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艺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陶艺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本文Tag标签:
陶艺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我们应注重陶艺活动的过程还是结果?“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如何应用于陶艺教育?怎样不压抑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中,怎样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陶艺教育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常州市红东幼儿园:李美侠
在谈及儿童陶艺教育时,一位学者曾经感慨地说:“陶艺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学习和贯彻《纲要》精神、将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幼儿园陶艺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当我们运用“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思考陶艺教育时,我们原先的困惑化解了。
一、对幼儿园陶艺教育的价值定位
儿童的陶艺活动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自由制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儿童作用于陶艺材料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儿童的陶艺作品则是儿童自我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然而,还应该看到,陶艺活动除了对儿童的一般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外,还对儿童发展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陶艺活动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能使幼儿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给幼儿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陶艺教学能使幼儿不只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能带给幼儿经过修正的、理想化的现实,使幼儿能按照教师给予的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作业。我们在给陶艺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定位时,更多地注重前者。我们认为,在幼儿阶段,儿童有十分强烈的内在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满足幼儿陶艺游戏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没有放弃后者,我们认为,陶艺的技能学习是幼儿陶艺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去确定略高于幼儿基础的教学要求,而不可机械地按照教学进度去勉强幼儿。这样的价值定位,使我园的陶艺教育有了基本立足点。
二、让幼儿把陶艺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陶艺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陶艺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陶艺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陶艺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以前,我园教师教幼儿做泥,往往
先向幼儿出示一个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做烛台,给幼儿提供几种式样的烛台,让幼儿任选一种,但是必须按教师示范的方式做,不允许幼儿超出此范围。改革后,同样是做烛台,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烛台,并让幼儿收集烛台的资料,了解烛台的作用,以及烛台的特点。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做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烛台,如房子、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生日烛台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陶艺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
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幼儿在陶艺活动中的自由创作,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我们认为,在陶艺活动过程中,陶艺技能技巧不可缺少,这就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运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御陶艺活动。但是,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做法,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例如,为了让幼儿练习搓圆,我们设计了“有趣的棒棒糖”的陶艺活动。以往的教学,要求全体幼儿按老师的方法去做。这种做法,使已会搓圆的孩子兴趣索然,依样画葫芦般地再做一遍;而对那些还没有很好掌握搓圆技能的幼儿,几次挫折就使其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对已会搓圆的幼儿,我们启发他们在搓好圆的基础上,制作动物棒棒糖或设计自己喜欢的棒棒糖;对能力差的幼儿,教师运用儿歌或辅助材料帮助他们进行制作,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取成功,求得经验.
第二篇: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 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提供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但是,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幼儿美术 教育时常只是一种摆设,甚至于仅仅被当作课外活动而已,似乎只有数学、阅读这类课程才是教育的根本。那 么国外的情况如何?
日本在1876年就开创了自己最早的幼儿园——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注一)虽然比西方晚 了39年,(注二)但是日本变异性文化的特点,促使日本不断地借鉴西方的模式,通过一百多年来幼儿美术 教育的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笔者在此想就其与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况作一些比较研究,以探讨我国幼儿 美术教育改革的可能途径。
一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而言,日本采纳的是一种内在引导和外在传授的教育思想。认为孩 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这种适应具体地表现在外在和内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而所谓的内在化和 外在化,只有用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儿童才能得到均衡的健康发展。(注三)
所谓外在教育领域,是指环绕在幼儿周围的外部世界。它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外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 括知识、技能、习惯等等。因为成人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无论是制定教学计划,还是进行教学评估都 很容易,传授给幼儿往往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这些外在教育内容,在被孩子们接纳为个人经验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充分的想像、丰富的感情,幼儿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秩序和法则,更是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外在教育就深刻影响了幼儿内在世界 的形成。
感性、洞察力、想象力、欲望等等正是这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在这个内在世界里,无论传 授还是评价都是困难的,而引导也许是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
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感受幼儿的欲望和感表,方能窥探其心灵世界的秘密。不管是幼儿 的绘画塑造,还是造型性游戏活动,都可以说是完全以这个内在化世界为中心的活动。
就中国的情况而论,幼儿美术教育文革后才开始注重“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这类课题 的教学理论研究(注四)。89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 的发展,开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注重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重视了对游戏理论的研究。但是,我国在感性教育领域,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对幼儿 美术教育的内在化特点及其在幼教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尚缺乏应有的了解和重视。其表现在:
1.在整体上尚缺乏对幼教美术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尽管美术教育在幼教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我 国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只开设幼儿的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课程,就是没有美术教育的理论课程,幼 师系统也同样如此没有美术教育的一席之地,这种状况造成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薄弱,难以指导教学实践,把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
2.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少数研究者认为幼儿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即一种把感性形象和具有一般 共性的概念融合在一个统一的认识性陈述中的理性活动。因此得出教学指导和评估要用理性分析和计量的方法 来进行,根本忽略了主观情感的作用和内在引导的重要原则与指导方式。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二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法来说,日本教育界认为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制作手工物品的造型能力反映了幼儿 不断成长的过程,并作为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鲜明地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对知识技能、欣赏习惯等等外在传授的忽视。以为在造型活动上,对于感情、感觉、形象思维、想象的世界,教师是无法教 授的,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倘若说培养能够不断推进的话,那么指的是与知识、技能、欣赏习惯等有关的范 围。
日本的这种教学法可能是受了我国传统的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宣传自性是佛,莫向外求,主张依靠本体 的自力达到开悟成佛。禅宗的法师崇尚引导,他们往往通过讲述公案等旁敲侧击的方式使人开悟,有时甚至在 无语的境界中让弟子感悟道的存在。例如日本传统的能乐大师世阿弥,在他的修道品位思想中就推崇自证自悟 的学习方法。世阿弥套用了佛教中所谓的“色即是空”的观念来形容这一方法。所谓“色”是指凭借感觉捕捉 到有形技能的存在,而“空”则是指依靠自悟自证的方法印验无形的客观规律。(注五)为了具体剖析日本的 这种教学方法,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
1.在教学指导原则上,日本十分重视幼儿造形表现过程中的三环节,即形象思维、技能运作和传达内心 活动的环节。具体地来讲:
首先“人是根据形象思维行动的生物”(注六),因此形象思维决定了人们造形表现的意图,意味着教师 在指导上,必须使幼儿鲜明地浮现出这个形象,而后才根据形象进行描绘。
其次,即使形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并不等于孩子已将它移到了画面上去。孩子必须借助于各种造形语言,材料工具将它转化为绘画或雕塑。例如依靠画纸、彩色铅笔、颜料和绘画材料的共同配合,在二维空间的画 面上表现出三维立体的图式。因而孩子必须学习如何使用彩色铅笔、如何调配色彩,如何组织画面的构成等形 式语言,否则绘画就不能“物化”为表现媒介。因此,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活动,在技巧和方法上 给予指导。技能指导仍然依赖于现场直观的教学和掌握的成功经验。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技术指导,而孩子 们又没有热情,那么表现活动将不再成为孩子满心欢喜期待的东西。因而技能运作环节的指导关键在于让孩子 明确绘画技巧和制作技术,通过反复地实践与改进,达到掌握各种表现方法及其步骤程序。
第三、幼儿的造形活动同时具有本能的表示和主观的表现的特征。正如婴儿的啼哭是本能的表示,演员的 哭泣则是主观有意识的表现那样,后者表现含有传达个人情绪意识的意图,而前者几乎是由本能控制的。无论 在幼儿的涂鸦期,还是前图式期,以及象征期的绘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能表示和主观表现的因素。孩 子将绘画作为一种与外界沟通的语言,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思考的内容通过绘画表现传达给观众,接受者 观赏之后内心产生感受,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孩子,幼儿从而确认了对自我的认识,并感受到表现的喜悦。因 此对幼儿的这种内心传达,日本的学者认为在指导上要采取亲切和蔼的态度。从幼儿的角度来阅读理解儿童们 在绘画中所传达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传达的心灵沟通与共鸣,就能鼓励和激发幼儿新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 培养创造力和陶冶情操的目标。
2.在教学指导的要点上,日本着重以下四个方面:
(1)从游戏来看,主要以幼儿自由描绘为主,提供必要的与幼儿心身发育相适应的题材;
(2)根据故事来表现的题材,则不拘泥于真实,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表现中,选择造型单纯、组合容易 的内容。
(3)从生活体验中引发的表现,在开始构思阶段,就要使形象思维明确化,并把它与自己准备的有关材 料和工具、表现手法联系起来。要求表现的内容能被他人接受,并且有相同感受的理解。
(4)经由观察萌发的表现,重点是突出有关对象物的具体感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什么时候来画、画 什么、怎么画,这些都是指导教学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的幼儿教学法而论,认为幼儿的绘画包括观察、想象和表现三个过程。观察是绘画的基本和前提; 想象是幼儿把观察到的对象融进自己的认识、情感、重新加工的过程;表现则是孩子把经过想象后的事物用造 型手法表达出来。此外,在教学指导原则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通过幼教实践,探索教与学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又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2)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激发、诱导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在造 形表现的实际操作中发展各种能力,萌发多方面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把学前时期基本活动的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突出幼教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幼儿 身心和谐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4)强调充分运用生活四周的各种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利用乡土材料,由教师发动 幼儿一起制作玩具、学具和教具。这样既有利于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又符合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扬因地制 宜、勤俭办园的优良传统。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则注重以下几方面:
(1)着重发挥范画应有的作用,并注意启发性的示范和讲解,用后及时收回范画。
(2)重视美工教学与生活、节日、游戏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紧密配合。
(3)在教学中,要求幼儿坐姿、握笔姿势正确、重视作业常规的训练。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示范和范画经常出现成人化的偏差。例如所谓“简笔画”,它原本是成人对客观事 物的一种概括的程式表现,将它作为范画和教材,无疑是在禁锢、扼杀儿童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但是 这种有违于启发引导儿童观察表现事物,阻碍幼儿认识事物和情感表达,并违背教育规律的教材,竟然会被定 为电视教材、获教育图书奖而盛行一时,可见科学的教学指导尚待确立。此外,当年陈之佛先生反对的“大人 们常常以自己的趣味加之于儿童,常常以临画为唯一的教画的方法。”(注七)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一些儿 童画大赛,均以临像某家某派程式为能事,背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功能。干扰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健全发展。
三
就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而论、日本是根据幼儿绘画发展的不同时期来展开教学内容。
在2—3岁时,采用在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蒙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上用铅笔拓印;拼贴布贴画;用粘土 或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等,都属于造形性游戏的教学内容。
在4—5岁时,则运用寓知识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通过阅读小故事根据体会作画,依据孩子的生活体 验来描绘使自己感动的事物,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对象,并描绘出自己的感觉。
在5—6岁时,则转变为采用不同纸质或不同形状的纸进行游戏表现,加深幼儿对材料和形状的认识,按 照自己的构思故事作画,扩展游戏范围,并以此作为表达的题材,描绘自己热衷欣赏的事物。
总之,日本选择内容注重幼儿绘画要体现其游戏与生活,从而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说这种 安排还具有指导幼儿生活和精神治疗的功能。
就中国选择的内容来说,主要是围绕着认识、情感和表达,这三个幼儿美术活动的要素而展开。知识化、艺术化和游戏化是其特点所在,具体而言:
(1)3—4岁时,绘画内容大多安排为添画,将不同的线条与形状,形状与形状等编排成不同的单元,泥工、折纸课题则着力于基本方法的学习。
(2)4—5岁时,主要以观察、表现、制作生活中的动物、蔬菜、食品等内容。将知觉能力的形成和发 展作为课题编排的内在目的。力求通过美工教育促进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丰富幼儿的绘画语言。
(3)5—6岁时,课题内容是与季节特征紧密联系的人物、植物、动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系列。鼓励幼 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四
以上我们就中日两国幼儿美术教育从理论、教学法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了对照,找出了差距与问题。现 试将其比较研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在理论研究比较方面,日本借助于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即从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想象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社会化的发展来探讨儿童美术教育的课题——外在传授和内在引导的 理论构想。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儿童艺术教育“零点计划”主任茄德纳博士所认定的“教师的任务基本上 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发展提供支持,对来自儿童的积极性作出赞许和同情的反应。然后,在童年中期和后期就 需要给予更多的积极干预:在学习某种艺术技能和技术时应给予更多的训练指导。”(注八)的那样,日本的 理论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是卓有成效的。而我国则由于幼教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又缺乏从美术教育这一 感性教育的角度来进行理论探讨,使得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并结合教学实际,以适应当前 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2.就教学法比较来说,日本首先是把提高幼儿的表现欲望放在首位,其次注重应势利导的原则,把握造 型性游戏的内涵,其三则是不断选择适应幼儿心智成长的教学方式。我国则注重利用乡土教材来丰富各种教学 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很有特色。但是因某些临摹示范和简笔画的不当作法,冲击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 主导地位,客观上不利于幼儿潜力发挥。3.就教学内容比较而言,日本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有绘画、摹写、拼贴、堆积和手工制作等,其中包括 集体制作和节日活动制作,还有幼儿的鉴赏活动。这些内容安排还充分考虑到与幼儿发展的各阶段相适应。
相对来说中国的教学内容范围小一些,尚缺乏更多的造形性游戏的内容来充实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运作特 点,特别是还需要按幼儿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地选择适当的内容。例如,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倘若更侧重于 游戏化,而从中班到大班时,才渐次偏重于知识化和艺术化的教学内容,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如何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日本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二次大战后,日 本的幼教师资都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因而幼教美术理论研究机构都设在教育大学美术系或者综合性大学教育 系的美术专业,这就保障了幼儿美术教育基础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以及师资的专业素质。相反我国目前幼师几 乎是中专教育,仅有极少数的师大教育系有学前专业,另有一所大专幼师,这些学校鲜有进行美术教育的理论 研究,虽然开设有各种学科的教学法课程,其中却没有美术教学法。师资层次低,幼教人员难以从事理论研究。此外幼教美术作为交叉学科,需要美术界的介入。日本现代有许多象山本鼎、岸田刘生等这样的著名画家涉 及幼儿美术教育领域。而我国以前尚有丰子恺和陈之佛等前辈画家著书立论关心儿童美术教育,现今画家则往 往因视为小儿科,而鲜有涉足来支持幼儿美术教育的建设。另外,我国幼教体制教师以中级职称封顶,客观上 也不利于提高幼教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笔者认为倘若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并重视幼教美术事业,方能从根 本上推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篇: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论陶艺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艺作为美育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优势。从制作的材料、技法到表现形式、烧成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手、脑、眼的感知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陶艺教学中把美育教育渗透的更深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关键词】陶艺教学
美育
感受与传承 创新与发展 立体与空间 坚持与思考
一、感受与传承,“美”的概念是时代不变的产物。
时代在变迁,虽然每个时代的服饰、器具、家具、纹样等千姿百态,而且赋予了各个时代的特点,但是“美”的内涵不会变,规整的、异性的、变化的等等艺术形式只要是被人们归类到“美”的行列,它自身都有其平衡、强弱、疏密、松紧、大小等的“美”的形式。
为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存在了几千年,它的“美”更是如此。从河姆渡、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粗狂的手法、优美的线条、古朴的纹样传递出那个时代淳朴的气息;到唐朝的三彩,釉色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谱写了一曲大唐盛世的高歌;再到元明的青花,温文尔雅、青蓝相间、清新雅致流淌出世界公认的审美情趣。即使到今天的现代陶瓷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门类百花齐放。如果只是通过美术欣赏课去了解陶瓷艺术可能感触没有那么深,当学生真正的亲自去动手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着自己通过双手把一块泥做成作品、干燥、装饰、上釉、烧成,学生的心也在随着变化,审美的情趣也慢慢开始在内心发芽。
因此在陶艺教学的前阶段和教学中,我会讲述和穿插一些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精美图片,了解陶瓷生产的品种、历史和工艺。学生不仅有制作的欲望和好奇心,而且更加渴望动手创作作品,内心对美的享受也自然通过双手表现出来。可以说正是真正的实践才是感受美的源泉,没有美的了解与传承也不会内化到学生的心灵。
二、创新与发展,“美”的感知是学生天生的特质。
土生万物,“泥”作为大自然中最普通的材质,也是和人最亲近的一种材质,所以孩子都有玩泥巴的天性,一看到泥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碰一碰、捏一捏用心去感受手中的泥团。起初在学生手中玩的时候,有些学生会抛开当堂的作业,自己创作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往往一些定性的形状和要求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想这也许是造型、方法、内容的单调。所以如何突破陶艺的“美育”教育变的尤为重要,学生了解“美”可能会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去创造“美”却需要教师设定好一个引导和展示的平台。
比如了解不同的学生年龄段喜欢的东西,比如卡通动物,在制作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原版的形象来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卡通动物的服装、配饰,包括动作、表情是可以通过改变来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甚至与他的表情是否夸张,为什么没有表情是不“美”的,为什么没有表情也是“美”的。又如教师的直接在作品上进行添加,表面上好像是违背教育观的,但是这正是一种熏陶,如果老师只是靠嘴巴就可以让学生把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有时确实做不到,所以适当的引导和修改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美”的标准。再比如,学生做好作品后,作品的布展自然是教师的一次重组,无论是展厅展示还是作品集的展示,学生都会产生另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恰恰也是教师的“布置”所带来的。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了一些固定的技巧和技能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具有“美”的形式的陶艺作品自然会从指间流出。
三、立体与空间,“美”的深度是陶艺优越的条件。
相对于绘画来讲,陶艺对“美”的表现力、空间感、立体感会更加深入。作为我们成年人来讲,选一件商品时往往会左右上下的打量,最后确定了才下决心购买,我们很少只看一面漂亮就轻易决定。作为一件商品或作品,正常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都会有不同的美感,就像每一扇窗户望出去都有不同的风景一样。正因如此,陶艺的美育教育会更深入,泥固有的质感吸引了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观察它,感受它,进而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手脑并用的协调性。
简单的拿一件陶艺花瓶来说,如果通过绘画,学生可以感受到花瓶的曲线美、纹样美、色彩美、器形美等等的客观美,但是如果是用泥巴来做一件花瓶,出了具备这些“美”的熏陶外,在做的过程中有可能因力度或粘贴不牢产生倒塌、变形等情况,这时力量所展现的美、心情转换的美、角度转换的美等很多主观意识上的美也都会发生改变。
四、坚持与思考,“美”的熏陶是陶艺永恒的主题。
一件事情如果只做一次,深度不够;如果只做一种,宽度不达;所带来的是,停留在表面的方法和展示形式也只是一种外化,真正的还是要内化成一种“美”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一种“氛围”的时候,它必将会传承,会感染到更多的学生愿意深入到陶艺课程,乐意在陶艺课程里徜徉。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作为主导的教师没有这份坚持和思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停留的脚步带来的是学生思维的固化。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信息化、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我们的家长里面有一批也具有较高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他们从小带出来的孩子相比之前会更加的优越,思维更开阔。所以学校的职能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的趋向于传承和提高,“美”也许离我们不遥远,但却让我们一直在寻找,我想陶艺正是这条路上闪亮的路灯。
第四篇:儿童陶艺教育教学
儿童陶艺 乐玩儿童陶艺课程介绍
儿童陶艺的好处:
一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二 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三 培养孩子的耐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 兴趣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五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促进亲子感情 七 „„„„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陶艺是简单的,但是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乐玩陶艺以“学中玩 玩中学,寓学于乐”为理念,一直致力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竭力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艺术气氛,让孩子们享受“学中体验乐趣 玩中提升能力”的快乐旅程。
自成立以来,乐玩陶艺一直主打《儿童陶艺》课程,精心准备、力求创新,努力探索新课题,不断开发新创意,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指导下挣脱思想的束缚、释放潜在的创造力,每一次课程都能让孩子获得快乐的心情和成功的体验!他们的作品绝对让我们有个意外的惊喜。
乐玩儿童创意的目标: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中体验到动手、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让孩子在乐玩的每一次体验都快乐而充实!
【办学理念】“玩中学 学中玩 寓学于乐 培养动手能力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氛围】快乐、自由、积极向上的艺术氛围
【教学目标】从纯天然的陶泥和瓷泥制作中体验真正动手的乐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能够独立制作出一系列精美的陶艺作品,还原孩子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发展性思维能力和高尚的审美能力。【课程说明】
儿童陶艺课程共分为4期课程,每期16节课,每次课程1小时。每两期为一班,共分为四个班级。每周为一节或两节课程,每一期课程都是滚动进行上课,可以随时插班,不影响学习进度。
一、儿童陶艺启蒙班(小班到中班)
教学目标:运用手捏法制作,掌握各种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以及拼接能力,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陶艺作品。
二、儿童陶艺成长班(中班到大班)教学目标:运用泥条盘筑法,手捏制作各种动物、器皿,通过制作各种陶艺作品,激发儿童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及装饰能力。
【儿童陶艺作品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很有灵性。
乐玩陶艺前5位: 021 61 后六位55 2862
扣前面5733后面615!探讨儿童陶艺教育教学!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与教学优化结合策略1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与教学优化策略
元谋县能禹小学 杨文仙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如何围绕学生展开,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现在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笔者从直观性、操作性、创新性等方面入手,根据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谈些初浅的认识。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 游戏 教学 优化结合 策略
【引言】: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 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执着追求以及喜厌感。而游戏活动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本载体。游戏与教学是现代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既是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更不能混为一谈。在数学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让游戏与教学优化结合,才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
1游戏与教学是现代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是既互相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更不能混为一谈。游戏和教学是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表明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但是,游戏和教学又是有其本质区别的,两者不可相互替代。研究游戏的理论家们对游戏的界定虽然莫衷一是,但是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还是基本趋同的,那就是游戏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儿童自发的活动,它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情绪情感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因而,游戏更多强调的是“表现”、“过程”和儿童自主的活动。教育机构是不可能没有教学的,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因而,教学更多强调的是
“结果”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对游戏和教学的基本特征都有大同小异的认同。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一到教育实践中,在许多场合,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区别就被混淆了。2.游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今后低年级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支主流。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如同地球的引力一般。尤其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游戏好比强大的磁场.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2.1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也就成了组织教学的一抹重彩,组织得法,学生学有趣味;组织不当,教学失效。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游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年级的“分一分”一课,学生在体会了分类的必要性、学习了“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后,教学时间已过半。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时间一长,学生容易感觉疲倦,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时教师安排了游戏“我是快乐小司机”,在多媒体的声乐渲染下,让学生把拿到的交通工具图贴到相应的“水、陆、空”的背景图上。学生感兴趣极了,很快把众多的交通工具按行驶地点一一分好类。这样,课堂“活”了,学生的精神振奋了,思维积极了,不仅掌握了“按标准分类”的知识技能,而且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2.2 通过游戏,体验成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记得快遗忘也快是小学生遗忘规律的要义。一些较难掌握的新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或复习不得法,学生就容易忘记。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儿童兴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如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等等,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2.3 游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数学的作用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恰当引入游戏有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因其严密性很强,有时往往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厌倦思想。当学生在遇到一些认为比较难理解、逻辑性强的问题时,会产生畏难不前的心理。如果教师事先能预见并运用恰当手段进行解决的话,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游戏就是恰当的手段之一。2.4 游戏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一种文明体现。进行数学教学就要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游戏因其极具趣味性、娱乐性,形式灵活,方法多而倍受小学生的欢迎。传统教学中一些难以取得成效的问题,在游戏中却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中,学生的举一反三和“背道而驰”都是一种创新。教学时,教师要尊重、保护好学生的这些“反常”举动,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正确科学地引导学生沿着其思维的航道放之于游戏中一一进行检验。如教学“9加几”后,我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抽数字卡片,另一人算出9加上这个数的得数,一分钟后交换角色再来,比比谁一分钟内算的题最多。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练习之中,及时有效地巩固了算理算法。
2.5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游戏是一种群体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合作是达到娱乐目的的前提,离开了合作,游戏将不欢而散。将游戏引入课堂,可以矫正学生的孤独离群心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发展学生的非智力素质。3.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小学数教学中,教师根据教育内容,恰当地选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要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中。教学与游戏不同,它总是具有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用好了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作为一个低年级数学教师,要做到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一定要坚持以下原则:
3.1 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一致性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它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游戏?”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体现游戏的价值。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一致性,教师运用游戏的内容如果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游戏便只成了一般的娱乐游戏,其结果只是给孩子们带来一阵欢笑。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组织学生做“按个子高矮顺序排队”的游戏,其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毫无联系。这种为游戏而游戏的作法,完全失去了游戏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3.2 游戏形式坚持创新性、思维性、启发性
学习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学习游戏应该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使其有助于突出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设计时要注意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如分析应用题:“桃树有9棵,梨树比桃树多4棵,梨树有多少棵?”请4名同学参加数学“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层次的任务。第一棒,从“梨树比桃树多4棵”这句话里知道了谁和谁比。(梨树和桃树比。)第二棒,还知道了谁的棵数多?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梨树的棵数多,梨树的棵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树同样多的9棵,另一部分是比桃树多的4棵。)第三棒,求梨树有多少棵,应该怎样做?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梨树有多少棵,应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四棒,列式计算、作答。(9+4=13(棵)答:梨树有13棵。)如此一来,一人只解决一个层次的问题,渗透了思维的条理性,分散了学习应用题的难点,对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有辅助作用。运用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活跃气氛,增添学习兴趣。然而陈旧单一的游戏形式,也会给学生带来厌倦感。如许多老师上课经常运用“找朋友”、“对口令”游戏。起初,学生还有新鲜感,后来用多了,便觉得腻味,有时甚至还产生反感情绪,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游戏形式坚持创新性、思维性、启发性。3.3 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并控制游戏好时间的长短
根据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的《 儿童心理理论 》来看:“低年级儿儿童意力一般最集中的只有15-20分钟 ”的科学依据,我们在建构游戏的时候必须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利用“最佳时间”,让学生掌握关键内容,这才是我们游戏化教学的最终目标。运用游戏教学,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如果课堂游戏组织无力,学生活动的秩序较差,就会收效甚微。如一位老师为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而组织“夺红旗”游戏,把8名学生分成两组,出示8道计算题,以老师所发粉笔为“接力棒”一个接一个做题,看哪组做得又对又快,获胜方夺到红旗,其余同学当拉拉队。这样的游戏表面上很热闹,然而真正参与计算的只有8名学生。营造,了一个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氛围,失去了游戏辅助教学的意义和价值。3.4 游戏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数学以严谨、周密著称,数学游戏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像旧时的童谣《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去„„”表述的就是量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如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1,2,4;2,4,8;3,6,12„„如果依数字读出,则显得平铺直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把它与蛤蟆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述,就变得活泼有趣了。人们一念起这首童谣,就想起蛤蟆可爱的模样,想起它“扑通一声跳下水”的有趣动作,枯燥的数学知识顿时生动起来。学生在玩这个游戏时,兴致盎然,课堂气氛热烈,最后,学生在游戏中发现了这首童谣蕴含的数字规律,并用字母表述为:A只蛤蟆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可见,数学游戏在展现科学知识的时候,辅以各种有趣的形式或语言,可以让学习数学变成一种轻松有趣的活动。4.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 4.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于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某教师在教学“4的认识”时,就设计了“游动物园”的游戏。上新课前先说:“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动物园吗?”孩子们都兴奋地说:“喜欢!” 5
“好!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有的动物如熊猫还是我国的国宝呢!”接着投影出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问:“谁能从这些动物中找出数量‘4’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4”的东西。如:老虎、大象、熊猫等都有4只脚;又如:一头大象有2只耳朵,两头大象有四只耳朵,两头大象还有4只眼晴,四颗象牙;有如:地上有3只猴子,树上还有1只,一共有4只猴子等。这样,不仅儿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了,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4.2 课中穿插,悟理益知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因此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精神疲倦,思维松懈,有时还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所以在教学中间,把教学内容转换成游戏活动,穿插安排,这样可以是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心向。例如某教师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现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于是就进行猜数游戏;先投影出示了一幅小老鼠背土豆的画面。画面的小老鼠背着土豆飞快的跑着,它边跑边喊:“妈妈,我背回7个土豆”但是它的袋子烂了它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画面上看见已经掉出了4只土豆。边讲故事边引人,孩子们一下就被这个故事吸引着了,接着提出问题:“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老鼠回到家时,袋子里还能剩几个土豆?”要求填出下面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7,7 —()=()生1:“因为掉了4个土豆,袋子里还剩3个土豆,4和3组成7,所以算式应写成(3)+(4)=7,7—(4)=(3)。生2:“还可以填成(4)+(3)=7,7—(3)=(4),因为7个土豆减出袋子里的3个等于掉了的4个。所以袋子里也是剩下3个土豆。”生3:“不对!不对!因为袋子是烂的,小老鼠边跑土豆就边掉,等到回到家时,可能土豆已经掉光了,袋子里一个土豆也没有剩下。所以算式应该这样填7+(0)=(7),7—(7)=(0)。”还有些学生说:“还有别的填法。”大家你说你的填法对,我说我的填法对,争先恐后的猜数、填数,生怕老师没有叫到他,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精神不但振奋了,思维也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7”的加减法知识与技能,而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5.结语
游戏与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手段,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更不能混为一谈。但它们又彼此联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多彩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在数学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中,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让游戏带领学生走进思维的世界.....《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4期 2.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吴也显.《小学游戏教学论》.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