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家湖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交流材料
余家湖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交流材料
优质的教育有赖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两年来,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教科室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育科研发展新思路,确定了“科研强校,科研优教,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提高研究能力,丰富实践智慧。”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精品化研究与大众化研究相并存,让课题走进课堂”的教育科研思路,立足课堂教学,使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产生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教科研工作的各项任务,在研究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源,培养了一批教科研骨干教师,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将两年来我校教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把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抓手。
二期课改在不断推进与深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不断涌现,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领导清楚地意识到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通过反思不断升华,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指导工作,才能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校领导带头参加了高一层次学历进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学校领导带头开展课题研究,明确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工作的抓手,不断为学校的综合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二、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为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课题研究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保证课题如期优质地完成,学校一是组建了比较完整的组织管理网络,使各个环节责任清、任务明,使之便于管理与检查。
二是成立了余家湖中心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和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成员认真做好课题申报审查、课题成果评审工作;对学校立项的各级课题实行蹲点制,经常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立项的课题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研究。
三是制定了“余家湖中心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办法”、“余家湖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条例”、“余家湖中心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办法”、“余家湖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等。
四是加强课题管理,实施课题定期汇报制度,通过交流了解各个课题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成果,提出困惑,共商对策,在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
五是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校教科研年会,出好论文集。重视优秀成果的推广工作,鼓励教师把握成果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知识和经验背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成果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六是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校把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实绩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科研能力和科研成绩作为评选骨干教师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精品化研究与大众化研究相并存,提高科研有效性
学校采取由党政整体构思,分头推进,全面提高的策略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龙头”课题。“龙头”课题由“校科研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近几年来我校的龙头课题均被列为市或区重点课题,而且课题研究成效较为显著。
我校还以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科研核心,组成若干个课题组,在各学科组、教研组、年级组中确立研究课题,带领更多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我校获得了一个区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2010年除学校龙头课题被立为市规划项目外,我校又有7项课题被列为区一般课题,两项课题立为区文化发展课题。为使这些区级课题能稳固推进,我们特意邀请了区科研室的专家和领导参加我校区级课题开题论证,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使课题组长更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也更鼓舞了他们的工作信心!
学校的科研负责人、科研联络员和科研骨干又对校级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帮助校级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明确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通过上下一致的努力,逐步实现将科研工作校本化,不断扩大科研队伍,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学校还将各级各类课题建立档案袋,其中包含课题申请书、情报资料、开题报告、阶段实施计划与小结、案例、结题申请表、成果等过程资料。档案袋的建立,既规范管理,又有利于课题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
四、着力建设三大平台,关注教师智慧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调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建构激励方案,在实践中实施并不断完善。
二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三大平台,强势推进校本研修。
①学习的平台
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开展余家湖中心学校学习型单位系列读书活动,重点研读《有效教学方法》、《作业的革命》、《感恩的心》、于丹《论语心得》、《中外100个教育智慧故事》等书。在中层以上干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块进行解读。或开设讲座、或组织讨论、或下发讲义自主学习等。以此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对照,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②实践平台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因此,我们以课堂为平台,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一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通过教师全员实践课、新教师的帮带课、骨干教师展示课、课改专题研究课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在此基础上,在校内开展“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骨干教师与老师对话”等多种教研活动,通过教师论坛等平台,让校本教研搭乘网络的快车,拓宽教师成长的路径。学校还与兄弟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沙龙”活动,成立“教学导师团”,聘请教研专家、名特教师定期来校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教学工作,多角度全方位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不断完善教研组的建设与评价,扎实开展“先进教研组”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评课等经常性教学研究工作,着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的研究;重视课题研究,开展以问题为起点,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改善课堂教学为目的教研活动,各个教研组形成自身的教科研特色。
二是探索作业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走进题海,让学生走出题海。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认真批改每一次的作业,批改作业时继续做到“及时”、“认真”、“等第”三落实;在“等第”的基础上,提倡增加激励性的评语;重视学生作业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如:书写习惯、作业态度等。特别关注学困生,多一点爱心、细心、耐心。要注重及时反馈与纠错。
③反思交流平台
学校继续推行反思性教学,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研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如着重对照《有效教学方法》,开展“寻找教学有效度——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检测实际效果”系列活动。
三是以学校为阵地,抓好校本培训工作。学校建立教师成长档案,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新教材、学科研究等方面进行讲座。利用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等资源,组织微型讲座、研究讨论、现场观摩、名师示范、观看优秀教师录像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力争观念创新,教学得法。继续加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努力构建多向互动的校本交流平台;落实区十二五师训规划,推进“三大活动”第二阶段工作,继续开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为主体的的实践培训活动;用好培训手册,充分发挥评价小组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
三大平台的着力建设,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管是立题研究也好,优秀成果推广也好,我们都运用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把理论学习、方法研究与具体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使我们的中青年教师一批一批地成熟起来。我校中青年教师在历届区教学评优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今年,有两位教师被评为区教学能手。
五、抓特色、重创新,全面推进学校科研工作
家庭教育指导是我校的科研特色,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已形成了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模式,对兄弟小学的家教指导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学校已连续被评为家庭教育实验基地。我校在区展示的家教指导“现场讨论会”获得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区承担的家教指导现场会得到了区妇联的充分肯定。
抓住学校的科研特色,创出学校的科研亮点,整体地促进学校科研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科研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给学校走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保证。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新课程不断推进,为学校教育科研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我们将抓住新的机遇,用我们的语言叙述我们的实践,以我们的实践提炼我们的经验,让我们的经验体现我们的特点,走出一条宽阔的学校发展之路。
第二篇:2010年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育科研工作仍然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为纲领,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研事业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展“扬长个性、和谐发展”的风帆,从操作层面上加强对各年级教研工作的指导,努力培养研究型骨干教师;进一步培育和扩张我校教育优势,紧定不移地走“特色立校、科研兴校”之路,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二、工作要点
一是组织开展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型”教研。主要是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以常规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授课、说课、评课和集体备课等活动,聚焦课堂,来研究教材教法,以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规范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二是组织开展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主要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以持续性的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引领和任务驱动的实践模式,聚焦问题,来研究问题解决策略,以形成教研主题、总结教学经验、提炼教研成果,进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是组织开展以“学”为着眼点,以阅读为主线的“学习型”教研。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经典阅读、外出学习、专家报告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信息视野和文化底蕴。
四是组织开展以“思”为着眼点,以阶段总结为载体的“反思型”教研。主要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总结促进教师个体自我反思的教研组织形式。而阶段总结则是激发教师反思热情、培养教师反思习惯的有效载体。
三、具体工作
(一)提高认识,强化科研意识
本学期仍要坚持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科研意识,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科研工作,让教科研成为教师一种工作的常态。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要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分析问题,在积累中解决问题。尤其是,要树立“小科研、大价值”的科研意识,人人参与,通过学习、尝试,切实提高教师教科研参与率与研究水平,以求在小课题的研究中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二)注重学习,丰富科研知识
学习是使教师从实践者走向研究者的必由之路。要倡导让学习引领研究,建设学习型教研组,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本学期将立足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根据学校教师理论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师学习制度,把教师的理论学习作为学校科研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做实、做好。通过学习,让教师进一步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为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基本要求:阅读教育教学专著
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熟读一本教学刊物、每周精读一篇教学论文。大家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相互进行借鉴、交流和研讨,如:哪些理论给自己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哪些案例对自己的触动比较大,哪些知识点可以为我所用等等。
2、采取措施:积极撰写读书笔记
阅读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积极撰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时进行整理,以摘抄、随感、反思等多种形式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阅读的效果。
3、坚持学习:浓厚校园科研氛围
让理论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需要、一种行为、一种时尚。我们坚信,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必定能够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的。
(三)规范管理,提升科研品位
1、继续做好《农村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的实施工作
2、各个学科学年组要一如既往地认真领会学校的主题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实施好本组的小课题研究。
3、本学期各个学科学年组要务必组织好本组人员完成课题研究所需的过程材料。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本组人员对你组所研究的课题进行一次论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标、重点、路径和研究的分工,并制定出本学期本组的教研活动计划;(2)写出课题研究的案例;(3)写出课题实施的过程方法;(4)写出课题实施的阶段总结(教研活动总结);(5)四十岁以下教师每人写出一篇有关课题研究的论文。期末形成一份完整的课题研究材料上交备案备查。
(四)督促笔耕,多出科研成果
1、根据上学期我校评选优秀教研组的考核标准及细则,对教研组的工作基本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每一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组内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找准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动笔、多投稿,相信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2、本学期还将认真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活动,树立自信,激活潜能,促进发展,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五)注重实践,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本学期将进一步抓好校本教研培训活动,注重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层次性、多元化、师本化,坚持“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策略,坚持“缺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采取指导式培训、座谈式培训、自学式培训、课堂式培训、讲座式培训等多种形式, 扎实开展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全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培训的重点
(1)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
本学期,各个教研组要组织实施好学年组长引领,骨干教师示范,其他人员跟进的组内校本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要以“同上一节课”为主要内容,以专题学习、教案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课堂实践、评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为具体实施内容,紧密结合教科研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研,真正挖掘综合教研的内在潜力。要以期中为界,上下半个学期各组织一次系列活动,各组长要开拓创新、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活动要能促使教师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思考和实践,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活动中各种竞赛评比,要坚持实事求是,务实求精,避免应付了事,要通过活动使本组教师真正得到提高。本学期的教研组评比,要把活动的实施情况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各教研组在期初计划中,要对活动有规划和安排。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要保证每位教师能深入参与活动。要积极探索活动过程的优化途径和方法,认真总结经验,迎接市写作体及州写作体校本培训研讨活动。活动的场所不一定非要在多媒体,可自由选择地点,在本班或是借用其他班都可以。重在参与锻炼和提升。
(2)务实地抓好集体备课,开展好备课组活动
要认识集体备课的本真意义,正确处理集体备课和日常自用教案两者的关系。集体备课更要体现其教研意义,要以切口小、目的明确、实效性强为根本要求。通过参与集体备课,教师主要是了解或熟悉一册教材、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知识点,懂得一些知识的教学方法,懂得复习应考的措施。采用的形式可以是专题讲座、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活动前备课组长都要提前作出规划(时间确定),要提早向备课组成员布置内容,落实主讲人。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在记录本中实事求是地体现。
(3)开展自主研修课活动,促使教师更好的自我发展
本学期,还将开辟自主研修课项目,就是每位教师自行备好一节课,自选一个章节,一个科目,一个单元内容,进行自行研究,认为哪一章节内容适合自己研究就认真钻研哪一章节,每位教师必须抓住这一锻炼机会,认真上好自主研修课,要将自主研修课作为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来落实。40周岁以下一线教师每学期要求必须要出一节自主研修课,课后要作必要的评课分析。自主研修课的开课时间、地点、内容由教师自主确定,听课教师由教师自己聘请,一般应聘请教研领导、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名师等不同年级及相同年级人员,教师自己积累相关材料,如:课前设想,教案,课后反思,评课等相关材料,之后交与教研组长再交与学校存档备案。自主研修课执教前需提前告之教研组长,以便组长作好相关记录并作好安排。
2、校本培训的途径
(1)大力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抓好师徒结对工作
本学期,继续把提高三十五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作为科研培训的重点,着重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教研组长的计划中,要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着重于计划的具体性。各结对师徒要拟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活动要确保正常有序,要追求结对的实效性,求质不求量,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师傅要将指导徒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要工作来对待,在期末考评中,徒弟教学质量是反映师傅指导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学期,对师徒相互听课作如下规定:师傅每月面向徒弟上一节课,徒弟每月向师傅上汇报课一节,并都要切实做好课后交流工作(自主研修课、教研组活动课、都可纳入师徒结对听课范畴之内),同时,要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2)进一步推进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本学期,要求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制定专业发展的更高目标,有计划地向高一级名师迈进。各级骨干教师每人必须出一节示范课(也可含在自主研修课里面)。学校将尽力搭建平台,从各个方面扶持一些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冲向更高层次。同时,要全力挖掘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辐射、影响作用,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作好指导和引领。
(3)协作交流,资源共享
要借助市、州协作体学校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合作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开展扎实、富有实效的教学研讨工作。相关教师要积极参加协作体学校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虚心学习,不断进步。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传达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各课题组活动安排。
3、一、二学年以及相关学年小科组内教研、骨干教师示范课、自主研修课。
三月份:
1、教师培训,理论学习。
2、三、四学年以及相关学年小科组内教研、骨干教师示范课、自主研修课。
3、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课题研究专题培训。
四月份:
1、五、六学年以及相关小科组内教研、骨干教师示范课、自主研修课。
2、课题研究相关材料抽查。
3、市研培协作体主题教研研讨活动
五月份:
1、校内教研活动。
2、教研组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和论文。
3、做好教科研资料归档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研工作。
六月份
教师读书汇报活动
官地中心校
2010年二月二十日
第三篇:一年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2010—2011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力求做到“每个教研组有课题”,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一、本学期的工作要点主要是确立三个意识:
1、服务意识: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改实践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一句话,教育科研是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2、主体意识:教育科研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广大教师应当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科研工作,既是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3、实效意识。经过努力,我校的教育科研氛围逐步形成,许多中青年教师自愿报名,积极参与市、区级的课题研究,真正意义的实现了有价值课题零的突破。
二、教育科研制度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和提高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我们新上任的两位领导不愧为教育管理的行家,他们一上任就单独设立了教科室,在学校当时经济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硬是挤出点钱为教科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文件柜等必须的办公用品,为我校后来的教科研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年多来,在校领导的亲自指导和老师们的大力协助下,使我校教育科研常规管理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1、充分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修订和完善了庞庄中学教师教科研成绩量化考核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从教科研态度,教科研行动、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老师们参与教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次的绩效工资关于教科研方面的考核准备就以此为据。
2、完善和强化了听课评课制度。听课和评课是快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极有效的捷径。长期既无人听又无人评的课犹如盲人摸象,只听不评的课等于干旱晴天霹雳,只有雷声没有雨水能解决干旱问题吗,所以还得来点雨水。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下发了《庞庄中学关于教师听课、评课若干问题的规定》,文中规定副主任以上的领导每周听课节数不少于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节数不少于1节。同时规定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评优课、研究课、示范课,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听则必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评课,要求每位成员都要发言,并由教研组长在评课记录上做详实记录。
3、以“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优质课堂”为依托,通过每年一度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选以及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每年一度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也叫教学基本功三项全能赛,通过教研组说课比赛选拔出各组的主赛手。各组主赛手要先拿出赛课教案的初稿,然后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教案的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再由主赛手修改成定稿。接着第二项和第三项程序是说课比赛和上课比赛。只所以如此“折腾”就是想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萃取精品教案,打造优质课堂,孕育品牌教师,为我们庞庄中学尽快走出低谷提供催化剂和润滑剂。
4、建立每周一专题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全体教师每周要按教科室提供的教育教学学习专题学习材料进行定点定时或不定点定时学习,同时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其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一年多来我们特邀了多位教育专家或知名人士来我校讲学、讲课、作报告。其中包括九里区教育顾问张盛昌老师四次的课堂教学法讲座、中考复习指导,九里区教育顾问 秋坪老师的《我的教育人生》,九里区教育顾问 俞玉叶老师的课题研究辅导讲座,中国矿大附中张成老师的政治中考考前辅导,中国矿大附中??老师的数学中考考前辅导等,对促进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更新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中层领导的管理理念,昨天,由韩校长、王校长亲自率领我校领导和教师共二十余人前往铜山县柳新中心中学学习交流,期间,我们每人都听了一上午的课,然后,又听了柳新中心中学张文普校长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报告,事后,是我们切实感觉到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5、同伴互助制度。通过教师之间对话、合作、互动,各学科成立了备课小组,开展集体备课,有效防止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援,使教师群体得到发展。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老带青,青帮新的结对子”活动,在校内认师傅,对青年教师实行专人指导,为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创造条件。
三、我校在教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
1、教育教学论文方面,我校有近十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获奖,如:
王丙艳老师的《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获徐州市教育学会一等奖。《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获徐州市教研室二等奖
邵长荣老师的《浅析新课标下背诵在学习英语上的突出作用》获徐州市教研室二等奖
杨召玲老师的《如何上好第一堂物理课》获徐州市教科所二等奖„„
2、优质课评选方面
在第二届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杨秀红老师、沈景老师、杨召玲老师、许松老师、王雪丽老师、于跃主任和侯晓明老师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并获得优异成绩。
3、各类指导学生竞赛方面,如:
杜玲老师获全国中学生读写大赛江苏省优秀指导教师。杨秀红老师获全国中学生读写大赛江苏省优秀指导教师。赵瑞金老师获全国中学生读写大赛徐州市优秀指导教师。陈延超老师获全国中学生读写大赛九里区优秀指导教师。王青老师获全国中学生读写大赛九里区优秀指导教师。
4、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面,如:
李华楠老师的《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章正来老师的《对数学概念学习一知半解学生培养的探讨》,沈景老师的《英语单词语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刘芳老师的《初中生“考试粗心”现状调查及矫正策略研究》,以及本人的《用“人脑遗忘规律”探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 ──“助教制自助式教学小组” 》分别被徐州市教科所定为个人立项课题。
另外还有顾磊老师、杨召玲老师、王雪丽老师的个人课题在九里区教科所立项,李华楠老师主持的集体课题在九里区教科所立项。
四、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学年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一直提倡与外界联系,但实际上,无论是科研还是其他方面,学校同外界的接触仍是相当稀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横向联系仍是工作的重点。再如对于教研组活动及集体备课个别教研组有的时候还是流于形式,少数教师对教科研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特别表现在听课、集体备课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希望大家今后能从个人成长角度思考,从学校的发展出发,从团结互助、顾全大局考虑,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不但要向外界同行学习,更要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对别人的不足多包容,对他人的长处多学习,这样,不仅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有利,更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益。其次,我校的校本教研需进一步加强。以往我们举行的各种类型的课在量上确实不少,但在质上需进一步提高。今后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不但要做到听则必评,还要做到评则必悟(感悟,写不少于300字的教学反思),悟则必行(行动,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还有,为了进一步加强本校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教师每周的听课量由原来的一节改为两节。副主任以上领导原定听可量不变,但今后要做到听则必议(议论、交流、探讨),议的过程要同时体现在《庞庄中学管理人员听课交流记录簿》上和教师备课“教后记” 上(由校领导抽查)。
真诚希望老师们能理解我们管理人员在教学及教科研管理方面一些做法,我们的想法、做法,尽管不一定完美,但愿望只有一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老师服务,为教学服务。教学确实是一大艺术,特别是提倡教学“减负增效”的今天,绝不是只凭一腔热情就能把书教好的。我们一味抱怨没有好的生源也无济于事,难为无米之炊算不上巧妇,真正的巧妇应能巧为无米之炊,没有条件咱就要创造条件。我们的工作确实是个良心活,绝非是能用金钱和荣誉划等号的,我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五、结束语
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真正落实科研育人、科研兴校,让老师们从科研中得实惠,使学校从科研中得发展。同志们,科研兴校,振兴庞中,就从现在,从你、我、他做起吧!
庞庄中学教科室
2009年11月23日
第四篇: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教科研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意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素养,开展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1、课题研究: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常识”的专题讲座、讨论,邀请专家指导和引领,力争有1~2个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围绕主课题立数个县级、校级子课题;做好自治区级、市级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科研常识,创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型校园。
2、教师培训:依据计划,按照以“整体推进、分层发展、协同优化”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大强度推进教师培训,13年做到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24课时以上,分层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达人均24课时以上。通过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力争每个专业30%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10%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专业骨干,5名以上教师成为石嘴山市学校知名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学校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
三、组织机构
组长:薛建
副组长:朱欣荣
成员:常江涛 韩瑞
四、具体措施和工作
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
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比如:开展学习教科研培训活动,每月两周星期五下午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形式多样。再比如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专家、领导来校指导,以教研组为单位一年外出学习一次。再如为教研组订阅《信息快教科研讯息报》,让教师了解教育最新信息。
2、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科研管理工作
依据《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制度与工作条例》、《2012年榆阳区教育局工作要点》和我校实际情况,修改完善《镇川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制订学校09年校本培训计划,将教科研有关工作序列化、常规化,“到什么点就做什么事”,利于教师早明确、早准备,提高科研工作质量。
3、普及课题研究常识,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意识
教师课题研究氛围不浓,极大原因是因为教师不懂、不会,觉得层次高深,难度系数大。如果普及课题研究常识,比如每位教师都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以及课题研究是解决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疑虑,是教学需求,是为有效教学服务,是为减轻教师负担服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何乐而不为呢?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师教育科研常识”专题系列讲座,做好石嘴山市xx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工作,且及时向教师汇报课题研究内容及进程。邀请教科研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提高课题的可操作性。
4、以评比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校本学期开学第2个月进行新教师的汇报课展示,举行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说课技能竞赛,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案例、专业课教师技能操作评比,在评比、竞赛中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强化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师的自我素质。
五、工作具体安排
1、理论业务学习:
a、每学期分发1本业务学习笔记,开放教师阅览室,为每位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搭建学习信息平台。
b、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科研培训的活动,邀请领导、专家来校进行《师
《课题研究》、等专题讲座或校内教师教学研讨。
2、专业技能提高:
a、师徒结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强化青年教师的成长。
b、以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展新教师的汇报课活动,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师的教学技能优质课、说课竞赛,教学设计、案例评比,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操作竞赛,开展教研组每月一节的研讨课,一学期两周的推门听课和课堂教学诊断课活动。
c、落实教师定期下外出培训工作。
d、邀请其他兄弟学校教师来校指导工作。
e、收集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汇编成册。
3、教研组建设
a、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周两节课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学习时间,每月两次教研组安排的组内交流课和评议。
b、外出学习:对于兄弟学校先进的、或具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各教研组组织一次外出学习和交流,回校后形成学习调查报告,并组织组内讨论学习。
c、学期末,各教研组对活动进行总结。
4、课题建设
a、开设“教师教育科研培训”系列专题讲座。
b、积极组织教研组、教师申报榆阳区、市级、自治区级的小型课题。c、定期召开立项课题会议,做好课题的过程管理,收集、整理课题资料。d、成立校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做好论文评审送交前的指导工作。
5、骨干教师培养
a、校内、校外结对培养。
b、“走出去”学习。
c、写教学反思,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6、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a、定期下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培训。
b、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拓展教学科研的研讨氛围。
7、评比
对于本次学校以上的校本培训为主的教科研活动中,评比出学期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研组,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五篇: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
一、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层面的问题。
1.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是专家、学者的事;中小学教师的理论不足,方法欠缺,不能搞科研。这是教育科研意识淡漠的具体体现。
2.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对教学工作无帮助,只要成绩好,升学率高,不一定搞教育科研。
3.教育科研无时间,无精力。
(二)操作层面的问题。
1.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分离,重结果轻过程(开题轰、过程空、结题松)。
2.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不足,理论知识方法相关知识缺乏。
3.把重点放在具体的教学问题上,对学生的发展研究不够。
4.把教学与科研分离。
5.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三)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
1.学校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常规管理跟不上。
2.经费不足。
3.对学校教育科研缺乏宏观调控。
4.对科研业绩考核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
(四)教学研究的误区。
(1)课堂教学的研究落后于教育改革的发展。表现在追求短期效应,停留在表层研究,小改小革的研究活动较多。
(2)研究方法停留在经验性阶段。一般是听课评课,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停留在随堂教学的层面,多经验性的描述,少理论性的概括。
(3)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多是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研究教材多,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的少,研究教法的多,研究学法少;研究教学程序多,研究课堂结构少;研究教和考的多,研究学的少;研究智力因素得多,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少;研究智育的多,研究德、体、艺、美育的少;研究课堂教学的多,研究课外活动的少。
(4)教研活动的功能不强。因重结果的研究和研究的结果,轻研究过程和过程研究,研究方法单一,交流与反馈少,就缺少导向性。
(5)教研的封闭性强。由于教研环境的自我封闭,缺乏必要的教研交流,就必然导致信息单一和匮乏。
(6)教研者的知识、理论缺乏。仅有“一桶无源之水”的教师就只能应付教书。只输出不输入,观念又落后保守,不善于吸纳推广,无敏感性,有排他性,不仅不能搞教研甚至教学也难搞好。
(五)学校课题研究存在的误区。
重数量,轻成果;重形式,轻过程;重演绎,轻实践;重功利,轻实效。
因认识不足,教师对教育科研就不热情,甚至产生心理阻抗,排斥教育科研。因领导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的程度就不到位,对教育科研的服务就不到位,在教育科研的深度和广度上就不到位。只有解决教育科研中的问题,走出教育科研的误区,才能研究好、指导好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我国教育科研的发展状况。
(一)优势。
1.科研管理意识得到了提高;
2.科研管理组织逐渐增多;
3.科研管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4.取得了一些成绩。
(二)不足:发展不平衡。
1.教育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急待提高。
2.科研管理体制需要逐步完善;
3.常规管理需要加强;
4.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
5.管理手段需要更新。
三、我国教育科研的新定位
一方科技富一方人,一方文化养一方人,一方教育启一方民智。科技、文化都源于教育。教育科学技术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就是肯定他的基础地位和先导地位。21世纪的教育突破取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突破。因此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转变将成为共识。
四、正视目前县城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与困难
(一)教育科研的意识不强。
领导教师的片面认识:一是教育科研高不可攀;二是教师的神秘感、深奥感、恐惧感、功利性,以及教育科研无关论。加上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工作忙,无暇顾及科研。许多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开展教育科研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应付评职、晋级、加薪。应该说,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是束缚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如不能及时纠正和排除,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教育科研的手段落后,条件缺失。
需要加大投入,优化教育科研环境。(三)教育科研人员的素质不高,能力微弱,实效低劣。
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实践反思、交流合作、专业引领),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四)教育科研管理不规范,操作欠规范。
需要建立机制,科学管理,积极转化、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五)教育科研工作的不良倾向:
一是应付差事,不求甚解;
二是贪大求全,脱离实际;
三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四是功利浮躁,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