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2 15: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摘要:历史与社会学科是强化素质教育的主学科,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技能以及人文素养的关键。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育在农村遇到了诸多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当前的农村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现状中分析出所存在的问题,为广大的历史与社会教师提供一个资料的分析,引起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而能够更好的找出改革办法,培养农村孩子的历史与社会能力,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的教育水平,进而推动整个农村历史与社会的教育发展。

关键词:农村 历史与社会 教学问题

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呈现出了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而农村的教学、农村的孩子,急需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的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想找出解决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在起初的关键一步是要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即找出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总结归纳条理化。笔者从事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所处目光仅限于浙南一带的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尝试总结出当地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所求为本地的教师提供一些详细的问题资料,也为历史与社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实例实地的研究平台。经过在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的认识,笔者尝试着总结出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水平相比较市区而言,客观上是存在着差距的。

1.教师资源往市区集中。当前的教学现状,不仅仅从历史与社会学科而言,确实是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情况,教学资源往市区集中,在浙南一带的教学现状上是不容否定的一点。并不是说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践中,所有的教师水平都是不高的。而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在教学上有突出建树的教师都选择了向城市集中。原因而在本文就不做分析了,而是仅仅阐述该事实对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所造成的影响。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总体的水平上和市区教师而言是有所差距的。

2.非历史与社会专业的教师兼任了大量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有诸如学校的行政领导、即将退休教师、或者可以说几乎放弃他本身的学科教学出不了成绩的教师调任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之中、或者还有音体美计算机等专业的老师由于本学科课时量的不够从而兼任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这也是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市区教师比较在总体上有所差距的原因之一。一般可以说在浙南一带的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是该专业的老师兼任了该学科教学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3.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师中教师的观念仍然是比较落后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教师主”的定向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基本特征是教师独讲学生被动静听,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念和新课程的理解认识不够,在教学中往往是过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比如课堂是一味的授课教学,或者自己讲解到底等等。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究、主体的思维不仅仅是被教师所忽略,甚至被压抑,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完全消失,从而完全的成为了被动学习的个体。

(二)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人文性、发散创新性和学习兴趣是有所缺失的。

1.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视不够,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丧失。当前的温州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中考模式是等级制,在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很多一部分教师(甚至于历史与社会教师自身)和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认识是错在着极大的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翻书,不会有多大的难度。比如笔者曾任教的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就对学生说:“社会作业不需要辅导了,翻翻书而已啊。”而一位考试经常出错的学生对笔者也曾说过:“老师没关系的,中考的时候我翻的到的。”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历史与社会学科面临着一种在学生中不被重视的现象,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对中考自己的升学关系不大,从而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就不会去主动参与到社会学科的课堂之中,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关注度、学习强度、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都是不充足的。

2.农村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生当中的学困生是比较多的。这不仅仅是历史与社会学科一门的情况。这里面有固然受生活环境、家庭氛围所影响形成的学困生,他们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是极其缺乏的。还有农村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表现在行为习惯上的后进,从而造成了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上的后进。他们在课堂上甚至于会调皮捣蛋,不仅仅是社会学科的无所事事,在学习上也是一无所有,对班级的历史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氛围和成绩的后拉是非常严重的。

3.农村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思维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缺失是相当的严重的。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中机械复制抄袭课本原文与翻书找资料的总结性答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具有毁灭性的打击的。按以前一位教师归纳的说法:重视机械复制,轻视发散性创造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教师的刻板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一味的灌输硬塞知识,付出的代价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全盘泯灭。学生开始失去了自己的想法,走向教条主义的死胡同。

4.农村的学生在人文情怀的素养上是有所缺失的。当前我们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知识点的掌握上确定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最重要目标。这固然是农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农村的生活环境的狭窄性却也是学生丧失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眼界的开阔和知识的吸纳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单单靠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育上是难有所作为的。当前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很多的内容是与农村的社会现状相脱节,从而使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缺乏一种生活感和历史感,也就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变成了死寂。学生的活力和人文素养也被磨灭。

(三)其他方面,诸多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进展。

1.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制约着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成绩。温州当前,尤其笔者任教的瑞安大部分农村学校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仍然是极其缺乏的,教师仍然靠自己的声音在讲解,靠黑板上的板书来提示总结,对于学生的成绩和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能力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可以说历史与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学科,需要详细的资料,多样的呈现来丰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和加深学生的深刻认识。但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东部的农村学校在全国农村学校里面的教学设施还算比较好的,可以想象其他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教学设施将会是极其落后的。农村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馆,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拓展知识仅仅来源于书本和教师,那直观的认识,深入人心的洗涤和对历史社会的感悟是很肤浅的。

2.农村学校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之前的表述已经阐述到了一个特定的事实:自温州历史与社会中考的等级制后让学校领导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大不如前。学校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调整都出现诸如学校的行政领导、即将退休教师、或者可以说几乎放弃他本身的学科教学出不了成绩的教师调任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之中、或者还有音体美计算机等专业的老师由于本学科课时量的不够从而兼任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而且在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帮助也是极低稀少的,关注度低下,甚至只有出现诸如考重点高中的学生由于历史与社会成绩等级不达标才会稍微注视下的情况。大部分都是靠历史与社会教师孤独的奋斗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上。

3.农村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对历史与社会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够的。班主任对于该班级历史与社会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对于历史与社会教师的理解也是不够的。甚至出现班主任对于历史与社会教师布置的作业有“过多”“占用学生时间”“社会作业先放一放”等的言论。而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帮助也是很少的,不会一起教育学生,一起合作促进历史与社会学科成绩的提高。而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家里完成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巩固任务的鞭策也几乎没有,家长对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成绩书不闻不问的,甚至于根本不知道还有历史与社会一门学科。比如家长会上问到一个老师问什么老师,如果得到回到是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话,可能扭头就走了,不会关心子女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情况。

笔者尝试提出和总结了以上的农村历史与社会中所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当然其中有很多是非常浅显和盲目的。由于篇幅和笔者的时间及能力还有教学实践的诸多制约,对于这些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还没有系统性的一套解决的方法,所以仅仅于此首先尝试总结出一套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当然对于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给予各位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资料提供,望能提出一套可行有效的改善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现状的方法,真正促进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教学对中学教师的启示》 《中学教学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第二篇: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管理缺乏有效性、管理不够科学。年级管理力度不大,还没有形成合力;班级管理力差异性较大,各个班级发展不平衡;有些班级没有完成升学目标,离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差距比较大;有些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做到位,高考成绩不理想,有的任课教师的高考成绩拉了高考的后腿;缺乏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研究,部分教师的高考备考经验不足,同课头的老师交流不够。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成就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人手,培养高中生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从个人意义中逐步引出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②要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性教学,推进学生学科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形成问题情景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思考的必要和解决的可能。③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教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中,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④要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或鞭策学生发愤学习。

2、强化“三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要将“三风”建设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把文明礼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统一起来。要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中见爱。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所有教职工都有管理的职责,敢管、善管,反复抓、抓反复,形成勤奋、刻苦、严谨的学风。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利用家长学校和社区组织,多方位了解学生思想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听取学生对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全面关心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4、夯实基础,促进发展。(1)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认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2)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5、教学坚持目标定向原则。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把制定或选择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应当十分清晰,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采用、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着眼,包括应试的需要,也要从学生掌握的可能着手,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得到”。学生已经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暂时不教,难度过高,只能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同样,高三复习教学既要考虑高考的需要,也要考虑学生接受的可能。

6、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反馈矫正环节。只管教不管学,没有形成一个由教学目标出发到教学目标达成的封闭式教学控制系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学习上的困难生主要也是学习过程中一堂堂课、一个个单元的问题和失误积累造成的。

7教师没有意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措施:(1)课堂教学要有前置性补偿矫正教学环节,对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对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相关的旧知识当中学生所遗忘的,或原本就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补偿;(2)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形成性检测,把课堂练习与形成性检测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及时掌握,并进行即时性的补偿矫正;(3)如果是以单元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不仅要重视单元新授课教学,还应该有前置补偿课。

8、作业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作业题的质量要高,“精选”要坚持“四性”:一是针对性,题目的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要符合训练目的,题目的难易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二是迁移性;三是延伸性;四是综合练习要有整体性。学生完成作业要认真,除了作业的量要适当以外,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教师对作业要有及时、精到的讲评,要在教新课前把作业讲评好。要重点讲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典型问题。对作业讲评以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巩固讲评的效果。有的学生的错题教师没有讲评到,教师要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对错题要重复训练。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带普遍性的错题,以及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教师要随时收集,过了一段时间再训练一次,重复训练时既要有原题又要有变式题。

9、没有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法人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一切教学过程之中,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校要提高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坚持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同步、讲清道理与实际能力培养相结合、集中指导与平时训练相结合、学法指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等原则。在可用教学时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要控制学科上课时间,改革粗放式教学,不打“疲劳仗”。安排一些自习课,给学生多一些消化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会自习,养成自习的习惯。要充分利用新高考不同“组合”给分层教学带来的有利条件,在教学要求、时间安排和习题训练等方面切实做到分层教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0、没有切实加强考试管理。月考后要认真进行考后的质量分析:(1)学生分析,这既是对老师教的评价,对学生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2)教师分析,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3)备课组分析,找出平行班级的群体差异;(4)年级组分析,重点解决学生各学科学习上的不平衡性,各班级在质量上的不平衡性;(5)教研组分析,主要解决学科在不同年级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任务完成上的差异;(6)教务处综合分析,向全体教师通告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要高度重视试卷的讲评,讲评要有足够的时间,试卷的讲评一般可采用诊断性讲评、发散性讲评、探索性讲评、延伸性讲评等形式。

11、年级学科组对高考的研究不够,教务处对高考的指导有待加强。认真学习、把握新大纲(课程标准)、新教材、新考纲,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探究命题的发展趋势,切实增强教学中的新课标意识和新高考意识。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要加强横向联系,向市内外、区内外教育绩效好的地方和学校学习,既“请进来”,也“走出去”。校际之间也要有计划地组织信息交流和高考研讨。要不断提升教研人员与广大教师对各种有关信息的获取、筛选和整合能力。要积极引进、消化和运用高考信息,努力将信息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在高中任教的市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各类骨干教师有责任参与对本学科的高考研究。

12、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要提高。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了解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与培养目标,了解课程结构的调整,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了解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要求。要把学习与当前学校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用课改的精神引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积极争取、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加快建立、完善校本教研的工作机制。教研组要组织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安排组内的一些教学骨干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已收集到的新教材,积极开展新旧教材对比的研究,开展高中与初中新教材内容衔接的研究。要切实关注全国课改其他实验区(山东、广东、海南、)的课改工作。

13、目标责任制要进一步落实。学校应当制定教学工作目标,学校在摧进目标实现过程中要:(1)做好两个分解—— 分解到班级与学科。(2)落实两个责任制——班主任要掌握推进的一般对象和重点对象,做好思想工作,配合任课教师努力完成推进计划的指标;任课教师要明确重点推进对象,做好偏科学生的辅导工作。(3)建立两个制度——即验收制度和总结制度。定期进行考试验收,检查推进成果,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抓好推进提供事实依据。考试验收之后,对各层次学生变化情况,逐一进行对号查比,总结出各层次的变化率,将推进成果总结到班级、学科。(4)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方面落实责任,把推进成果直接总结到教师头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进取心,积极进行自我推进。学校在扎实抓好本二线以上的同时,特别要在临界生上线率上花大气力。

14、学校、年级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不够。实行年级组、教研组双轨管理,在努力抓好教研组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年级组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校长、副校长要落实到具体年级抓教学,靠前指挥,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这两个教学管理实体的作用。抓教研组,侧重学科内各年级纵向平衡;抓年级组,侧重年级内学科间横向平衡。教研组与年级组共管备课组,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既对教研组、又对年级组负责,确保学科教学在各年级高质量地完成。学校要配备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层干部分管年级。要加强对年级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管理申的统筹、协调、督查和激励作用。耍实行年级组例会制,及时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分析现状、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学校要建立校内视导制度,开展对年级组、教研组工作的视导。

15、没有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尤其是办学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要把备课组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头戏来做。学校要精心选配备课组长,抓好人员的配备,做到把关制与导师制双落实,既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又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要落实备课组长的责任制,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控。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一般要有三个阶段:教师预备,每个教师对确定的集体备课内容独自备课;备课组集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讨论研究,形成共识;教师复备,教师根据“备课组集备”形成的统一意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组内要实行“推磨听课”。不同年级的备课组要加强通气。所有高中都要积极参与全区、市统一的或分层、分片教研活动,并为在本校开展活动给予支持与便利。

16、分管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协同作战不够。要妥善处理好领导与教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多种关系,确保教学整体的和谐发展。学校要花气力抓班级任课教师群体建设,形成以班主任为轴心,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班级任课教师群体,把对学生的教育与教学的结合落到实处。班级任课教师群体每月要有“碰头会”,落实三项任务:对班级同学进行“学情会诊”;落实分层推进措施;分工、交流对少数学生的帮带工作。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应参加每个班级的“碰头会”。学校要加强薄弱学科建设的力度,促进学科间的平衡发展,以求整体优化与最大效益;要统筹兼顾,保证和协调各学科的教学时间,不挤不让,严格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自我整理、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

17、没有充分发挥教学骨干队伍的作用。各校在统筹兼顾、优化组合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师徒结对、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要落实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新教师的责任制,切实发挥他们在平时教学中的凝聚力和示范带头作用。在努力实行循环教学责任制的同时,保证高三年级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把关教师。凡第一次上高中课特别是第一次上高三课的老师,都必须先听同学科其他老师的课再上课,教案要在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指导认可后再实施,尽快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确保课堂教学的高质量。

18、教师专业精神的养成有待加强。学校要全面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帮助更多的教师形成从事教师专业所需要的精业敬业的思想信念和品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把良好的教师风气作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同化力量和凝聚力量。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分配奖励机制,引导教师形成对工作保持专一务实的心向与态度。评优、晋级、福利、奖金等,都要向教学一线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倾斜。学校对教师的奖励要建立在考核评估的基础上,考核评估要认真贯彻方向性、激励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对评估结论要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考核评估的结果要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要做到“一评四挂”,即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挂钩、与教师的评优挂钩、与教师的职务评聘挂钩、与教师的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挂钩。要落实对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的教学过程奖励措施,及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实施过程调控。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任务难于完成。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随时地调节教学环节。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课堂需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但是,在部分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

3.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

系部名称:经济管理系

专业:会计学

班级:11级2班

姓名:杨慧慧

学号:1144050232社会实践时间:2013年1月20日至2013年2月20日

共31天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调查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和推进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过早,要正确认识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城镇社会保障 区别 农业生产能力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多种观点,但是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和农业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可以说,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农村问题不得到较好的解决,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大的跨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比例和数量的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他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更是使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农村的贫困和失业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对政府及执政党的信任。因此,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和发展,切实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利益,已是迫在眉睫。

我们同学组成的五人调查小组前往临沂、聊城农村十多个地区,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农田水利建设、农民组织建设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无不为农民的纯朴本质和农村发展的落后而震撼。在看到农村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和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也目睹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低、缺乏保障的现实。本文将以临沂,聊城为例,就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前景展望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没有保障

我们把农村社会保障界定为生活保障和农业生产保障两个方面。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农户中,当问到“你觉得生产生活有保障吗”时,有90%的农户回答“没有”,但具体情况有各不相同,有的认为生活有保障,生产无保障,有的则恰好相反,还有的认为二者均无保障。

就生活方面来看,目前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左右,也有的地区明显偏低,如临沂新桥村只有500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已相去甚远,即使作历史的纵向对比,考虑到物价指数上升等因素,也确实较低,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尚有困难。当问及“遇到自然灾害和疾病事故时,有无保障”时,52.4%的农户回答“政府部门没有相应的救助”或“救助不足以解决问题”,更有的地方“即使有少量补助也被干部给瓜分了”。47.6%的农户认为政府的救助和自己的努力足以度过难关,生活基本上有保障。在农村医疗和养老问题上,农民的意见较为强烈。目前,农民的生老病死都有自己负责,政府很少进行照顾和扶助。在大部分地区,曾经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合作医疗已基本不存在,农民生病由自己或亲属帮助到医院就医,病情恶劣且经济状况较差的一般只有“在家等死”。

就农业生产方面来看,广大农户的利益保障程度显得更弱一些。农民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听天由命。“遇上天灾人祸完全没有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组织,力度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20多年来,在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和释放农村生产能量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弱点和弊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具体体现为:(1)农业经营单位大大缩小了,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运用;(2)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受到削弱;(3)农业投资减少。按照接受调查的农民的普遍说法,自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来,到现在基本没有兴建或改建过,很多水利设施及其它集体基础设施久未修缮,或崩溃,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政府及村委会对农户生产的指导和扶助不够到位。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农民承认现在农业生产是“听天由命”,风险基本都由家庭承担,政府较少为农业生产所遭受的损失买单。

(三)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信用观念较弱,商业保险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到目前为止,农村几乎还没有形成为农业生产投保的意识,很多农民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幻想。

因此,从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两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民基本上没有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仍然停留在最基本的土地保障功能阶段,即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也是最后的保障。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困难——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谈起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滞后,一方面受到历史和现实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农村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在宏观上仍然是农村和城镇、工业和农业的二元结构,城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我们通常所提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指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村来说,要建立一个类似的社会保障体系,条件还不成熟。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区别来认识:

首先,二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去甚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须要以完善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为前提。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国家大部分投资和项目都放在城镇,许多关乎国计民生和实力强大的企事业单位都位于城镇,另外城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较为合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这就为社会保障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环境。相比而言,在农村,农业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特别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将广大农民都束缚在农业生产上,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会保障的发展。

其次,从社会保障经费来源来看,在城镇,由于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存在,它们承担着交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而且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增长速度都高于农民,有能力交纳社会保障费用,据资料,我国城镇居民现阶段按工资的27%交纳,另外,国家财政对社保基金的拨款也主要在城镇,而且形成了完善的收费和管理制度,所以城镇有条件建立规范固定的社会保障基金。农村更多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生活的稳定,还很少上升到社会保障这样一个高度。

最后,从城镇居民和农民的素质来看,城镇居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且各方面观念和意识较为先进和开放,而农民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太关注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因此,即使现阶段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也很少有农民会接受和参与,更多的持一种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农村和城镇的自然差别,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在现阶段建立起来。因而,我们认为,在当前提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为时尚早。它需要以农村经济的发达和农业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为基础。

三、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关键

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靠农民自己,即农民之间的互助,因为国家在对农民的救助方面暂时无力顾及。因此,要加强和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必须不遗余力地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农村社会保障的落脚点在现阶段就是保障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农村和农业更大的关注,并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党和政府一直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国家在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在逐年下滑,据调查,剔除农村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外,我国真正用于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70%将到了现在的10%左右,正如调查中提到的一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少,严重的地区几近崩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将农村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加大农业生产投资的力度,加快改善当前农业生产的条件,特别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改良工作。

(二)深刻认识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农业是一个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部门,且季节性强,风险大,受土地和气候条件制约较强。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给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如1998年席卷全国的洪涝灾害,其给农业和农村发展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很深远。我们需要从各地农村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管理程序,并配合以完善的社会服务如天气预报、病虫害防治等。

(三)减轻农民负担,因时因地而异,实行差异化的税费制度。以前我国实行按人头收取农业税的税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税收的标准变为按土地面积交税。虽然这一税费改革较为显着地减轻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负担,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少部分农民的负担。所以,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到农村中的各个阶层,实行差异化的税费制度,可以参考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制度,给农民税费设一个底限,即“起征点”,收入水平低于这个“起征点”的农户,可以免除税费。

(四)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决定力量,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率。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农村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另外,要积极引进和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向集约化、高效益转变。

以上从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的角度,分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农村生产保障功能的策略。初此之外,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还有许多工作有待于开展和完善,包括: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济和农户互助制度、科学确定保障对象、合理筹措保障资金、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构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参考文献:

1.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山东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调查及分析

3.中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4.《农村经济》(2011年08期)

5.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和法制建设调查

第四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主体的人口大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却只有很小的覆盖面,水平低,区域差异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农村社会保障己不能适应农民对其新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和探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与社会进步以及我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传统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建立与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显得十分必要。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它包括农村“五保”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个方面。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当前在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是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水平。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并不如人意,从整体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发展长期滞后。受我国情省情等因素所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项长期工程。还由于长期城乡二元化格局的人为性因素。农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在改革后却倒退了。农村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除在保障体制之外,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不平衡性日益加剧

(二)、国家重视不够,养老保险滞后。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局。国家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了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城镇社会保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国家对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甚重视,投入很少。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保险费的筹集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辅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农民的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交纳,国家并无责任。这表明社会保障仍基本是或主要是城镇职工的。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缺项,帮扶力度偏小,应保障的未保障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东部相对发达完善,而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些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且各保障项目发展很不平衡且很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组织和制度效率低下,克扣、截留等不正常现象还时有发生。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严重依赖于土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他们处于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水平。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特困群体的救助主要是采取季节性救助,各地也根据实际,开展了农村特困群体定期定量补助及临时困难补助等办法,使得部分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能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得依赖土地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而这种土地保障只能发挥低水平的保障功能。

(五)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采取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投入为补充的形式。这使国家和集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交费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缴费能力和保障需求自主选择缴费标准(从每月2元至每月20元十个标准)。在实际开办过程中,大部分农民由于采纳了最低标准,受益期时领取的养老金过低,不能有效地保障老年生活。而自由交费原则,使养老保障制度缺乏约束力和强制力,农户参保行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许多农户出于自利的动机而选择不交费,导致基金规模和覆盖人群无法

扩大。投保农民受益很少,很难起到养老保障作用。

(六)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使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随着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医疗需求的释放和增长,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低,不能有效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国家规定的合作医疗标准是,中央财政补10元,地方财政补10元,个人交10元,每人年筹资30元。由于筹资水平过低,基金有限,受益面大,补助额度小。目前的合作医疗能够为病人提供部分资金帮助,但还远远不能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合作医疗资金的相对稳定性与群众不断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不适应性。在资金总额不变、住院人次和费用不断增加的情形下,要保持补偿标准的稳定性、连续性,必然面临资金透支的风险。要规避风险唯有降低补偿标准,这又势必造成补偿强度大起大落的问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薄弱,无法应对和满足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合作医疗的基金很难进入乡镇卫生院,难以在农村实现良性循环。

三、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策及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的公共品属性要求政府介入并给予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长期滞后,就是因为政府的先前长期将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了建设上。对社会保障的关心支持不够,尤其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政府在当前时期,应对农村社会保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

适当的政策倾斜,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和实施机制也是推进农村社会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法律监督机制薄弱,主要体现在缺乏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运营的监督,导致保障基金的管理混乱,违规投资和违规使用基金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营造农村社会保障的良好法制环境,使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实行低保制度既是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需考虑维持农民基本生活物质需要、当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和乡村集体承受能力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大体上包括因缺少劳力、低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及无法定抚养人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有效途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这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从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途径主要有:第一,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筹集资金要从单一主体化走向多元化;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改变目前目前政府财政目前对农村社会保障扶持微乎其

微的状况。第三,要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身积极投入参保,完善补贴政策。要提高政府和集体对农民参保的补助比例,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

(五)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筹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明确、规范、制度化,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合作医疗方案。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也应该包括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免费预防及卫生教育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扩大受益面。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制定好区域卫生规划,整合农村卫生资源,重点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第五篇: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参加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之学习心得

兴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思光

今年4月中旬,我参加了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学习。集中学习结束之后,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对我市农村社会维稳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组织了专题座谈会,由公安、综治、信访、维稳、民政、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部分镇街负责维稳的领导参加,全面分析影响我市农村社会稳定的情况,了解掌握农村不稳定因素。现将我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简要综述如下:

一、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问题

1、土地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征地补偿”。随着我市道路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设性项目征地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不同期项目的补偿政策不统一,就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征地问题牵扯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反映形式上往往表现为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如果处理不妥,将可能会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从我市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相当一部分。尤其集中表现在征地后的生产生活留用地的划拨落

实问题上。兴田、宁新、福兴3个街道办事处由于近年我市城市规划建设征地后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

2、水库移民问题。我市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水库移民问题,如福兴街道大塘村部分小型水库移民要求落实扶持政策;泥陂镇炳塘村移民上访问题等。近期的合水水库扩容加固工程的移民安臵问题也存在一些影响稳定的因素。

3、林权改制问题。去年开展的林权改制工作,由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制后的福利保障。群众十分关注,尤其是关系到镇村集体和群众之间的山林权属问题,如果协调处臵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纠纷。

4、复退军人问题。农村复退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年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奉献,他们的诉求也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我市的农村复退军人近期要求“解困”的人员增多,也有人要求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标准,部分未参战军队退役人员要求认定参战补助等,甚至有部分复退军人有预谋上访。这些现象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

1、经济文化的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各类关系的调节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演变为利益杠杆为主,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于是在围绕征地拆迁、承包土地、计划生育等方面,产生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就

可能激化,导致经济、民事纠纷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制度责任的因素。部分镇、村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各项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得不到提高。许多措施和制度在制定或者评比、挂牌后,就不注意加强经常性工作,指导、督查的力度更加不够,造成责任不落实、工作没人抓,引发不稳定因素。

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基层建设。农村稳定事关发展大局,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法委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领导作用,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平台作用。同时结合今年的农村换届选举,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村综治工作站,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利用基层干部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2、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电视广播、文艺演出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

3、要加大农村扶贫救助力度。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贫困群体包括复退军人的救助力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要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三级平台作用。去年,我市20个镇(街)已经建立了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要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三级平台建设,完善调处网络,发挥资源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建立健全“矛盾联调”机制、“治安联防”机制、“警务联勤”机制、“问题联治”机制、“平安联创”机制,使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平台、服务基层群众的文明窗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

下载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依法行政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依法行政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一系列的新行政法规的出台,昭示着我国在法治行政、法治治国的道路上已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的基础,......

    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模版)

    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者:郑明琪 摘要: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

    销售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销售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物有机肥和叶面肥的出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尤其是生物有机肥的产业化解决了施用化肥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但是其推广过程并没有因为......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初中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

    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 要]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农村体育教学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我们应从课程设置、教学观念......

    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我坚持看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