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14:1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

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 清河路幼儿园 吴淑华

《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儿童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玩陶是儿童表现表达的一种途径,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用陶土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现自己的想象世界。与美术活动相比,儿童在玩陶的过程中塑造能力更强,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我园市级规划课题《幼儿“玩陶”活动中创造经验自主建构的实践研究》,以及区级规划课题《幼儿“玩陶”活动中教师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都提出了“玩陶”的概念。思考1:什么是玩陶?

在课题中我们是这样表述的:“玩陶”指以实现儿童创造经验自主建构为目标,与游戏紧密结合,由导入环节、理解环节和体验环节构成的螺旋上升的“玩泥巴”活动过程。

我的理解:玩陶并不是指一个陶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导入活动、理解环节和幼儿制作环节。

二、把握技能与创造的关系

“陶艺创意活动”顾名思义即鼓励幼儿大胆运用陶艺表现、勇于创新,活动的核心在于创造。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误区:1有意无意地将孩子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圈子中,其结果是孩子模仿他人作品,自己缺乏创意。2放任孩子盲目的、随意地玩陶,其结果是孩子没有作品呈现或者是呈现的作品低于原有水平。老师们都觉得指导过程中的“度”很难把握。

我认为基础技能的学习可由教师示范讲解;可采用同龄幼儿的作品作为参考;也可采用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引导。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方法,教师都应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例如陶泥制作中最常用的:搓、压、捏、团等方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鼓励创新指的是鼓励幼儿按自己的体验大胆表现,努力超越自我,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教师要把“创新”具体化、明确化。有的教师常会要求幼儿做的作品要“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如孩子学会了搓泥条,第一次他可能做了一条直直的小蛇,第二次他会将泥条盘成一个棒棒糖、第三次或许是粗细不同的泥条拼接成的小树,上面还有树干上的花纹。作品由线到面再到三维立体,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孩子的创新所在。

三、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常有的事,教师要学会区别问题的个性与共性,灵活地运用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教师可根据幼儿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应让他积极思考、大胆动手、主动探索,用“你一定能行!”加以鼓励;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可以启发他想一想:“别着急,想一想,你会做的更好更漂亮。”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与他协商:“我想和你一起干,行吗?”

在此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全班幼儿都嚷不会,都不愿动手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可能:一是在操作前教师忽略说明;二是教师对幼儿的知识水平不甚了解,过高地估计了幼儿的能力;三是教师准备不充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提醒全体幼儿停下手中的操作过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师生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换句话说,每一次陶艺创意活动教师都应该在操作前说明要求,例如:今天的活动中大家一起来玩“泥板变一变”的游戏,孩子们压制好泥板之后鼓励大家讲泥板弯曲变形,然后孩子们再利用各种工具在泥板上加加减减,原来平面的泥板就会变出立体的物品。

四、把握作品评价中的“度” 创意活动贵在幼儿的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教师应巧妙地给予鼓励,让幼儿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有的教师对孩子的作品常轻易以“做的乱七八糟”做出负面评价;有的教师则不论好坏,一律以“你真棒”敷衍,这样的评价就走向了两种极端。我们在作品评价中也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评价。

1、教师评价

教师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尊重、肯定孩子的创作热情。教师要尝试着以幼儿的眼光,欣赏其稚拙的作品,学会聆听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解释,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在该阶段的发展水平,对待孩子的进步,哪怕是最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表扬肯定。

第二篇:幼儿陶艺活动初探

幼儿陶艺活动初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尊重幼儿的自发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有很多的自然文化资源,周庄博物馆就是集自然资源的典型代表,馆内陈列着古时候人们曾用过的一些器皿、工具等,其中很多都是陶瓷作品。我园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中具有深刻意义的教育资源,在园本课程的活动过程中有效开展陶艺探究活动,师幼一起探究陶瓷制作所需的材料、方法、用途等,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玩一玩泥巴陶泥初体验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好奇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陶泥,让孩子们好好玩一玩泥巴。泥巴对于农村孩子很熟悉,然后孩子们对陶泥充满好奇,主动参与活动,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在大班美术教学活动《好玩的泥巴》中,通过实物导入,老师出示陶泥作品,主要通过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说说对泥巴的了解。请幼儿说说这几件作品是用什么做的,孩子们会回答“是泥土做成的”。老师及时表扬,并告诉孩子们这是一种特殊的泥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陶泥”。教师利用实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教师出示制作工具,请孩子猜猜制作的方法;通过观看制作视频,分解制作的重点和难点,幼儿学习制作的主要方法;师生一起制作一个作品,突出重点环节,共同学习巩固制作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一起欣赏陶艺作品,激发幼儿对陶瓷的好奇心,并感受陶艺的美;请幼儿欣赏陶泥制品和其他孩子的作品,供大家参考请孩子观察并说说制作的方法和注意点,激起幼儿参与体验的欲望。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创作计划,请孩子们自行设计喜欢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注意点,有利于做好幼儿的差异性指导,真正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展示作品的过程中,请幼儿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和创意等,从小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分享成功创作的喜悦。

在活动延伸部分,向孩子们介绍陶泥的“特殊”之处,它可以变成陶瓷。老师用小棒轻轻敲打陶瓷作品,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再一次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原来完成陶泥作品后,需要一周左右晾干,然后上釉,经过高温烧制,就可以变成陶瓷作品。孩子们对这个制作的流程很感兴趣,通过参与活动,体验陶艺制作的快乐。

活动中,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陶泥制作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带着好奇心,在了解一定的制作方法后,尝试体验,创作陶泥作品。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知家乡的美,通过学一学、做一做,体验创作的快乐,对神奇的陶泥有很好的了解,原来泥巴真的很好玩。

二、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通过欣赏陶瓷作品、观看制作视频、学学制作方法、观察作品的特点、体验制作等环节,幼儿体验到陶艺制作的乐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一起探索陶泥的神秘之处,原来泥土和水分的不同比例,可以让泥土有不同的形态和柔软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陶泥作品。孩子们通过揉、团、压、刻、搓、粘、盘等方式,让陶泥变身。陶艺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了解利用陶泥,可以制作陶瓷,通过制作泥坯、晾干、上釉、高温烧制成陶瓷作品。通过学一学、做一做,体验陶艺创作的快乐,既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之情,又很好地对幼儿进行家乡美的熏陶,提高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最后,教师小结,学习巩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延伸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在活动后期进一步探究。

三、在探究中不断完善

在陶艺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发现:泥土水分的有效控制,可以调节陶泥的软硬度,水分多,太烂,不易塑形,水分太少,泥容易列开;操作台上铺上棉布(蓝印花布),陶泥不会粘在桌子上,而且容易取放;幼儿操作时需要一些常用工具(泥浆、毛笔、转盘、纸盘、棉布、木片等);制作方法的分解很有必要,突出重难点,有利于掌握并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有讲究,简洁明了,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烧制陶瓷作品前,必须先等作品在阴凉处风干后上釉,最后才能高温烧制等。

原来,孩子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幼儿更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通过不断尝试、体验创作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陶泥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给孩子们创设更多的探究和创造的机会,尝试在不同领域渗透,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更好地开展陶艺活动,我们邀请陶艺制作艺人来园指导,传授制作的方法、技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们外出观摩学艺,理论结合实际,体验陶艺乐趣,每位教师设计制作作品,从而更好地亲身感受到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真正身体力行,为更好地开展活动积累实际经验。

五、师生成果展示

每次活动结束,都将作品阴干,烧成陶瓷品在美术室展出。大家一起分享交流陶泥制作的快乐体验,成为学校的亮点,每次探究大家都从中学到很多。通过探索,师幼共同成长,体验到陶艺乐趣。

只有当孩子们对这个活动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主动探究,各方面的能力自然得到提高。生活中许多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并整合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教育资源需要我们不断开发和探索,而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探究活动一直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加油。

第三篇:幼儿陶艺教案

陶艺教案:美丽的树

一、活动内容:《美丽的树》

二、活动要求:

1、通过身体表现,激起幼儿徒手制作去表现树干的形态。

2、巩固泥塑中的搓条、捏接的技能技巧,并尝试用落叶来装饰树干。

2、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泥、泥工板每人一份。

2、课前幼儿去户外观察过树,并拾好大量的叶片小的落叶.四、活动指导:

(一)带领幼儿赏树,并进行游戏“变变变”,引导幼儿用身体将树干的各种形态表现出来。

“小朋友,树是千姿百态的,树上的树枝也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树的游戏“变变变”,用我们的身体来表现树的形态。小朋友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找伙伴一起来做一棵树,看看哪棵树最漂亮。”幼儿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的用身体表现各种树的各种形态,并及时给予肯定及表扬。

(二)幼儿大胆的动手尝试制作树干,教师巡回查看。

(三)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制作树干。(搓条成树干的;双手捏泥做成树干的)

教师在请个别幼儿示范时,教师在旁给予适当的解释说明,告诉其他幼儿这种方法的技能技巧,及注意的问题。(如个别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可以直接请该幼儿边示范边说明。)

(四)幼儿再次制作树干,并加树枝及树叶。

1、要求幼儿大胆的去取泥塑造树干的外型形态,表现出树干的千姿。

2、鼓励幼儿用泥来做树枝并与树干连接,提醒幼儿注意树枝与树干的关系。

3、幼儿用在户外地上拾来的树叶插到树枝上。

(五)、将幼儿展示出来,大家互相欣赏,讲评。

(六)、以开一个树的展览宣传会将幼儿带出活动室。

“小朋友做的树都很好看,那你们知道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发言,“哦,原来树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可得好好宣传宣传。走,我们用我们做的树去开个树的展览宣传会。”

大班陶艺活动:有趣的泥巴

设计意图:

陶艺在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马俑”让世人惊叹。而现代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创作不再是陶艺家的专利。“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而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这么简单的活动却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让孩子们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在幼儿期进行陶艺教育不但有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们快乐的载体,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戏中的宝贝。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让幼儿能够感受陶艺的魅力,并结合课件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陶文化的热爱。

准备:陶泥 陶艺课件 陶艺实物 陶艺工具若干 背景音乐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入活动室。

二、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并进行发散性思考。

1、出示课件一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二

现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课件三

现在有变成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它是装饰在什么物体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会有什么样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长长的;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小结:哦,原来陶罐上还可以装饰这么漂亮的花纹啊!

三、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艺实物,让幼儿去看;去触摸;去欣赏。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儿有很多的陶艺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从形状和花纹去观察和欣赏)

2.出示陶艺课件,幼儿欣赏精美的陶艺作品。

你们瞧,我这儿还有更多的陶艺作品。(教师介绍个别作品)

四、幼儿创造性地装饰陶艺作品(加背景音乐)

1、师: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现请你们来装饰一下,让它们变的更漂亮!

2、幼儿分组合作装饰陶艺,教师鼓励幼儿用上陶艺工具。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棒,作品太美了!现我们拿着我们的作品请其他小朋友来欣赏!

自评:

优点:

1.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幼儿们在本活动中能尽情地想象、猜测、描述、表达。

2.本活动的各环节都很清晰,层层递进,让幼儿们从欣赏图片到欣赏事物到欣赏大师作品再到动手操作。陶艺的魅力不断影响着幼儿,从而培养了幼儿对陶文的热爱。

3.课堂气氛较好,幼儿、教师、陶文很自然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不足之处:

1.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将欣赏大师作品这一环节漏掉了,所以只能将它移到最后一环节。

2.大师作品的图片不够丰富与美观。

3.装饰材料不够丰富。

建议:

可收集制作陶罐过程,将它与欣赏陶艺作品相结合。

陶艺:小狗闹春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塑造不同的小狗形象,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装饰方法。

2、通过对小狗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乐意进行陶艺活动,体验泥塑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小狗的图片、具有新年气氛的音乐。

2、紫沙泥人手一份、泥工板、辅助工具、毛巾等。

3、幼儿事先穿好陶艺服。

难点与重点: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装饰方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1、今年是什么年?(狗年)

2、狗有很多品种,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小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小狗,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请幼儿说说小狗身体各部分的形状,并根据幼儿的回答按头—身体——尾巴等顺序用泥塑造出“小狗”的基本外形。

2、请幼儿说说想把这只狗做成什么样的小狗?(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讨论装饰的方法)教师选一方法对“小狗”进行装饰。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1、现在这已经有一只“小狗”了,现在请你们也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狗”,可以利用你身边的辅助工具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取泥,进行制作,并能大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四、“小狗闹春”

1、请个别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播放喜庆音乐,请幼儿手拿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

大班陶艺教案:漂亮的家具

一、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激励幼儿说、做,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述的能力。

2、巩固陶艺活动的各种制作技能及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家具的多媒体展示--VCD一盘。

2、泥、泥工板、泥工辅助工具若干。

三、活动指导:

(一)谈话引题。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谈家里有什么家具?又有什么用?

(二)观看家具的多媒体展示--VCD,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三)幼儿动手尝试制作家具,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的去取泥塑造家具,鼓励幼儿大胆去设计外型各异的家具。

2、提醒幼儿尽量保持地面及桌面干净。

3、鼓励幼二间相互交流制作方法和思路,幼儿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寻找伙伴合作制作。

(四)“家具展销会”。[幼儿园教案网 www.xiexiebang.com]

1、请每位幼儿围成圆圈坐好,并将作品放在自己的前面。

2、逐个轮流的介绍自己设计的家具名称及特色。

3、幼儿间相互欣赏和评价。

(五)将幼儿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要求做好的幼儿自觉整理。

陶艺:神奇的飞毯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制作陶艺飞毯。

2、激发幼儿对陶艺制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紫砂泥、泥工板、陶艺服。

2、辅助工具: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小玩具、小图钉)几何图形模具(硬币、扑克牌折成的三角形、)等。

3、成品---神奇的飞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装饰品,今天刘老师带来的装饰品可神奇了,不管是把它悬挂厅堂还是铺在走廊上,都会使屋子装扮得热闹又漂亮。它是什么呢?

二、欣赏各种陶艺飞毯艺术。

1、出示各种飞毯让幼儿观察。

老师:“你们喜欢这些地毯吗?这些地毯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是什么样子的花纹?花纹是一样排列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地毯有圆形的、方形、椭圆形、正方形、菱形、半圆形等。上面的图案不同,有动物的、有花卉、有水果的、有花纹。

2、师:“你们知道这些地毯是用什么工具做出来的?

三、介绍陶艺飞毯制作方法。

先选择一块紫砂泥,用撮的方法将泥撮成又有粗又长的长条,然后用小雪花片或带有凹凸不平的小玩具来装饰四周的花边,中间可以用小鸡的印画工具,有的小鸡正展开翅膀玩前跑,有的小鸡好象正在捉小虫,有的小鸡好象吃饱了,有的累了正在休息、、、、、、这样的图案喜欢吗?

四、幼儿制作飞毯。

1、“那你们想做什么样的地毯?请幼儿说出自己想法。

2、交待要求,幼儿操作。

“快要过新年了,你们也来做条飞毯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喜气洋洋呢?”鼓励幼儿创作,引导幼儿塑造出不同图案的飞毯。

五、结束。

完成后放于陶艺角一起展览。

大班陶艺教案:好玩的泥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牙签、瓶盖、麻布等不同的装饰工具塑造泥板的不同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泥板塑造出丰富、生动的形象;

3、正确使用装饰工具,注意活动时的卫生与安全。活动准备:

1、泥工板、泥人手一份,抹布一组一条;

2、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陶艺工具若干;

3、幼儿已经有过擀泥的经验;

4、幻灯设备,电视机。活动指导:

一、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面条吗?(吃过)那你们会擀面吗?(幼儿自由回答并大胆讲述经验)。

2、出示泥,教师示范擀面,边示范边引导回忆擀泥的经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擀泥,教师巡回调查幼儿的设想。

1、分发泥,鼓励幼儿正确擀泥:取大块泥,通过团圆→压扁→铺板→用擀泥板擀泥;

2、要求幼儿在擀泥时,要将泥擀得厚实一点、均匀一点;

3、教师巡回指导,并调查幼儿对泥板的形象构想,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完整自己的构想。

4、教师小结:刚才,我调查了小朋友们对塑造泥板的形象构想,由手提包、有手机等等,我希望接下去你们能够发挥你们的本领,完成你们的构想。

三、幼儿开始创作。

1、分发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装饰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牙签、瓶盖、麻布、树叶等工具辅助塑造自己的泥板形象,也可以自由选择同伴搭配组合进行创作。

2、教师提醒幼儿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注意使用时的卫生与安全。

3、教师巡回指导各组幼儿的创作,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使其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

四、利用幻灯机放映幼儿的作品,组织欣赏幼儿的作品,并集体评价。

1、出示幻灯机,放映幼儿的成品,并请幼儿自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要 求幼儿表明自己的合作伙伴和设计意图;

2、教师表扬部分作品出色的幼儿,鼓励所有幼儿再接再厉,努力做到更好。

3、将幼儿的泥板作品展示在泥工区,供幼儿之间、亲子之间互评,发表宝贵意见。

大班陶艺活动:有趣的泥巴

设计意图:

陶艺在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马俑”让世人惊叹。而现代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创作不再是陶艺家的专利。“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而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这么简单的活动却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让孩子们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在幼儿期进行陶艺教育不但有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们快乐的载体,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戏中的宝贝。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让幼儿能够感受陶艺的魅力,并结合课件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陶文化的热爱。

准备:陶泥 陶艺课件 陶艺实物 陶艺工具若干 背景音乐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入活动室。

二、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并进行发散性思考。

1、出示课件一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二 现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课件三

现在有变成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它是装饰在什么物体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会有什么样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长长的;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小结:哦,原来陶罐上还可以装饰这么漂亮的花纹啊!

三、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艺实物,让幼儿去看;去触摸;去欣赏。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儿有很多的陶艺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从形状和花纹去观察和欣赏)

2.出示陶艺课件,幼儿欣赏精美的陶艺作品。

你们瞧,我这儿还有更多的陶艺作品。(教师介绍个别作品)

四、幼儿创造性地装饰陶艺作品(加背景音乐)

1、师: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现请你们来装饰一下,让它们变的更漂亮!

2、幼儿分组合作装饰陶艺,教师鼓励幼儿用上陶艺工具。

五、活动结束

你们真棒,作品太美了!现我们拿着我们的作品请其他小朋友来欣赏!自评: 优点:

1.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幼儿们在本活动中能尽情地想象、猜测、描述、表达。

2.本活动的各环节都很清晰,层层递进,让幼儿们从欣赏图片到欣赏事物到欣赏大师作品再到动手操作。陶艺的魅力不断影响着幼儿,从而培养了幼儿对陶文的热爱。

3.课堂气氛较好,幼儿、教师、陶文很自然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不足之处:

1.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将欣赏大师作品这一环节漏掉了,所以只能将它移到最后一环节。

2.大师作品的图片不够丰富与美观。

3.装饰材料不够丰富。建议:

可收集制作陶罐过程,将它与欣赏陶艺作品相结合。

大班:陶器欣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千姿百态的陶器造型和陶器体上美丽的图案花纹。2.培养幼儿欣赏陶器的能力和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几只特殊造型的陶器,在教室内布置“陶器展览”; 2.收集图片并制作成课件、并准备好有关陶器制作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参观“陶器展览”

(1)欣赏陶器的造型: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造型别致的陶器,并问其形状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陶器的形状,如:有细长的、有敦实的、有线条光滑的、有带棱角的……

(2)欣赏陶器的图案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陶器上的图案。

陶器上有的有美丽的图案,有的陶器图案是对称的,显得很古朴,有的在瓶口和瓶底还装饰了花边。2.引导幼儿欣赏陶器

播放课件,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让幼儿欣赏陶器作品的魅力。

教师从造型和花纹图案上逐一分析几只陶瓶,使幼儿对欣赏花纹有一个初步的具体的印象。3.让幼儿观看陶器制作的过程

教师重点介绍陶器是我国传统的精美的工艺品,它是用一种特殊的泥加工成泥坯,吹干后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器有灰、褐、棕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录像,让幼儿了解陶器制作的全过程。

教师引导小朋友要向艺术家爷爷学习,做时要大胆、有力、并且要细心爱动脑,这样才能做出很美的作品。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了陶器,我们回家找一找自己家里有没有这些陶器,它的形状图案美吗?小朋友是不是还能在别的东西上找到美丽的形状和花纹吗?

陶艺教案:美丽的树

一、活动内容:《美丽的树》

二、活动要求:

1、通过身体表现,激起幼儿徒手制作去表现树干的形态。

2、巩固泥塑中的搓条、捏接的技能技巧,并尝试用落叶来装饰树干。

2、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泥、泥工板每人一份。

2、课前幼儿去户外观察过树,并拾好大量的叶片小的落叶.四、活动指导:

(一)带领幼儿赏树,并进行游戏“变变变”,引导幼儿用身体将树干的各种形态表现出来。

“小朋友,树是千姿百态的,树上的树枝也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树的游戏“变变变”,用我们的身体来表现树的形态。小朋友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找伙伴一起来做一棵树,看看哪棵树最漂亮。”幼儿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的用身体表现各种树的各种形态,并及时给予肯定及表扬。

(二)幼儿大胆的动手尝试制作树干,教师巡回查看。

(三)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制作树干。(搓条成树干的;双手捏泥做成树干的)

教师在请个别幼儿示范时,教师在旁给予适当的解释说明,告诉其他幼儿这种方法的技能技巧,及注意的问题。(如个别表达能力强的,教师可以直接请该幼儿边示范边说明。)

(四)幼儿再次制作树干,并加树枝及树叶。

1、要求幼儿大胆的去取泥塑造树干的外型形态,表现出树干的千姿。

2、鼓励幼儿用泥来做树枝并与树干连接,提醒幼儿注意树枝与树干的关系。

3、幼儿用在户外地上拾来的树叶插到树枝上。

(五)、将幼儿展示出来,大家互相欣赏,讲评。

(六)、以开一个树的展览宣传会将幼儿带出活动室。

“小朋友做的树都很好看,那你们知道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发言,“哦,原来树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多的好处,那我们可得好好宣传宣传。走,我们用我们做的树去开个树的展览宣传会。”

大班陶艺活动:垃圾箱

活动背景:

在对孩子们进行保护环境的主题教育中,他们发现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分类垃圾箱。他们发现生活中已有的垃圾箱,比如:果皮垃圾箱、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它们的类别太少,使我们投放垃圾不是那么方便,而且不环保。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方便我们的生活,孩子们萌生了设计分类垃圾箱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分类垃圾箱的形状和分类标志。

2、能大胆地设计出造型各异、标志鲜明的分类垃圾箱。

3、懂得欣赏同伴的作品,分享制陶的快乐。活动准备:

1、各种制陶的工具,幼儿人手一份。

2、实物投影仪,生活中的垃圾、垃圾箱图片若干。

3、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活动过程:

▲ 观看生活中的照片,回答问题。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张生活中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照片中都有什么?”(垃圾)

“这些垃圾都被扔在哪儿?”(路边、河里、小区里、地上……)“垃圾被扔在这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有难闻的味道、破坏了环境、污染了环境……)“那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把它们扔进垃圾箱)“是所有的垃圾都放在一起吗?”(不是,要扔进分类垃圾箱)

一、了解垃圾的分类,在已有分类垃圾箱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多、更方便的分类垃圾箱。▲幼儿说生活中见过的各种垃圾箱。

▲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垃圾箱的形状?垃圾箱上的分类标志?

▲幼儿大胆地设计生活中没有的分类垃圾箱,重点是分类垃圾箱的形状和标志。▲幼儿为老师带来的一些垃圾进行分类,如纸类垃圾、玻璃类垃圾、有害垃圾等等。

二、幼儿用陶艺的形式表现出他们自己设计的各种分类垃圾箱。▲和幼儿一起回忆我们制陶的方法、技巧。▲幼儿制作各种垃圾分类箱,老师巡回指导。

▲让先完成作品的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对方的作品。▲幼儿完成作品后,进行个别点评。

三、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带上你们完成的分类垃圾箱,把它们放到幼儿园你认为合适的一个地方,用来提醒我们所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要分类投放垃圾,这样会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大班陶艺活动:船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板、泥条、手捏等不同的方法制作船,表现船的特征。

2、能用多种方法装饰船,体现船的各种不同用途。

3、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船的模型、图片等资料,在活动室内布置船模展览。

2、幼儿对船的种类、特征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

3、实物展示台、泥、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玩《小海军》的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讲述船的特征。

⑴小海军们开着小炮艇保卫祖国守边疆,你们真神气!除了小海军开的炮艇以外,你还知道什么船?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⑵教师小结。

3、教师交代制作要求,幼儿制作。

⑴你们想用泥来制作船吗?

⑵做的时候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作船,想一想你准备做什么船,作品要做大些,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在做好船的大概形状后再大胆地用工具或泥条、泥片、泥球等来进行装饰。

4、活动评价。

⑴师幼共同汇总船的多种表现方法。

你做的是什么船?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⑵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⑶对出色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幼儿下次能用更多的方法来制作船。

大班陶艺活动:树叶印画

设计思路:

散布回来,孩子们玩着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树叶在泥板上印画各种漂亮的花纹。

2、初步学会用木棒在泥板上滚压印画的方式。

3、对陶艺活动产生喜爱之情。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各样的花纹》、音乐磁带。

2、泥板、木棒人手一份、树叶若干。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了解各种花纹。

二、树叶印画。

1、幼儿尝试用木棒在泥板上印画的方式。

2、讲解印画的三个关键点。

⑴、先将树叶品拼成花纹再进行印画。⑵、树叶必须压平整。⑶、将叶脉的一面贴着泥板。

三、制作花纹实物。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花纹?现在我们来做各种有花纹的东西吧。”

四、欣赏幼儿作品。

第四篇:关于小班幼儿陶艺活动的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由此想到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中,体验与创造就好比根和苗的关系,厚积而薄发,苗的茁壮成长来源于根的粗壮结实。所以,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像力,使他的生活经验能够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泄,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开展小班陶艺活动,我认为获得体验与感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体验、感知,幼儿获得有关表现对象丰富、复杂、多元的特征。如泥塑“蘑菇”,需要幼儿在大脑中建构有关蘑菇的表象;泥塑“小鸡”,必须在仔细观察小鸡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后,幼儿才能够捏塑出栩栩如生的小鸡来。因此,在陶艺活动里,教师应积极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为幼儿做好陶艺活动的准备工作,既让幼儿产生玩陶的渴望,又为他们的创造活动提供“可能性”。

一、挖掘生活素材,确立陶艺内容。

幼儿园陶艺主题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以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为依据,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现有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如《生日蛋糕》、《快乐的毛毛虫》、《种花》、《我开心,我快乐》,这些内容都是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熟悉而有一定经验基础的。三岁是孩子跨入幼儿发展期的第一阶段,这时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进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喜欢以形象来概括、类化理解事物、认识事物。从身体发展看,他们的手眼协调性还未发展到随心所欲的阶段。因此,每次陶艺活动我都从最贴近孩子生活实践和游戏体验的主题活动中取材,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各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运用陶泥再现生活中的经验,激发创造的欲望。如喜爱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可以说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小兔的玩具、小兔的故事、小兔的歌曲更是伴随着每个孩子长大。每次经过幼儿园的“小动物家”时,我们班的孩子总是拔小草、捡树叶,争先恐后给小兔喂食,有的还竖起手指放在头顶,学着小兔样子跳来跳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小兔乖乖》这一主题。从实物、图片、书籍、玩具等各种途径入手,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及时抓住三岁幼儿的关注点,在给小兔喂食中产生《小兔采蘑菇》《青菜》的陶艺活动,在观察兔笼后产生了《送给小兔的小碗》等陶艺活动。孩子喜欢夏天,喜欢赤了脚在地上跑的感觉。看到他们乐呵呵光着脚丫在席子上、鹅卵石上、软垫上跑跳,我油然想到:何不让他们尝试一下印脚印、捏塑鞋的活动?于是,就有了《我给脚丫做双凉鞋》《我的拖鞋》等陶艺活动。

二、参与体验活动,激发玩陶欲望。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①所以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三岁幼儿而言,陶艺,绝不是由外而内的接受过程,而是建立在丰富多样的感知、体验活动上。

1.创设环境氛围,提供视觉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通过实践,我发现,无论以哪种方式组织陶艺活动,只有把幼儿置于与之相关的环境中,在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更有利于他们充分地表现与表达。活动环境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要,能为幼儿陶艺活动的开展提供直观具体的表象。如在《小鸡和小鸭》的主题开展期间,教室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小鸡图片、图书柜里放满了小鸡的图书、玩具柜里摆放的是各类小鸡玩具。这些物体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耳熏目染中逐渐在脑中形成有关小鸡的表象特征,为捏塑小鸡作了知识经验铺垫。

我班绝大部分幼儿长期生活在城市,野外活动少,接触的自然物少,缺乏对需要表现物的感知,经常受挫而不愿意玩,如毛毛虫、小船、小兔,是孩子平时接触不到或不多见的。这时,教师应热情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和父母一起查找有关图片,带孩子寻找毛毛虫、观察各种材料做的小船模型、提供真的小兔。又如“我的故事”主题是关于感知和认识“我”的独特性。主题活动开展前,我尝试着通过让幼儿参与墙面布置帮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体验。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把我小时侯的照片给小朋友看呀!有的说:我想贴我和爸爸妈妈的照片。还有的说:我想把自己高兴时的样子画出来„„最后,在我的组织下,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收集照片、绘画“怪脸”。随着主题进行,教室墙上除了有幼儿全家福照片,幼儿脸部表情的特写照、大班哥哥姐姐制作的陶艺挂饰“面具”,又逐步增添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我的小脸”、想象拼贴作品“有趣的面具”、和父母一起绘画的“有趣的脸”„„。在幼儿和环境不断地互动中,不仅幼儿的认知水平提高、能力增强,而且通过这种主动参与体验,孩子主动性的潜能自然而然地被诱发出来,转化为活动动机。因此,在“有趣的脸”的陶艺活动中,幼儿都兴奋提出:“老师,我想做一张爸爸那样的脸。”“我要做有漂亮长头发的脸。”“老师,我要多一点泥,我要做一张那么大的脸!”„„

2.开展主题活动,积累感性经验。

在活动组织中我强烈的感到孩子生活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玩陶的情绪、态度,甚至个性的张扬。小班幼儿由于思维特点与动作密切相关,动作不存在,思维无法进行。因此主题活动中,丰富的动作参与的体验活动为幼儿玩陶提供了感性经验、创造的“可能性”。如在《小鸡和小鸭》的主题活动里,科学活动《我爱小鸡》主要引导幼儿通过对实物小鸡的观察,感知小鸡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习性,学习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小鸡和小鸭的不同处。体育游戏《孵小鸡》让幼儿了解母鸡孵小鸡的过程,并能随着音乐模仿小鸡的各种动作。美术活动《好朋友》,则通过看看、拼贴、绘画让三岁幼儿对小鸡的一些动态变化有初步感知„„短短几天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大脑中已储存了许多关于小鸡的信息,建立了一些初浅的表象特征。所以在“小鸡的一家”陶艺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很自信,以高昂的情绪,兴奋地创作出千姿百态的小鸡:趴着、坐着、抬头张望的、低头找食的、歪头沉思的,„„。周梦晗、吴恬恬、蒋晨等小朋友更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口气做了三只不同动态的鸡。又如毛毛虫是小班孩子喜欢的昆虫之一。掌握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在孩子了解了一些毛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后,我引导他们进行故事表演《快乐的毛毛虫》,学毛毛虫怎么大口吃东西,再现它蜕变成蝴蝶的过程。体育游戏《毛毛虫走来了》,更是让孩子百玩不厌。老师扮演头,孩子们扮演身体,你一群我一伙学着毛毛虫怎么爬,左右摇摆,晃晃悠悠从远至近。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幼儿知道了毛毛虫是大头小身体,身体有环节,长着无数脚„„于是,在随后的陶艺活动里,幼儿以他们独特的思维创作出了一条条憨态可掬的毛毛虫。你瞧,有的正昂首挺胸在观望四周,有的焉头耷脑无精打采,有的则歪着大脑袋在思考躲避敌人的办法„„我想,这些作品的成功,得益于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对幼儿感知、体验活动的重视。

第五篇:幼儿学陶艺完全手册

幼儿学陶艺是近年来的教育热点,可是学陶艺究竟有什么好处,几岁的宝宝可以接受陶艺学习?陶艺好学吗?带着种种问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四地的专家。

专家:幼儿学陶艺好处多

对幼儿陶艺而言,每个孩子就是玩泥高手,这是孩子的天性,那学习陶艺对孩子而言有何益处呢?来看看各地陶艺班老师的说法:

·带给孩子快乐

玩陶土能带给孩子快乐。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的,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带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的,当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等所获得的快乐,不正是爸爸妈妈的希望吗?——北京巧手幼儿陶艺训练班指导老师朱明跃

·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力

陶艺是一门综合创作的艺术,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欣赏——操作——再欣赏——再操作的过程。丰富的现实世界是创作灵感的源泉,只有发现才能创造美。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上海维尼早教中心主任庄峰

·有利个性发展

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后烧制成彩色的瓷器,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陶艺训练中心指导老师黄华高

·促进亲子关系

现在许多陶艺培训班都允许父母陪着孩子,与孩子一起做一件陶品的过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动手的过程是亲切的。这对亲子关系是一种促进。——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张晶

专家:看宝宝的年龄学陶艺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动手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陶艺学习上也有差别,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陶艺训练中心的黄华高指导老师认为2-4岁的幼儿适合进行这样的训练:

2岁:这时孩子能认得黄色,注视小物体及图片可维持50秒钟,出现了想象力的萌芽。手部精细动作可以叠8块积木。

陶艺能力:可以对陶土进行手拉、捏、揉的动作。这时期主要以陪养孩子对陶土的兴趣为主。

3岁:孩子认得黄、红、绿三种颜色,想象随着经验和言语的发展而发展,逐渐产生了带有最简单的主题和主角的游戏活动,但总的说还是贫乏、简单的,无意想象占了主导地位。能与别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可以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己拿肥皂洗手,学习大人的样自己拿蜡笔画线,逐步练习临摹几何图形,眼-手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即在双眼的注视下,可用手来完成所想做的动作。

陶艺能力:可以对陶土搓、卷、压,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器物,比如小杯子。

4岁:这时,他们开始出现一种探究心理,有探察一切的愿望,只要是新鲜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这种有意注意就出现了。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双手的协调能力大大发展,即在双眼的控制下,孩子可用两只手来完成各种手工任务。

陶艺能力:可以用手将泥搓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或者更精细的搓、卷、压陶土,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比如做一间屋子,或者做一个有花纹的杯子。

专家:陶艺学习别犯错

北京巧手幼儿陶艺训练班朱明跃指导老师着重指出,父母在指导孩子学习陶艺时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机械地模仿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宝宝正兴致勃勃的玩着泥巴时,旁观的爸爸妈妈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关爱,不时的提醒他们“应该先到陈列架前去看看,选一个照着样子做”;

模仿是一种基础训练,可一旦它成为唯一的手段,成为孩子们每次创作的绊脚石,就变成了“灌输”。其结果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自由空间被限制以及主体性逐渐丧失。儿童玩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它不同于书法、写字:给它样式照本临帖,通过上百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复接近完美的范字。玩泥的过程,是一次次的演变细化,不断地求异、求新,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说儿童玩泥是无需“怎样入门”的,更无需“入门”后的循规蹈矩。所以,父母只求形似的要求极大的毁灭了孩子幻想的空间。

误区二:只强调技能技巧的培养

对某些父母来说,似乎学习泥塑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完成对专业技能的训练,要求孩子做动作要专业。”

其实技能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孩子只注重技能的学习,那么,孩子掌握泥塑制作技能后,就不知如何进行艺术创作,不会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误区三:作品模式化,缺乏创造性思维

当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创作”时,爸爸妈妈又在边上“适时指导”,“你这个瓶口歪了,那个做得不像”;当孩子兴高采烈地举起刚完成的作品给爸爸妈妈看时,通常收到的表扬少,批评的多:“你做得是什么呀?”“你看人家做得比你好”“你跟老师做得不一样嘛”。

不少父母以为从“无”到“有”地做出一件泥塑作品就是培养了创造力,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很多在大人指导下的泥塑作品缺乏孩子的个人面貌,看不出孩子的情感与体验。这主要是因为大人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要求一概而论地把它移植到孩子的泥塑创造上,忽视了孩子的个性。

误区四:重视创作的结果

无论父母还是教师都十分注重孩子在泥塑学习中学到了什么东西,但衡量的标准很单一,往往是孩子会做什么,做得像不像,是否合乎规范。

实际上陶艺作品不像数、理、化练习题只有唯一答案,它难有标准答案。欣赏一件泥塑作品,就像人们阅读小说《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达对事物的主观感受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孩子们来说,每个作品都是特别的。

贴心贴士:学陶艺必须的工具

1、软陶:软陶是一种黏土,一种可以雕塑成型的黏土,属热固性材质,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放进电窑烘烤成型;

2、竹刀:用于刻划或切割软陶;

3、转盘:将长条形软陶盘成圆饼时使用;

4、擀面杖:将块状软陶擀成稍薄的平面状;

5、割泥线:横切软陶使之成为平整块状;

6、拉坯机:可将软陶拉出各式各样的容器造型;

7、电窑:对成型的软陶制品进行烘烤;

8、围裙:维持制作时的清洁。

下载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陶艺创意活动指导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陶艺课教案

    幼儿陶艺课教案 一 课型:幼儿陶艺课(学习在泥板上印画) 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三 教学对象:幼儿 四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陶土,树叶,小木棍等 五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陶艺课中学习英语单词......

    幼儿陶艺课程宣传

    幼儿陶艺(冬令营)教育课程 陶艺冬令营教学性质、目的: 幼儿陶艺教育,不是简单的陶吧,而是把陶艺与教育结合,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课程学习,使小朋友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并在学习......

    陶艺活动

    让陶艺之花在学校绽放 ---陶艺教研活动设计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着,而基础教育最大的动向就是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教育......

    幼儿陶艺课教案2

    幼儿陶艺课教案 一课型:团泥技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对象:幼儿 四教具准备:课前准备陶土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陶艺课中学习英语单词苹果,Apple。 2实践目标:让幼儿学会用......

    幼儿陶艺课教案5

    幼儿陶艺课教案(5) 一 课型:复习压印、团泥、盘条、泥板技法 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三 教学对象:幼儿 四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陶土 五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在陶艺课中复习英语单词:手han......

    幼儿创意教育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幼儿创意教育活动方案5篇优美的文章需要美的语言来传达,教师的语态能不能以情激情,以情感人,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

    创意指导岗位职责范本

    创意指导岗位职责范本1、带领并指导重要品牌的创意构思及执行,保证并监督创意部的作品质量;2、负责广告策略的制定,广告作品的创意设计,同时能带领创作团队进行工作,善于利用、......

    《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

    《幼儿游戏活动指导》读后感 红桥十幼 刘萍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已经被教师们所接受,他们知道游戏应该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游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