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空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2019-05-12 15:5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视空间知觉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视空间知觉实验报告》。

第一篇:视空间知觉实验报告

l 摘要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很多。

本实验将学习对霍瓦-多尔曼深度知觉测试仪的使用,测量比较单双眼的深度知觉差异,并利用公式η=206265aX/[D(D+X)]计算双眼视差角(即深度知觉阈限)的值。

一般情况下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好于单眼深度知觉。本实验采用两名被试的单双眼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一名被试的双眼视差角较一般水平大,将在讨论中猜测可能的原因。

实验中的变异刺激起始点采用随机法,以消除动作误差,并采取休息来减少疲劳误差,实验仪器本身也已经消除了除视网膜及视差以外的线索,总体来看,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深度知觉,单眼,双眼,深度知觉测试仪,深度知觉阈限,视差角。l 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在外界对象离眼一定距离时,人眼能感受到的深度知觉是受刺激差异程度影响的。

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

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superposition),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空气透视,明暗,阴影(shadow),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

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vergence)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binocular cues)的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是知觉立体物体和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的主要线索,借助双眼视差比借助上述各种线索更能精细地知觉相对距离,特别是在缺乏其他线索来估计对象距离的时候,双眼视差更为重要。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mm,两眼视象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点,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点,它都偏向鼻侧。这样,在不同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称为双眼视差。因为双眼比单眼有更多的深度线索可以参照,所以根据以往的资料和生活实际,均可得到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三针实验(three-needle experiment)。次实验是由赫尔姆霍兹(H.V.Helmholtz,1821-1894)设计的。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黑姆霍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

2)霍瓦-多尔曼(Haward-Dolman)深度实验。1919年有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depth perception apparatus),代替三针实验。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此仪器可测量人视觉深度知觉的能力(深度知觉敏锐度),并且在这种测试条件下,除了双眼视差,即网膜上造成的差异是深度知觉的明显的线索起作用外,排除了其他深度知觉的线索。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与深度知觉有关项目运动员的测试和选拨。

深度知觉阈限是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的。

用a代表双眼间的距离,F代表相应的变异刺激,F′代表两根标准刺激中的一根。R代表与双眼轴垂直相交的至F的距离。δ代表在F与F′间垂直相交的距离差。θ2代表左眼视线至两个对象的视角,θ1代表右眼视线至两个对象的视角。由此可知,θ2—θ1即为视角差,即相应于两眼对两个对象的视线。θ2—θ1在理想情况下是以角单位表示的两个对象间的网膜上距离的标尺。

在弧度计算时,若计算到弧秒就应该乘上206 265这一转换系数。公式为: 视差角η=206265aX/[D(D+X)](单位:弧秒)a:目间距65mm D:观察距离。本实验为2000mm(被试与仪器标尺零点距离,非观察窗口距离)X: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平均数)方法: 3.3 实验误差:

变异刺激在标准刺激的前或后,即离被试近或或的顺序与起始点随机化。被试在眼睛疲劳时进行休息,消除疲劳误差。

可推论,在单眼的深度知觉上,被试间无显著性差异,3.2中的疑问出现在双眼视角差上。根据公式计算可得η甲=1.122667弧度秒,η乙=30.396499弧度秒。被试乙的双眼视角差较差。

分析原因,此实验中,被试乙单眼实验由右眼完成,右眼视力正常,左眼有近视,在双眼实验时,左眼看不清实验仪器的立柱,可能导致双眼的深度知觉与单眼深度知觉相似甚至更差。

3.4 深度知觉测试仪基本上除了双眼视差,即网膜上造成的差异是深度知觉的明显的线索外,排除了其他深度知觉的线索,但在实验环境不同时,还是可能有其它线索的存在。

明暗度。对于三根立柱的明暗度无法很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猜测误差,但影响不会很大。被试坐的位置如果不是正对观察窗口,会发现变异刺激与左右标准刺激的横向距离会有些差异,当前后深度距离越小,其差异值也随之减小,在固定座位时,需要被试自己陈述并调整座位的位置,以减少该线索带来的额误差。

由上述3.3的推论,被试的双眼自身状况可能也会对实验产生一定影响,在选取被试时,有所选择可能更好。

摘要 本实验旨在探究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并比较和探究其原因,学习测量双眼观察时的深度阈限的视差角。被试为09级本科生5名。实验采用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分别测量被试用单眼(优势眼)和用双眼观察的深度知觉,并计算双眼观察时的深度阈限的视差角。实验结果:1.通过比较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的深度知觉,验证了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显著影响,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2.被试双眼观察(观察距离2m)时,深度阈限的视差角平均为16.60弧秒。3.方向对深度视觉的影响不显著。关键词 深度知觉

双眼线索

单眼线索

视差角 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其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1)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2)双眼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单、双眼观察时深度知觉准确性因视觉线索不同而不同。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Hvon Helmholtz于1866年设计的三针实验。后来H.J.Howard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他测定了106个被试,结果发现,双眼的平均误差为14.4mm,其中误差仅5.5mm的有14人;误

差有3.6mm的有24人。但单眼的平均误差则达到285mm,单眼和双眼平均误差之比为20:l。这足以表明双眼在深度知觉中的优势。

两只眼睛的视野发生重叠是双眼视差产生的重要基础。物体同时刺激双眼形成两个独立的网膜视像,而人们任然把它知觉为单一的物体。缪勒(1912)认为这是由于物体的同一部分落在两个视网膜上相应点的缘故。此后,缪勒和菲特用视野单向区这一概念来描述能产生视觉融合的空间点。这个点就在两眼焦点和两眼网膜影像点连线的延长线上。视差角(辐合角)是双眼视轴在注视点处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每个人的目间距(视焦点间距)不同,观察相同的事物时,视差角也不相同。

根据前人的研究,本实验做出以下假设: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有显著影响,且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结果:

3.1 单、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比较

表1 单双眼深度知觉比较

变异来源 标准误 自由度 t p 准确性差于双眼。

双眼 1.857 8 8.894 <0.05

单眼 5.518

由上表数据可得,单、双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单眼的深度知觉

3.2 计算各被试的视差角

公式

视差角=206265×b△D/[D×(D+△D)](弧秒)

b:被试的目间距65mm

D:观察距离,本实验是2000mm

D: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平均数)

表2 不同被试双眼观察时的视差角

被试 视角差17.82(弧秒)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13.81 30.03 14.38 5.86 14.21 19.72 20.05 68.84

每个被试的视差角都不相同,正常为16左右。五号被试视力比一般人好得多,但还存在其它因素(如其实验箱中存在额外的视觉线索、实验时观察距离未达到2m等)。九号被试为

轻度近视,未配眼镜。去除两名被试的特殊情况,其余7个被试视差角的平均值为16.60。

3.3 分别比较单、双眼观察时,从远到近和从近到远时的深度知觉准确性

表3 不同方向的深度知觉准确性比较

变异来源 方向 自由度 t p 双眼 远-近与近-远 0.713 0.496 单眼 远-近与近-远 0.416 0.688 根据上表可得,单、双眼观察时均有p>0.05,所以方向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不显著。讨论

4.1 单、双眼视觉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本实验显示: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显著差于双眼。

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极差、结构极差等。在本实验的条件下,被试主要利用对象的大小和明暗进行判断,其余的线索都不存在。双眼视觉线索,除了双眼视差,还有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双眼提供的线索是判断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所以单眼对深度知觉准确性远低于双眼。

4.2 双眼视差

两眼之间有一段距离,成人大约为65毫米,在我们注视立体对象时,在左眼和右眼视网膜上的视像不完全落在相应的部位上,出现了不大的差别。右眼对物体的右侧面看得多一些,左眼对物体的左侧面看得多一些,两个视像不能完全重合,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内侧偏斜,这种偏斜称做双眼视差。

双眼视物时的这种差异,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才产生了深度知觉。可见,在二维空间的视网膜上,立体物是两个稍有差别的平面物像。只是在经过大脑的加工之后,才有了深度知觉。

4.3 结果误差及其原因

首先,样本数量不足,代表性也不足(矫正视力正常,但大部分被试裸眼视力很差)。

其次,实验仪器本身存在不足。(1)仪器内光照不均。(2)移动棒子时发出声音。(3)观察距离、未落实到位。最后,被试的身高,坐姿对结果都有影响。从低角度向上看时,可看到棒子的顶端。这样就可以增加物体高度这一视觉线索。

4.4 深度知觉的实际应用

深度知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深度知觉仪可广泛用于飞行员、炮手、运动员、汽车驾驶员及其他和深度知觉作业有关的工作人员的测试或选拔。结论

5.1 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显著差于双眼。

5.2 去除特殊情况,被试视差角的平均值为16.60。

5.3 方向对深度视觉的影响不显著。

第二篇: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所谓伦勃朗式用光法,我们仅仅看到了半张脸,但是我们却判断这是一个完整的脸。埃及人画画的时候,永远都是侧面的人像和正面的身体,是他们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么?而迟雷科作品《一条忧郁和神秘的大街》对透视原则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利用营造出诡异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浮动着隐隐的失衡感与危险感。在了解视知觉原理之后,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趣味,许多难以表述的朦胧感受也在了解规律之后变得清晰而可以解释。不管是在视觉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中,都大有裨益。

虽然目前我对此书的理解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但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对书中理论有所消化和实践之后,还是值得一再细读的。尤其对于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对于视觉设计等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比一些只分析现象而不给出解决方式的纯理论书实用得多,这些理论与规律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第三篇:《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是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阿恩海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三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一

经过专业老师的多次推荐,最终读完了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感触和领悟非常大,它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

这本书里,作者力图将那些潜在的规则一最简洁的语言形式描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本书一共分为十章,有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和表象。每一章每一节所阐述的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这些元素所呈现的状态,对自己所做的一些设计都有很大启发。之前做设计都是完全凭感觉性的东西,缺乏理论的支撑,导致脑袋里既有一些浅薄的理论,又有中度的感性,思维很不清晰,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艺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设计。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真的理性好多。看一些设计作品,能够稍微联想到这本书中所阐述的道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指导自己辨别好的艺术和不好的艺术。

作者阐述的艺术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所呈现的视觉和知觉上的异同,都是我们学设计所应该必须掌握的。其中第一章有关于平衡的一些列知识。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平衡,重力和方向等等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形状和色彩,才能符合人们的视知觉,才能在正常的视知觉中相识错误的信息等等,都给我们了一个很清晰有逻辑的阐释,以至于在日后从事的设计工作中少走弯路,提升设计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除了这些,最大的感悟就是,应该多读一些理论之类的书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并发展着理论,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还有就是,在读书时读好书,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东西,没有效率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一本好书则会引起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从而提升自我。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二

最近一直在读《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自己很难理解。因为里边讲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书中就对一个问题分析性、针对性很强,介于自己现在的理解能力,一时很难深入看下去。但是它里边谈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就尝试慢慢的看下去。最后自己觉得还是感受颇深。接下来我就对本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下看法。

在书中引言中,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就谈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心灵上的有感而发,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而达到最终的美的效果。所有的这些视知觉都包含着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中又存在着一种直觉。当我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是这种直觉给了很大的灵感。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在知觉与视觉上的感悟也存在差异,最后导致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感悟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书中一共讲了十章: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表现。每一章都对本章的主题展开了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有的通过实验来证明;有的列举建筑、绘画、雕塑等来分析;有的则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作对比。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在进行讨论,研究它的问题合理性、存在的价值性、给人们造成的怎样的视知觉等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里边,用心去思考问题,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今后要好好去学习努力改造的地方。下面我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平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平衡的因素:重力、方向、顶与底、左与右等等,还有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平衡给人的视觉因素很多,我们在观察一个建筑物的时候,就拿巴黎圣母院来说吧: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感觉是很神圣的,华丽的外表,中轴对称的形式,让人们对宗教产生了一种无言的崇敬。但是有多少人去认真分析这座建筑的平衡之处呢?它不单单是作为以中轴对称的形式体现平衡的,在这座建筑中,中间的那个圆形窗口所处的位置正是在这所建筑本身垂直于水平的结合点,把两边的建筑集中在一起,这样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平衡感。就拿一件大师画的画来说,他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风格,在画面的表达上肯定都存在一种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以从画面的重力来下手,也可以将其画面的色彩进行调整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为了使其画面有个视知觉上的平衡感,通过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情感,从而让读者更能够接受它,体会从中的乐趣。

其次要谈的是空间,我个人理解视觉上的空间表现其实就是对事物的本身存在的一种特质的抽象表现形式,物体的体积和面是作用于框架的基础之上的。记得当时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是立面构成的时候,围绕一个话题去表现空间的时候,都是基于一种“图形”跟“基底”的关系。平面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只是一种二维的空间感,是要通过人们视觉上的感知去抽象的表达出来。而立体构成是以一种三维的表现形式出现的,立体效果是通过消除变形图形的张力而产生的,它的这种形式能够让人看得见、摸到找,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书中讲到:“要判断一个式样究竟被看成是二度的还是三度的,主要取决于哪种看法能够产生出较简单的式样。”我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当我们在分析一座雕塑像与这座雕塑像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被我们看成是“图与底”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愿意把它周围的空间看成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而不是把它看成事无形的空气的时候,那么雕塑像本身就具有了“图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因为它不仅是一件封闭的小型的立体物,而且具有一定的质感、密度和硬度。

从建筑本身来说,很多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在表达着空间视觉性。单从建筑外部是不能体现空间的具体存在,更要深入到建筑本身的内部,亲身体会那种给人带来凌驾于建筑空间之外的感觉。好的建筑师会运用各种手法,例如通过建筑框架、光线、装饰等等手法去营造建筑体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大、宏伟、至高无上的感觉。很多建筑体现了空间带给人们那种强悍的视觉冲击力:西方建筑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罗马的大角斗场、中国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从各个角度去体现了建筑空间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较大的空间给人们营造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小空间也同样能够给你带来另一种美的感受。在这里我就不做表述了。

第三点要谈的是色彩。书中作者谈到:“歌德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主动的)色彩:黄、橙、黄红、朱红和消极的(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主的的色彩能够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而被动的色彩则适合表现一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我想这个观点是很多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必然因素。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当然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前提是要达到色彩的和谐。运用各种颜色或者是混合色使得色彩的色调能够看上去自然而又和谐才是我们运用色彩的主要意图。如果说色彩的色调搭配的不好,看上去不和谐,就会影响了最终的视觉效果。

现在出现了很多要求色彩标准化的趋势,我想这种趋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表现形式,好的艺术作品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并不趋于这种色彩标准化。这种色彩标准化不是来自艺术的实践,而是某些染料制造商或者大量生产带色产品的工业部门的产物。它们代表不了真正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艺术色彩。

以上就是我结合书中的三大点谈的自己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好好的用心去学,这里的用心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看事情的全面性和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自己不明白或者是不认同的地方,所以自己就把这部分给滤过了。我觉得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所需要的,就应该把它接受、采纳和运用,如果对自己没有用的就可以把它删除。没有全盘的接受也没有全盘的否定。问题总是存在着矛盾性,不管自己是持有矛也好,握有盾也罢,只要不拿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就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三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所谓伦勃朗式用光法,我们仅仅看到了半张脸,但是我们却判断这是一个完整的脸。埃及人画画的时候,永远都是侧面的人像和正面的身体,是他们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么?而迟雷科作品《一条忧郁和神秘的大街》对透视原则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利用营造出诡异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浮动着隐隐的失衡感与危险感。在了解视知觉原理之后,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趣味,许多难以表述的朦胧感受也在了解规律之后变得清晰而可以解释。不管是在视觉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中,都大有裨益。

虽然目前我对此书的理解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但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对书中理论有所消化和实践之后,还是值得一再细读的。尤其对于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对于视觉设计等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比一些只分析现象而不给出解决方式的纯理论书实用得多,这些理论与规律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第四篇: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大一,设计老师说到排版的问题,给我们翻阅了一些做的比较好的杂志,里面的图片大多放置在四角顶住两边,至少也是贴着一边,并且也不似我们想象的和文字排版那样留出统一的页边距。老师说这涉及到格式塔心理学,并推荐了这本《艺术与视知觉》。书名一晃而过,可惜我并没有去看过。

第二次听说它,是2011年暑假在中建西南院实习时,项目的老总给我们几个实习生推荐的。可是我依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这次课程要求,我才鼓起勇气去看这55万字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觉得它名字玄乎,又是大家都推荐的好书,于是我带着敬畏之心开始翻阅。谁想,文章虽然有些地方比较难懂,但却不似枯燥的理论书籍,只用简单的图示和风趣的语言,阐述了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曾经心生疑惑但不求甚解后忽略的,或者是从未意识到,一朝发现却觉得异常有趣的。

书的内容很多,短时间内我只阅读了第一章《平衡》和第四章《发展》。在读此书前先从我初始它的格式塔心理学开始了解。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其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有各个部分组成,但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儿时大于部分之和,并且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且决定部分的性质。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

阿恩海姆的知觉概念是建立在一种力的式样(或力的结构)的基础上的,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也就是一种对于力的感受结构。艺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而知觉又是对于力的结构和式样的感知,由此得出的必然性结论便是:力的结构和式样对于艺

术具有巨大的意义。

“知觉力”、“平衡”、“方向”、“位置”这些词是出现在第一章《平衡》里的,其实原来一副静止的画作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正方形中的一个黑色圆面,就能引发出复杂的“内部结构”。它虽然静止不动,但却负载着能量。我们为什么需要平衡?因为对于一件平衡的构图来说,其形状、方向、位置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确定的程度,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在这种情形下,整体具有的那种必然特征,就可以在其每一个组成成分中呈现出来。而不平衡的构图则看上去是偶然和短暂的,是病弱的。它所要传达的含义就会变得不可理解。人们在观察它的时候就会觉得不知所云、模糊不定。虽然往往艺术家总是想表现某种不平等现象,但往往画作中的不平衡要通过平衡来体现。

这里不得不说作者的说服力很强,当我在阅读这一段时,慢慢的看着被作者定义为“不平衡”的图片时,竟觉得心里烦躁不安起来,可能就是因为我无法判断图片想要表达的模糊不清的东西,以及我对这种不可知的不悦。

既然追求平衡是我们的一个需要,那么就开始讨论确定平衡的两个因素:重力和方向。重力由构图的位置,其规则简单来说就是:1,中心重力小,越偏离主轴线,所具有的重力越大;2,位于构图上方的事物,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下方的事物大一些;3,位于构图右方的事物,其重力要比位于构图左方的事物大一些。这种杠杆原理导致作画者需要故意增加中间物体的面积以增加其重力达到画面平衡。重力还取决于大小,在其他因素相近的情况下,物体越大,其重力就越大。色彩上,明亮的色彩比灰暗的色彩重一些。这一效果要部分归因于辐射效应。同时“内在的兴趣”、“观者的愿望和心理”、“孤立独处”等诸多方面也会影响构图重力。

方向同重力一样,也是影响平衡的重要因素。绘画中所包含的任何一种特定形态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轴线。这些轴线都能产生一股具有方向的力。在任何一种具体的艺术品种,都

是通过各种力的相互支持和相互抵消而构成整体的平衡。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复杂性,是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力的重要部分。

我们对于画作重力的感知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在排版时常会“加重”版面的底部,比如放上颜色较重的图块,或者加上装饰性的黑边,就是因为我们只有通过这种不平衡的补偿,才能让我们“觉得”上半部和下半部是对等的。如果它们在实际上对等而非视觉上对等,我们则会因为“重力”的影响而觉得不够稳重。通过重心的降低,达到使作品的物理空间的非对称性一致起来。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左与右的关系,作者以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像》为例,若将左右景向,则原本在左边偏下位置的人翻转到右边就显得太重了,我一看也觉得似乎的确是这么回事,真是神奇。乌尔富林认为,我们在观赏一幅画的时候总是习惯从左向右依次扫描过去,因此他指出,连结一幅画的左底部到右顶部的对角线,其方向是由左底部向右顶部上升的;而连结右底部与左顶部的对角线,其方向则是由左顶部向右底部下降的。这就意味着,在一幅画中,位于右半部的那些物体看起来总是比位于左半部的“重”一些。这一点放到重力和杠杆理论上来说就是,在整幅画的左半部,已经产生出了第二个中心,这个中心像整个画框的中心一样,是观赏者主观经验中的中心。正如围绕着画框中心部分的区域能承担更多的重力一样,在画的左半部这个主观的中心也同样能承担更大的重力。

接下来我挑选了我感兴趣的章节继续阅读,选择的是第四章《发展》,之所以选择这一章是出于对其内容的兴趣。前段时间放假回家跟5岁的小侄女玩,她又嚷嚷着让我教她画房子(因为她知道我是设计房子的~),我就问她,你自己会画房子吗?她说会,就是“三角形的顶,还有个方窗子”,我让她画一个看看,她画出来的就是一个在我看来是个房子的立面的极简化的形象,方方的墙,三角形的坡顶,还有一个小方窗。就如同阿恩海姆在第四章第一节中提出的疑问那样:从儿童早期绘画中,我们既看不到细节,又看不到透视变形。

究竟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很显然的是,这些绘画形象与儿童世纪看到的东西必然是不一致的,那么就有必要找出这种不一致的理由。作者列举了很多看法。但都被一一驳斥了。儿童画中之所以充满了直线、圆或者椭圆形状,是因为这样一些简单的形状,画起来比较容易。这是自然,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心里活动,能够诱使儿童把那些复杂的现实事物与这种完全不同的几何式样等同起来?

阿恩海姆在第三节指出:“儿童们画的就是他们看见的”。因为知觉是一种从普遍性出发的活动,譬如,物体的“三角形”性,是知觉一开始就立即把握到的一般结构特征,而个别三角形和个别三角形之间的区分,是晚些时候才进行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把握到的。基于此,那些基于天真的观察所创造的儿童艺术作品,就应该是一种再现事物之一般特性的作品,或者说,是再现简化的结构特征的作品。

于是这里引申到了“再现”,再现永远不能实现对一件物体的复制,而只能运用一定的媒介,复制出与这个物体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等同物。这里的媒介,不仅仅是指材料的物理性质,还指某种文化或者某个个别艺术家所特有的表现风格。只要使某种媒介物产生出一种与自然物在结构上相同的式样,就已经足够了。人知觉和抽象出来的某两间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不是建立在这两件物体的细小部分的等同上,而是建立在它们本质结构特征之间的一直上。阿恩海姆还提到,如果我们错把再现看成不仅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而且还要用构成客观事物的 材料对其进行复制时,艺术活动就会受到极大的危害。

艺术家不同于非艺术家的优势就在于,他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经验,而且有能力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去捕捉和体现这些经验的本质和意义,最后把它们变成一种可触知的东西,把它们凝结在一个完美的形式之中。

下面开始探究儿童绘画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首先阿恩海姆认为由于人经常通过用手势比划出一个事物的轮廓线来描述该事物的形状,才使得用手创造的艺术形象大部分是以轮廓

线的形式出现:也正是上述原因,才使得用轮廓线表现事物,成了适合人类心理状态的最简单的和最习惯的表现技术。儿童发育初期所涂画的东西,目的是要做出某种展示,是一种要把东西展示出来的激动经验。他们是好动的,这就使得他们在开始绘画时的动作看起来像是在纸上嬉戏一般。

接下来就发展到了原始圆圈形象,书法的发展呈现出一个由直线发展到曲线、由断笔发展为连笔、由缓慢的书写发展为快速的草书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证明了熟练的技巧能产生圆滑的图形轨迹的试试。视觉对圆形形状的优先把握,依照的是同一个原则,即简化原则。并且,圆形的完美性往往特别引人注意。查拉特·罗埃斯所做的实验还证明:儿童总是从一堆形状不同的物体中挑出圆形形状的物体。知觉对简单的圆形是偏爱的。当视觉开始对身体的运动冲动进行调节时,那些不太守规矩的旋转就开始变成一种方向比较确定的单一的轮廓线,而这样的轮廓线反过来又能为视觉更好的把握。其实对于儿童来说,圆圈并不代表圆形性,而是代表事物的更为普遍的性质——“事物性”。所谓事物性,就是固体物所具有的那种致密性或集中性,也就是使这些事物与难以界定边界的基地区别开来的特性。

艺术创造的是一种与现实事物在结构上等同的事物,而不是对它进行复制时,当我们记住,线条是由运动行为通过一定的媒介产生出来的事实时,我们就会发现,这种一度的轨迹本身,实际上是对于人们所知觉到的形状的最直接和最具体的再现。对于一个成年艺术家来说,作画时的运动行为纯粹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在儿童的绘画动作中,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手势动作的痕迹。

按照区别律,在人们不能把某一知觉特征区别开来时,就会以最简单的式样描绘他们,而在描绘时,人们能找到的最简单的形状,就是圆形。对于儿童来说,圆并不代表圆形物体,而可能代表一切形状的总体。在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总过程中的第二个简单式样,便是由多个圆初步结合而成的同心圆式样。在绘画单位之间的各种空间关系中,“包含”关系可能是

儿童们学会掌握的一种最为简单的关系。后来,又由于同心圆样式不能表示出两件实物的形状和方向上的差异。所以在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上,又出现了阳光放射式样。这种式样可以表示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一颗分出枝丫的树、一个向外伸开的手掌……可以看出,儿童们一旦学会了某一种式样,这个式样就被他们用来表示现实世界中各种不同的事物,这些事物种类不同,但粗略的结构却大体一致。

回到笔记初始提到的格式塔理论上,阿恩海姆认为,儿童美术之所以有一种简化和几何化倾向,可以用格式塔理论来解释,就是人类的认识是从整体到局部逐渐分化的。从最简单的因素——线条开始其美术活动,而后进入最简单的形状——圆形。随着区别律的强化,儿童开始将最简单的圆形加以分化。在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儿童在作品中形成了用水平和垂直关系来表现物体,最终,儿童在自己的作品中增加了倾斜关系,而使作品变得越来越复杂起来,儿童美术正是这种由整体到分化、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人美术的,阿恩海姆找到了教育的最基础的因素。

目前对这本著作的阅读也仅仅停留在“读”上,有一种被作者洗脑的感觉,很多事情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尚未进行推敲和思考,也许日后继续仔细研读后会有质疑和新解,总之是新的收获。

第五篇: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4篇)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大全(4篇)

【篇一:读《艺术与视知觉》有感】

最近一直在读《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自己很难理解。因为里边讲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书中就对一个问题分析性、针对性很强,介于自己现在的理解能力,一时很难深入看下去。但是它里边谈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就尝试慢慢的看下去。最后自己觉得还是感受颇深。接下来我就对本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下看法。

在书中引言中,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就谈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心灵上的有感而发,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而达到最终的美的效果。所有的这些视知觉都包含着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中又存在着一种直觉。当我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是这种直觉给了很大的灵感。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在知觉与视觉上的感悟也存在差异,最后导致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感悟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书中一共讲了十章: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表现。每一章都对本章的主题展开了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有的通过实验来证明;有的列举建筑、绘画、雕塑等来分析;有的则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作对比。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在进行讨论,研究它的问题合理性、存在的价值性、给人们造成的怎样的视知觉等等。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里边,用心去思考问题,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今后要好好去学习努力改造的地方。下面我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平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平衡的因素:重力、方向、顶与底、左与右等等,还有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平衡给人的视觉因素很多,我们在观察一个建筑物的时候,就拿巴黎圣母院来说吧: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感觉是很神圣的,华丽的外表,中轴对称的形式,让人们对宗教产生了一种无言的崇敬。但是有多少人去认真分析这座建筑的平衡之处呢?它不单单是作为以中轴对称的形式体现平衡的,在这座建筑中,中间的那个圆形窗口所处的位置正是在这所建筑本身垂直于水平的结合点,把两边的建筑集中在一起,这样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平衡感。就拿一件大师画的画来说,他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风格,在画面的表达上肯定都存在一种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可以从画面的重力来下手,也可以将其画面的色彩进行调整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为了使其画面有个视知觉上的平衡感,通过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情感,从而让读者更能够接受它,体会从中的乐趣。

其次要谈的是空间,我个人理解视觉上的空间表现其实就是对事物的本身存在的一种特质的抽象表现形式,物体的体积和面是作用于框架的基础之上的。记得当时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是立面构成的时候,围绕一个话题去表现空间的时候,都是基于一种图形跟基底的关系。平面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只是一种二维的空间感,是要通过人们视觉上的感知去抽象的表达出来。而立体构成是以一种三维的表现形式出现的,立体效果是通过消除变形图形的张力而产生的,它的这种形式能够让人看得见、摸到找,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书中讲到:要判断一个式样究竟被看成是二度的还是三度的,主要取决于哪种看法能够产生出较简单的式样。我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当我们在分析一座雕塑像与这座雕塑像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被我们看成是图与底的关系。如果我们真正愿意把它周围的空间看成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而不是把它看成事无形的空气的时候,那么雕塑像本身就具有了图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因为它不仅是一件封闭的小型的立体物,而且具有一定的质感、密度和硬度。

从建筑本身来说,很多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在表达着空间视觉性。单从建筑外部是不能体现空间的具体存在,更要深入到建筑本身的内部,亲身体会那种给人带来凌驾于建筑空间之外的感觉。好的建筑师会运用各种手法,例如通过建筑框架、光线、装饰等等手法去营造建筑体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大、宏伟、至高无上的感觉。很多建筑体现了空间带给人们那种强悍的视觉冲击力:西方建筑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罗马的大角斗场、中国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从各个角度去体现了建筑空间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较大的空间给人们营造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小空间也同样能够给你带来另一种美的感受。在这里我就不做表述了。

第三点要谈的是色彩。书中作者谈到:歌德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主动的)色彩:黄、橙、黄红、朱红和消极的(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主的的色彩能够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而被动的色彩则适合表现一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我想这个观点是很多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必然因素。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当然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前提是要达到色彩的和谐。运用各种颜色或者是混合色使得色彩的色调能够看上去自然而又和谐才是我们运用色彩的主要意图。如果说色彩的色调搭配的不好,看上去不和谐,就会影响了最终的视觉效果。

现在出现了很多要求色彩标准化的趋势,我想这种趋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表现形式,好的艺术作品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并不趋于这种色彩标准化。这种色彩标准化不是来自艺术的实践,而是某些染料制造商或者大量生产带色产品的工业部门的产物。它们代表不了真正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艺术色彩。

以上就是我结合书中的三大点谈的自己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好好的用心去学,这里的用心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看事情的全面性和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自己不明白或者是不认同的地方,所以自己就把这部分给滤过了。我觉得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所需要的,就应该把它接受、采纳和运用,如果对自己没有用的就可以把它删除。没有全盘的接受也没有全盘的否定。问题总是存在着矛盾性,不管自己是持有矛也好,握有盾也罢,只要不拿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就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篇二: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经过专业老师的多次推荐,最终读完了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感触和领悟非常大,它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

这本书里,作者力图将那些潜在的规则一最简洁的语言形式描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本书一共分为十章,有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和表象。每一章每一节所阐述的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这些元素所呈现的状态,对自己所做的一些设计都有很大启发。之前做设计都是完全凭感觉性的东西,缺乏理论的支撑,导致脑袋里既有一些浅薄的理论,又有中度的感性,思维很不清晰,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艺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设计。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真的理性好多。看一些设计作品,能够稍微联想到这本书中所阐述的道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指导自己辨别好的艺术和不好的艺术。

作者阐述的艺术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所呈现的视觉和知觉上的异同,都是我们学设计所应该必须掌握的。其中第一章有关于平衡的一些列知识。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平衡,重力和方向等等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形状和色彩,才能符合人们的视知觉,才能在正常的视知觉中相识错误的信息等等,都给我们了一个很清晰有逻辑的阐释,以至于在日后从事的设计工作中少走弯路,提升设计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除了这些,最大的感悟就是,应该多读一些理论之类的书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并发展着理论,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还有就是,在读书时读好书,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东西,没有效率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一本好书则会引起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从而提升自我。

下载视空间知觉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视空间知觉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推荐5篇]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希望能够......

    艺术与视知觉 读书笔记(小编整理)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之有关“平衡”小悟 第一次仔细阅读《艺》这一类的书籍,仔细阅读时总是反复斟酌试图正确的去理解作者的思路,后来慢慢的对书中某些从未接触过的......

    基于图像视知觉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图像视知觉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视知觉对促进美术的有效教学,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笔者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进行了有关视知觉的教学研究。一、解读图像......

    知觉教案

    知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知觉的特征;学会分析影响知觉 的因素。 教学重点: 知觉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识经验、知觉的角度影响知觉 教学方法: 讲......

    如何纠正学生数学粗心的毛病及视知觉能力训练解读

    如何纠正学生数学粗心的毛病 粗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孩子身上存在这种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

    听知觉训练

    一.听知觉训练策略 1.什么是听知觉? 概念;是大脑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把声音和状况、物体等之间产生联系,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和推理。 2.主要内容: 分析;听觉辨别能力、听觉广......

    感觉和知觉 练习题

    感觉和知觉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差别感受性 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6、知觉的理解性 7、知觉的恒常性 8、知觉的选择性 9、知觉的整体性......

    感知觉教案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认知 0-6岁婴幼儿的发展 个性&社会性 幼儿认知发展感 觉  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反映,是认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