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发展指导及心理工作总结
宁夏育才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及心理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学生发展指导是我校长期坚持并不断深入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育才中学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逐渐树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使学生掌握面对困难和挫折、解决难题和矛盾的方法,了解自己目前的兴趣、特长如何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提升学生适应环境和接受挑战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培养出适应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教师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的教育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以学生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带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为我校年轻教师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专业发展平台,并逐步形成育才中学的办学特色。本着这个目标,2015年我校修订、完善了《宁夏育才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实施方案》,开展了“我的天空色彩斑斓”、高校科系调查、初步成长规划等系列活动,现将本年度我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生涯指导
1、高一年级探索自我“我的天空色彩斑斓活动”
2015年3月—6月、10月—11月,分别在2014级及2015级高一年级开展了自我探索“我的天空色彩斑斓活动”,指导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对自己气质、能力、兴趣、性格、和学科兴趣的认识,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让学生通过客观的评价和自我反思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在了解自我的情况下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业,规划自己的生涯,在规划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2、高二年级高校科系调查
2015年3月—5月、11月—12月,分别在2013级及2014级高二年级开展了科系调查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理想职业等信息确定个人生涯目标,并进行相关职业、高校科系信息的调查。汇总调查信息,形成调查报告,制定适合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
通过活动,我们的学生对高校科系调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设想?除了专业之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想清楚这些问题后,以便同学们对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这次活动以学生发展指导为契机,以帮助学生能够准确了解自我、制定切实目标为着力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规划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位参与调查的学生畅言自己在参与此次活动时的所感、所想、所思及所获,准确的定位自己的专业去向,让学生更加了解将来自己选择哪个职业是最合适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3、高二年级生涯人物访谈
2015年9月—10月,高二年级开展了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指导学生寻找与自己职业倾向相同的生涯人物,并进行访谈,了解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相应素质,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锻炼自己的能力。高二年级全体学生、高二年级全体第二父母老师参与活动,4、高三年级初步规划
个人规划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在校期间有一个方向性的目标模式,而且这种目标模式一旦形成,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深造及个人发展也是意义深远。鉴于很多前来咨询的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多是因为没有规划,自乱阵脚,结果学习生活处于无序无章的状态,才会出现很多问题。2015年7月—9月,高三年级开展了成长与规划活动,第二父母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完成个人规划对自己在校期间有一个方向性的目标,帮助高三同学们完成计划,进行自我监督,完善个人规划并对自己将后来的深造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学业指导
1、高一年级文理分科指导
文理分科历来都是高一学生最关心的话题,由于对文理科不正确的认识,老师、同学、家长的建议使得高一学生为此而大伤脑筋。是遵从自己的意愿还是听取他人的建议。如何协调兴趣与能力之间的矛盾,如何把握成绩与兴趣之间的矛盾也成为高一学生急切寻找答案的话题。对文理科的专业不甚了解,担心分科后学习跟不上而与大学无缘等心理状态使高一学生在文理分科方面难以取舍。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文理分科的选择,学校于2015年4月至5月,开展了一系列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理分科选择。首先,第二父母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北森生涯天空系统进行职业兴趣、文理分科的测试,使学生了解自己适合学文科还是理科。在此基础上,各学区组织心理老师或者学科老师进行讲座,为学生解答文理分科中存在的疑惑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文理分科的选择。第二父母老师利用班会课对存在疑惑的学生进行逐一解答,帮助学生进行文理分科的抉择。
2、高一年级初高中知识衔接
2015年8月下旬,各学区教务处聘请本校骨干、优秀教师,分别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了解初高中学科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态度、方法的指导。
高一新生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业,迎来高中生活学习阶段,这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因为同学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从这里放飞理想,圆梦大学。但是,由于高中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初中阶段有着明显的不同,很多同学因不能很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上的快节奏,教学活动中思维的抽象性,做题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练习的大容量、高强度而掉队,甚至是一落千丈。为此,了解高中知识体系,调整学习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过渡。各学区根据总校安排,以适应高中生活,纵览高一课程,传授学习方法,开拓学习视野为目的,安排学区部分高级教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顺利的度过初、高中衔接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通过讲座,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高中课程的特点,高中教师教学的特点以及高中阶段学习方法,使同学们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为你的高中学习奠定基础。
3、高二年级学科学法讲座
学生进入高二年级后,因为受文理分科的影响,学生要面对新的班集体,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科教师。部分同学因不能及时的适应,造成成绩下滑,学业压力增加。为了缓解文理分科带来的不适应,根据总校学生发展指导安排,各学区聘请学校高级教师、有经验的第二父母老师等为学生进行学科学法的讲座。分析不同学科的有效学习方法、缓解文理分科带来的不适应现象。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缓解,提高学习成绩。
4、高三年级学涯指导
2015年7月—9月,在高三年级开展了学涯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完成个人规划,对自己在校期间有一个方向性的目标,帮助高三同学们完成计划,进行自我监督,完善个人规划。通过每周学习情况大盘点及每月学习情况大盘点,学生总结每周学习情况,优点及不足,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第二父母及时的给予解答,让学生的困惑得到及时的解决。学生在每次月考后,第二父母老师要求学生填写每月大盘点,旨在帮助学生对本月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发现不足,找出优点。完成之后将每月大盘点交于第二父母老师,由第二父母老师针对学生的计划和总结提出适合学生自己的建议及意见,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疑惑进行解答。
三、生活指导
1、高一年级适应性指导
2015年8月下旬,针对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学生在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适应,班主任在军训期间开展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和生活适应教育,给学生讲解如何更快适应新环境基于同伴合作,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生活,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针对大多数学生想家以及进入高中后的心理落差造成的心理问题,学校安排心理组老师为高一年级新生进行适应性的指导,心理老师首先对学生的适应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而提出了辅导方案,对高一年级团体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新的同伴、融入新的班集体,提高班级凝聚力。
2、高二年级人际关系辅导
心理组于2015年4月10日下午对部分存在人际交往困惑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辅导。活动于4月10下午5点10分开始,分学区同时进行,至6点结束。辅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讲座,分析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的原则等。第二部分为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如何进行交往,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心理老师总结点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高二年级适应性问卷调查
文理分科后,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受到了文理分科的影响,不能快速的适应新的班集体、新的学科老师、新的同学,造成了学生成绩下滑,冲击了学生的心理。学校心理老师在心理咨询中经常会遇到因不适应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于此种情况,学校安排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心理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反馈,设计了心理问卷,对全体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心理老师将调查的情况对学区进行了反馈,对第二父母老师提出了建议,建议第二父母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帮助,帮助学生尽快的度过适应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高三年级压力自测及团体辅导
高三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的给予指导与帮助,但由于时间和资源所限,部分同学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得帮助,学校心理老师为高三年级学生设计了成长规划表格,除了规划学习与生涯外,对生活适应方面进行了涉及。成长规划表中的压力自测量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评估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压力情况。对于轻度压力,心理老师给予了自我调节的方法,学生认真的按照调试方法去调整,可以有效的缓解学习压力;对于重度的压力,第二父母老师及时跟进,与心理老师联系,及时的将学生转介到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老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放松。对于部分压力较大,但不愿意求助的学生,学校聘请宁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人员,以选拔的方式,选拔这部分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全身心的放松,缓解学生的压力。
4、高三年级考前心理辅导
高考前,部分高三年级学生压力大,产生了考试焦虑现象。部分学生难以冲破高原期的限制,造成了心理的紧张和焦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缓解学生的焦虑,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应考,坦然面对考试,发挥真实水平。学校聘请宁夏医科大学心理老师为高三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讲座。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应对考试焦虑、如何面对高原期。
5、教室美化大赛
为改善学生教室和公寓环境,创建一个整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丰富我校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建设,2015年9月组织和开展了班级的教室和宿舍的美化展示活动。通过活动,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优美、整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丰富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宿舍长培训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一高二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管理,完善宿舍长定期培训机制。学校教育中心公寓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三个学区的政教处于2015年10月27日下午4点30分在交流中心进行了宁夏育才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宿舍长培训会活动。各学区政教处的相关人员和心理组老师到场组织培训,全校高一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宿舍长参加了此次活动。中房物业的宿管老师列席了此次活动。活动有效地提高宿舍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切实地增强宿舍长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地强化宿舍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合理地构建和谐文明的学生住宿环境。进一步地提升宿舍长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公寓管理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教师培训
为了提高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的专业性,使我校的学生发展指导更具实效性,学校于2015年四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及11月份,分别排心理老师、政教处主任及学区学生发展指导骨干教师赴上海、贵阳等地进行学生发展指导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指导老师的专业性及学生发展指导的实效性,是我校的学生发展指导更具特色。
第二部分 心理工作
一、教研
本学期,我校心理组的教研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心理教师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教学、教研及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心理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1、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
在本学期教研活动中,全体心理老师积极探索课程设置,研究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心理课堂各环节,在体验感知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态度、行为。通过研究、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讨论交流,我们改变了以前的知识性的教学方法。由案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总结知识点,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进行体验。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心理组在学校、教研教培中心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我
二、常规工作
本学期高一年级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六位心理老师分别承担三个学区的心理健康课,每人八个班,每周每班一节课。目前,为学生开展了适应性教育、自我认识等两个模块。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通过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照常为全校师生开放,六位心理老师轮流值班,每学区每周值班两次,每次三小时,基本能够满足我校师生的需求。每月末,我们队心理咨询情况进行汇总,找出共性的问题,并在各学区群里加以反馈,指导第二父母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工作。
心理讲座及团体心理辅导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在三个年级开展,高一年级开展了以适应性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高二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困惑较多,因此在高二年级开展了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高三年级学生压力大,紧张焦虑,针对此种情况,学校邀请宁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人员为高三年级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心理老师从旁协助。心理讲座方面,高一年级为为宿舍长进行了培训,指导宿舍长如何辨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与老师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二年级分别进行了人际关系及宿舍长的心理讲座,指导学生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指导宿舍长如何识别心理问题学生。高三年级心理讲座主要以考前心理辅导未内容,指导学生轻松应考。
三、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申请
2014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批“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申报与评比,学校心理老师认真准备,积极申报参评。最终我校被认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与全国知名高中一同获此荣誉
第二篇:高三学生心理指导
高三学生心理指导——学生篇
考生增强信心6种方法
1、增强学习实力
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
2、不打疲劳战术
据调查,不少考生都在挑灯夜战。相当多的人夜里12点以后睡觉,搞得筋疲力尽。有些考生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有的打疲劳战术的考生叹息到:高考与我无缘。考生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规律地起居与复习,有利于精力充沛,有利于增强信心。
3、高考目标适当
每个考生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考生要强化优势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靠它拿高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
考生可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来确定自己高考的期待值。考生把高考目标定位过高,就会增加考试焦虑,降低信心,考生若把考试目标定位过低,影响潜能的发挥。
4、学会自我微笑
人在充满信心时,满面春风,面带微笑。笑是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快乐的表现,笑和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是和人的自信相互促进,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信心增强。考生经常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
5、积极自我暗示
暗示能改变自己的信心。积极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消极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考生在高考前应尽量避免消极暗示的影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积极暗示强化信心,例如,在考试前与考试中默念:“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实力”,“我能行”。
6、走路挺胸抬头
人的姿势与步伐是和人内心体验有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定有力。考生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信心。
第三篇:高三学生心理指导(xiexiebang推荐)
高三学生心理指导——学生篇 考生增强信心6种方法
1、增强学习实力
考生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考生的积极性,保证考试充分发挥。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
2、不打疲劳战术
据调查,不少考生都在挑灯夜战。相当多的人夜里12点以后睡觉,搞得筋疲力尽。有些考生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有的打疲劳战术的考生叹息到:高考与我无缘。考生学会打效率战,不打时间战,有节奏有规律地起居与复习,有利于精力充沛,有利于增强信心。
3、高考目标适当
每个考生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考生要强化优势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靠它拿高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
考生可根据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绩(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来确定自己高考的期待值。考生把高考目标定位过高,就会增加考试焦虑,降低信心,考生若把考试目标定位过低,影响潜能的发挥。
4、学会自我微笑
人在充满信心时,满面春风,面带微笑。笑是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快乐的表现,笑和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是和人的自信相互促进,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信心增强。考生经常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
5、积极自我暗示
暗示能改变自己的信心。积极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消极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考生在高考前应尽量避免消极暗示的影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积极暗示强化信心,例如,在考试前与考试中默念:“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实力”,“我能行”。
6、走路挺胸抬头
人的姿势与步伐是和人内心体验有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定有力。考生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信心。
八种方法让高考考生远离“考试焦虑情绪”
在日常考试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平时学习挺好的学生,一逢大型考试(如中考、高考)就屡考屡败;有些学生在初
一、初二或高
一、高二学得很出色,到了初
三、高三却每况愈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考试焦虑情绪起了很大作用。
考试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心理体验。而有考试焦虑情绪的学生大部分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精神难以集中,注意力易于分散,思维似乎停滞。
记得很熟的单词怎么也想不起来,面对题目看了多遍,不知是什么意思。生理上则容易疲倦、失眠、多汗、厌食、心跳加速、头脑混乱,甚至引起神经衰弱。
高考即将到来,基于考试焦虑情绪有如此多的消极影响,那么怎样让临考学生远离“考试焦虑情绪”呢?以下几种方法广大考生可以试试。
自我暗示法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自我暗示法,例如,清晨你对着镜子梳洗打扮一下,如果看到自己的脸色很好,往往心情舒畅,这就是一种自我暗示。假如你是一位正处于“考试焦虑”的临考中学生,你恰恰听说你的同学通过自我保健,考试焦虑情绪很快消失,你就会想,我也一定会告别“考试焦虑情绪”,做一个真正健康人。
睡眠消除法
事实证明,很多临考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广大临考中学生朋友一般不易“夜半挑灯”苦读,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动消除法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广大临考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
兴趣消除法
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因此,广大临考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唱歌、看看报、听听音乐等等,都可以消除疲劳,化解烦恼,远离考试焦虑情绪。
情绪宣泄法
情绪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有些考试焦虑情绪是由于坏情绪的不断积压引起的,如:升学压力使你透不过气来,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的口罗嗦等等,都可能使心情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考试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聊天法,即通过向亲人或朋友,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哭笑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书面释放法,可以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上网法,有条件、会上网的临考中学生朋友可通过电脑网络与网友交流思想,排遣烦恼。
游戏转移法
即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让处于“考试焦虑情绪”的临考中学生参与其中,进入角色,忘记疲劳,转移注意力,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摆脱内心的烦恼。
食疗法
食疗法就是增加身体营养的方法,临考中学生脑力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需大量补充营养。因此,必须设法增加适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音乐疗法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如:圣洁、高贵的音乐,可使人净化灵魂、境界开阔;速度较缓的音乐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清澈、高雅、透明的古典音乐,可以增进人们的记忆力、注意力;浪漫的音乐,可激起人们恻隐、怜悯之心;流行音乐,可使人感情投入;时尚音乐,可释放心声。
总之,考试焦虑情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理状态,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消除,就可能影响临考学生的考试成绩。采用何种办法来缓解考试焦虑情绪,还得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对付怯场五种方案
某男生,重点中学学生,一上考场就紧张,看到试卷大脑中一片空白,简单的题都不知道怎么下手。非常时期的考试,万一在高考时发生怯场怎么办?
专家意见,在考场上,学生因情绪过度紧张而使实际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的临场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考试境遇性焦虑障碍,俗称“怯场”。生活中有这种经历的学生并不少见,“怯场”的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压力,作为学生本人来说,应注意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以减少考试“怯场”。
1. 做好应试前的物质准备:应试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对临场时考生的情绪,对考生能力的发挥都有重要作用。包括带好两证(《准考证》、《健康状况登记卡》),带好所需的文具,熟悉到达考场的路线,做好交通、乘车方面的准备等。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2. 积极的自我暗示:要树立一种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好”,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会使人充满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可以根据自己怯场的原因与情况,心里默念一些词句。例如“能考好,能考好,能考好”等,反复默念,可以使自己情绪稳定,提高信心,对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3. 愉快的想象:当感到紧张时,可以闭上眼睛,默默地回想自己曾经愉快过的情景,自己以前某次十分顺利而轻松地通过考试的情形,回想得越逼真越好,然后不断地在心中告诫自己,这次考试我也一定会那样轻松而顺利的通过。这决不是盲目的不现实的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期待,这种积极的自我期待有助于减轻焦虑,使人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
4. 闭目休息:出现怯场现象时,可暂且停止答卷,先闭目休息一小会儿,排除掉心中杂念,再继续做题。
5. 深呼吸放下笔,双手平放在双腿上,做深呼吸3次至10次。吸气要长但不要急,呼气要慢。做几次深呼吸对缓和心理紧张会有一定帮助。
轻松入考场
高考生即要进入考场,进入最后的决战。专家的研究显示,在所有影响考试结果的众多因素中,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是占第一的,因此,考生在考场中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考生如何在考试的全过程中调整自己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招数一:放松情绪
考前十分钟进考场,提前熟悉考场内外的气氛,使自己在心理上保持临考前的适度激昂,是预防考试怯场的一个妙方,也是面对试卷顺利答题、充分发挥应有水平的必经阶段。等于你把进入考场后可能会出现的不适应性反应,挪到了考场以外感受过了,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心无旁鹜地专注于试卷上。
提前到场,也是应急的预防措施之一。高考第一场考试,说不定有什么特殊情况出现。譬如,万一到了考场,突然忘记了带某件应考的必需品,至少有点时间作回旋。
提前到场,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比如说在去考场的路上如果碰上同学一定要打招呼,这样无形中就可以获得友谊感和社会支持感;进考场时见到监考老师一定也要向老师大声问好,老师自然也会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消除对监考老师本能的害怕和恐惧感,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上考场每个学生都会紧张,即使优秀的学生也不例外。调节的方针是一个松字。放松要从考前开始。考生之所以紧张,就是把高考看得很神秘。很多经历过高考的考生说,高考没什么了不起,高考就考以前考过的这些东西,只不过是换了教室,换了监考老师,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考生一定要打破对高考神秘感,以平和心态来对待,高考就是那么回事儿,感受它,体会它,等待你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拿到考卷的十分钟内是最紧张的,这时候应尽可能地镇定情绪,放松自己。应该认识到,以前所有的努力到此为止了,这时候再担心,再紧张也无济于事。考卷上不管是生题还是难题,也已经是一个不以考生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了,所以应该以坦然的心态接受它,以紧凑的速度完成它。
这里介绍一种考场上缓解紧张的方法:身体自然坐正,轻闭双眼,双手平放桌上,在深呼吸的同时,收紧双拳及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呼出,并随之放松肌肉,待情绪趋于稳定后,再继续答题。
招数二:谨慎答题
考生经过十分钟的紧张期,适应了考题后,会逐渐放松下来,这时候要牢记一个慎字。因为粗心大意是考生的常见病。经常看到有些考生出了考场,一对题目,直拍脑瓜,对自己因粗心而失分懊丧不已。与其考后悔,不如考时慎。
怎样做到慎呢?我给大家这样一句话:考卷下面处处有地雷。考卷下处处埋藏着不易察觉却常使人出错的地雷。如:学号忘了写;把6看成9;审题没审清楚。一不小心就踩上地雷,把分数也炸没了。
所以,考试时审题要周到,做题要细心。做题前先填考号、姓名,将试题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要学会“会做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切忌漏题,要注意试卷的正面和背面,不要漏掉背面的题。要注意单页试卷,按要求填好机读卡。不要因为感觉某些题好做就忘乎所以。“容易题,容易错”,也不要因为某些题较难而慌张忙乱。每道题都要细心、认真地研究。
考试中要保持谨慎还包括要集中全部的精神。不少考生有畏惧心理,怕考不好会受到老师批评、父母责怪、邻里窃笑、友人非议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上考场,则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净化精神。只有专心致志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感知深刻、积极思维,才能处于加工信息的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
招数三:转移焦虑
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既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很多,利于提高士气、正常发挥。
即使在考试中如果出现了难题,突然产生紧张感或大脑一片空白,可以用转移法,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让头脑安静一会儿,想些鼓励自己的话,如“我有信心考出自己的最好水
平”、“只要尽力就问心无愧”。此外,学会自我安慰很重要。例如:倘若这道题自己做不出来,就可以想想别人也未必能做得出来。同时,可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说“放松”。
遇到平时掌握的内容考试时突然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去做别的题目,这是比较正确的考试习惯。待别的题目都作好了,紧张情绪会得到缓解,回过头来做这道题目时,失去的记忆就能恢复了,千万不要为了一道题影响了整体的发挥。
在最后解答不会做的题目的时候,若是有能力的话,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理出原因。如果是中下层次考生,不会做难题是预料之中的事,紧张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题不是给你做的,是给考北大、清华的优秀生预留的。如被中低档题卡住,那就要冷静下来,这些凭自己的水平是能够完成的,只要理清思路,按部就班就一定会水落石出。若是优秀生,遇到不会做的题,则多数是难题,此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难题之所以“难”,就是不能一眼就能看出解题思路,但只要发挥自己超常的思维力,难题就一定分解出来,至少能解出此题的大部分。
招数四:把握节奏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把握好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有一个考生语文是他的强项,但他没把握好节奏,在做基础题时过分的仔细,反复地检查,结果作文来不及写,丢了很多分,本来要靠语文拿分的,结果总分反而被语文拉了下来。有一个曾经参加过二次高考的考生,第一次把高考看得太神秘了,尽管发现考卷并不难,好多选择题就那么简单,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可是还有点不相信,心想,高考题不可能一眼就看出答案吧,就多想了一些,这样反而耽误时间了,第二次高考吸取了教训,把会做的赶快做过去,接着做下面的题,结果一举夺魁,成了高考第一名。
所以,考生要时刻总览全局,把握好节奏。对大部分基础题,在认真看清题意,并有清晰解题思路的情况下,加快速度,完成后,要坚决控制再检查一遍的冲动,如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可用铅笔在题旁做一记号,待整张试卷完成后,有时间再去检查。
睡不着别紧张
“1、2、3、„„99„„999”,高考马上就到了,部分考生睡眠也越来越差,躺在床上数山羊,还是难以入睡,所有关于高考的坏结果总是在脑海中闪现,赶也赶不走,一声叹息:今天晚上又睡不好了;一堆焦虑:要是明天高考,这可怎么办呀?
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分析,有的考生感觉高考迫在眉睫,而自己的复习效果不如预期好,因此对学习中出现的偶然的非理想状况过于关注和担忧。复习就是一个扫除盲点的过程,出现错误和失利实属正常,但是有些考生将此放大,最后导致夜不能寐。
此外,有考生认为晚上没休息好会影响白天的复习效率,甚至在考试中发挥失常,这种心理也导致了对失眠产生恐惧。
专家指出,失眠只会对自身的精神状态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已掌握的知识体系,所以没必要为失眠而忧虑。对待失眠,考生可以从行为上预防,如遵循以前的作息规律,不要为获取更充足的睡眠而提前睡觉,这样反而扰乱了自己的生物钟。另外,高考前几天可进行适当运动,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
专家给面对此困扰的考生开出了几剂药方,调整睡眠:
▲考生平时什么时候睡觉,高考前几天就什么时候睡,根本不用打破自己平时的习惯,尤其是高考前一天,不要刻意地早睡,不要表现出与众不同。
▲睡前吃点东西。考生在临睡之前可以喝一杯牛奶或者吃一个苹果,这样能够促进睡眠。但要注意临睡前不要吃大量的西瓜、喝过多的饮料等,否则会增加夜间小便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按摩,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实在睡不着,熄灯后仰卧在床上,让眼睛自然闭上并反复做深吸气,同时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
▲睡觉前,尽量不去想高考时会出现什么样“万一”,应对自己保持自信,形成乐观的情绪。
▲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至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并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象中的白点缓慢地进行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如果感到心情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呼吸,就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良好诱导入睡的效果。
特别提醒:
考前几天及考试期间,考生要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少吃味精,其他如汽水等应少饮,以免影响食欲。甜食不宜过多食用,以免引起疲劳。蛋白质摄入量要充足,有助于增强记忆、平衡大脑兴奋抑制作用,瘦肉、蛋类、乳类、豆制品、糖醋鱼等食物中均含有大量蛋白质。要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供给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又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还有清热解暑的功效。此外临考期间还可多吃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核桃、瓜子仁、松子仁、花生米、麻油、鱼油等。
突然失忆 保持镇静
高考考生最近是否有过这种情况:历史学科的知识已经烂熟于心,突然有人问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发现自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怀疑自己这么多年建立的知识大厦顷刻瓦解。
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都有过同样的经历,一名大学生将自己考前的这种感觉形容为“感觉天都塌了”。建议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先安慰自己:“既然很多人都遇到了,说明这很正常。”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稳定一下情绪,找几道练习题(难度不要太大)或一套模拟题,心平气和地解题,通过这些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完全可以挑战高考。
考生出现瞬间“失忆”,主要由情绪紧张引起,几个优化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深呼吸。复习完功课后,做深呼吸,注意节奏缓慢、放松,吸气后,略停一秒钟再吐气,反复多次。
二、按摩法。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臂内侧内关穴(手掌纹下三横指正中处),顺时针按摩36次,在心里默念“镇静”,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晚上淋浴完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次数不限,心里同时默念“入睡”。
三、坐着或者站立,身体放松,想像着自己淋雨,感觉下雨将所有的疲劳和焦虑冲洗掉。
考前做好10件事
一、制定作息时间计划。在最后一个星期内,不少考生已离校回家复习,老师们建议这些考生,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在家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
二、把生物钟调向高考日。按照高考上午开始时间与下午开始时间复习功课,有助于进入高考状态,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
三、抓住最佳记忆时间。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由于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最好。建议考生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四、以高考心态做卷。一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卷子了,临考前一个星期不做,看看就行了,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手生,影响发挥。老师建议考前以高考的心态做些试卷,到高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
五、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战高考。但参加体育活动时,切忌剧烈运动,防止受伤。
六、少玩电脑和上网。玩电脑、上网容易上瘾,影响考生复习时间,也会抑制考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发挥。
七、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疾病。考生回家复习,家长往往会给他们准备大鱼大肉,但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情绪安定,不利于考试。建议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就可以,没有必要因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
八、调整睡眠。从现在起切忌再“开夜车”,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或十一点。6月6日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使心绪烦躁不安,影响考试。
九、不想考试后的事。随着高考日的临近,不少考生开始想起考后的安排了,容易分散注意力,老师们建议考生在考前应集中心思,全力以赴迎考。
十、不再做难题,不再做新的题目,以免自信心受打击。
巧除“应考尿频症”
1、消除紧张感、保证充足睡眠。考试期间每天闲侃、散步或娱乐一阵,保持心情愉快,非常有利于预防应考尿频。
2、控制饮水量。考试当天,早餐稍微喝些牛奶、豆浆等饮品,以面食、鸡蛋为主,午餐可少喝一点菜汤,考完则可多饮矿泉水,以供新陈代谢所需。
3、在临考前几天,绝对不能喝咖啡、茶水等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4、在饮食中适当降低含盐量,以免因口渴而饮水过多。
减压6法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学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所以说考生在高考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考生在考前因时间紧、压力大而导致的长期的过度紧张、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考生与家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减压疗法,使考生在考前心理放松,心态平稳,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
1.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同时,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2.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3.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4.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5.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6.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
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第四篇:高一学生心理状况及其指导
高一学生心理状况及其指导
一、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根据专家提出的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为:(1)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2)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3)乐于学习。(4)善与人相处。(5)善于自我调节。(6)情绪愉快而稳定。被测学校高一大多数学生心理状况属于健康水平,他们能客观地对待现实,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乐于学习,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更大成绩。小刘,高一入学成绩排在班的第49名,但他入学后,并没有灰心,而是热情关心班集体工作,性格开朗、大方,很快就得到班同学的喜爱,他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与同学互帮互学,到高一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已进步为20名,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类似的心态健康,学业进步大的学生也不少。
但是,心理不健康的高一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或孤高自傲、或苦闷、失望,自暴自弃,情绪不稳定,波动大,与周围环境不和谐,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测试的高一学生的异常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高傲心理。在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家境优越的学生中表现突出。往往觉得自己优于别人,自己是周围人的主宰,所以操纵欲、支配欲极强,别人的行为稍不如意,就要横加干涉,自己却我行我素,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小林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中的佼佼者,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但初中升学试成绩考差了,没能考入预定的学校,而是以第三名进入普通中学,入学后,他显示出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自习课常常讲话,不喜欢上的科目就借故不上课,对教师和同学的善意批评不接受,甚至认为老师和同学故意针对他。小蒋,中考被我校录取,虽然成绩仅高于录取控制9分,但因父母是建筑公司老总,千万富翁,常常引以为自豪,目空一切,独往独来,什么都不屑一顾,谁的劝导都听不过去。
2.焦虑心理。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为各校的尖子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往往还是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但进入高中后,尖子云集,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小学或初中时的优势。高一学习科目多,跨度大、难度偏高,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原来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变成中等生甚至落后生,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心理。小王,高一入学成绩排在班的第一名,由于未能顺利适应高中的学习,半期考试只排在班的二十多名,家长觉得不理解,多次找班主任对小王做工作,小王感到压力很大,整天觉得闷闷不乐,在心理测试中显示为异常焦虑型。
3.失落心理。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出风头以引人注目,达到心理平衡。小王初中时,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一名好学生,他以高于录取分数4分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中学,但这个成绩只排在班的中下水平,加上前几次测验成绩都不理想,小王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为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小何忽然变得“活跃”,有时,课堂上老师刚说
一、两句话,就会大声“插话”,常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无何奈何,不得不批评小王几句,小王却暗暗高兴。
4.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表现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地位,甚至我行我素,你劝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对教师家长的规劝往往采取抵触情绪,甚至强词夺理,高唱反调,这类学生容易做出越轨行为。小张升学考试的成绩刚达到我校重点班录取分数线,但他反应敏捷,自尊心强,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希望把他培养成优等生,经常找他谈话,帮助他克服贪玩好耍的习惯,并在学业上个别指导,严格要求他。可小张没有真正领会老师的关爱,而认为老师的“过分”关心使他没面子,是苛刻他。于是产生反叛心
理,拒绝老师的教导,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任何事情,使老师和家长十分为难,其成绩与品行不断滑坡,目前已成为学校心理帮扶的重点对象。
5.嫉妒心理。嫉妒心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胸狭隘所致。进入高中后,面对新老师、新的学习内容、新的班集体等因素所导致的变化,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继续保持优势,甚至越学越好,有些学生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时,缺乏自信、心胸狭隘的学生就会因各种各样的竞争受挫而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故意制造事端,想令别人也不好过!例E:小陈家境贫寒,所以她从小勤奋读书,希望有一天跳出农门,摆脱贫困的生活环境,初中毕业以高分考上了高中重点班,她成了当时本村村民羡慕的对象,不过,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却不断退步,几经努力都没有明显效果,小陈失望了。她看着同室好友小李的进步,内心难以平静,于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凡是到考试前一周,小陈就“犯病”了,有时还“神志不清”,弄得好朋友小李不得不放下书本,把本应该用于学习的时间用去陪她看病,为她煮药、打饭、洗衣,小李的考试成绩自然大受影响,小陈却高兴了。
6.从众心理。从众是指缺乏主见,缺乏原则性,以别人好恶作为行事准则。高一学生来到新的环境,没有了以往的好朋友为伴,内心渴望结识新朋友,建立新的友谊,特别是住读生,第一次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家长的关心和监督相对减少,难免产生孤独感、恐惧感,心中不踏实,他们更希望尽快溶入新集体,为避免被其他同学排挤,有时明知不对,他们也随大流,人云亦云了。所以,从众心理尤其在住读生中表现突出。小冯来自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经济并不富裕,进入高中后,同班六位同学住在同一宿舍。有一天,小冯的妈妈找到班主任反映情况说,小冯最近常在周末去游戏机室,父母知道后批评他,但小冯解释说,同宿舍的同学都会打游戏机,如果自己不会就很丢面子,同学叫他去不去也不好,并且要求父母给他买一台电脑、增加零用钱。家长劝说无效,便请教师出面做教育工作。
7.松懈心理。初三学年为了升上好的高中,一般都是勤奋的,考上重点中学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们在初三学年竭尽全力,当终于如愿以偿进入高一后,有一部分学生便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成天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飘飘然,或把升大学的希望建立在高三年级再努力上。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并出现令家长和老师吃惊的下滑。小何在初三学年是班的数学科代表,学习认真、主动,成绩不断进步,升中会考以科科138分的成绩考上一所高中重点班,但升上高一后,他的精力却主要放在打球等娱乐活动上,欠交作业、违纪名单上也有了他的名字,常常被老师批评,成绩从入学时的班第二名退到三十多名,原班主任找他谈心,劝他努力学习保持优异成绩,他很不以为然,认为刚刚辛苦了一年,应该玩一玩,而且高一离高考还远,不用太心急,他到高三时自然就会努力了。
8.早恋心理。高一学生正值青春期,随着神经系统和各生理器官的发育趋向成熟,其性意识快速增强,异性交往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产生怀春的情爱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父母师长的教育使大多数中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没有过早陷入早恋。但是,繁重的学习任务,来自考试和家庭的压力,使一部分自控能力低的学生情感畸变,这一时期如果老师和父母的关心、指导不当,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就促使这类学生寻找新的情感寄托,以获得情感的支持和理解,形成安全感,从而陷入早恋误区。小赵生长在一个经济富裕的干部家庭,但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她,初三时他同学小何好上了,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勉强升入高中后,并没有按照父母、教师的正确引导去对待学习生活,经常给在另一所学校的小何通电话、网聊。后来,小何转入同一所高中,两人更是频频相约,迅速成为学校的特辅对象。随着老师较长时间的集中特辅,小何渐渐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有心与小何分手,但小赵无法自拔,还是不断纠缠小何,为不误人误己,小赵的父亲只好让她转到了边远的另一所学校就读。
二、高一学生心理障碍疏导策略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巨大的。首先,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一般来说,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完善程度。健康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是优良品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其次,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活动总伴随着情感、意志等心理成分,情绪的好坏,意志强弱,既影响到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形成的质量,也影响到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一是要做预防心理失衡的“超前指导”,二是要注重疏导工作。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尤其是重视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笔者根据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做法和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谈一谈心理障碍的预防与疏导。
1.转变观念。教育者转变德育观念,对心理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教师要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危险期”。教师要根据其年龄发展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而归因于思想变坏,不思进取,品德低下,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全盘否定。教师要认识到,心理辅导是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义务。
2.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自我,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可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和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减轻学生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学校、老师一起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宽松、和谐、向上的环境。
3.学法指导。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一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多,要求提高尤其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这一转变时期,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大,学习效果差,成绩跟不上。所以,高一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注重劳逸结合,制订学习计划,正确对待考试和成绩,科学分解压力,即学会学习。这样,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过大,有效减轻学生焦虑程度,考试也能从容应对了。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不少班主任感受到,良好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实,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来自于集体的关系不善,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向有心理障碍学生“求教”,借此对其短处给予开导,这样有利于心理障碍的排除,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释放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多机会,使之保持愉悦、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5.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大部分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都是小学、初中优秀生,因此倍受老师、班主任的钟爱,经常得到的是表扬和奖励,但有时却制造了一些优秀生长处的副产品-------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来到新的学习环境,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所以,在重视做好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从长远来说,还
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心理失衡。所以教育者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让他们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6.心理教育应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提供客观保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又能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宽广的胸襟,从而自动地减小或消除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减缓心理压力,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7.设立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站,设置专门的心理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培训课,为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建设一个阵地。心理学表明,人有了心理负担,只有想办法释放出来才可以减轻或者解脱。为此,我校设有心理健康辅导站,配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档案室,编印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如《自我适应与适应环境》、《考试焦虑与自助策略》、《与师生和谐相处的策略》、《学会学习》、《我的学习动机》、《如何面对挫折》、《异性交往的原则》等等。学校还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外,每天下午由专职的教师负责咨询服务,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高一上学期完成全级学生的心理测试和建立心理档案工作,每期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检测。心理老师和班主任根据心理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历程,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分析确定学生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在学生中树立公正、无私的教师形象,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
第五篇: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孟庄镇初级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全面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构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帮助广大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使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受教育者享受到同等的关爱和尊重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孟庄镇初级中学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
一、学校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学生学习指导中心
主任:主管教学校长
成员: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心理咨询老师
2.该中心主要职责是指导导师开展学生学习指导工作,帮助协调师生关系,了解导师指导情况,评估导师履行职责情况,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和导师指导艺术的研究等。
二、基本原则:
1、导师一般由任课教师担任。
2、导师与被指导学生的确定,可由年级组指派完成。
3、导师必须在其职责范围内指导学生,学生必须尊重导师,双方以师生相称,以朋友相处,坦诚相待,教学相长。
三、实施原则
(一)尊重了解原则。学生有了解导师的品德修养、教学能力、学术水平、个性兴趣等的权力,导师有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品行、学习成绩、个性需要、潜能兴趣、同伴关系等的义务。导师双方彼此尊重,在了解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理想的学导关系。
(二)全面关爱原则。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人生等方面情况,纠正其缺点和不足,并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要不断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和成就,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三)因材施教原则。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施以适当之指导,使其正常发展,养成健全人格。答疑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依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研讨对策。
四、导师职责:
(一)总体职责
1.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导师工作具体教育措施
1、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一系列献爱心活动,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让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确保家庭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利用暑假进行生活体验,感受父母打工的辛苦,开学后每人交一篇心得交流。学校评选出优秀篇目予以表彰奖励
3.以班级为单位动员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一帮一”结对子,让优秀学生订出帮扶学习计划,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上报级部。
4.组织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举行座谈会,从生活上、学习上了解他们的需求,设立学生“心理导航与成长导师”,随时找其谈心,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亲情呵护,导师要有与学生交流的笔记本,师生通过笔记本交流沟通。
5.对家庭特别优越学生与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定期让其到家庭困难学生家中体验生活,班主任适时给予学生生活指导,对特别娇气的安排“生活助理”,限期养成学校要求的生活习惯,并写好心得体会,学校将组织评选并予以表彰奖励。
6.对留守儿童导师应帮助他们“找一个知心伙伴,培养一种兴趣爱好,认一个老师做知心爸爸(或妈妈)”,生活上通过多种方式照顾他们。
7.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心理导航工作,做好心理疏导,经常性的进行心理困惑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对待生活学习的态度,并做好记录。
8.导师要建立自己指导学生记录本,记录下自己谈话要点、谈话时间、地点和指导学生的姓名,并积极撰写教育日志或教学案例。
9、导师每人两个笔记本,一是教育日志或教学案例的撰写,二是与学生的知心对话,作为交流沟通的记录。
五、学生义务
(一)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
(二)恳请导师分析自身状况,制定发展规划;
(三)主动做好阶段发展分析,定期向导师汇报;
(四)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
六、工作制度
(一)交流与谈话制度
学生至少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导师每周至少与学生谈话交流一次。交流谈话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必要时也可以采用书信来往、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
(二)家长联络制度
导师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访、接待家长来访、电话或信件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本人及家庭情况,要注重家庭背景和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的相关分析,有针对性地组织结对学生、家长间的交流,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三)工作档案制度
导师的工作要有计划、有总结、有步骤、有目标。每项活动都要有时间、地点、主题、内容简要、工作后记、撰写教育日志或教育案例等。
七、导师工作评价和考核细则
评价考核总分50分,其中对导师满意度问卷调查占20分,常规管理占30分。本项评价工作列入教师绩效考核工作。
(一)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评价(20分)
每学期两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考察学生对导师工作满意度情况,主要调查学生对导师谈话的满意率和交流导航笔记本批改的满意率,两次结果合计后按三个等级分别记20、18、16分。
(二)常规管理工作(30分)
①及时上交导师制工作计划和总结(3分)按质量分别记3、2.5、2分。②撰写教育日志,要求每周一篇,每篇不少于300字,每学期不少于12篇,撰写自己在辅导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反思。(10分)学校在导师育人教育日志方面将采取抽查和学期末检查的方式进行打分,按质量和数量分别记10、8、6分。
③做好受导学生的谈心记录。每学期每位导师对每位受导学生谈心不少于5次(5分)每少一次扣0.5分。
④交流导航笔记本(10分)。师生互动交流每学期不少于10次,主要通过导航笔记本体现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有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教师的教育、指导、反馈和矫正。按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记10、8、6分,每少一次扣1分。
⑤教育案例的撰写(2分)教育案例分析或育人论文,每学期1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每学期末上交,要求选取本人在导师育人方面最典型的事例进行分析,优秀案例将作为学校工作亮点推广。按质量分别记2、1.8、1.6计分
(三)奖惩措施
1、奖分项(该项最高加5分)
①在导师育人方面的教育日志或教育案例被康城网平台发表或在教育刊物发表,按国家、省、地、市分别计4、3、2、1分。
②创新育人渠道,如在育人过程中有创新的做法或工作亮点则酌情加分。
2、减分项(上不封顶)
①导师不参加家长会,每缺一次扣2分
②导师所领学生中每辍学1人扣5分
③受导学优生学业成绩大幅回落,被确定为中等生或后进生的,每生扣5分。④受导学生出现严重违纪行为受学校纪律处分的,每人次扣5分;出现严重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被惩处的每人次扣10分。
⑤导师出现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挖苦现象,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扣10-50分。
孟庄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