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3:0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

第一篇: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

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

摘要:土地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若想真正发展其国民经济,促进自身得不断发展,就必须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治。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就变得日益旺盛。但是,和这种日益旺盛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党和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为了预防我国国内经济过热、产能过剩,因此,加大了对于土地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市场中土地资源的紧缺性便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土地整理措施,来保证土地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地利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保障。对于土地资源的整治而言,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到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果产生本质性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自然灾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其不仅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土地的有效利用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土地整理的源头出发,考量自然灾害这一非人为因素对于土地资源的影响,并且予以科学、完善的解决,在避免自然灾害引起巨大损失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资源。本文选取福州市这一经济较为发达,且台风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东南部沿海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显著地代表意义,对于福州市当前的土地资源整治和自然灾害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其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可操行建议,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思考和借鉴。关键词:福州市;土地资源;自然灾害;土地整治;土地利用规划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前言...........................................................................................................................................3

(一)选题背景研究...............................................................................................................3(二)研究现状...........................................................................................................................4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4

二、本论...........................................................................................................................................5

(一)我国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5 1.土地整治的概念............................................................................................................5 2.土地整治的内涵和特征................................................................................................6 3.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7 4.我国自然灾害总体情况和特点——以2014年为例..................................................7

(二)福州市的自然环境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8 1.福州市概况....................................................................................................................8 2.福州市当前土地资源和自然灾害情况......................................................................10 3.福州市当前土地整治措施..........................................................................................10 4.当前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

(三)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2 1.认识不足......................................................................................................................12 2.财政和技术支持的不足..............................................................................................12 3.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12

(四)针对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对策与措施.....................................................12 1.发展和利用GIS等空间管理技术..............................................................................13 2.将自然灾害的调查和成果融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之中..............................................13 3.加强教育和推广..........................................................................................................13 4.加大财政和技术的支持..............................................................................................13

三、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研究

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环境的基础,土地资源是地球最为基础的资源,没有土地资源,其他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森林资源都不会存在,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一切生物,其生存都无法离开土地,正如恩格斯所论断的一样,土地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也是人类实现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保障,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1]。

根据国土资源部于2015年4月22日发布的《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5.47万公顷。2014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245。9亿元,新增耕地25.56万公顷;共批准建设用地40.38万公顷,同比下降24.4%;全国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7.18万公顷,出让合同总价款3.34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7.5%和27.4%。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土地形式依然非常严峻,尤其是在《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对于我国耕地情况的统计,更是进一步的加大了对于我们进行土地整治的要求:“全国共有农用地64616.84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6.34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25.39万公顷,牧草地21951.39万公顷。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显示,全国耕地平均质量总体偏低。优等地面积为385.2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高等地面积为3586.22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6.5% ;中等地面积为7149.31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2.9% ;低等地面积为2386.47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17.7%”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耕地质量相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些宝贵的优质耕地也由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开发和建设,以及各种自然灾害而不断减少,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2]。

在社会发展带来的开发和建设以及自然灾害这两种影响我国土地管理的因素中,前者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的背景,是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影响,土地虽然被转为他用,但是却仍然能够发挥其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自然灾害不仅会从根本上影响土地的利用,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3]。根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统计,在整个2015年中,我国各地区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对于全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中,受灾人数达到了18620.3万人次,死亡人数819人,失踪人数14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对于我国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达到了2704.1亿元。

这种现实无疑对我们提出了极为现实和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包括土地整治在内的各种措施,将其影响降到最小,最终保障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伴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不断推广,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在很多国家,土地整治要遵循多元化、非均衡、逐级推进、综合发展的原则,实施土地整治规划,进行安全评估。对此,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对福州市自然环境灾害及土地整治的研究表明:(1)由于福州是沿海城市,福州市有闽江、敖江、龙江三条主要河流,还有一些水库、内河,所以有时候会有发生洪水等灾害;(2)2013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987.5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1%,危害性越来越明显;(3)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台风也是福州市极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4)福州市在建国后上尚未发生过大兴地震,但是,由于地处太平洋板块的活跃地段,因此,弱小地震也时不时来袭,给人们生活带来恐慌,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5)多雨季节,偏远郊区、农村也会发生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

此外,相关学者在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采取有效地土地整治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好相应的防灾预案和措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有效、及时、全面、科学的调动各种资源,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对于我国社会人民群众带来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本文选取福州市为研究对象,对于其土地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对于福州市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尤其是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和彼此影响,探究土地整治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害的机理,并且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建议。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当前福州市土地整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现实实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促进福州市土地整治业务的进行,在使得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其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对于自然灾害而言,其固然有人力无法左右的特点,但是根据国家减灾委的统计,有30%的自然灾害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以及相关的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将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整治作为影响自然灾害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即对此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期最终保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福州市社会和经济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保障。

二、本论

(一)我国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

1.土地整治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有着包括土地资源、地理环境和土地制度的客观背景,因此,在不同国家,学者对于土地治理,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在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因此,其所谓的土地整治,其实就是对于土地进行结构和关系的调整,从而实现一种规划的利用;日本和韩国虽然也是以土地为代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但是,由于其文化的特点,更为强调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对于国家土地的利用、所有和规划进行整治,从而使得每一块土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为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而言,其土地制度的根本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在定义我国土地整治制度和实施时,一定要考虑到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基于这点,笔者对于土地整治定义如下:所谓土地整治,即通过治理和调整来实现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公平性的制度和方式。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因此,土地整治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复杂,并且包含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刺激土地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的减轻土地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制约等负面影响,使得土地能够得以有效利用,并且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提高整个土地的利用效率[5]。

可以说,土地整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必然产物,是人们为了发展和生存,展开的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的一种实践行为。

2.土地整治的内涵和特征

土地整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具有极为复杂的内容,且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其有着极为多种内涵表现和鲜明的特征:

第一,土地整治的过程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服务的,本质上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一种实践行为,因此,其必然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过程,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要求,客观现实和土地整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彼此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土地整治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于土地的立法和行政管理,而且也是覆盖整个社会各个层面,需要包括文化、经济在内的各种手段的支持,方能真正的取得相应的效果[6];

第三,对于社会和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土地整治的内在表现,是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下日益旺盛的赌徒需求和恒定的土地总量之间的平衡,在客观上无法增大土地总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

第四,土地整治可以最大程度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且有效的保护土地资源,因此,从本质而言,其追求的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从而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

第五,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土地国有这一我国基本制度所决定的,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处理土地整治中涉及到的经济和权益纠纷。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那么,有效的土地整治是难以的实现的,不仅土地的所有者会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式利用,且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极易受到他人的侵犯;

第六,土地整治行为具有极为鲜明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也是土地整治工作最为鲜明的特征,也是其最为本质的特点之一。首先,土地整治必须要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以政府为中心,涉及到土地管理、农业、区域经济、土地使用者切身利益等各个层面,因此,复杂性特点鲜明。其次,土地整治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着显著地长期性特征,只要人类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土地整治工作,可以说,土地整治工作会覆盖人类的整个历史时期[7]。3.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土地资源也有着不用特点,因此,各地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整治措施,具体而言,分为其中类型,详见表1所示。

表1

我国当前主要的土地整治措施

组别

土地整治方式

土地整治具体内容 迁村并点,通过搬迁改造,上海

“三个集中”

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逐步规模

经营集中。在保证基本农田建设的江苏南部和安徽东南部

“以农为主”

情况下,对于农村的田、水、路、林进行综合整治

安徽、山东、湖北某部

“农民住宅建设”

迁村并点,并且压缩宅基地,扩大耕地面积 主要是针对于山区土地的整治

对于工矿企业的废弃用徐州等苏北地区

“废弃地综合使用”

地进行整治,重新实现复

耕和重新利用

河北邢台

“圈城令”

限制城市的过度膨胀,保

证农业用地 此地区极易发生洪灾,因湖北、黑龙江、江西

“水灾预警措施”

此,对于移民的宅基地进行还耕,并且兴修水利

4.我国自然灾害总体情况和特点——以2014年为例 山东五莲 “小流域统一规划” 根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发布的信息可见,以2014年为例,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逐年减轻;

其次,自然灾害呈现出“南涝北旱”的情况,受灾地区集中,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极大;

再者,地震活动程度不高,发生了14次5级以上地震和1次6级以上地震; 最后,台风活动的强度加大,对于沿海地区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如登陆福建的“苏迪罗”和登陆浙江并极大影响福建地区的“灿鸿”等。

从中可以看出,福州市濒临海岸线,且地处中国东南部地区,因此,极易受到洪灾和台风的影响,需要在土地整治中加以重视。

(二)福州市的自然环境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1.福州市概况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总面积约为1.19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的中部东端,其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之间。福州市紧邻台湾海峡,和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和宁德市相邻,东西最大横距长为12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到145公里。

福州市市区面积达到1786平方公里,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丘陵和盆地纵横的地理特点。福州市多山地和丘陵,其面积达到了整个福州市总面积的72.68%。此外,福州市处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因此,从地理学分析,福州市地区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这一大地构造单元,因此有着近6条断裂带。

图1 福州市卫星遥感图

图2 福州市地貌测绘图

2.福州市当前土地资源和自然灾害情况

在国务院批复同意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确定了福州市的土地整治措施和政策,是福州市进行土地整治的依据性文件,确立了“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发展策略、“退二进三”的城市土地扩容工作、“空心村”治理等主要措施,以期最大程度的促进对于土地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根据福州市政府颁布的《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中相关数据表明,福州市全市土地总面积达到1215546.4公顷,其中,农用土地所占份额最大,达到了79.53%,总量达到9666732.4公顷,而建筑用地则为90414公顷,占土地面积总量的7.44%。其余158399.5为其他用地,占据总量的13.03%。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看出,福州市土地资源的绝对值较大,但是平均值较小,且有着滩涂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资源,因此,实施土地整治就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福州市多降雨,且极易受台风的影响,尤其是台风季节,其约占全年雨量的27%~36%,且多是以雷阵雨和暴雨等剧烈的方式,瞬间降水量极大,极易产生洪灾。对此,通过《福州市志》和福州市气象局的相关统计可以看出,福州市最为常见,影响也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洪灾。此外,由于丘陵和盆地的地形和水流急、径流冲刷严重的闽江,以及洪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水土流失也是福州市当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3.福州市当前土地整治措施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福州市的土地资源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因此,若想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福州市的土地资源,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土地整治措施。为此,福州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相关的土地整治活动。

首先,为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整体促进福州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福州市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制造业和有一定污染和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企业搬移到下属区县,并且从搬迁首付款、搬迁交地奖励金、搬迁改造奖励金三方面给予极大地财政补助;

其次,为了保证基本农业用地,福州市政府在《关于下达2014年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中决定,除了国家和省级的重点工程,全面停止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用地的申请;

再者,为了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对于土地资源的影响,福州市政府采取了多方位的土地整治措施。第一,对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村庄加大了综合整治力度,将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土地(梯田、低洼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建设,如排水措施的修建、地面的加固等措施。第二,对于全市近500平方公里受到水土流失的土地进行处理和整治,例如退耕换林,并且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等。第三,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治洪灾,兴建了9个防洪堤岸、17个农村小型水电站和10个县级排涝系统。第四,加大对于土地资源执法的力度,试点设立“土地资源执法大队”等行政机构,保证土地整治措施的有效性。详见表2.表2 福州市当前的土地整治措施总结

组别 防洪减灾 执法力度 农业技术建设 易受灾农村建设 堤防工程 海堤及围垦工程 促进自然资源自我恢复

内容

9个防洪堤岸、17个农村小型水电站和

10个县级排涝系统 “土地资源执法大队” 排水措施的修建、地面的加固 防灾教育、水利工程等

闽江下游防洪堤、城区防洪堤等项目 9个区县的海堤建设,并进行滩涂开发 建成永泰县(国家级)和连江县(省级)

两个生态自我修复示范区

4.当前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福州市针对于自然灾害和土地资源进行了多方面的土地整治,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得不足和缺陷,对于福州市的土地整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继续加以解决。

首先,群众对于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完善的认识,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粗放型的开发。此外,许多人民群众的家庭建筑业忽视了对于自然灾害的重视,不符合安全要求;

其次,政府等土地整治的主体过于重视对于灾后的治理和对于灾害的应急预防措施,忽视了从源头采取土地整治的方式来预防自然灾害。例如,政府组织相关乡镇和农村在山地区域建设了相关的水利措施和退耕还林等来预防水土流失,但是,掠夺式的开垦情况依然存在,产生了“保护和破坏同步”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土地整治措施的效果,也产生了相应的隐患;

最后,土地整治部门和业务人员素质不足。当前,政府无疑是进行土地整治最为重要的主体,但是,其中专业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整治的人才较少,且缺乏相应的专业仪器,因此,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极大地阻碍;

(三)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文中,对于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获取最大的工作收效,必须对于其成因进行分析,而后采取科学、针对性的措施解决。1.认识不足

在实践中,认识不足极易导致许多问题和缺陷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日里宣传的范围和力度不够,因此,包括政府部门、居民在内的社会主体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存在着极大地不足,且对于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财政和技术支持的不足

当前,由于意识的不足,以及政府单纯追求GDP这一错误的政绩观的影响下,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预防的各种措施和建设中存在着极大地不足,因此,相关的财政支持较少,这就必然进一步导致技术的缺陷和不足。3.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

从上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以土地整治来实现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局限,也是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体现。当前,我国经济虽然获得了极为迅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但是客观而言,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经济总量大而质量差。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初级的工业和粗放式的经营依然是当前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如果贸然进行彻底的转型,那么,必然会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在这种客观现实下,相关的土地整治工作和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自然会受到一定得限制。

(四)针对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对策与措施

上文中,对于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下文将根据这些客观情况,对于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思考: 1.发展和利用GIS等空间管理技术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发展力,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土地整治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应当积极地采用GIS等空间管理技术,来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进行,有效的发挥其在防治自然灾害过程中的积极作用[8]。

具体而言,GIS技术可以完善的构造出对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的数据库,从而使得数据库原有分割的局面得以打破,为土地整治工作和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方便快捷的平台[9]。2.将自然灾害的调查和成果融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之中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铁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福州市历年的土地利用规划中,极少涉及到有关自然灾害的调查和影响的内容,这就无法对于实践形成有效的指导,急需加以改善和完善。3.加强教育和推广

当前,虽然土地整治工作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民群众对此的认识依然不足,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对于自然灾害的切实预防效果的情况依然存在。对此,政府部门应当提高重视,一方面进行相关的教育,一方面以经济奖励为保证,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防治进行有效的推广,以期发挥其最大的效果[10]。4.加大财政和技术的支持

有效的财政支出和技术支持和相关工作能够获得成绩的基础性因素,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技术和财政支出,从而将相关工作落在实处,避免形式化,真正的取得应有的效果,为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此外,应当加快对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建设,从而减少对于粗放式经营的依赖,从而使得相关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三、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以福州市为例,研究了自然灾害和土地整治的相互作用,并且分析了当下福州市自身的土地整治情况即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式必将日益明显,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大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且最大程度的预防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建宁等.我国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现状分析.福州农业学报.2013.[2]霍原.我国土地整理制度的立法思考[D].东北林业大学.2014.[3]李汉敏等.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2.[4] Costanza R, Arge R, Groat R,etal.The values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 es and natural capital [J].Nature,2013,387:253-260.[5]Cary Coglianses.Social Movements, Law, and Society: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6]徐伟、王静爱、史培军等.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14,13(1):9~15.[7]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8]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的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9] 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皖西学院学报.2014.[10] 杨华均.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西南大学.2013.致谢

随着这次研究的完成和这篇文章的创作,大学生涯也进入了尾声,回想过往,不由得感慨万千,论文写作过程的艰辛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神圣,也让我经历了一次考验与磨砺。我相信,经过这一次的艰难历程,我对学术研究己经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在此,首先对我的导师XXX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精心指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论文的顺利完成,凝聚着我的导师XXX老师对我的点滴教诲和殷殷关切,我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从论文开题、问卷设计、论文写作每个环节,XXX老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与有效的建议,对我论文的写作影响非常重要。

在此,我谨向XX老师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最后深深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是您们无私的关爱、包容和支持,赋予了我坚强的力量,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再次对所有帮助我的、关心我的人致以最为真诚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二篇: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了解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讲授法 总结归纳

教学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啊?

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

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1.含义:是指自然界发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

(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

(2)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3)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

(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

(6)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

二.教材案例————洪灾(板书)

1.什么是洪灾?

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出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胡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

直接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文艺瘟疫和传染病。

间接危害: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

过度:洪灾无论是对我们的国民经济还是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么洪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三、洪形成的原因(板书)

(板书)洪灾形成的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

师:同学们是不是有洪水就一定会产生洪灾呢?

学生回答:

师:当然不是,若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人类的活动,就不会造成洪灾;而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并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也就形成了洪灾。因此洪灾的形成必须具备连个基本的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试着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

(1)洪水形成的原因:

天气、气象原因:强降雨,大量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原因 : 地质作用堵塞河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

人为原因:(堤坝决口)

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 = 洪水

(2)影响流域汇水速度的因素: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

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越高汇水速度越快

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低汇水速度越快

(4)、影响河道排水速度的因素

河谷的顺直程度;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大

(5)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

灾区人口:人口越多,致灾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状况:经济越发达,损失越惨重

承转:洪水除了引起洪灾之外还会引发其他一些灾害,下面我们来了解另一种自然灾害泥石流

三、泥石流

(板书)

过渡: 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减灾就意味着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洪灾的防治措施(板书)

(1)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蔓延

疏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2)非工程措施:

减灾教育: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建在放在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

建立洪水灾害应急系统:灾害过程中应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突出以人为本,尽可能降低灾害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洪水灾害保险与基金:抗灾、救灾、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灾害保险能够为灾区提供相应的资金用于上诉建设。

减灾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的进步

减灾立法:严格控制滥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拓展提问:1.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1954年相比,水量要小、水位要低,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

2.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为什么没有象1954年那样死亡3.3万人之多?

3.简述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回答

教师总结:

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水土流失加剧,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排水能力减弱。

4.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填,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5.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说课稿

一、课题名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二、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洪水的成因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分析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知识窗介绍了泥石流的特点、危害、发生机制和区域,通过分析讨论可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自然灾害其诱发机制是不同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之间存在关联性,懂得在生产中要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介绍了防治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措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情分析:本节放在必修一最后一个单元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洪灾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已使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较深的知识,在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时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能力和学习态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为了实现“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及危害”这一课标,在教学设计中,大量运用多媒体图片,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这一规律,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再以洪灾为例,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角色扮演讨论提出洪水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学生学会分析其它自然灾害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以长江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事实材料等感性知识来获得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2)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五、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洪灾的形成原因

六、教学准备

从备教材、备学生、备问题、备教学法、备氛围等几个方面把握这节课的内容,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和学生交流,对探究方向偏离过远的学生加以引导。案例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可以借助材料,解读材料,独立思考,组织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现了自我,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要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新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程度较高。不足的是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使学生更有效果、有效率的学习,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研究。设计意图以98长江洪水为背景的歌曲以及几幅自然灾害的图片,特别是学生感受深刻的汶川地震图片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巩固自然灾害的概念。

洪灾的成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分析材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成因,体现了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要求。通过板图可以直观地展示长江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梅雨季节同时来水,易形成洪水。

在两种不同坡度的A、B中,先后画出土壤含水率的多少、植被的多少,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分角色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第三篇: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A.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 D.支流众多

2.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解析:第1题,水库可以调蓄洪峰,降低水位,减轻洪灾。第2题,洪水多发季节为夏季,该地冬小麦已经收割,因此不会减产或失收。

答案:1.C 2.B 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哪种情况下,流域的汇水速度较大()A.地面坡度较小 B.土壤含水率较低 C.植被覆盖率较高 D.土壤含水率较高

4.有关该流域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 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 D.植被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第3题,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第4题,地面坡度越小,河道排水速度就越慢,就越容易形成洪水。

答案:3.D 4.C 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之间跨纬度大

C.冬季风势力强,控制的范围广 D.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

解析: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而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造成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D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6.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是()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分析我国三个流域的水灾受灾比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读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_______流域,C是_______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____地区。

(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划定为滞洪区;而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所以划定为滞洪区。滞洪区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较缓,加上泥沙淤积严重,极易出现洪涝灾害。

答案:(1)海河 淮河 中下游

(2)自然原因:

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泥沙多,淤积严重,导致下游排水不畅,地势平坦,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3)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漫溃

(4)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降水相对较少,不易发生洪灾

第四篇:以华为企业为例论述企业文化

强大企业是如何诞生的

以华为为例

当我们将企业放在一起比较强弱、优劣时,常常听到人们说哪个哪个企业的待遇高,员工素质高。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作为个体比较时,差异明显,然而就一个企业而言,个人对整个组织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企业组织有强有弱,个人表现有好有坏,这个现象的后面其实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观念。

我相信我们都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有的人在我们单位是条虫,换了个公司却成了龙;2.我们从外单位挖来的人才,在我们公司施展不开,表现令人失望;3.有的单位的员工,周日晚上兴奋得直搓手:“明天又要上班了!”4.有的单位的员工感觉上班是折磨:“周五怎么来得这么慢啊?”5.踌躇满志的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时充满希望,决心大干一番,不久热情消退了,接着棱角磨掉了,人变得乖巧,圆滑。

这样的情况彰显了环境或者风气的力量。在好风气中,恶人能变善,在恶劣风气中,好人也能学坏。组织建设的重点就是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在于对风气的建设。

所以说企业文化通俗点讲就是企业的风气。很多的公司企业,员工散漫,一天到晚都不想上班,就想着放假,拿奖金。工作的时间就是混日子,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做事也不认真;下班了就立马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这样的员工的产生离不开公司的风气。如果不是因为公司的制度不严谨,员工以这样的态度怎么能呆的下去。

就像我们的部队有部队作风,例如好八连的爱民和艰苦朴素,钢六连的坚忍不拔和无坚不摧。我们的学校有校风,例如注重基础、学术民主。共产党有党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企业也各有自己作风。可惜我们没有系统总结过创建作风方面的方法、推广过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似乎作风是偶然的、自然形成的。

我要说的是,这并不是偶然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建设的!如今我们中国有一家IT公司走向了世界,这家公司有着“狼性”企业文化,它便是华为。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说,学习创新便是敏锐的嗅觉,获益便是进攻精神,而团结便是群体奋斗精神。

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情况,A成就突出得到上面重视,并且升职,然后原本和A玩得很好的B就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就会慢慢开始仇视A。狼之所以能在比自己凶猛强壮的动物前获得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团结。即使再强大的动物恐怕也很难招架得了一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狼群的攻击。所以说,华为公司的团队精神核心就是互助!

华为是一个巨大的集体,一个集体大了变回变得很难管理。华为一直贯彻狼性精神。华为的“狼性”不是天生的。现代社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问题留给了企业,企业只有解决好了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华为对狼性的执着是外人难以理解的。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矩阵式管理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通过互助网络,任何问题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不然就会暴露出矩阵式管理最大的弱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而华为销售人员在相互配合方面效率之高让客户惊叹,让对手心寒,因为华为从签合同到实际供货只要四天的时间。狼性是华为营销团队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是很抽象的,而且也是很容易扭曲的,这就需要有一种保障机制,使得狼性既可以正本清源地保留,这种保障机制就是华为的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文计划手册里面写着:

华为公司是一个以高技术为起点,着眼于大市场、大系统、大结构的新兴的高科技术企业。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做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民族的事情。

相信我们将跨入世界优秀企业的行列,会在世界通信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我历史使命,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坚持团结协作,走集体奋斗的道路。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集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

进入华为并不就意味着高待遇,公司是以贡献定报酬,凭责任定待遇的,对新来员工,因为没有记录,晋升较慢,为此,我们十分兼意。但如果您是一个开放系统,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善于与人合作,借别人提供的基础,可能进步就会很快。如果封闭自己,总是担心淹没自己的成果,就会延误很长时间,也许到那时,你的工作成果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机遇总是偏向于踏踏实实工作者。

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有一句名言:没有记录的公司,迟早要垮掉的,就个人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员工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华为。

2、遵纪守法,服从公司管理。

3、顾全大局,善于合用。

4、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5、一切为用户着想,减少人为差错,努力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6、团结互助,尊重他人,树立集体奋斗的良好风尚。

7、严守公司机秘,自觉维护公司安全。

8、待客热情礼貌,服务周全,维护公司形象。

9、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10、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不做有损公理道德之事。

11、爱护公司财物,坚持反贪污、反腐败、反盗窃、反浪费。

12、保持环境整洁,注意仪表、仪容。

13、加强品德修养,倡导精神文明。

以上只是一部分,华为企业文化还有很多,以这个很多原则的企业文化手册便可以看出,华为对自己企业的风气建设有多么重视。

总听到有人谈企业文化,但是真正理解企业文化,能够很好建设企业文化的并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强大的企业这么少的缘故。而华为作为一个强大的企业,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以及作重要的一点:做实。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嘴上说手就可以了,而是事迹的行动!

华为公司很多地方做的都很好,人才在华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华为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可抵挡,然而华为的劣势也是存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个人色彩浓烈 2.财力相对较弱 3.历史影响

4.低调的公关风格和不足的宣传力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形象

这就是我的一些对华为公司的理解,这次分析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引用华为语录的一句话来说——“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成长。对于华为这样的企业,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向往,但是想要进去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作为一个计通学院的一名学生,我自知自己进不了华为这么强大的企业,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最后选择的企业岗位上,好好做好一个良好贯彻企业文化的员工!

第五篇:以石油为例论述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1.能源供需矛盾严重

据 2002 年全球能源统计报道,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为世界第 11 位,2001 年探明石油储量 33 亿吨,占世界的 2.3%。2001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第七位。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 14 年后出现石油枯竭的局面。油气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

2.原油进口来源及通道过于单一,风险增大

目前我国 90% 以上进口的石油需要从海上船运,其中90%的海上船运由外轮承担,这使中国的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遇到战争、外交或是其他不可抗拒的风险,我国石油运输安全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同时,中国海军还不能够确保海上能源交通线的安全。因此,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比较明显。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正常的石油进口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中国将承受重大损失。

3.原油供给受大国影响明显

石油经济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美、俄、日等国在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牵制。

第一,中国有超过一半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而美国不惜动用武力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控制权的争夺。

第二,中亚国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美国通过控股及参股等形式,竭力插手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

第三,中国原油水路进口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控制的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

第四,美国、日本和韩国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影响,阻挠中俄能源合作顺利进行。4.中国能源安全的解决对策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3.有效开发厉行节约并重,确立节能优先地位

4.着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石油进口依赖

5.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6.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价格风险

下载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春晓为例

    以《春晓》为例,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打印内容〗发布时间:2015-12-13 16:42:13 来源:语文网 浏览:18463 作者:匿名 有奖投稿 【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

    设计与材料—以水杯为例

    水杯的材料选用 杯子的类别很多.可以根据材料分类,比如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木鱼石杯,景泰蓝杯等,可以根据功能分为日用杯,广告杯 ,促销杯,保健杯等,可以根据寓意分为......

    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浅析以江山市为例

    示范村整治村规划浅析以江山市为例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而村庄规划建设工作作为农业、农......

    以土地为话题的作文

    以土地为话题的作文 以土地为话题的作文(一) 曾经有这样一方净土让我留恋,让我痴迷,更让我陶醉。到处绿草如茵,鲜花成群。幽幽芳香徐徐飘来,引来了无数蜂围蝶舞,鸟语花香,更引来了我......

    以土地为话题的小诗

    以土地为话题的小诗 1、 故土我是一只鸟 从故乡飞向远方在故乡的土地上 种子刚破土而出 花儿散发出奇异的芬芳 四处都是春的景象在家乡的土地上 牛儿拖着犁耙在飞翔 鸟儿扇......

    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

    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发布时间:2005-10-13信息来源:徐云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

    以海南房产为例 浅析房产与电子商务

    (本文资料由A房网整理提供,文章资料来自 www.xiexiebang.com/zixun/show/203/1513/) 以海南房产为例 浅析房产与电子商务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过网络进行购物、......

    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以丽江为例

    、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因其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我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