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2 14:3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

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序论】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教师团队,就是要建设一支富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团队精神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共同学习和共同创造,强调共同的责任、地释放,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在统一的目标下自觉地承担责任,并愿意为实现目标协同合作、共同奉献,而这些正是教研组建设的主要目标。

教研组作为学校管理流程之一,它也在课改实践中运行着。但是纵观教研活动的实践过程,农村学校在教研组建设方面与城区学校相比,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教研组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理智地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农村小学教研组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影响教研组发挥的功能。农村学校的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下“教研”这个词语的内涵理解不透彻,教研活动缺乏研究氛围。主要在于农村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农村学校教师的“教研活动”通常都习惯于走过场,是“完成任务”。虽然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但这样的影子还是随处可见。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开学初,教研组也制订了计划,但那一般是为了应付检查。平时按计划正常开展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有时还要受到学校其它工作的影响,能免则免。有时虽设想很好,往往因时间紧,落实少,执行不力。评课时,基本上是能推则推,能不说尽量不说,实在没办法非得说了,也尽拣好听的说,生怕说重了,上课的人会误会。由于活动的随意性,实际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3、组内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同一个教研组,每个教师毕业学校、工作经历、年龄、性别、教学风格、生活习惯、个性特点、个人修养等方面,各不相同。这给教研组平时开展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一般开展的活动都是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或理论学习,活动形式陈旧,活动内容单调,新型有吸引力的活动较少,时间长了,教师易产生厌倦感。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师群组,目前农村小学的教研组建设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农村小学教研组存在诸多问题,必定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水平提升。因此,有必要从团队建设这个角度,总结提炼优秀教研组的经验,并向全校推广。为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团队建设的进程,深刻领会育局开展的“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的精神,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导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各条线的配合之下,进行了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并取得了一点点收获。

【本论】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是教师研究教法学法,提高个人专业素质的主阵地。教研组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风,有利于凝聚人心。这种“人心”就是一种团队精神的体现。团队精神表现在教学教研方面就是敬业、钻研、合作、探究、交流等内容。团队精神要求组织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进行协调,共同合作,建立团队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体现“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

通过学习讨论教师逐步统一认识:在现代学校中,教研组应弘扬团队精神。让每位组员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教研氛围中,最大化地激发其内在潜力。教研组荟萃集体智慧,让组员学会用团队的睿智和力量应对各种教育新变化,使教研组如雁阵般翱翔。

教研组内应达成一致的教研目标。以往学校对教研目标达成的管理基本上采取“制度+任务”的控式管理,对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甚至完成任务的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的管理在追求整齐划一的同时,失去的却是教研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我发展的动力。要打破这一瓶颈,就要下移管理重心,充分给教研组全力,让教研组自主设计发展目标,围绕目标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人人参与、自我设计、共同发展的团队教研目标,拓展个体与团队的发展空间。有了这些认识,学校开展了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

一、教研组机制的研究——重在规范

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完善教研组机制,只要建立规范的教研组各项机制,教研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有序的开展,因为根据学校特点,制定了以下一些制度。

(一)教研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组织,具有教学管理职能。为了规范管理,制订此项制度。

1、组织本组教师认真撰写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每期开学第一周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阅读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的基础上,安排好全期教学工作,制订好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撰写好教学工作计划,并统一上交教导处。每期期末考试前一周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回顾全期教学工作,总结各自的工作亮点、成绩和值得借鉴的教训,撰写好教学工作总结,由教研组长统一交教导处。

2、协助教导处搞好教学常规检查。每月一次的教学检查,由教研组长收集本组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活动记录本、作业本、读书笔记本等,统一交教务处(教导处)。在教导处的安排下做好教学检查和评价,并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典型和不足反馈给本组教师。

3、组织好质量检测。每次检测教研组要针对学生实际精心命制试题,确保试卷质量,做好试卷保密工作;考试结束后组织教师采取流水作业的形式阅好卷,完成成绩的统计和试卷分析工作,并做好试卷讲评。

4、抓好学科竞赛。语文、英语、数学、艺体组等必须组织好竞赛培训,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知识或技能竞赛活动。

(二)教研组学习培训制度

为推动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建设业务能力过硬的书香型、学习型教研组,特制订本制度。

1、业务学习制度

(1)每位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教育教学信息,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

(2)准时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时集中精力,认真作好学习记录,讨论时积极发言。不得无故缺席,不能出席,须事先请假。

(3)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进行,集中学习两周一次,教师每天业务学习时间不应少于一课时。

(4)坚持“五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订一份专业杂志,作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习体会,在组内作一次读书感悟中心发言。

2、培训制度

(1)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是教研组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教研组应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师的业务培训。本学期在进修学校的精神指示下,重新制定了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校本研修方案,更加完善教研组的各项制度。

(2)教研组的培训采取自培和组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研组应要求和帮助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方向,制定自培的学习、发展规划,并督促其落实到位;教研组的培训采取整体规划、专题推进的方式进行,可专题辅导,亦可专题研修,其内容侧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教研组的培训每学期不少于8次。

(3)教研组要积极让教师多外出培训。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学习结束后应及时将学习情况进行汇报,通过上模仿课、汇报课、材料汇报等多种方式在学校内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4)每位教师必须准时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培训时不讲小话、不做他事,作好笔记,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不能出席者须事先请假,教研组每期须交一份培训工作总结。

二、教研组建设的研究——重在有效

1、狠抓队伍建设,确保教研“轮子”顺利运转。明确:校长、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普通教师这一职责层级。实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校在重视物色组长人选基础上,重点抓培养和培训。帮助组长熟悉业务,进入角色,提高领导水平,提升教研品位。

2、加强氛围建设,努力提升教研文化。强化氛围先从规范活动抓起,并抓好落实;构建目标机制,既制定好近期计划,有明确主题和具体活动方案,又有考核评价措施,更有教研长远目标,促使全体教师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尤其注重隐性教研,提倡业余时间不拘形式的个别探讨,引导教师随时随地切磋交流,在团队力量的引领下,促使教师增长教学智慧,提高个体教学能力。

3、重视个性差异,科学分工搭配。教研组就是一个大家庭,各有各的个性、气质特点,教研组长要让这么多成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协力,互帮互助,形成合力,最终完成目标。因此组长要细心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心理特点,特长爱好,要让表现欲比较强的教师多参加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喜欢安静好动笔的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挑大梁等。因此,在教研活动中,要提倡平民教研。克服组长唱“独脚戏”、骨干教师“挑大梁”而普通教师做“看客”现象,努力做到每次活动有明确主题,并细化活动内容,要落实责任人和主讲人,轮流做东,让每个教师都有“表演”机会,给予他们“话语权”。活动主题和内容要瞄准课堂,抓住课堂“主阵地”。

4、借助托管,架构教研联合体。对我们学校来说,教研组团队建设是比较薄弱的,因客观条件制约,教研工作难以开展,长此以往,教师会进入校本教研“集体无意识”的怪圈。面对这个问题,教研组长必须想法设法及时收集教研情报和各种有用信息,通过和二师附小结对子,寻找教研合作伙伴,架构教研联合体,通过不同形式的借势造力,在“输血”的同时逐渐提升教研组的自我“造血功能”。

三、教研组活动模式的研究——重在精细

教研活动时教研组建设的重要 载体,是教研组成员间共同探究、相互磨合的必要过程。只有通过有计划地扎扎实实地日常研训活动才能形成深厚的教研风气,进而激发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教研组团队建设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一)同伴互助式教研

我们教研组本着把个人智慧群体化,群体智慧个人化的宗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上作大胆改革,不断探索、互补互助。

1、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先导,构建教研活动的平台

我们感到理论观念上的模糊、缺乏,会导致行动上的盲目。所以针对组内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而理论功底薄弱的特点。又配合教研组的科研课题,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注重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教研组活动时各位教师通过自学,交流等方式领会二期课改的精神。通过学习,教师们了解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其次,通过教师对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新教法的交流,来共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如在外出听完课后马上组织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学习长处谈体会,寻找可借鉴之处,对于不足的地方探讨可行的修改,通过评课促提高。

2、加强科研课题的理论学习

(1)学习资料:由教研组长牵头,发动每位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资料,自发学习。(2)学习形式: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教研组活动中把每人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成为每位教师的资料库。

这样的教研活动,改变过去的教研与科研工作由组长一包到底,而是让每个组员参与进来,激活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践反思式交流

建设一支反思型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校和教研组必须集中精力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点。因此帮助和指导教师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对促进教育改革、理智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本研修中被认为最核心的一项就是实践与反思。因此学校组织各教研组采取实践与反思的研训模式:独立研究——对话交流——实践研究 ——再对话交流——深度反思——行为修正。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群体性的研讨交流,思想碰撞产生火花,把日常的教学与教研整合为实践研究行为,同时达到了团队建设的目的。

如:重视日常教研活动

我们的教研活动除去固定时间外还在每天的有效教研时段中时时进行:课前我们一年级的四位老师汇聚在一起谈谈今天的教学新思路,于是,彼此总会有所启发,及时修正一些教学方法,哪怕是补充几道好题型也收益颇多;课间会把课中得失告诉还未上课的老师;放学后更是老师们畅所欲言的好时机,大家谈一天的课后心得,谈怎么讲透一个知识点;谈怎么渗透二期课改精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老师们每天在同伴的互助中都能获益良多。教研不一定是要很隆重地组织教师到指定的地方,围坐在一起,可以在办公室里很随意地聊聊,以一种很轻松的方式进行教研,这样的教研活动是最真实的。

再比如,针对某一堂课,进行反思交流。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不断突破,新教材对教师本身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一节课的反思交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理解和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特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尤其是教学渠道的开拓;教学艺术的应用等。因此,教师必须在观念上不断地更新自己。同时,需要同伴之间紧密地合作,充分发挥教师间集体的智慧,真正做到个人智慧群体化,群体智慧个人化。

(三)校本研训式教研

校本研修中被认为最核心的一项就是实践与反思。因此学校组织各教研组采校本研训模式:业务学习——教研组和教师能根据现实要求和教学需求确定学习内容,集体学校每期不少于4次;教师每年读一本专著,每人订一份专业杂志,业务学习笔记每年不少于5000字,每期写一份高质量的读书感悟;专业培训——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教研组针对教师的需求,采取专题辅导、远程教育观摩、岗位练兵、外出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培训活动,每期不少于4次;每年还要有一次以上专家讲座或名师的引领活动;集体备课——重视组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集体备课采取“个人——集体——个人”三段式方法,将集体研讨与个人创造性备课相结合,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有分工、有记录;.经验交流——教师都能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每期人人有教学经验总结上交学校。

(四)主题教研式

我们将县、片指定的培训项目和教研组本集体合作完成的单项教研工作成为主题教研式活动。如各类公开课,参赛课,展示课,汇报课,亮相课等。通过各种有利的手段和渠道拓宽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教研组团队的精神。

【收获与反思】

通过内的一段时间对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研究,初步取得了一点成效,涌现了几个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成为各学科教研组的领头羊,成为组内的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为学校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学校各教研组的发展还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发展之间的个性差异也在逐步加大,如何实现既发展了教师团队建设的实效性,又能提高教师的个体的软环境,达到教研组和教师双赢的目标,这是学校将在今后要完善和改进团队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1、《互动 共享 创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小学学校管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3、《教研组的内涵与主要功能》上海市闵行教师进修学院网站

第二篇:新课改背景下改进农村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策略的研究(定稿)

新课改背景下改进农村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背景 1.社会背景

当前,由于受部分家长和社会的影响,人们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学习好就可以了。针对这样的现象,全省各地深入开展减负提质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近年来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负担过重和“高分低能”等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随着社会大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学生身上所呈现的自主性、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要求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且还要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及具有能动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呈现出多元、多层、多维的价值形态和价值取向。一方面他们注重求知、求新、求异、求奇,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能动意识,他们主张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特别强调自我,集体意识淡薄,自我意识与集体观念反差大。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面对这些千变万化的教育对象时往往需要自己的观察、思索、感悟、理解,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方法。因此,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加快提升班主任素质和能力,这是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有效性、针对性的重要手段。

2.学校背景

当前,班主任培训内容上比较零碎,形式上较为单一,在此方面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也比较缺乏,需要探索采用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策略来促使班主任在学校班集体建设、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工作中学习相关理论,同时提高将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促进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一直以来,班主任工作都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专门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室,专门负责班主任培训、交流、考核等工作,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全区班主任有效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设计和操作策略。

3.课题意义:

(1)促进班主任个体成长。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基础上,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做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比任课教师队伍建设更为重要。

(2)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班主任工作是影响班级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充满个性差异的具体的人,班主任对班级实施有效管理,不仅需要自身人格力量的支持,更需要具备相当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这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关键。

(3)改进班主任工作现状。目前我市班主任老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要花费班主任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常常教育效果不高,客观上挫伤了部分班主任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4)满足班主任工作特殊性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班主任与学生为轴心的关系,又要处理好派生出一系列关系,包括班主任与该班任课老师的关系,与学校领导、学校各部门的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与社会有关团体、有关部门的关系;与家长、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课题的含义、理论假设和依据

1.班主任有效培训是新时期班主任如何通过岗位培训,在专业素养上的自我完善与提升,更新德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研究小学班主任实际工作与素养提升两个层面专业化,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水平与育人实效的提高。

2.班主任有效培训以林崇德、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的理论为依据确定班主任有效培训的内容;以卢真金关于教师的成长规律的理论为依据设计班主任有效培训的方案;此外根据有关教师心理的心理学知识来调控培训的节奏。同时,国内相关专家和教授也就班主任培训作了前期研究,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有效形式探讨》(李志欣发表于《人民教育》2007年第7期),对班主任有效培训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尝试。通过网上搜寻、文献是查阅、先进学校的个案分析发现一些学校对相关的问题已开始作研究,个别学校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深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培训的策略、方法及载体的嫁接上。如开展“五段五法五展示”系列培训活动:“五阶段”一系列(集中学习阶段、自选专题阶段、分头实践阶段、交流提高阶段、评比奖励阶段);“五方法” 一条线(自学法、咨询法、互动法、沙龙法、结对法);“五展示”一条龙(顾问讲稿展示、学后感展示、研究活动展示、研究成果展示、群英彩照展示)。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学校班主任的有效培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停留在操作层面,培训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培训效能缺少可信的前测与后测的比较,对培训预设过程的观照和调整缺少考虑。本研究试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在这些方面有新的探究与尝试,更重要的是根据我校班主任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现状,通过有效培训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素质,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成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骨干教师队伍上的支持。

三、研究的目标:

1.探索班主任培训中的有效经验,使班主任掌握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行为,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心理、行为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班主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能力,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班主任全面成长。

2.结合班主任工作、培训内容的特点,研究模块式、体验式、沙龙式培训等方式的设计实施原则和策略的具体运用,构建起由培训者调控的,班主任在实践研修、导师引领、同伴合作多种渠道中学习的有效培训策略。

四、研究的内容:

(一)对当前我校班主任专业素养现状和培训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

(二)根据班主任成长过程中对培训学习的具体需求情况,确定班主任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系列。

(三)根据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的特点,构建起由培训者调控的,班主任在实践研修、导师引领、同伴合作多种渠道中体验学习的有效培训策略。

五、研究的原则

1.激发内需和适度外压相结合原则。2.专业观念和专业知识能力培训相结合原则。3.理论培训和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4.主题培训和德育研究相结合原则。

5.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相结合(他培和自助相结合)的原则。

五、课题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外班主任有效培训的相关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我校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

(2)调查分析法。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主体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全校班主任专业素养现状和培训需求情况的进行调查研究。

(3)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自信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通过全校班主任整体加入课题研究,对班主任成长个案跟踪调查,建立个案分析档案。(4)经验总结法。在培训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班主任有效培训的规律和途径。

2.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班主任培训教材;

3、班主任论文案例集。

七、研究步骤及课题组成员分工

1. 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1年9月 2. 步骤:

第一阶段的工作和任务(2010年3月至7月):(1)班主任结构特点与工作需求的调查;(2)班主任工作绩效的问卷调查;(3)培训工作的队伍组建与分工;(4)进行研究预设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的工作和任务(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1)根据班主任的素质结构设定培训内容,寻找有效载体;

(2)建立班主任学习资源库和外聘专家进行班级管理的理论及教科研讲座,提升班主任的教科研知识水平;

(3)班主任确立班级工作研究课题,并开展课题研究。

(4)通过外出学习、个案解剖及班主任的新老结对等载体与渠道,提高班主任改善班级管理的行为与策略。

(5)对班主任的过程管理实施监控与指导,及时修善预设方案。第三阶段的工作和任务(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1)对班主任培训的效能进行后测;

(2)收集课题研究的各种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将成果进行推广。(3)撰写课题论文。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12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识,要与当前开展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工程相结合,真正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山青水秀”。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为个案

作者:张艳国,胡盛仪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湖北农村社区发展的实例可见,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应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等方法,逐步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势研究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旨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工程。它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繁荣农村社区文化,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农村社区试点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必然面临一些问题,存在很多困难。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深,组织领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内容、目标等,认识比较模糊,较多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城市社区建设经验的复制,忽视了农村社区自身特点及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试点地方多满足于修房建路,整治环境等外在方面,缺乏农村社区建设各方面的统筹考虑,工作推进难度大,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部门协作机制和工作合力亟待形成。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农村村级债务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一些乡镇企业、村组企业倒闭,使得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各县市、乡镇两级财力有限,无力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有效投入,使有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财力保障不力。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社区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日趋多层次化,这对农村社区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要通过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保障。但是,不少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和一些为民服务设施仍相当缺乏。

四是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有力开展都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但就整体而言,社区干部角色尚未成功转型,目前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其观念、思维、工作方式方法都有待转变。

五是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培育和发展社区中介组织,有利于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深化发展社区服务。目前,农村社区中介组织往往都局限于生产服务方面,而

各类维权、生产生活服务类、休闲类的社区民间中介组织还很少,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二、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积累的有益经验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围绕以下 4 个方面展开:第一,拓展村民自治,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第三,促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开展;第四,探索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经验。集中在这四个关节点上,进行试点的各农村社区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1.在村民自治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有新探索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有机结合,努力拓展村民自治内涵和外延,把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做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农村社区实践,在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予以较大拓展,具有普遍的经验价值。

(1)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村民自治组织模式。湖北农村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基本上是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某种模式。在各社区大多推行“专业协会”或服务中心模式。在石花镇扬溪湾村,由于社区是与行政村合一的,社区组织则是“两委加理事会”模式;宜城市桃花渡社区,是以一个自然村为基础建立的社区,不仅设有社区中心理事会,还成立了诸如志愿者协会、农家乐餐饮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多种群众性服务组织;宜城市南河村社区成立了蔬菜协会等,根据自身职能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实施具体服务。社区理事会成员主要由有“双带”能力的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经营能手担任,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按照《社区理事会章程》行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职责,大大提高了村民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推进基层民主,实行社区重大事项票决制。凡是进行试点农村社区,不仅坚持社区组织成员都由本社区通过“海选”的方式选举产生,还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创造出重大事项群众代表票决的制度。如扬溪湾社区,对本村数额较大的经费支出、筹资筹劳、项目发包、宅基地审批等涉及群众关注的重要事务,必须召开由本村或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对经过决策的重大事项,村两委要及时组织实施,并通过公示墙或会议等形式,将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向村民代表或村民进行反馈,接受群众监督。

(3)建立“三会四事”制度,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为了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农村社区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三会四事”制度,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化制度化的一个有益探索。“三会四事”就是“以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监事会为基本组织构架,以党员(代表)大会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村民监事会监事”为基本运行机制的村务协商监理制度。“三会四事”重点是通过建立村民监事会监督村委会对法律法规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的执行,保证村民能够直接参与村里一切重要事务的决定权和监督权。

2.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方面,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新经验

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确保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全面领导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党组织全覆盖网络体系。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中,尝试建立党员全覆盖网络组织体系。如石首市小河口镇社区建设中,镇党委指导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一是构建了网状组织体系,成立了由镇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社区党支部,下设八个党小组,分片对社区进行管理;二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员生活会,每周召开一次支部碰头会,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工作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健全了社区支部工作制度。四是建立了党员活动室等党员活动场所,加强对社区党员的党性教育,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探索建立党员“双促进”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进模范作用,一些地方探索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双促进”活动,即把促进党员自身能力提高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先进性提高与促进党组织战斗力、先进性提高相结合,促进党员个人生活水平提高与促进社区发展相结合。这种党员“双促进”活动的开展,密切联系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深受广大党员的拥护。中共宜城市委还结合实际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至 2008 年上半年,全市通过“三培养”,涌现了 1400 多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占农村有劳动能力党员总数的 30%左右,大大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3.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有切合实际的新创造

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目标体系中,完善的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和灵魂。全省各试点社区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为原则,以培育社会服务组织网络、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载体,建立了服务中心———工作站、专业协会、理事会等服务组织网络。如谷城县社区服务中心(站),大多由志愿者组成,社区服务中心制订了服务内容、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积极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服务。县城关镇朱家洲村在试点工作中,村委会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了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文化体育、治安调解等服务项目。与此同时,该村还将与农民自身利益较为密切的如民政、劳动、计生、城建、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以及优惠政策等编印成《农村社区服务指南》小册子,发放到农户手中,既方便群众了解政策,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4.在农村社区文化发展方面,有受到居民欢迎的新推进

由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短缺,农村“五乱”现象突出,抹牌赌博、封建迷信、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尚未杜绝。同时,村级文化活动室衰微,农民群众想学知识缺资料,想奔富路缺技术,想找市场缺信息,想搞娱乐无场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体贫乏。因此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全省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大量探索。一是建立农村文化的主阵地。一方面积极投入资金,推动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广播室、图书室、科普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文化活动场,以及有市场需求又能传承民间文化的农民娱乐队即“三室两场一队”的建设。二是推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各市、县、区加快“使网络进入农户”的建设步伐,送书下乡,建立并壮大“农家书屋”。三是建立文化中心户。四是建设文化墙和文化长廊。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三、农村社区发展趋势及其路径选择

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它的出现,使农村基层原有的封闭的、分散的、家族式管理的格局被打破,代而取之的是开放的、相互沟通和密切联系的、区域性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村基层组织形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农村社区的出现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产物,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有力的助推器。因此,加速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和建设力度,应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当然,在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过程中,也产生了种种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我们认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和完善。

1.加强规范,明确农村社区发展的思路和步骤

从湖北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来看,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随意性多,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农村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至少制定一个省级范围内统一适用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和方案。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宗旨、名称、原则、目标、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予以规范,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统一指导;同时,科学制订社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步骤,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新实践。

2.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协调机构和组织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要建立省级相应的组织、领导、决策、实施保障机制,各市、区、县要形成推进工作机制。当前,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乡镇主办、村两委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新机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将所有涉农事业项目活动结合起来。全省要成立统一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机构,与全省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的工作和职能对接,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市、区、县,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后,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从市、县、区直属单位及乡镇选派精干得力的干部驻村,直接负责指导农村社区建设。要将工作业绩纳入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肃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3.强化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农村社区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联系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确保新农村建设任务落实具体化。要采取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五位一体”共建农村社区的形式,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农村社区新机制。各部门和相关组织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切实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方便和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社区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也要将各类涉农资金、项目,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新农合、扶贫、培训等资金,统一到农

村社区建设中来,根据社区建设规划方案,集中使用。各涉农部门要统筹涉农资金支持社区建设;同时,制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以各种涉农部门相关资金、各帮扶部门投入为辅助,以农村集体积累资金,农民自愿捐助和社会各界捐献援助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4.提高认识,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

虽然农村社区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还很不足,这是影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仅宣传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农村社区宣传方案,并且可以考虑将各项涉农宣传工作整合于农村社区宣传之中。同时,要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对文明新村、基层民主和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经验等开展正面报道。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农村社区成员教育组织宣传活动。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农村社区网站,宣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交流各地社区建设经验,提高各方面人士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5.提升社区功能,增强社区成员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以生产生活“共同体”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经济上逐步形成规模经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抵御市场风险;生活上加强联系,提高质量,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因此,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最重要的应该提升农村社区的功能。

首先要搭建农村社区居民自治平台,建立广泛的社区居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包括生产服务、信息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中心户建设为依托,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推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构建祥和、文明、生态的和谐社区,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农村社区建设真正成为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梁树发.社会与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赵凌云.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3]张艳国“.社会生活共同体”论断的内涵与意义[J].学习月刊,2007,(23).[4] 张艳国,王立京.农村社区:农民家园的崭新形态———湖北省宜城市桃花渡社区建设的启示[J].学习月刊,2008,(15).[5]张艳国,胡盛仪.社区善治:基层民主政治发展途径研究———以武汉市社区建设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情形并提出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面对一个个各具个性的生命体,语言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这正是新课程对理想的教学状态的期盼。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

但放眼时下的语文课堂,似乎不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可结果却并不理想。曾看到一则《赵州桥》的课件,该课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赵州桥的地理环境,全貌。却没有用于解决课文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的内容。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据文章的主旨,头脑中只是一些赵州桥的外观及周围环境的零碎画面。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这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

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几学期下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1、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例如,我校王静校长在推荐学生学习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词时,从读与写的关系讲到读与说的关系,又从课外阅读讲到抗战历史,浓墨重彩渲染抗战时的困难,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在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这篇讲演词好在哪里。又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设计了“你认为故事中谁最可笑,为什么?请找出有关情节,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这些问题具有目标性,问题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

在授新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避免低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并记在书本上。鼓励学生勤用工具书。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3、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4、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5、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共 0 条留言

下载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动有效背景下农村小学教研组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融合背景下电信企业农村信息化创新策略研究

    融合背景下电信企业农村信息化创新策略研究 何建勋 (中国电信临武分公司,湖南424300) 519197412@qq.com 摘要: 随着全业务竞争态势的形成,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化......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小学数学是国民教学中最基础的教学科目,作为逻辑思维启蒙性教育小学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时候,特别是三年级以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训练、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小学新课程......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和以前相比却没有多大的改变。小学数学学习是为学生以......

    和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宗教问题研究

    和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宗教问题研究 ——对湘潭县农村宗教信仰的调查与思考 王洪斌 根据我们对湘潭县农村人口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湘潭县农村人口大约116万,其中有......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保障措施研究 作者:顾永梅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5期 摘 要:农村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在分析新农村......

    黄必威:小班化背景下“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大全]

    小班化背景下“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不多于28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

    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策略研究阶段成果汇报

    “教研组建设策略研究”是沙教科〔XX年〕1号批准立项的区级重点规划课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形成了一些成果,现特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