大力支持,使得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得到顺利、有效的开展。作为一所处在......

    民族文化进校园方案★

    正钰中学推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我校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丰富民族生活,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

    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共五篇)

    《民族文化进校园—故事会》 活动总结 9月14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在校领导代金勇校长的领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故事会》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准......

    屯脚中学2011学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总结

    屯脚中学2012学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我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宗局、县文化局及屯脚镇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既......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材料(大全五篇)

    鼓 励 教 教 师 勤 学习、勤 记 录 、勤 积 累 累 , 引 导 老 师 撰 写 教 育 论 文 , , 教 育 笔 记 及 心 得 , 进 行 素 质 质 教 育 个 案 研 究 。采 取 多 种 形 形 式......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修改版)(合集)

    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思考 湘西自治州地处湖南西北部,与贵州、重庆、湖北三省市交界,处于茫茫的武陵山区。这里少数民族交错聚居,古风民俗浓郁神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

    2018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凤栖小学2018年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中华文明五千年,作为渝东南边锤的秀山,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同胞在这里怡然生活,和睦相处,创造了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

    2013年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计划

    2012年秦棋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计划 我校历来把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在民族文化逐渐走向消亡的今天,我校全体教师正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民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