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事业的重要环节

时间:2019-05-12 14: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事业的重要环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事业的重要环节》。

第一篇: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事业的重要环节

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业的重要环节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有了疑难,问问便晓”。作为企业的特殊群体,离退休人员曾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有的甚至是创建者和奠基人,他们理应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者。离退休人员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其稳定性和和谐性直接影响着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抓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群众工作,有较强的政策性、广泛的涉及面,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离退休人员能否安度晚年、家庭和睦,同时也关系着企业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1.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维护企业稳定的需要。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和谐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对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处于发展改革的第一线,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维护企业稳定大局,保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岁月的流逝让曾经的企业生力军被新生力量所取代,加入到离退休人员的队伍,由此带来的思想上、情感上、生活习惯上和收入上的变化,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和适应。特别是思想上的差距和利益上的冲突成为企业和离退休人员之间的主要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调和这些 1 矛盾,很可能使这些曾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先锋队变成今后企业发展的强大阻力。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稳定工作,已成为影响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

2.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任务。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非常重视老同志工作,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同志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离退休干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功之臣,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并要求各级党委要继续以深厚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对离退休干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对做好离退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党和政府殷切关怀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

3.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体现对老同志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体现中华民族敬老尊贤传统美德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让老同志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未来离退休人员这个群体还会更加庞大,而且是一个相对弱势群体,只有广大离退休人员生活好了,诉求少了,心态平和了,精气神足了,企业才能轻装前进,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国家才能更加富强。企业负责离退休人员服务的部门有责任继承发扬尊老敬老光荣传统,关心离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 急,帮老同志之所需,把他们的疾苦放在心上,与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成果,让他们过一个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二、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一项关系离退休人员切身利益、关系民生、关系企业稳定、关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由于受固有观念、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等原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在很多地方都是个老大难问题。“老大难,老大难,老大真正重视就不难”,再难的问题,只要“一把手”挂帅,制订措施并加以落实,既使是顽疾也能得到有效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企业一把手直接分管离退休工作,并能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部分领导认为离退休工作不是中心工作,没有硬指标,抓与不抓无碍大局,有的表现在为离退休工作部门配备的人员能力不足、素质不高,甚至老弱病残;配备的工作场所破旧狭小、设备老化;应为老同志服务使用的经费能省就省,能俭就俭,能挪就挪;工作情况不向老同志通报、重大决策不征求老同志意见、该给的福利老同志没份。长此以往,不仅使老同志思想上空虚、经济上吃亏,更让部分工作人员感到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没有作为、没有前途”的工作,导致在面对离退休人员时没有服务意识、缺乏工作热情。

2.对离退休人员心理疏导工作不重视。“新老交替”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离退休制度,本是职工年老或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离开原来的劳动或生产岗位,并能从企业获得一 定物质保障的一种劳动保险制度,是职工的一项受劳动法保护的权利。职工从企业离退休后,大多数人都能以正面的心态应对,但个别人从情感上觉得因年老无用被曾经奋斗的企业抛弃了,导致产生遗弃感,情绪非常低落,甚至满腹牢骚。再加上待遇下降和社会风气原因,有的甚至产生了埋怨没赶上好时光、对曾经拼命作贡献的行为感到吃亏、后悔的念头。部分离退休工作人员粗枝大叶、就事论事、缺少人文关怀,没有把握老同志的当下心理并进行及时疏导,有的语言生硬、态度冷默,甚至造成一些老同志心存怨气,故意小题大做,故意超出政策规定向组织提出住房、医疗、生活待遇等,达不到个人要求就上访,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和企业稳定,成为社会面的不安定因素。

3.对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缺乏创新。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转型加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龄化社会步伐加快,老年人的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迅速膨胀。与此同时,社会保险体系尚处在发展阶段,多数企业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仍采用延续多年的静态管理模式。老年人迅速膨胀的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和明显滞后的管理服务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存在很大的社会不稳定隐患。离退休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和精神上的关爱、慰藉,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解决代际关系上下功夫。现实情况却是,一方面由于各单位领导普遍年轻化,在职领导在年龄上与离退休人员一般相差

一、两代人,在职时没有共过事,离退休后接触更少,缺乏感情投入,重待遇轻服务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老同志已普遍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眼欠明、耳欠聪,卧床不起、老年痴呆、丧偶的老同志逐渐增多,他们对组织的 依赖越来越强。部分离退休职工居住、分布过于分散,跨市、跨省甚至定居国外的都有,还存在有单身家庭、空巢老人等情况,这些给管理部门带来莫大的困难。客观上讲,创新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方式势在必行。

4.对离退休人员个人资源和社会价值利用不够。企业和社会的未来发展需要每个人尽力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宏伟工程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当事人。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但在现实中,由于各方面对“老有所为工程”不够重视,老年人奉献社会没有良好的机制、平台,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导致奉献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发挥离退休人员个人资源和社会价值工作做得不好。离退休人员长期在企业建设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是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把离退休人员组织好、团结好,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他们就会成为党在基层、在企业、在社会的一个重要支柱和一支重要力量。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要求,要发挥老干部的经验优势,发挥他们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离退休人员工作部门要充分尊重老同志对企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们继续为企业、为社会、为人民做力所能及工作的真诚愿望,进一步发挥好离退休人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三、为离退休人员做好服务工作的有效措施

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关系离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直接体现党的关怀,直接关系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要把解决思 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加强服务管理与开展活动结合起来,把尽力为离退休人员办好事、办实事同发挥他们的个人资源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1.健全完善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体制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由企业党委或行政一把手直接分管,将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共布臵、同考核,在年度预算中列支离退休管理专项经费并专款专用,配备熟悉老同志工作、热爱老同志工作的精兵强将,配备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优先配备较先进的办公设备。二是明确机构管理服务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有关离退休人员的方针、政策、规定,合理安排专项资金,保证离退休人员政治生活待遇始终保持合理水平,及时掌握服务管理动态信息,认真开展帮扶救助,及时掌握群体思想动态,全力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保障,保持企业与地方沟通顺畅,制定有效缜密的应激预案。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管理机制,实行帮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生活困难离退休人员基本台帐管理制度,定期研究生活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建立健全再就业帮扶机制,积极协调劳动部门帮助解决离退休人员子女下岗再就业问题,必要时进行求职观念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特殊困难救助机制,设立离退休人员生活困难保障基金、重大疾病大额医药费周转垫付基金、企业离退休人员住房困难补助基金、医药费节约奖励基金、特殊困难预备基金等,科学确定扶助对象,不定期进行帮扶;建立健全遗属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对无任何收入来源、生活十分困难的离退休人员遗属进行基本生活保障。2.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两个待遇”。一是抓好政治待遇落实,成立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定期组织老同志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了解重要会议精神和改革发展动态,确保老同志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大事;实行情况通报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向离退休人员传达、通报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听取他们对企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重大活动参与制度,企业召开党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制定、发布重大决策,举办重大庆祝或纪念活动,均邀请离退休人员代表参加,支持和鼓励老同志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贡献力量,有条件的设立相关奖项,每年进行表彰奖励;每年为离退休人员订阅适量报刊,发放学习笔记,支持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二是抓好生活待遇落实,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发放企业相关补贴,积极为各项离退休人员活动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及时规范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联系离退休人员工作制度,加强与老同志的联系和沟通,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和老同志生日上门走访慰问;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积极为老同志开展休闲健身等文体娱乐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有条件的可组织路线适宜的“踏青”、“赏花”、“洗温泉”等健康疗养活动,或到祖国各地风景名胜观光旅游,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离退休特殊困难人员进行调查摸底,针对助医、助学和助困等具体情况,制订落实救助范围、条件和标准,真正做到“真困难真帮助”,及时传递企业对特困人员的关爱。

3.创新思维开展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一是建立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将离退休人员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爱好特长、理论学习、集体活动、走访慰问、日常交流、存在困难、帮扶救助、思想动态等各类信息准确录入、动态更新,以方便进行管理服务;二是建立网上党支部、开辟网上学习园地,建立夕阳红QQ群、公共联络电子邮箱等为离退休人员量身打造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间的实时沟通平台,做到平时互通有无、困难来临时守望相助、必要时企业帮扶;三是完善和新增老同志活动中心服务功能,组建离退休人员医疗管理服务队,设立心理咨询疏导室,把握兼顾“听”与”说”、“情”与“理”、“冷”与”热”、“虚”与“实”、“前”与“后”、“大”与“小”多种关系,为离退休人员交流情感、消除寂寞、平和心态、开展人文关怀、进行精神慰藉、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提供便利,对久病卧床离退休人员定期开展上门服务、上门慰问、上门诊治等活动,帮助联系购买轮椅、助听器等辅助生活用品;四是减化管理服务流程,采取将实物福利发放改为持代金券到附近连锁超市自主领用、医疗补贴多次发放更为一次发放、本人亲领补贴救助更为亲属代领、现金发放改为打入指定银行卡、到企业办理事项更为企业主动上门办理等多种手段,多角度、全方位站在离退休人员立场思考问题、制定措施,真正将好事办好、实事做事;五是适当承担部分社会和家庭功能,力所能及地为离退休人员解决采暖费报销、外出用车、看病挂号、健康体检、日常护理、子女就业、丧葬服务、照顾遗孀等事项,让离退休人员感到贴心、暖心、放心、凝心。

4.创造条件有效发挥离退休人员价值。一是为离退体人员发挥个人价值打造政策平台,明确老同志通过建言献策、专业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各种方式参与 企业建设的合理报酬、奖励、收益、社会保障,明确老同志创办科技、经济等实体在资金、技术、物资、税收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明确将老同志纳入各类人才奖项评选范围,通过财政补助、单位筹集、社会募捐等渠道设立“老有所为”基金等,引导离退休人员根据本人专长和社会需要为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为离退休人员发挥社会价值搭建支持平台,根据老同志“智”强体“弱”的特点,按照“统一协调、市场主导、按需聘请、个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利用他们的阅历和经验,鼓励他们开展扶贫帮困,化解邻里矛盾,维护社区治安,管理交通秩序,绿化美化环境,关心青少年成长,参与市场管理、物价监督、普法教育、移风易俗等公益活动;三是树立各方面先进典型,如“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老有所为先进集体”、“ 离退休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先进典型”、“ 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典型”、“ 学雷锋标兵”、“ 离退休先进个人”、“ 优秀儿童工作者”、“ 感动**十大老有所为人物”等,不断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彰显离退休人员取得的成绩,示范带动更多优秀老同志加入其中。

第二篇:三亚市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精)

三亚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人事劳动保障局 关于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府[2003]157号

三亚市企事业离退休人员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市人事劳动保障局二00三年八月二十日)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向社区延伸,加快构建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深化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和不断提高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为宗旨,充分利用城市社区资源,努力实现企事业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他们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工作内容

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离退休手续后,其管理工作与原单位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主要内容是:

(一)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为企事业离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和各项咨询服务;

(三)跟踪了解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四)帮助死亡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的家庭申请丧葬费和遗属津贴;

(五)集中管理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组织企事业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经常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七)建立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八)组织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康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社区管理服务机构在做好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劳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机构设置

(一)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在市、区(镇)、社区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管理模式。

1、在市社会保险事业局退休管理科加挂“社会化管理服务科”牌子,人员编制由4人增到5人,增加1人。

2、在河东、河西区管委会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中心,正科级事业机构,人员编制各3名,设主任各1名。在各镇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同时加挂镇农村养老保障站牌子,实行2个牌子,一套人马。人员编制各2名,设主任1名,由镇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任,设专职人员1名,从镇政府核拨经费的事业编制中调剂解决。

3、在河东、河西区管委会所辖居委会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居委会主任兼任站长,河东、河西区5个社区居委会各配备2名编制,其他居委会配备1名编制(见附表),经费由市财政按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统一核拨。

(二)海军4802工厂的离退休人员由单位负责管理。

工作职责

(一)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社会化管理服务科工作职责:

1、研究和制定全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职责,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2、指导社区开展接收、管理企事业离退休人员档案工作,负责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下转工作;

3、指导社区做好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生存情况调查工作;

4、负责对社区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社区开展学习教育、文体和社会公益等活动以及搞好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咨询服务;

5、负责将托管的破产、改制的企事业离退休党员转人社区管理,协助企事业单位做好离退休党员移交社区管理的工作;

6、负责对各社区开展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7、做好社会化管理离退休人员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8、做好其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1、接受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学习;

2、接收和管理转人的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的档案资料、组织关系并将其转人社区服务站;

3、建立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基本数据库,协助管理好其他社会保险关系;

4、指导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开展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和开展离退休人员生存情况调查,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变动、增减情况,准确上报各种数据;

5、配合市、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和有关部门做好帮困解难、上门慰问及特困离退休人员生活保障工作,为离退休人员解决实际问题;

6、协助做好辖区内高龄、孤老、重病行走不便需特殊照顾的离退休人员上门发送养老金工作,引导社会力量为他们提供生活照顾服务;

7、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文体、医疗、保健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和向离退休人员宣传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

8、做好其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

1、在市、区(镇)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的指导下,做好为辖区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2、准确掌握辖区内离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协助做好领取养老金资格认定工作,防止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

3、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4、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医疗保健服务活动;

5、探访、慰问离退休人员和做好孤寡、残疾、伤病的离退休人员的帮扶服务;

6、组织企事业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经常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7、向离退休人员宣传社会保险法规、政策。

经费来源

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向社区延伸,是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在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后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开拓性的重要任务,国家劳动保障部明确提出在2004年底前要基本完成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项目繁多,因此,要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场地到位,必须有经费做保证。

(一)经费类别

1、各级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性(或补贴性)开支和日常办公经费;

2、社区离退休人员活动经费和相应设施(办公室、阅览室、棋室、室外健身场所等)建设费用;

3、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扶助性建设服务经费。

(二)经费来源

1、按照“工资跟着编制走”的原则,各区、镇、居委会设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按编委下达的编制数核定;办公费、业务费等公用经费按预算定额核定。

2、管理服务工作经费、离退休人员活动经费和相应设施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由市财政根据各社区工作量、组织离退休人员活动工作计划、社区活动场所建设以及筹措资金情况统筹给予安排。

3、社会集资:新办理离退休的人员按每人每年150元,按平均寿命75年计算,在办理离退休人员管理职能移交时,由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向企事业单位收缴:经济效益好工资足额发放的,一次性缴纳;经济效益差一般能部分发放工资的,按50%的比例缴纳,并签订缓缴协议,逐步还款;经济效益差发不出工资的,报政府批准后减免;企事业单位破产、撤消、解散的,从单位清算资产中一次性缴纳,无能力缴纳的,可用房屋、地产抵交,做为社区管理服务和离退休人员活动场所。

4、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扶助性建设服务经费由市财政视具体情况给予支持。

(三)经费管理

筹集到的经费,由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设立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物价等部门的监督。

实施步骤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诚安副组长:容丽萍

成员:组织部、人劳保局、财政局、规划局、民政局、卫生局、文体局、工会、共青团、妇联、企业工委、社保经办机构,各区、镇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辖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负责日常工作;

(二)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为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创造良好氛围(由社保局负责);

(三)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协助解决社会化管理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

(四)组织试点。选择河东、河西区管委会2-3个居委会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由社保局负责);

(五)按属地管理原则,省直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如列人我市社会化管理,参照本方案执行;

(六)市社保局拟定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工作日程,按时完成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区(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在医药费结算方式上对社区内的企事业离退休人员予以适当照顾并提供方便;

(二)组织部门要加强街道和社区党建工作,指导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加强对企事业离退休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计划部门要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四)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及时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及时向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五)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统筹考虑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所需经费;

(六)卫生部门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就近医疗提供方便;

(七)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快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组织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

(八)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机构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务网络,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为企事业离退休人员特别是为高龄、孤寡、病残等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提供义务服务,并在维护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篇: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

摘 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包含很多方面,是一个大的工程,但是人民群众永远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想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是关键,而人与人之间和谐又需要和谐文化的滋养,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建设才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和目标。本文就群众文化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和谐;精神文明;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05-0

1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它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精神深层次需求上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承载着广大群众的美好生活理想,还消磨着人际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裂痕。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必要保障就是这种面向社会大众的、由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看来,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党一贯执行的一项方针政策就是: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这也是保持我党队伍纯洁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任务就是: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建设群众和谐文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能够真正认识到建设群众文化的积极意义,把握好科学建设群众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实践的经验,努力构建一个更好的人文环境。

一、群众文化的概述

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为需求的文化就是群众文化。它最显著特点就是群众主动参与性,使群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群众文化能够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来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从而能够最广泛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来共享、共建和谐社会。

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和谐统一,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别具一格的文化价值。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的参与也没有任何的年龄和艺术形式的限制,只要是爱好艺术、敢于实践的群众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形式。从另一方面来说,群众文化在开展过程中传播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不仅感染和吸引了不同阶段的人群,还促进了群众文化在各个民族、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多样性的群众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和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群众文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灵魂

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经济飞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可很多人并没有因为金钱的增加而感到越来越快乐。这就凸显了一个目前存在的社会现象:更多的金钱和物质并没有给人际社会带来最简单的快乐,人际社会同时还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需要广大群众的参与和认同。而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能够给社会提供精神食粮,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核心。

(一)群众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向往和追求的就是稳定的和谐社会。竞争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有竞争就会有利益冲突,竞争的产物就是利益均衡失调,利益均衡失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人们心理失衡从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群众文化更好的充当了优化人际社会之间关系的润滑剂。现在在我们的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群众文化的聚集地,群众文化越活跃的地方,便是群众安居乐业之所。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积极的群众文化活动,唱歌也好、跳舞也好、运动健身等等,都会给我们的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价值和精神享受的良好平台。在积极参与群众文化的活动过程当中,人们很容易地就把在现实社会中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痛苦遗忘掉,人际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得到良性的改善,从而对实现社会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群众文化不仅主张弘扬正气、凝心聚力、陶冶情操,还具有提高素质、舒缓压力、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多种功能,所以说群众文化在人际社会的和

谐共存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以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为一体,表达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共同追求。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

(三)群众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和谐理论,比如老子的“法自然”原则就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黄老学派则将“法自然”原则理论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和则能久”的思想,它认为万物一定要按照“和”的规律来运动变化,这样才能生生不息、永无止境。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早就被我们的群众文化所继承。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艺术演化出“以和为贵”的处事哲学和“家和万事兴”的和谐伦理,其中不乏“和气生财”生意上的追求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并以多元化的文化艺术形式来传承、发扬。自古以来,和谐文化、和谐思想的理念,一直沐浴着我们的民族,促使它成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积极发展群众文化,本质上就是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追求。

群众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一个社会是否稳定和成熟的标志是和谐,它不仅是自古以来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和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而积极发展群众文化,让群众文化更加繁荣昌盛,则是对人民群众这种理想追求的鼓励,也是对这种根本利益的维系。

三、提高群众文化,创建和谐社会

要想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就要努力的构建和谐社会,积极的为社会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伴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表现得越明显,人们的心理变化、内心的矛盾在不断的扩大,一触即发,社会现象也变的越来越复杂。现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很微妙,人们开始不再信任彼此,相互猜忌和指责,这样就直接导致人们在长期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不断加大,人们的心态也都慢慢的开始变得浮躁起来。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人开始憎恨社会,他们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各种危机(住房危机、物价上涨、事业危机),全怪在社会头上,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不安的情绪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时候都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来宣泄压力,很多人开始憎恨社会、报复社会,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一些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的发生。这样的例子这些年有很多,公共场所爆炸案、学生被拐卖事件、枪击事件时有发生。就目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想到改善社会矛盾的好办法,要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够一味的埋怨社会,要学会妥善的处理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这样社会才能够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提高群众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创建意义非常重大,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奋斗。群众文化以其独有的和谐特征,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和谐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他们相辅相成、无法分割,是一个整体。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是社会和谐,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的前提是和谐,基础是群众,只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才有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的安居乐业。社会是由群众组成,群众来自于社会大家庭,所以加强群众文化的教育,社会和谐也必然就随之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波澜.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与社会和谐[期刊论文].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9).[2]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的群众文化建设:“下里巴人”的重建?[期刊论文].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6).[3]胡守勇.社会转型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质、困境与方略?[期刊论文].民族艺术研究2011(6).

第四篇:打造服务品牌 构建和谐海关

构建和谐海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海关是我们现代海关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在需要。和谐海关包括海关内部的和谐和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也包括海关与外部的和谐。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包括海关与社会的和谐、海关与企业的和谐、海关与相对人的和谐。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就是创造文明、廉洁、高效和公开、公平、公正、方便、快捷的通关环境。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海关打造深入人心的服务品牌,促进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发展,以期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海关的目的。

服务品牌是服务主体及从业人员在提供服务中,形成独特的服务模式、业务技能、接待艺术,被社会或消费者所认可和信赖的特定服务方式,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先进性,科学性,战略性等特点.创建服务品牌对服务主体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海关的通关现场作为一个为进出口企业服务的窗口,创建一个有特色的,让服务对象信赖的服务品牌,对树立海关形象,提高通关效率是十分有帮助的。

一、如何创建服务品牌

提升服务品质。俗话说得好:百姓口,无字碑。让企业满意是创建品牌的必由之路,服务则是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最直接因素。

1、树立企业焦点意识。所谓企业焦点意识,就是指服务策略、服务系统、服务人员均应以企业为中心。服务的价值是由他们来评判的,我们应该随时了解掌握企业的愿望和要求,并想方设法满足其中合理的部分。在这种意识下,因为机器故障、人员缺乏等所谓客观因素造成服务延迟等解释都是不能成立的。不能让企业去适应、体谅海关工作的所谓实际困难、客观情况,应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正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及早转变观念,从上到下,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灌输以企业和货主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这是提升服务品质的前提。

2、建立科学的服务系统。服务品牌需要科学管理的支撑,在一个重复罗嗦、颠倒错乱、漏洞百出的服务系统上开不出品牌之花。应立足于实践,本着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原则,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流程,尽量使服务过程简化、规范化、标准化。应该说,科学的服务系统是创建服务品牌的客观基础,有了它不一定就能创出品牌,但没有它却一定创不出品牌。

3、推行亲情化延伸服务。服务系统的完善、服务的快捷、准确固然重要,但如果这一切都是以机器人的方式,在冷冰冰的状态下进行的话,服务对象往往也不会认为受到了很好的服务。软性的质量如服务态度、移情性(设身处地地为客户服务)有时会更重要。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对方的感觉是无数细微的正面或负面的小事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受有形的事物影响,也会受无形的事物影响,而且并不总是客观的。见面时的一声招呼、一个微笑,事虽小,但意味着你对他们的尊重,并有为他们服务的意愿和诚意。

4、开展创意服务,突出独特个性。有个性的东西更有魅力,更容易被人记住。服务的目的可能雷同,但服务的方式却可以千差万别,整天一副老面孔当然不会给服务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个性化的创意服务是塑造服务品牌的捷径。

5、妥善处理投诉。遭遇投诉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对于企业的投诉,须建立专门的投诉处理部门和程序,由专人负责接受企业的投诉,限期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客户,直到他们满意为止,把一些不利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当服务出了错时,不要只是采取恢复性的补救措施,更要为服务对象提供超出其预期的帮助,从而变投诉为机遇。

二、创建服务品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建服务品牌是一项新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来对待,不可盲从,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创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把关第一,服务并重

海关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在创建服务品牌上与企业有很大区别。海关工作是很严肃的,在涉及到原则的问题上,容不得讨价还价,海关服务只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要求中合理的部分,但如果企业提出过分的要求,违反了海关规定,不按规则办事,海关服务再好也不能迁就他们。可以说海关热情周到的服务是为守法企业准备的。只有在把关到位的前提下,才可以谈服务。创建服务品牌决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海关法规为代价。

(二)质量为首,注重实效

实施服务品牌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推出便于识别的特定标志,传递海关的各种服务承诺,进而提高企业对海关的认同感,信任感,创建服务品牌一定要从起始阶段就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在“质”和“量”的关系上,要以后者服从前者,始终坚持宁缺勿滥,注重实效的原则,尽可能做到一开始就让人们对服务品牌有良好的印象,避免由于品牌标准低、质量差,让服务对象产生怀疑和反感,使服务品牌建设陷于被动局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扭转将是很难的。服务品牌的质量,具体体现在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态度、服务时间等要素上。创建服务品牌时,我们应对这些要素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并逐项加以落实。

(三)抓好培训,提高素质

服务品牌的实质,是海关以通关现场为载体向企业作出的服务承诺。服务品牌的创立过程,就是服务劳动和劳动者的工作品质被鉴定和被承认的过程。品牌是人的品质的体现,只有人的品质的提升,才会有服务品质的提升。所以,创牌贵在树人,要下大力气抓好关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关员的素质。这是创建服务品牌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关员服务思想、服务态度问题,进而自觉地、自愿地、创造性地为企业提供最佳服务。通过培训,要使广大关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微笑服务的形象。

(四)典型引路,搞好示范

在创建服务品牌时,不可一哄而起,全面开花,应先抓好典型,待积累经验后,再以点带面,逐渐扩大建设范围。为了增加创建成功的把握,选择的典型应是企业关切度高、涉及的消费者多、人们使用频率大的服务项目。由于它可以给众多的人带来益处,因此往往会很快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以上是我在创建海关服务品牌上所作的一点探讨,相信在广大关员的共同努力下,服务品牌之花一定会早日绽开。

第五篇: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干群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然而,实现这一切无不需要人的努力和作用,干群关系的和谐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为,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突出反映在干群关系的和谐上。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深层问题是干群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一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有扎实牢固的基础,才具有相应的完整性,才能营造一种真正的和谐氛围,进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全面发展,使我们能更好地放手解决和处理其他社会矛盾。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束缚其他诸多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及完善,甚至影响到和谐社会向更深更广泛的层面发展。

就当前而言,各级政府及领导难以处理的,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新闻媒体报道较多的,是因干群关系失调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纠纷。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干群关系缺乏和谐,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对身边的领导和干部失去了依靠感和信任感。在群众心里领导和干部不再是自己的贴心人、领路人,从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干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究其原因,除了群众对上级政策或指示一时难以理解和不明白外,大多数系我们干部的自身原因所致。就目前而言,影响干群关系和谐的因素主要有:

一、干部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尊重民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党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人民群众。然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和官员口口声声说尊重民意,以人为本,但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说做之间总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对伤害群众利益和感情的事视为儿戏,不当回事;凡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总是我行我素,胡乱决策,从不考虑群众的想法。有的领导干部不能端正思想,摆正位置,言谈举止中常常表露出趾高气扬,居高临下的姿态,这又如何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呢。

二、干部的自身素质差,缺乏求真务实、公正办事的良好作风。工作中,我们有些干部自身严重存在着思想、理论、认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素质低下的问题,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在应对复杂问题时尤其显的被动。当遇到利益冲突时,不是先群众后自己,而是与群众争利益,争好处。在处理问题时厚此薄彼有失公正,使干部的诚信度失衡。加上官僚主义作风,衙门作风、形式主义严重,常常是脱离实际,劳民伤财,使群众极为反感。

三、是干部缺乏严于律已、扎实工作的实干精神。群众常说:干部干部先干一部。而我们有些干部不是忙于为群众多想事、多办事;办实事、解难事,而是忙于个人的利益,在如何迎合领导,如何显示“政绩”,如何拉关系上动脑筋下功夫,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因此,心沉不下来,做事不实在。有的干部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凭借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捞取个人好处。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思想工作不深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表面看似干群关系,但从深层来讲就是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我们的干部难免有失误之处和不到位之处,关键是不怕失误,只要有勇气改正,从失误中接受教训,还群众一个公理、明白,群众是会理解、同意的。但问题往往不是这样,当我们的干部给群众造成伤害之后,给集体造成损失之后,不仅不自责,得不到应有的惩戒,反而说群众觉悟不高,没水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大事化了,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你要反映问题,则被扣上越级上访的帽子,以权压人,以势唬人,压制群众上访,不让群众说话。如此这般,怎能使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又怎能与群众在思想上合拍,感情上共鸣,行动上一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群众为本,一事当前首先应想到群众,从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出发,听民心,顺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干群关系的和谐。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合格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存在的问题。在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行政管制型向合作服务型转变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要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改变。因此,要尽快改善目前的干群关系,纠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有损群众利益等一系列问题。让广大干部从思想上真正明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干部带领群众去实现,脱离群众,没有良好的干群关系是办不到的,特别是在广大基层,我们的领导及干部与群众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的态度和认识。如果我们的干部对自己放松严格要求,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起来就会打折扣。处处想到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的重要方针政策。做到善为群众办大事,敢为群众办难事,乐为群众办实事,真为群众办好事。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谋求利益得实惠。做到这一切,不愁干群关系不和谐。

面对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任务,各级干部所面对的工作领域更加广阔,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方式更加多样,等等这些,都对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具备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本领,不具备吃苦耐劳、扎实肯干、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就很难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和竞争,就很难满足群众对干部的依赖和信任。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首先在于各级干部,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新的重大考验。各级干部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能否自觉做到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决定这一问题成败的关键和基础。因此,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勇于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除此之外,要从制度上对干部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思想教育是一方面,但不是万能的。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和评价干部的机制,尽快创新基层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的选拔任用机制;在基层领导岗位中切实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品德和能力选拔干部和以岗位需要选拔人才的机制。真正把群众对干部的评价纳入干部的考核、升迁上。对那些伤害群众利益的干部,要坚决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理,让群众的利益真正得到维护和保证。

下载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事业的重要环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离退休人员服务是打造和谐企事业的重要环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服务为宗旨 打造安全卫生食堂

    以服务为宗旨 打造安全卫生食堂 ——长江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饮食中心举行座谈会 (通讯员司宇)为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交流,吸取广大学生关于饮食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促进食堂健康......

    打造和谐满意品牌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打造和谐满意品牌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近年来,福山区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广泛开展“和谐政务、满意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引导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什么行为.DOC

    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什么行为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的。它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思想。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

    会场服务是保证会议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环节

    会场服务是保证会议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环节,会场服务工作内容很多,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引导座位大多数会议,与会者的座位都是事先安排的,与会者应该对号入座,或者将会......

    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电力服务[范文]

    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电力服务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电力服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

    打造水文物探特色 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打造水文物探特色 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记中国煤炭水文地质局物测队队长倪新辉 2010-10-26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水文物测队队长倪新辉,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

    创新服务理念 打造和谐环卫(样例5)

    创新服务理念 打造“和谐环卫” 公司在的服务理念是,倡导“和谐服务”理念,有效地履行工作职责,搞好环卫管理与服务,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工作理念体现“和谐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使我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有段众所周知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