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创意色彩画指导策略的研究计划
幼儿创意色彩画指导策略的研究
一、立论依据
(本项研究的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创意色彩绘画是指引导儿童运用色彩的多种图式语言按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发挥想象、联想、幻想,创造和表现新的、美的艺术形象(包括具有充分表现性质的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艺术作品)。
学龄前幼儿创意色彩画教学是注重教给幼儿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创设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创造环境,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他们的大脑加工,去创造他们心中的王国。在这样的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创造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他们积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提出了革命性的主张,他认为“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地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他提出不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和美国的罗温菲德也对美术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蒙台梭利说:“人脑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一条平衡的直线,相反,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脑的发展有着很不相同的过程,于此相应的人的智能,也表现出与不同的时间阶段相关联的发展模式,关键期乃是这种模式的反映。”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不同的刺激,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种认知机能的发展速度很不相同,科学研究证明:幼儿空间知觉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形状知觉关键期是2-5岁;颜色视觉的关键期是4-5岁这个时间等。总之,在学前阶段,早期开发幼儿大脑,早期培养幼儿创造力,早期训练幼儿空间、视知觉(美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现状分析:
儿童色彩绘画特别是现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的色彩训练有:临摹的、想象的,通常是老师画什么,幼儿学什么,千篇一律,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干涉了儿童的艺术创造,扼杀了儿童所表现出的生命的原创力。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孩子在自发地图图画画,通过他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画出了似是而非的形象符号,画出了像模像样的色彩画面。幼儿的画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愿望,孩子知道什么,思考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这些都是他们的内心潜在,绘画成了孩子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工具。而现代美术课程的意义正是要让幼儿体验到美术带来的乐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感悟,它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由此,我们力图通过体验性的儿童色彩绘画作为美术教学的一种载体,通过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审美感悟力,包括对自然、生活、智慧、情感、审美的感悟,拓展幼儿表现色彩的空间,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和特色之处)研究目标:
1、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幼儿创意绘画的有效指导策略,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逐步形成幼儿的美术创造个性。
2、通过指导幼儿创造具象、意象、抽象等各种样式的创意色彩绘画作品的过程,提高幼儿对色彩的创造表现力和审美感悟力。
研究内容:
幼儿创意色彩绘画的指导策略:
(1)音乐导入法
以优美的音乐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给孩子美的意境。(2)情景表演法:
创设情景,提供机会,让孩子进行一个实验情景,如:让幼儿动手进行“色彩宝宝变变变”的操作活动。(3)主题表达法:
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描述经验,例如:让幼儿用图来记录或表示其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内心的感受或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相互补充,使创造性想象产生共鸣,启发与诱导出更多的新构思、新形象,直到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4)游戏启发法:
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或是利用辅助材料进行游戏,如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玩色游戏;或是使用游戏的口吻,拟人的方法按人的心理变化、思维程序来绘制出的作品,如幼儿绘画《太阳爱吃什么》。(5)欣赏法:
欣赏除了美术作品的欣赏,也可以是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的欣赏。教师选择相应的美术欣赏的材料,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进行感知、体验,同时,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真正地理解这些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6)接龙续画法:
教师出示不完整图形,图形应是和新课内容有联系的,有利于学生产生幻想和联想的。如一些基本图形,迷宫式的跑道,弯弯曲曲的大树或布满闪闪星星的宇宙背景图等等。指导孩子发挥想象,讨论补充并给图形添画、改画、续画等。
研究方法:
运用观察法、作品分析法,案例法,了解幼儿在作品中创造及审美意识。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师的成功经验。
运用行动研究法。采用边应用边实验的方法,以实际应用研究为主。
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04、9-2004、12)成立课题组,培训课题组成员 实施阶段:(2005、1-2005、6)实施研究,活动设计和实施 总结阶段:(2005、7—2006、9)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三、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设备等)
本园的工作基础:青年教师多,勤学、乐学、有上进心,乐意搞教科研 外部条件:专家朱建朴老师指导
四、成果形式
(包括阶段成果形式、最终成果形式、最终完成时间)阶段成果为论文及幼儿作品。
最终成果形式为教材、论文及经验总结、师生作品集。最终完成时间:2006年9月2004、11
第二篇:主题背景下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主题背景下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的指导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关键词界定)
剪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国外有关剪纸方面研究比较少,在国内中小学有关剪纸方面的研究有一些,而在幼儿园有关剪纸方面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剪纸它具有直观、生动、简单易行的特点。在一张张色彩各异的纸片里,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创造出变化万千的各种图案。它可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是指在创造活动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创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地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而幼儿的创造力并不在于他是真正发明创造了什么新事物,提出了何种新观点,而是指幼儿在自己生活中自主地或是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完成了一种他以前从未经历、体验过的事。幼儿创意剪纸是指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幼儿脱离临摹和画稿,在感知、欣赏和想象基础上,独立的、创造性的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剪纸创作方式。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行为明显受支配,愿意与老师亲近。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兴趣和探索欲望。由于对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所以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
目前,小班幼儿剪纸活动指导的策略往往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和填鸭式或教学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循序渐进的方法。这样往往忽略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又忽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我园一直以来都在开展幼儿剪纸教学,但比较注重剪纸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剪纸对幼儿其它方面的影响。这次我们提出对幼儿开展创意剪纸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导作用。《纲要》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
所以说,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探讨出一套适合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指导的可行性策略,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研究目标:
通过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摸索出一套适合小班幼儿发展的创意剪纸活动的学习内容及指导的可行性策略。
三、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了解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的现状及特点。
2、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小班幼儿开展创意剪纸教学的学习内容。
3、通过研究,摸索出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
四、研究对象
小班组60名幼儿
五、研究方法
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1)整个实验采用单组实验法。
(2)基础调查:了解小班幼儿剪纸活动现状及特点采用观察法。(3)实施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课例研究法。(4)效果测试:采用情景测试和谈话法。
六、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2~2006、6)
1、了解小班幼儿的剪纸现状与特点。
2、初步确立主题活动背景下小班幼儿创意剪纸的学习内容。
3、初步设计教师指导的策略。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6、9~2007、6)
1、施加实验因子,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
2、观察小班幼儿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创意剪纸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内容。
第三阶段:验证阶段(2007、9~2008、2)
(1)验证主题背景下小班幼儿创意剪纸活动指导策略的有效性。(2)验证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剪纸活动内容的适宜性。(3)进行效果测试。第四阶段:整理分析阶段:
(1)收集课例资料
(2)整理、分析测试效果(3)撰写课题报告
七、研究过程
(一)幼儿创意剪纸现状分析
2006年6月,我们在课题获准立项后,立即成立了课题小组,并多方翻阅调查了有关课题的资料和文献,调查现状分析显示:
被调查的60名幼儿中95%的幼儿从未接触过有关剪纸类的作品,只有5%的幼儿接触过有关剪纸类作品。
1、年龄特点对小班幼儿剪纸教学的影响。(1)无意注意为主
这阶段的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无意注意占优势,由于他们的注意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因此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他们才容易记住。如:吃火锅的撕贴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撕贴各色菜肴,但是幼儿在撕贴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色彩来撕贴菜肴,因此菜肴色彩单一。
(2)动作发展情况 由于他们手部小动作精确性较差,所以他们剪纸的随意性大,剪纸前心中无目的,剪的过程不思考,靠意外效果吸引幼儿。不过,这个时期也是他们思维快速发展求知欲最强的启蒙时期,而手、眼、脑并用的剪纸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精细动作,促进小班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使幼儿手指的小肌肉得到锻炼,也可以使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得到促进,并开启智力。如:剪直线的练习,对于小班年龄的幼儿来说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低龄化的幼儿更是如此,往往剪出的是弯弯的斜线。有的幼儿手拿作品还会认真地说,“老师,我剪的跟你一样的”。„„(3)观察理解能力
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的影响。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他们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觉行动到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一般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不会思考好以后再做。他们的认识具体,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思维缺乏可逆性与相对性。
如:在虫儿爬这节教学活动中,要求幼儿观察并讲讲虫儿是弯曲状的,幼儿则对背景图中绿绿的小草观察得仔细,并且表述得清楚。
2、教学教法对小班幼儿教学剪纸的影响。
教师依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或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多数考虑剪什么形象、怎么剪,注重更多的是剪纸技能的掌握,而往往忽略幼儿的实际使用剪刀的能力和剪纸的实际水平。因此,幼儿的创造力培养欠缺。
3、家庭因素对小班幼儿剪纸教学的影响。
从被调查的60名幼儿家长处了解到:家长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还小,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剥夺了孩子正确使用剪刀的机会,因此这60名幼儿中仅有7名幼儿使用过剪刀。
(二)选材
1、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
3—4岁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手指力量小,也容易疲劳,所以在在第一阶段选材时,我们主要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先是进行徒手撕纸的练习活动。即在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运用撕和贴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尝试撕纸练习。可别小看了这个撕纸,小朋友在撕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掌握物体的形的特点。一段时间后,通过撕和贴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丰富了作品,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如:在《娃娃家》的主题中,我们设计了撕薯条的教学活动。在撕薯条的过程中,我们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给幼儿提供了长短、大小不一的纸条供他们选择。孩子们也就可以从自身的能力、兴趣出发,选择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纸条进行创作。
2、根据主题活动需要选择
第一学期,我们的探索主题有:娃娃家、学本领、冬天来了等等。我们针对小班幼儿对娃娃家游戏情有独钟的特点,布置出有趣的娃娃家情境,这样幼儿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如:练习对称的剪纸时,我们安排的教学内容里就有可爱又简单的家具。有:小餐桌等。因为,这样的剪纸教学安排有了一些系列的主题教学活动作为铺垫,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认识,这样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领会。
第二学期的探索主题有:动物的花花衣、夏天真热等,结合主题需要我们又设计了剪小熊的剪纸活动。
3、根据幼儿能力发展水平
在同样的内容安排上,我们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水平把握不同的侧重点。如:剪小饼干。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来说说,自己看到过的饼干形状。在会剪正方形的基础上,自己尝试创意剪不同形状的饼干。又如:剪冰糖葫芦。我们引导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在剪出规定的形状上再尝试剪出椭圆形、圆形或自己创意的冰糖葫芦来。这些幼儿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个别引导,激励其不放弃尝试成功。教师对幼儿的细心观察,针对每一位幼儿的不同能力及发展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对每位幼儿的要求也不相同,只要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便是进步。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使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实施指导
1、情景表现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对小班幼儿来说,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对剪纸浓厚兴趣是基础,即重在让孩子们感受到剪纸活动的趣味,体会到剪纸为自己带来的快乐与满足。由于小班幼儿平时能接触到剪纸活动的机会不多,于是我们处处留意收集各类剪纸作品,如照片、实物、图片。收集的作品中有专家的作品,有老师的,还有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纸作品。还发动家长收集有关的影视碟片,和幼儿共同欣赏、交流。
我们还经常有意识地把幼儿的剪纸作品和民间艺术家的剪纸作品、老师的作品、孩子的作品制作成课件,播放给全班幼儿观看,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和再次创作的欲望,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地完成更多更好的作品。
2、自编游戏歌,帮助幼儿掌握技能。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编出了“剪刀开火车”的游戏。“开火车”的游戏是小班幼儿耳听能祥的游戏,幼儿非常喜欢玩。剪刀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就象正在行走的火车。我们就编出了“剪刀开火车”的游戏。事先请幼儿观赏一段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录象,请幼儿表达,主要让幼儿明白:火车是在铁轨上行驶的,引导幼儿当“剪刀火车”司机,在幼儿练习时还附上改编歌曲“轰隆隆,轰隆隆,剪刀火车开,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开来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到站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剪刀火车到站了。”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天性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习得经验,掌握基本的技能。
3、辅助定位法,提高幼儿构图能力。
学习初期,小班幼儿在画面的安排上欠合理。我们针对这个普遍特点,设计了辅助定位的指导方法,让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多次的练习,提高自己画面的安排能力。如:小鸭戏水活动中,考虑到小班幼儿在画面布局能力上的欠缺,所以在活动开展的前期,我们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即我们事先将教师剪好的小鸭子粘贴在幼儿的操作图上,这样的定位方法,提升了画面布局的合理性。然后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小鸭撕贴“河水”。不仅如此,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颜色不一的操作纸,丰富画面的色彩。通过努力,一幅幅“小鸭游水”图撕贴完成,效果真不错!
4、角色对话法,益于幼儿理解。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了“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在对话中帮助理解”的活动模式,努力使剪纸活动更富趣味性,使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并有吸引力。
案例三:小兔吃草
在《学本领》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小兔爱吃草”的活动,让幼儿学习剪直线。我们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打滚、翻跟头,和小草亲密接触,以此观察小草的色彩、外形。然后,在教室里设置情境,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如果你的小草长得好、长得多,就一定会有许多小白兔来和你交朋友。”要为小白兔做事,小朋友的积极性就特别高。他们的想法越来越多:“老师,草地上可不可以有鲜花?”“老师,我可不可以剪一座房子?”“老师,我可不可以画一个蘑菇?„„
5、环境渲染法,鼓励幼儿敢于表现。良好的环境能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我们将收集来的各类剪纸作品分别布置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如:窗户贴的是老师剪的窗花,墙壁上贴的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小动物,小花、小草的作品。横梁上挂的是大班哥哥姐姐剪的花链、彩挂,营造出一个自在、轻松有趣的剪纸世界。
在班级中我们还设立了剪纸区。在这个区域里提供给各种废纸和剪刀,让孩子自由地、宽松的进行剪剪,粘粘,教师则在一旁观察、鼓励孩子的活动,并保护孩子在活动中使用剪刀的安全。通过提供剪刀、各色手工纸外,还有胶水、彩笔等辅助材料,以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
6、成功体验法,激励幼儿自主创新。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在平时指导幼儿剪纸中,我们常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如:“你剪的这棵小树太可爱了,你能举起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吗?”“这座房子是你创作的吗?你真了不起。”由于我们给予每个幼儿被认可的快乐,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识,使他们由此而更加喜欢剪纸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每当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创造性地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时,不管完成得怎样,只要有一点细小的进步,我们都加以肯定,遇到困难时,稍加指导,使幼儿重新获得创作的热情。教师的指导、帮助,使幼儿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他们也乐意接受,有助于打开他们再创作的思路。
在学习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后,引导幼儿创新运用,如:幼儿通过自己剪下的碎片、基本图形按自己的意愿拼贴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比如各种颜色的碎片可拼贴一条五彩的石子路,几个三角形按上下顺序摆放可粘贴成一棵小松树……,或把剪下的图形进行简单的装饰,如:几个圆片按顺序排放,在第一个圆形上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触角,就是一条毛毛虫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孩子尽量自然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他们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表扬,给予每个幼儿被认可的快乐,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更加喜欢剪纸活动,更富有创造的勇气和自信。
八、研究结果
本课题的研究是有效可行的,它适合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在小班幼儿中开展创意剪纸,不仅丰富了美术教材内容,而且还拓展了美术课程。
1、幼儿发展了
(1)通过剪纸活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主动探索欲望增强了。改变了以往教师教什么幼儿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剪纸活动促进了幼儿和谐发展。剪纸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又能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同时增强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还让幼儿感受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美。这无形中让孩子感受到中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让孩子更热爱自己的中华民族。
(2)经过对本班幼儿一年的剪纸活动的探索、实践,幼儿对剪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有较大的提高,幼儿喜欢用剪刀剪剪、粘粘、贴贴,能用剪刀剪出各种图形,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作品,有时还回家当个“小老师”教父母剪剪、画画。孩子们喜欢上了中华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孩子们经常在作品前欣赏、讨论,所以,在小班开展创意剪纸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2、教师成长了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幼儿发展。
在过去的剪纸教育中,技能训练常作为一种标准训练而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但技能毕竟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知道了:在幼儿剪纸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远要比技能的获得重要得多;幼儿被动学习的局面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即活动中教师把幼儿看作主人。教师不在忽视幼儿主体地位,没有机械地执行自己的计划,而是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调整教育的内容。使幼儿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幼儿把心里的感受表现出来,并为幼儿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特别关注和鼓励那些勇于表达自己感受和真实情感的幼儿,即使他们表达上很稚嫩,技巧上也不成熟。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的老师已经普遍认识到:幼儿阶段,幼儿缺乏正确、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取决于成人,特别是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自信。我们应该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以使每一个幼儿树立足够的自信。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教师的工作有了可喜的变化:“来,试试看,你一定行。”“你剪得可真棒,没有一个人和你剪得一样。”“你剪得窗花可真漂亮,要是在有一些装饰就更漂亮了。”肯定、鼓励、强调优点、以建议的方式指出不足等,这些书本上的理论被我们的老师逐渐内化,变成自觉的教育行为。
(2)改进教学教法,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制订具体的、生动的、活泼的、快乐的、轻松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自由、愉快、充满爱的环境中参加活动,真正做到了“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启发引导,参加提议,共同探究,尊重幼儿的一言一行,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九、思考与分析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探索和研究:
1、剪纸内容的选择和技能的培养一定要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指导方法上应更深入地进行探索,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幼儿剪纸基本动作培养的兴趣起伏及动作发展具有连续性,忌间断。
3、我们以后还要做的是:更多关注幼儿,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选择活动材料,使每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高层次发展。
第三篇:大班幼儿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绥化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大班幼儿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
学生姓名: 郑 亚 楠 学 号:
201252893
专 业: 学前教育 年 级: 2012级二班 指导教师: 胡雪 讲师
Suihua University Graduation Paper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nurses
Student name
Student number
Major
Supervising teacher
Suihua University
摘要
现今我国在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对幼儿教育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在幼儿阶段展开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在合作基础上获取更多的有用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本文基于此就幼儿阶段实施合作学习教育进行研究分析,从合作学习的实际概念进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今幼儿阶段合作学习存在的一定问题如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缺乏合作能力等予以探讨,最后就提高幼儿实际合作学习效果提出合作情境的良好创设以及教育理念的良好转变等指导策略以及建议,以期为后续关于幼儿教学以及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相关参考依据。关键词:幼儿;合作学习;发展;策略
I
Abstract
Today's focus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lso paid much attention to.In the infant stage cooperation learning can promote children in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obtaining more useful knowledge, on the other hand can also help children develop mutual help and learning habits.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is the infant stag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ractical concept from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proceed with an analysis, based on today's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learning certain issues such as personal as the center, lack of a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lack of cooperation can force to be explored, and finally improve children's practical cooperation learning effect of cooper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good and education, the idea of good chang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for the follow-up studie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vides theoretica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test.Key words: children;cooperative learning;development;strategy
II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第1节 研究背景意义...................................................1
第2节 研究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节 研究目的意义...................................................1
第4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1 第2章 幼儿合作学习概述..................................................................................................................4第1节 概念界定.......................................................4
1.1合作学习.........................................................4
1.2幼儿合作学习.....................................................4
第2节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特点.........................................4
第3节 合作学习类型...................................................4
3.1正式合作学习.....................................................53.2非正式合作学习...................................................5 第3章 大班幼儿合作学习存在问题................................................................................................7
第1节 以自身为中心...................................................7
第2节 缺乏合作的机遇.................................................7
第3节 缺乏对合作要求的认知...........................................7
第4节 缺乏合作学习的评价.............................................8 第4章 大班幼儿合作学习指导策略................................................................................................9
第1节 转变教育理念改善幼儿自我为中心.................................9
第2节 创建合作情境提供合作机遇.......................................9
第3节 提高幼儿对合作要求的认知......................................10 第4节 全面实施合作学习的评价........................................11 结 论........................................................................................................................................................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12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1章 绪论
第1节 研究背景
通常来讲幼儿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工程的基石同时也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今科技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发展,国与国之间各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则对国家是否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从个人发展视角来讲合作也影响着个人人际关系以及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合作对于个体以及国家竞争影响深远[1]。基于此合作学习也成为了现今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大众和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针对学前教育来讲,幼儿正处于认知学习的发展中阶段,在该阶段中对大班幼儿予以合作学习的实际教育教学则能够促进幼儿在学前阶段就形成合作意识,这对于其后续中学以及大学学习将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现今幼儿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的比例,很多独生子女往往没有同伴同时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普遍缺乏合作行为以及合作意识。而在现今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代中怎样培养幼儿具备合作精神就成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2节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下两种:
一种是文献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以及相关的数据库进行资料的收集来大量的收集关于幼儿教育以及合作学习方面的资料,同时还查阅了关于两者之间相结合的以往的一些资料,其中包括了一些书籍以及一些文章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后续写作中奠定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另一种是观察法,也就是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已有的一些学术观点以及学术文章中进行总结以及分析同时来进行理论思想的探究,进而由此缓解研究过渡到理论实践的层面上,同时再此基础上对整个的结构进行一定的组成研究以及分析从而真正的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一定的严谨性[4]。
第3节 研究目的意义
本文对关于大班幼儿方面合作学习予以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其一,理论意义,现今针对幼儿学前教育方面的学术研究资料比较丰富,但是针对合作学习的实际研究就国内来讲还比较有限,因此本文将学前教育中合作学习予以研究能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够为该方面研究领域进行一定的补充,促进关于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不断丰富;其二,实践意义。合作学习不仅仅是需要理论教育的支撑,还需要教师具备较强合作学习方面活动组织能力以及活动设计能力。而本文也期望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实际研究为学前教育相关教师提供合作学习方面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建议,促进其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教学目标的尽早实现[2]。
第4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现今对于幼儿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国内研究以及国外研究两方面,首先从国内研究来讲,针对合作学习重要性方面研究:陆雅雯(2014)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提升人们的素养,并且可以提升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提升幼儿的全面素质,并且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基于幼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杨晨(2015)认为,“幼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而加强幼儿实际教育不仅仅是有利于幼儿自身的良好成长发展,同时更有利于我国未来国力的强盛。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其应用在幼儿阶段的实际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幼儿教育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够促进幼儿教学目标的较快较好实现。”针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教学方面研究:秦红(2012)认为,“现今的幼儿老师往往高估学生能力。纵使有些发育快孩子,他们毕竟还停留在幼儿阶段,要依赖教师正确引导,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对合作要求讲述清楚,方能帮他们构建良好合作平台,加强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孟繁慧(2012)认为,“现今针对合作学习方面流派有很多因而研究资料也较为丰富,从角色游戏视角出发可以将幼儿方面的合作学习实际划分为自发型以及组织型和相应的意向型四个层次。而不同年龄的幼儿则具有不同特点的合作学习。[3]”
其次从国外研究来讲,主要是侧重幼儿产生的合作行为方面研究:Chapman(2002)认为,“二十个月的儿童进行同伴之间的合作往往具有原始性以及零星性和相应的偶发性,而三十个月的儿童则具有较多协调技能能够对同伴行为活动予以观察和监控进而对自己位置以及行为予以调整,促使自己和同伴处于一致行为。而五岁到六岁的儿童则已经处于同伴文化中并能够成为一名合作者。”Celia A(2005)认为,“合作是建立在群体共同完成基础上实现的。而依据皮亚杰相关理论6岁儿童就已经能够形成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理智合作行为并能够主动完成合作任务。”Brownell(2008)认为,“在幼儿园中大部分的幼儿能够主动的开展合作活动85%均集中在游戏中,同时该种合作行为均属于意动情感类型的合作,而意动情感类型合作目前游戏中开展为主,大班幼儿能够在规则游戏以及构建游戏中实现理性与目的合作的发展”。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2章 幼儿合作学习概述
第1节 概念界定
1.1合作学习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经被引用在初中以及高中的实际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而将合作学习引用在幼儿实际教学中还处于一定的探索阶段。目前对于合作学习学术界还未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学者往往认为,“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以两个及以上的幼儿组成合作小组,通过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进而有效解决学习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1”美国研究者戴维森则将合作学习内涵定义在七大方面,分别是形成小组并予以问题讨论、小组成员直接交流、形成小组互助氛围、小组成员承担各自责任以及任务、合作技巧的传授、组织成员相互依赖。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对合作学习予以怎样的定义,该种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幼儿在联合状态下进行新知识的有效构建,并且在新知识构建中逐渐发展其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沟通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功能是毋庸置疑的[5]。
1.2幼儿合作学习
目前“幼儿合作学习”主要指将幼儿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通过对幼儿予以一定的引导进而促进幼儿之间能够互助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策略。还有学者则认为,“大班幼儿相较于其他学龄期学生来讲在合作学习开展的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均不同,大班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实现新事物的接受与学习,因此对于大班幼儿其开展合作学习从其本质上也是开展合作游戏。其合作游戏的特征即是组织幼儿依据共同目标完成游戏活动。”此外国外大量研究学者也认同上述国内学者观点,认为幼儿出于天性对各种游戏充满了兴趣,在园期间基本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因此针对幼儿开展的合作学习其实也就是合作游戏,但是该种认识往往被教师所忽略[6]。
第2节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价值
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幼儿融入社会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幼儿想要在生活中得到其他幼儿的帮助,就需要不断的分析和思考。分析和思考的过程可以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进而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的改善自身的不足。1 陆雅雯.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05):121-122.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另外,合作学习有助于幼儿改善自身的缺点,由于幼儿年龄相对较小,其在生活中缺乏对其他幼儿的考虑,致使其难以有效的同其他幼儿展开交流。相比于小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有所加强,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致使其在面临利益选择的过程中,依然会着重考虑自身的眼前利益。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和生活中的合作,逐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经验,进而可以使幼儿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9]。开展大班幼儿合作学习的另一重要性在于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使幼儿在相互合作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并充分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可以激发其自身的创造性,同时可以培养其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现今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理论提倡的是将技能以及知识充分的应用在互动合作活动中,并将互助合作当做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从该种角度来讲合作学习其内在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习得技能以及提高成绩,而是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享受以及体验生活。不同的生命个体均具有其独特性,而较好的理解他人独特过人之处并将其转换为自身成长中的学习资源,在将自身生命价值予以提高的同时与其他个体产生相关依存的关系。同时能够在合作中学会欣赏他人与接纳他人,最终实现与他人的共同成长与进步。而这也可以说是现今合作学习的内在真正价值。人类之所以能够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今社会正是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的依存关系,有了这种彼此间的依存,个体获得了生存而社会也得到了长久发展。
第3节 合作学习类型
3.1正式合作学习
所谓的“正式”合作学习是指幼儿教师提前进行合作活动的设计,有目的性的进行合作活动的组织以及开展。通常“正式”合作学习以划分合作小组为开展主要方式,简单来讲就是幼儿教师依据幼儿数量将其划分为均等的活动小组,并对每个小组分配设计好的活动任务,幼儿依据教师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并完成任务[7]。而在“正式”合作学习中往往幼儿之间的协作互助具有被动性。
3.2非正式合作学习
所谓的“非正式”合作学习建立在具备广泛性互助活动基础上实现,而在学前教育中无论是探索活动以及生活活动还是相应的游戏活动中均存在互助合作的机会。简单来讲“非正式”合作学习并非是教师特意组织,而是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以及自主性。幼儿与其他伙伴建立互助交往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中自发产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生合作行为。一般相较于“正式”合作学习而言教师往往对“非正式”合作学习不够重视[8]。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3章 大班幼儿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第1节 以自身为中心
在幼儿的合作学习发展中,大部分幼儿通常以自身为中心。主要是由于幼儿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其身上集中了全家人的关爱,幼儿处于长期的关爱之中,会养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导致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目中无人,经常对其他幼儿发号指令,不利于幼儿间进行合理的沟通。虽然大班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是这种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我为中心的现象。
例如大班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合作意识,不需要教师的安排就可以组织游戏的进行,但是当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班幼儿往往会将责任推脱给其他幼儿,即使是自身存在的错误,也不会主动承担。由此可见,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简单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可以主动去寻找其他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并且可以和其他伙伴进行简单的合作交流。但由于其缺乏一定的合作经验和能力,致使大班幼儿在合作过程中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着重考虑自身的利益。这种现象不利于开展合作学习,同时限制幼儿的全面发展。
[11]
。因此大班幼儿仍然存在以自第2节 缺乏合作的机遇
在幼儿合作学习的发展中,大部分幼儿缺乏合作学习的机会。具体来讲,现今随着城乡一体快速发展阶段,众多家长将重心放在生计与工作方面,对孩子给予关心陪伴非常少,很难花费时间与精力来陪孩子。而在高楼林立生活条件下绝大部分独生子女只能独自玩耍。同时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大班幼儿虽然可以进行简单的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幼儿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作经验,致使其合作行为缺乏成效[11]。另外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过于重视幼儿技能的掌握,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幼儿的技能提升,未能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机遇,诸多因素导致幼儿缺乏合作机遇,不利于幼儿合作能力的提升。
第3节 缺乏对合作要求的认知
在大班幼儿的发展中,虽然已经具备简单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但是缺乏对合作要求的认知,难以理解在活动中具体需要做什么,进而导致合作学习的过程无组织,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无纪律,不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并且不利于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教学活动时,有些老师怀揣只通过适当点拨与提示,幼儿便能清楚明了心态教学,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反复讨论合作学习内容[12]。而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幼儿想要形成认知及体验感非常困难,因此合作动机与学习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导致合作学习最终只局限于表面文章,只是单纯为了达到合作目的而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放任自流太多,有些老师为对学习时间进行控制,在幼儿还没有走入到合作学习状态中时,或者幼儿正激烈讨论时,便草草了事,造成虎头蛇尾的现象,这样对合作学习随意开始与结束,最终良好学习效果自然得不到保障。
第4节 缺乏合作学习的评价
现今在关于大班幼儿方面合作学习中还存在缺乏合作学习评价的问题。即仅仅是注重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不重视合作效果实际有效评价。具体来讲一些幼儿教师往往对合作学习的实际活动过程予以较高的关注,在活动中通过方法的创新以及活动主题的创新进而实施合作学习方面教育。但是对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够关注。幼儿在划分小组基础上完成任务即合作活动结束,教师并没有对各个小组幼儿的实际合作结果与合作过程进行点评以及总结。
此外部分幼儿教师虽然对合作活动予以了一定的评价,但是往往是以自身主观判断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幼儿教师觉的哪个小组任务完成的好就予以表扬,对于任务完成较差的则予以批评[13]。其实对于合作活动任务的完成并不代表着合作效果较好,而对合作活动的评价则需要建立在多个角度层面的,例如小组成员之间配合以及小组成员是否具有组织性等等。忽视幼儿合作互动评价对幼儿合作活动的良好开展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4章 大班幼儿合作学习指导策略
第1节 转变教育理念改善幼儿自我中心问题
在幼儿的发展中,由于家长的宠爱,致使幼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不利于幼儿开展合作学习,并且不利于幼儿素养的全面提升。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和家长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从而可以使幼儿在同班级同学、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与学习当中获得知识,并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虽然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要较中小班幼儿更加成熟,但仍然存在前文所述的以自身为中心的相关问题。因此,家长和教师需在充分认识到这点的前提下,加强和大班幼儿的沟通,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在提高其合作学习意识的基础上,以良好的沟通环境为大班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同时为其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铺垫。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以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发展。例如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对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幼儿进行奖励,使其他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榜样幼儿的行为,进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方面,由于幼儿缺乏相应的合作学习机会,致使其缺乏相应的合作意识,不利于合理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以便可以制定合理的措施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通过组织适当的活动,可以加强对幼儿的引导,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的增加活动的难度,如可以组织学生布置教室,教室可以组织幼儿搬桌子,并且不断的引导其寻找其他幼儿来合作搬桌子。通过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可以逐步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优势。
第2节 创建合作情境提供合作机遇
通常来讲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建立在随意的以及轻松的和无拘无束教学氛围基础上实现的。在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合作学习机会,致使幼儿缺乏相应的合作学习能力,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情境。例如幼儿由于具有孩子的天性,相对喜欢玩耍,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拼图游戏,教师将拼图的各个部分发给不同的学生,并且告诉学生想要完成拼图需要从其他人那里获取。而对于一些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常常独自玩耍看书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娃娃家”学习情境的良好创设,引导幼儿成为“娃娃家”的主人,而教师则可以充当“娃娃家”的客人,这个时候幼儿作为“小主人”开心的接待“客人”,给“客人”分享蛋糕以及水果和玩具等等,并和“客人”进行良好对话,这个时候教师作为“客人”可以将其他小朋友引入“娃娃家”活动中,而其他小朋友同样以“客人”的身份和“小主人”进行一起玩耍学习。通过这样的情境,幼儿可以积极的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继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能力。另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声,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和引导。幼儿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合作技能,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此外幼儿在合作学习中还能够赢得他人关注与尊重,最终实现合作技能的良好提高。
第3节 提高幼儿对合作要求的认知
在幼儿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中,由于幼儿缺乏相应的活动机会,致使幼儿不能合理的对合作学习进行认知,导致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在进行分工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点是要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在进行合作学习分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同一组别中具备素质较强和素质较弱的学生,这样可以增加其合作的能力;第二点是遵循责任到个人的原则,为了避免幼儿半途而废,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惩罚措施,以便增加幼儿的责任感;第三点是要选出组长。组长要具有合作的能力,并且要具备协调的能力;第四点是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对于不知道该做什么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可以更好的融入合作学习中。例如可以用绘画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中要具有不同素质的幼儿,如绘画能力较强的可以负责绘画,认真仔细的学生可以负责涂色。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选出组长,组长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起到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在绘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针对盲目的学生,要给予其鼓励,并且给予其适当的指导,使幼儿可以积极的融入到合作学习中,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4节 转变教育理念
对幼儿合作学习的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中,快餐式的教育模式往往提高了技术能力上的进步层次。但是学前教育往往是需要大量时间的一种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长期认知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合作活动任务完成较好很多是个体幼儿能力的展现,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进行了良好的配合,以及小组成员是否真正的体验了合作的过程,这些问题尚有待商榷。而要摆脱类似数学教育中1+1=2的教育模式,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对幼儿的合作活动的实际效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幼儿的合作学习给予多方面评价。
例如教师对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配合的小组予以良好评价,再比如教师对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序开展活动内容的小组予以良好评价等。同时教师还应该从幼儿实际合作学习过程中看到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并发掘其优点,给予幼儿不同方面的鼓励,可以鼓励幼儿活动中较为认真的态度,也可以是鼓励幼儿合作中的忍让以及配合等等,总之教师应该从注重幼儿合作学习并给予其合作学习实际效果多元化评价,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幼儿形成较好的合作意识。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结
论
综上分析可知,幼儿作为国家未来繁荣的重要实施载体,加强幼儿教育对于幼儿自身以及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合作学习作为幼儿阶段比较新型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幼儿的实际发展能够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在大班幼儿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幼儿存在幼儿缺乏合作意识、缺乏合作能力和缺乏合作机会等问题,制约着幼儿素质的提升。针对这种现象,幼儿家长和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措施,运用科学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以期我国幼儿的素质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陆雅雯.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05):121-122.[2] 杨晨.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绥化市某幼儿园为例[J].学周刊,2015,07(04):218-219.[3] 秦红.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2,02(19):174-175.[4] 孟繁慧.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9):87-88.[5] 何敏宏.浅谈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1(15):129-130.[6] 车燕虹.试论幼儿合作交往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1(2):14-16 [7] 汪艾桂,张倩.关于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研究报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5):149
[8] 刘振中.西方合作学习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1997(4):18-22
[9]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J].学科教育,2000(2):1-6
[10] 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41-44
[11] 陈琴.4-6 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14
[12] 陈琴.4-6 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14
[13] 陈琴,庞丽娟.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1):38-43
绥化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较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第四篇:浅谈幼儿剪贴画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剪贴画的指导策略
剪贴画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展剪贴画活动,正好贴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独创性,同时促进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转变观念,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传统美工活动,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技能培养,现代教育观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在剪贴画活动中,我力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引导幼儿自由活动、主动探索,使他们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首先,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幼儿模仿操作。由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无形中给幼儿制造了一个框架,约束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造成了作品单一,缺乏个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我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先让幼儿用视觉观察要表现的对象,然后让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尝试―发现等过程,主动完成作品。例如,用几何图形拼贴马路上的汽车,先让幼儿在入园与回家的路上观察马路上汽车的形状、颜色、分几部分等。车头、车身、车轮是什么形状,在什么部位等。活动时,让幼儿自由发言,说说他观察到的汽车形象,然后鼓励幼儿用几何图形,将自己认识的汽车拼贴出来。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又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其次,评价方法的转变。以往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作品效果,常以作品效果论“英雄”,很少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即只注重结果评价,不注重过程评价。其实,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只注重过程,只要能随意操作,自由想象地完成作品,就特别高兴。至于结果如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在幼儿看来他们的作品都是“最好”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注重过程评价,允许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结果,并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随时鼓励,使他们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标新立异。但是,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幼儿才不会担心因“有差错”而受到批评、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为此活动时,我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允许幼儿用不同材料大胆完成作品,允许幼儿“犯错误”,使幼儿有活动的自由和信心,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尝试,不要一发现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帮助幼儿解决。活动过程中,常会有幼儿问:“老师这样行吗?”“老师这样对吗?”“老师这儿我不会。”等等。面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也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要鼓励他们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看行不行、对不对。如“我想能行!”“试试看好吗?”“我相信你会做好!”等等。即使有必要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鼓励他们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幼儿就会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例如:一次几何图形拼贴画,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三角形、圆形、半圆形、菱形、椭圆形等几何图形。由于生活中习惯用圆形表现花,因此一部分幼儿很快用红色和黄色的圆形摆成了花,三角形或半圆形摆成了叶子。有些孩子却拿着三角形、菱形等问:“老师用这个行吗?”我说:“我想能行,摆摆看!”结果孩子们摆出了各式各样的花,有三角形角朝外,中间是圆的花,有三角形角向内,中间是圆形的花,有用菱形摆出的花,还有用半圆摆成的花,等等,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我很吃惊。他们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非常出色。有些作品是成人一下子都想不出来的。可见,多鼓励孩子,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就会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三、利用活动的延伸,培养幼儿求异思维
教学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要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仅靠一个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活动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可以使那些兴趣未尽的幼儿继续发挥,刚入门的幼儿得到巩固。因此,我常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联系教学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或在美工区继续创作,这样,幼儿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感知强烈的动植物、人物及交通工具等用美工手法表现出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创新信心。
四、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心理状态下才会产生。记得在一次剪纸活动中,活动开始,我先出示预先剪好的窗花,说:“新年快到了,老师为新年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好看吗?”“好看!好看!”孩子们被这美丽的窗花吸引住了。我说:“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也剪一幅窗花作为新年礼物呢?”幼儿齐声回答:“愿意!”看到幼儿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顺势向幼儿传授折叠剪贴的方法。于是剪窗花活动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开始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幼儿剪纸劲头也越大。
在剪贴画特色手工中,在浓厚兴趣中,幼儿举一反三,不断创新。创新是创造的基础,只要我们给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允许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推陈出新,超越自己,超越同伴,这样幼儿的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第五篇:幼儿讲故事指导策略的初探
让讲故事成为童年趣事
——幼儿讲故事指导策略的初探 内容摘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幼儿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讲故事。讲故事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如何让幼儿大大方方、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呢?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以下指导策略:培养幼儿讲故事的兴趣,选择恰当的故事材料、教会幼儿讲故事的技巧、为幼儿创造讲故事的机会。
关键词:幼儿讲故事指导策略初探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幼儿不仅喜欢听故事,幼儿还喜欢讲故事。幼儿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一些文学作品特别是故事来获得发展的。讲故事,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可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让幼儿的表述更符合逻辑;讲故事,还可以锻炼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为对故事的复述是建立在对原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虽然幼儿喜欢讲故事,但真正要幼儿大大方方、声情并茂的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并非易事。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以下指导策略:
一、培养幼儿讲故事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总是这样,自己喜欢的事就愿意去做,并且容易做得好。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上故事,才能让幼儿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1运用动听的故事打动幼儿。
幼儿 对于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教师要抓住这份喜爱。对于我来说,拿到一个故事,会先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故事的讲述基调和每个角色的处理方法。例如在《狼和七只小山羊》中,大灰狼是凶狠的、第七只小山羊是聪明的;《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中,两个主人公都是又好气又好笑的;《丑小鸭》中,丑小鸭一开始是很可怜的,受到了大家的排挤,但后来它又是坚强的,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教师 都应该吃透每一个故事,甚至每一个环节,在讲述时为 幼儿 营造一个适合的感受氛围,让幼儿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慢慢的也想学着老师把这么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幼儿。
《幼儿心理学》上指出: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里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故事教学。平时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还有表演故事等方法激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特别是故事表演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因为孩子们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例如:我在讲《三只小羊 》这个故事时设置了背景:用雪花片当成草地,一张小椅子装饰椅背当作大山,还准备了一些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的胸饰。将大灰狼雄饰挂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饿都带好胸饰,先小羊上去与大灰狼对话,小羊把走路声音说出来,中羊大羊也相同。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与大灰狼拼命。孩子们的积极很高,都要求来表演。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几乎都喜欢,也能激起孩子想说的欲望。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幼儿讲故事兴趣的目的。、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幼儿。
《浙江省保教管理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幼儿的评价工作。只要幼儿愿意开口讲,就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幼儿需要对他肯定和赏识,当你对他的表
现表示肯定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他的自尊心和信心就会增强,兴趣也会随之增长。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让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尤为重要。所以,每次幼儿讲完故事后,我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表扬,如我们班的乐乐虽然经常会紧张,但开场白较好,能清楚地介绍了自己要讲的故事的名字,我对此给予了表扬:“乐乐胆子越来大了,声音也很好听,很棒,相信他下次讲得更棒。”;健健从电脑里学讲故事,间接向其他幼儿拓展了更多的学讲故事的途径,除了可以向妈妈学讲故事,向录音机学讲故事,还可以向电脑学讲故事。对此我也给予表扬:“健健真是爱动脑爱学习的好孩子,找到了学习讲故事的好方法,大家可要向他学习哦。”„„
二、选择恰当的故事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选材是基础,故事选择是否适宜,是幼儿能否讲好故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选择的故事要具备生动、有趣、有利表达等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使讲故事的幼儿乐于表达,有助于提高表达表现的质量;也能吸引听故事的人,使人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故事中去,受到影响、感染,产生共鸣。在选材方面我是这样考虑的: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
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选择的故事要简单一点,形象生动一点,情节不要太曲折,他们偏重于动物类的故事比方说《小兔乖乖》》《拔萝卜》《小蝌蚪找妈妈》等。到了中班语言发展相对成熟一点,词汇量要逐步增加,应选择形象丰满一些的童话故事例如《跛脚的大叔》、《三根绿枝》等。大班幼儿是思维从表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但表象仍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到了大班可选择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更重的,要求相当要高一点可选择民间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如《将军卖刀》《曹聪称象》《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等。但无论适合什么年龄段的故事,都要注意故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2、所选故事的情节不能太复杂,人物不宜过多,语句不宜太长,平翘舌音过多转换的、拗口、不容易发音的字音过多的,应尽量避免。
3选择趣味性强的故事。
故事中要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如:故事《老狼卖瓜》其中老狼的几次吆喝“谁来帮我卖瓜”就有很大的表现空间,能用提高音量、拖长语调等方法来表现,使故事讲述时语言有起伏和变化。又如:故事中老狼对应聘者的挑选:认为小青蛙的叫声“咕呱”“咕呱”就好像是“苦
瓜”“苦瓜”,因而不能招聘,而母鸡的叫声“咯咯哒”就像是“个个大”,因此选择母鸡做推销员。这些有趣的情节和谐音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又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
三、交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
只有交给幼儿一定的技巧,才能把故事讲精彩,这是幼儿练习讲故事的必需过程。那么培养幼儿讲故事有哪些技巧呢?
1、帮助理解故事。
讲故事,一是要刻画人物,二是要揭示主题。幼儿年龄小,所以要帮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弄清故事主题,只有当幼儿心有所感,才可能真实生动,轻切可人。如果没有真实情感,单存的模仿,就会让人觉得装腔做势。要把幼儿的思想感情引发到位,使其有恰当的语气语调,关键还是要引导幼儿理解。《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教师在引导幼儿讲述时一定要让幼儿了解城市生活与乡下生活的差异,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时还要感受同伴之间的关爱。在讲的时候要把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的内心世界表达清楚,让听的明白原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指导正确、清晰发音。
这是讲好故事的基本条件。如果讲故事时发音不清楚就会大大降低故事的质量,影响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有的幼儿是因为舌尖音发不清;有的幼儿是说得太快,字咬得不实;还幼儿嘴巴张不开,音含在嗓子处送不出来。这就调动不起听、的积极性,感觉故事没有吸引力。
3、注意讲述时声音的抑扬顿挫。
这是讲故事重要的技能技巧。如《猴吃西瓜》,老猴、小猴、猴王、长尾巴猴,这么多的角色,要根据它们的性格、地位用不同的声调来体现。高兴时,声调轻松明快;郁闷时,声调低沉缓慢。让听众根据声音就能区分出角色和剧情的变化。注意根据情节变化而变化。如讲 到重要的地方时、老人讲话时、承认错误时、从远处喊人时、慢性子人说话时、弱者在强者面前说话时,语速 应稍慢,讲到高潮时、情态紧迫时语速应稍快。
4、学会附以一定的体态语。
这是提升故事精彩程度的有效手段。幼儿的表情、动作、眼神能为故事增光添彩。如讲到小鸟,可以模仿小鸟飞一飞;讲到小猫,模仿小猫喵喵叫;讲到难过伤心时,做哭状;讲到生气时,噘噘嘴、跺跺脚;讲故事时,眼神要与观众有所交流,根据故事情节眼神随之变化,切忌眼睛向下看,盯着一个地方不动,那样会给人目光呆滞、没精神的感觉。但要注意,动作表演要自然到位,和内容要有效配合,协调。
四、为幼儿讲创造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怎样让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一直保持下去?这需要有机会讲、有人来听。什么时候讲,讲给谁听呢?
1、在园内或班级里经常举行故事大王比赛。
园内可以结合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故事大王”比赛,也可以在班里搞一些“好听的故事大家讲”栏目,这样不仅便于幼儿通过统计发现谁的故事最受欢迎,还有利于使幼儿讲故事的热情一直保持下去。
2、自由活动时间自由讲。
在餐前的非正式集体活动时间讲,会占据大家很多时间,所以我把自由讲述安排在自由活动时间。谁来当听众呢?如果教师来当,那么多的幼儿都要讲给教师听的话,教师根本来不及听。我尝试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作为故事的听众,结]高。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家园合作。
请爸爸妈妈用文字或DV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此方法可以感受幼儿讲故事的成长过程。也可以让幼儿参加社区或是电视台举办的故事大奖赛等。
反思:
通过这样的培养,我发现幼儿的说话能力已得到明显的提高。在讲故事过程中,幼儿的记忆宝库会不断积累丰富的“养料”,从而提高说话的自信心。另外,故事还由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当然讲故事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这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我们现在所做的才是刚刚起步,如何能让孩子爱上讲故事,学会大大方方、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一个故事,还需要我们不懈的探索。
让故事伴随每个孩子的成长,让讲故事成为孩子们童年的趣事吧!
参考文献:
1、《论幼儿语言文学的接受》早期教育2005、112、《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学前教育研究 2010、10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
4、《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