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充分发挥开放式办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刘群合
近年来老河口干部培训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结合老河口市党员干部实际,以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为目标,以基层干部实际需求为导向,采取“送教上门、流动授课”的形式,探索形成了培训不离岗的开放式办学新模式。先后对全市26家单位干部职工进行了以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与能力提升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成功做法和经验表明:县级党校开放式办学是一种创新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有益尝试。
一、开放式办学动因
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始终是老河口市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面对新形势,开展开放式办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的迫切需要。一些干部工作热情和知识水平都很高,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一些基层干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领会不深,开展工作没有底气;一些干部自身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开展工作缺乏勇气;个别党员干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没有思路和办法,开展工作缺乏新气;少数干部思想禁固,解放程度不够,开展工作缺乏朝气。二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当前,老河口市正全力以赴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小汉口明星城市,全市上下促发展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但基层干部队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干部热衷应酬、心浮气躁,干工作没有思路,抓落实没有招数,解难题没有办法,不能很好的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少数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尽其责,工作主动性不强,对安排了的工作消极应付,对需要突破的重点工作一推一动,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还有一些干部漠视群众、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干群关系紧张。三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转型的实践需要。按照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基本原则,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办学体系、培训模式、运行机制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效能,开放式办学正是这一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具体实践。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开放式办学这种学习培训形式,增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的真感情和真本领问题。
二、主要做法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老河口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小汉口明星城市和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积极宣传老河口市委重大战略部署,把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
策上来,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2、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准确把握不同单位干部的不同特点和差异化需要,精选学习培训内容,开展菜单式培训。围绕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比如,对乡镇干部,主要集中在学习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高化解矛盾能力,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贴心人等,对市直机关干部,主要集中在增强干事创业积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强化团队意识,克服职业倦怠,提高办事效率等,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框架。
3、坚持贴近工作,分类施教。根据不同单位培训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提高团队意识、提升能力素质为重点,以促进工作效率和调动做群众工作主动性为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围绕老河口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干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4、坚持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对于涉及到老河口市委党校题库中不具备培训的内容,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安排市信访、国土、规划、招商等部门承担相关课题任务,解决了干部对矛盾化解、国土法规、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需求。
三、主要经验
1、深入基层、认真调研是搞好培训的前提。为了使开放式
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多次组织干部深入全市各单位、乡镇办和规模以上企业,采取面对面征求意见、召开干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整理归纳,确定了开放式办学培训的三个重点:一是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目的是让干部明确职责,解放思想,为做好本职工作打好思想基础。二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读老河口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让干部明确任务,掌握方法,为做好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三是能力素质提升。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为重点,解决干部能力恐慌和本领恐慌。
2、加强组织、周密部署是搞好培训的保证。按照培训协议,参训人员、时间、地点由各部门自行组织、确定。市委组织部总体安排,市委党校负责教学管理,明确一名组织部干部作为培训联络员、党校教务科作为调度员跟踪服务教学全过程。联办期间,党校教师根据教学点要求不定期下基层进行针对性授课,办学运行情况则由双方班子成员定期抽查。这种做法,既能让教师的“沉”沉出效果,解决党校教师对基层社会缺乏了解和授课中“空而不实”的问题,又能拓宽培训的广度、提升培训的深度,体现出开放办学的灵活性。
3、精心备课、认真施教是搞好培训的关键。按照培训任务,组织部对党校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一周之内写出讲稿,着眼于针对性、实效性和通俗易懂;二是要求授课者在一周之内制
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生动、新颖、丰富多彩;三是不能停留在一次性备课上,对讲稿和课件要在讲授和使用中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党校按照个人试讲、集体点评、评优淘劣、修改补充、升华提高的步骤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教学“大练兵”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听取各个层次干部对专题的看法和建议,对讲稿进行修改完善,市委组织部干训科长全程参与。市委党校各位授课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奋扎实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思想境界,成为保证开放式办学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
4、形式灵活、“菜单式”教学彰显特色。“菜单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干部缺啥培训啥”的原则,体现“实用、实际、实效”,全县26家合作培训单位从开放式培训题库中选点了48个专题,由各单位根据各自工作实际从教学专题中圈点培训专题,这种自由选择的“菜单式”教学,有利于充分整合培训资源,有效节约培训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培训效率,深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欢迎。一是“菜单式”教学专题性强。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重要的现实问题分解成一个个专题,讲深说透,避免蜻蜓点水,力求有效解决干部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二是“菜单式”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课堂上把理论讲解、图片播放、讨论交流、解惑答疑等形式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用图示、画面来演示授课内容,使枯燥、深奥的理论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增强了讲课的艺术
性和感染力,创新了培训形式,丰富了培训内容,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培训的实效性。
5、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是搞好培训的保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共同制定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向开放式办学单位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测评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学员对办班形式、教学方法、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授课教师进行反馈,适时改进培训方法和措施,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开放式培训的开办,不仅有效地破解了大规模培训干部所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工学矛盾突出两大难题,而且为县级党校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1、开放式办学更好地调动了基层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基层党组织抓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开放式办学采取流动授课、送教上门的教学模式,赋予了基层单位在学习内容上的选择权、教学活动的组织权、培训时间的决定权、教学效果的评判权,使基层单位能够更好地结合单位实际和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机,不少单位干部称听课后眼界大开,耳目一新,工作思路更加开阔,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听到最多的反馈是实用性操作性很强,实现了从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干事型干部到学习型干部的转变。
2、开放式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干部化解矛盾推动发展能力。开放式办学按需施教、“菜单式”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基层的实践需要开设理论课程,贴近了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老河口市袁冲乡干部在学习了《有效提高干部化解矛盾能力》后,深受启发,多次找上访缠访闹访的老上访户做工作,十年积案,一朝化解,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开放式教学正确引导下,当前社会高度关注拆迁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老河口市仙人渡干部在学习了《坚持正确导向 真心服务群众》后多次与讲课教师交流,共同研究如何让群众从心里接受拆迁,在一个月内实现了全村整体拆迁无一人上访的良好效应。
3、开放式教学实现了党校教研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理论教学水平。开放式培训的开办,不仅为基层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也为党校教师深入基层汲取营养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开放式办学实施以来,党校教师加强了下乡调研,在备课过程中通过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再作理性思考,从而开阔了思路,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在授课中注重互动交流,使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成了党校老师学习提高的过程。经过实践的磨砺,市委党校的理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锻炼和涌现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在推动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开放式办学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培训内容和干部期待有一定差距:乡镇干部普遍要求的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国土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单位干部普遍要求的警示教育、道德讲堂、心理健康、老河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对象更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努力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第二篇:沙湾区委党校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沙湾区委党校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区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展培训班次,全年举办了7期各类培训班,共培训、轮训干部2334人次。通过创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一是培训范围上求广。一改过去党校只培训副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和村居干部做法,今年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扩大培训范围。向上扩大到正科级领导干部:集中分两批对13个乡镇、一个办事和60多个部门的3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行为准则》的培训。向外拓宽到入党积极分子:对各乡镇、办事处、区级部门以及两新组织共320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和考试,考试全部合格。向内延伸到党务干部:对全区乡镇、部门、两新组织共120多名党务干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并组织到沿海考察学习。二是培训内容上求实。每次培训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前,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针对培训对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设置课程,努力做到“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如党务干部最迫切需要公文写作和办文办会知识,我们对此作重点安排让学员学有所获。三是培训方式上求活。采取“统分结合式”培训。针对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设置共性课和个性课,共性课统一集中上,个性课分小班上课,如党务干部培训班,党建理论统一集中学,机关党建、农村党建、企业党建等知识开小班分散学,确保了培训效果;采取“论坛交流式”培训。培训前安排学员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分析问题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对策建议,并形成书面材料,在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让学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采取“考察学习式”培训。组织学员到重点建设一线(不锈钢园区)和外地(沿海)考察学习,既让他们感受沙湾的发展速度,又到外地开阔了视野。四是办班方式上求新。横向联系,拓展党校培训业务。与区民政局联合举办民政干部培训班,对全区50名民政干部进行了为期2天的电脑培训和业务培训。纵向协调,创新开展送课下基层。今年分别到沙湾镇、嘉农镇、踏水镇、范店乡、谭坝乡等乡镇开展党课培训,共培训党员干部1364多人。(沙湾区委党校供)
2010年12月
第三篇: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安顺市直机关党务干部赴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
吴宏才(2012年10月29日)
2012年9月23——29日,随安顺市直机关党务干部一行赴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培训。当踏上江西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红色土地时就让人兴奋不已,距离井冈山越近,好奇和期待的心里就越为强烈。五个多小时后大巴车终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茨坪风景区停下了。于是带着新奇和渴望,努力地追寻着红色革命的历史印迹,可是,漆黑的夜晚加上蒙蒙细雨却让人感到失望。而当在报到处领到红军服时,又着实的让人兴奋了一把。不过,一切精彩还是从第二天才正式开始。为时一周的培训,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现场教学都让人感受了红色文化的无限魅力,让心灵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真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三点主要收获
第一,在红色的土地上接受艰苦奋斗教育。都说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确如此,在井冈山的土地上处处都是革命故事,每一座山峦和每一片树林都可以述说着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历史。从井冈山下绿林好汉袁文才迎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到毛泽东派何长工与井冈山上绿林好汉王佐谈判;从抵抗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进行“四次进剿”、“三次会剿”的斗争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经济封锁井冈山,迫使红军自制“工字银元”、开办被服厂的故事;从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到朱毛挑粮上山的感人事迹;从小井红军医院简陋的医疗设备到受伤红军的缺医少药;从红军缺衣少布自制红军服到吃红米南瓜野菜度日的故事;从红军战士身盖“金丝被”到清水煮竹笋充饥的艰苦日子······每一个故事都叙述了当年红军艰苦斗争的感人事迹,也透射出红军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光辉精神。沧海桑田、岁月更替,红军艰苦奋斗的日子早已埋存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上,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却永远的留存在了人间大地,激励着一代代后人奋发上进,追赶跨越。如今的井冈山早已远离那战火硝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经变得风景如画,安然、恬静的坐卧在赣西南大地上。无数的新中国建设者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景仰前来这里追寻着革命的故事、革命的理想和革命的精神,并带走这份永远的记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化作工作的动力,努力的干事创业。
第二,在红色文化中学习党史知识。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茶陵、遂川、宁冈、永新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率领“八一 ”南昌起义部队经过湘南起义后,于1928年4月踏上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在茅坪八角楼写下了两篇光辉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
个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②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和锻炼的工农兵士,为建立革命军队和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③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指明了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积聚力量,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
1928年5月,在井冈山组成了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师。两军会师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
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在留下的红军中,住在小井红军医院的130多位伤病员被“会剿”的国民党反动军全部机枪扫射身亡,最小的红军年仅14岁。在整个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4.8万红军战士中只有15744人留下了姓名,更多的红军战士成为了无名英雄。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罗霄山脉,用生命捍卫了革命理想,为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在红色氛围中增强党性修养。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灵魂。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无不激励着每个党员的意志。下面讲述两位伟大革命女性的故事,她们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令人敬佩、让人震撼。伍若兰,朱德同志的妻子,在红军里不光是一位优秀的宣传员,而且有“双枪女将”的美名。古代的女将射箭可百步穿杨,而革命的巾帼女杰伍若兰,左右手打枪能百步穿孔。她说过,我准备在战斗中右手被打伤,左手能照样杀敌,这就是我苦练左右手射击的原因。新七溪岭战斗中有她的成绩,黄洋界保卫战中有她洪亮的杀声。她身为军部的宣传干部,又是军长的妻子,对革命工作,凡事都带头干,为人处事十分谦虚,从不居功自傲,更不摆任何架子。她行军有马不骑,总是把马让给病号和体弱的同志,自己穿着草鞋同战士一道步行。深入群众谈心,了解情况,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在密林深处的寻乌县项山圳下村,是红四军主力在吉潭战斗后转移休整的临时驻地。2月2日,天还未亮,敌军乘我军人困马乏之机,突然包围了驻地,军部在其中。形势非常急,各部队立即投入了战斗。
陈毅同志在转移时被敌人抓住,他用拳头打倒两个敌兵,摆脱了危险。这时伍若兰十分着急,她急中生智,为了军部和首长的安全,自己带领警卫排首先突围,把敌军引向自己。天亮了,红四军冲出包围圈,而伍若兰寡不敌众,受伤被捕。敌人把她押解到赣州,刘士毅还电告蒋介石邀功请赏,并想从她的口中得到红军的机密。敌人问:“朱德、毛泽东在哪里?”伍答:“在红军里,在人民心里!”又问:“你为什么当土匪?”伍怒斥道:“真正的土匪是你们!我是共产党,是革命者,要消灭你们这伙反动派!”敌人用绳子吊她,用杠子压,灌辣椒水等种种酷刑,都未能动摇伍若兰的革命信念。她说:“革命一定会成功,你们一定要灭亡!”“要想从我嘴里得到你们所需要的东西,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年仅26岁的伍若兰同志,于2月12日被敌人杀害于赣州市的卫府里。凶恶的敌人还把伍若兰同志的首级,挂在赣州城门示众。
曾志同志,革命的老大姐。她于1926年8月考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3月起,曾志同志先后参加了衡阳暴动、湘南起义。1928年4月上井冈山,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担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在艰苦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曾志同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努力保护和积极救治每一位红军伤员,立下了赫赫战功。曾志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她在苏区、游击区、白区、国统区、解放区等各种复杂环境下都工作过。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曾志同志
说:“我始终将自己的政治生命看得最为重要,而把家庭、子女、感情看得很轻、很淡。只要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她忍痛把两个孩子送给别人,把另一个孩子卖掉以筹集党的活动经费。1945年,她和陶铸同志一起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把年仅4岁的女儿留在延安,在向毛主席辞行时表示,“为了革命,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艰苦朴素,省吃俭用,严以自律,不搞特殊化。她的大儿子找到后,一直在井冈山务农。她把陶铸同志留下的稿费、公债券连同后来组织上发的抚恤金全部交公,一分不留;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捐给贫困山区“希望工程”和建立老干部活动基金。临终前,她让女儿清理自己的存款和现金上交给组织,从八十几个工资袋中掏出几万元现金。她叮嘱女儿“一定不要扔掉这些袋子,因为它们可以证明这些都是我的辛苦钱,每一笔都是清白的”。她在遗嘱中表示,去世后丧事从简,遗体交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无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广州白云山下,一部分埋在井冈山的松柏树下。曾志同志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她为之奋斗终生的革命事业,树立了共产党人革命到底、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曾志同志“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坚定信仰,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标准;她“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甘愿舍弃个人一切”的奉献精神,是每一位共产党员永远学习的榜样。
井冈山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传统民族精神和当代时代精神的融汇与统一,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
族精神。它与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形成一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链条,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点启示
1、依托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1927年10月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因此,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正是依托这一红色资源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这些红色资源从物化层面来说包括红色革命时期创造或使用过的器具,如战争、生产、生活用品和场所;制度层面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具体体现在各种决议、规定、命令等政策与法规;精神文化层面包括革命精神、革命文艺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安顺是贵州西线旅游的中心,有着世界著名的两个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的故居;有保存长达600年的大明遗风——屯堡文化,以及格凸河、夜郎洞、夜郎湖、关岭国家地质公园等众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依托这些资源优势进行深度挖掘、规范整理和理论提升,逐步形成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优秀教 7
学课件和民族文化品牌,并积极广泛的进行传播,着力推进我市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加速发展。
2、创新教学手段和培训方式。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就是课堂讲授。随着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和培训机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调整思路,努力探索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干部培训模式。井冈山红色文化研究院的培训方式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原因之一是其培训方式较为新颖、灵活。他们采取了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课堂讲授来说,都是请教学效果好、名气比较大的专家进行精品讲授;对现场教学来说,全部由本院教师或外聘专家进行特别讲解,而不是由场馆讲解员来进行一般性讲解;体验式教学则采取的是让学员实实在在亲身体验的一种教学形式,如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对红军后代进行访谈、开展红色拓展训练以及观看《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和由600多名井冈山当地红军后代参演的大型实景情景剧《井冈山》等等。这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能起到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扩展,延伸理论链条,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员思考空间,丰富学员想象力,启发学员深层次解读理解知识等。因此,对于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来说,除了需要保持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外,必须扩大和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培训手段,拓展和延伸课堂空间。目前我们在主体班次已经开展的军事体验、野外拓展训练、文体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培训内容,拓展了教学内涵,但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还必须深化和延展,特别是要切实发挥好现场教学的作用。要对安顺市首批干部现场教学基地进行深度挖
掘,并进行理论提升,由学校老师担任理论讲解员,真正使现场教学基地发挥“真实体验”的作用,达到“实景教学”的目的。
3、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井冈山红色文化研究院具有较强的教学创意设计能力,对教学培训进行了全面、科学、合理并符合干部培训特点的设计。因此,整个教学活动有条不紊、按需施教、服务到位。在教学安排、后勤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能保证质量、确保效果。带班老师责任心强、精细管理、体贴周到,如每天都会用信息对学员进行温馨提示;每次教学活动都认真安排;每次参观考察和现场教学都准确到位。干部培训工作的重点就是围绕教学和后勤服务这两个中心来进行的。所以我们在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时,一定要有很好的教学创意设计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样才能使培训方式更具活力、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培训目标更加明确。
4、逐步探索党校对外培训模式。如今干部培训渠道众多,竞争日愈激烈,如何发挥党校培训在干部培训轮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不断的创新。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新突破,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有新创意,在培训内容上有新亮点,并使课堂向外延伸,除了到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外,应逐步探索对外联合办班模式。比如与省内外的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实行两地联合办学模式,即在本地培训机构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派学员到对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两地培训机构的师资优势和培训环境资源优势的作用,互相借鉴对方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开阔
学员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加大两地师生交流、增进友谊。这对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迅速增多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给我们的干部培训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因此,无论是依靠行政手段抽调干部,还是依托市场配置生源的培训机构,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空间、扩充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否则将会在激烈的干部培训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作者系中共安顺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第四篇: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着力提高职工素质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同样要进行创新。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要改变以往培训方法的单
一、枯燥乏味,就要对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积极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多渠道、多途径、可选择的方法和内容,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融入现代培训技术和手段,建立员工真正感兴趣的立体感十足的教育培训模式。
高升采油厂热注作业区针对热注运行工开展的门槛题培训已经进行了三个年头,通过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以《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为依据,使员工的基本技能素质培训和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三年里,即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当然也看到了目前教育培训工作的不足。这种不足集中的体现在了培训方式的粗犷、单一。为了改变以往简单的通过兼职教师进行口头培训的方法,改变 “老师讲,学生听,考试测”的传统学校授课模式,作业区最近组织人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600多张照片,制作完成了24个PPT课件,涵盖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的所有内容。接下来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作业区教育办公室协同生产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将制作完成的24个PPT课件全部拍成了视频,前后总共拍摄了500多段视频,最后通过剪辑合成了22个操作视频,完成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从PPT课件制作到教学视频拍摄、剪辑的所有工作,并参加了局里的优秀课件评比。从图片、视频的拍摄到视频的后期剪辑、配音配乐,凝结了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无数的心血。
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受教育的对象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岗位员工的教育需求,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区这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了现代的培训技术和手段,将多媒体融入到员工教育培训中,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枯燥乏味,让教育培训变得鲜活起来,变得立体感十足,变得有血有肉!
第五篇:创新干部培训出新招
创新干部培训出新招
金塔县以“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导向,围绕市、县重点和中心工作,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干部培训,为“两抓整推”和“一特四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57期,培训干部1360人次。
专题培训提素质,多种模式齐头进。金塔县“选学式”干部培训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把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积极采用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情景模拟、考察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把单一的试卷测试和师生提问发言测试相结合强化了学习效果。同时,探索尝试从教育系统开始,科级干部培训采取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教育局主办的形式,把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相结合,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通过目前举办的2期“选学式”培训班调查问卷的资料结果显示,参训的256名科级干部中,96%的干部对此次“选学式”培训的创新,十分赞同。
拓宽渠道开视野,联合办班强实效。金塔县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双管齐下,积极拓宽干部培训渠道,开阔干部视野。有针对性地选取对我县重点产业发展有示范指导作用、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地区,与当地党校取得联系联合办班。具体操作中,斟酌精选培训内容,邀请当地专家、官员为我县干部亲自授课,挑选当地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参观考察点,把理论宣讲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夯实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今年上半年,先后与云南西双版纳州委党校、广东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委党校联合,共举办5批外出培训班,学习其在农业、工业、旅游业和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培训各级干部216人。同时,针对我县干部阶段性急需知识,邀请省财政、市建设部门专家来我县就“国债投资项目的申报与资金管理支付”和“工程建设招投标的程序及法律法规”专题举办专家讲学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753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完善机制强管理,增强实效促发展。金塔县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整理了近5年来全县县级干部、科级干部、村干部等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情况,建立了信息库,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并根据干部职务变化和培训情况实时调整更新,为调训干部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了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动态管理。近几年,全县科级干部受训率均达到100%,外出考察培训平均率达到72%。完善了《金塔县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和《金塔县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细则》,严格执行。“选学式”干部培训实行调训通知单、组工干部全程跟班,使用指纹签到机,安装手机信号屏蔽器,实行课间巡查制度;干部外出培训采取训前审批、训后总结的方式,严格实行“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参注意见、县级领导审核、组织部门审批、两办备案”的审批程序,考察结束后要求参训学员提交考察报告,做到学有所想、学有所得。至目前,共审批县内各单位外出培训46批,88人次。同时,把干部培训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加强了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