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中村”土地经营的探讨——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城中村”土地经营的探讨——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吴 凯1,郭建明2
(1.湖北省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武汉 430010;2.江苏省江都市建设局,江都 225200)
【摘要】武汉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与农业生产在用地上的矛盾进一步加强。经营好武汉市土地资产,需要通过转变土地利用观念,从武汉市存量土地入手,内涵挖潜。深化对“城中村”的经营,进一步优化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用地矛盾。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土地经营;城中村;土地利用结构
Discussion about the “Villages inside Cities” Land
Management
——Take Wuhan Hubei Province an Example
WU KAI 1,GUO JIAN-MING 2
(1.Hubei Province Wuhan land transaction center, Wuhan 430010, China;
2.Jiangsu Province Jiangdu Construction Bureau, Jiangdu 225200, China)
[Abstract] Wuhan is being in the period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rise in Central China strategy ”, the land us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further strengthens.Manage the city land property, which need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tilization idea, going into the connotation seriously from the city storage quantity land.We should deepen the management of “villages inside cities”, optimize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further, and enhance the intensification level of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As a result,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will be promoted and the land use contradiction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will be alleviated.[Key Words]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land management;villages inside cities;the structure of land utilization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及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逐渐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可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
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用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使得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主要反映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同样也存在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随着国家战略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中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较大需求。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和基本条件,土地供应与保障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只有充分运用综合手段经营好城市土地资产,才能缓解当前的土地供需矛盾。
集约利用土地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城中村”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在中部地区众多城市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城市用地空间盲目以“摊大饼”的方式拓展造成的。武汉市是华中特大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支点”作用。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在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城中村”问题上本着“依法行政、有情操作、改制先行、改建跟进、统筹兼顾、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内涵挖潜“城中村”存量土地资源,取得了成效。
一、武汉开发“城中村”土地的重要性
(一)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提高城区土地利用效益,为城市的拓展提供空间保障
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供可持续发展途径
自96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于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来,武汉市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城市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地上的矛盾进一步加强。主要是由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进一步向中心城区聚集,城市持续发展面临着道路体系建设、环境保护、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瓶颈,在未来二十年这一情况还会加剧。武汉市中心城区“城中村”土地面积相当于武汉市规划中2020年建成区面积的1/4,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30%,具有丰富的存量土地资源,大力推行“城中村”改造,挖掘“城中村”土地价值,对控制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②改变落后建设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武汉大多数“城中村”村民都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自己建设房屋,没
有社会化的生产和协作。其土地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与管理,造成土地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的恶性循环,既形成不了开发的规模效益,又破坏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性,从而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改变落后的建设方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品质
由于武汉“城中村”住房建设没有执行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水、电、气以及道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城中村”不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加快“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生活环境品质。
(二)房地产管理的角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十五”期间,武汉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土地市场迅猛发展,楼市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泡沫”,市场直逼黄色警界线。于是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其中就包括加大闲置土地的整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盘活“城中村”存量土地,从源头控制土地,采取不饱和供地方式,形成卖方市场,影响房价的平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武汉市“城中村”土地经营实践
为配合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涉及村集体经济改制、村民户籍改登城市居民户籍、撤销村委会建立社区居委会、建立“村改居”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改造旧村湾为城市新居住区。一年多来,16个试点村完成的综合化改造所有准备,另有5个行政村自愿提前试点。为实现“村改居”工程的平稳过渡,充分体现土地资产价值,市国土资源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摸清武汉市“城中村”土地利用状况,显化土地资产
早在2002年9月武汉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就开展了全市城区“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以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城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为依据,包括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武昌区、青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全部范围和汉阳区、洪山区的一部分,共156个行政村和15个农林单位。调查范围内“城中村”土地总面积为22458.9公顷,其中农用地为15544.5公顷,集体建设用地6181.7公顷,国有建设用地581.4公顷。“城中村”总人口为170807人,人均耕地面积为399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为246平方米。根据其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实地调查、数字化建库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信息库,绘制了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图1)
同时,委托土地评估机构对试点的16个试点村中,选取其中四个村(江岸区红桥村、洪山区团结村、硚口区汉西村、汉阳区十里铺村)的土地进行土地评估和规划咨询,分别显化村民住宅、工业生产、商业及房地产开发等用地的资产量,分析其各类用地最佳利用方式,经过改造得以最有效使用的可能性、将来所能带来的收益和效用等,按城市规划要求提出模拟方案。土地资产的显化为政府制定改造政策,特别是“一村一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市场化配置土地资产,保障村民长远利益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举措,只有在法律制度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保障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2004年9月10日,武汉市《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意见》出台,各相关部门根据《意见》精神制定相应的政策。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广泛吸纳外地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和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关于“城中村”综合改造土地房产处置及建设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从城中村综合改造的原则、方案编制、改造建设方式、有关优惠政策、建设规划要求和审批程序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为彻底改变“城中村”面貌,与城市基础设施对接,该《实施意见》在土地利用方面体现了“转权让利”的思想,就是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有。转权后的土地实行市场化配置,全部以项目捆绑、挂牌低价的方式出让,同时政府把大部分土地收益返还给改制后的“城中村”股份制组织所在区财政专户,用于“城中村”综合改造中基础配套建设。转权后的土地进入土地有形市场交易,这样不仅能使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同时还能保障村民的长远利益,以土地换发展。2005年10月18日以1.5亿元挂牌成交的武昌沙湖村,其改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图
2、图3)
(三)吸引开发商进行投资,拓展资金来源
改造“城中村”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在所有土地一级开发的项目中,“城中村”改造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以往“城中村”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都由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运作,耗资巨大。特别是在2005年国家为了平衡发展而再次展开紧缩调控政策,使得融资渠道变得困难起来。武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开发商、改制后的村股份制组织等资本主体来投资开发“城中村”,根据相关规定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开发的门槛。沙湖村土地一级开发内容的直接上市,打破了政府包办的常规,为今后的“城中村”一级开发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科学制定规划,实行“一村一案”
武汉“城中村”综合改造始终把规划作为改造的龙头,根据武汉滨江滨湖的地理特点和九省通衢的文化重镇区位优势,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在道路系统的改造、公共服务、绿化通风条件的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本着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突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局限,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案”。(图4)
“城中村”土地具有很强的资产价值,武汉市给“城中村”改造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城中村”存量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使村民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
附图:
图1.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2.沙湖“城中村”还建用地规划方案总平面示意图
图3.沙湖“城中村”还建住宅户型示意图
图4.罗家墩“城中村”还建用地规划方案
图 4.1街道美化工程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 4.2道路畅通工程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 4.3绿化工程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 4.4还建住宅用地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新海,经营好“城中村”土地[J], 中国土地,2003-11
[2] 黄凯,城市土地经营的战略思考[J], 中国土地,2004-5
[3] 武汉市土地资产经营管理法规文件选编辑[M], 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2004-11
[4] 武汉市房地产年鉴(2004年)[M], 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2005-11
第二篇:对于城中村规划和改造的探讨——以温岭市“城中村”规划改造为例
摘要:城中村作为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以及由此诱发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造方法加以引导和解决。
关键词:城中村;规划;改造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不断向外围拓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城市面貌的不断更新和城市传统社区、村落的落后破旧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我国各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中心村落和旧社区的改造工作。不管是以农村为主体的主动城市化,还是以城市为主的被动城市化,城市化都是不彻底的,越来越多的村落被城市包围,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2 “城中村”的分类
“城中村”指的是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以居住功能为主,且深受城市影响的农村社区。
根据“城中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土地、人口构成等不同,将“城中村”分为几类:
第一类:分布在城市主建区且繁华地段,丧失了农业用地的村落,没有明显清晰的村落界线,对外联系的通道较多,无法封闭;建筑结构以木、石为主,层数多为1~2层;村落的建筑密度较高,一般达到60%以上;居住人口以中老人为主,从事第三产业居多,村落没有合理的基础市政设施,但出行方便。第二类:分布在城市市区周围,同时还有少量的农业用地的村落。与周围的城市建筑有明显的差别,村落界线较清晰,出行比较方便,建筑结构以现代的混凝土结构为主,多为独门独户的院落,居住人口从事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类:处于远郊,还有较多的农业用地的村落,有极其明显的村落界线,可以完全封闭,对外联系的通道通常为2至3个;建筑分布稀疏,居住人口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村落物质形态与人们生存状态还保存农村的特点。3 温岭“城中村”规划改造实际情况
自2000年城市区划调整以来,温岭市以“拉大框架,拓宽城区”的思路,先后将原太平镇、石粘镇、横峰镇进行了撤镇建街道,温岭中心城区的建成区从1990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0平方公里,建城区的人口从1990年的6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万人,城市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城市化水平也快速发展。然而,近几年来温岭主城区不断扩张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实行农村管理体制的社区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形成了“城中村”。据统计,目前在温岭市区范围共计个128村,这些处于城市建设用地包围的城中村,其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3.1多层农居公寓建设与旧村改造、重点工程没有联动发展。
太平组团作为温岭真正意义的老城区,经过了近十几年的城市建设,村落与村落之间、村落与城市居民社区之间用地互相穿插,加上农民与居民之间审批建房制度之间的根本差异,使得其中位于城市主要地段的村落已经无法执行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为此,我市通过旧城改造工程对这一部分旧村点进行了拆迁改造,如人民西路改建工程涉及了西门、西郊村的村民点改造,除此之外,对于旧村点的改造工作也形成了一个怪圈,即没有碰到政府征用土地就不可能主动拆迁改造,造成了旧村改造难度大。
3.2不合理的公寓拆迁标准造成资金短缺。
根据温岭市城市拆迁安置办法,实行的是一户一套的拆迁模式。由于一些
不合理的产权分割方式,使得一套不足100平方米的房子其相应的归还面积可能要达到300平方米,不合理的房屋拆迁政策空子往往造成复建资金缺口的增大,其最后只能通过高强度的开发来弥补资金不足,势必造成城市环境恶化。
3.3由于没能打破村界进行土地征用,从而影响到跨村村民点的规划、建设和改造。
农村世袭的村落界线的观念根深蒂固,打破村界进行全局土地安排,就目前的实际操作而言还有许多困难。由于各个村落土地自然分布于城市的不同区域,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各村在编制村民点规划过程,相互有了对比性,相对而言增加了跨村征用土地进行村民点建设难度。目前位于城西组团的21个行政村,有将近10个村涉及跨村使用土地建设,由于实际征用土地工作开展缓慢,使得很多村民点在做好规划方案而无法付诸实施。
3.4对传统居住模式的冲击。
综观温岭农村住房的发展,从解放前土房、五六十年代的石板屋、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房”、九十年代的砖瓦房,到如今的“通天式”和“小康型”住宅,他们已经习惯了农村独门独户的家庭居住模式,对于商品套房,按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感觉不塌实,这使得在推行公寓式住宅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对“城中村”规划改造模式的探讨
“城中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是不同的,但不论所处的位置如何,都应当统一纳入城乡规划控制及管理体系,对于这些“都市里的村庄”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行分类规划改造。
4.1对于第一类“城中村”采取彻底改建和局部改造相结合模式。
俗话说“罗马非一日所建”,这说明了城市的发展有其一个历史的过程。综观城市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许多城市都是从那些占据经济、地理优势的小村市有机地生长起来的,这些村市由于地理的重要性,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成为地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依托这些小村镇进行有机的改造和扩展,是大多数小城市发展所采取的策略。对于地处城市中心建成区“城中村”,其形成和存在往往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某些“城中村”更是见证着城市历史的变迁,成为城市存在的建筑历史,其中往往还保留有一定的传统历史建筑和街区,对于这些“城中村”不应该全盘地推倒重来,而应从城市的历史去寻找延续的起点,对一些历史街区和代表城市历史的地区可以进行保护性修复,改造“城中村”,完全可以放开思路。如深圳的蔡屋围新村在改造时就并没有走拆除重建的路子,只做了环境改造,做出了步行街。结果,环境改善了,楼价、房租也都升了。温岭的南门村的坊下街也可以仿照此做法,这一地区的民居建筑街区反映了温岭早期居民生活的空间环境,在进行改造时,应该深入到街区的底层,分析研究街区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街道尺度,寻找最佳的改造扩展方式。
对于一些没有历史价值的街区,同时其居住环境恶劣,与城市的发展和景观有很大冲突的“城中村”,可采取全部拆除,整体改造,并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在建筑风格及规划上可延续城市传统建筑风格。
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改居的工作,建立社区居委会,把原来城中旧村的社区结构变成现代化城市社区,对于撤村建居后村不再审批农民立地式住宅,进行多层公寓建设,在面积补偿方式上可采用户和人均面积相结合方式,控制改建地段的建设规模。
4.2对于第二类“城中村”采取合理制定详细规划,结合项目建设推进改造模式。
4.2.1结合城市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统一编制各村居住小区详细规划。
(1)确定用地指标,划定用地红线。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村民点的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用地指标上根据以往编制规划的经验,以人均60平方米左右用地指标加以控制,合并分散的自然村,作统一集中布局,在用地位置选择上,充分征求并走访当地政府及村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城市分区详细规划,划定用地红线,同时考虑一定的启动用地。
(2)方案各方多次商讨会审。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规划方案设计,之后由规划部门、设计单位、街道负责人、村代表组成方案评审团,作专业评定,之后征求意见,对方案作进一步调整,最后,确定终审方案。
(3)按照法定程序上报审批。督促各村委会上报审批村居住小区详细规划,一旦审批,村民建设严格按照此规划执行,以保证规划严肃性。
目前,温岭市的各城中村按此类规划执行,收效甚好,村民点环境、景观和城市形象比较协调,有利于更新城市形象。
4.2.2在改造推进的过程中,对于第二类“城中村”采取城市拓框架和重点项目用地拆迁改造相结合模式。
第二类“城中村”由于处于近期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可以依托城市道路拆迁、重点项目建设和自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如城西组团21个村作为城市建设新区,由于城市道路延伸,重点项目的启动,涉及到大量的农村住宅的拆迁,至此,可以利用城市拆迁的补偿安置费用,减少“城中村”改造成本,利于形成统一的村庄面貌。
4.3对于第三类“城中村”采取根据总体规划和分区详细规划设定农居民点规划进行自行逐步改造模式。
(1)根据分区规划编制合理小区规划,严格执行。
(2)制定合理“立改套”政策,并逐步推广。制定合理“立改套”政策,逐步使一户一栋的宅基地居住模式向城市单元住宅模式转变;同时逐级引进现代物业管理,使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屋村管理模式向城市现代物业管理模式转变。
(3)积极拓展城中村改造融资渠道,完善基础配套。针对有些城中村没有资金来源,缺少融资渠道,可由政府出面,协调引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开发。
(4)加强配套文化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村民自身素质。对于位处城市边缘的村落,其相对应的城市配套设施不是很齐全,相应的文化公共事业设施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城中村”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细胞,我们必须认识到其生活的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在转化为市民的农民身上,城乡二元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这些“似农非农”的居民一方面迈入市场经济环境,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保留传统农业文明的烙印,要进一步改革旧的城乡管理机制模式,强化“城中村”改造意识,转变观念,通过建设文化公共设施场所来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熏陶培养健康的、合理的、现代的、多样化的新观念。
第三篇:关于“高中新课改”的调查报告 ——以湖北省部分高中为例
关于“高中新课改”的调查报告
——以湖北省部分高中为例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湖北省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要求,调查利川市高中新课改的试行情况。为了深入了解高中新课程改革各方面的情况,深入了解学校实际,为高中新课改提供合理建议,笔者对高中新课改情况做了深入调查,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
一、调查样本情况
湖北省2009年推行高中新课改以来,笔者特意调查湖北省利川市部分高中新课改的试行情况,调查对象是利川市第一、第二高级中学实行新课改的高
一、高二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80份,其回收率为95%。
二、高中新课改的现状分析
1.课改的总体评价
学生对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感到非常满意的占15.6%,表示满意的占 54.1%,认为一般的占27.8%,觉得不满意的占2.3%。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课改实施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满意。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
2.实行新课改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有
47%的学生认为,高中实行新课改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确实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不断走向世界,中国不仅在经济上与外国的合作与竞争加强,而且在文化教育上也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例如新课改中的选课制和学分管理体制。加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发展需要的是人们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而不是知识量的多少,而且也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还有28.5%的学生认为新课改是高中教育功能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人们的需要决定的,人需要什么教育就提供什么。
3.课改的现状
课改不仅在教育管理方式和教育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对老师的要求
也大大提高,80%的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是比较满意的,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单一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讨论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知识板块、能力板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板块,65%的学生更喜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板块,这说明学生注重精神需求,这也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新课改还存在着很多问题,60%的学生感觉课业负担很重,有40%的学生很少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将近30%的老师还是利用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58%的学生认为他们学习的目标只是为了高考,高考使课程目标变成了考试目标,考什么学什么,因此为了利川教育事业能够进一步发展,还应完善各方面政策、加大对老师的培训,从而促进利川教育事业的发展。
4.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情况
新课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目标。学生认为科任教师做得很好的,占30.6%,良好的占53.6%,认为一般的占15.2%,觉得不满意的占0.5%。
经过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变化,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占23.9%,有非常大变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占11.1%,有较大变化,以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为主57.1%,有非常大变化,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为主8.0%。
对教师新课程教学,学生表示很满意的占14.7%,满意的占58.1%,认为一般的占25.5%,不满意的占1.4%。
以上结果表明,学校领导、老师们都已经积极地投身到课改实验中去,尽快地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在课堂上渗透现代教育新理念。老师们清楚地知道,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也看到,还有近三层的学生认为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5.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情况
新课改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后,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很明显的占12.7%,较明显的占49.4%,不明显的占33.7%,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变化的占4.2%。
新课改在教学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学生能经常、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占23.6%,偶尔提问或讨论的占54.95,还不习惯的占17.2%,不敢提问的占4.3%。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转变了学习方式,但是,能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还是占少数,这个结果表明,我们老师引导得还不够。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课改的路子是阳光多于风雨的,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课改当中去了,并也开始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但是,我们也看到,课改对广大师生提出的挑战,特别是对老师,对学校提出的挑战。
关于课时问题。新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课时的减少,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但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挑战。怎样确保知识点的落实?课堂上的时间少了,学生的精力用于什么地方更有利?如何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等等。但事实上,由于增加了新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学生并没有多少主动学习的时间。学生普遍反映必修课的上课进度快,听课吃力。面对这个问题,学生该如何处理?这是对学生提出的挑战。
关于增设选修课的问题。这应该属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以往的专业发展主要集中于教学、教育手段和方式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本身构成了课程实施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当然,教师由于专业的限制,有些选修课是无法开设的,那就必须另请老师,这对大部分学校来说,都不大行得通。增设选修课,学校务必就要增加很多上课场所,增加一些相应的设施。新课改注重动手操作,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课要增加,实验室的数量也得增加。所有这些,都对学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第四篇:农村的发展之引进外资-以湖北省为例
农村的发展之引进外资
——以湖北省为例
发展特色经济,是充分挖掘地区资源,转资源优势的一种合理的模式,未来中国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就必须发展特色农村特色经济。特色经济是调整农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是打开农产品市场,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经之路。针对实验区目前的资金问题就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引进更多的融资机构。
1-2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同比增速明显加快。据统计,1-2月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增速同比加快30.6个百分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增速加快。1-2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91.8%,增速高于武汉城市圈65.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7.3个百分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达到17.3%。其中襄阳市实际使用外资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倍,占全省比重达到6.7%。
1-10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7.50亿美元
1-10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277个,同比增长28.2%;合同外资4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实际使用外资37.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85.7%。
1-10月,全省第一产业新批项目17个,合同外资1.7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3.3%、176.0%、100.1%;第二产业新批项目155个,同比增长42.2%,主要是制造业新批项目较多(146个),占全省第二产业项目数的94.2%。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13.4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其中:房地产业合同外资6.6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占第三产业比重的49.4%。
1-2月湖北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1-2月,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保持旺盛,外贸出口明显回落,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物价涨势明显趋缓。
一、湖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2012年1-2月,全省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工业生产稳中趋缓,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保持旺盛,外贸出口明显回落,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物价涨势明显趋缓。
那么中国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呢?根据这项跨国公司调查结果,中国应集中在两方面下功夫:
(1)市场准入。中国国内市场越开放,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意愿就越强。中国的内需市场增长前景与潜在规模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对外国投资者有最大的吸引力。在工业与农产品市场开放上,外国投资者将非常关注中国执行入世协议的情况。中国服务行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发展滞后,开放度较低,完全可以开放得更多更快一些,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这方面有很大空间。
(2)政策软环境。中国在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即硬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有了长足进步,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也为跨国公司充分肯定。但相对于包括印度在内的未来主要竞争者,中国在软件方面还有诸多薄弱之处,尤其是法制、公平竞争、减少腐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
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教授对中国和印度两大案例做了极有价值的比较研究后指出,中国对FDI的依赖反映了国内民间投资不旺的病症。笔者赞同黄亚生对中国民营经济投资所面临的制度与政策的障碍之批评意见,但并不苟同他的分析所得出的一个引论,即FDI大量涌入可能导致了对国内民营资本的压抑。没有实证证据表明FDI“挤出”了有效率的国内投资。事实上,FDI与民营投资相辅相成,在公有制为主的经济体制下一道渐渐壮大,成为今天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鉴于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固有障碍,假如邓小平当年没有打通引入FDI这条路径的话,中国经济今天的表现可能会逊于印度许多。
三、如何看待全球跨国公司(MNC)在华投资的前景?
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通常有两种目的。
其一,利用东道国作为出口平台(Export Platform)。如果东道国有充裕的劳工资源,较低廉的劳动成本,而且政府实行较有吸引力的出口优惠政策,那么跨国公司通常采用“出口平台”模式,在东道国加工生产,以服务于东道国之外的第三国出口市场。
其二,以FDI形式进入东道国内需市场。如果东道国有较佳的经济增长前景,并对外资实行市场开放、市场准入政策,那么MNC的投资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东道国本国市场。
无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抱有什么目的,采取哪种模式(合资、全资),依据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综合而言,影响跨国公司全球和中国投资决策、投资意愿或投资行为的最关键的变量是:
(1)GDP中长期增长的前景,经济快速增长是否可以持续等。
(2)市场准入:如何执行WTO协议,部门或产业的开放,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消除。
(3)物质基础设施:交通(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铁路)、通讯(每1000人中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电力的供应等等。
(4)劳工的成本和素质:教育水平(成人识字率,中小学入学率,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工程师数量等)。
(5)产业的聚集和供应链的效率:比如IT产业,印度软件基础比较好,而中国在IT硬件生产上享有优势,因为中国的供应商、零部件的配套比较好,很多下游企业到了中国,结果中上游企业也就跟进到了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已经形成有相当规模的产业聚集,未来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也会形成新的产业聚集。
(6)投资的政策与环境:主要指一国的法制、透明度、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以及官僚体系腐败程度等。
那么中国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呢?根据这项跨国公司调查结果,中国应集中在两方面下功夫:
(1)市场准入。中国国内市场越开放,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意愿就越强。中国的内需市场增长前景与潜在规模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对外国投资者有最大的吸引力。在工业与农产品市场开放上,外国投资者将非常关注中国执行入世协议的情况。中国服务行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发展滞后,开放度较低,完全可以开放得更多更快一些,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这方面有很大空间。
(2)政策软环境。中国在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即硬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有了长足进步,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也为跨国公司充分肯定。但相对于包括印度在内的未来主要竞争者,中国在软件方面还有诸多薄弱之处,尤其是法制、公平竞争、减少腐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来源:《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二期)
二、引进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弊端
1.国内资源浪费严重,生态失衡。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外商的重要因素,但是国内并没有如愿形成完善的最终产品市场。外商垂直型的投资多为进料加工,这就使在华的贸易演变为加工贸易形式,也就是说,在华的生产线只是加工链条。外商耗费我国的资源进行没有节制的生产与开发,而最终的成品又可以在我国广阔的市场上大量销售,既避免了在本国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又获得不菲的利润,可谓一举两得。而我国则是以牺牲大量的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来所谓的发展,是为外人服务的发展,也是最不利的发展。另外,外商直接投资支持大量出口,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资源以实物形式存在于进口国,这种外流效应,不但减少了我国居民和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机会,而且便利了进口国的发展,浪费的同时又构造了经济发展的竞争威胁。
2.经济发展模式出现偏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拉美的一些国家走上了外资主导型的开放道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提供优惠政策等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引资规模失控,资本流入和流出不平衡,形成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外资的进入的确令拉美国家的)GDP在短期内高速增长,但当全球产业风向转变,跨国公司纷纷抽出投资,转投其他国家后,这些国家迅速出现经济衰退和动荡,甚长期一蹶不振。但这种以牺牲本国经济为代价来实现短期阶段性而非长久性的高速发展,所谓拉美化现象并非只是拉美国家独有。由于中国企业依赖外商提供技术,自我创新能力不强,处在被动的角色,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配套能力很低。因此,在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且依靠外资严重的情况下,国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外源经济崇拜”和“内源经济歧视”。以我广东为例,一方面外源型经济地区的发展快速推动着GDP增长,一方面内源型经济主体却难以分享GDP增长繁荣带来的“红利”。另外,由于对外资引进的监管还不十分规范,一些不法外商打着投资的幌子进行投机活动,严重影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际社会预期人民币走势上升之风强劲,大量资金流入国内,这其中就存在数量不少的“热钱”。这些游资,待人民币升值大赚一笔后迅速抽逃,使我国经济不仅受益减少,而且也会加剧不稳
定性。这种偏差的模式会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潜藏着矛盾和危机。
3.导致“繁荣而不富裕”的怪圈。近来,中国始终以较高的!"# 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出现繁花似锦的经济形势。也因此,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仍然保持飞速经济增长的中国被誉为神话的创造者。而这其中的一部分功劳则要归功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外资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但是我国的GNI(国民总收入)水平并没有取得与GDP 的同步高速发展。也就是说,在我国较高的GDP下,居民的收入并没有达到同等的富裕水平。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怪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首先要了解,GDP的核算包括了在一国长期经营发展的外资企业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而我国较高的GDP水平,很大程度是依赖外资达到的。外资企业良好的经营效益拉动GDP增长的同时,由发展形成的大量利润也由外商占有。在此情况下的国民总收入自然不会与GDP 完成共同的步调一致的增长,GNI小于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就出现了我国国家繁荣,人民不富裕的怪现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现.
第五篇:花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武汉市花卉资源为例
摘 要:花卉作为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花卉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资源正确评价的基础之上。本文在对花卉旅游发展、意义及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了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对武汉市花卉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为武汉市花卉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
一、花卉旅游概述
(一)花卉及花卉旅游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指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气味香馥的观赏植物,“卉”是草的总称。狭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的“花卉”不仅包括草本植物,还包括乔木、灌木、藤本以及地被植物和盆景等。由于花卉具有使人轻松愉快、视觉享受的美学价值;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生态价值;锻炼意志、陶冶情操的文化价值;可供食用、药用、制茶等实用价值;所以花卉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且独特的旅游资源。花卉旅游就是以花卉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从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度假娱乐、购物消费的一种综合旅游形式。花卉旅游具有文化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特点,对人们视觉享受、陶冶情操、文化娱乐、增长知识等方面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按其功能花卉旅游可分为观赏型、保健型、商品型、参与型四种类型[1]。
(二)我国花卉旅游发展概况
花卉业是世界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再加上种子种苗、园林机械以及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的发展,世界花卉业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发展平均速度,被称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2]。我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此我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64万公顷,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花卉销售额也由2000年的160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719.8亿元;从全国花卉生产布局来看,云南、广东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两地花卉产量占全国花卉总量的一半以上[2]。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花卉旅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例如武汉樱花、洛阳牡丹、大理茶花、苏杭梅花等早已成为著名的花卉旅游胜地;还诞生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武汉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一批高品味的花卉主题公园;还有上海国际花卉节、南京国际梅花节、神农架国际杜鹃花节等各种花卉旅游节庆活动。在2010年,中国春季四大热门旅游活动中,花卉旅游远远超过温泉、登山、海岛旅游,以43.15%的比例高居第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
二、花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一)花卉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意义及原则 花卉旅游资源评价,就是从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花卉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从而明确该花卉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等级和地位,确定其开发序位,为制定花卉旅游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或理论依据,是科学的开发花卉旅游资源的前提。进行花卉旅游资源评价时,必须根据其价值表现、内涵、功能等情况,实事求是的评价;对花卉资源的形成、属性、价值等内容,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还需对其区位、环境、开发利用水平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时还要考虑投入资金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以确定适宜的开发程度;最后评价还要考虑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个方面,才能达到旅游作用体系的动态平衡,因此还要遵循市场化原则。
(二)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
1、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数量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定量评价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更准确等原因,应加强对花卉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具体包括技术性的单因子评价、综合性多因子定量评价、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评价等方法。本文主要用技术单因子评价法对花卉旅游资源进行评价[3]。即针对花卉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集中考虑某些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适宜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性指标,它一般只限于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如旅游湖泊评价、海水浴场评价、溶洞评价等[4]。因此,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的关键就是建立科学的技术因子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
2、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为了科学的确定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评价的指标,本人做了一个有关“花卉旅游产品游客感知”的问卷调查。共计发出100份,回收90份。通过调查,为有关花卉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3、建立花卉旅游资源技术单因子定量评价指标等级体系
本人通过对花卉旅游资源的特性、价值、开发条件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并在以上花卉旅游产品游客感知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以下九个评价指标,即姿态、颜色、香味、花期、品种、规模、文化背景、资源组合、地理区位等。每个指标又细分为三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分数。最终根据总分将花卉旅游资源分为3个等级。表1 花卉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