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金融事务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金融事务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一、金融事务专业十二五总结
1.从招生规模来看,2011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9人、2012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28人、2013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1人、2014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7人、2015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6人。从招生的生源地区来看,2011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30人、外地生源9人,2012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22人、外地生源6人,2013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25人、外地生源6人,2014年金融事务本地生源37人,2015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36人。从学生来源居住地区来看,城中区的学生2013年4人、2014年4人、2015年5人。就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来看,金融事务专业招生计划的完成率除了2015年受北京市初中生生源整体规模萎缩的影响而只有55%之外,其它年度的招生计划完成率都在95以上,2012年招生学生报到时46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班减至28人。2014、2015年连续两年的学生报到率都在全校名列前三,达93%以上。金融事务专业由于过去银行就业门槛较高,因而商校学生就业到银行比较困难,但从2011年起,由于银行用人政策的改变和北京市限制外来人口政策的逐步落实,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就业市场逐年好转,且都是目前的优质就业资源,如:中国银行、招生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因而受此影响,学生报考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人数逐年在稳步增长,且非常稳定。
2.从专业改革来看,财金系金融事务专业从2009年开始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17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胡冬鸣、王淑华两位老师积极参与了第一阶段的专业调研、学生就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提炼和课程标准开发撰写及其论证工作,主笔了《银行结算与支付》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撰写工作。从2009级开始,金融事务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一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体系的13门核心课程重新进行规划和教学设计。进入十二五后,从2011级金融事务专业开始,基本形成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基本理念,工作导向课程覆盖到银行网点与运营、认知会计工作、银行柜面业务处理、银行会计实务、银行结算与支付、外汇交易与处理、银行卡销售与服务、证券投资实务、保险产品销售、银行大堂服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理财咨询与服务、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从单一的纸质试题考核方式,过渡到以学习过程为重点考核对象的集学习单元、8S评价和平时学习成绩为体系的多种方面、多种形式(业务操作程序、讲演、制作产品、小组合作、推销产品)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同时,以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通过对金融事务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金融事务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改革精神、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金融事务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培养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3.从订单班建设来看,金融事务专业中国银行订单班从2011年开始探索与中国银行进行长期合作并不断夯实这个基础。财金系在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建立互惠互利的内在动力机制。大多数校企合作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但缺乏稳定性、持久性。因而财金系在校企共建合作方接触初期,就注重构建互惠双赢的动力机制。这种考虑基于三点:第一是寻求内在的原动力。校企合作,企业对学校的需求是: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帮助或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培训、咨询、指导;宣传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学校对企业的需求是:接收毕业生;提供实训师资和设施、设备;为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咨询、指导。第二是明确合作的基础、目的与原则。校企合作的基础是“技术、人才、设施”,目的是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原则是“互惠、互利、互动”。第三是确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对学校的责任与义务:优先选聘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毕业生,承担合作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学校对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是:为银行优先输送优秀毕业生;积极参与银行开展技术开发、培训、咨询等科技服务。二是制定校企合作的调控机制。第一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和学校的教学部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组成,基本职能是根据产业调整和升级等带来的企业和市场人才需求规格与数量的变化,合理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和市场对接;对专业所适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据此共同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就业指导和继续教育等。第二是成立实训工作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院校实训和培训部门负责人、实训指导教师等组成,基本职能是根据银行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学生实习实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安排,制定具体的实训教学实施方案,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管理、考核和评价办法等。第三是成立师资队伍管理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教学和人事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根据校企合作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方式、专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等。三是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规范和推进校企合作。如《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校企合作教育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共建实训基地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考核办法》、《北京市商业学校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财金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财金系学生工学结合课程考核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在完善校企合作的载体方面,首先,北京市商业学校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看重其训练和培养学生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进行科技开发、学生和员工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的平台,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和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学校和银行要按照互惠互利原则,明确校企双方权义,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具体形式有:一是“融入式”生产型基地。是指学校投入部分设备,企业提供场地,在企业中共建“融入式”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融入式”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了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可在就业招聘、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方面形成更广泛的合作。二是“引入式”生产型基地。是指学校提供场地,也可投入部分设备,企业投入设备和人力资源,在校内共建“引入式”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银行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从事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活动,目前能够支持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当然,其主要的功能是为学生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和教师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支持。订单班建设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共建专业课程。根据市场调研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学校与银行共同制订专业标准,紧跟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其次,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吸收银行专业人士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商校金融事务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实践教学、技能考证等有关人才培养事项进行研究,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专业建设计划。与此同时,校企共同进行专业评估,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当然,吸引中国银行的专家参与商校会计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共同开发融“教、学、做、训、评”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电子课件、共建精品课程等。同时,金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中国银行项目服务和推广。王淑华老师已经连续两年深入到中银天通苑网点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通过参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商业学校的教师能够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为企业和日后教学提升更高层次的专业服务。同时,借机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为精品课程、项目课程、精品教材、典型案例、教学管理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4.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在十二五期间,除了已经全部具备教师中级以上职称之外,有两位教师具备教师高级职称;胡冬鸣、田春丽、王淑华三位教师都已取得会计师、经济师职称资格。双证书目标全部实现。目前,金融事务专业的年龄结构从过去的比较单一,且基本是老年结构,而到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了中、老年的机构格局,年龄结构上正朝着合理的方向转换。教师的教科研获奖主要有全国金融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比赛获奖、北京市职业院校财经类教师培训基地微课、论文获奖、北京市商业学校的校级课题、征文、公开课、信息化大赛奖项;出版的课程教材有中职国家规划教材、北京市教委中职会计、金融专业课改教材;国家新闻出版署农村财金系列读本、财经出版社金融知识系列读本。金融事务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有明显提升。
5.从金融专业所处行业位置来看,金融事务专业虽然不是北京市中职骨干师范专业,但由于教师们的不懈追求和用于探索的精神,金融事务专业在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开设金融事务专业中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的,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证实:一是参加了广西银行学校牵头的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标准前期调研和后期论证工作;二是被聘为2015年全国中职金融与证券投资大赛主办校;三是参与2009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报告撰写工作;四是主编中职国家规划教材;五是编写财经出版社金融知识系列读本工作;六是作为深圳智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件推广基地。
6.金融事务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教师对金融专业建设有了较深的认知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现有教师并没有到银行一线长期工作的经历、特别是深入银行核心业务区进行工作的经历,因而在课程的深度开发和品质提升方面目前还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迫切需要从银行一线调入有着长期银行工作经历特别是多岗位工作经历的企业型专家加入教师队伍,这对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金融专业日后赶超其他学校金融专业的关键和杀手锏。二是教学硬件设备的落后,银行实训室建于2007年,至今已经快到10年了,其相关的技术水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需求,包括存储技术、展示手段、实训软件都到了必须升级的年份,如果不进行适时改造,将会制约金融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我校示范校的整体形象。同时,吸进新鲜血液也是金融事务专业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年金星教师的调离使金融事务专业的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又要重现,而随着老教师的退休,十一五期间金融事务专业教师捉襟见肘的现象可能又会重现,但金融事务专业目前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不要因为教师的断层和缺失而出现专业发展的短板问题。而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与中国银行有着多年的合作,但课程合作方面还需要有中国银行业务专家的直接参与、中信银行虽然答应教师能够参加中信银行网点的业务实践,但目前并未真正落实。这里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是否能够满足银行的某种需求,特别是银行在其业务发展过程中所或缺的东西,只有深入调研并满足这种需要,可能这种合作才会“开花结果”。
二、金融事务专业十三五规划
1.从目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引进一线员工,充实现有金融事务专业师资队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一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基层的高技能人才,对学科的理论教学要求并不需要较高和较深的层次;二是长期在银行一线工作的员工做银行岗位工作的内容理解和内涵理解是现有学校专业教师所不能具备的,企业教师引进后,能够在这个方面弥补我们专业建设的不足;三是商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比较稳定的教学基础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进入十三五后专业品质的提升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而更加深入打造金融事务专业,特别是科学规划现有金融事务专业课程,创建专业优质课程需要有银行工作背景的老师的积极参与;四是能够带动金融教研室老师教科研水平的大力提升和实践知识的丰富与充实,至少保持在三年内金融专业的建设能够紧贴现有银行的工作实际和业务发展水准。当然,教师的引进也不是盲目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是需要对职业教育现状有着深刻而正面客观的认知,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有着真正的理解,能够踏踏实实呆在商校的人;二是在银行网点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在多个工作岗位有着轮岗的工作经历且对银行网点工作内容有着深刻理解的员工;三是较年轻且对网络技术略知一二的人士,主要原因是网络金融业务近几年在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资金使用习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已经开始尝试开设网络金融专业,而从目前来看,虽然我校开设网络金融专业还需要论证,但开设网络金融课程迫在眉睫,这种有着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的人才是目前在专业建设中最热捧的,应该在这方面有所考虑。
2.对现有的实训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商校银行实训室和证券实训时建设于2007年,目前已经难以有效支撑专业教学,主要问题是:一是故障不断,既有硬件设备运行的问题、网络的问题、还有软件与硬件设备搭配运行的问题,今年在银行柜面业务处理课程中已经多次中断教学过程;二是由于认知的局限,银行大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教学组织、教师进行及时讲评展示、教师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手段的展现已经显得比较落伍;三是银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在银行实训室难觅踪迹,证券实训室大屏显示技术和显示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其它先进院校金融事务专业现有教学设备的使用,且与我校示范校的名望不相匹配;四是商业银行技术设备的更新速度目前是比较快的,这个专业也需要有大额资金的注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与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融进行合作来得到间接的先进技术支持,商校也不妨一试,直接租用中关村的云存储设备,这样我们的实训室硬件存储设备至少永远保证是最新的,同时联系北京地面京东商城白条和理财业务,让他们直接来给学生讲网络金融业务的开拓与销售,这样可以让我们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学生先跨入这个领域。同时把网络金融营建费用节约下来。但两个实训室的改造项目希望商校领导层最好能够落实开工。
3.改变现有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后继无人的忧虑,落实年轻教师的引进。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年轻教师的不稳定也是我们担忧的一个问题。因而,对于年轻教师的引进应该更多看重的是能不能呆的住、是不是对金融事务专业建设有兴趣的年轻人。年轻老师引进后,十三五期间,金融教研室至少可以实现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都有分布的基本合理结构。
4.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至少实现两个目标:首先是落实金融事务专业老师到中信银行基层网点进行实习的目标,能够对老师的实习内容有着更加广泛的拓展和实习品质的提升,同时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积极协商,能够让现有的金融事务专业教师的实习拓展到城区的营业网点,并在实习的内容方面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大堂引导员的工作内容,应扩展到银行大堂经理、贷款发放、银行柜面业务处理等工作内容,至少是老师可以作为工作助理协助银行员工进行工作从而熟悉这部分业务。这样的话,教师的业务处理水平也会有一个飞跃和品质方面的提升。与此同时,银行大堂服务和银行柜面业务处理这两门课程可以作为综合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平台课程,让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的业务专家帮助金融专业进行改造,使他们更加符合银行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要求、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可以通过共同拟订教学大纲、商校教师撰写培训资料、校企共同修订培训内容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两门课程改造完成后,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同时使金融事务专业建设有一次质的飞跃。
5.学生取证考试落实。取证问题是目前职业院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由于学生录取分数和学习素质的差异,南方省市、河南、河北、山东和东北三省的职业院校学生取证工作比较容易落实,而像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职业院校的取证率都比较低。由于银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水平设计是按照全日制大学本科水平进行设计的,因而现有银行的在岗职工考证通过率也只有10%左右。而会计证的考试难度较之银行职业资格证书来讲还是比较容易一些,且银行也是认可的,因而可在十三五期间落实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会计证取证考取工作,具体包括:一是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会计证班强化学习;二是学、练、考、讲结合起来,既要有学到位、勤做题、不断考核、及时讲评,而且是不间断的,不能半途而废;三是教研室主任亲自挂帅督促,落实以上学习环节,从系主任、室主任两级进行落实检查;四是学生毕业分配和取证联系起来,在系内建立起一种公开制度,让通过考试的孩子先进行工作的挑选,并从系主任、系副主任、室主任工作中保证落实,形成一种铁的制度与规定,让学习好的学生看到希望并找到学习自主动力。
第二篇: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西安泾河工业园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及十三五工作发展思路措施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西安泾河工业园自从2011年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围绕科技型、效益型、生态型的产业定位,严格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理念,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石油设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最终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核心区示范区先导区。2013年,高陵工业园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2.41亿元,占西安市工业总量的16%,占比位居全市第二。累计引进项目422个,合同投资额919多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45个,过千万元项目234个,其中292家企业已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3家,基本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石油设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一)经济呈现量效双增,各项指标可圆满完成
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推动高陵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370.58亿元,同比增长41.5%;全口径财税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39.9%。2011年,完成工业产值448.23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口径财税
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7.5%。2012年,完成工业产值541.09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口径财税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10.4%。2013年,完成工业产值701.32亿元,同比增长29.6%;全口径财税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38。5%。预计2014年,完成工业产值819.24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口径财税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10.6%,目前园区企业安排就业4.6万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
(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面貌日新月异。
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结合泾渭新城远景规划,建设完成园区方格网状道路,主干道路结构为“八纵六横两环绕”格局。依托泾渭新城发展,泾渭镇、姬家管委会、崇皇乡、鹿苑镇、榆楚乡全面实现城市道路覆盖,完善乡村公交路线,公交线网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同时,按照“优化线路、普遍服务、提高效率、畅通客运”思路,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已将园区公交系统纳入西安市公交网络,极大的提高园区与西安主城区及周边城市的联系,提升园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完成建设改造西韩公路、高泾路(渭北横线),鹿苑大道、仁马路——旅游专线、渭河大桥,实现链接国际港务区和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加强与西安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的联系。
2、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加大对园区的道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产业园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服务园区企业建设和正常经营。
一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二是文化休闲等设施的改善;三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依托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智能交通、数字化城管、突发公共事件指挥平台等项目,服务县城和园区经济建设。以现代型、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标准,启动了总投资2500万元的北区截污干管工程,实施了23个行政村6.5万人的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园区“廊田、水园”品味。
(三)政策落实到位,软环境建设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并把工业园区作为园区服务的窗口,全力亲商、助商、安商。我们推出“高陵工业优惠十条”,坚持用发展应对实际困难、用合理增长解决实际问题,一手抓项目保投资、一手抓生产促增长,有效应对了各类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实现了“稳中有进”。以生产经营为切入点,坚持大企业用服务、小企业用政策,全力做好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和环境改善等工作,以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最实举措解决企业难题、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抓生产、拓市场、促销售各项措施同步跟进。以工业产业项目为重点,实施“项目建设年”、“项目建设突破年”、“项目建设提升年”主题活动,以更高的效率、更强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推进总投资141.5亿元的208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促进签约项目快落地、动工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快投产,形成和储备一批了工业增长的生力军。
(四)园区面积倍增,总体建设进展顺利
按照“完善一期、建设二期、规划三期”,我们注重抓好园区的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规划、集约用地,园区发展进一步提速。我们准确把握工业集中区“质量和效益型” 的发展内涵,在企业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的实践中,以要素集约化、建设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功能社区化、服务星级化为方向,把工业发展重心调整到中小工业园上来。相继引进总投资90亿元、总面积2200亩的融豪、聚集、新高3个中小工业园,今年已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建成3.5万平方米,签约小微企业24家。在发展理念上,我们把“工业园区”概念转变为“专业园区”,把“多而乱”转变为“专而精”,根据县域五大支柱产业配套和转移需求,高点站位产业规划、严格企业招商审批,积极引导配套型、活力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入驻,让产业链条更紧密、分工更精细,形成了“一区一业、一园一产”的产业布局;在配套服务上,我们把政府服务作为最优政策、最强保障,整合招商、规划、环保等部门,成立项目落实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党政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分流至园区,一对
一、联合式推进园区建设、服务企业入驻,真正做到受理问题“全天候”、掌握信息“零时差”、证照办理“陪伴式”,完全做到了政府服务“一站式”。围绕企业生产生活需求,同步规划建设有办公宿住、商务会议、金融物流等配套设施,足以让企业无忧生产、高品质生活。在建设标准上,我们顺应现代工业“零增地”扩能发展趋势,一
律执行三层以上国际厂房标准,鼓励生产配套区高层化,三个园区建成后可容纳300余家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单独划地自建,以每户占地40亩计算,则需要土地12000亩,而通过集中“上楼”发展,可节约土地近10000亩。
(五)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全面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精神,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指导科技企业制定节能降耗计划,落实节能工作措施;二是着力研究开发和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生产节能产品,提高生产效益。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领导下,“十二五规划”目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作目标基本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当然,园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不聚集,部分投产企业还未能满负荷达产达效;二是企业厂区内未填满布实,部分企业投资强度未能达到协议要求;三是在建企业进展不快,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四是用地指标紧张影响项目及时落地等。
二、“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作为省级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西安渭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先导区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国家实施《西
安渭北工业区发展规划》,使我们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本着立足实际,超前谋划的要求,做好工业园区“十三五”规划工作,引领未来五年西安泾河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1、整体发展目标
“十三五”整体发展目标为“五大展望”,“阶梯式推进”: 一是园区面积倍增展望。在园区已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到2020年末,规划园区总的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在“十三五”期间,园区将平均以每年递增建成5平方公里以上;
二是入园项目递增展望。入园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每年递增15家以上,到2020年末,入园企业达到200家.三是上缴税收递增展望。税收每年递增1.2亿元。到2020年末,年上缴税收20亿元。
四是园区企业产值递增展望。产值每年递增100亿元,到2020年末,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实行“阶梯式推进”模式,一年一个阶梯,一年一个台阶,稳步发展,扎实推进。
围绕上述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1、整合各项资源,形成整体优势。通过整合优惠政策、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形成园区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园区的比较优势,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紧紧抓住产业承接转移
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时机,促进园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社会事业等项目与发达地区资源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起点对接。
2、突出引资地位,提高招商质量。突出招商引资在对外开放中龙头地位,形成能激发招商部门活力、增强社会引资合力、调动企业引资动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加强专业化招商团队建设,主攻专业招商和重点招商。更新招商理念,重点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逐步改善园区产业生态环境,实现以政府为主招商到区内龙头企业主导招商的转变。提高招商质量,完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3、注重重大项目,善用载体作用。突出重大项目在对外开放中的载体作用,并善于运用重大项目以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突出招大、致力引外、注重引智。着力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100强投资;着力吸引省内大企业入驻,构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和价值链关系;着力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提升园区城市品位;着力引进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增强园区对行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调控能力。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促进一批能
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注重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创新服务体制。积极推进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运行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效率。牢固树立“人才强园”理念,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着力加强机关管理人才、高新技术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区域性人才聚集效应。
二是创新投资体制。在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上,以土地或预期收益作为回报,引进大公司,大集团投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开发公司制度,统一对外招商,以银企合作或以土地分红作为回报的方式,争取银行抵押贷款;鼓励引进民营或外资公司成立投资公司,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创新运作体制。要由政府经营向公司经营转变,由开发公司对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司化管理。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保障体系
一是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二是实行适当的财政倾斜,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通过经营园区土地,以地生财,以广阔的资金来源支持工业园区的建设。四是引进民资联动,使园区建设与开发互动,实现政府启动乘数效应。同时,园区建设开
发公司要全面承担整个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所需资金的聚集、融通和经营工作。实行开放式的、动态式的资金运作机制,盘活现有资产,适度负债经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灵活的融资体制,积极为园区项目融资做好服务工作。加强银企沟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减少贷款环节,简化贷款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与政策性导向作用,遵循市场开放和效率原则。积极争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贴息,制定和实施稳健的财团、银团开发贷款计划,采取带资建设、BOT等建设方式,多渠道确保园区开发建设资金。
(四)加快园区建设,搞好经营管理
坚持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原则,使园区成为城市新区拓展的重要方面。严格规划控制,在现行滚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在经营城市、提高效益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划分园区功能区域,引导相关企业集中布局,先期拉开路网格局,搞好四纵四横的道路建设,大力推进组团式开发,确保年均5平方公里的新开发面积。合理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加快园区的城市化进程,以建设园区中心区为目标,将中心区建成集写字楼,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工业产品、展销等功能为一体的园区核心功能区。
优化园区的交通结构组织,加快建立快捷、安全的综合网络体系,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加快人流、物流集散场地、加油站、供气站等配套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良好、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十三五”期间,建成区内及进出口处交通管制自动化和美化路灯、指示牌等设施,使其与城市景观更加和谐统一。
加强园区生态保护,持续实施园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形成生态优良、产业发达的特色城区。根据园区的开发进度,坚持环保“三同时”制度,做好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做好边坡的防护。做到开发一片,防护一片,避免水土流失;其次做好绿化,园区内的绿化率不低于30%;三是重点做好企业排污治理。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督促入园企业做好污水、废气、废渣“三废”处理,做到达标生产,达标排放。
按照经营城市、聚焦园区的理念,加大园区市场化运作力度。牢固树立“惜地如金”的思想,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入园企业建造多层厂房,坚决控制花园式工厂,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与经营性用地的比例,切实加强土地储备,高度垄断园区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分类供地制度,根据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商贸用地确定不同的供地价格和方式;所有工业项目用地和全部经营性用地严格实行挂牌拍卖,实现土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降低园区开发成本。
(五)优化园区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优化政务环境。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门槛,减少环节,规范操作,提高效率,严格做到快捷、高效地服务。要优化社会环境。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发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发展大局”的观念,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要优化法制环境。要从建设诚信湘乡、提高保障能力入手,切实保护好外来客商的投资利益。要优化政策环境。在引进外资中,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就要尽量满足外商的要求。加快出台有关吸引外商投资方面的管理条例,对客商以诚相待,对客商反映的问题要尽快解决。继续推行园区封闭式管理,全程代理入园企业有关手续的办理。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品牌,就是生产力”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文化建设,完善市场服务体系,营造一流的软硬环境,真正构建低成本、高效率、零障碍的规则服务型园区,把“园区内问题园区内解决”落到实处,使园区成为聚集资源、打造财富的“洼地”。
第三篇:办公室十二五总结十三五规划
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
一、办公室“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办公室紧紧围绕有限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本着“服务到位、协调到位、把关到位、参谋到位、助手到位”的工作原则,切实履行“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等职能,为全局工作的正常运转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1、建章立制。2010年单位搬迁,一切从“零”开始,办公室及时根据有限公司党委要求和办公室工作性质、特点,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各类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公车管理制度和公章管理制度等各类制度,使我科室的管理基本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
2、规范办文。一是注重学习,努力提高办文水平。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积极组织办公室全体人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有限公司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二是在办文过程中,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广泛收集资料,力求从办公室出来的文件规范合理。“十二五”期间,认真做好公司党委、行政报告,各类计划、规划、方案以及各类会议的汇报、交流、调研材料的起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综合文字任务。在 “创先争优”、“党风廉政教育”、“评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中,都能及时上报各类计划、方案以及活动信息、总结等。三是认真调研,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在公司大政方针制定以后,如何贯彻落实目标是我们潜心研究的主要课题。结合企业新年工作会议、生产办公会、企业专题会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汲取营养,在生产和施工一线加强学习调研,听取科室和部门经营管理精英的经验介绍,形成具有企业管理特点又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调研报告。
3、上传下达。办公室作为重要的信息枢纽部门,起着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办公室以“不让能办的事在我这里拖延、应办的事在我这里办坏”作为原则,及时做好公文的上传下达,公务信息的联通。在以最快的速度让领导知道信息,了解信息。同时,严格按照公文登记、阅办、传递、处理等工作流程,准确规范处理各类文电,“十二五”期间,共处理各类公文、电文、通知等上千件,保证了政令畅通。同时,我们在2014年引进OA管理系统,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本部门运作,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应用水平和行政效率。
4、宣传报道。为了加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塑造公司文明企业的良好形象,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对信息报送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信息考核奖励标准。同时,我们也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经常向无锡各电视台及各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报送单位相关信息,被录用数十篇,得到政府领导和市民的广泛好评,增强了企业政府主力军的影响力。编制企业形象画册。2014年5月完成的画册从文图安排到编制完成,公司主要领导参与,亲自审定,几易其稿,最终4大板块共24页展示企业形象的画册盛装亮相,成为公司展示综合实力、走向市场的新名片
5、档案管理。每年按时将工作文件资料装订入档。随着OA系统的使用,文档的管理将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
6、后勤保障。①会议保障。及时准备好各类会议场所,并参与相关会议的筹备工作。②车辆保障。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安排车辆,保证工作正常运转。③生活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合理安排工作餐。④节日保障。合理安排节日值班。⑤认真做好各类接待工作。
“十二五”期间,办公室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有限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同志的精诚团结。(1)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办好。(2)办公室工作无易事,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办好。存在问题:
1、内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尚待加强。
2、政治理论学习抓的不够紧,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办公室“十三五”工作规划
“十三五”期间,办公室要在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部门的支持下,树立“当好领导参谋,做好部门配角”的工作理念,把握大局、立足大局、服务大局,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拓展工作思路,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优的服务质量和更顺畅的运转机制。
1、进一步提高综合文字和公文处理能力。随着OA系统的深入推广应用,“十三五”我们力争实现企业办公全程管理的全覆盖,实现网上办公的现代企业。同时,切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综合文字的写作水平,做好各类文稿的起草和有关文稿的审核把关工作。扎实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继续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多渠道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极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抓好向主流新闻媒体和产业集团报送信息工作,继续争取集团对公司相关工作的大力支持。
3、加强综合协调能力,保证工作高效运转。进一步做好各类会务筹备工作。对每一个环节都细心考虑,安排妥当,确保各次会议顺利召开,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充分利用OA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重点做好公务接待、会务安排、车辆管理、食堂管理、OA系统维护等服务工作。
4、进一步端正作风摆正位置。办公室全体人员要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工作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等相处,以诚待人,不趋炎附势,不瞒上骗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任务。
5、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办公室全体人员要发扬“忠诚服务”的精神,强化“民主服务、超前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按照“马上就办不压事,分工合作不误事,多思多想不漏事,注意方法不坏事,创新工作干好事”的原则,做到:工作不浮躁、遇事不急躁,做事不毛躁,确保办公室工作整体推进。
第四篇:公路建设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一)坚持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五年中,根据我市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发展“唐韵、绒都、枣乡”特色县域经济,实现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抢抓机遇,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不放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重点建设了梧桐树乡至滨河大道公路、G307线灵武至河东机场公路、G307线甜水河至灵武公路一期工程、南二环东西延伸段路基路面和跨铁路桥工程等重点公路项目。组织实施了东盛路、中兴路北延伸段拓宽、枣园路北延伸段改建、南薰路东延伸段、枣园南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完成了35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我市通行条件大为改善,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40.5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32.3,其中:高速公路84公里,一级公路58公里,二级公路154公里,三四级公路779.8公里,其他公路264.7公里,形成了以3条高速公路为骨架,5条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54条县、乡公路为支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由于公路通行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市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有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寿命短,路网多以四级公路为主,且破损较为严重,大大地制约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急需对县乡主干道路进行改扩建提升等级。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各级政府投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的改建。
三是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转变,养人与养路的矛盾依然突出。
四是随着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公路路政和治超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五是道路运输市场监管难,影响了道路运输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
六是货运市场专业运输公司少,大多为个体户、私营业户,大型物流公司尚未组建,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监管。各货运企业运输效率不高,人、货安全设施不完善,存在无序竞争现象,货损、货差时有发生,极易造成货主与车主各种纠纷。
七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的有形市场和有效衔接尚未形成,物流园区的中转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
1、公路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局计划建设重点公路项目6个。一是G307线北门过境段汽车站至南二环公路,全长5.6公里,拟建为一级公路,工程估算总投资7429万元;二是国道307线至国道211线连接线工程(灵胡公路拓宽),全长8.9公里,拟建为一级公路,工程估算总投资26700万元;三是灵武至银西高铁灵武火车站连接线工程,全长6公里,拟建为一级公路,工程估算总投资31000万元;四是国道307线至南二环连接线工程,全长5.1公里,拟建为一级公路,工程估算总投资17850万元;五是综合保税区临港园区至宁东煤化工基地连接线工程,全长16.1公里,拟建为一级公路,工程估算总投资72000万元。六是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重点围绕美丽农村建设配套道路为主,计划每年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
3、公路养护。“十三五”期间,我市公路养护重点工作:一是改善技术装备,积极开发推广、引进吸收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实现养护决策管理方法由经验型向科学型,养护作业方式由手工型向机械化方向的转变,有计划的进行大中修及小修保养,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科学合理节约资金。二是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管养分离,事企分开”方向,按照“分级管理”和“事权、财权相对应”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三是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监管。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按照“及时、补早、补少、补好、补彻底”的原则修补路面早期裂缝,把养护的关口从挖补坑槽前移到修补裂缝,切实做到有缝必灌、灌早灌好,把好预防性养护的第一道防线,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计划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实施大中修工程,投入资金300万元对全市农村公路病害进行修补。四是积极争取区公路管理局将农村公路路网调整后每年新增公路进行列养,确保我市的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五是加强农村公路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计划投资800万元新建临河、马家滩治超站。六是严格按照《灵武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抓好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将责、权、利充分落实到管理中,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制度管理,使公路养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2、公路运输。一是依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充分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客运市场的宏观调控,引导客运市场健康发展,形成一个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平等竞争、服务方便、秩序良好的客运市场,同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市场结构,使客运市场以国营为主导,以集体为突破,以个体为补充,依托城市,根据公路的发展及旅客的需求沿线辐射,形成以国道为骨干,省道为基础,乡间道路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门类齐全、遍布城乡,服务方便的客运市场格局。“十三五”期间,计划在临河石坝设置客运停靠站1个,石沟驿地区应设置客运代办站1个。适时增加出租车运力,新增出租车300辆。在现有的基础上公交车增加三分之一运力。二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中心及宁东化工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统一规划、远近结合、逐步完善”的原则,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础物流园区建设和灵武物流园区建设,力争3-5年逐步实现物流服务市场不断繁荣,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第五篇: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1 第一章 站在历史新起点..................................................................1 第二章 把握战略机遇期..................................................................3 第三章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4 第二篇 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8 第一章 优化城市区域功能..............................................................8 第二章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9 第三章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12 第三篇 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14 第一章 努力增加绿色生态空间....................................................15 第二章 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17 第三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 第四章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2 第五章 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24 第四篇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26 第一章 加快治理交通拥堵............................................................27 第二章 高质量建设市政基础设施................................................32 第三章 精细化管理城市................................................................37 第四章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40
I 第五篇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41 第一章 提升全面创新能力............................................................41 第二章 全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4 第三章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46 第四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49 第六篇 着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51 第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高地................................51 第二章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53 第三章 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55 第四章 扩大文化交流传播............................................................57 第七篇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59 第一章 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59 第二章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1 第三章 建设健康活力城市............................................................62 第四章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65 第五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66 第六章 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68 第八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强法治建设........................................69 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69 第二章 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73 第三章 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76
II 第九篇 全面做好冬奥会筹备工作........................................................78 第一章 全面推进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78 第二章 做好赛会组织筹备工作....................................................79 第三章 发挥冬奥会带动效应........................................................80 第十篇 实施保障..................................................................................82 第一章 强化规划统筹实施............................................................82 第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83 第三章 落实规划监督考评............................................................84 III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制定。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认为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我们对此充满信心。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编制。
第一篇 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第一章 站在历史新起点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对北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打响治理“大城市病”攻坚战,圆满完成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成功举办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新台阶。
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坚持以首善标准提升“四个服务”水平,首都核心功能在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强化。坚决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发布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006家。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实现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逐年下降。区域差异化发展态势明显,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地区和城南、西部、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建设加快推进。北京新机场、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功能性重大工程开工建设。
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结构调整的动力,首都经济在保持平稳增长中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9%。消费拉动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2010年的6340.3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以上。产业服务化、高端化特征更加明显,服务业比重由2010年的75.5%提高到80%左右,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兴消费成为首都经济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1+6”政策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技术交易额和 创业投资额均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下大力气补齐环境建设短板。多措并举、多方合力,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压减燃煤近1400万吨,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淘汰老旧机动车183.2万辆,淘汰全部黄标车,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5.8%。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节能减排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城市生态空间大幅度增加,完成平原地区造林105万亩,建成11个滨河森林公园和158个城市休闲公园。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实施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永定河“五湖一线”成为首都的一道亮丽风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城市环境更加整洁干净。
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持续治理交通拥堵,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218公里,总里程达到554公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首都市民喝上长江水。基本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陕京三线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成投用,能源运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鲁家山垃圾焚烧厂等一批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处理。全部完成中心城骨干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7%。完成中心城77座下凹式立交桥区积水治理,城市防洪排涝等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更加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六项社保待遇标准与“十一五”末相比平均增长68%。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同步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43所、中小学校200所,分别增加学位10万个和19万个,全市养老床位达12万张,建成10个区域医疗中心、38个区域医联体,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8岁。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100万套,大力实施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更多家庭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439项行政审批事项,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商事制度改革和“营改增”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出租车和垃圾处理价格、公共交通票制票价等价格调整平稳实施,投融资、财税、国资国企、科技、教育、卫生、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举办三届京交会,服务贸易总额由2010年的790多亿美元增加到1200多亿美元,2 利用外资平稳发展,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双自主”企业出口稳步增长。开展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批33项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中非合作论坛、亚信非政府论坛、园博会等一批重大活动和重大会展成功举办,亚投行、丝路基金总部落户北京,成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都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活力不断释放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五年;是生态建设大力推进、城市治理扎实攻坚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三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在北京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对做好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首都工作方向。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实施,为北京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引领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各方面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第二章 把握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大势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为北京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支撑。从自身发展看,北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前景更加广阔,转型升级发展的潜力巨大。特别是中央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部署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办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提升北京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更加深刻的结构调整,倒逼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 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北京自身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出现了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文化创新优势发挥不够,城市文明程度和服务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法治建设亟待加强。
综合分析判断,北京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艰巨任务,又有许多有利条件。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大历史机遇,继续集中力量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更大成效,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奋勇前进,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三章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为重点任务,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北京篇章。
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重大原则;必须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五个统筹”,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基本要求是:
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把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尺,着力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提高发展水平,使产业布局和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相一致、相协调。
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紧紧把握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发挥比较优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合作模式与利益分享机制,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限,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使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城市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全体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紧密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围绕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今后五年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新成果:
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四环路以内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调整退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机构、行政企事业单位有序疏解迁出。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左右,“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首都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劳动生产率和地均产出率大幅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5 产总值比重高于80%,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6%左右,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就业更加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住有所居”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实现现代化,群众健康水平普遍提升,人均期望寿命高于82.4岁。养老助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更加安定有序。
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更加深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彰显。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800平方公里以内,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以上,污水处理率高于95%,重要河湖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44%,环境容量生态空间进一步扩大。
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市治理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成为法治中国的首善之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区域协同发展、统筹利用各级各类资源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篇 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北京“大城市病”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功能过多、过于集中,带来人口过度集聚,导致资源环境压力大、城市运行成本高、经济社会各种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十三五”时期,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力推进城市内部功能重组,促进人口合理分布,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优化城市区域功能
优化城市区域功能要服从和服务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首都核心功能、统筹区域发展的需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底线,以优化首都功能配置为主线,优化调整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推进各类区域差异发展、集约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和新城共同支撑的格局。
一、提升城六区服务保障能力
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承载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区域。要推进实施老城重组,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强化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等服务功能。
坚持调整疏解与优化提升并重,集中力量实施东城区、西城区301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项目,推进老城区平房院落修缮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区。积极推进朝阳区、海淀区内涵、集约、高效发展,优化完善丰台区、石景山区城市功能,为首都核心功能提供承载空间。促进金融管理、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疏解非首都功能,降低人口密度,控制建设规模,提高企事业单位在城六区扩张的门槛,促进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创建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增强平原地区功能承载能力
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平原部分,是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和新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是首都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国际交往服务功能和“高精尖”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也是面向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区。要发挥区位 条件优、发展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承载力,缓解城六区功能过度集聚的压力,逐步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围绕首都核心功能,主要承接和集聚国际交往、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高端资源,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更好地支撑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三、强化山区生态涵养能力
山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也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主要功能是生态保障和水源涵养。要坚持把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继续推进山区搬迁工程,完成宜林荒山造林,加强森林抚育,进一步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因地制宜提升旅游休闲等服务功能,发展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建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有序承接中心城疏解的部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章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要客观认识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符合城市转型升级的一般发展规律。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区别不同情况,综合施策、有序推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统筹增量存量,创新政策机制,严控人口规模,推动功能、产业、人口合理布局,更好地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
一、严格控制增量
强化源头管控,坚守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线,严控增量、控住总量,为调整疏解存量留足时间和空间。
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严格执行、不断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建立增量控制监测及评估机制,严把企业登记、项目审批准入关。在全市区域内严禁再发展一般性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加工环节,严禁新增高耗水农业,严禁新建和扩建除满足市民基本需求的零售网点以外的商品交易市场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未列入规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批发市场。
严控新增教育、医疗及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严控在京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严禁在京审批或升格新的高等教育单位,严禁增加现有在京高等学校占地面积。严控医疗资源过 度集聚,严禁在五环内新设立综合性医疗机构,鼓励和支持五环内现有医疗机构向外转移,严禁东城区、西城区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严格控制在京新设或迁入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严禁京外中央企业总部迁入北京,严控新增的其他总部企业在城六区集聚。
二、有序疏解存量
按照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要求,分层次、有梯度推进存量功能疏解,带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和人口疏解。
坚决调整退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就地淘汰一批有色金属、建材、化工、机械、印刷等污染较大、耗能耗水较高的行业和生产工艺,加快完成1200家污染企业退出任务。按照更严格的资源环境标准,支持一批存量企业技改升级。推动城六区特别是东城区、西城区制造业生产环节有序退出和转移疏解。依托“4+N”产业合作平台,引导和推动一般制造业龙头企业新增产能、非科技创新型企业向京外转移疏解,推进企业在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
控制高耗水农业生产功能发展。有序调减粮食生产面积,加快退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的粮食种植,有序调减畜禽养殖总量。
有序退出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引导和推动区域性农副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仓储物流功能外迁。积极推进服装、小商品、建材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加快向周边有较好集聚基础的地区集中疏解。2020年全市区域性批发市场调整疏解和业态升级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实现关系城市运行和保障民生的蔬菜、粮油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方式转变和业态升级。
推动教育、医疗等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疏解。把教育资源调整疏解与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结合起来,推动部分市属高校本科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向外有序疏解,鼓励央属在京高校到外地合作办学。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通过整体或部分搬迁、办分院、对口支援、共建共管等方式从城六区向外疏解和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
稳步疏解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有序推动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向市行政副中心转移。
三、强化政策支撑
统筹规划、政策、标准、管理、服务等措施,健全倒逼和激励机制,有序推出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改革举措和配套政策。
实施全域空间管控。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城乡建设和生态保护空间管控,集中建设区集约高效,限制建设区减地增绿,生态红线区严格管控,形成“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机制。
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实施减量化发展战略,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和集约高效利用。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800平方公里以内。分区域控制建设用地和建筑规模,严控城六区建设用地规模。
加强腾退空间管控。系统规划使用城六区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主要用于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研究提出疏解腾退空间的管理和使用方案,确保“人随事走”,坚决防止腾退空间非首都功能和人员再聚集。
健全市场化疏解导向机制。理顺市场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完善分区域、阶梯式、差别化的公共服务、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收费政策。健全完善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强制性标准。
完善支持和激励疏解政策。落实京津冀产业转移相关税收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支持疏解单位转移和承载地建设。研究制定疏解项目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有利于功能疏解的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
四、加强人口调控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统筹利用市域与区域空间资源,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创造良好的条件。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以城六区人口减量为重点,坚决遏制人口过快增长,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推进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同步转移,降低产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依赖。实施地下空间清理整治行动计划,严禁地下空间散租住人。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违法经营等行为,坚决压缩违法生产空间。
促进人口合理布局。严控城六区人口规模,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严格控制居住和产业用地规模等方式,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推动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有序承接疏解功能和人口,抓住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机遇,适度增加就业岗位,促进职住协调。保持山区人口基本稳定。
健全人口调控机制。强化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坚持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双控”机制,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完善户籍指标管理制度,严控户籍人口机械增长。制定实施与疏解非首都功能相适应的居住证制度。加快推进房屋租赁管理等立法,建立健全违法群租房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建立住宅出租规范化管理制度,推动老城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针对不同区域建立有利于人口调控的公共服务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
第三章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的必然要求。要着眼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以功能分区引导发展方向,以布局优化提升发展质量,着力推动城市内部功能重组,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规划建设好市行政副中心
突出绿色、宜居、人文、智慧发展,注重创业就业与居住功能均衡,在通州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市行政副中心,突出行政办公职能,配套发展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确保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迁入取得实质性进展,带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功能转移,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示范区。
坚持把基础设施、水生态廊道和大尺度生态空间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扩建通州中心主力水厂,建成广渠路二期、观音堂路等与中心城的联络通道,实施凉水河生态修复工程,在恢复延芳淀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北运河湿地公园。加快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新建、集团化办学、一体化办学等方式引入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建设三甲综合医院,推动通州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等一批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做好城市更新改造、功能疏解、城中村整治等工作,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区域性批发市场、区域性物流业。加强与周边地区功能统筹,建立健全协同管控机制,避免无序建设和盲目开发。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优化组团式布局,避免过多功能聚集。严格控制增长边界,实现与中心城和周边地区的有效生态隔离,避免集中连片。实施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副中心城市品质。
二、加快建设功能差异的新城
按照首都功能区域优化的整体要求,依据新城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差异化定位新城功能,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新城体系,打造首都功能新载体。
平原地区新城以承载首都功能为导向,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匹配,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城市管理,提升首都功能、高端产业承载力,带动所在区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TBD)及良乡、沙河高教园区等重点科教园区,进一步集聚优质科研、创新和高教资源,建设科教新城,打造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和智能制造创新聚集区,带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顺义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临空经济,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和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以北京新机场建设和南苑机场搬迁为契机,打通南中轴路,带动城市南部地区发展。
山区新城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环境优美、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新城。依托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会议会展活动重要承载区。抓住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重大机遇,带动以冰雪运动为主的户外体育活动发展,建设国际体育休闲新区。依托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打造现代园艺产业聚集区。以举办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为契机,发挥山区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区。
把新城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立更高效率的城市管理系统,配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科学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大力提升综合承载和服务能力。加快完善新城交通网络,强化中心城与新城的交通联络,为中心城功能、产业和人口疏解创造条件。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推动部分高校、医院等疏解项目落地。加快新城休闲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抓住功能疏解和布局优化调整的历史机遇,以推动大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房山、通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平谷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市功能和发展要素配置,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加快向农村覆盖,促进高端资源加快向郊区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显著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面貌。按照“一绿建成、全面实现城市化,二绿建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建设,减人、减地、增绿、提质。坚决依法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和违法经营行为,退出低端产业,防止人口无序聚集。加强建设和居住规划,探索城镇集中建设区与周边城乡结合部改造捆绑实施政策,建立健全以基本规划实施单元进行区域统筹的机制。实施新增建设用地与现状低效用地盘活减量挂钩,严格控 制开发强度,加快旧村和“工业大院”改造,推动集体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利用。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绿化面积,优化绿地结构,提升绿化质量,发挥好绿化隔离地区的生态功能。坚持改造建设与服务管理并重,补强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改善居住条件、提升环境品质、加强基层治理,力争将城乡结合部建成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高端、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人口有序流动的绿色生态发展区域,让城乡结合部更加和谐。
打造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增强小城镇服务城市、带动农村的功能,按照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禀赋,加强分类指导和特色发展。引导功能性项目、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企业落户小城镇,促进教育、医疗、旅游休闲和农村服务业聚集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健康休闲镇、旅游度假镇、大学镇、基金镇、高端产业镇等功能性现代化小城镇。改革小城镇建设模式,与城镇化紧密对接,与“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动,促进产业功能形成、发展与农民就业、生活方式转变有机衔接,将小城镇建设成为本地区的就业、居住和综合服务中心,形成生态、生活、生产有机融合的田园城市空间。
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实施乡村路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清运网、电网、互联网等“六网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全面实施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改造工程,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市服务管理向农村延伸,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保留村庄特色和田园风貌的基础上,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每年以不低于现有村庄15%的比例建成一批“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支持民族乡村经济发展。2020年将郊区农村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田园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健康舒适生活美、和谐淳朴人文美的美丽乡村,让城市和乡村各美其美。
第三篇 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市民的最大关切。“十三五”时期,要把生态文明的旗帜举得更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强京津冀生态保护协作,努力增加绿色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以更大的决心、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治理环境污染,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生态家园。
第一章 努力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扩大生态空间、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大任务。“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保护优先、恢复为主,着力保护和修复山、水、林、田、湖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着力建设以绿为体、林水相依的绿色景观系统,着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增强生态服务功能,让市民更方便地亲近自然。
一、扩大森林绿地面积
围绕扩大林地面积和提高林分质量,积极完善大尺度城市森林体系,切实强化林木抚育管理,打造“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屏网相连、绿满京华”的城市森林格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比“十二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
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继续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实施2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100万亩低质生态公益林升级改造、100万亩封山育林,全市宜林荒山绿化全面完成。建设10条浅山休闲游憩景观带,提升山区森林休闲体验功能。
扩大平原地区森林空间。继续完善平原地区主要道路、河流两侧绿色生态廊道,力争实现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继续推进实施平原38万亩绿化任务。加大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重要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力度,推动实施通州、大兴、房山等平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完善平原地区城市森林格局,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比“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
加强森林抚育。在继续努力扩大造林面积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森林质量。重点实施300万亩中幼林抚育工程,增加森林生态效益和碳汇功能,促进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增长。建设覆盖城市、平原和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
二、增加市民绿色休闲空间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新城—乡镇三级休闲公园体系,扩大绿色休闲空间,拓展绿地服务功能,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以上。
扩大公园绿地。重点加强城市西部地区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市行政副中心公园绿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绿郊野公园环—二绿郊野森林公园环—环京森林湿地公园环”。全面提升一道绿隔地区绿地品质,完善现有郊野公园设施和功能,新增20处郊野公园,建成完整的郊野公园环。构建二道绿隔地区郊野森林公园环,依托平原地区绿化成果,建设提升朝阳温榆河森林公园、丰台彩叶郊野公园、房山青龙湖森林公园、通州台湖森林公园、大兴青云 店郊野公园、昌平沙河森林公园等一批大尺度郊野森林公园。建设环京森林湿地公园环,在城市南部地区,打造通州潮白河森林公园和东南郊湿地公园、大兴永定河森林公园等一批森林湿地公园。在城市北部地区,完善提升顺义潮白河生态湿地公园、昌平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怀柔喇叭沟门国家森林公园、密云穆家峪湿地公园、延庆松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森林湿地公园。
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充分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用地,在中心城新增一批小微绿地。积极推进城市立体绿化,见缝插绿,鼓励实施公共建筑屋顶绿化,推动建筑墙体和立交桥垂直绿化。大力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2022年冬奥会场馆区等区域绿化,形成一批景观优美、功能丰富的大尺度公共绿地。
建设景观宜人的绿色乡村。整体推进功能性小城镇绿地系统建设,打造一批花园式生态镇,为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突出乡土味道,实现村庄周围园林化、村内道路林荫化、河渠公路风景化、基本农田林网化。
三、恢复河湖水系生态功能
还清河道水体、拓宽水面湿地、保护涵养水源,提升城市河湖环境品质,恢复流域水系生态功能,2017年中心城、新城的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7%,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比2014年下降24个百分点。
重要河湖水系基本还清。加大再生水使用力度,加强雨洪水拦蓄利用,清水、再生水、雨洪水联合调度,努力增加生态环境用水,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用水量达到12亿立方米。统筹截污治污、水源保障和生态治理,完成清河、凉水河、温榆河、通惠河等河流水环境治理,加快还清城市河湖。以新城和重点功能区的河道截污、循环流动、河滨带绿化为重点,构建水清岸绿、各具特色的区域水网。
恢复和建设大尺度湿地。构建“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总体布局,恢复湿地8000公顷,新增湿地3000公顷,全市湿地面积增加5%以上。在北部地区,以妫水河-官厅水库、翠湖-温榆河、潮白河、泃河为重点,加快湿地恢复和建设。在南部地区,以房山长沟-琉璃河、大兴长子营、通州马驹桥-于家务为节点,恢复和建设大面积、集中连片生态湿地和湿地公园。
提升重点区域水源涵养功能。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在重要水源区上游和源头全面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大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等地表水源区生态修复力度,全面 16 实施水库周边库滨带绿化建设。完成200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全市山区主要水土流失区域实现全面治理。
图1 “一核、三横、四纵”湿地示意图
第二章 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首都形象和市民健康。“十三五”时期,要坚持源头防控与末端治理并重,集中治理与强化管理并重,打好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切实解决好大气、污水、垃圾等突出的环境问题,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努力使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一、坚决改善空气质量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实施治污工程,更加突出全社会共同治理责任和市民的自觉行动,以治理PM2.5为重点,继续推进控车、减煤、治污、降尘等措施,坚持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努力实现空气质量有效改善。
更环保地使用车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努力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车用燃油标准。推动实施停车自动熄火。淘汰国Ⅱ以下标准老旧机动车,公共交通行业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力争达到70%,城市货运车全部达到国IV以上标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增加汽车充电设施。在环卫、出租、郊区客运、市内旅游、邮政、物流配送等行业,加快更新使用新能源车和第六阶段标准车辆。严格排放管理,实行各类车辆统一登记注册管理,推动机动车加装尾气后处置装置并确保达标排放。
基本实现能源清洁转型。大幅压减电厂、工业、采暖、民用燃煤总量,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900万吨以内。华能三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关停最后一台燃煤发电机组。推行低氮燃烧技术应用,基本完成各类燃气设施脱硝治理。城六区全境、远郊各区新城建成区的80%区域和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建成禁燃区,实现无煤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农村用能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施郊区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和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地区散煤治理,着力加快推进农村采暖用能清洁化,平原地区所有村庄实现无煤化。2020年全市建成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优质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到90%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8%左右。
更有效地管控生产排放。适时修订淘汰类产业、生产工艺和设备指导目录,及时更新修订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加快淘汰退出家具制造、沥青防水卷材、铸锻、化工、建材等行业,炼油年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并实现环保升级。深入开展石化、喷涂、汽车修理、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大型服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餐饮油烟等低矮面源污染专项治理。
更严格地治理扬尘。全面推行绿色施工管理。实行建筑垃圾、渣土收运车辆标准化管理,建筑工地全部安装扬尘监控系统。混凝土搅拌站全部实现达标治理,实行更严格的治理标准。推广道路清扫新工艺,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治理裸露农田、河道和沙地,杜绝秸秆、垃圾、草木露天焚烧。
二、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
全面完成第二个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坚持集中和分散结合、截污和治污协调,完善截污管网,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城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城乡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
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对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中心城和新城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污水管网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000公里,基本实现中心城污水全收集。新城和乡镇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污水管网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全面治理污水和污泥。建成清河第二、槐房等中心城污水处理厂,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9%。加快新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因地制宜通过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和单村模式推进重点村庄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理能力达到6400吨/日,基本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三、加强垃圾污染治理
深入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再生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人均垃圾产生量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
把减量放在优先的位置。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限制产品过度包装,减少生产、运输、消费全过程废弃物产生。推行“光盘行动”,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深入推进限塑行动,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推行“净菜进城”。强化建筑管制,避免大拆大建、私拆乱建。研究制定房屋再装修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新建住宅全装修,减少二次装修。推广装配式建造模式,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强化垃圾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标准,推行垃圾器具分类和运输工具标识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清运。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搭建废弃物回收平台。推动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鼓励使用再生产品,扩大政府采购示范应用。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建成阿苏卫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020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采用集中处理为主、原地分散处理为辅的方式,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成丰台等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3000吨/日。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建成大兴等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继续做好电子废物、医疗废物及其他城市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和专业化处置。
完善垃圾处置责任制度。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工业产品和包装物实行责任回收。规范快递包装管理,实现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对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收运等领域鼓励 19 社会力量参与。严格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准入,实行专业化资质管理。强化垃圾管理各区属地责任,实行无害化处理考核。完善生活垃圾跨区处理经济补偿机制。
四、防治其他污染
加强噪声污染源头预防和执法监管,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努力缓解噪声扰民。开展土壤环境监测、调查与评估,制定实施土壤环境治理行动计划,重点推动城市工矿污染用地等的修复治理,严格保护农田土壤。加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管理,严格放射性废物管理,优化电磁辐射环境管理。
第三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引导企业和市民践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一、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坚持节约优先,加强生产、流通、仓储、消费等各环节节约,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率先建成节水型社会。坚持节水优先、量水发展,充分发挥水资源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引导作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3亿立方米以内,实现生产用新水负增长、生活用水控制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制定工业主要产品用水定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须配套建设节水设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202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0立方米以下。加强农业综合节水管理,基本实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全面推广生活节水器具。加强节水宣传教育,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家庭和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营造爱水护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能效水平保持全国领先。新建项目能效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北京市场电器产品能效水平不得低于Ⅱ级。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在城镇建筑中的比重达到25%以上,基本完成具有改造潜力的老旧小区节能综合改造。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行动。基本淘汰能效不达标的电机、内燃机、锅炉等用能设备,实现燃气电厂、燃气锅炉余热余压收集再利用。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发展绿色物流。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加快 推进节能低碳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示范。提高能源统计、计量和监测能力,实现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控。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制定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配套法规和标准,强化城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整体管控和精细化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为主,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加强土地利用情况动态监测和联合执法监管。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认真落实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等各类温室气体排放,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努力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制定低碳发展中长期战略和路线图。建立健全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完善低碳发展区域格局和产业政策,推动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经济结构。提高低碳能源消费比重。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废弃物处置等领域碳排放水平。积极开展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乡镇建设,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低碳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省市间低碳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承办好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
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和风险管理,完善气候变化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及安全运行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高农业与林业适应能力,提升公共卫生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努力增加森林碳汇。
三、树立生态文明良好风尚
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众不断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规定人人遵守”的良好社会风尚。
弘扬生态文化。加强资源环境市情教育,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挖掘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的生态文化精品力作。组织好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宣传活动,让市民在亲身参与体验中提高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意识。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大力推广网络视频会议、无纸化办公等绿色办公,降低行政能耗、物耗。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营销,发展第三方物流。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编制市民绿色生活指南,引导市民广泛参与绿色消费行动。
扩大公众参与。扩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发挥12369环保投诉举报平台作用,鼓励市民、媒体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健全生态环境领域举报、听证、公示、专家咨询及基层民意调查等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志愿者行动。
第四章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建立健全法制标准和监管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和市民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率先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一、健全法规规章
建立科学规范的法规标准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健全法规标准。研究制定供水、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规,修订水污染防治、垃圾处理、节能等法规。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等政府规章,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定配套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林地绿地湿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管理标准化,加快完善重点领域环保、节约、低碳、资源循环利用等标准。
建立底线约束管控机制。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土地、能源、水等战略性资源管理,严控资源消耗上限。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发挥房山、怀柔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作用,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以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现状为基础,严格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维护和调整程序,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区的保护责任和目标,以整体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区各类生态资源的质量,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加快规划建绿、拆违还绿,将实施的成熟生态用地逐步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做到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只增不减。
二、完善经济政策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经济政策带动和促进市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节能低碳产品、有机产品认证等机制,试行建筑物能效标识认证。完善拓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争取全国碳交易中心落户北京。开展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推动水权交易平台建设,培育和规范交易市场。积极推行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市场化治污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
持续优化经济政策。区分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健全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对排放污染物单位实施差别化的排污收费。适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建立财政性资金统筹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生态涵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完善各区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和生态补偿制度,落实治污属地责任。
三、强化监管考核
建立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综合惩治力度,实施差异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严格考核问责。
完善监管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实现重点污染源排放实时在线监测。完善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实行节能评估审查、环评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建立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艺、设备和产品的强制淘汰制度。
强化执法监督。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构建权威统一的资源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建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健全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联动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监测评价机制。完善环保公益诉讼制度。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严格考核问责。将能源消耗、土地和水资源节约、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推进落实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23 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试点,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第五章 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十三五”时期,要坚持统一规划、严格标准、联合管理、改革创新、协同互动,着力扩大生态空间环境容量,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完善协作共赢机制,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一、共同建设区域生态屏障
加强与周边区域生态合作,努力构建“东西南北多向连通、河湖路网多廊衔接、森林湿地环绕”的生态格局,共筑区域生态屏障。
完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启动实施密云水库上游张承两市五县60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快实施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林工程,在张承地区实施10万亩农业节水工程和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工程,筑牢北部张承生态功能区生态屏障。共同推动京东南大型生态林带建设,重点加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周边绿化,在通州、大兴和武清、廊坊等跨界地区集中连片实施退耕还湿、退耕还林工程,在南部地区形成大尺度的绿色开敞空间。以潮白河、北运河为轴线,加强流域森林湿地建设,在东部地区构筑与廊坊北三县相连接的绿化生态带。以永定河为轴线,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恢复流域生态功能,实现永定河全流域治理,打通西部地区生态廊道。
推进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加强与津冀区域协作,打造一批跨区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在稳步推动八达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构建野三坡—百花山、雾灵山区域等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
合作建设区域生态廊道。以京沈客专、京唐城际、京霸铁路、京张铁路、京昆高速等主要通道及北运河、永定河等主要河流为重点,完善城市通风绿廊体系,共建京津冀区域大生态廊道,实现主要铁路、公路、河流两侧绿化加宽加厚,加快建设环官厅水库生态圈,形成互联互通的区域生态网络。
图2 生态屏障示意图
二、加强环境污染联防共治
以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口,推动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协作共建,有效防控环境污染,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源头联控污染。推动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科学布局。推动提高并逐步统一环保、能耗、水耗、质量等标准,倒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制定京津冀限制、禁止、淘汰类项目目录并适时更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行环保、能效领跑者制度。以重要产业园区为载体,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
携手治理污染。协同实施压减燃煤、控车节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措施,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率先取得成效。实施清洁水行动,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协同开展地下水回补,以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泃河等重要跨界河流为重点,强化水质达标管理,实行上下游联动治污,着力削减污染物入河量。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支持北京企业、科研机构的技术、服务转移输出,积极参与津冀地区钢铁、发电、石化、建材等行业的节能环保改造。
开展执法联动。重点建立完善跨区域环境保护联合检查、联动执法、环评会商、机动车异地环境违法信息共享和异地处罚、散煤清洁化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等工作机制。严格指标考核,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和责任追究。
合作处置利用固体废物。加强再生资源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区域合作,推动规划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打造循环经济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京津冀再生资源回收、运输、处置等方面信息、技术、市场共享。支持三地企业开展技术、资本合作,共同承担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特色区域循环经济联合体。
三、建立区域生态协同共赢机制
完善区域生态环境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示范先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健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统筹,推动建立跨界的大气、地表水、森林、湿地、地质资源等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逐步实现各类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完善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推动完善区域森林防火、农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协同机制,保障区域生态资源安全。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共同推动建立京津冀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多方共同出资,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基金。加大对河北治污支持力度。
推动试点先行。选择一批条件成熟、各方广泛认同的生态环境项目先行启动,集中突破。推动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与河北张家口市、承德市共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推动平谷区与天津蓟县、河北廊坊北三县共建京津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京冀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建立京津冀区域统一的排污权和水权交易市场。
第四篇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要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五个统筹”,把加强城市治理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建管并重、适度超前、提升品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加快改善硬环境,着力提升软实力,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有力支撑首都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
第一章 加快治理交通拥堵
把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与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京津冀区域更大范围谋划交通发展,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体系。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强化需求调控,着力增加供给,加强疏解引导,2020年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努力实现城市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一、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
坚持把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出路。加快构建轨道交通为骨架、地上地下相协调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加密轨道交通线网。加快实施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将运营总里程提高到900公里以上,实现区区通轨道。推进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一期等中心城骨干线路建设,提升中心城线网密度,中心城轨道交通站点750米覆盖率达到90%,商务中心区等重点功能区线网密度达到世界城市核心区水平。建成S1线、京沈客专、轨道交通平谷线,实现门头沟、怀柔、密云、平谷等新城与中心城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
完善公共交通设施体系。以轨道交通为骨架,推进地面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两网融合”和一体化服务。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大力发展微循环公共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站点集散效率。根据轨道交通能力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加强公共交通专用道施划力度,构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统。加快建设一体化、集约型的公共交通枢纽,优化节点衔接,改善公共交通站点出入口与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的连接,推广通勤班车、商务班车等定制公共交通,加开点对点通勤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
图3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示意图
二、加强交通管理服务
加强交通管理和服务是调控交通需求、缓解交通拥堵的关键措施。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调控交通需求、改善交通服务,让市民更多地绿色出行。
完善机动车调控法规政策。坚持小客车总量控制,严格机动车调控。推动停车等交通领域立法,研究按区域分类供给公共停车位,对政府定价的公共停车位实行差别化收费,实现“动静结合、以静制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
推进交通组织优化。优化重点区域、道路交通组织,科学调整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进出口设置,着力治理商圈、医院、学校、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重点拥堵节点,整体性、均衡化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加快建设清河、丰台、新北京东站等火车站,缓解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压力。推进中心城长途客运站及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外迁。
深化智能交通建设应用。推动交通管理资源整合,升级拓展智能交通系统功能,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实施“绿波”工程,提升公共交通调度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推进交通信息数据共享和“互联网+”应用,为市民提供及时、精准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
大力整治停车秩序。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车有关管理办法,完成停车资源普查,建立统一监管的停车设施建设运营数字化信息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停车信息服务。依法规范和整治停车秩序,防治违章停车,严格占道停车管理。
三、努力提升交通供给能力
继续加快道路设施建设,畅通微循环道路,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升城市道路承载通行能力。
畅通微循环道路。以中心城为重点,完成北新华街北段、革新南路、受壁街等次干路、支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全部建成城六区微循环道路。研究区域单行系统建设,疏通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改善街坊及居住区道路系统,扩展交通空间,提高通行性,集中、连片改善区域交通。
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建成姚家园路、丽泽路等快速路,提高进出城交通效率,实现“环路+放射线”规划城市快速路网格局。建设长安街西延、永引渠南路、化工路等城市主干路。完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重点功能区和星火站等交通枢纽周边路网,提供快速便捷道路交通服务。
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条件。开展自行车、步行交通路权整治,严格治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行为,推进自行车回归城市,提升慢行系统的连续性、安全性、舒适度和便利化水平。建设林荫绿道、重点商业街区空中和地下连廊、文保区慢行胡同,五环路内形成3200公里连续成网的自行车道路系统,促进自行车、步行交通和公共交通无缝衔接,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科学配建停车设施。重点加强医院、景点等区域立体化停车设施建设,利用公共交通场站立体空间和道路桥下资源增设停车场,努力增加停车资源供给,同步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究出台单位与周边居住区停车资源共享政策,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图4 中心城快速路、主干路规划示意图
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思路,加快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改变北京单中心、放射状交通结构,构建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形成多节点、网格状区域交通格局。
建设高效密集铁路交通网。加快京沈客专、京霸铁路、京张铁路等干线铁路建设,加快京唐、京滨、京石、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等城际铁路建设。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实现城镇间轨道交通高速直达。整合铁路和轨道交通资源,促进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和高效衔接。
图5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建成京台、兴延、京秦等高速公路,把109国道提级改造成高速公路,研究推进承平高速(北京段),完成京开高速拓宽改造,打通高速公路“断头路”,形成完善的区域高速公路网。推进国省道公路系统提级改造,消除干线公路“瓶颈路段”,构建互联通畅区域公路交通网络。
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高标准建成北京新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共同形成洲际航空枢纽和亚洲门户。优化航线结构,提升北京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加强与津冀机场的分工协作,构建京津冀区域多层级机场群。
完善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推动建立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推进区域内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实现区域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收费站电子 31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全面覆盖,推进标准厢式货车使用ETC,开展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程,提高车辆通行便利性。加快推动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进货物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强化区域交通服务一体化建设。
图6 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
第二章 高质量建设市政基础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物质基础。要以服务首都功能和市民生活为导向,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质量,打造区域一体、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一、保障安全可靠供水
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要增强水忧患、水危机意识,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涵养保护地下水,科学利用外调水,高效利用再生水,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供水体系。
优化配置多种水源。坚持外调水、本地水等多种水源联合调度,充分利用好珍贵的南水北调来水,加强本地水源的涵养保护,储备战略安全水源。加快建设河西、通州、大兴等支 32 线工程,将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向部分郊区新城拓展,减少当地地下水开采。加强潮白河等地下水源地和昌平、平谷、怀柔等应急水源地保护和设施维护,加强水源涵养,减少开采规模,保障应急水源地功能。城区自备井逐步退出城市常规供水体系,减少地下水开采,年地下水开采规模控制在17亿立方米以内。
完善域外调水通道。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能力,在实现年调水1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争取多调水。配合推进河北廊坊北三县供水工程,推进河北廊涿干渠与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连通,实现联合调度和相互调剂,共同保障东南部新城和河北环京市县供水安全。加强区域水资源合作,支持上游地区产业调整、退耕还林和节水治污,提升水源保护和涵养能力。推进南水北调相关工程和区域水系互联互通,研究推动海水淡化入京,统筹区域水资源配置,多渠道保障水资源供给。
高效利用再生水。把污水变资源,深入挖掘污水资源潜力,完善再生水生产调度体系,拓展再生水利用空间,2020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全面完成再生水厂建设任务,主要出水指标提高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加快完善再生水调水管网体系,利用河道实现水体循环流动,保障基本生态环境用水。让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市政环境、工业冷却等都用上高品质再生水,进一步增强替代新水的能力。
图7 中心城再生水调水工程布局示意图
提升城市供水能力。强化能力建设,优化供水格局,提升保障水平。重点建设中心城西部、南部供水厂,沿五环路水源环线和输水支线优化水厂布局,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完成延庆等新城第二主力水厂建设,加快形成“管网互联互通、多座水厂联供”的新城供水体系。33 加强村镇供水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快老旧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建设城市供水清水池,发挥调峰供水作用,减轻水厂高峰压力。
二、提供绿色低碳能源
坚持清洁低碳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清洁能源建设,保供与保洁并重,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覆盖城乡的现代能源体系。
建成安全高可靠电网。加快电网一体化建设,依托国家特高压电网、华北电网,增强京津唐多方向外受电通道能力,推动扩大东北、山西、内蒙古等能源基地向京津冀输电规模。加快建成蒙西-天津南、锡盟-北京等特高压输电通道,形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500千伏主力送电通道,外受电能力达到3200万千瓦。建成以四大热电中心为主、区域能源中心为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站为补充的多元本地电源支撑体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100%。优化主网结构,规划建设通北、商务中心区、丽泽等500千伏变电站,建设高碑店、梨园等44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面实施配网升级改造,重点推进架空线入地、老旧小区电网配电设施改造、配网结构优化、装备水平提升等工程,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5%。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户均变电容量达到7千伏安,实现城市与农村供电保障能力无差别。农村电采暖用户户均变电容量达到9千伏安。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基本实现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接入和并网运行。
完善燃气设施体系。推动加强京津冀天然气输配系统网络化建设,促进华北、大港地下储气库,以及曹妃甸液化天然气接收码头资源统筹、区域内联络通道完善、调峰储气设施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天然气互济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建成陕京四线“一干三支”管线,实现北京外围10兆帕供气管线成环,加快推进中俄东线建设,形成多源多向燃气供应体系。新建平谷、延庆等接收门站及分输站,门站及分输站总数达到13座,接收能力达到3.5亿立方米/日。2020年建成覆盖中心城和全部新城、部分乡镇、工业园区和周边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的燃气管网。完善农村液化石油气供应服务体系。有序发展中小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
发展城乡清洁供热。扩大与津冀等周边地区清洁供热合作,扩大三河热电厂向通州供热能力,实现京能涿州热电厂向房山地区供热,推进天津盘山电厂、河北下花园电厂为平谷、延庆供热。继续推进“1+4+N+X”供热体系建设。优化供热结构,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比例达到95%以上。稳定城市热网供热规模,基本完成老旧热网更新改造,完成新城和镇区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建设一批应急备用热源。
图8 2020年电网结构示意图
图9 2020年天然气设施布局示意图
图10 2020年城乡供热布局示意图
三、建设高速信息网络
将提升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作为构筑首都未来核心竞争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加快建设高速泛在、畅通便捷的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光网城市、移动互联无线城市和数据信息安全城市,让市民充分享有信息时代的便捷工作和生活。
全面提升网络速度。全面完成“光进铜退”改造,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网络接入能力超过“百兆到户、千兆到楼”水平。完善政策措施及规范标准,理顺信息管道监管职能,促进不同权属信息管道互联互通,实现新建居住建筑直接光纤到户,已建小区2017年底前完成光纤到户改造。扩容互联网国际出入口、骨干网带宽,改善网间交换质量。提升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基本实现4G移动通信网全覆盖,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研发和应用。优化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宽带布局,分类推进重点公共场所免费无线宽带覆盖,加快建设无线城市。
打造信息安全城市。加强水电气热、能源、交通等领域控制系统和政务、金融、社保、通信、医疗等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规范,提升安全管理、态势感
知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监管、风险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体系、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关键数据资源及服务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大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力度,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第三章 精细化管理城市
把城市管理作为事关首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在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设安全有序、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一、构筑运行可靠的安全城市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保障生产安全、市政设施运行安全、公共空间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建设安全放心的城市。
深化平安北京建设。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重点实施公共交通安全技术防范、基层综治服务管理平台、社区警务基础、网络安全管控、社会信用体系、公安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公共安全管理智能技术应用、首都外围治安查控防线等建设工程,着力提升驾驭首都社会治安局势和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大力加强防恐反恐工作,全面提升发现、打击、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的能力。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
筑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制度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负面清单、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隐患责任可追溯机制。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实施,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全达标。完善安全生产大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监管执法体系。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加大超高层建筑、地下管线、危险化学品、公共交通、建筑施工、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领域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切实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完善安全防护设施,提高道路安全系数。
加强公共空间安全管理。严肃查处擅自变更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和用途、违规占用公共空间等行为。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清理整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国有企业经营用地违规出租、生产经营居住混杂等安全隐患。加强地下空间使用监管,持续深入开展地下空间打非治违和 37 隐患排查治理,2017年底前实现普通地下室杜绝新增违法违规使用。加强地铁、火车站、步行街等安全管理,提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水平。
提升市政设施安全运行水平。加强运行监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并动态维护市政设施运行数据库,提升市政设施精细化、智能化运行管护水平。实施消隐行动,加强桥梁、水库、市政管线等重大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加快完成重大设施除险加固,及时消除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分区域、有重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健全“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城市防洪体系,科学规划建设排水系统,按照“先入渗、后滞蓄、再排放”原则,推广建设透水式道路、下沉式绿地、植草式边沟,完成中小河道疏浚治理,让雨水留得下、排得出。
加强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加强生活必需品保障区域合作,在周边地区布局建设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优化农副产品市场布局,建立供应及时、调度有序的生活必需品保障体系。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和投放制度,增强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加强能源运行综合协调,充分利用外调电,完善以热定电的热电气联调联供机制,建立能源安全预警机制,加强高峰时段运行综合调度和需求侧管理,做好冬夏用能高峰、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能源保障。
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全面提高风险防范、应急响应、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巨灾条件下的能源、通信、交通、重要基础设施等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加强人防综合防护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快速应对机制、科学化的应急决策机制和指挥体系。统筹规划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经常性地开展疏散转移、自救互救等综合演练。加强消防、防洪、防震等设施能力和救灾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布局,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储备,全面提升区域应急响应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社会单位、自治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政府专职、群防群治、社会志愿者管理机制。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在社区或人员密集区域建设应急服务场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推进应急产业发展。加强全民应急教育与培训,提高全社会防灾避难应急意识和自救技能。完善京津冀突发事件协同应对和联合指挥机制、应急资源合作共享机制。
二、建设整洁舒适的市民家园
城市是市民的共有家园。要着眼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着力补足城市环境治理短板,增强城市宜居性,努力建设整洁舒适的市民家园。
提升市容风貌品质。加强城市风貌要素管理,强化城市景观与形象设计,保护城市天际线,保持古都北京山水大格局,塑造具有地域特征、古都风韵和时代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和景观管理,坚持“分区域、有特色、重文化”原则,加强建筑物体量、样式、立面、色调等设计管控,规范城市家具、户外广告、标识系统设计与设置,规范楼宇、地标建筑夜景照明管理。实施重点地区景观提升工程,打造首都景观精品,做好国家重大活动景观保障。
全面整治城市环境。强化边角地、市场周边等薄弱区域绿化美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日常性维护,实现常态化管理,基本消除环境死角。强化航空走廊、铁路、公路等沿线以及长安街、金融街等重点大街、重点功能区的环境治理。严厉整治垃圾污水乱倒乱排、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法小广告等,营造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提升街区宜居水平。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城市要素,建设设施齐全、服务便利的宜居街区。充分考虑居民社交活动需求,规划建设、改造提升尺度适宜、方便通行、易于交往的人性化街区。实施旧城背街小巷环境提升工程,整体推进胡同市政设施改造与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胡同绿化美化,建设干净整洁的胡同街巷。
三、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加快推进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建设“智慧北京”,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网格化、智能化水平。
加快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将信息技术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方数据共享、制度衔接和协同配合。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加快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进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
全面加强网格化建设。加快推进网格化体系规范化、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和力量,基本实现服务管理入“网”、服务管理责任到“格”。加快推进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三网融合、资源整合、合力推进、共建共享。推广应用智慧管理软件,与网格化管理系统相衔接,促进公众参与城市管理。
不断完善城市智慧服务。升级电子政务服务,推进电子政务系统向云计算模式迁移,建设覆盖全市的统一行政审批服务云平台。建设覆盖城乡公共服务领域信息服务体系,实现水、气、热等智能化服务,方便市民查询、缴费。完善北京市民一卡通服务功能,推广应用北京市法人一证通,让市民、法人享受便捷公共服务。加快教育、医疗、养老、交通、消防、旅游、文化、气象等领域智能化应用,推进智慧服务进楼宇、进社区、进校园,让智慧服务触手可及。
第四章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标准规范,强化依法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
一、完善城市管理体系
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综合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为城市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理顺城市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理顺部门职责分工,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科学划分城市管理相关专业职能,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的管理难题,强化监督检查,构建“大城管”城市综合管理格局。
推动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下移。理顺条块、层级间的权责关系,合理划分垂直管理部门、属地政府主体责任,推动城管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加强重点领域综合执法,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全覆盖。下沉执法力量,促进城管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强化重点地区执法人员配备。
推进城市服务社会化。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绿化养护、河道保洁、道路清扫、市政设施维护等领域向市场开放。
二、健全城市管理标准
坚持用制度管理城市,充分发挥标准、规范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运行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公共消防设施、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制定实施一批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建立健全首都城市管理标准体系。
建立全过程城市管理规范。加强城市管理边界衔接,建立覆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口径统一、相互衔接的城市管理规范,消除管理盲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三、强化依法管理
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逐步完善法规,严格执法,提升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加强城市管理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城市管理和执法综合性地方法规,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针对市容环境、停车管理等城市管理问题制定一批法规规章,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
提高综合执法水平。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依托信息化技术,推进快速处置、非现场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
第五篇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动力。“十三五”时期,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率先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战略高地,成为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第一章 提升全面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打造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为国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进行实践探索,努力做到“市场活、创新实、政策宽”,形成更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深化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者动力与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健全促进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允许科研机构自主决定合作实施、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科技
成果转化事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划归科技成果完成人及对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所有。全面落实《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实行科技成果入股、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等办法,增强对关键岗位、核心骨干的激励。
优化创新创业市场环境。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市场审查机制,加大对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和处置力度。完善全市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健全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创新创业监管模式。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营造激励发明创造的政策法制环境。
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建设。重点推进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软件及应用系统等国家试点示范城市和基地建设。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区域协同和重大民生需求,在大气污染治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食品卫生、重大疾病、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推进实施一批市场需求迫切、技术基础成熟的重大专项,在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同时培育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深入开展国际化创新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创新,支持在京科研机构参与全球重大科学计划,与国际领先研究机构共同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合作研究。加强与国外高等学校、知名研究机构、产业组织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合作,积极引进全球高端科技资源。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创新合作,鼓励企业在海外布局研发中心,通过并购方式整合国外人才、技术、品牌等资源,利用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开展研发。完善支持企业技术转移的政策体系,鼓励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与许可等方式实施外向型技术转移。
二、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服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着力增强对全国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国家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全力支持配合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学计划在京实施。开展一批科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的技术研究项目,抢占国际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重点部署信息、基础材料、生物医学与人类健康、农业生物遗传、环境系统与控制、能源等领域关键问题研究,集中力量实施脑科学研究计划、量子通信研究计划、纳米科学研究计划等重大科学计划,力
争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等央地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中关村科学城重点支持原始创新,聚集产学研创新主体和产业高端要素,集中建设新型特色园区和技术研究院,形成国家知识创新和战略性新兴技术策源地。怀柔科学城重点拓展与中科院合作,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和怀柔科教产业园搭建大型科技服务平台,打造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新地标。未来科技城重点支持中央企业,聚集一流人才、集成科技资源,深入推进军民、央地融合发展,建成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前沿水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高地。
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建设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协同创新良性发展的局面。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服务能力,支持高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协同创新中心,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网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探索市场化的开放实验室运营模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企业顺畅流动的新机制。促进央地、军民融合创新,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的军民共用协调性,促进军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实现多重资源共享。
三、强化人才支撑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引进和集聚更多高端领军人才,建设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让高校持续涌现创新活力。支持在京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提高重点领域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整体提升北京市属高校能力,强化市属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科研能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优势学科专业院校的发展水平。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支持高校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围绕领先学科打造高精尖创新中心。加快构建首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优化体制机制,构建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生态圈。鼓励在京高校与中小学试点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课程、创新资源和创新项目的共享和互动,实现创新人才的阶梯化培养。进一步发挥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枢纽作用,完善市属高校与在京高校、境外名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机制试点。通过加大“双师型” 43 教师队伍培养,加强对管理型、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构建创新人才终身学习和成长体系。
集聚全球高端人才。继续实施“海聚工程”、“高创计划”,加快高端人才引进。采取直接引进或“柔性”开发等方式,加快汇聚以外籍专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创业者为代表的国际人才资源。完善签证、外国人就业许可等办理机制,为海外高端人才在京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优化科技人才流动与配置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聘用与流动方式。建立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流动通道,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固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岗,允许教师兼职或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支持科技人员开展成果转化、创新创业。
第二章 全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新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全面提升引领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深入推进先行先试改革
充分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在政策试点、机制探索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改革创新平台。
深入开展示范性政策试点。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挖掘“1+6”政策潜力,推动“新四条”落地,争取新的先行先试政策,在人才集聚、科技金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开展试点并取得突破。深入推进外籍高端人才永久居留资格程序便利化试点,放宽人才中介机构外资出资比例限制试点,支持中关村研究设立民营银行服务科技企业试点,调整存储生物制剂等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标准试点。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中关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改革试点、国际化改革试点和财政税收政策试点。
完善中关村创新平台机制。发挥中关村创新平台作用,加强跨层级、跨部门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完善央地联动、联合审议、分工协同、强化督办的平台机制,强化创新支持与服务支撑。统筹用好各类科技研发和产业资金,强化政策服务,在人才、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工商等方面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创新创业需求。
推进园区运营管理创新。建立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统筹一区十六园的规划调控、产业空间布局、重大项目选址落地、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利益协调等。探索完善跨区域园区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和模式,鼓励中关村中介服务机构和园区开发建设机构参与共建园区的建设、运营。
二、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培育壮大创新企业、深入实施创新成果示范应用、积极探索业态模式创新等途径,全力推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壮大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深入实施“金种子工程”、“瞪羚计划”、“十百千工程”。提高大中型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鼓励开展并购重组、委托研发和知识产权整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等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和持续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程、企业研发投入引导工程和企业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完善企业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发体制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集聚。
深入实施创新成果示范应用。健全创新产品、服务采购政策体系,建立完善新技术新产品供需对接机制和市场推介机制,鼓励采用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积极探索业态、模式创新。发挥中关村核心区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产业业态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型业态,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深化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平台型业态,依托业务协同与信息集成,发展资本运作、网络运营、应用服务、基础支撑等平台。提升知识型业态,围绕创新链条的服务需求,重点促进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等新兴业态发展。探索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支持新兴社区经济、互动体验式购物、新型在线混合型教育、在线健康医疗服务等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鼓励发展新的创业模式,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发展。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要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强化科技金融创新支撑,形成辐射带动全国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
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培育一批高端化的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一批生态化的创业示范社区,支持一批品牌化的创业活动,催生一批全球化的新型创业机构。打造创业要素集聚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格局。建设具有中关村特色的“众创空间”,以大型科技园、创新型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主体,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支持新型创业社区和创新型社会组织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中关村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试点。
强化科技金融创新支撑。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立从实验室、产品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创新发展,推动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在京发展,加快北京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支持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投资者进行长期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境外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和发展,引导境外资金投向创新型企业。争取在中关村开展互联网金融综合试点。推进北京保险产业园建设。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外汇管理等方面开展金融服务创新。
第三章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要着眼提质增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推进产业功能化、功能集聚化,发挥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集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创新引领、技术密集、价值高端的经济结构,促进首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平稳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首都经济结构
严格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全面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量。
优化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业是提升首都功能、增强首都经济综合实力、保持首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巩固服务业优势地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提升“北京服务”品牌影响力,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优化发展知识经济。发挥创新的引擎作用,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业态,提高首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向轻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优化发展绿色经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完善鼓励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方式。建立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市场机制,切实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提高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促进北京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发挥在京总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总部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资源,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和控制力。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三产提级增效发展、二产智能精细发展、一产集约优化发展,深化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扩大金融、科技、信息、商务服务产业优势。以释放服务资源效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为导向,大力培育研发设计、节能环保、融资租赁、电子商务等新兴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壮大会展经济,形成创新融合、高端集聚、高效辐射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实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加强便民网点建设,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探索服务功能集成,引导业态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支持老字号企业发展壮大,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未来网络、可穿戴医疗设备、基因检测、3D打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发展。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形成一批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