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信访工作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规划

时间:2019-05-12 20:1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街道信访工作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街道信访工作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规划》。

第一篇:街道信访工作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规划

xx街道信访办关于“十二五”发展现状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总结

“十二五”期间,xx街道信访办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全国、省、市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紧紧围绕服务全区经济工作大局这个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动“事要解决”,积极探索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新途径,新方法,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为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二五”期间,我街道信访、矛调中心与社区矛调工作站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82件次,答复率100%;化解矛盾350起,稳控重点信访57件,受理、答复网上信访投诉8件,答复率100%;领导批转信访件84次,越级上访和进京非访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我街道取得了进京“零上访”的可喜成绩,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信访办“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1、领导高度重视,夯实齐抓共管信访工作基础。“十二五”期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各部门领导对做好信访工

作思想高度重视,始终把信访工作放在全局去认识,始终把它作为一个部门和主要领导的主要工作去抓,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几年来,街道主要领导多次亲自主持召开信访工作协调会,部署信访工作。严格落实领导接待日、信访首问负责制等制度,认真处理每件信访事项,做到了问题不上交、矛盾不推诿;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充实重点信访问题小组工作力量,对信访工作的经费和其他方面都予以保障。

2、积极实践探索,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几年来,街道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有效措施,利用不同形式开展工作,使信访工作在精细化、科学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为顺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要求,我们着力创新机制,下移工作重心,在全区率先构建了“一格三员”社会管理新模式和xx地区社情民意月监测分析通报制度,始终坚持每日通报情况和每周进行一次信访问题研判会议制度,积极探索实施社会管理精细化的新模式与新途径,有效掌控了辖区内的社情民意,使社会舆情信息的掌握更加灵通,协调处置时间更加超前,调处解决机制更加完善,及时阻止可防性事故的发生,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实现了由“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的突破性转变。

二是落实稳控机制。按照“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套

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一案一组(工作组)”的工作方法。对重点信访人员照片、基本情况、案件来龙去脉等资料归类存放,使案件专人负责、责任到人,有效地促使了信访工作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逐步提高了接访办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是整合力量。为构建全员参与联动的工作格局,我们注重加强街道各机关科室、社区和驻地单位的协调配合,灵通信息。街道先后研究制定了《xx地区社会稳定信息反馈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职责》、《社会稳定信息员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与职责,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处理信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督促其对基层信访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力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有效增强了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整体合力。

四是积极稳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群众来信,我们着重把好三个关:一是呈报阅批关。所有来访信件全部呈报主要领导阅批,尽快落实,由分管领导直接包案。二是案件处结关。初信抓“快办”,做到一次性处结,避免重复信访;重复信抓“细办”,找准症结,分理信访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否有合理成分,做到有理有据,明确答复。三是答复口径关。有些来信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敏感,我们在答复时注意把握

分寸,前后连贯,口径统一,实行专人负责、专人专办、跟踪管理,一经形成明确意见,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对群众来访,我们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热心接待。对上访人员做到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暖心、一腔热情接待,仔细听取其反映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二是耐心解答。对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接待人员根据有关政策,耐心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说服教育工作,疏导来访人员心态。三是细心办理。对来访人员提出的问题,能办理的及时协调处理,一时不能办理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3、重点上访人员案件化解情况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事要解决”的目标,经过与市、区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我们下大力气,用真功夫,知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分析研判和解决信访积案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经过各级不懈努力,2011年解决了xx业主诉求的问题;2013年解决了xx工作安置的老大难问题。其他重点人反映的问题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总体来看,这部分群众思想稳定,能够积极配合街道开展工作,争取年底前把xx、xx的问题化解完成。另外,我们也对重点人的情况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哪些是合理诉求、哪些是无理诉求,对多次进京非访和经常参与组织涉军活动人员进行分类,形成书面材料,报送到区联席办、区维稳办和两个辖区

派出所。同时,我们也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证据的搜集取证,必要时进行严厉打击处理。

(二)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临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xx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城区建设目标,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将xx打造成为xx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城区的关键时期。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步伐加快对xx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和谐稳定产生深刻影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带来新的情况和问题,新旧矛盾碰头叠加、汇集交织、复杂多样;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民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更趋多元;互联网及新兴媒体的监督影响不断扩大,群众诉求表达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信访工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因素增多,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信访工作要把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渠道,主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加强和改进街道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应发展需要的信访工作新方法、新手段、新理念,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好地促进和

引导社会和谐,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发展机遇

未来五年信访工作的环境将会逐步改善,越来越好,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把科学民主决策、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随着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措施的出台和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的实施,必将对疏解、减少社会矛盾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把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升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成为全党的共识和行动,掀起了加强群众工作的高潮。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组成部分,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三,从区级到街道,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制度层面不断创新实践,建立完善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从实践层面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深入一线亲历亲为,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从理论研究层面重视信访和社会矛盾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信访工作特点规律,并用于指导实践,为做好信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信

访工作体制内外的全覆盖。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在加强服务中改进管理。大力加强信访工作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到“十二五”末,在街道社区健全完善信访评估机制、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机制、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信访与社会矛盾研究机制,努力使xx的信访工作走在xx区的前列,实现信访渠道畅通有序、信访事项依法处理、信访突出问题有效化解、信访与社会矛盾理论研究充分,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理论化水平整体提升。

三、“十三五”期间重大任务

(一)坚持理念创新。把信访工作作为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用群众工作统揽的理念为指导,把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点,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充实完善以“群众工作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利益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理论体系,运用群众工作的思想、理论、方法武装和指导信访工作实践。

(二)严格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推动在决策过程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

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三)建立相互补充的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渠道。一是完善街办领导班子联系信访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二是健全街道和各社区接待和处理群众信访的场所,重视和加强办信工作,鼓励和支持群众更多地以书面形式表达诉求。

(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信访条例宣传活动。采取各种公开、便利、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宣传国务院《信访条例》和相关政策,教育群众在信访活动中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诉求,遵守法律秩序,依法维护权益。

(五)持之以恒地提升“一格三员”社会管理模式的新成效。今后,一方面,要把研制开发的仿真城市信息服务管理软件尽快运用的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发挥其“一系统、多功能”的价值与作用,为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夯实人员职责,科学细化网格,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发挥“一格三员”在掌握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基础性作用,有效增强信访工作的超前预见性、应对主动性、科学实效性。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街道高度重视,将把社会敏感期和重要会议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及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作

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及时成立社会敏感期和重要会议期间信访维稳应急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

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在社会敏感期和重要会议之前,认真部署,研究制定我街道信访维稳工作应急预案,建立统一高效的运行机制,全面排查矛盾纠纷,仔细梳理不稳定因素,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做到预知、预警、预防,做好各项应急处理措施,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是畅通纪检信访渠道。加大部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力度,每天安排领导干部在来访接待场所接访,进一步加大矛盾化解的力度,努力将来信来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安排人员节假日信访值班,确保群众投诉举报得到及时受理。

四是及时回访化解矛盾。定期回访,做到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回访工作做为处理越级访的重要环节,通过回访做好思想疏导,稳定工作成果,避免再次上访,从而避免越级访。

信访办 2014年10月20日

第二篇:乡镇十二五规划期间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思路

乡镇十二五规划期间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推动xx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促使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一、十二·五发展成绩

(一)五年来,始终坚持经济中心战略,量质齐升,镇域经济驶上快车道

一是工业总量稳步提升。至2015年3月份,全镇企业总数达到74家,初步形成了以铸造、机械加工、建材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全镇工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4.6亿元。

二是规模企业稳健增强。至目前为止,全镇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2家,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2家,分别是华绿生物科技和炬荣科技。规模企业总产值从2011年的5.2亿元元增加到2014年的12亿元。三是技改投入稳定增长。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督促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日益好转。五年中,全镇新增工业投入15.72亿元。2014年,全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58万元,企业生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四是招商引资强势推进。五年来,累计完成招商引资4.81亿元。其中,2014年引进大型项目4个,项目资金达到1.05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五是财税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我镇财税收入为3299万元。2015年1-2月份,全镇共完成财税收入280万元,预计到年底可完成财政税收3000万元。五年来,财税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累计完成财税收入11138万元。规模企业税收占到全镇财税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镇经济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五年来,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布局,扩面提质,城乡一体步伐加快

一是小城镇建设颇有成效。五年来,全镇用于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资金超过1600余万元,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个,帮扶村12个,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环境,也在全镇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截止目前,共投入公路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硬化镇村公路144.73公里。其中,2010年,全镇新增公路硬化里程16.97公里;潭韶高速公路江南连接线已于10月20日全线通车。投入207.9475万元用于烟桐公路建设,解决了沿线四个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投入水利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各类水利工程2000多处,其中,2014年投入资金628万元,完成水利工程560处。全镇农网改造完成39个村,新建沼气池2200口。整理土地4800余亩,植树造林6000多亩。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三是农林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1、种养殖业增产增效。“十二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做文章。全镇优质稻播种面积达到7万余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优质脐橙种植面积2800亩,每年冬种油菜面积突破4000亩。2010年,我镇新建七里—税湖—铁炉塘西瓜基地1000亩,落实冬种油菜面积5225亩,新造连片100亩以上良种油茶1300亩。投资1200万元,在高湖村建成1000头良种猪生态繁养场一个;投资800万元,在建东村境内建设种猪场一个。

2、林业发展齐头并进。十二五期间共累计完成国家省市级营造林任务17268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3361亩,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5337亩,森林覆盖率由42.42%增加到44.07%,林业产业逐步状大,形成优质油茶、特色水果、花卉苗木三大林业特色产业,建XX县级生态家园示范村5个,省级生态家园示范村1个,省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村1个,年林业生产总产值达3400多万元。

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708元增加到5000余元,增长了将近一倍。

(三)五年来,始终坚持民生保障功能,凝心聚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1、民生保障成效显著。深入落实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参保1245人,参加新农保12895人。认真落实计生国策,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并建立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解民疾苦、帮民谋生、促民致富的政策措施,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投入资金120多万解决移民村的水利和道路维修;完成危房改造310户;投入300余万元,完成“省级实事工程”良湖敬老院的建设,每年投入近十万元,用于对农村困难户的帮扶和救助,民生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2、文化事业精彩纷呈。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繁荣农村文艺事业。全镇47个村均建有农家书屋,有108支各类文化宣传队伍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各种文化宣传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每年投入数万元刊印《云湖》双月刊、《平安云湖》简报等,深受干部群众喜爱;2013年成功举办纪念王闿运诞辰180周年暨文联成立六周年庆典,2014年10月承办湖南省农村诗词工作经验交流会;整合优化了全镇的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全镇各中小学将全面建成合格学校。

3、社会治理呈现新气象。在2011年,投入45万元改扩建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市进行大力推广;全面加强综治维稳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通过不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五年来,始终坚持干部作风转变,夯基固本,基层组织建设优化提质

深入推动“创先争优”和“两转一增强”以及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建主题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抓好班子,管好队伍。通过加强干部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等方式,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提升了政府效能。全镇党员干部当中创先进、抓落实的风气日益浓厚。二是完善制度,节约开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等作风纪律规定,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招商奢侈浪费和高消费、公款送礼、“庸懒散”、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问题、会所中的歪风等进行专项整治。通过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镇本级会议减少20%,文件减少了19%;撤销镇、村(社区)两级机构标牌18快,清理各类上墙制度20项,减少台账资料12项,精简率达30%以上,精简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十余个,减少了51.7%。三是勇于实践,服务发展。以开展“四亮两创一走访”活动为特色,以贴民心、汇民意、聚民智为目标,积极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党建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入,相继推出政务大厅“朝八晚五”制、民情“大走访”、廉政食堂、挂牌上岗、群众意见箱、联点干部“亲民贴”等措施,赢得群众“点赞”。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为我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提质换挡风险增强。我镇企业虽多,但产业层次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不多,且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聚,缺乏支柱型企业。同时,企业融资难、受政策、土地制约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三农”发展基础薄弱,投入力度亟需增强。我镇农业特色优势不明显,粮食、生猪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难以起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

三是城乡建设水平发展不均,缺乏精细高效管理。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较低,管理体制不够顺,服务功能仍不完善。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发展。

四是社会民生事业力度不足,优质公共服务匮乏。农村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不够完善,保障水平还不高,部分弱势群体生活仍然困难。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条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农民就业培训力度不够,大部分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到有效培训。三、十三.五发展目标(一)经济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命脉,要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企业,推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工业方面,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到2020年,全镇工业总值达到31.2亿元,年递增率8.7%;实现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年递增12%。全镇规模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5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6.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以上。

(2)农业方面,要规范和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到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57亿元,完成增加值4.39亿元,年递增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600元,到2020年人均达到16000元以上。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10000亩,省市级特色油茶产业项目油茶新造5000亩,达到万亩优质油茶基地,创建县级生态家园示范村5个,市级生态家园示范村2个。

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3亿元,年递增6%以上。

3、财税总收入年计划递增7%左右,到2020年达到4200万元。(二)社会发展目标

一是因势而谋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深入推进七里铺小城镇建设,重点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余亩,积极引入资金流、人流、物流,将七里铺中心镇区进行扩容增效,推进七里铺与农民街街区连线、连片,同时依托湘潭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沪昆高速向红出口、xx火车站,将其打造成为xx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外辐射成为商品物流集散中心。

二是顺势而为持续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1)完成公路硬化里程100公里(通组),通畅80公里,通乡4公里,实现缺高线全面修复,向大路提质改造,高湖至烟山公路升级县级公路。(2)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分阶段、分类别实施总计11200亩,改良土壤8500亩,田间道路115公里,清理各类沟渠425公里;新增五个“一千亩”基地,即脐橙基地、红心柚基地、茶叶基地、油茶基地、西瓜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

(3)高标准渠道120公里,恢复,改造,完善机埠12座,清淤扩容骨干山塘1850口,整修山平塘1850口,9300亩;机埠改造12台,680千瓦;建中堤垸三条排污渠护砌8.5公里;对群英河,继志渠,烈马坝,及大型沿山渠进行全面清淤31公里,扩网饮水安全工程3处,解决2.8万人饮水困难。

(4)对韶山灌渠支渠进行全面清淤,维修,完成田间支渠、斗渠高标准衬砌65条,改善受益区内灌溉面积38400亩。

(5)全面完成各村农网改造扫尾工作,增加变压器、配电箱11台。(6)重点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10000亩,省市级特色油茶产业项目油茶新造5000亩,达到万亩优质油茶基地,油茶低改2000亩,发展优质水果5000亩(脐橙1000亩、杨梅1000亩、柚子3000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30公里,县、乡、村公路绿化50公里,渠道绿化10公里,庭院绿化500户,义务植树50万株,创建县级生态家园示范村5个,市级生态家园示范村2个。

(7)培育良种油茶苗4000万株,培育用材林苗木50万株,发展花卉苗木面积2000亩。扶植壮大现有三家(鸿盛油茶基地有限公司、东兴木业制造有限公司、行寅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

3、乘势而上加快实现民生事业优质化

(1)完成xx镇卫生院新址建设,改善我镇的整体就医环境,提高了医疗技术综合救治能力,降低了成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标准有所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3)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内。

(4)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十三五期间,拟建设一处综合性文化活动广场,并成立专门的文化网站,充分发挥云湖“诗词之乡”文化品牌效应。

(4)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投资1194.2万元,新建教学用房3100平方米,生活用房2005平方米,改建运动场地7000平方米,改造校门、围墙、护坡等附属设施605平方米;添置宿舍设备、食堂设备、饮水设备等必要生活设备,新购课桌椅2460套;建设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设备。加快合格学校建设扫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起点公平。四、十三.五发展举措

今后的五年,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四化两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战略部署要求,紧紧扭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化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农业立镇、人文兴镇、工业强镇、民生稳镇”的发展思路,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新常态”下努力建设“有品牌、有名片、有特点、有看点”的四有“新云湖”。

——坚持产业融合,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中心。继续依托xx的区位优势,按照“不盲目、不消极、三不要”的总要求,进一步把握招商重点,坚持宁缺勿滥,突出招大引强,主动对接,重点攻关,着力引进大企业,启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为十三.五期间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继续打造龙头支柱型企业。强化服务对接、政策对接、金融对接、科技对接力度,探索建立“企业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大雷特玻等发展势头好、后劲足的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形成一批支柱企业,打造镇域经济亮点和支柱。三是继续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积极主动作为,争取上级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拓展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的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地。积极帮助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新兴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它们快速成长起来,逐步建立起新兴产业体系。四是继续推动企业向产业链条的纵深发展。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等平台,打造、提升、壮大现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社,积极引导合作社向大型涉农企业发展;探索设立农业品牌指导服务站,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云湖脐橙”“云湖杨梅”“云湖茶叶”“云湖茶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五是继续鼓励创新创业。探索建立政策奖扶机制,依托上级群团建立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有想法、有冲劲、有能力的青年特别是返乡青年就地、就近创新创业,着力探索形成乡镇人才创新创业“洼地”,为镇域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潜力。——坚持统筹发展,全力提升城乡一体化程度

推进小城镇示范建设,优化中心镇区规划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明确投入的方向和重点,重点引导第三产业集聚,特别是商贸、物流、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业态的集聚;以七里铺、向红、烟山、爱国桥等地段为重点,不断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xx卫生院的升级改造、环境整治、排污排水设施等;要依托镇区工业企业已经形成的人流、物流,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要依托我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与企业相配套的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产业,在镇区内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支撑小城镇繁荣发展,从而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强化镇域土地、规划执法,加大违法建设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乱搭乱建、违规开发等不良势头。

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努力确保道路硬化指标任务全面完成,积极推进骨干山塘修整、高标准渠道、更新改造机埠、危桥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有条件的村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将以“大宣传、大投入、大整治、大检查”为着力点,构建和完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探索垃圾焚烧炉的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争创市、县先进典型示范乡镇。——坚持改善民生,积极推进社会和谐事业建设

突出社会保障职能,全力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保、新农合参合率,保障社会救助等惠民资金落实,扎实开展扶贫济困工作,继续推进“春风行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突出计生服务工作,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强化村级专干、计生协会的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能力;突出文化事业引领,搭建文化平台,推进王闿运历史文化深入挖掘,继续打造湘绮文化品牌,探索建立闿运文化旅游新区,同时培育特色文化产品、产业,形成具有云湖特色的文化产业、事业;突出社会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级联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做好利益群体的疏导和稳定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同时,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放在消除隐患和事故预防上,坚决杜绝事故发生;进一步抓好武装、团委、妇联、老龄委、关工委等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坚持简政廉政,全力助推服务型政府转变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坚持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行使权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公众监督,认真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议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降低行政成本。二是狠抓作风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继续深入整改落实,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政府效能。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五制”管理。三是完善工作机制,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组织、民政、财政、经管、管区等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四是加强班子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增强村(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加强村干部履职及带头致富能力,为保持镇域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五是强化问责力度,树立形象。重拳整治机关干部“为官不为”现象,公开查处曝光一批违纪行为典型;健全完善考核、奖惩、监督等长效机制,让机关干部愿为、能为、敢为、善为,树立良好的政务环境、政府形象,提升xx镇“软实力”。

五、对上级的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培育现代农业雏形。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建立健全送科技下乡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扶助乡镇引进高科技农业园区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完善相关体制。制定引进、选拔、流动、培养人才的各方面政策,健全人才机制,形成平等、开放、科学、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建议每年在招考公务员和选调生的过程中,重点选拨农、林、水、畜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工作,同时着力构建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实现乡镇人才队伍稳定化、规范化。

三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按时足额拨付经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缓解乡镇财政压力,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三篇: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西安泾河工业园区十二五工作总结

及十三五工作发展思路措施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西安泾河工业园自从2011年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围绕科技型、效益型、生态型的产业定位,严格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理念,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石油设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最终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核心区示范区先导区。2013年,高陵工业园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02.41亿元,占西安市工业总量的16%,占比位居全市第二。累计引进项目422个,合同投资额919多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45个,过千万元项目234个,其中292家企业已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3家,基本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石油设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一)经济呈现量效双增,各项指标可圆满完成

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推动高陵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370.58亿元,同比增长41.5%;全口径财税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39.9%。2011年,完成工业产值448.23亿元,同比增长20.9%;全口径财税

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7.5%。2012年,完成工业产值541.09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口径财税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10.4%。2013年,完成工业产值701.32亿元,同比增长29.6%;全口径财税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38。5%。预计2014年,完成工业产值819.24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口径财税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10.6%,目前园区企业安排就业4.6万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

(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面貌日新月异。

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结合泾渭新城远景规划,建设完成园区方格网状道路,主干道路结构为“八纵六横两环绕”格局。依托泾渭新城发展,泾渭镇、姬家管委会、崇皇乡、鹿苑镇、榆楚乡全面实现城市道路覆盖,完善乡村公交路线,公交线网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同时,按照“优化线路、普遍服务、提高效率、畅通客运”思路,完善公共交通线网,已将园区公交系统纳入西安市公交网络,极大的提高园区与西安主城区及周边城市的联系,提升园区的交通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完成建设改造西韩公路、高泾路(渭北横线),鹿苑大道、仁马路——旅游专线、渭河大桥,实现链接国际港务区和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加强与西安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的联系。

2、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加大对园区的道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产业园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服务园区企业建设和正常经营。

一是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二是文化休闲等设施的改善;三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依托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智能交通、数字化城管、突发公共事件指挥平台等项目,服务县城和园区经济建设。以现代型、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标准,启动了总投资2500万元的北区截污干管工程,实施了23个行政村6.5万人的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园区“廊田、水园”品味。

(三)政策落实到位,软环境建设日臻完善。

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并把工业园区作为园区服务的窗口,全力亲商、助商、安商。我们推出“高陵工业优惠十条”,坚持用发展应对实际困难、用合理增长解决实际问题,一手抓项目保投资、一手抓生产促增长,有效应对了各类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实现了“稳中有进”。以生产经营为切入点,坚持大企业用服务、小企业用政策,全力做好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和环境改善等工作,以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最实举措解决企业难题、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抓生产、拓市场、促销售各项措施同步跟进。以工业产业项目为重点,实施“项目建设年”、“项目建设突破年”、“项目建设提升年”主题活动,以更高的效率、更强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推进总投资141.5亿元的208个重点项目建设,着力促进签约项目快落地、动工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快投产,形成和储备一批了工业增长的生力军。

(四)园区面积倍增,总体建设进展顺利

按照“完善一期、建设二期、规划三期”,我们注重抓好园区的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科学规划、集约用地,园区发展进一步提速。我们准确把握工业集中区“质量和效益型” 的发展内涵,在企业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的实践中,以要素集约化、建设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功能社区化、服务星级化为方向,把工业发展重心调整到中小工业园上来。相继引进总投资90亿元、总面积2200亩的融豪、聚集、新高3个中小工业园,今年已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建成3.5万平方米,签约小微企业24家。在发展理念上,我们把“工业园区”概念转变为“专业园区”,把“多而乱”转变为“专而精”,根据县域五大支柱产业配套和转移需求,高点站位产业规划、严格企业招商审批,积极引导配套型、活力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入驻,让产业链条更紧密、分工更精细,形成了“一区一业、一园一产”的产业布局;在配套服务上,我们把政府服务作为最优政策、最强保障,整合招商、规划、环保等部门,成立项目落实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党政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分流至园区,一对

一、联合式推进园区建设、服务企业入驻,真正做到受理问题“全天候”、掌握信息“零时差”、证照办理“陪伴式”,完全做到了政府服务“一站式”。围绕企业生产生活需求,同步规划建设有办公宿住、商务会议、金融物流等配套设施,足以让企业无忧生产、高品质生活。在建设标准上,我们顺应现代工业“零增地”扩能发展趋势,一

律执行三层以上国际厂房标准,鼓励生产配套区高层化,三个园区建成后可容纳300余家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单独划地自建,以每户占地40亩计算,则需要土地12000亩,而通过集中“上楼”发展,可节约土地近10000亩。

(五)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全面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精神,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指导科技企业制定节能降耗计划,落实节能工作措施;二是着力研究开发和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生产节能产品,提高生产效益。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领导下,“十二五规划”目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作目标基本完成,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当然,园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不聚集,部分投产企业还未能满负荷达产达效;二是企业厂区内未填满布实,部分企业投资强度未能达到协议要求;三是在建企业进展不快,未能按序时进度推进;四是用地指标紧张影响项目及时落地等。

二、“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作为省级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西安渭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先导区示范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国家实施《西

安渭北工业区发展规划》,使我们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本着立足实际,超前谋划的要求,做好工业园区“十三五”规划工作,引领未来五年西安泾河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1、整体发展目标

“十三五”整体发展目标为“五大展望”,“阶梯式推进”: 一是园区面积倍增展望。在园区已建成面积6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到2020年末,规划园区总的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在“十三五”期间,园区将平均以每年递增建成5平方公里以上;

二是入园项目递增展望。入园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每年递增15家以上,到2020年末,入园企业达到200家.三是上缴税收递增展望。税收每年递增1.2亿元。到2020年末,年上缴税收20亿元。

四是园区企业产值递增展望。产值每年递增100亿元,到2020年末,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

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实行“阶梯式推进”模式,一年一个阶梯,一年一个台阶,稳步发展,扎实推进。

围绕上述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1、整合各项资源,形成整体优势。通过整合优惠政策、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形成园区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园区的比较优势,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紧紧抓住产业承接转移

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时机,促进园区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社会事业等项目与发达地区资源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起点对接。

2、突出引资地位,提高招商质量。突出招商引资在对外开放中龙头地位,形成能激发招商部门活力、增强社会引资合力、调动企业引资动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加强专业化招商团队建设,主攻专业招商和重点招商。更新招商理念,重点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逐步改善园区产业生态环境,实现以政府为主招商到区内龙头企业主导招商的转变。提高招商质量,完善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3、注重重大项目,善用载体作用。突出重大项目在对外开放中的载体作用,并善于运用重大项目以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突出招大、致力引外、注重引智。着力吸引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100强投资;着力吸引省内大企业入驻,构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总部-加工基地”产业链和价值链关系;着力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提升园区城市品位;着力引进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增强园区对行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调控能力。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促进一批能

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注重体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创新服务体制。积极推进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运行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效率。牢固树立“人才强园”理念,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着力加强机关管理人才、高新技术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区域性人才聚集效应。

二是创新投资体制。在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上,以土地或预期收益作为回报,引进大公司,大集团投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开发公司制度,统一对外招商,以银企合作或以土地分红作为回报的方式,争取银行抵押贷款;鼓励引进民营或外资公司成立投资公司,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

三是创新运作体制。要由政府经营向公司经营转变,由开发公司对整个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司化管理。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保障体系

一是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二是实行适当的财政倾斜,为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通过经营园区土地,以地生财,以广阔的资金来源支持工业园区的建设。四是引进民资联动,使园区建设与开发互动,实现政府启动乘数效应。同时,园区建设开

发公司要全面承担整个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所需资金的聚集、融通和经营工作。实行开放式的、动态式的资金运作机制,盘活现有资产,适度负债经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灵活的融资体制,积极为园区项目融资做好服务工作。加强银企沟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减少贷款环节,简化贷款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与政策性导向作用,遵循市场开放和效率原则。积极争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贴息,制定和实施稳健的财团、银团开发贷款计划,采取带资建设、BOT等建设方式,多渠道确保园区开发建设资金。

(四)加快园区建设,搞好经营管理

坚持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原则,使园区成为城市新区拓展的重要方面。严格规划控制,在现行滚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在经营城市、提高效益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划分园区功能区域,引导相关企业集中布局,先期拉开路网格局,搞好四纵四横的道路建设,大力推进组团式开发,确保年均5平方公里的新开发面积。合理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加快园区的城市化进程,以建设园区中心区为目标,将中心区建成集写字楼,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工业产品、展销等功能为一体的园区核心功能区。

优化园区的交通结构组织,加快建立快捷、安全的综合网络体系,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加快人流、物流集散场地、加油站、供气站等配套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良好、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十三五”期间,建成区内及进出口处交通管制自动化和美化路灯、指示牌等设施,使其与城市景观更加和谐统一。

加强园区生态保护,持续实施园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形成生态优良、产业发达的特色城区。根据园区的开发进度,坚持环保“三同时”制度,做好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做好边坡的防护。做到开发一片,防护一片,避免水土流失;其次做好绿化,园区内的绿化率不低于30%;三是重点做好企业排污治理。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督促入园企业做好污水、废气、废渣“三废”处理,做到达标生产,达标排放。

按照经营城市、聚焦园区的理念,加大园区市场化运作力度。牢固树立“惜地如金”的思想,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入园企业建造多层厂房,坚决控制花园式工厂,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与经营性用地的比例,切实加强土地储备,高度垄断园区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分类供地制度,根据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商贸用地确定不同的供地价格和方式;所有工业项目用地和全部经营性用地严格实行挂牌拍卖,实现土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降低园区开发成本。

(五)优化园区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优化政务环境。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门槛,减少环节,规范操作,提高效率,严格做到快捷、高效地服务。要优化社会环境。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发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发展大局”的观念,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要优化法制环境。要从建设诚信湘乡、提高保障能力入手,切实保护好外来客商的投资利益。要优化政策环境。在引进外资中,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就要尽量满足外商的要求。加快出台有关吸引外商投资方面的管理条例,对客商以诚相待,对客商反映的问题要尽快解决。继续推行园区封闭式管理,全程代理入园企业有关手续的办理。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品牌,就是生产力”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文化建设,完善市场服务体系,营造一流的软硬环境,真正构建低成本、高效率、零障碍的规则服务型园区,把“园区内问题园区内解决”落到实处,使园区成为聚集资源、打造财富的“洼地”。

第四篇:交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计划

交通局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计划

2011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大交通服务大发展”的理念,千方百计抢抓新常态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机遇,坚持陆水空并举、大中小配套、多线连成渝、市域大畅通,攻坚打造交通枢纽、培育交通网络、优化交通体系,努力建设西部综合交通主枢纽,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法治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1-2014年市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二等奖。2012、2013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市交通运输局2011年起连续4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12年起连续3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表彰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西部立体综合交通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根据要求,现将相关报告如下。

一、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十二五交通运输工作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市经济总量连续四年实现两次跨越升位,2013年总量跨上千亿平台。新的平台承载着新的机遇,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位求进、再创佳绩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条件。按照“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坚决打赢新一轮交通建设硬仗”总要求,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平地起步、攻坚克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显示了无限潜力和生机。

(一)狠抓投入保障,交通建设投资屡创新高。交通项目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根本支撑。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工作。按照“优先保障、超前建设、配套升级、发挥效益”的基本思路,充分保障交通运输项目建设投资需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不定期听取交通运输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招商引资、筹资融资、项目管理、群众利益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投资模式、投资规模和投资环境。为实现高效投资提供了决策支持。自2011年交通建设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2年—2014年、交通建设投资屡创新高,分别为124.8亿元、132.9亿元、133.5亿元,预计今年115亿元的投资目标能够确保完成。至此,全市将连续5年保持交通建设投资超百亿的高位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08.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总投资的5.5倍。

(二)落实规划引领,高速路网框架加速形成。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全面建设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骨干路网。十二五以来,内资遂、成安渝、遂资眉、成都二绕、成都经环线高速相继开工建设,建设总里程达392.6公里,2010年—2012年连续3年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名列全省前茅。2012年5月9日内资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建区设市以来没有新建成一条高速公路的历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公里。2013年6月遂资眉高速公路段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公里,我市历史性的实现了全市“县县通高速”。2015年9月成都二绕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45公里。其他在建、待建高速公路项目正有序实施。2014年新开工建设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简蒲段推进顺利。成都新机场、至潼南、乐至到大英到三台3条高速公路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三)围绕建管养运,普通路网建设不断完善。始终坚持路建管养运一体化方面,全面加强地方路网建设管理,提升安全通行能力。大力争取国省道布局规划调整,我市省道s106线、s206线升级为国道,并新增省道9条,调整后全市普通国道5条约447公里、普通省道9条约598公里。围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市171个乡镇在“十一五”期间就全部提前3年实现了公路“硬化到乡”,2806个行政村全部提前2年实现了百分之百公路“村村通达”.2009—2014年,全市新建通乡油(水泥)路1394公里,通村通畅公路5324公里,截止2014年底,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5.3%。

(四)主抓运能建设,交通运输经济稳健向好。运输服务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职能,运输方式的优化、运输规模的增加、运输效果的提升、运输安全的保证,是交通运能建设的三大指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3.4亿人次、城市公交客运量500万人次、公路货运量2.6亿吨、水路货运量27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4%、87%、14.7%、116.5%,支撑和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发展城区公共交通。全市十二五新增出租车357辆总数达878辆,其中雁XX区2015年新增203辆,一次性增长率达86%,极大地弥补了城区运力的不足。开展城市公交车增量提档升级,新增公交车83辆,新增公交线路11条。其中,城区购置新车67辆总量达到217辆,XX市购置新车16辆总量达172辆。公交站点覆盖率、空调车占比率、智能化率稳步上升。建立了面向特殊人群的城区公交车“免费乘座”机制,办理免费乘车卡,确保公交惠民。

(五)加强科技应用,交通智能化建设全覆盖。积极探索财政补助和企业自筹的科技应用激励机制。“十二五”期间,通过,全市投入交通信息化建设约2600万元。初步形成了覆盖5大中心业务的20个信息管理系。公路管理方面,建设了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交通运输部路况管理系统、四川省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四川省公路基础数据库、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报送管理系统、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信息网、路况评定系统、交通量调查站等。运输管理方面,建成了四川省运政系统、gps二级监控平台、公交车和出租车3g视频监控系统、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系统,实现客运、货运、客运站、维修、驾驶培训、安全稽查、出租车等一些日常事务管理和资料查询的便捷化、高效化和规范化。路政管理方面,建设了路政执法文书软件系统,实现了路政执法文书的规范化、网络化处理。水运方面,建成了码头及船载视频监控系统、业务专线,实现船舶登记、船员考试发证、船舶安全检查、船舶签证管理等业务省市协同办公。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建设了项目监督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工地试验室质量检测信息监控系统等。智能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为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六)从严依法行政,交通运输执法规范得到健全。一是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交通运输发展,认真编制我市“十二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强宏观指导。利用“法制长廊”和电视广播、法制展板等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基层县(市、区)开办法律知识讲座近100余次,全面加强执法教育。二是建立正向考评激励机制。创建“执法示范单位”,开展“执法示范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发掘和宣传基层文明执法典型,打造执法文化品牌。三是开展文明规范执法。2012年对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并换发了磁卡证,清理交通协管员并规范办理了交通协管证、清理交通运输执法车并换发了示警灯发声器使用证,为规范执法提供的重要支撑。三是扎实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坚持每年持续开展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考核工作,突出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加强执法文书管理、促进执法水平提升。2014年,我市执法评议工作受到省考核组的一致好评。四是狠抓重点领域执法建设。围绕社会关注,依法开展交通运输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道路“双超”整治行动、打击非法运营行动。开展公共交通运营管理质量提升活动,不断规范出租汽车的经营行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十二五期间共接受群众行政申请28151件,受理27575件,实现了办理率和行政许可正确率100%,未发生一起行政撤销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七)深化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向好。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认真履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业监管责任。指导督促企业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车辆、重点水域、重点项目安全监管;继续开展道路安全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国省道超载超限治理,有效保护我市国省道升级改造成果。紧盯“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客运、危货道路运输、城市道路客运、农村客运”五项安全管理重点,扎实开展了道路运输平安年等系列活动。开展“平安车船、平安渡口”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了水上交通安全“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十二五”期出动海事执法人员8000余人次,检查各类船舶12000余艘次,完成建造检验940余艘,营运检验2270余艘。建设渡口及船载视频监控点67个。未发生运输船舶的水上交通事故。持续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大整治和交通工程领域标准化建设等专项活动,不断提升施工、监理、监督工作的标准化水平。投入300多万元购置探地雷达、弯沉平整度、压实度等指标检测设备,丰富了监管手段,提升了监管能力。从一线操作手层面着力,强化施工基础管理、现场管理、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

(八)从严管理队伍,党的建设深入扎实推进。扎实开展争当“三最”干部、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务实清廉、中国梦主题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等系列活动,带头践行严实要求,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行风领民风。坚持便民利民,我们结合自身行业管理特点,在“简化”和“创新”上下功夫,对审批项目实行“流程再造”,审批环节由6个环节调整为4个环节(初审—复核—审核—审批),办理时限由原来2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所有审批事项统一设在市政务行政中心窗口受理。实行公开运行,受到社会好评。航务海事部门大力推行“行政许可代办制”,组织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上门服务,从受理到取件,船主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密切关注群众利益,认真解决群众诉求。十二五期间,我局受理群众信访655件。其中投诉和求决类269件,占41%。通过积极主动办理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既维护了群众利益,也为交通建设、行政管理、行业服务营造了良好氛围,保障了十二五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坚持强化正向激励,我们每年都会开展评优评先工作,涌现出了“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唐骏、“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孔庆超等先进典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纪律监督检查、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廉政警示教育等党风廉政工作,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得到进一步加强。

(九)抓好十二五收关,全力冲刺2015年目标任务。主要成绩如下:一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简阳段建成通车。自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历时5年艰难推进,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二是普通公路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扎实开展国省干线大中修建设和干线联网畅通工程、农村公路改善工程、汽车客运站提升改造工程、公路安保工程、渡改桥工程等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完成大中修工程252公里,开工县乡道改善工程项目51个395.9公里,其中建成239公里。农村村道建设已完成341公里,为民生工程目标的179%。完成公路安保工程(路侧护栏)建设任务208千米,完成目标任务的67%。三是编制完成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和航空都市建设的机遇,着眼全域融入机场、机场辐射全域的发展要求,编制形成了“18859171”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435”天府新区至新机场零距离换乘体系、“341”城区交通枢纽和“2451”沱江渠化复航方案等4大综合交通格局,努力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核心组成部分,积极服务市委“三区一都市”发展战略。四是有序推动高速公路项目规划建设。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的工可、水保、环评等工作基本完成。资潼(川渝界)高速公路已经省政府批准采取bot方式建设,并授权市人民政府依法开展招标工作。乐至大英三台高速公路正在开展修编前期工作。三绕东段即德简段已完成投资人招标,正在进行动工前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动工。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简蒲段截至10月累计完成投资22.46亿元,占50.9%。五是交通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强势开局。由省厅统一规划设计,省市共同出资1140万,建设交通运行监测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已委托省有关设计单位分别就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运行监测系统研发、外场作业系统设计三个部分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其中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已完成工可审批、场地建设、硬件配备等环节工作,目前正进入招投标前的准备工作。届时,将建成一套供省、市、县三级用户共同使用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六是扎实开展道路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加强路面管控。积极配合公安交警、治安、巡特警等部门严格执行治超工作24小时勤务制度。境内三条高速公路共15个收费站货运车辆计重检测点均成功移交高速公司管理,实现不停车自动检测工作常态化。从全市干线公路实际超限车辆通行状况出发,启动全市ii类治超站和卸货处理点的新、改、迁建工作。全面加强运政执法。仅就市局稽查队就检查各类车辆2000余次,暂扣违法违规车辆90台,依法处罚车辆57台。出动水运执法人员264人次72车次、执法艇14艘次,检查船舶583艘次。七是扎实开展交通执法形象大提升等能力建设活动,突出执法规范化方向,扎实开展执法案件评审工作,2015年我市交通依法行政案件评审工作得到了省评议组的充分肯定。在全市交通系统开展执法人员形象大提升活动,通过集中训练、书面测试、文书评审、汇报演示等方式,提升执法能力、展示执法形象。在公路管理系统开展筑路机械手技能比赛,着力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八是全面完成机关精神文明创建、依法治市、全面深化改革、政风行风建设、工青妇等工作目标任务。

回顾十二五及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中的,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党政重视是交通运输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常态下,企业“二次改制”的兼并重组、社会融资模式的变化、土地资源环境制约的加剧,建设经营成本的增长等,形成了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个拦路虎,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存在对于一个项目来讲都可能是致命伤害。成都二绕东段历时5年建成通车,成安渝建设项目历时6年至今仍艰难地推进复工,既有偶然也是必然。期间,党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仅2015年,喜安书记、吉明市长就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一线参与投资谈判,指挥部办公室更是节假日都坚守在一线服务岗位。截止目前,工程复工协调有望在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高快速通道。成渝高铁建成通车,三纵四横高速路网框架正在形成,交通正迈入“快速通行”时代。因此,建设快速交通,服务快速出行,是2016年至“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工作的基本定位。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市高快速通行网络是十三五交通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三是必须坚持党的建设为统领,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在交通建设、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服务群众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创造性突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以党的建设为主导,不断培育优育作风、提振干部精气神,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在肯定成绩增添信心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了当前交通运输格局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尚未完全形成,区域交通仍不畅通,与成渝地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间仍然缺乏快捷的交通联系;孟中印缅经济运输走廊、东向出海通道、西南出海大通道以及环渤海经济圈运输走廊依然不畅通。二是道路等级不合理,区域路网发展不平衡。全市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在新规划国省道线位中仅占48%,远低于全省71%、全国73%的平均水平,畅通市域、繁荣经济的中通道作用发挥受限;全市路网发展失衡,简阳乐至相连片区、安岳东南片区、雁江乐至安岳相连片区三地交通设施发展滞后。三是公路养护依然薄弱,养护体系尚未健全。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机构、责任落实不理想,管理养护制度不完善,农村公路缺养失养问题突出;公路养护资金不到位,全市重建轻养问题突出;公路养护体系不健全,缺乏监管、养护体系,养护设备质量差、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养护手段不科学。四是客货运输发展滞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零换乘”、“无缝衔接”的客货运输站场体系建设亟需加快;运输服务信息交流不畅,公共信息服务品质不高,缺乏整套客、货运输信息监控交流平台;运力结构亟待升级,全市专用货车和厢式货车仅占1.1%和6.2%;城市公共交通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公交出行需求。

以上问题,都需要我们2016年乃至在十三五这一较长时期内认真思考,全面加以解决。

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真谋划十三五交通运输工作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实现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承接两个百年目标的五年规划。做好十三五期是交通运输工作尤为重要。

(一)工作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全力推进“综合交通、民生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为全面建设“三区一都市”、实现“两个跨越”、建设“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总体目标。对接全国、全省“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国家级内陆航空港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西部现代空港新城等重大发展战略,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建设三大枢纽,即:建设国家西部地区综合航空枢纽、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全省最大次级交通枢纽。

(三)具体指标。1.综合运输通道基本打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通道骨架路网基本建成;2.由航空枢纽、高铁站、客运枢纽构成的-简阳综合运输枢纽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全省最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3.消除干线公路上的瓶颈路段、超期服役路段和安全隐患路段,完善安保及配套设施建设;4.普通国省干线、旅游公路pqi指数大于84;5.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等级均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0%以上;6.完成重点城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过境改线;7.打通农村公路中可连通的断头路,实现技术参数、安保配套设施全面提升;8.渡改桥改造率100%。9.交通管理信息化处理的业务覆盖率90%,行政许可80%以上实现一站式完成。10.提高国省干线重要路段、重大桥隧、超限易发路段及客货枢纽站等监控监测覆盖率和重点营业性装备监控覆盖率。11.公路、水上交通实现一般灾害情况下应急救援2小时内到达、应急抢通24小时内完成。12.建立“4-28”的交通养护体系,实现全市国、省、县、乡道路养护机械化作业100%。13.旅客运输大幅提升,客运服务均等化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经济、便捷、舒适的旅客运输体系基本形成。14.货运市场逐步规范,信息技术网络化、运输服务物流化的货运系统基本形成;15.城市客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公交优先发展的地位逐步突出,全市公交水平要处于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四)工作重点。围绕以上十三五目标要求,我们将从建设快速交通、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扶贫攻坚、深化法治建设、加大科技应用等九个方面着力,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为交通运输工作科学发展作出应有努力,1.坚持快速交通为支撑,全面实施重点项目规划。根据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我市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18959171”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计51个重点建设工程。一是建设成都新机场;二是建设成渝、遂资眉、内资遂、成都经济区环线等8条高速公路;三是建设成渝客专、绵遂内自宜、遂资眉雅等9条轨道交通。四是管养g318线、g319线、g321线、g247线、g351线5条过境国道,五是管养s102成都—大足、s307大英明星—雅安草坝等9条过境省道。六是建设资

三、资安、简机仁等17条快速通道。七是建设1条沱江渠化航道,全线升级为4级航道。

2.坚持以完善市场运作为导向,深化体制改革创新。以交通运输部《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建立完善现代市场运作体系,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工程建设、出租车管理等领域和桥梁安全监测等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要着力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分类建立负面清单;要着力完善道路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公益性服务定价透明度;要着力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加快推动诚信运输行业建设;要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动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要加强市场监管职责,加强道路运输过程监管和后续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3.坚持以结构调整为关键,推进运输企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促进道路运输集约化发展,同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连锁、合并、重组、兼并和共享网点资源等方式开展网络化、集约化经营;二是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运输组织模式,提高运输效率,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促进道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三是要积极推动客运行业向竞合发展转变,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和纽带作用,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延伸道路运输产业链;四是要通过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潜力,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完善企业与投资人的合作经营和效益分配,形成市场集聚资源、资源做大市场、市场带动行业的道路运输转型发展新路子。

4.坚持以保障民生需求为核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要聚焦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多样、更高水平的道路运输服务。一是完善公共财政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的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的问题;二是要积极建设道路运输“智库”,通过推行政府购买道路运输事务性管理服务,将行业规划、政策研究、服务评价、第三方评估等事务性管理事项,委托给社会研究机构承担,提高道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客运系统、绿色低碳的物流运输系统、诚信优质的运输辅助系统和方便高效的运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四是要大力推进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设。5.坚持以规范管理为标准,提升交通安全生产水平。牢牢把握安全发展这一永恒主题,在基础、基层和源头上狠下功夫,推动安全管理向标准化和科学化转型。一是要狠抓工程质量,切实加强高架桥、隐蔽工程质量监督;切实加强对监理单位和监理行为的监管;要高度重视桥梁主体及主要技术指标。要狠抓现场管理,一线管理模式,实现工程进度动态控制及时发现整改问题。二是加大国省干道、市道巡查频度,建立路损应急反应机制。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公路规范化管养升级达标建设及公路形象改善工程。继续开展公路污染防治工作。三是运输市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大“黑车”打击力度。加强危货品运输管理,深化汽车维修市场整顿和服务品牌建设。6.坚持以扶贫攻坚为重点,确保全面小康目标。认真落实省市关于“集中力量扶贫开发攻坚、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统一部署和“四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努力为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供交通保障。结合交通部门实际,就是要积极实施《市三大片区交通攻坚扶贫规划》,在全市379个贫困村及全市交通条件滞后的乐至简阳相连片区、安岳东南片区、雁江乐至安岳相连片区实施村道完善工程、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和渡改公路桥工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规划范围内的县、乡道全部黑(硬)化,区域“小循环”形成;村道硬化率达到80%;河流上的渡口基本消除,区域“微循环”形成,县域30分钟、乡域20分钟交通网基本建成。

7.坚持以法治建设为统揽,强化治运兴运。要认真贯彻实施《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坚持把依法行政、法治建设贯穿道路运输工作始终,不断推进道路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管全面、制度管长远;二是要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增强运管队伍法制意识和法制修养,不断提高运管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8.坚持以科技应用为动力,助推智慧交通发展。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改变了人们活动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维维度。做好市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科技引领,确保与省同步实施交通信息化建设。在建设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基础上,围绕提高交通业务在线协同管理能力、深化行业运行监测与应急网络管理、构建一体化政务管理与信息服务、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强化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有步骤实施交通业务管理系统的改造升级。要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提高运输企业生产调度、运输组织、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促进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9.坚持以思想作风为保障,树立政风行风新气象。一是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学习常态化,争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品牌。注重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对民情网站及微博、微信重点人群、公众号的关注,掌握舆情动态,开展正面舆论引导。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深入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管党责任。三是从严落实“两个责任”。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四是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全面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做到全覆盖。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推动党员干部习惯在规矩约束下干事创业。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推动交通作风效能不断提升。上面讲到的“九个坚持”,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在新常态下谋求交通运输新发展的基本思路,我们要切实把握,努力在新的实践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着眼2016,确保强势开局应该抓紧的几项重点工作

围绕十三五“强势开局”,全年交通运输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量、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认真贯彻市委三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和市政府三届七次、八次全体会议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若干部署,主动适应高铁经济新要求、航空经济新趋势和产业经济新特点,继续建设快速交通、优化交通布局、推进依法治理、加快转型升级,努力建设西部综合交通主枢纽组成部分。

(一)断续抓好快速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抓好资潼高速、新机场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段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启动工作;二是做好资三快速通道等市域快速通道建设工作;三是推进续建项目工程进度;四是加快推进成安渝高速公路项目复工建设,力争尽早通车。五是做好大中修工程扫尾工作。2015年大中修工程共271.7公里,截止目前已完成252公里,其中简阳g321尚剩余5.1km左右(现停工),乐至g318尚剩余8.2km、s106尚剩余6.4km,因前期招投标流标,工作相对滞后,正在加快推进。

(二)继续抓好交通运输能力建设活动。一是加强便民交通建设,以高铁运营为契机,优化市内公交线路,抓好市内出租车的运力补充和结构调整。二是加强货运交通管理,完成货运物流中心建设,做好投入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三是抓好汽车总站的升级改造工作,争取年内投入运营。加快城北客运中心迁建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尽早启动建设。完善县市区城市客运枢纽,健全城市服务功能。规范运政服务。

(三)继续深入开展交通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市政府要求,抓好“全市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引导交通发展成果优先惠及人民群众。高度重视交能扶贫攻坚面上和点上的工作,开展现状调查摸底,找准工作方向,编制项目计划。以“三片区交通扶贫规划”为蓝本,以全市379个贫困村、全市交通条件滞后三大片区为重点,启动实施一批村道完善工程、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和渡改桥工程,奠定工作的坚实基础。按照计划,做好机关联系村的扶贫攻坚工作,帮助制定村社道安全设施、便民路、囤水田埂、提灌站和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确保如期实施。

(四)断续抓好智慧交通系列工程建设。由省厅统一规划设计,省市共同出资启动建设交通信息化建设二期工程,预算投资1140万元,拟于2017年前全面投入使用。下一步,将按照省厅批复意见,进入中心场所建设、硬件采购等环节的扫标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及时建设。

(五)继续抓好路政养护工作。按照“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目标,认真抓好“四化”,即管养权限明晰化,养护作业标准化,路政存查日常化,爱路宣教普及化。促进农村公路管养质量上台阶。以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六)抓好水运航运管理工作。推进船载视频建设,全面覆盖30客位以上客渡船舶,指导县级航务海事机构以视频监控和现场检查为手段,全面加强对客渡码头的日常监管。根据各个时期、地域特点和辖区内安全管理的状况,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超载航行、无证驾驶、证书超期航行等违章违法行为。

(七)继续抓好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强化“红线”意识,继续筑牢安全生产责任链,细化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年交通运输事业安全发展。

(八)继续治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积极推进完成毛家、迎接等4个治超点建设,督促县(市、区)开展治超站点超限运输视频监控系统,确保实时调取各站点监控图像,实现源头治超。按照“乡乡都有治超办、村村都有信息员”的工作要求对基层治超制度、人员、机构进行指导完善,确保全市治超体制全覆盖,源头治超有保障,治超工作无死角。建设不停车检测系统,提升执法能力水平。

(九)继续抓好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坚持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并重,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责任制,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提高交通运输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第五篇:办公室十二五总结十三五规划

办公室“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思路

一、办公室“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办公室紧紧围绕有限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本着“服务到位、协调到位、把关到位、参谋到位、助手到位”的工作原则,切实履行“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等职能,为全局工作的正常运转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1、建章立制。2010年单位搬迁,一切从“零”开始,办公室及时根据有限公司党委要求和办公室工作性质、特点,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各类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公车管理制度和公章管理制度等各类制度,使我科室的管理基本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

2、规范办文。一是注重学习,努力提高办文水平。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积极组织办公室全体人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有限公司的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二是在办文过程中,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广泛收集资料,力求从办公室出来的文件规范合理。“十二五”期间,认真做好公司党委、行政报告,各类计划、规划、方案以及各类会议的汇报、交流、调研材料的起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综合文字任务。在 “创先争优”、“党风廉政教育”、“评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中,都能及时上报各类计划、方案以及活动信息、总结等。三是认真调研,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在公司大政方针制定以后,如何贯彻落实目标是我们潜心研究的主要课题。结合企业新年工作会议、生产办公会、企业专题会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汲取营养,在生产和施工一线加强学习调研,听取科室和部门经营管理精英的经验介绍,形成具有企业管理特点又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调研报告。

3、上传下达。办公室作为重要的信息枢纽部门,起着上传下达、左右协调、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办公室以“不让能办的事在我这里拖延、应办的事在我这里办坏”作为原则,及时做好公文的上传下达,公务信息的联通。在以最快的速度让领导知道信息,了解信息。同时,严格按照公文登记、阅办、传递、处理等工作流程,准确规范处理各类文电,“十二五”期间,共处理各类公文、电文、通知等上千件,保证了政令畅通。同时,我们在2014年引进OA管理系统,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本部门运作,不断提高政务信息应用水平和行政效率。

4、宣传报道。为了加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塑造公司文明企业的良好形象,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对信息报送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信息考核奖励标准。同时,我们也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经常向无锡各电视台及各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报送单位相关信息,被录用数十篇,得到政府领导和市民的广泛好评,增强了企业政府主力军的影响力。编制企业形象画册。2014年5月完成的画册从文图安排到编制完成,公司主要领导参与,亲自审定,几易其稿,最终4大板块共24页展示企业形象的画册盛装亮相,成为公司展示综合实力、走向市场的新名片

5、档案管理。每年按时将工作文件资料装订入档。随着OA系统的使用,文档的管理将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

6、后勤保障。①会议保障。及时准备好各类会议场所,并参与相关会议的筹备工作。②车辆保障。根据现有条件,科学合理安排车辆,保证工作正常运转。③生活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合理安排工作餐。④节日保障。合理安排节日值班。⑤认真做好各类接待工作。

“十二五”期间,办公室工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有限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同志的精诚团结。(1)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办好。(2)办公室工作无易事,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办好。存在问题:

1、内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尚待加强。

2、政治理论学习抓的不够紧,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办公室“十三五”工作规划

“十三五”期间,办公室要在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部门的支持下,树立“当好领导参谋,做好部门配角”的工作理念,把握大局、立足大局、服务大局,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拓展工作思路,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更优的服务质量和更顺畅的运转机制。

1、进一步提高综合文字和公文处理能力。随着OA系统的深入推广应用,“十三五”我们力争实现企业办公全程管理的全覆盖,实现网上办公的现代企业。同时,切实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综合文字的写作水平,做好各类文稿的起草和有关文稿的审核把关工作。扎实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继续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多渠道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公司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极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抓好向主流新闻媒体和产业集团报送信息工作,继续争取集团对公司相关工作的大力支持。

3、加强综合协调能力,保证工作高效运转。进一步做好各类会务筹备工作。对每一个环节都细心考虑,安排妥当,确保各次会议顺利召开,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充分利用OA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工作。重点做好公务接待、会务安排、车辆管理、食堂管理、OA系统维护等服务工作。

4、进一步端正作风摆正位置。办公室全体人员要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工作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平等相处,以诚待人,不趋炎附势,不瞒上骗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任务。

5、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办公室全体人员要发扬“忠诚服务”的精神,强化“民主服务、超前服务、创新服务”的意识,按照“马上就办不压事,分工合作不误事,多思多想不漏事,注意方法不坏事,创新工作干好事”的原则,做到:工作不浮躁、遇事不急躁,做事不毛躁,确保办公室工作整体推进。

下载街道信访工作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街道信访工作十二五总结暨十三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