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以福州琅岐为例)(模版)
福州市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 项目区域概况
1.1 自然地理属性
本次土地整理的项目区是位于福州市琅岐岛的雁行洲(如图1)。琅岐岛属福建省福州市的琅岐经济开发区,它位于东海之滨,闽江入海口,位于东经119°35′,北纬26°33′。其属于冲积小平原海岛,三面环江,一面靠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岛上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其约占陆地面积的2/3以上,地势平坦,港汉从多,东部有部分风沙堆积,丘陵海拔多在100一280米之间,海拔不高,切割不强,坡度和缓,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达8万亩,可供围垦造地综合开发的滩涂面积为1万亩,土地资源潜力巨大。
图1 项目区区位卫星图
琅岐岛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全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平方公里,包括平原36.5平方公里,山地18.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岛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8.1公里,相当于香港本岛面积,为福建省第四大岛,中国第二十一大岛。
琅岐岛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绿化覆盖率为15.7%,森林覆盖率达20%。周边和岛内较少大气、水源污染,这里的空气、土壤、水源经农业部监测认定达到生产绿A食品的要求,因而是福建省绿A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琅岐岛发挥其生态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卓有成效。
雁行洲是位于闽江口的江心洲,分布在琅岐岛的南部,其南部还有三分洲、蝙蝠洲和浮岐洲3个沙洲,退潮时几已连成一起。雁行洲是由于涨潮流的顶托作用,闽江径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而成的呈橄榄状的洲。它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5.5公里、宽1.5公里,面积约8.3平方公里。洲上土壤主要由细砂、粉砂和淤泥组成,地表平坦,海拔1~2米。由于闽江入海泥沙不断增加,沙洲也在日益扩展。洲上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所以这里的土地多已开发利用成以种植水稻和柑桔为主田地与果园。
1.2 社会经济特性
琅岐岛北界连江,南连长乐,西依马尾,东濒台湾海峡,地域优势突出,是“闽江口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琅岐岛属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四周水质含盐度低,水鱼饵料充足,天然鱼类苗种繁多,海洋生物丰富,是发展水产和水禽养殖的理想之地。同时岛上土层肥沃,气候适宜,淡水丰富,阳光充足,极适合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栽培。它与周边陆地天然隔离均在1公里以上,无工业“三废”,具备发展无公害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区之难得的自然生态环境。
全岛现有总人口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万人,占总人口97.4%,农村劳动力为3.1万人。琅岐岛有华侨6000多人,分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琅岐岛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88年琅岐镇就跨入了福建省“亿元乡镇”行列,1990年获“福建省科技示范乡”的称号。1996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3.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638元,全镇经济稳定向前发展。近年来,岛上的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变化,以往受交通、电力制约因素正在逐渐消弱:跨江大桥和n万伏变电站工程将于1997年竣工运行,同时岛上的交通干道、3000吨客货通用码头以及日蓄淡水150万方的地面水库等都在建设中,人们已清楚认识到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就是经济发展开发过程”,这无疑将使琅岐岛以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成为闽江口区域新一轮的投资兴业热点。
同时,琅岐岛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朴树景观、白云山观海观日、垦区海堤观潮以及“双龟把口”、“王虎守门”、“白猴镇江”、“金鸡报晓”等闽江口自然风景,大大丰富了岛上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岛上的天竺寺、白云寺、南山寺等古刹风光,以及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的名篇佳句,都成为当今的人文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条件。
此外,随着海峡两岸寻根问祖、探亲访友、商业贸易的扩大,特别是海峡直航的启动,琅岐岛更是成为海峡直航的重要门户,琅岐岛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涅,因此,琅岐岛也将成为吸收台湾资金的重心和对台通商的前沿。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各项工程的认识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为:调整土地(用地)结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恢复利用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田间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包括农田防护工程、电力工程)。
2.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是指通过拆迁、土方工程对土地表层状况进行改造,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存在较明显的土地不同位置的高差,以达到后续施工的要求。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远近结合、效益最佳、权属完整为原则原则。
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平面法:将设计地段平整成一近似水平面,一般多用于水稻田的平整,土方量大;(2)斜面法:将设计地段平整成具有一定纵坡的斜面,坡度方向与灌水方向,并达到灌水技术要求;(3)修改局部地形面法:对设计地段进行局部的适当修改,而不是全部改变其原有地形地貌。同时按土地平整的精度又可分为大平、粗平和细平三种方法。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土地平整规划。在平原地区的水稻格田规划,其内部高差为3厘米以内;田埂高20-30厘米,宽为30-40厘米;且格田长度为100米,宽度20米左右。在丘陵山区主要以梯田规划为主,坡度6°-25°就可开垦为梯田,梯田包括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两种。此外,在低洼旱涝和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大多是进行沟洫畦田和台田规划,具体是通过开挖沟洫,将挖出的泥土修筑田埂,垫高田面,形成设计田块。
这次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由于属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开垦较为规矩的田块。田块落差最好为±5厘米,坡度为3°-5°为宜。
2.2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分布在田间,用提、引、蓄、抽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溉的工程。它由取水枢纽、输水配水系统、田间调节系统与排水泄水系统组成。规划原则为纵观全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讲求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排灌设施和节约用水。
取水枢纽又称为渠首。它的任务是从水源及时取得满足作物灌溉用水需要的水量。但是作为灌溉水源的河流、湖泊等其水位和流量有其自己特定的变化规律,往往不能满足渠首引水要求,这就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调节水源的水位、流量和水量,使之适应灌溉用水要求,这些工程措施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取水枢纽,按工程措施的不同,取水枢纽可分为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和水库取水四种形式。而此项目区主要是以无坝取水和抽水取水为主。
输水配水系统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其任务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输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按其职能和规模,一般把固定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如图2、3),视灌区大小和地形情况可适当增减渠道的级数。渠系建筑物包括控制建筑物(如进水闸、分水闸和节制闸等)、输水建筑物、衔接建筑物(如跌水、陡坡等)、泄水建筑物(如泄水闸、溢流堰、退水闸、溢洪道等)、交叉建筑物(如倒虹吸、涵洞、渡槽等)。
图2 输水配水系统
图3 灌排两用渠
田间调节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来自末级灌溉渠(管)道的灌溉用水输送至田间,以满足作物需要的水分供应,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一般依据农业生产和机械作业的需要随时填挖。
排水泄水系统是由将田间积水排至容泄区的排水沟道以及相应排水工程建筑物所组成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排除田间多余渍水与降低地下水等。在坡度为1°-3°的田块应排涝设施,1°以下设置排涝系统。
在此次土地整理项目区内,我们观察到这里的田块周围都分布有农渠农沟,在农渠的两侧布有分水口(如图4),其作用是引水到两侧的农田。同时其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布置大多是以灌排合渠的形式布置。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这里的灌水渡槽形式是U型槽(如图5),采用此种形式的渡槽主要是由于其灌水效率高且灌水量大,加上硬化的质地可以防止水流对土地的冲刷和防止水的下渗,减少水运输途中的流失量。在农渠的顶端分布有消力池(如图6),消力池是通过水跃,将泄水建筑物泄出的急流转变为缓流,以消除动能的消能方式,布置这样的设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地表的冲刷,启到保护地表的作用。
图4 分水口 图5 U型槽
图6 消力池
2.3 道路系统工程
道路系统工程规划主要分为道路部分的规划和农桥部分的规划。
2.3.1 道路
田间道路主要分为4大类:(1)干道(如图7):是乡镇与乡镇联系的道路,以通行汽车为主,是整个项目区道路网的骨干,联系着农村居民点和各乡镇,承担着项目区的主要客货运输。(2)支道:一般是村庄与村庄之间联系的道路,是村庄对外联系的通道,承担着运进农业生产资料、运出农产品的重任。(3)田间道:联系村庄与田块,为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及为机器加水、加油等生产服务的道路。(4)生产路(如图8):联系田块、通往田间的道路,主要起田间货物运输的作用,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其一般设置在田块的长边。
道路路线的选择既要考虑工程量大小,投资多少,又要考虑施工、养护管理、经济效益、交通运营等方面的利弊得失,还必须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设置时应尽量少占农田,不要破坏已有的各项建设工程;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在平原地区,道路尽量短顺平直。而在易受洪水浸没的地段,应尽量把路线置于高处,对常年积水洼地,应绕行或抬高路基。
图7 干道
图8 生产路
2.3.2 农桥
农桥主要分为人行桥和机耕桥。人行桥又名生产桥,在连接支、斗沟渠两侧的生产路时,修建人行桥(如图9)。机耕桥有过机动车要求,所以在连接支、斗沟渠两侧的田间道应修建机耕桥(如图10)。
图9 人行桥
图10 机耕桥
2.4 防护林设置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防护工程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为了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呈带状,又称农田防护林带;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也称农田林网。在林带影响下,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能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拦截地表径流,调节地下水位。
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一般为本地树种,此次调查的项目区就是以桉树为主组成的防护林。由于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所以这里的防护林主要是以防风为主(如图11)。
图11 农田防护林
2.5 电力配置
由于排水灌水耗能较高,此项目区的田块每隔一段距离配有泵站,泵站需要供电,所以在这里设置有多处电力辅助设施,最常见的就是配电站(如图12)。
图12 配电站 认识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对福州市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这里的由于许多农用地大都被开发成种植果树的采摘园,很多早期修建的农用设施都没占用或者破坏,有些沟渠甚至被水葫芦给覆盖了(如图13),有的地方不仅整体上给人脏乱差的印象,而且浪费了土地资源。这更让我感受到了我国土地整理的紧迫性和可利用土地的少量性。
图13 沟渠上的水葫芦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加深了对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一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认识,理解了土地整理与设计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土地特性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并更为深刻的明白了土地的整理设计有包含土地的平整、农田水利的安置、道路的布局、防护设施的设置以及电力设施的配合等等,并深刻认识到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不是要一板一眼的去遵守它,在设计某一块项目区的土地时,我们除了既定的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到规章制度、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的来规划整理土地。我想这会对我们今后能够独立或者协作从事该类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第二篇:职校实习报告 - -以某职校为例
实习报告
于xxxx年xx月x日至xxxx年x月x日在xxxxxxx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教育实习,这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就是这段时间给我们留下了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笔浓重的色彩。一直都听前辈们说起,“当老师的体验是这一辈子不可缺少的一项经历”,当时还不是很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当经过了这个月的教育实习,发现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这些经历犹如血液般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离开象牙塔前所迈出的最坚定的一步。现在开始汇报下在xxxxx职业技术学校实习的情况:
在xxxxx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一、教育见习
在实习开始的xx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是到旅游专业和酒店专业的各个班级去听老师的课。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听课,刚开始听课,也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从什么方面着手,只是傻傻的把老师上课的内容给抄下来,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中时候的学习。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后来和老师交流,发现原来听课要这样听,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之一。实习前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一周的听课,我知道了上课要注意那些内容,和之前我备的课还是多少有些出入,又由于我们重点备的课程,学生们刚好上过,不得不更换为下一个课时,于是在简短而紧凑的时间里需要将两个课时的内容备完,以应对两个班级的上课进度。
通过和老师沟通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需要一一考虑,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
我的xx节课是《中餐服务与管理》,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由于没有准备的很充分,稍稍有点紧张,就连叫上课都差点忘了,看到讲台下的学生,瞬间回神,稳定心神,以教案为基准给学生们上课。上完两节课与后期的课时后,深刻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下是学生在进行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准备不充分,课本知识没吃透,加上实践经验聊胜于无,就是只能按照课本念给学生听,没有自己比较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资料查阅少,知识面拓展不开。
2、在与学生互动上按照了原先指导老师---莫老师的方法,以加分来鼓励同学们参与课堂、接受课堂知识,方法不创新。
3、课堂纪律上,学生大多能够参与课堂,但是还是免不了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看小说的情况,我参照与采取的方法是原则提醒,原则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人能够帮助与强迫你,如果你想学,请认真上课看书;若不想学,请不要打扰他人”。就所教授的班级里同学们都比较能接受这样的理念,做到上述的原则。
4、当遇到动手环节的时候,同学们参与课堂的气氛很活跃,而一般的讲课环节,同学们的兴趣不高,多数埋头干自己的事情。讲课语言及技巧还有待提高。
5、板书不及时,经常忘记;板书不够规范,经常犯序号不规范等错误;板书的书写技能有待提高。
6、教学方式上主要以讲授为主,启发为辅,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因为在申请多媒体教室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没有机会体验在多媒体教学。
7、教师的仪容仪表方面只能拿到及格,教师仪表还算端庄,教态比较自然,较能用体态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还是需要提升自身形象。
三、班主任工作
在实习中,我担任了xx旅游x班的实习班主任,主要负责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主要内容有:做好每天学生的考勤,监督早训、课间操,督促学生保持教室与宿舍卫生,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就特殊情况联系家长,做好沟通等。
由于第一周的见习,给了我很多时间熟悉班级的学生,也提前了解了班级的状况。在当实习班主任的那一周,也许很新鲜,很兴奋,我时不时都会跑到班级去看看学生的状况,和学生聊一聊,在某种程度上说,我更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可是,有时候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很难控制了,上课有老师的范,下课做朋友,这是我追求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也大概了解了班级的情况与相关的问题。
(一)班级情况:
1、班级现总人数为32人,原总人数是51人,18人退学、1人转学;
2、班级同学多以外宿为主,内宿生总8人,男3人,女5人;
3、曾有两名班主任接管,现由第一任班主任xx老师继续重新接任;
4、班里同学户口多数为非农户口,xxx本地户口少;
5、班里的同学家庭大多为单亲家庭,父母就业情况多数为待就业的情况;
6、实习阶段刚好为考取导游资格证的面试准备阶段,xx级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优先考虑此重点;
7、“校园十大歌手”与“元旦晚会”即将到来,学生需要排练舞蹈与歌曲。
(二)班级问题:
1、班级早训的20分钟里,同学们多迟到、不重视甚至用于吃早餐;
2、课间操稍懒散,排队动作缓慢、稀稀拉拉;
3、上课时间,多数同学埋头玩手机、听音乐、看小说,只有少数同学认真听讲;
4、缺勤旷课人数较多,固定为3个,联系家长也无太多改正;
5、班级卫生情况较差,班干监督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学生不自律不自觉;
6、班级学生多为16、17岁,正值花季,恋爱情况稍多,少数学生情绪起伏较大;
7、内宿生情况:女生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卫生情况也良好;男生的内宿卫生情况较差,曾受过教导主任批评,睡懒觉情况时有发生;
8、“元旦晚会”的节目是舞蹈,需要购买12个绣球作为道具,当时刚好面临班会费为“零”的情况。
9、实习的倒数第二周,一文静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纪律的男同学向主任申请退学。
(三)针对我所了解的情况与问题,我是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针对早训的不重视,我是早早到教室查看、记录考勤、并监督同学在此时间内读书、杜绝吃早餐的现象。效果并不是太好,少数学生能够顾忌到老师的在场而认真读书、但是少数学生依旧我行我素。
2、课间操的情况,同样是采取监督与鼓动的方式,效果较好,多数同学能够认真做操。
3、针对较多的旷课缺勤,采取的是联系家长的方式,首先了解学生的一个动向,其次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并协助老师教育孩子。效果不错,一般的家长都会理解并积极让学生回到课堂,但是有个别家长无法劝服孩子回校上课,只能是教师催促学生回校。
4、班级卫生情况,就是在每天早上早训以及下午第六节课后去监督提醒学生,开班会公开批评与并平时的交流让班干们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
5、内宿情况,开班会提醒并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与校纪校规。
6、针对学生的恋爱心理情况,是采用现在流行的网上交流方式,QQ、微信等现流行的交流工具,传输正确、健康的恋爱观念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等。
7、和x老师商量决定,在班级里举行一次“节目捐赠”,让同学们以爱心捐赠的形式为班级节目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捐赠所得的钱全部用于班级节目需要。
8、针对申请退学的学生,首先采取询问原因、家长态度如何、今后的打算;再从学生角度出发,现实讲述自己的看法与缘由;然后再给学生一个星期的考虑时间,私下多与学生交流,弄清最真实与最有效的劝解方法;最后让学生思考清楚,做出决定,尊重其选择。
上述就是我就发现的情况与问题,所做出的协助,虽然可能有些效果并不见得有多好,情况有无好转,但是我可以很骄傲地说,不论是不是有我的一份功劳,12旅游1班的班级一定会越来越好;不论是不是有我的一份努力,起码申请退学的学生,他现在的选择是继续在校学习,那就够了。
通过这5周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对教师这个角色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作为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还要懂得“育人”。“教书育人”就四个字,但是要能做到,真心不容易,希望自己能够以“不足”来补足,充实自己,早日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第三篇:论述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
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
摘要:土地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若想真正发展其国民经济,促进自身得不断发展,就必须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治。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就变得日益旺盛。但是,和这种日益旺盛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党和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为了预防我国国内经济过热、产能过剩,因此,加大了对于土地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市场中土地资源的紧缺性便显得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土地整理措施,来保证土地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地利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保障。对于土地资源的整治而言,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到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效果产生本质性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自然灾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影响之一,其不仅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土地的有效利用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土地整理的源头出发,考量自然灾害这一非人为因素对于土地资源的影响,并且予以科学、完善的解决,在避免自然灾害引起巨大损失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资源。本文选取福州市这一经济较为发达,且台风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东南部沿海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显著地代表意义,对于福州市当前的土地资源整治和自然灾害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其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可操行建议,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思考和借鉴。关键词:福州市;土地资源;自然灾害;土地整治;土地利用规划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前言...........................................................................................................................................3
(一)选题背景研究...............................................................................................................3(二)研究现状...........................................................................................................................4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4
二、本论...........................................................................................................................................5
(一)我国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5 1.土地整治的概念............................................................................................................5 2.土地整治的内涵和特征................................................................................................6 3.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7 4.我国自然灾害总体情况和特点——以2014年为例..................................................7
(二)福州市的自然环境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8 1.福州市概况....................................................................................................................8 2.福州市当前土地资源和自然灾害情况......................................................................10 3.福州市当前土地整治措施..........................................................................................10 4.当前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1
(三)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2 1.认识不足......................................................................................................................12 2.财政和技术支持的不足..............................................................................................12 3.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12
(四)针对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对策与措施.....................................................12 1.发展和利用GIS等空间管理技术..............................................................................13 2.将自然灾害的调查和成果融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之中..............................................13 3.加强教育和推广..........................................................................................................13 4.加大财政和技术的支持..............................................................................................13
三、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研究
作为地球整个生态环境的基础,土地资源是地球最为基础的资源,没有土地资源,其他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森林资源都不会存在,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一切生物,其生存都无法离开土地,正如恩格斯所论断的一样,土地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也是人类实现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保障,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1]。
根据国土资源部于2015年4月22日发布的《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5.47万公顷。2014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245。9亿元,新增耕地25.56万公顷;共批准建设用地40.38万公顷,同比下降24.4%;全国出让国有建设用地27.18万公顷,出让合同总价款3.34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7.5%和27.4%。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土地形式依然非常严峻,尤其是在《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对于我国耕地情况的统计,更是进一步的加大了对于我们进行土地整治的要求:“全国共有农用地64616.84万公顷,其中耕地13516.34万公顷(20.27亿亩),林地25325.39万公顷,牧草地21951.39万公顷。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显示,全国耕地平均质量总体偏低。优等地面积为385.24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高等地面积为3586.22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6.5% ;中等地面积为7149.31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52.9% ;低等地面积为2386.47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17.7%”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受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耕地质量相对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些宝贵的优质耕地也由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开发和建设,以及各种自然灾害而不断减少,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2]。
在社会发展带来的开发和建设以及自然灾害这两种影响我国土地管理的因素中,前者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的背景,是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影响,土地虽然被转为他用,但是却仍然能够发挥其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自然灾害不仅会从根本上影响土地的利用,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3]。根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统计,在整个2015年中,我国各地区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对于全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中,受灾人数达到了18620.3万人次,死亡人数819人,失踪人数14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232.7千公顷,对于我国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达到了2704.1亿元。
这种现实无疑对我们提出了极为现实和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包括土地整治在内的各种措施,将其影响降到最小,最终保障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伴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不断推广,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在很多国家,土地整治要遵循多元化、非均衡、逐级推进、综合发展的原则,实施土地整治规划,进行安全评估。对此,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对福州市自然环境灾害及土地整治的研究表明:(1)由于福州是沿海城市,福州市有闽江、敖江、龙江三条主要河流,还有一些水库、内河,所以有时候会有发生洪水等灾害;(2)2013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987.5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1%,危害性越来越明显;(3)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台风也是福州市极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4)福州市在建国后上尚未发生过大兴地震,但是,由于地处太平洋板块的活跃地段,因此,弱小地震也时不时来袭,给人们生活带来恐慌,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5)多雨季节,偏远郊区、农村也会发生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人们的安全。
此外,相关学者在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采取有效地土地整治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好相应的防灾预案和措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有效、及时、全面、科学的调动各种资源,最大程度的减少自然灾害对于我国社会人民群众带来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本文选取福州市为研究对象,对于其土地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的对于福州市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尤其是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和彼此影响,探究土地整治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害的机理,并且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建议。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当前福州市土地整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现实实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以期促进福州市土地整治业务的进行,在使得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其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对于自然灾害而言,其固然有人力无法左右的特点,但是根据国家减灾委的统计,有30%的自然灾害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以及相关的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将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整治作为影响自然灾害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即对此进行相应的研究,以期最终保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福州市社会和经济在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保障。
二、本论
(一)我国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
1.土地整治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有着包括土地资源、地理环境和土地制度的客观背景,因此,在不同国家,学者对于土地治理,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在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因此,其所谓的土地整治,其实就是对于土地进行结构和关系的调整,从而实现一种规划的利用;日本和韩国虽然也是以土地为代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但是,由于其文化的特点,更为强调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对于国家土地的利用、所有和规划进行整治,从而使得每一块土地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为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
笔者认为,对于我国而言,其土地制度的根本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的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因此,在定义我国土地整治制度和实施时,一定要考虑到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基于这点,笔者对于土地整治定义如下:所谓土地整治,即通过治理和调整来实现土地利用的效率和公平性的制度和方式。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因此,土地整治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内容复杂,并且包含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刺激土地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的减轻土地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制约等负面影响,使得土地能够得以有效利用,并且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提高整个土地的利用效率[5]。
可以说,土地整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必然产物,是人们为了发展和生存,展开的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的一种实践行为。
2.土地整治的内涵和特征
土地整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具有极为复杂的内容,且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其有着极为多种内涵表现和鲜明的特征:
第一,土地整治的过程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而服务的,本质上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一种实践行为,因此,其必然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过程,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要求,客观现实和土地整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彼此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土地整治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于土地的立法和行政管理,而且也是覆盖整个社会各个层面,需要包括文化、经济在内的各种手段的支持,方能真正的取得相应的效果[6];
第三,对于社会和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土地整治的内在表现,是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下日益旺盛的赌徒需求和恒定的土地总量之间的平衡,在客观上无法增大土地总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
第四,土地整治可以最大程度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且有效的保护土地资源,因此,从本质而言,其追求的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从而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
第五,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土地国有这一我国基本制度所决定的,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处理土地整治中涉及到的经济和权益纠纷。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那么,有效的土地整治是难以的实现的,不仅土地的所有者会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无限制的掠夺式利用,且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极易受到他人的侵犯;
第六,土地整治行为具有极为鲜明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也是土地整治工作最为鲜明的特征,也是其最为本质的特点之一。首先,土地整治必须要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以政府为中心,涉及到土地管理、农业、区域经济、土地使用者切身利益等各个层面,因此,复杂性特点鲜明。其次,土地整治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着显著地长期性特征,只要人类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土地整治工作,可以说,土地整治工作会覆盖人类的整个历史时期[7]。3.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土地资源也有着不用特点,因此,各地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整治措施,具体而言,分为其中类型,详见表1所示。
表1
我国当前主要的土地整治措施
组别
土地整治方式
土地整治具体内容 迁村并点,通过搬迁改造,上海
“三个集中”
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逐步规模
经营集中。在保证基本农田建设的江苏南部和安徽东南部
“以农为主”
情况下,对于农村的田、水、路、林进行综合整治
安徽、山东、湖北某部
“农民住宅建设”
迁村并点,并且压缩宅基地,扩大耕地面积 主要是针对于山区土地的整治
对于工矿企业的废弃用徐州等苏北地区
“废弃地综合使用”
地进行整治,重新实现复
耕和重新利用
河北邢台
“圈城令”
限制城市的过度膨胀,保
证农业用地 此地区极易发生洪灾,因湖北、黑龙江、江西
“水灾预警措施”
此,对于移民的宅基地进行还耕,并且兴修水利
4.我国自然灾害总体情况和特点——以2014年为例 山东五莲 “小流域统一规划” 根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发布的信息可见,以2014年为例,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灾害的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逐年减轻;
其次,自然灾害呈现出“南涝北旱”的情况,受灾地区集中,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极大;
再者,地震活动程度不高,发生了14次5级以上地震和1次6级以上地震; 最后,台风活动的强度加大,对于沿海地区造成了极大地损失,如登陆福建的“苏迪罗”和登陆浙江并极大影响福建地区的“灿鸿”等。
从中可以看出,福州市濒临海岸线,且地处中国东南部地区,因此,极易受到洪灾和台风的影响,需要在土地整治中加以重视。
(二)福州市的自然环境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1.福州市概况
福州市是福建省省会,总面积约为1.19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的中部东端,其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之间。福州市紧邻台湾海峡,和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和宁德市相邻,东西最大横距长为12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到145公里。
福州市市区面积达到1786平方公里,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丘陵和盆地纵横的地理特点。福州市多山地和丘陵,其面积达到了整个福州市总面积的72.68%。此外,福州市处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东南缘,因此,从地理学分析,福州市地区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这一大地构造单元,因此有着近6条断裂带。
图1 福州市卫星遥感图
图2 福州市地貌测绘图
2.福州市当前土地资源和自然灾害情况
在国务院批复同意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确定了福州市的土地整治措施和政策,是福州市进行土地整治的依据性文件,确立了“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发展策略、“退二进三”的城市土地扩容工作、“空心村”治理等主要措施,以期最大程度的促进对于土地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根据福州市政府颁布的《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中相关数据表明,福州市全市土地总面积达到1215546.4公顷,其中,农用土地所占份额最大,达到了79.53%,总量达到9666732.4公顷,而建筑用地则为90414公顷,占土地面积总量的7.44%。其余158399.5为其他用地,占据总量的13.03%。
根据以上统计,可以看出,福州市土地资源的绝对值较大,但是平均值较小,且有着滩涂等大量的未开发土地资源,因此,实施土地整治就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福州市多降雨,且极易受台风的影响,尤其是台风季节,其约占全年雨量的27%~36%,且多是以雷阵雨和暴雨等剧烈的方式,瞬间降水量极大,极易产生洪灾。对此,通过《福州市志》和福州市气象局的相关统计可以看出,福州市最为常见,影响也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洪灾。此外,由于丘陵和盆地的地形和水流急、径流冲刷严重的闽江,以及洪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水土流失也是福州市当前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3.福州市当前土地整治措施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福州市的土地资源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因此,若想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福州市的土地资源,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土地整治措施。为此,福州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相关的土地整治活动。
首先,为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整体促进福州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福州市政府鼓励中小企业、制造业和有一定污染和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企业搬移到下属区县,并且从搬迁首付款、搬迁交地奖励金、搬迁改造奖励金三方面给予极大地财政补助;
其次,为了保证基本农业用地,福州市政府在《关于下达2014年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中决定,除了国家和省级的重点工程,全面停止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用地的申请;
再者,为了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对于土地资源的影响,福州市政府采取了多方位的土地整治措施。第一,对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村庄加大了综合整治力度,将极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土地(梯田、低洼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建设,如排水措施的修建、地面的加固等措施。第二,对于全市近500平方公里受到水土流失的土地进行处理和整治,例如退耕换林,并且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等。第三,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治洪灾,兴建了9个防洪堤岸、17个农村小型水电站和10个县级排涝系统。第四,加大对于土地资源执法的力度,试点设立“土地资源执法大队”等行政机构,保证土地整治措施的有效性。详见表2.表2 福州市当前的土地整治措施总结
组别 防洪减灾 执法力度 农业技术建设 易受灾农村建设 堤防工程 海堤及围垦工程 促进自然资源自我恢复
内容
9个防洪堤岸、17个农村小型水电站和
10个县级排涝系统 “土地资源执法大队” 排水措施的修建、地面的加固 防灾教育、水利工程等
闽江下游防洪堤、城区防洪堤等项目 9个区县的海堤建设,并进行滩涂开发 建成永泰县(国家级)和连江县(省级)
两个生态自我修复示范区
4.当前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福州市针对于自然灾害和土地资源进行了多方面的土地整治,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得不足和缺陷,对于福州市的土地整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继续加以解决。
首先,群众对于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完善的认识,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掠夺性和粗放型的开发。此外,许多人民群众的家庭建筑业忽视了对于自然灾害的重视,不符合安全要求;
其次,政府等土地整治的主体过于重视对于灾后的治理和对于灾害的应急预防措施,忽视了从源头采取土地整治的方式来预防自然灾害。例如,政府组织相关乡镇和农村在山地区域建设了相关的水利措施和退耕还林等来预防水土流失,但是,掠夺式的开垦情况依然存在,产生了“保护和破坏同步”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土地整治措施的效果,也产生了相应的隐患;
最后,土地整治部门和业务人员素质不足。当前,政府无疑是进行土地整治最为重要的主体,但是,其中专业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整治的人才较少,且缺乏相应的专业仪器,因此,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极大地阻碍;
(三)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文中,对于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获取最大的工作收效,必须对于其成因进行分析,而后采取科学、针对性的措施解决。1.认识不足
在实践中,认识不足极易导致许多问题和缺陷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平日里宣传的范围和力度不够,因此,包括政府部门、居民在内的社会主体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存在着极大地不足,且对于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2.财政和技术支持的不足
当前,由于意识的不足,以及政府单纯追求GDP这一错误的政绩观的影响下,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预防的各种措施和建设中存在着极大地不足,因此,相关的财政支持较少,这就必然进一步导致技术的缺陷和不足。3.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
从上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以土地整治来实现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局限,也是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体现。当前,我国经济虽然获得了极为迅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但是客观而言,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经济总量大而质量差。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初级的工业和粗放式的经营依然是当前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如果贸然进行彻底的转型,那么,必然会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在这种客观现实下,相关的土地整治工作和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自然会受到一定得限制。
(四)针对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对策与措施
上文中,对于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下文将根据这些客观情况,对于福州市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相应的思考: 1.发展和利用GIS等空间管理技术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发展力,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土地整治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应当积极地采用GIS等空间管理技术,来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进行,有效的发挥其在防治自然灾害过程中的积极作用[8]。
具体而言,GIS技术可以完善的构造出对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的数据库,从而使得数据库原有分割的局面得以打破,为土地整治工作和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方便快捷的平台[9]。2.将自然灾害的调查和成果融入到土地利用规划之中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铁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福州市历年的土地利用规划中,极少涉及到有关自然灾害的调查和影响的内容,这就无法对于实践形成有效的指导,急需加以改善和完善。3.加强教育和推广
当前,虽然土地整治工作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民群众对此的认识依然不足,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对于自然灾害的切实预防效果的情况依然存在。对此,政府部门应当提高重视,一方面进行相关的教育,一方面以经济奖励为保证,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防治进行有效的推广,以期发挥其最大的效果[10]。4.加大财政和技术的支持
有效的财政支出和技术支持和相关工作能够获得成绩的基础性因素,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于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技术和财政支出,从而将相关工作落在实处,避免形式化,真正的取得应有的效果,为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此外,应当加快对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建设,从而减少对于粗放式经营的依赖,从而使得相关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三、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以福州市为例,研究了自然灾害和土地整治的相互作用,并且分析了当下福州市自身的土地整治情况即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式必将日益明显,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大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的效率,并且最大程度的预防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建宁等.我国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现状分析.福州农业学报.2013.[2]霍原.我国土地整理制度的立法思考[D].东北林业大学.2014.[3]李汉敏等.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2.[4] Costanza R, Arge R, Groat R,etal.The values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 es and natural capital [J].Nature,2013,387:253-260.[5]Cary Coglianses.Social Movements, Law, and Society: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6]徐伟、王静爱、史培军等.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14,13(1):9~15.[7]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8]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研究的进展.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9] 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皖西学院学报.2014.[10] 杨华均.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西南大学.2013.致谢
随着这次研究的完成和这篇文章的创作,大学生涯也进入了尾声,回想过往,不由得感慨万千,论文写作过程的艰辛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神圣,也让我经历了一次考验与磨砺。我相信,经过这一次的艰难历程,我对学术研究己经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在此,首先对我的导师XXX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精心指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论文的顺利完成,凝聚着我的导师XXX老师对我的点滴教诲和殷殷关切,我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从论文开题、问卷设计、论文写作每个环节,XXX老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与有效的建议,对我论文的写作影响非常重要。
在此,我谨向XX老师表达最诚挚的谢意!最后深深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是您们无私的关爱、包容和支持,赋予了我坚强的力量,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再次对所有帮助我的、关心我的人致以最为真诚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四篇:“城中村”土地经营的探讨——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城中村”土地经营的探讨——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吴 凯1,郭建明2
(1.湖北省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武汉 430010;2.江苏省江都市建设局,江都 225200)
【摘要】武汉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与农业生产在用地上的矛盾进一步加强。经营好武汉市土地资产,需要通过转变土地利用观念,从武汉市存量土地入手,内涵挖潜。深化对“城中村”的经营,进一步优化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的用地矛盾。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土地经营;城中村;土地利用结构
Discussion about the “Villages inside Cities” Land
Management
——Take Wuhan Hubei Province an Example
WU KAI 1,GUO JIAN-MING 2
(1.Hubei Province Wuhan land transaction center, Wuhan 430010, China;
2.Jiangsu Province Jiangdu Construction Bureau, Jiangdu 225200, China)
[Abstract] Wuhan is being in the period of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ing the “rise in Central China strategy ”, the land us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further strengthens.Manage the city land property, which need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tilization idea, going into the connotation seriously from the city storage quantity land.We should deepen the management of “villages inside cities”, optimize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further, and enhance the intensification level of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As a result,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will be promoted and the land use contradiction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will be alleviated.[Key Words]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land management;villages inside cities;the structure of land utilization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及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逐渐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可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
在这一背景下,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用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使得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主要反映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同样也存在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随着国家战略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中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较大需求。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和基本条件,土地供应与保障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空间、潜力和方向,只有充分运用综合手段经营好城市土地资产,才能缓解当前的土地供需矛盾。
集约利用土地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城中村”作为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在中部地区众多城市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城市用地空间盲目以“摊大饼”的方式拓展造成的。武汉市是华中特大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支点”作用。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在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城中村”问题上本着“依法行政、有情操作、改制先行、改建跟进、统筹兼顾、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内涵挖潜“城中村”存量土地资源,取得了成效。
一、武汉开发“城中村”土地的重要性
(一)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提高城区土地利用效益,为城市的拓展提供空间保障
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供可持续发展途径
自96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于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实施以来,武汉市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城市建设与农业生产用地上的矛盾进一步加强。主要是由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进一步向中心城区聚集,城市持续发展面临着道路体系建设、环境保护、空间资源等方面的瓶颈,在未来二十年这一情况还会加剧。武汉市中心城区“城中村”土地面积相当于武汉市规划中2020年建成区面积的1/4,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30%,具有丰富的存量土地资源,大力推行“城中村”改造,挖掘“城中村”土地价值,对控制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②改变落后建设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武汉大多数“城中村”村民都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自己建设房屋,没
有社会化的生产和协作。其土地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与管理,造成土地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的恶性循环,既形成不了开发的规模效益,又破坏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性,从而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改变落后的建设方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品质
由于武汉“城中村”住房建设没有执行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水、电、气以及道路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城中村”不能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实施。加快“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生活环境品质。
(二)房地产管理的角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十五”期间,武汉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土地市场迅猛发展,楼市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泡沫”,市场直逼黄色警界线。于是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以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其中就包括加大闲置土地的整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盘活“城中村”存量土地,从源头控制土地,采取不饱和供地方式,形成卖方市场,影响房价的平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武汉市“城中村”土地经营实践
为配合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涉及村集体经济改制、村民户籍改登城市居民户籍、撤销村委会建立社区居委会、建立“村改居”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改造旧村湾为城市新居住区。一年多来,16个试点村完成的综合化改造所有准备,另有5个行政村自愿提前试点。为实现“村改居”工程的平稳过渡,充分体现土地资产价值,市国土资源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摸清武汉市“城中村”土地利用状况,显化土地资产
早在2002年9月武汉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就开展了全市城区“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以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城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为依据,包括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武昌区、青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全部范围和汉阳区、洪山区的一部分,共156个行政村和15个农林单位。调查范围内“城中村”土地总面积为22458.9公顷,其中农用地为15544.5公顷,集体建设用地6181.7公顷,国有建设用地581.4公顷。“城中村”总人口为170807人,人均耕地面积为399平方米,人均宅基地面积为246平方米。根据其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实地调查、数字化建库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信息库,绘制了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现状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图1)
同时,委托土地评估机构对试点的16个试点村中,选取其中四个村(江岸区红桥村、洪山区团结村、硚口区汉西村、汉阳区十里铺村)的土地进行土地评估和规划咨询,分别显化村民住宅、工业生产、商业及房地产开发等用地的资产量,分析其各类用地最佳利用方式,经过改造得以最有效使用的可能性、将来所能带来的收益和效用等,按城市规划要求提出模拟方案。土地资产的显化为政府制定改造政策,特别是“一村一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市场化配置土地资产,保障村民长远利益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举措,只有在法律制度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保障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有法可依。2004年9月10日,武汉市《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的意见》出台,各相关部门根据《意见》精神制定相应的政策。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广泛吸纳外地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和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关于“城中村”综合改造土地房产处置及建设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从城中村综合改造的原则、方案编制、改造建设方式、有关优惠政策、建设规划要求和审批程序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为彻底改变“城中村”面貌,与城市基础设施对接,该《实施意见》在土地利用方面体现了“转权让利”的思想,就是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转为国有。转权后的土地实行市场化配置,全部以项目捆绑、挂牌低价的方式出让,同时政府把大部分土地收益返还给改制后的“城中村”股份制组织所在区财政专户,用于“城中村”综合改造中基础配套建设。转权后的土地进入土地有形市场交易,这样不仅能使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指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同时还能保障村民的长远利益,以土地换发展。2005年10月18日以1.5亿元挂牌成交的武昌沙湖村,其改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图
2、图3)
(三)吸引开发商进行投资,拓展资金来源
改造“城中村”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在所有土地一级开发的项目中,“城中村”改造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以往“城中村”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都由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运作,耗资巨大。特别是在2005年国家为了平衡发展而再次展开紧缩调控政策,使得融资渠道变得困难起来。武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开发商、改制后的村股份制组织等资本主体来投资开发“城中村”,根据相关规定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开发的门槛。沙湖村土地一级开发内容的直接上市,打破了政府包办的常规,为今后的“城中村”一级开发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科学制定规划,实行“一村一案”
武汉“城中村”综合改造始终把规划作为改造的龙头,根据武汉滨江滨湖的地理特点和九省通衢的文化重镇区位优势,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在道路系统的改造、公共服务、绿化通风条件的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本着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突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局限,充分兼顾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案”。(图4)
“城中村”土地具有很强的资产价值,武汉市给“城中村”改造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城中村”存量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使村民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
附图:
图1.武汉市“城中村”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2.沙湖“城中村”还建用地规划方案总平面示意图
图3.沙湖“城中村”还建住宅户型示意图
图4.罗家墩“城中村”还建用地规划方案
图 4.1街道美化工程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 4.2道路畅通工程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 4.3绿化工程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 4.4还建住宅用地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新海,经营好“城中村”土地[J], 中国土地,2003-11
[2] 黄凯,城市土地经营的战略思考[J], 中国土地,2004-5
[3] 武汉市土地资产经营管理法规文件选编辑[M], 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2004-11
[4] 武汉市房地产年鉴(2004年)[M], 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2005-11
第五篇:金融专业实习报告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金融专业实习报告
——以中国工商银行
xx支行实习为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日 期: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报告摘要
本人于2014年x月xx日—x月xx日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支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专业实习。实习期间,在银行前辈们的帮助和指导下,逐步熟悉了所在工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并较为深刻地掌握了大堂经理的各项职责和相关技能,收获良多,将所学金融专业知识与银行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步入社会,投身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告简要介绍了本次专业实习的实习单位概况、实习目的和实习意义,并阐述作者作为一名大堂经理助理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支行实习的具体内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心得体会。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大堂经理、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目录
一、实习背景及目的································1
(一)实习背景···········································1 1.社会现状·························································1 2.个人情况·························································1
(二)实习目的···········································1
二、实习概况······································1
(一)实习单位简介·······································1
(二)实习岗位···········································2
(三)岗位职责···········································2
三、实习内容······································2
(一)实习过程···········································2
(二)实习内容···········································2 1.日常服务························································2 2.常规业务························································3
四、收获与体会····································3
(一)体验职场生活,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3
(三)培养服务意识,提升沟通能力·························4
(二)知耻后勇,从错误中成长·····························4
五、结语致谢······································4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习背景及目的
(一)实习背景
1.社会现状等
当今社会,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尺度,许多用人单位更是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优先录选的重要条件。因此,通过专业实习提升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势在必行。2.个人情况
作为一名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商业银行经院管理学》等专业课程,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对于银行日常业务活动也并不十分了解。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实习,对学校期间所学的各门金融学课程,特别是与银行业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增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实习,达到学校的社会实践要求,并在银行指导老师和前辈们的指导、帮助和教育下,熟悉工行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较为系统地学习银行个人金融管理工作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
3、通过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实习,学会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紧张的工作节奏,端正自我的学习及工作态度,为更好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定地基础。
二、实习概况
(一)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全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ICBC),成立于1984年,总部设在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北京,全面承担起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总资产、总资本、核心资本、营业利润等多项指标都居业界第一位,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实习岗位
中国工商银行xx支行 大堂经理助理
(三)岗位职责
作为一名大堂经理助理,具备优秀的服务意识和常规业务知识,协助大堂经理竭诚服务客户,协助客户办理基础业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是连结客户和柜台的良好纽带。
三、实习内容
(一)实习过程
1.进行岗前培训,了解银行基本业务知识,培养服务意识和从业礼仪。2.正式进入大堂实习,在继续熟悉银行主要业务的同时,协助大堂经理开展了相关工作。
(二)实习内容
1.日常服务
作为大堂经理助理,要具备优质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热情饱满,耐心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在客户进门后主动迎接,询问客户需求,耐心诚恳地对客户进行讲解和引导。
负责对本支行的利率牌、告示牌、意见簿、宣传资料、便民设施等物品的摆放和维护;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
维持正常地营业秩序,提醒客户遵守“一米线”;根据柜面客户排队状况进行及时疏导,减少客户等候时间;对于文化程度不高或身体状况欠佳的客户提供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帮忙填写汇款单、提醒叫号等力所能及符合规定的服务。
2、常规业务
指导客户进行办理银行卡、办理信用卡、办理网银、挂失业务、转账业务以及对公、个人业务凭证等银行常用单据的正确填写;
指导客户正确使用自动柜员机进行存取款等业务,在自助设施上打印存折收支明细、办理短信提醒业务、充值银行卡密码、缴纳交管罚款、激活网银等自助业务的办理,为他们节省排号的时间。
了解和掌握行内各种存贷款业务的期限和利率,了解金融理财产品的概况、具体功能、期限收益风险等情况,并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最适合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提供切实可行的合理建议;
熟悉常规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的具体流程,以便快速准确的回答客户关于银行相关业务的咨询,将其引导到相应的业务柜台,减少柜员工作量,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
四、收获与体会
一个多月的实习,虽短暂却十分充实,对于一个即将步入大四学年的本科生来说,这是求学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段经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帮助我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为将来的求职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收获颇多。
(一)体验职场生活,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实习之前,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大堂经理是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岗位,职责就是维持秩序和解答问题,不需要太多金融专业知识,一个月的培训和实习体验,我逐渐意识到了大堂经理这个职位的内涵及重要性。大堂经理是连结客户和柜台的良好纽带,一个优秀的大堂经理不仅能够为银行营造良好的环境,还能为客户排忧解难,听取客户的需求,引导他们到相应的柜台办理业务,提升银行的服务效率。由此我明白,任何一个微小的岗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求职时切勿眼高手低。
(二)知耻后勇,从错误中成长
作为一个刚实习的学生,我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比如指导客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户填单子时填写错误,或者对某项业务不太熟悉,无法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我觉得,犯错误并不可怕,不懂装懂才是最可怕的,遇到问题时要不耻下文,并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三)培养服务意识,提升沟通能力
在大堂工作的这一个多月,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对于客户的要求,要认真倾听,尽全力去满足,对于一些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要尽量帮其转达;对于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例如等候时间较长后要插队)的此类情况,也要耐心地向客户解释原由,用耐心、细心、用心服务客户。
这次实习也使我融入了新的集体,真正的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如何处理上下级、同事之间以及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相信在此之后我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好的与他人相处,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结交更多有才能的人士。
五、结语和致谢
在此,衷心地感谢中国工商银行xx支行为我提供的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银行职员,体验银行工作,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和成长。感谢银行各位前辈尤其是大堂经理对我的的指导与帮助,带我熟悉业务流程,耐心地为我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在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银行人严谨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令我获益良多。
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完善自我,学习更多的银行业专业知识,为投身于这个行业提升自身素质,为我国的金融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融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指导教师简要评语:
总评成绩:(百分制)
签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