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1

时间:2019-05-12 14:0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1》。

第一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1

以学校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重五中“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汇报

一、我校开展“十一.五”教育科研的背景

我校“十一.五”教育科研任务是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我省在2007年全面启动高中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设计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这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是要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要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要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要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六是要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作为21世纪的教育人,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天载难逢的机遇,但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面对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当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 1 角色。做为促进者,教师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面对新课程,教师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还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教师的学识结构将发生变化,研究性学习的引入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性。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技能将发生变化,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策略

我省定为2007年启动高中新课改,为迎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2006年初,我们学校决定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指导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一线教师为主体,以直接解决教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现实问题为目的,以教育现场为实验场所开展“十一.五”教育科研活动,启动我校“以学校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工程,以达到“学校上层次,教师提素质,学生求发展”的目的。

(一)、学校领导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科研有清醒的认识

1.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一个部分专门予以阐述,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把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必要内容提出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合国还特别强调教师是一种专业,说明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同程度还不够。认同程度之所以不高,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说,历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学者即良师”,只要有知识、有学问就可以作教师,没有意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从客观上说,人们不会对律师、医生、会计的专业性发生任何怀疑,也不会有一名从未学过律师、医生、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直接谋求这些职业。而对于教师职业很多人就有胆量来尝试,因为它的专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与律师、医生、会计等职业同样的程度。但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这就是《决定》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在这其中,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3.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20世纪末,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国家正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型教育。创新型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呼唤。研究与 实践创新教育,为知识经济时代提供创新人才,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4.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的质量观也不断变化。如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没有现成的、千篇一律的经验可以模仿。事实上,绝对的教育质量是没有的,在现代社会,有特点才有质量,没有特点就没有质量。如何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需要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5.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这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6.推进新课程既要有饱满热情,更要有科学态度。要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积极开展学校教育科研。要通过实验,让教师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评价等问题,集中力量,寻找对策,协同攻关。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培养、建立、发展学校教育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二)、学校领导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科研有足够的重视

1、调整充实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

我校有着重视教育科研的良好传统,“十五”期间,我校被评为齐齐哈尔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十一.五”伊始,我校首先调整充实学校教科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刘长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科研,校领导班子调整后,又配备李彦波副校长主管科研和新课改工作。

2、加强学校科研管理建设

为了加强对学校教科研的指导和管理,我校教科室配备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干事两名。修订了《一重五中教科室工作职责》、《一重五中教科研管理制度》、《一重五中教科研奖励制度》、《一重五中校本研修制度》、《一重五中校本培训制度》和《一重五中科研课题申报制度》。从人员到制度保证我校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

3、学校领导以身作则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有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7项。校领导担任课题负责人的课题有7项。刘长春校长负责省现代技术领导小组和省电教馆课题《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赵红军副校长负责市级课题《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王玉来副校长负责市级课题《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的行动研究》,教科室主任王晓春负责省级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教科室副主任王芳负责省级重大课题“建设创新型学校,提高学校效能”子课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教育效能》,教务处主任朱宝泉负责省级重点课题“生命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子课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教科室副主任王振兴负 4 责的市级课题《学生数学思维障碍与数学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研究》。此外还有英语组组长付艳彬负责的市级课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其有效性研究》,物理组组长米远国负责的市级课题《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研究》,语文组组长张钧负责的市级课题《课堂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化学组组长祝世文负责的市级课题《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研究》。

这些课题既来自省《课题指南》又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解决新课改面对的问题,通过设计、实验、反思、实践,先行一步,为我校07年投入新课改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三)、我校教育科研的几点做法 1.教育科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臵,做出自己的回答。作为教师发展和衣食来源的学校,我们要为他们创设情境,搭建舞台,提供精神食粮。首先,我们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新课改的思想去武装教师的头脑,从而成为新课改的积极参加者和主力军。从另一方面说,新课改的成败,决定因素也在于教师。我们在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省市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教师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培训的内容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走进新课程》、《黑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臵方案》等,同时还有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如《教育科研的一般程序》、《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中小学教师科研的特点》等。培训的形式有专家讲座,领导辅导,教师论坛,教研组研讨,个人自学等。

2.教育科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我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既有全校性的综合组,又有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课题组,校本教研就成为课堂研究的最佳形式。我们的做法是:提出问题——升为课题——设计方案——课上探索——课后反思——集体评课——总结提高。每学期我们都以这种形式反复实践。通过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在做什 5 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总之,通过参与研究,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3.教育科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师观念上很少把教师和科研联系到一起,新课程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是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一方面,我们进行教育科研知识普及,在选题上和方法上更适合于普通教师操作,另一方面,打破科研的神秘感,培养科研骨干,带动教师参加科研,用我校的教师科研成功事例鼓励教师从事科研。例如付艳彬老师六年从事“张思忠英语教学法”实验,取得优异成绩的案例使教师们深受鼓舞和启发。我们启发教师带着课题去教学,以科研的意识去指导教学,而不是科研教学两张皮,在教学中去做科研,在科研中从事教学。我们常以魏书生和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激励教师在平凡的教学中争取作出不平凡的事业。

4.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知识传授、行为训练的工作。其实,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但班级授课制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的:相同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相同,所以对相同年龄的儿童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要求教授同样的内容,并以同样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然而,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在智力上,7岁儿童的实际智力水平在4—11岁之间;在性格上、认知风格上,五颜六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家庭背景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十分巨大。这就注定了班级授课制一开始就种下了教育的一系列祸根:非针对性、去个性化。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不仅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更需要有对学生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三、我校教育科研的点滴成果

1、新课改理念进一步深化。通过理论培训、小组学习和个人研修,实验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上有了较深的变化,教学中用课改理念、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统领教学行为,为了2007年投入新课改提供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探索。

2、教学方式有了进一步探索。教师增强了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研讨、开展教学实验,亲自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的能力。通过展示课教师 6 的打分情况,参加过课题研究的教师普遍比没参加课题的教师综合分数高,其教学方法明显更接近课改要求,其他教师也有明显的改善。

3、各课题组发挥了带动性和辐射性作用。以省级重点课题为龙头,带动了市级课题的研究的开展。高级教师带动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形成一支热爱教育科研,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的教师群体,推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课题采取行动研究法,吸纳众多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实施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阶段教师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教学实验的行动者,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师的探究性教学水平,同时调动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一批科研型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1名实验教师被齐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评为开题阶段科研先进个人。16名实验教师被评为市级首批科研骨干教师。

4、取得阶段性的科研成果。2006年申报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成果、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54份,其中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6个。2006年申报市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成果、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66份其中获一等奖40个,二等奖26个。2007年申报省市级优秀科研成果59份,申报市级优秀科研教师32人,申报市级优秀科研成果52份。2007年9月15日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2007年度资助王晓春负责的省级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课题组课题经费3000元。这是我市两个获得资助经费的课题之一。

5、学生的学习方式趋向多样化。通过调查对比表明尽管现在使用的是旧教材,但老师用新课改的观念去设计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调查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趋向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毅力、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新教材还在实验中,但实践表明学生明显更趋同于新教材新教法。

6、各科实验教师初步形成适应新课改的课型并加以实验。例如物理组组长米远国负责的市级课题《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研究》提出:“读、论、展、析”的教学模式。:读:给出问题;论:研讨问题;展:展示结果;析:分析评价。教科室主任王晓春负责省级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提出:“帮助、指导、创设、建立、分享”的教学模式。帮助: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基本途径;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7 为学生服务;建立: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分享: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教师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教科室副主任王芳负责省级重大课题“建设创新型学校,提高学校效能”子课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教育效能》提出“问题探究、主题研究”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一,从学科本身来讲,探究教学并不特指某种形态的综合课程的开设,也不是从根本上取消学科分类,而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分解知识教学,转到以学科为基础或支撑进行问题探究教学,必要时还会就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一个主题进行多学科视野、多角度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其二,探究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在学习中,教师不是给“结论”,告诉问题答案,而是挖掘、引发不同质的疑问和想法,使其互相碰撞,进行探究,加以解决。这种“问题解决”具有很大的相对性、限定性,同杜威等学者所指的“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境中形成问题”不同,与人文学科专家发现并解决的问题也不同。第三,探究教学是通过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科知识、思维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结合。

7、成功的承办了黑龙江省教育科研规划办中期检查现场会。2007年5月18日,黑龙江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检查在富区进行,按市区安排我校承办现场会,我校教科室主任王晓春负责的省级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做了汇报,并展示了语文、英语、数学三堂科研汇报课和其它展板,受到省市专家的好评。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们所作的科研工作还只是开始,随着我省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必定还会发现新问题,引出新课题,我们还要引导教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在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一方面,新课改在我省还刚刚开始,我们的研究探索也只是在起步阶段,我们会不潜余力的按照既定方目标,根据新课改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研究计划,力争圆满完成课题科研任务。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的发展看,参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从所谓“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力求在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中,我们的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唤醒我们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 和行为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吃苦,学会勤俭,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审美。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习惯于迎着晨曦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的思索时,我们的教育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而今天的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就是让我们成为通往这种成功的桥梁和助推器。

中国一重五中 2007-11-28

第二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走“科研兴校”之路

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曲敏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必先行。多年来,我校秉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的宗旨,紧紧围绕“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这条主线,坚持 “以科研为先导 以特色创品牌”,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一、营造教育科研氛围,树立科研兴校意识

1、确立科研先导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多年探索、研究、反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深刻感觉到,提高办学品位和档次,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践证明,开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科研先导是唯一选择,科研兴校是必由之路,必须从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学校科研工作,为此我校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强校思路。

2、增强教师科研意识。科研先导、科研兴校要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必须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指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为此我们积极营造学校科研氛围,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学习、校本培训和校会、教研组、学科备课组活动,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老师们在教育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开展教育科研,探索教育规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开展校本科研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二、健全科研运行机制,加强教育科研管理

1、建立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网络是加强教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我校一直致力于努力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学校教科研工作网络机制,力求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教科研工作中来,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各学科教学副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同时设立教科室,作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构建起“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教研组——教师”四级教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先后出台了 “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学研究常规要求”、“教师教育培训制度” 等一系列的教科研规章制度,所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为导向,以激励、奖励为准则,凸现了人文性,弱化了强制性,呈现出“荣誉与责任同在、考核与激励并存”的制度特征,充分调动了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校营造了浓烈的教科研氛围。

2、组建课题研究团队。为加强课题研究,增强研究实效,我们以学科组为单位,落实课题研究,课题主持人均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担任,一线教师 100%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局面。2006年我校被授予县教科研基地,近两年有县级以上立项课题20项,其中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4项,县级课题13项。如今已有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5项县级课题已结题;1项省级课题、8项县级课题已申报结题。省级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研究》荣获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县级课题《小学写字教学策略的研究》荣获长海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余各课题组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3、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为加强教育科研过程管理,保证学校科研自觉有序持续开展,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学习、课题申报、成果汇报、科研奖励等一系列学校科研制度。定期进行理论培训,举办科研讲座,不断引进教育科研信息,统一进行课题论证、立项,每学年组织科研成果交流、认证、奖励,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使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竞争机制,不但增强了教师自觉科研的意识,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设科研载体,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始终把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此,我们按照“上靠、横联、内依、外托”八字方针,“请进来,走出去”的动态管理形式强化教师教育理念和提高科研能力,达到“借脑图腾”的目的。

“上靠”——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聘请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主任担任课题顾问,直接指导教育科研开展,争取专家理论“下嫁”。几年来,先后邀请了大连市教育学院王希华、李凤荣主任,进修学校科研室、小教部等专家来校进行培训和讲座,传播教育科研信息,展示科研实践动态,通过专家的引领,用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思想武装教师。

“横联”——与省市名校建立联合体,优势互补,发挥联合优势。因此,我们创造条件与省内知名小学缔结姊妹学校,如:丹东凤城东方红小学、大连中山区桃园小学、中心小学,沙河口区东北路小学,西岗区金二小学等,推行教师互访,教育科研、管理等软件互通,定期举行教科研研讨会等,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之功效。

“内依”——依靠本校科研骨干教师的力量,成立“课题组”、“校本课程开发组”等,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学习教育科研信息,使学校的教育科研队伍实行科研联合体,专兼结合,形成整体优势。同时,以“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为载体,引领所有教师在教育理念达到上位,教学方法选择和和教学内容处理达到高位,教育科研过程与行为达到定位。

(1)学习——成为教育科研的起点

学校注重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以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决策水平。通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书香校园读书等活动,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交流——成为教育科研的基点

几年来,我们一直推行反思性教学,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并将成果适时登载在学校专门为教科研而创办的《教师论坛》校园杂志上,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教师及时看到自己研究的点滴成果,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持续发展。

(3)展示——成为教育科研的热点

学校开辟了教师展示教育科研的各种舞台,既有“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师徒展示课”等课堂教学展示;又有读写结合、经典诵读、名篇赏析等学科教学的成果展示;开设读写综合课、阅览课,展示教育科研的魅力……

“外托”——学校组织提供各种学习及交流机会,推荐教师参加各级科研培训学习,让老师们学有所获,辐射全校。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不断外出取经,学习、寻访、实践、思考,带来了新观念,带动学校寻求超越和发展。

四、以活动为主渠道,形成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1、校本研讨,增强科研活力。

活动是教科研的载体;是教师展示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空间。我校依托校本活动四个方面诠释教科研实践。

(1)以教育教学沙龙为平台,开展专题研讨。

近年来,我们围绕“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等课题,坚持每两周进行一次课题推进研讨活动。(2)推行“导研制”,促进共同成长。由学校教导处先针对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攻关目标,确定研讨主题,然后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实践示范,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课研讨,再全面铺开实践研究。(3)推行“三级评课法”,提高评议成效:一是听课老师独立评课,填写好听课本上的评析栏;二是年级组讨论,填写主题研讨评议表;三是学科组集中交流。(4)推行“行动跟进式”,实践先进教学经验。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典型引路——骨干带头——层次推进——滚动辐射的方法,促使教科研活动在“稳”中求进,在“实”中求活,在“序”中发展,并做到时时有人问,项项有人抓,活动有记载,方案有落实,极大地增强了教科研的实效性。

2、以课堂为平台,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通过教师全员实践课、新教师的帮带课、骨干教师展示课、专题研究课等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在此基础上,在校内开展“同课异构(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等多种教研活动,通过教师论坛等平台,让校本教研搭乘网络的快车,拓宽教师成长的路径。学校还与市内兄弟学校联合开展“校级联动、教研沙龙”活动,聘请教研专家来校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学工作,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不断完善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扎实开展“先进教研组”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等经常性教学研究工作,着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的研究;重视课题研究,开展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教研活动,各个教研组形成自身的教科研特色。

3、以系列听课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把直面课堂作为校本研修的重心。为了及时把握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帮助教师尽快成长、进步,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有领导检查性听课、同学科教师借鉴性听课、老教师指导性听课、新教师学习性听课及由“课堂效果评价领导小组”组织的评价性听课、校内优质课评选听课等六大听课系列。我校始终落实六大系列听课活动,有检查、有讲评,并将听课计入个人考核。通过系列听课活动,以听促教,以研促教,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借鉴、启发、规范教师的授课行为,促进 课堂教学的规范高效,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并逐步将规范授课形成自觉,有效杜绝课堂随意性行为。

四、教科研成果喜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科研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创新之源,科研是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增强了参与教育科研的自主意识,不断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我校教师在参加优质课评选、基本功比赛、课件制作、说课竞赛及论文评定活动中荣获国家级奖60余人次,省级奖70余人次,市县级奖百余人次,涌现了一批市、县级骨干和教学能手,教师正在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几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性科研活动的同时,把立项的《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等课题作为科研“龙头”,通过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抓龙头课题的研究,来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创生课堂,探究出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好书推荐课、读写迁移课、成果汇报课”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了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框架;建立富有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编撰了1——6年级《语文同步读写——校本教材》12册。与此同时,开发了一系列诸如《教师教学反思集》《教师读书有感文集》《红领巾广播集》《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富有学校特色的自主实践教材。我们还实施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工程”,尝试开发地方教材,学校成立了编撰小组,调动全体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共同查阅了经典诗文,其中选编了以《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地方教材,并把“中国经典文化诵读”作为我们的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

我校的读写一体化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研究成果在长海县聚焦课堂和校长拉练活动中展示并得到好评。2010年7月我校被评为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研究成果登载在国家语言文字报中。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特色语文示范校、国家写字教育示范校,辽宁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大连市课改先进校、大连市文明单位,大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

科研能兴校,科研能强师,科研工作永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几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是教育科研给我们指明了学校的发展方向,是教育科研为我校注入了生机,我们将继续坚持科研引领、科研教研并举的兴校之路,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不断完善的科研工作机制,更加坚定不移地沿着“科研兴校”的道路走下去。

2011年4月14日

第三篇:以科研为先导 提升学校管理品位范文

以科研为先导提升学校管理

江西宜黄中学吴建国

2002年以来,我校在基础课程改革中实施教育科研先导战略,坚持科研治校、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先导作用,规范和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大幅度、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03、2004年我校高考取得佳绩,连续两年应届上二本率达30.8%和32.5%,高本县省重点高中7个百分点以上,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这对一所薄弱学校来言谈何容易.2004年我校中考成绩创造了宜黄县有史以来最好成绩,曾凯同学以669分文化分夺得抚州市第一名,全县中考前六名,被我校囊括,另有两名平时模考第一、二名的特优生未参加中考就被江西师大附中提前录取。2005年中考中再创佳绩,章振国同学以636的高分位居全县第一,同时并列全市第二,全县前十名中我校学生占5人(一、二名均在我校)。2006年我校又以绝对优势居全县第一,全县前十名中有6人,全县600分以上人数前50名、前100名等各项指标,均占一半以上。2005年被评为抚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一、充分认识先导作用,加强教育科研领导

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无论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还是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指导。因此,我们把“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必须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和“硬件不足,软件来补”的观念落实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去,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并且每年都带头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如2002年作了《从事教育科

研和写作的体会》的报告,2003年作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艺术》的报告,给全校教师大兴科研之风带了个好头。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特级教师梁明仁、宜黄一中老校长,教育管理专家邹骅等老师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举办讲座,这些问题是: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科研的基本环节是什么;什么是实验研究法;统计知识在教育科研中的有什么应用;什么是经验总结法等。通过开展讨论教师了解了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对教育科研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开展学科专题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了体会在教研组会进行主讲,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师开展研究的信心感到只要搞研究,就会有收获。

此外,在开展教育科研中,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课题研究上,而且拓展到了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开发、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兴校”、“兴教”、“兴师”,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助推器。

二、健全完善科研机构,保证教研有序进行

为了在校内形成浓郁的教育科研氛围,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教研机构--教科室(现为教研处),明确了教科室的任务、权限、业务指导关系等等,专门负责本校教育科研的规划管理、课题研究、普及指导、咨询服务、信息交流等工作,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得到充分落实。教科室每学年3月份及9月份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鼓励教师参与具有实效的课题研究。每学期都进行教科研工作总结,使教科研工作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我校还完善了教科研管理体制,具体操作为:(1)建立说课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研究教材重难点、研究双基、研究教法和学法;(2)建立“导师”制度,以老师新结对子,明确带教期限和应达到的目标,定期检查督促,进行互帮互学;(3)建立“考试”制度不论学历高低教龄长短,一律要参加教材教法便

是学考试广泛开展业务学习原动;(4)建立“特长”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所能开设任选课和活动课,活既第二课堂。同时提出教师成长的每学期“五个一”工程:及时补上一段,教后感(必须达教案总量的60%以上)。撰写一篇教育论文(或经验总结或案例),完成一次教育反思,做全一份读书笔记,上好一堂公开研究课。同时将教师的科研工作情况纳入教师个人的学年考核和职称聘任中,对教师发表论文或论文获奖、课题研究都要进行相当数额的奖励,促使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中去。

三、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促进教研成果转化

制度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良好机制的建立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以下几项制度:一是政策激励机制。运用经济管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最大化地追求科研效益;2002年以来,我们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研工作开展的规章制度,如:《宜黄二中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宜黄二中教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宜黄二中科研工作奖励与资助办法》等;对在各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给予不同数额的奖励;对于高水平的教育教育论著可享受学校出版基金资助;扩大教育科研交流,设立重要教研课题和会议基金,支持教师参与国内、省内教育科研会议交流和承办重要省市教研会议等等;2002年以来,我校承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会议5次,派出教师出外听课,参加各种研究会学习200多人次,大大开阔了教师眼介,提升了教研层次。二是竞争激励机制。有竞争,就有发展,有创新,才有突破。2002年以来,我们实行了以教学科研岗位需求为基础的岗位聘任制,聘任制的实施,强化了竞争意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实行了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把有限的财力

向优秀人才倾斜,保持津贴差距(高的上千元,低的只有200元左右),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实施岗位津贴制,稳定和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初步形成了优秀青年人才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环境和“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制定了较为科学、便于实施的操作办法,加强绩效评估,从而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积极向上,敬业爱岗的精神。三是坚持“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科研原则,以“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为指导思想,以课题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形成了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带动教学,以教学带动学生学习进步、能力发展。四是去课堂教学实施“35+儿”工程要求教师精讲多练,每节课出十分钟左右时间,这也同时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思维空间,学生思考,提问或练习,课前要熟悉学生和教材,要提升对教材、课堂的把握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发挥教研幅射作用

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教育科研信息工作,加强对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处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颖、先进、实用、高效的教育信息服务。如通过出版《二中教研》内部刊物,及时发布教育科研动态,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和科研成果,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料,增强对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指导性。

此外,我们注重建立多方合作的研究群体。一是加强学校与教研、科研机构的结合(2003年承担了中央教科所的一个子课题);二是加强教师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结合(定期请学科专家到校讨论或派出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三是学术因素与非学术因素的结合。通过这三个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教研、教科研机构的教研员、科研员所具有的理论和信息优势,保证学校教

育科研的健康发展。

2002年来,通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教改项目、科研经验得到肯定及推广。近几年,我校参与了国家、省、市、的一些课题研究,目前承担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九项,县级课题六项,还有三十多个校级课题。2004年中央教研所在苏州市举办的“中国教育百年论坛”上,吴建国校长的《试论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获一等奖、该文同时刊于《教育家》,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二是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几年来,教育教学论文获市级以上奖96人次,获省级以上70人次,获国家级31人次,有两项教育科研成果分获2004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一些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国家级12篇,省级52篇,市级7篇,出版教学专著9本,参与编著2本,有的论文被国内权威刊物转载或索引。还有20多位教师的优质课教学录像课、教学设计、实验技能和多媒体课件分别获得市级以上的各项奖励,在社会上已取得非常好的声誉。三是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茁壮成长。校长吴建国是我市最年轻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2003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005年获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国内访问学者”资格;书记曾和平今年成为我市首批社会科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先后有16位青年教师分别担任了副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四是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高中数理化竞赛取得可喜成绩,自2002年到2006年,我校共获得国家级奖18人次,省级奖24人次,市级奖89人次。

如今,“以科研促教强校”已成为全校干部、教师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队伍和教育科研氛围已经形成,教育科研成果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

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回想过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学校教科研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论功底、科研素养还需提高等等,我们将以这次基础课程改革为契机,运用新理念,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为我县乃至全市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

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创新

——实验学校09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十五”继教期间,我校就用教育科研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十一五”继教期间,我校在原有研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新,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师资保障。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研训的永恒主题。在这一点认识上,我感觉各校并无差异。

但面对校本研训,我校始终以课题引领。十一五期间,我校又申报了区级重点课题:“创新校本研训,构建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滚动课题,至此我校的课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校本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的实践研究》课题,我校举办“青年班”和“研修班”进行校本培训,解决“入格入模”和培养骨干教师问题,90%的学员都担当了任务较重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此课题获得区第十届科研成果及论文评选一等奖。

接下来,是《创新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我校引入“学习型组织”理念,在教师中展开“五项修炼”,引导教师接受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校本培训找到了最恰当的切入点和永远动力。我校单纯的培训模式也变为“研训一体”,成功地将教师引向研究型和反思型。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区第十一届科研成果及论文评选二等奖,同时获市“先进科研成果”奖。

第三段是《发挥教研组长专业引领作用、构建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随着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自身需求和努力问题,它还需要很多外部资源和条件;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也不再是一个人的单兵作战、单打独斗,它更强调教师之间资源的融合、团队的合作。教研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最直接组织,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评课,讨论课堂教学问题等等,它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最基层、最有效的单位。我校各教研组的发展并不均衡,教研组长引领作用的发挥也各不相同,年级组在管理权限和力度上远远优于学科教研组。面对课程改革的需求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适时成立了“教研组长研修班”,目前正致力研究校本研训的新内容和新模式,研究成果已获区第十二届科研成果及论文评选三等奖。

可见,我校“校本研训”的发展道路,也正是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道路,我们始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研训的主题,也始终坚持以科研促发展,以课题来推进,走出了

第1页

共6页 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同上一节课” 的校本研训活动。

背景: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抓教研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组的职能和作用,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精良的教研组长群体。

1、成立教研组长研修班,使教研组长担当起学科带头人作用。

2、对教研组长进行系统培训。使教研组长在学科建设,教学评价,组织教研活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我们的思路是:通过提升教研组长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研组的专业引领作用,向全校教师辐射,达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目的。

3、在实践中培训、评价。我们将研修培训与教研组长工作例会合二为一,原则上单周侧重常规教学工作布臵安排,双周进行研修培训,这种做法既不会给教研组长带来过重负担,又不会使培训研修与实践相脱节。教研组长研修班仍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由基本学分(指教研组长在研修培训中的自身表现得分)和职责学分(指教研组长引领组内教师实施教研、教学活动的表现得分)两部分构成,各占50%,学分考核将作为研修班结业时评选优秀教研组长的重要依据。

目的:发挥“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互助功能,推进新课程改革。

1、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次追问。

教师上课的第一手准备就是课时方案,原来称“教案”,现在称“教学设计”,实际上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教学设计”已与传统意义的教案有了本质区别。正因为传统意义的教案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我们的教研活动才又有回到了如何制定课时方案的研究上,但此刻我们的标准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备课要求,设计要因人而异,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性风格的教学设计。

“同上一节”的第一阶段先聘请专家、特级教师解读课程标准,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然后,组织学科教师制定教学设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课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最后,学科组“教师成长共同体”交流研讨,在比较中优化,取长补短,形成新课程下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展开教学设计评优大赛。

经过几轮的实践研究,我校目前已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下是设计环节和流程,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课标气息:

1、教学设计导航:

第2页

共6页 A、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说明)B、学情分析:(学生情况说明)C、教学策略:(基于上述分析确定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2、教学目标:

建议在学期、学段、单元教学设计时突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设计重点是“知识与能力”目标,以便目标的达成。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果教材本身没有重点难点(知识),不要硬行找一个重点难点。完全可以把矫正学生某个不良学习习惯作为重难点处理。

4、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

5、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主体)

教学过程的呈现不应追求一个统一、规范的模式,但必须强调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要有一个精彩漂亮的导入。

第二、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感强,认知--迁移--运用。第三、任务驱动、环环相扣,注重启发性、趣味性、生动性。第四、让学生手脑都动起来。第五、精心设计归纳小结

第六、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第七、要有一个课堂教学设计预案:解决以下问题。

A、目标不能达成怎么办?B、问题设计不适当怎么办?C、教学方式不当怎么办? D、还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

2、备课组“说课”活动——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追问。

说课是一项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教研活动。课前说课是教师正式上课前在特定的范围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分析和说明。同学科、同头课的老师围绕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讨,互动式切磋,大家各抒己见,彼此启发,如果再有专家的点评与引领,那么,这样的说课不仅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参与说课活动的每一位教师提高专业技能与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校具体操作中是在“共同体”内,一位教师说课,其余教师质疑:如目标符不符合实际?能否达成?学生活动设计有没有效?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教师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听取组内教师的意见,记录思想碰撞的火花,学习他人的设计优点,完善自我。由于组内教师设计的是同一节课,这更利于大家在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说课”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对说课的内容做了取舍,对说课过程做了规范,也同样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说课稿”要求。

说课稿一般要求2000字左右,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提炼出的,因此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是说好课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说课条理分明,层次清晰,便于听众接受,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更直观,要做成演示文稿。要重视说课的语言表达,情感充沛,语言简洁生动,逻辑严密,切忌重复。说课要有时间限制(10-15分钟),不要把教学设计一字不落的复述一遍,这就要求择其重点,详略得当。在实践中我们达成了基本共识,第3页

共6页 认为以下几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1、教学设计导航: [教材与学情分析] 要求说课者简要表述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本章节教材涉及知识在学科教材知识体系中所占位置,知识的前后有何关联?从学科知识体系考虑,其难易程度怎样?你面对的学生学科知识背景及学习能力状况如何?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教材内容有无困难和障碍?如果有,你打算怎样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解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制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旨在强调课改新理念,提醒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状态。实际教学中衡量一堂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看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度。基于这一原因,说课者确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检测目标达成的效果。至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应简要说明。

[教学设计思路和意图] 根据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来设计教学),教学策略(问题解决、任务驱动,着眼建构),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如讨论式、讲授点拨式,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等等。并且应谈谈教学设计意图。

2、简要陈述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课堂导入] 切入巧妙,便于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情境。[问题提出] 通过设疑提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并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 教师如何通过精要的讲解,适时的点拨,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练习反馈] 通过什么样的练习检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如果目标达成效果不理想,应该考虑后续措施。

3、听、评课活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次追问。

(1)“同上一节课”活动的课堂实施阶段。每位教师在说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最后修订,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设计,由学生评判优劣。同时专家与同伴听课。专家听到的是同一教学内容,但风格迥异、教材处理方式和学生活动设计不同,他们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教学设计作出对比判断,又一次进行验证追问,什么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实际,怎样的设计更有效等问题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会更加清晰。

(2)在一位教师上课的同时,我们要求同组的教师也必须听课。“共同体”在听课活动中不但相互借鉴、优化设计,而且还学会了听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听课教师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师生的互动;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

第4页

共6页 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教师在听课中不断对比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一堂好课的标准也不断清晰、细化,“同上一节课”的作用得到体现。

(3)进行自评—互评—专家评结合的课堂反馈。首先,由任课教师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价,评价要从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和课堂的创新(即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闪光点)等方面进行。然后,同组伙伴根据听课情况再给出客观评价。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参与,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哪些学生活动是必须的,活动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最需要活动的地方在哪里等问题;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的评价还侧重于是否在重点内容上展开了探究,哪些内容适合探究,探究中教师还应该做些什么等内容。最后,专家将给出建议性的评价。一般专家评课先谈“课堂流程”,其次是“突出的优点”,再次是“一些建议”。专家的启发,使教师不再局限于本节课或某个内容,它将总结归类后的意见或经验呈现给教师,让教师能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

在这三个层面的评课结束后,每位教师都经历“重新构建教学”的过程,对于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达成了共识;经过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的整合,一个优化的、完善的“教学设计”随之产生,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转化为全组的共享资源,成为“共同体” 的团队财富。“同上一节课”的活动至此,我们共收集了14个学科30多个备课组的近百份整合后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设计”。

4、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有效性教学的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共同体”活动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教师撰写“教学叙事”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反思形式,我们在“同上一节课”活动课堂实施阶段后,重视课后反思环节,开展了“教学叙事研究”。

(1)理论指导。(2)行动动员。(3)开展评优。评选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推进教师对“教学叙事”的研究。(4)组织讲演。教师们用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情感,讲述着每天在课堂发生的“故事”,用自己的才智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新课改带来的新问题。

教师们完成“同上一节课后”,都及时地进行反思,将课堂上发生的令人难忘又发人深省的环节用“教学叙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写“教学叙事”的确是为教师找到了一种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情、研究三维目标实现等与教学有关问题的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5页

共6页

5、教研组“说活动”——教研活动实效性的追问。

基于“同上一节课”的活动和教研组长对教研活动的个性设计,我们在各教研组间开展了交流展示活动,与教师的“说课”叫法类似,我们称之为教研组长“说活动”,主要是教研活动后教研组长对活动流程的展示、说明与反思。“说活动”的内容是学科间的共性问题,重要的是给出教研组活动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流程,以便与其他教研组交流、学习、沟通和借鉴。通过教研组长“说活动”,组长们更明确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教研活动,还应该围绕常规教学的备课、上课、听评课及课后反思等环节展开研究,但一定要将常规教学赋予新课程理念这一新内涵,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学习共同体”功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组长对“同上一节课”的“说活动”展示,给其他教研组长以启发,各教研组长都对“同上一节课”活动作了很好的总结和经验提升,并按照“同上一节课”的活动进程,整理出一套完善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课堂实录、评课记录、课后反思和教研活动总结资料,实现了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的创新,使学科教师在“教研组学习共同体”这一组织中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2008年12月19日下午,在石磊校长和柳学袖校长的积极促进、大力支持和共同组织下,丰台实验学校与东高地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师在实验学校开展了一次“同上一节课”的双向研讨活动。活动中,每校都是从初一到初三各派1位教师,三个年级的研究主题不同,但同年级不同校的两位教师都准备相同的课题和授课内容。如:初一都是词汇课、初二都是句型课,初三都是阅读课。三个年级同时进行,两节课后,分三个组对教学方式和重、难点处理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研讨中,除授课教师课后反思和高中听课教师的评价交流外,我们还聘请西城名校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专家点评,专家的点评给教师们很多启示,在新课改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上使教师们有了新的认识,活动得到两校教师的一致好评,校本教研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了实处。

丰台实验学校

2009年12月

第6页

共6页

第五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积极开创政协工作新境界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积极开创政协工作新境界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要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进行新的实践,实现新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开创我市政协工作新境界,就是要深刻认识市委关于开展以“科学发展、创业富民”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总体要求,找准政协工作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瞄准能够发挥政协优势作用的着力点,把准政协能够干出特色成效的切入点,不断拓展履行职能的领域,拓展政协工作的上升空间,推动政协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一、履行职能要有新作为。

一是协商活动要把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坚持把组织协商活动与“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列出重点协商内容与协商议题,通过全委会集中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和各专委会会议、秘书长会议等形式,认真组织好各个层次和各种形式的协商。要重点做好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以及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立法前的协商,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提高我市立法质量资政建言。二是重点工作要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新办法。今年政协在确定常委会重点课题过程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的原则,按照市委关于要“在发展的实践中‘找难题、找差距、找办法’,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的要求,紧紧围绕推进我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创业之都建设来选题。选择围绕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发展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等调研视察,以及就污染物排放防治工作评议市环保局等,都紧扣了更好地推进我市又好又快、率先发展这个主题,着力在探索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上建言献策。三是议政建言要谋求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招数。市政协在今年工作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拟就我市廉租房的建设与管理、完善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流动人口服务、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民生课题开展视察和调研,致力推进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充分表明市政协“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则和履职为民的工作作风。四是各项履职要兼顾促进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市政协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积极参与和服务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拟开展的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和谐社区建设与管理、宗教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开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志愿者服务等课题,都是想从各个方面为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献计出力。

二、工作方式要探求新思路。一是建立履职成果转化新机制。启动制度创新,引领政协工作发展的保障。要健全政协提案办理的督办机制,健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意见与建议的办理、采纳与落实情况的反馈机制,推进政协履职成果转化。二是探索协商议政新途径。积极探索推动重点调研视察成果转化的新途径,在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委会调研视察的基础上,本着整合力量、高层协商、注重实效的原则,选择有关课题组织召开高层次专题资政会议,面对面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资政建言。三是迈出合作履职新跨越。利用长株潭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加强与株

洲、湘潭政协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开展三市政协协作履职活动,为三市共建“两型社会”议政建言。四是形成社情民意工作新合力。发挥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以及政协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汇集机制,形成开展社情民意工作的合力。五是探寻激发委员活力新路子。把贯彻市委关于建设“创业之都”的精神与参与以科学发展创业富民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兴家业”的氛围,积极在全市政协系统组织发动100名委员联系引导100户企业或家庭,开展“双百创业活动”,为推进我市全民创业活动做实事。深入落实《关于市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暂行规定》,开展委员争先创优活动,充分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

三、自身建设要打造新形象。一是学习活动要体现新效果。大力弘扬人民政协注重学习的光荣传统,以学习十七大报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等重要主题活动为契机,联系人民政协实际,深入开展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报告、讲座讨论、座谈研讨、新委员培训等,通过形式新颖活跃的系列学习活动,继续推动政协在学习和知识上领先,在思想和观念上超前,在素质和能力上优胜。二是政协宣传要突出新思路。把人民政协的新闻宣传工作当作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真对待,坚持面向民主党派、面向界别、面向委员,注重体现政协的统一战线特色、民主协商特色、界别特色,增强政协新闻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制度建设要拓展新领域。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6]5号文件精神,积极为市委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做好基础性工作,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内容更加丰富、机制更加健全、程序更加规范;要适应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积极研究制定“关于发挥市政协界别作用的意见”等履职制度,推进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四是机关服务要提升新层次。按照市委的要求,在机关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政协机关达到“对干部思想形成震动、对谋划发展形成互动、对各项工作产生推动、对服务群众见到行动”的实际效果,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团结民主、务实创新、委员信任的“服务型”机关。

人民政协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热潮中,人民政协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丰富内涵,积极把解放思想活动贯穿到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中,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发展,积极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境界。

下载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教育科研为改革推动力

    坚持科研兴校,走特色办学之路 ——2012年哈市教育科研工作检查视导汇报材料 尚志市逸夫学校韩生一、问题提出 欧•亨利 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飞将军李广夜射的故事,生活中的......

    积极践行新理念 稳步推进新课程1[五篇模版]

    积极践行新理念 稳步推进新课程 ------- 永坪中学新课程实施三年(2011至2014学年度)工作总结 我校实施初中新课程以来,坚持“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加强领导,积极准备......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为抓手,有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2007-06-30 22:03:10 摘要: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需要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因而教师也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

    以科研为载体推进幼儿园的自主发展

    以科研为载体推进幼儿园的自主发展以科研为载体,推进幼儿园的自主发展伴随着《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和《幼儿教师参考用书》的相继下发,二期课改......

    以案卷评查为抓手积极推进执法责任制

    以案卷评查为抓手积极推进执法责任制 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质量 (省公安厅)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着刑事执......

    以舆论为导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1

    以舆论为导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网络舆情也成了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新问题、新......

    以科研为载体推进幼儿园的自主发展演讲稿[精选五篇]

    伴随着《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和《幼儿教师参考用书》的相继下发,二期课改如同清新自然的风,向我们扑面而来,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孩子的发展带来......

    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2002年5月区县合并后,新的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打造江北新市区”的宏伟目标。依法治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为“富民强区、加快发展”创造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