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医保新增批量导入心得
2016年医保新增批量导入心得
一、前期准备工作
收集各村的批量新增表格,并且依次输入电脑。新增表格有两种:已入户新增和未入户新增。
输入表格以后,因为各村数据并不准确,存在很多错误和缺项的情况,需要各村依次来社保所对表,尽量改正错漏。
对表结束以后,可以将各村的数据装表,即把他们的表格统一复制粘贴到导入系统的标准表格里面去,此步并不难,但曾经出现过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下载的模板文件不能导入系统的情况,估计应该是office 2010的.xlsx格式和医保三版系统不兼容的情况,应该引起注意。而XP系统下WPS办公软件则不存在此问题。
二、数据批量导入
先把各村的已入户新增人数和未入户新增人数在笔记本上记一下,两个人数相加便是各村新增的总人数,然后和各村干部对一下人数,尽量做对人数,否则可能会出现遗漏。
另外在电脑硬盘新建一个医保新增名单的工作文件目录,各村再建个子目录下去,并在各村目录下新建“错误”和“导出”两个子文件夹,方便数据处理。
1、已入户新增表格的处理
先打开三版,选择“医保公共业务”,选择“参保人员登记”,选择“医保批量登入”,输入各村对应的编码,将已入户新增表格导入。
一般而言,导入以后会出现错误数据。除了提示“不能反复参保”的数据不用处理以外,其他错误都应该及时改正。直到所有的错误都是“不能反复参保”或者没有错误提示为止。
当错误提示只剩下“不能反复参保”时,我们把已入户重复新增人数在笔记本上记一下,这个重复人数是应该删减掉的。具体应该是已入户的新增总人数删减掉已入户的重复新增人数,我们应该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下总人数和重复人数,他们的差是各村已入户的真正新增人数。
在这里有个技巧需要注意,真正新增人数即是把已入户里面的重复人数删减,可以参考百度经验中的“Excel筛选重复数据”,利用WPS中的数据-设置重复项高亮重复数据,然后利用自动筛选-颜色把高亮数据选出来,并删除就可以了。
还有个注意事项是,三版系统导出来的是.csv文件,该类型文件不能保存身份证号,我们不应该自己操作后再保存他们,而应该是无论经过什么样的操作和处理,都不要去保存他们。而且,WPS文件在保存.csv文件时,会弹出兼容性对话框,选择“取消”便可。
当我们处理出“已入户重复新增”和“已入户真正新增”后,整个处理已入户新增表格的处理便基本结束了。我们不要忘记把已入户真正新增导入系统,然后把两个新增表格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复制粘贴到后台编码文件中便可,他们最终会和未入户新增名单一起导入后台系统中。
2、未入户新增表格的处理
未入户新增表格和已入户的类似,先把他们导入三版系统,选择“医保公共业务”-“参保人员登记”-“未入户人员登记”,输入各村编码,然后导入数据。
一般会出现两种类型的错误,一种是“该人员已入户,请核对”,这种错误出现后,应该去系统调出该人员过去年份的虚拟编码,然后另外做一个未入户后台导入人员的表格,他们需要后台直接导入。另外一种错误是普通型的错误,一般是家庭编号或者户编号错误,或者是监护人身份证错误,这些错误需要村干部协助核实处理。
当所有的错误都改正后(提示“已入户”的人员应该从未入户名单删减,并且登记在后台导入人员名单中去),把未入户新增名单导入系统,此时会得到未入户人员的虚拟编码表,注意是.csv文件格式,不能自行保存,打开后把名字和虚拟编码复制粘贴到后台编码导入文件名单中去即可。3.后台文件导入
登录三版系统,选择第二项,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入后台导入界面,选择第一项上传文件,将各村后台文件依次导入,注意金额也要输入正确。一般而言,无错误提示或者提示某某人员已缴费,便是正确的情况,此时可以核准缴费。至此,整个的人员数据导入,才真正完成。4.打单
打单需要选择“医保公共业务”第二大项的第一小项选项,输入各村编码,点击查询,查询到相应数据然后打印表单即可。表单需要盖社保章和所长的章。
第二篇:医保新增康复项目
人社部解答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有关问题
发表时间:2016-3-23 16:03:53 文章来源:人社部网站
近日,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6月30日前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且各地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还应当继续保留。同时,《通知》还对康复项目的限定支付范围、使用管理、费用审核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同志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问:本次新增20个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0年,根据国务院部署,原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发文将运动疗法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文件要求进行了很好的落实,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还在文件规定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医保支付的康复项目范围。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参保人员的医疗康复保障水平,切实降低了这部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日益重视,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促进残疾人康复、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国发〔2015〕7号),其中提出要“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为落实国务院要求,并综合考虑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参保人员需求,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明确在维持各地原先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新增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发生的费用由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这项政策的出台必将进一步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医疗康复保障水平。
问:本次新增康复项目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公平公正公开?
答:本次新增医保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坚持了专家评审机制,具体项目完全由专家遴选产生,行政部门只负责规则制定及组织工作。按照我部领导同志“要确保遴选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指示,我们会同卫生计生、民政、财政、中国残联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周密谋划,并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了任务目标、新增项目条件、工作流程等内容。
二是组建权威的专家组。参与评审的专家均为各自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专业上兼顾了康复医疗各专业和卫生经济、医保管理等。
三是明确了遴选规则和程序。经过认真研究,各部门共同制定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遴选规则》,进一步明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应符合基本保障、兼顾城乡、使用范围明确、费用可控等四个基本条件,并确定了新增项目数量、工作纪律和具体遴选方法。
四是组织专家遴选。2015年12月,各部门共同召开了专家讨论会。会前,所有专家均签署了《专家承诺书》,承诺按要求客观公正参与评审。会上,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并以无记名方式对建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进行投票。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现场计票,按照得票数的高低次序确定了本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问:本次新增的20项康复项目有什么特点,其适用范围如何?
答:本次新增的康复项目体现了“三个兼顾”的特点:
一是兼顾了评定性项目和治疗性项目。20个项目中评定性项目8个,占40%,治疗性项目12个,占60%,体现了治疗为主、兼顾评定的思想。
二是兼顾了各类康复领域。对于医疗康复涉及的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言语残疾、听力残疾等类别,20项康复项目中都有所兼顾。如肢体残疾的手功能评定、截肢肢体综合训练;精神残疾的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言语残疾的言语能力筛查;听力残疾的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
三是兼顾了各类人群康复需求。考虑儿童、精神病人、老人等特殊群体,纳入了适用于儿童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测评、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适用于精神病人的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适用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吞咽功能障碍检查、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等康复项目。
专家们反映,本次新增项目的适用范围广、受益人群多,对于整体提升我国基本医保医疗康复的保障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将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
问:医保部门在落实新增康复项目的同时,对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有什么考虑?
答:为确保新增康复项目的落实以及基金平稳运行,我们对增加20项康复项目后产生的费用压力进行了测算,总体来说增加的支出与医保基金总盘子相比所占比例较小,不构成太大的基金压力。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康复医学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社会各界对医疗康复的认识和需求也日益提升,为防止费用增速过快以及不合理费用发生,《通知》提出了一些管理手段:一是各省(区、市)可根据地方实际,组织专家论证,对新增项目的限定支付范围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各统筹地区要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做好项目使用监管和费用审核,避免基金浪费和服务过度利用。三是卫生计生等部门也要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医疗康复服务行为,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控制费用的合力。
通过上述手段,我们认为在全国范围内文件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当然,对于少数基金压力很大甚至已经出现缺口的地区,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调度,综合施策,在保障基金安全和参保人员待遇之间取得平衡。
本文来自: 沙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详细出处参考:
第三篇:批量导入的微信名单方法
第一步:打开outlook
第二步:打开文件,导入导出
第三步:选择导出文件
第四步:选择excel
第五步:选择联系人
第六步:选择确定,另存为某一地方
第七步:打开保存文件,在姓里面输入名字,移动电话输入电话号码
第八步:保存为csv格式
第九步:打开outlook,导入名单
第十步:打开outlook,导入名单
第十一步:选择逗号分隔值
第十二步:选择文件位置,选联系人
第十三步:打开iTunes,选择同步通讯录
第四篇: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批量导入1
关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参保登记
批量导入办法
鉴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网上参保申报工作程序多,工作量很大,经与省长天公司协商,由各镇制作批量参保登记表,请长天公司统一批量导入管理系统。具体办法如下:
一、16至59周岁参保人员审核录入
1、各镇抽调专人,以身份证或户口薄复印件核对《参保登记表》,无误的由审核人签字(盖章),并加盖政府印章;县农保办包镇人员复核后签字,待后统一加盖印章。
2、以村为单位,按照《参保登记表》和缴费票据制作《新增参保登记汇总表》(按票据为序,重度残疾人放最后),核准后,打印一式三份,由村委会签字盖章,镇经办人员签字,加盖政府印章;县农保办包镇人员复核后签字。
3、复制《新增参保登记汇总表》,粘贴移位制作成60岁以下人员《批量导入样表》(以村为单位),并将残疾人的个人缴费金额修改为缴费档次,在备注栏注明残疾人等级,并再次核对,确保准确。
二、60周岁以上人员审核录入
1、各镇抽调专人,以身份证或户口薄复印件核对《参保登记表》,无误的由审核人签字(盖章),并加盖政府印章;县农保办包镇人员复核后签字,待后统一加盖印章。
2、依照《参保登记表》制作《批量导入样表》(以村为单位、待遇金额准确),并再次进行核对。
3、根据《批量导入样表》制作《待遇发放花名册》(初稿),将《待遇发放花名册》(初稿)返回各村。各村结合捆绑缴费政策,核定符合待遇领取人员,经公示后上报镇经办
机构,镇经办机构根据各村核定的待遇领取人员,制作完备的《待遇发放花名册》(一式三份),通知各村签字盖章确认。
三、上报材料
《新增参保登记汇总表》(以村为单位,印章齐全、一式一份及电子版),60岁以上人员《待遇发放花名册》(以村为单位,印章齐全、一式一份及电子版),60岁以上人员《批量导入样表》(一式一份及电子版,Excel2003的文本格式),60岁以下人员《批量导入样表》(一式一份及电子版,Excel2003的文本格式)。10月10日前报县农保办。
第五篇:陕西城镇职工医保新增七种慢性病
城镇职工医保好消息——
糖尿病等7种慢性病门诊可报销
本网讯 6月7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从即日起,我市城镇职工医保在原有10种慢性病的基础上,新增了7种特殊慢性病病种。被确认为新增病种的患者,在门诊就诊均可按比例进行报销,年最高可报销3000元。新增7种门诊慢性病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科科长师亚鹏介绍,新增的7种门诊特殊慢性病为: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多耐药性肺结核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由本人提出申请,提供近半年内原始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住院病历、近期检查、化验报告单、医疗保险证、身份证复印件、3张两寸免冠彩照等资料,单位统一收集送市、县区医保经办机构初审,对基本符合条件者,市、县区慢性病医保经办机构指定医院集中检查,专家组审核确定资格。已经确定纳入慢性病门诊范围的患者,到医院医保科领取《宝鸡市城镇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新增慢性病门诊医疗审批表》,经医院相关科室副主任以上医师提出治疗用药方案,科主任审核签字,医院医保科审核盖章,再到市、县区慢性病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审批手续。门诊慢性病患者死亡、医保关系转移到外地后,自动丧失门诊慢性病资格。
经审批后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凭医保证、医保IC卡、审批表、医保专用处方、正规机制发票、费用明细单、特殊慢性病门诊病历等相关资料到指定医院就医。对所产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费用,先由个人垫付,每季度由本单位医保专管员统一收集送所属市、县区慢性病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审核报销手续。灵活就业人员属于托管档案的,由托管单位报送。个人直接参保的,个人直接送报。但住院期间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年门诊最高限额报销3000元
门诊慢性病报销扣除400元起付线后,剩余的费用按70%比例报销。其中,多耐药性肺结核病每月限额报销150元,年最高限额报销1800元。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每月限额报销180元,年最高报销2160元。脑梗塞后遗症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每月限额报销200元,年最高限额报销2400元。脑出血后遗症每月限额230元,年最高限额报销2760元。糖尿病患者每月限额报销250元,年最高限额报销3000元。未办理异地就医手续的异地患者报销比例降低10%。经不同医院鉴定患有规定的七种慢性病中两种及其以上慢性病的,每月报销限额按两种最高限额慢性病报销额度之和的80%确定。Ⅰ型糖尿病泵注患者其材料费另报40%,最高限额每月230元。参保慢性病患者,每两年重新审核一次。慢性病检查鉴定费,先由个人垫付。经市、县区慢性病专家小组审核纳入慢性病门诊统筹的,由市、县区医疗保险慢性病经办机构按50%的比例报销;不符合条件未纳入门诊慢性病统筹的,检查鉴定费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