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开展医德医风思想教育——以整治乱开“大处方”为例
全面开展医德医风思想教育
——以整治乱开“大处方”为例
“大处方”,也称超常处方,是指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超说明书用药以及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处方。从病患一方来讲,他们大部分对此无鉴别能力,但在无形当中对病患的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这种现象也深受社会所诟病。“大处方”现象,直接反映了部分医疗工作者的医德医风缺失。作为政工工作者,本人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分析了这一医疗界的不良现象,并从思想政治的根源,做了一些工作,对整治乱开“大处方”现象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一、案例回顾
李某,男,30岁,农民,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来医院诊治。在住院20天内花费7000元。在李某出院时,其主管医生王某要求患者继续用××药,并开出30支的处方一张,每支45元,共1350元。李某之父再次向当地一位同志借款,因这位同乡已借了6000元给李某作住院费用,短时内无法再借,便通过熟人了解内情得知,××药并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需药品,而是滋补药品。若经济许可,用该药有好处;若经济困难,该药不用也可。事实上,这位主管医生王某之所以开出此药,主要是因为该药生产厂家给开药者20%的推销费。后此事被曝光于网络,引起社会上的舆论谴责,医院和当事医生倍感压力。
二、对事件的处理过程
面对这样一起典型的医生违背医德医风乱开“大处方”的案例,引起了医院宣传科和政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是第一时间向医院领导请示汇报。事件发生后,处于政工工作者的业务敏感性,我作为宣传科副科长,第一时间将网络舆情向医院分管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医院方面也迅速采取行动,成立事件调查组和处置组,分清责任,积极维护病患切身权益,并明确坚决查处事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
二是内部通报阐明态度,给全体人员敲响警钟。医院方面成立事件调查组,由我负责宣传口工作,表明决心,稳定情绪,保障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经过大量核实,由我及其他部门人员共同起草内部通报。在通报中,我提出:对于医者来说,其取得经济利益应该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前提,以最大维护病人的健康利益和最小耗费病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离开这一前提和目的,医者所得经济利益,将是不道德,不合理的。根据这一原则,医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尤其是在选择诊疗措施时,必须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不仅要着眼于病人的健康利益,而且要考虑到病人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医疗消费水平。在本案例中,医生王某不仅未能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医疗消费水平,而且还把个人的经济利益掺杂进去,从而才开出这样一张“大处方”,所以,这种药不该这样开。
三是开展医德医风思想政治教育。由我所在的宣传科牵头,会同医院纪律部门,开展全体医护人员医德医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特点和根本任务,“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伦理原则,从而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严格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明确这类医疗行为不仅违背了医德最优化原则,进一步讲也不符医德的知情同意原则。按照知情同意原则的要求,任何一种诊疗措施的实施,必须取得患者的同意,而且这种同意是在患者清楚了解疾病及其诊疗措施利弊的前提下作出的。
四是严肃处理当事医生。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宣传科全程参与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进展情况。按照医护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责令当事医生作出检查,退还不当收益,并向病患道歉,作待岗处理。由医院方面减免病患的部分医疗费用,消除不良影响。
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德医风是医院立院之本,信誉之根。医德医风离不开医生的品德,也离不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分析医德医风现状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作为政工工作者,我规章制度、监督机制、考评体系三个方面入手,从思想政治角度出发,积极向医院领导建言献策,努力探索医德医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新途径。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医务人员的言行,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制度管理,健全院务公开制度,把办事程序、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医德医风要求等公诸于众,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和完善“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医疗服务费用日清制度’、“医疗服务知情签名制度”,给患者以自主,让患者明白消费。建立和完善“荣誉激励制度”,大力开展创佳评差,评优选优奖优活动。健全“医德医风考核制度”,推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即对医德医风差的医务人员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提拔任用上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由于医务人员个体素质和医德修养上不可能都处在一个水平上,有的能主动遵守医德规范,有的却缺少自觉性,开展医德医风监督可以起到有效地防范作用。通过完善监督机制还可有效地促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品质。自觉搞好医疗卫生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督。要抽调党性和原则性强、办事公道、有较高政策水平的医务工作者组成医德医风监督组,定期对本单位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开展医际间的监督,医护间的监督和医技间的监督活动,充分发挥同行监督的特殊作用。搞好外部监督,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要认真抓好卫生行业的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病人及家属参加的医德医风调查座谈会,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医德医风监督员,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外部监督,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强化措施,力求实效。
三是建立健全医德评价考核体系,认真做好医德医风的评价和考核工作。构建医德评价体系,抓好医德评价活动。完善医德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标准和原则,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行为和活动进行医德评判。组织医务人员、病人和社会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评价,对于那些合乎道德的医疗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形成一种鼓励的精神力量,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批判和抵制,形成一种舆论,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让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德行为进行评价,衡量哪些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哪些是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从而扬善弃恶,自觉改正不良行为。通过医德评价,除旧布新,用进废退,既可以找到回答目前一大堆医德难题的出路,也可以把传统医德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完善医德考核措施,做好医德考核工作,制订和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办法》,确定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成立医德医风考评组织,定期开展考评活动;建立考核档案,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作为年度考核、评优选优、工资奖金分配、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四、取得的工作实效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医院工作得到明显提高,问卷调查表显示病人满意度达96%,此外收锦旗16面,感谢信35封,荣获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表彰的爱国卫生星级先进单位、省级院务公开先进单位、市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市级表彰为110联动先进集体、县委表彰为基层先进党组织、县卫生局表彰为先进单位。具体实效还有:
一是病人用药费用得到降低。坚持药品、器械招标采购制度,既保证药品质量,又让利于病人,从源头上遏制药价虚高现象。近几年我院参加市、县药品招标有993个品种,比例88.8%,药品招标总金额1623.6万元,占全院用药总金额的81.1%,从中让利给病人126余万元。
二是大额处方得到严格控制。为提倡病人知情同意,避免多开药、开高价药,减轻病人负担,凡门诊单张处方值及住院病人当日用药在150元以下,必须征得病人同意,在处方上知情签字,药房方可发药。对私收费、拿回扣者,只要有病员投诉,经查实,即一次性申告待岗,并且将当事人处以100倍的罚款奖励给投诉者,同时给予党纪、政纪、解聘、降聘处理。
三是重申《关于加强药品管理的规定》,严禁开单提成,开药积成,实行药价公示制度,坚持杜绝“红包”、“ 回扣”现象。《医德医风奖励办法》执行到位,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大力宣传并将其作为评先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对“差”、“劣”者予以帮助、教育、通报批评、取消评先、晋升资格。
第二篇:重庆市中医院以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
深 入 开 展 创 先 争 优 活 动
简 报
第 65
5期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2月17日
【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创先争优专刊】
弘扬大医精诚 争做济世良医
重庆市中医院以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
重庆市中医院以“弘扬大医精诚,争做济世良医”为主题,以“仁和精诚扬中医文化,比学赶超做文明标兵”为载体,突出医德医风建设重点,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以公开承诺为重点,增强医疗为民意识。始终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举办“弘扬大医精诚,争做济世良医”主题论坛,组织反腐倡廉、招投标监督、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开展赴监狱参观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医护人员树立医疗为民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医德医风公开承诺活动。医院领导作出“不脱离业务”、“不以权谋私”的承诺;科室医生作出“不开大处方”、“不开单提成”的承诺;采购作出“不收红包”、“不拿回扣”的承诺;收费窗口重点作出“提高效率、不排长队”的承诺;检验药房作出“消除配方计量误差”的承诺。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院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作出公开承诺1600余条。
以连带责任为手段,规范医疗诊疗行为。制定《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制度》、《医德医风奖惩制度》、《医德医风考评实施方案》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强化领导责任,院长和书记分别与副院级领导、职能部门中层干部、临床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层层签订医德医风建设责任书132份。加强岗位管理,将病人治疗、管护、服务等职能职责细化到科室和医生、护士、2 职工,探索常见病、多发病和高诊疗项目临床治疗费用的解决路径,采取适宜技术,避免过度医疗。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医德医风考核分管领导、科室主任、医护人员三级连带责任机制,把医德医风考核纳入医院综合目标,与考评、职称申报、岗位聘任、评定先进、奖金分配等直接挂钩,规范医护人员的从医行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11人因开大处方、服务态度差等行为受到惩戒。
以典型榜样为力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注重传承中医文化,在院内显著位置悬挂或张贴扁鹊、华佗、孙思藐、李时珍等54位历代中医名家的塑像和图片,弘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传统美德,营造见贤思齐、提升素质的浓厚氛围。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先后推出“重庆市十佳女卫生工作者”、以身试药的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郑卫琴,退休不退岗、85岁仍然战斗在临床一线的肾病科主任郑新,开展高难度手术的青年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罗超等典型,把他们的先进事迹编成故事在全院宣讲,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身边的人。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开展“十佳健康卫士”、“十佳科主任护士长”评选活动,评选出先进党支部4个、优秀共产党员159人,激 3 发全院医护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学先进、正医德、树医风”的热情和动力。
以服务群众为目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拓展医疗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全市“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行动”,下派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批89人次到基层医院支医,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开展以“上街义诊、上门出诊、下乡巡诊,送医送药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三诊三送”活动,开展义诊50余次,医治群众25000余人次,为社区居民、厂矿职工、学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20余场次。注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设立病人随访办公室和投诉接待室,安排职能处室负责人每天轮流值班,及时处理门诊病人和临床工作中的问题。今年以来,医院收到病人感谢信73封、锦旗52面,随访病人15839人次,病人满意度达到98.56%;各项业务指标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门诊人次增长10.13%,出院人次增长56.86%,病床使用率增长15.34%,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第三篇:开展以“爱民为民”为主题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总结
阎良区中医医院开展以“爱民为民”为主题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总结
为切实加强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现将我院此项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目的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以“爱民为民”为主题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管理,弘扬高尚医德,改进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和社会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二、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卫生系统开展以“爱民为民”活动为主题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支部书记惠增龙兼任,副组长由副院长夏春发、胡权宏兼任,成员由医院各科室负责人和一体化卫生院院长组成。院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
三、具体实施
为加强医院管理、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及法律意识,特制定了医院医德医风、法律法规培训计划。于6月26日、7月18日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了《员工手册》和《高尚医德医风重在建设》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增强医务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全院及一体化医院通过开展以“爱民为民”为主题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使职工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进一步提升了行风建设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院将把医德医风建设当成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研究,增强医德医风制度建设,创建监督机制,建立自查自纠机制,通过自查,及时了解医德医风的现状,做到边查边改,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提高医疗行为的透明度,树立以人为本的医德形象,为医院建设增添光彩。
2013年7月22日
第四篇:医学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2
医学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
摘要:医疗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具备高尚的医德,近年来发生的医患纠纷事件把医学生医风医德教学推倒了风口浪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对医学生医风医德教育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提高医学生医德医风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医学生;医风医德;医患关系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阶段,是培养其综合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职业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情况,也是医务工作者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
一、开展医风医德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医学生进行医风医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传统医风医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个别医务工作者缺少责任心,缺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西方拜金主义思潮也对校园内的医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逐渐模糊,因此,及时对医学生进行医风医德教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现状
1.医学生及学校对医风医德教育认识不足
医风医德教育是针对医学生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有效的医风医德教育能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塑造学生的医德信念、医德情感,培养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然而,有的医学院校为了追求办学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风医德教育,在教学安排中缺少医风医德教育内容。一些医学生对医风医德教育的认识也不全面,选择本专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好就业或听家人安排。2.医学生医风医德教育缺乏系统性
从医学生入校开始,医学院校就应开展全面而系统的医风医德教育,但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在开学典礼上诵读一些誓言,偶尔举行几次讲座外,都是学习基础课、专业课,很少再进行医风医德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也没有对医学生进行特殊的医风医德教育。3.医风医德教育效果不理想
在学校、学生不重视,教育力度不足等原因的影响下,医学生医风医德教育的开展往往得不到真正实行,医风医德教育的效果也就不够理想,对医学生的就业及就业后的服务效果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医学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教师、辅导员的思想教育
古人云“无德不成医”,因此,医者应有恻隐之心。医学生的医风医德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为此,教师首先应树立高尚的医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学生将来如何敬业和奉献。学校辅导员、带教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在感情上也容易沟通,其医风医德、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辅导员先树立高尚的医风医德,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操守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2.在日常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医风医德教育内容
德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个途径和多个办法的综合运行,学校除了安排专业的德育人员外,还要拓宽德育渠道,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因素。各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把医德教育贯彻到课堂教学中,运用现实中的先进典型和历史上的著名事迹来教育学生。把当前社会上一些医风不正、投机取巧的行为当成反面教材,为医学生的行医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医风医德教育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医风医德。可以通过学生会、团委及各种社团活动举办医风医德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或以护士节等为契机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使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责任感,牢记医德。3.增加医学生社会实践,完善医风医德评价
社会实践是开展医风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医学生临床时间长,在实习期间,医学生学会把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医护人员、患者接触,初步融入社会。医院可安排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师去带教,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提高自己,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把学生的医德表现反映到考核表上,对评价不良的学生进行批评处分,对表现良好的给予支持和肯定。此外,还可安排学生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向贫困山区提供医疗帮助,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爱心,自觉树立良好医德。结语:
医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工作中在工作中需遵守的行为准则。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医风医德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危,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从各个方面加强医学生的道德建设,既是实现医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运转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 尚醒立.当前高职高专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02)[2] 赵建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3] Jo Brown,朱春艳.临床沟通如何成为英国医学教育的核心部分[J].复旦教育论坛,2008(06)[4] 李强翔,谭华清,李杨,敖翔,杨翊翔,龚铁逢.医学生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1(27)[5] 董平,魏颖,付丽,王晓燕,吴利纳,梁立智,鲁杨.医患关系现状与医学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01)
第五篇: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浅析以江山市为例
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浅析以江山市为例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而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规划 示范 编制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省委、省政府对此一直高度重视。自2003年开始,浙江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专门建立领导小组,具体指导这项工程实施。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江山市也相应提出了“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目标,确立了59个市级示范村和200多个整治村;为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出“万名农民下山脱贫”工程,还设立了8个下山脱贫安置小区。由于这些村庄规划点多面广,当地规划设计部门自然成为设计的主要承担者。如何在村庄规划编制方面有所创新,在短时间内圆满完成规划设计任务,成为“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建设工程得失成败的关键。
而我们作为当地规划设计任务的主体承担者,如何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新一轮的村庄规划修编中力求在理念、方法等处比原有的设计水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研究。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示范村整治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以我市为例,来浅要分析下“示范村整治村”的规划建设问题。
一、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村庄规划编制较早,自1998年全面进行第一轮粗线条控制规划,至2002年底,共完成351个村庄规划。规划编制工作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明显滞后于示范村、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对村庄规划实施情况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重集镇轻村庄,对村庄规划重视不够。各级领导虽然对村庄规划建设的意识逐渐增强,但“重集镇、轻村庄”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相当多的乡镇对村庄建设放任自流,片面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小康就奔成了。而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村庄规划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农村“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的混乱局面,影响了村庄的村容村貌、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致使村庄布局缺乏美观和协调。
2.对村庄研究不够,规划起点不高。一则规划着眼太低,不够超前,设计人员从主观上认为村庄规划用地规模小、功能单一,只要按一般的设计思路就可以规划好一个村庄;二则本身的设计力量有限,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充分考虑地形(如标高)因素,过多考虑图纸效果,对村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考虑不多,从而造成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建设档次低下无特色,致使村庄与城镇发展脱节,形成一些不很协调的“农民街”、“路边村”。
3.各项规划衔接不够,规划的操作性不强。由于规划编制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规划,两类规划衔接不够,如建设规划中有些用地作为发展用地来考虑,而土地利用规划却把该地块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致使建设规划根本得不到实施。
4.村庄规划编制缺乏资金。村级集体经济困难,县乡镇财政缺乏专项资金来组织编制规划,有的村庄测绘地形图的费用都无力承担。
5.规划编制缺乏公众参与,规划难以体现民众意志。
二、“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思路
(一)、规划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创建民主法制村、争创文明村等活动,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为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
1.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因地制宜。规划编制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按新建、改造、规划控制等三种基本类型因地制宜地编制。要深入宣传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量力而行,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层次地推进环境治理、村庄整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等。
2.规划统筹兼顾、生态协调发展。村庄整治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要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原则上不再新建独立式住宅。要与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发掘地方特色、注重景观风貌。坚持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村庄环境与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村庄规划要充分利用我省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优势,巧于因借,灵活布置,和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丰富村庄建设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展现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氛围的江南水乡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4.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公众参与。规划要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密切邻里关系,改善社会结构努力营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具有浓郁乡风民情特色,环境清新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建筑设计方面,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经多方案比较,选择确定新建农居和整治、改造农居建筑方案,做到既体现地方农居建筑的优秀艺术传统,又要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广大村民多接受。
5.争取各方支持,多方密切合作。规划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保留、整治和改善不影响规划布局、建筑质量较好的已建农居,切忌大拆大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支持、参与村庄整治。要建立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
(二)、分类规划、精心编制
我市“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八个方面的村庄配套建设,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现代化农村新社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具体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对全市10%以上的行政村进行高标准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50%以上的行政村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使之成为体现全面小康要求、具有现代化雏形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
为尽快实现这个目标,由于全市村庄面广量大,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实行分类规划。我们以村庄改造的程度来划分,将村庄分为100%新建、70%以上改造、30%-70%改造、30%以下改造等四种类别分别进行规划编制。
1.100%改造,也就是完全新建的村庄,比如水库移民新村、下山脱贫小区等。这类规划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编制实施,一则有政府拨款支助,二来减少土地调整方面的压力。规划的重点:按照“规划设计超前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村庄管理规范化,居民生活城市化”要求,站在江山新时代、新风貌的高起点、高标准、高示范性的高度上,建设新农村示范重点村。
新村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村庄内无私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各组团建筑有个性、有特色,美观大方,且组团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灵活自然、错落有致。规划实施方面,前期的困难较小,一般村民都能按规划建房,但在后期阶段,由于村民的经济能力强弱不一,所以在外墙装饰方面,可能程度不
一、色彩缤纷。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管理力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规划的实施。另一方面,村集体需集中资金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质量,促进村庄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目前江山市共有8个下山脱贫小区,大部分已建成,两个规划编制已完成正在计划实施中。
2.70%以上改造,也就是大规格改造的村庄,这是一种高密度集中发展的村庄。通过提高村庄中心区的土地利用率,改善村庄居住环境,提高尽可能多的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及供村民室外活动的健身场地,实现居住环境的优化、满足村庄发展的要求。
这种改造模式采取组团式的居住院落布局的形式。除村庄中心布置一两块中心大面积绿地外(结合布置供村民室外活动的健身场地),每个组团的院落内布置大片的组团绿化,为村民创造出一种有很强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类似与城市小区的空间,其间的步行路既有小区路的意味,又不失农村曲折蜿蜒小径的感觉。同时,在所有主干路、次干路及组团路两侧尽量栽种行道树,与组团内的绿化、中心绿化结合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系统,满足村民生活的室外绿化、室外活动要求。
这种大规格改造的规划思路,一方面能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能彻底改善乱搭乱建、乱占用宅基地等不良现象。但这种整体性的、大规模改造的布局,很难分期逐步来实施,要求规划实施采用一次性完成的大规模推倒重置的方式。这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农村来说,难度很大,也不够现实,只有个别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适用,所以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这种模式采用的比较少。
3.30%-70%改造,这是一种改造的中间模式。提倡“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改造实施,即在改造规划上以整体利益考虑规划用地的功能布局、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布局等;在改造实施上,不求一步到位,可以分阶段地实施,难度较小。
在规划编制中,尽量保证村庄道路位置与现状道路一致,这样既可以防止重复浪费建设还可以保留一些相对完整的村民宅基用地。保留一些村民宅基用地,有利于小范围改造建设,也有利于方便村民自身建房的需要。这种改造模式适用与我市的大部分村庄建设。
4.30%以下改造,也就是以改善为主的村庄。这是一种低密度缓慢发展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外围的建房户逐渐增多,由于农户逐渐迁往村外围,村庄内部的农宅日趋老化以至废弃,老村内的环境改造变的相对宽松。所以规划的总思路是:在利用现有质量良好的楼房和新建住宅的基础上,改善村庄内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集中资金改善老村内最危最破的住宅,建设新住宅。
这种改造模式适用于全村住宅大部分为新建楼房,村两委只需将资金用来改造居住条件最差的住宅和改善村庄内的整体环境。而村内部分不愿外迁又无足够地基建房的住户可以与愿意外迁的住户进行宅基地置换。而一些无力建造新房的住户,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村民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来逐步改善。
(三)、规划与建设的互动关系
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是规划的体现和成果。高水准的规划得依靠建设和管理来实施。为了实现我市“十村示范、白村整治”工程目标,我们必须做好规划与建设的互动关系。
1.牢固树立规划龙头地位的同时,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划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在村镇规划建设过程时,要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丘陵、缓坡、荒地和闲置宅基地等其他非耕地,尽量不占用耕地;在山区建房应尽可能利用地形,依山就势盖房。要按照《村镇规划标准》严格控制人均用地指标,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要特别重视对农村生产用房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结合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生态农业工程、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发展农村农民经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建设是两大抓手。要从区域的角度来统筹安排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扩大资源共享度,提高投资效益。在建设中心绿地和公共绿地时,结合农村经济林(以果树、鱼塘等代替一贯的草坪等观赏性花木)建设来绿化、净化、美化环境及行道树建设。另外,我市农村畜禽养殖业比较发达,污染也较严重,还可以通过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适用技术,以点带面,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淤头镇山塘村、碗窑乡鹿来村、长台镇下徐村等一批沼气能源生态村形成了“猪——气——果(鱼)”等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开拓思路认真研究的同时,加快政策创新、制度建设。
科学的规划还需要有一套监督和管理机制来保障。土地政策保证村镇规划建设用地;市场机制开辟村镇规划建设资金的稳定渠道;管理机制严格规划管理。
三、江山市部分村庄规划实例
1.100%新建实例:凤林镇白沙村。2004年凤林镇白沙村被评为首批省级绿化示范村(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淤头镇永兴坞村、新塘边镇日月村)。
凤林镇白沙村原为周村乡白水坑水库淹没区的移民村庄。现有205户,人口728人。农户住宅主体部建设按前期的规划已基本完成,各项设施的配套也正在实施中:主要道路已基本硬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公建和绿化等)已基本建成,现代新农村雏形已初具端倪。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白沙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新村建设用地紧张、农民经济负担能力有限等,如何顺利实施规划,把白沙村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准的新农村,我们规划编制人员又专门帮其制定了规划建设要求并“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1)对其提供无偿的技术帮助。为更好地完善白沙村的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在外墙装饰工程实施前,村镇规划建筑设计室为白沙村外墙装饰的色彩风格设计了多种方案并公开展示,由村两委召开党员、骨干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力求做到户户满意,对村庄内各组团色彩定位。
(2)在实施外墙装饰的过程中,提出针对性措施。在粉刷墙体、实施住宅美化工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①房屋装修次序,实施先外后内的措施。村两委做好各户思想工作,协调房屋装修次序。先粉刷外墙水泥砂浆,以消灭“红墙”现象;在外墙粉刷好的基础上,再做内部装修。
②鼓励农户粉刷外墙,采用以奖代补的措施。
③对困难户,实施帮助措施。
④对村干部,起带头督促作用。
⑤对外墙漆工程,实施对外公开招标。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白沙村争创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的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改造实例:淤头镇永兴坞村。除身为省级绿化示范村外,淤头镇永兴坞村还是省级生态小康示范村。
淤头镇永兴坞村能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当然与当地各个部门的努力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村庄规划建设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首先,合理的村庄规划是基础。要使村民建房有序进行,必须要有合理科学的规划来指导。永兴坞村庄规划的修订在我们江山市来说,起步早、抓得紧,在1997年已经进行了第二次修编,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使规划与时俱进,既在高起点上,又便于实施。
在每一轮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设计人员都要实地踏勘,经过反复研究、多方论证方案,并三番五次下乡下村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百姓呼声,力求规划可操作性最强、百姓认可度最高。
其次,我们平时特别注重对规划的宣传,采取规划公示,提高规划的透明度,使村民能互相监督,便于规划的实施。
再次,规划能够有序实施,土地的合理调整是它的根本保障。由于永兴坞村旧村房屋密度过高,按照规划实施,许多村民不能原址拆建,怎么办?既要符合规划,又要满足村民建房的愿望,就必须在土地流转机制上做文章。永兴坞村多次召开全村党员、村民小组会议,通过了将全村所有自留地收归集体的决策,连同各类擅自占有的私有地一起收归集体,按地势、地块因素划分为农户自留地、农户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三大块。农户建设用地包括厕所、水塔、晒谷埂等,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新区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用地、道路建设用地等。通过调整,为新村建设、科学规划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杜绝了村民建房乱占用地现象。
最后,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强化管理是关键性的环节。为此,永兴坞村两委制定了《永兴坞村村庄规划建设管理若干规定》,要求村民建房严格按规定执行。村民建房上报审批前,先有村两魏进行现场踏勘,不符合规划的不上报。规划审批后,由镇规划员放样,村两委组织检查,做到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对不符合规划,严重影响规划的房子,坚决予以拆除。为了改善村庄内部“脏、乱、差”现象,永兴坞村还专门制定了《永兴坞村卫生管理规定》。通过几年的规划实施,村庄不仅硬化了宽5米、长2700米的道路,还在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并加强对村庄内部卫生的整治、垃圾的清理,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我市关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建设目标,使永兴坞村成为体现全面小康要求、具有现代化雏形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