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时间:2019-05-12 16:2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第一篇: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松溪县郑墩镇是个22000人的山区小镇,可民间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赣剧团转办的农民越剧团就有三个。郑墩镇党委和政府,抓住这一优势,在县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组织民间戏曲爱好者创办了南平市第一个地方戏曲协会,以民间戏曲协会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以弘扬民间戏曲文化为主打品牌,带动全镇宣传文化的活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上级党委、省市宣传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

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新机制,建好一支队伍

郑墩镇原有的三个业余剧团,除一个常年在闽西一带演出外,在家的两个剧团均是农闲演戏、农忙下田,管理松散,舞台设备老化,长期以来只能勉力维持。

针对这种情况,在市县宣传文化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对全镇的民间戏曲的演出团体、人才资源和舞台设备进行整合、优化,并吸收了邻近乡镇的戏爱好者参与,由原来的“郑墩镇民间戏曲协会”,升格为直接隶属县文联的“松溪县民间戏曲工作者协会”,壮大了队伍,扩大了影响。

同时,将原有的三个越剧团优化组合,成立了“松溪县民间越剧团”,直接隶属协会管理。协会与参团演职人 员签订了股份制办团的协议,按章程进行规范性管理经营,走产业化市场之路。剧团改制后,演职人员既当老板又是演员,风险共当利益共享,大大提高了积极性。他们积极筹集资金,购置一套适应中型演出的舞台设备,使演出条件有了大大的改善。从此,剧团不仅活跃在松溪城乡,而且北上越剧之乡杭州、宁波一带,南下龙岩、三明等县市,把既有古装传统大戏小戏,又有当代农村农民喜欢乐见的小品、快板、歌舞现代题材的节目,献演给广大观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有为有位,服务一个中心

郑墩民间戏曲协会以当地的戏曲文化开展为依托,始终坚持为党委政府、经济社会服务的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公益文化宣传活动。根据举办方的要求,针对内容意义、效应的重要性、时间性、紧迫性来创作和安排节目。自编自演的有小品、快板、舞蹈等歌颂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风尚的好人好事等多方位多素材剧目。充分利用庙会,乡镇墟日、节日庆祝活动,工程竣工庆典等机遇举办演出,宣传平安和谐社会建设、计生方针政策、生产知识、科普知识、烟田管理、安全用电等,每年共演出500余场次。节目多式多样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戏曲文化的丰姿和魅力,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响出了郑墩民间戏曲文化的品牌。

松溪县文联郑墩民间戏曲协会会长黄传贤,热心民间戏 曲等文化事业,只要哪个单位要自搞宣传演出,他就主动帮助策划及编排节目,从没讲任何工资报酬。2011年6月他带领剧团把乡村戏曲带走进了县电力公司举办的“国家电网”宣传活动,为国家电网树立了“你用电,我用心”的品牌意识。2010年被南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广电出版局、市文联联合授予“南平市公益文化明星”的称号。

三、龙头带动,打出一个局面

近年来,郑墩镇戏曲协会在市县文化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呈现出组织更健全,制度更严密,活动更普及的特点。

2011年,郑墩镇投资 元对旧会场进行修缮,为群众演出团队搭建演出平台。有了平台戏曲协会的排练演出有了地方,他们积极性更高了,隔三差五的就会为群众演出一场。渐渐地,看的人多了,学的人也多了。如今,郑墩镇学吹乐,学打鼓,健身舞蹈,成了时尚。他们自发办起民间管乐队、健身舞蹈队、女子腰鼓队等八支群众文艺演出团队,参与人数达300多人。

郑墩镇戏曲协会带动了群众的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培养了一批铁杆戏迷,每到晚上唱戏的、唱歌的、跳舞的,鼓乐声声热闹非凡,成为这里群众文化的一大靓点。戏曲协会成了为当地文化市场的龙头,他们除了自娱自乐外,还经常送进戏社区、进企业,并与周边地区城镇票友共办联谊活动,交流演出,足迹遍布全市及江浙等毗邻地区。郑墩 镇民俗文化逐渐被周边地区群众熟知和接受。

第二篇:桂阳民间花灯戏曲文化的传承人

民间花灯戏曲文化的传承人——王开任

发布时间:2016-11-17 浏览: 24103 次 作者:廖米米

璀璨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摇篮,它更在世界的艺术舞台独树一帜。“扬精华以炫耀兮、芳郁渥而纯美”,老祖宗留下的艺术瑰宝,戏曲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不同的地方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精神与灵魂,瞬间得到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主流.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传统戏曲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它渐渐被大家淡忘,取而代之是流行音乐的潮流。

如何让更多人爱上中国戏曲,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传统艺术,这始终是艺术工作者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如其名,早有所闻,笔者特意登门拜访这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人。为弘扬家乡传统戏曲文化四处奔波,人力物力给予大量支持!他就是湖南省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桂阳县开任民间花灯戏曲的传承人——王开任先生。王老生于桂阳燕塘,大伙儿称呼他“燕塘王”,我们就称呼“王叔”。

当我们的采访车临近开任民间戏曲剧团排练基地,王叔那张和蔼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给大家第一印象,王叔热情好客平易近人!年逾花甲的他,依旧容光焕发,谈笑风生,几十年的经商之道,风生水起。按常理说,王叔此刻应该在家无忧无虑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固执的他,带着家乡的浓厚情怀,偏偏对家乡的传统戏曲文化情有独钟。自信决定成败,强者的目光总是赢在起跑线上,雷厉风行的个性,练就一身胆,说干就干。

2016年5月份,王叔请来了八十八岁的族叔,桂阳花灯戏曲的泰山北斗王先龙老前辈,担任剧团的艺术指导!老人家不负众望,凭着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和超强记忆力,整理《下洛阳》、《苦茶记》等十多个戏曲内容,并改编成新的戏本,剧团组建以来,多次去县城各社区及乡镇免费演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欢呼与掌声!演员们都拿出绝手好戏,每一个熟练的肢体语言述说着优美的戏曲故事,个个演的惟妙惟肖有声有色!随着节目的高潮,人群接踵而至尽兴而归!为筹建戏曲剧团,便于演员的日常排练,在靠近县城的黄沙坪找了一间很大的房子作为剧团临时基地,王叔计划投资一百万,前期投入二十多万,给剧团每位演员购置戏服、演出道具、乐器,配备两台车接送各村里来的演员,还特意购买了一红一黄两条彩龙,添作剧团的“镇团之宝”,舞龙舞狮是中国特有的习俗,双龙戏珠喻意双喜临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彩龙进屋、全家享福”“龙头顶上一柱香、家中书郎进中央”“龙尾摆一摆、全家有钱甩”。

王叔的慷慨义举,对传统文化的热衷,对演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吸引了一大批戏曲爱好者投奔而来,他们自觉组织队伍,自觉排练,不计报酬,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阵势,由剧团最初组建的二十余人,增加了四十余文艺爱好者,且每天慕名而来人数有增无减,每个月的伙食费都近万元。按这样的发展速度,排练场地肯定小了。

一般商人的眼光都是以营利为主,但王叔此举确实让人匪夷所思。面对采访,王叔一一道来真情流露。一是为了打发时间,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二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传统的燕塘花灯艺术,有生之年,为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当务之急是希望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怎样把传统戏曲宣传出去,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传,如何让日落西山的本土戏曲文化重整旗鼓,迈向世界舞台释放光芒。凭一己之力有些力不从心,但我会一如既往再苦再累坚持我的梦想。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出谋划策、共商大计。

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离不开默默无闻的女人支持。站在一旁的老伴笑着对我们说,当初她是很反对王叔的,毕竟几十万不是小数目,何况是投资根本不可能带来效益的戏曲文化,甚至开玩笑说,如果老王选择戏曲,干脆两人离婚算了,话还没有说完,王叔当晚就一个人跑到乡下去,望着老王远去的背影,静下来想想,只要老王开心,钱财都是过眼云烟!

当结束采访即将离开时,剧团全体成员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双龙起舞,栩栩如生,彩龙腾云驾雾,不时上下翻滚,左腾右挪,时而高高跃起,仿佛直飞云端,时而快速俯冲,好像扎入深海,十分壮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现在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中国传统戏曲是千百年来无数艺术家精心创造和长期培育的多种艺术元素,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层精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

第三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按照市文明办《关于开展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们抽调3名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我县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文化工作,突出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出人才、创精品”为目标,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推动精品创作。支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社团,培养壮大群众业余文化队伍。筹建起武城县京剧协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书画家协会,使他们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加省、市“精品工程”评选活动,整合全县文艺创作力量,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化创作积累,创作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先后有6件作品获市级以上精品工程奖。

二是以弘扬时代精神,反映发展成就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艺会演、调演、展演和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文体竞赛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广场文化建设,组织人员对其分类指导,提升档次,丰富内涵,不断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力量,对我县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整理,鼓励民间艺术的创作和创新。积极开展“三下乡”特别是送戏、送电影、送书、送春联等文化下乡活动,培植农村先进文化示范点,推动先进文化向乡镇、村组辐射延伸。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广泛开展文化与企业联姻活动,确定运用全社会的力量办大文化的思想观念,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兴办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事业,促进了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健康发展。

三是强化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加强现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改造,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功能,进一步拓展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抓好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的软硬件建设,抓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组织好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推进党报党刊进村入户。组织开展了“读书读报、用书用报”活动,开办了公开栏、阅报栏、黑板报。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盗版盗印活动为重点,深入持久的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加强了对网吧、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监管,为城乡群众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经济发展条件制约,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基层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除城区有文化会堂、文化大厦等文化设施外,9个乡镇街文化站几乎没有活动场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本属于无专业人员、无经费、无设施、无场地的“四无”状况。村文化大院多为一院多用,且无一达到省颁标准,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或者说仅仅是挂块牌而已。

二是专业队伍严重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原81人的文化队伍现在仅有15人能工作,乡镇文化站无一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才流失严重,近十多年来文化系统没有一个专业人员进来,却有几十个人才流失,这里有大环境问题也有小气候的问题。文化系统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原文化馆、图书馆、书画院人员执行差额工资,评剧团执行差额补贴,电影公司属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目前,由于市场疲软,所有职工全部下岗待业,养老保险金及医疗保险无法缴纳。这严重影响了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并波及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社会文化活动资金短缺,图书馆没有一分钱的购书经费,文化市场管理无人员、无编制、无工资、无经费。乡镇文化站无一分钱活动经费,已经近于名存实亡;村级文化大院几乎没有活动,更是形同虚设。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和巩固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

当前各级组织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主要放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建设、农民的社会保障、非农就业等物质条件和经济利益方面,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各级组织对和谐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较少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深入地研究、落实农民思想道德、文明素养等教育工作,部分农民群众逐渐被一些低俗、落后、不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同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民群体中未能得到完全认同,未能真正做到尚荣、明辱、知耻,农村和谐文化的思想根基还未奠定。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积极引导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体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实现新崛起 建设新德州”的宏伟目标和伟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强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新崛起 建设新德州”目标的认同感、归属感,紧紧跟上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步伐;要努力引导农民群众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热爱德州,努力建设小康德州的精神结合起来,识大体,顾大局,团结一致,发奋图强,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继续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认识当前德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想、敢试、敢闯、敢干;要大力培养农村创新型领导和实用人才,带领农民进行创新实践;要进一步弘扬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开拓精神,崇尚绿色文明,追求创新卓越,努力开创“实现新崛起 建设新德州”工作的新局面。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积极发扬党的宣传工作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以主题宣讲、教育影片、案例解说专题片等农民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宣传形式,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农民群众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卫生、文明生活等良好文化理念、文明习惯的培养作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一系列如文明生态村创建、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工作的重点和评判的重要指标之一,充分发挥这些工作载体的作用。把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要目标和重要的工作抓手,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农民普遍的价值追求和自觉的道德操守。

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应切实发挥宣传工作主渠道和群众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承担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责任,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专栏、座谈会、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宣传能引起社会共鸣的典型人物及感人事例,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同时,要以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人们形成文化批判的意识,帮助人们分析判断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所源自的文化劣根性,从而提高群众的文化自省能力,夯实共同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二)、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抓紧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建设。各级财政预算应切实落实相关规定,确保相应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同时,以财政资金为主体,设立包括农村在内的“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建立文化专项活动保障机制。对关系到农民实际利益的有线电视、文化大院等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应尽早确定县、乡镇出资比例或补贴标准,尽快使各项建设落实到位,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2、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发展特色农村文化。要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挖掘、开发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特色民间文化形式和产品,在各旅游景点进行定点定时演出,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通过门票分成等方式,解决传统特色民间文化保护、发展的经费短缺问题,提高其知名度,拓展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创作更多农村题材文化作品。根据文化事业的特殊性,制定完善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培养和使用文学艺术等专业人才,并根据人才特点,制订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计划,加大资助力度,确保真实反映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应将各乡镇文化站全部划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保专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并根据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的实际,不拘一格,以“文体协管员”等灵活的方式,招录、培养一批农村文化专业人员,指导、帮助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缓解农村文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从而创作更多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村题材文化作品。

4、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农村文化。要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在各乡镇的文化资源,实现学校图书馆、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使各类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要引导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将文化团队的培养作为企业文化内涵发展的一个方面,将农村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的同时,宣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企业与农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形式,支持农村群众性文艺团体的发展,鼓励农村民间文化艺人和爱好者开展特色文化作品的创作、巡演,创新乡土文化内涵,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形式。特别是要针对农村文化的缺失特性,发挥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扩大文化传播的覆盖面。要积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农民需要、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坚持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共同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据调查反映,全县上下对如何系统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保障和促进文化建设的政策性规定较少,还未建立起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长效性的工作机制,没有明确统筹协调的工作部门。各级在相关工作的策划和推进过程中较少把具体工作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同农民思想观念的改造结合起来,甚至不少人还仅仅把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村级干部对文化建设更是缺乏认识,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而较少注重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和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为此,建议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正确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应按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不断循序推进。要把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作为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突出内容予以深化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村和谐文化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纳入其规划体系,并科学分解,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及相应的工作措施,保持相关工作的持续性,使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

2、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共同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协调、考核和监督机制。应明确县委宣传部或县文明办为统筹协调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或总协调单位,从而更好地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落实各项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重要举措兼容并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要将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相关目标、任务、要求的情况列入考核内容。由主管部门或总协调单位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加强专项考核和监督。各乡镇党委负责对村级和谐文化建设情况的考核与监督,从而建立起共同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

3、发挥党员、团员和各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团员和各级干部对先进文化理念的学习和培训,自觉地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为群众做出表率。广大党、团员和各级干部要带头倡导和谐文化理念,带头传播和谐文化思想,带头发扬和谐文化精神,带头参与和谐文化建设,从而真正成为构建农村和谐文化的中坚力量,更好地担负起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生态州建设

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生态州建设

——****局***“五五”普法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彝族、37岁、中共党员,1994年在云南省武装森林警察总队服兵役,1998年进入保护区工作,目前在**局资源保护科从事巡护管理和林政执法工作。

进入保护区工作以后,我一直在一线从事巡护管理工作,更多的时候,与社区的干部群众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从中,我感觉到自己许多的不足,面对群众询问一些相关资源保护的道理或一些法律问题,我无以应对,无奈只能回答“不能做就是不能做”。高高在上,以管理者自居,这样不能、那样不能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能服人。对比老同志,他们面对群众开展工作时少了呵五吆六和指手画脚,辅以耐心的解释和细致的思想教育,效果却大不一样。这说明我吃不透政策、缺乏业务知识、观念落后,和社区群众一样迫切需要从政策、法规、观念等方面再接受教育。我认识到只有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才能真正解决我的难题。

为此,我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掌握党的大政方针,提高业务能力,吃透林业政策法规,了解新的管理理念,在工作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依法行政、加强服务意识,才能有效的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水平,真正认识到宣传教育是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共识的重要基础工作。

管理局历来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对资源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为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工作制度,规定每年一月份为全区的资源保护宣传月,年均投入经费14万元大力开展公众法制宣传教育、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对内加强队伍教育强化队伍素质。

1十余年宣传工作实践,我体会到社区群众对资源保护工作由被动、理解到支持的渐变,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更多的群众也真正享受到了保护成果,开始真诚的帮助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使得资源保护工作具备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工作开展越来越顺利。

在贯彻中央“五五”规划部署中,管理局提出了“坚持法制和生态文明教育与保护区依法治理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我作为管理局“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全力投入到全局推进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中,为我局圆满完成“五五”普法规划,荣获州委颁发“‘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荣誉,作了部分具体工作。主要有:

一是深入领会《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精神实质,认真贯彻“五个深入学习宣传”任务要求和州委、州政府关于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保护区以资源保护为中心的特点,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局“五五”普法宣传工作规划》,明确了保护区“五五”普法工作“四个坚持”原则,即:坚持围绕资源保护核心任务,服务“生态立州”战略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广泛宣传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的原则,立足于保护区资源保护中心工作开展法律知识“五进”工作,即:法律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企业)、进家庭”活动,确保我局开展普法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落到实处。在推进各普法工作目标中,认真编制“五五”普法工作计划、完成自查报告和总结、五年工作总结报告等共21份,建立健全、规范整理“五五”普法工作痕迹档案274份,有效地配合了全区“五五”普法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是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扎实完成管理局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区

工作部署的具体任务:

(1)学习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云南省行政问责办法》、《四项制度》

充分认识实施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对行政部门接受民主监督、从严治政,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意义,完成领导交办的《公开服务承诺书》及《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和《政务公开指南》等编写工作,公开发布于西双版纳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增强面向社会公众的透明度,接受民主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推进。

(2)认真履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职责

认真学习贯彻《云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保护区行政管理法规。在上级法制工作机构和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履行对各级机构行政执法的及检查、监督职责。编制完成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组织保障制度》、《林业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领导监督制度》、《外部监督制度》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行政赔偿制度》七个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制度。坚持按季度定期开展或随机开展全区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规范执法程序、促进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档案卷宗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着力提升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和行政执法效率。

三是贯彻“七进”方针,积极投入各项宣传工作:

(1)认真完成内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任务。管理局历来重视职工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五五”普法期间共组织职工队伍的综合培训工作50余次,有效提升队伍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能力、水平。按照工作部署,全区干部职工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了《宪法》和一系列国家基本法规、行业法规知识,进行行政法规应用业务培训考核。作为局法制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我根据领导小组有关加强学法用法工

作成效的指示,认真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培训教材,并结合管理局资源管护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定不定期地开展学习情况检查监督,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2)在基层的宣传工作实践中,坚持每年参与资源保护宣传月、12.4法制宣传、6.26禁毒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大走访等宣传任务,宣传工作实践丰富。“五五”普法期间,参加了管理局组织的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30次,通过多样灵活的宣传模式,面对面向社区干部群众宣讲法律知识、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保护知识,加强社区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升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在历次宣传工作中,我与领导和同志们积极配合,认真完成宣传工作组织和保障任务,努力完成上级领导交办有关宣传工作的各项任务。

(3)在一线岗位工作十余年间,我充分利用自己在基层工作服务的实践经验和民族语言优势,与群众交流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群众宣传资源保护工作法规、政策,动员提高群众保护积极性,化解群众与保护工作间的意识矛盾。立足于法制、立足于群众、立足和谐稳定,坚持公平、公正地原则,严格程序、着眼帮教、处罚适度,经手办理的42起林业行政处罚案件,无一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取得了社区群众的信任和理解。

(4)积极开展新闻信息报道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各项工作的推进,适时地报道工作信息,“五五”普法期间共在各类新闻媒体和内部工作简报上报道工作信息48篇次。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已,端正工作态度、严守工作纪律,树立工作责任心,在巡护管理和林业行政执法管理岗位上踏踏实实履行职责。今天,我荣获“五五”普法先进个人的荣誉,这一荣誉是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晶,是对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五五”普法工作成绩的肯定。作为一名普通的行政执法工作者,我仅做了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和法制宣传普及的基础性工作,这离党和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党的领导下,与同事们一道,认真履职,踏实工作,为开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六五”普法工作新局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中原戏曲文化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8日讯 大河网-大河报报道:河南是戏曲大省,剧团和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新世纪10年,河南戏曲在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实现了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四连冠,扩大了河南戏曲在全国的影响力,河南戏曲创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期。5月25日,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月评沙龙”邀请文艺评论家和剧团管理者、剧作家、导演、演员一起针对“新世纪十年来的河南戏曲”进行了研讨,认为河南戏曲10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扭转不了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改变不了剧团在困难中挣扎的现实;戏曲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困境中一样能创造出希望和辉煌。

创作演出环境越来越严峻

河南省豫剧一团团长李道畅常年带团在戏曲市场上摸爬滚打,对剧团生存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

李道畅说,戏曲目前是在艰难中挣扎,困苦中前行,最大的功绩是使戏曲还没有倒下去。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影视剧发展对戏曲的压迫,观众的减少等等原因使得戏曲的创作和演出环境越来越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小环境上讲,戏曲创作与演出都有问题,观念陈旧,有些剧作脱离现实生活,尽管每年都有一些好作品出现,但满足不了戏曲演出市场的需要;戏曲的创作队伍已不再兵强马壮,作者的老化与流失严重;剧作的弱化,滋生了舞台大制作,加重了戏曲演出的负担;新创剧目少,风格样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作品。从大的方面讲,市场需求变化、媒体误导和部分领导者追星使传统艺术演出市场萎缩;文化环境的恶性循环带来部分观众群体的社会生活低俗化;少数专家、领导对戏曲现状缺乏冷静的分析,评论媚俗化、喜欢说大话;国家投入的减少使剧团生存状况贫困化;评奖泛滥引来创作队伍的浮躁;指导思想的混乱使剧团产生发展思路上的迷茫与异化。

精致化使戏曲变成了小文化

曾经担任过剧团副团长、主演、导演的李云说:戏曲的精致化使戏曲由大文化变成了小文化,受众面越来越窄。大制作大投入只注重外包装而不在戏曲本质原则下的创新上下工夫,使得戏曲产生了美学的混乱和哲学上的困惑。戏曲发展至今,距离戏曲本体越来越远。评奖变成了比投资的游戏,普通观众永远看不到评委看戏时的舞台阵容,观众还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吗?批评的失语使戏曲产生严重的自恋情结,话语权交给记者肤浅的报道和专家肉麻的吹捧,看着戏曲病得不轻,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逐渐“非戏曲化”

韩宇宏研究员说,从戏曲艺术本体角度看,表面的繁华并不能遮蔽戏曲衰微消亡的基本态势,但表层的繁荣也的确是事实。

韩宇宏说,戏曲的衰微态势可以用“荧屏化、自娱化、典雅化、名段化”来概括。戏曲的舞台演出日渐衰微,而荧屏上的戏曲尚能存在;商业性演出已极度衰落,而自娱自乐的戏曲活动不绝如缕;通俗大众性的戏曲在逐年减少,而典雅的新作倒时有所见;整台戏的完整演出越来越少,而名家名段尚时领风骚;各种行业的晚会、农村红白喜事中的戏曲演唱、戏曲茶楼是上述几种形式的混合物。

韩宇宏说,近年来的戏曲发展状况还可以用“单一化、碎片化、非戏曲化”来描述。“单一化”就是戏曲在呈现形态上越来越偏重于荧屏,艺术表达上戏曲的唱念做打功夫似乎只剩下了唱。在新编剧目中,现代戏自不必说,就是古装戏也很少表现其他功夫。“碎片化”就是整台戏变成了折子戏组合,折子戏缩成了唱段,戏曲表演也变成了演唱比赛。这样一来,戏曲变成了戏歌,也就是戏曲的“非戏曲化”。

文艺评论家刘敏言说,戏曲曾经是主流艺术,甚至是超主流艺术,但毋庸讳言,戏曲目前的现状不容乐观,鼎盛与辉煌已经渐行渐远。在电影、电视、网络占尽风光的时代,戏曲这种规范、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艺术,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中逐步淡化。

缺钱缺人才

河南省文联巡视员王洪应说,戏曲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最大最现实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人才从哪里来?排戏国家基本不再给钱,剧团排新戏就要到社会上找钱、拉赞助,演出市场越来越小,戏价很低,靠演出挣钱也仅仅是能吃饱饭而已。戏曲不景气,人才也断了,很多人改行去干别的了,很多戏校已经不再招收戏曲学员了。没有人才就没有好戏,没有好戏就没有市场,如此恶性循环,戏曲的前景能好到哪里去?

精品化是发展趋势 虽然大家都承认戏曲已经风光不再,但很多专家认为,戏曲目前还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

韩宇宏说,戏曲的态势是衰微消失,但其表层的繁荣也是事实。他用“六多”来形容河南戏曲的10年发展历程:评奖活动多,省级大赛从未间断,还有县级、民营剧团大赛,小梅花大赛,青年演员大赛等等;新创剧目多,参赛的剧目大多是新创的;交流活动多,不仅有海峡两岸的交流,还有赴海外的交流;戏曲电影多,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优秀剧目多,在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屡获大奖;戏曲电视节目观众多,不仅有《梨园春》,很多电视台都开了戏曲栏目。

韩宇宏建议,今后的戏曲表演团体应该分类:“非遗”保护传承的戏曲团体和适应某种宣传需求的团体,前者由国家养起来,其任务是“建设戏曲博物馆的精品”,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后者由宣传主体付费,排演宣传所需的剧目,可交与市场来调节。

刘敏言说:戏曲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会绵延发展下去。戏曲应该利用名角来打开市场。精品化与经典化是戏曲发展的趋势,戏曲的生存与发展,主要标志不是创作了多少部作品,而在于有没有观众认可的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力作。

特殊时期需要呵护

剧作家姚金成说,戏曲已经进入老年,这是大势所趋,戏曲面临种种困难,这是现实。戏曲正处在遗产的边缘,但还有一定的观众和市场,还没有到进入博物馆的时候。在文化转型期,不能轻易判断一种文化形态失去了价值。有危机是正常的,我们戏曲人要有危机感,要振作起来,使戏曲健康地进入老年。谈新世纪10年的河南戏曲,不能抹杀10年来取得的成绩。10年来,河南戏曲在全国的影响在增大,美誉度在增强,主创队伍显示了一定的活力和扩张性,很多剧团请我们的主创人员加盟,我们的剧目被很多剧种移植。河南戏曲还能感动观众,观众群虽然老化,但基数还不少,河南戏曲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刘景亮研究员认为,研讨河南戏曲,不能纠缠于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一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濒临死亡了。新世纪以来河南戏曲的成绩是显著的,在全国的影响力在加强;戏曲艺术活动比外省活跃,他们是很羡慕的;戏曲的生存环境比上世纪90年代有所改善;戏曲的创作形式、演出形式、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当然,戏曲还在危机当中,戏曲本身有问题,更是大环境的问题,现在的大环境不适合戏曲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戏曲人失去了自信,流行艺术的冲击使戏曲人失去了创作的标准,心态的浮躁和成本的提高使戏曲雪上加霜。特殊时期戏曲需要呵护,戏曲生不容易,死也不容易,大环境发生变化后,戏曲还会活得更好。

谭静波研究员自认为是“歌德派”,她认为,新世纪的河南戏曲是跨越式发展的10年,是河南戏曲艺术“新突破”、“新繁荣”、“新发展”的10年,戏曲作品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艺术观念等都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与突破。

前言:它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历经上千年生生不息;它曾是亿万人的感性生活的寄托与情感的沉醉之所,积淀着中国人的根和魂;在它那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最全面、最形象、最精美的体现。第一次赋予它“戏曲”概念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藉歌舞以缘饰故事,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制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宋元戏曲考》)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到中原,戏曲艺术就在这光照中萌芽。戏曲起源于河南,形成于河南,如今繁盛于河南,并从整体上影响着中国戏曲的创作与发展;中原戏曲种类之多、密度之广,全国少见。河南人爱看戏,爱哼梆子腔;戏曲是河南人与生俱有的精神基因,是河南人的生活方式。弘扬戏曲文化,正是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海德格尔曾说过:“只有当人有个家,当人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和伟大的东西产生出来。”让我们跟随专家,一起展开戏曲文化寻根之旅吧。

中原戏曲具有起源早、种类多、受众广、影响大等特点。“诸宫调”创始于开封,标志着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开始成熟的《目连救母》搬演于开封,北宋的杂剧也形成于开封。这些都表明中原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中原戏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民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徐光春

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戏曲源头在中原

作为世界戏剧史上独一无二的戏剧样式,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迟缓而漫长。它不似古希腊戏剧从一开始就轰轰烈烈登上人类文化的高峰,令千秋万世瞻仰遥想,却如涓涓细流绵亘久远,历经千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原始巫术用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大器晚成。

戏曲起源与中国古代乐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河南,从远古时代就有了人类居住生息,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可以说,随着中华民族的先祖在中原这块大地上劳动生息,音乐歌舞也就相伴而生了。此后,20多个朝代在中原大地建都,催发了戏曲艺术的长期繁盛。中国戏曲从起源到形成,都离不开中原大地的滋养。可以说,中国戏曲之根在中州。

姚金成(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东方艺术》主编):有人说,河南戏曲之起源,应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郑卫之乡”,溱洧唱和为其滥觞。民国时期的王培义据孟子“河西善讴”(河指淇河,今河南鹤壁)的记载,得出了“‘河南讴’之起始远在尧舜之时,即晚亦生自战国”的结论。其实,河南这块土地上的艺术萌芽比这还要早。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七孔骨笛,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犹能吹奏出动人的旋律。安阳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的刻有鼓、龠、舞的甲骨文,表明当时的音乐歌舞已达到相当水平;禹县(今禹州)出土的周代巫傩青铜面具,则无疑是戏曲脸谱的上古先祖。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已经是令人向往的歌舞圣地了。《诗经·宛丘》中宛丘山下那“坎击其鼓”、“无冬无夏”的民间狂欢,魏文侯“听郑卫之音,则不知疲倦”的痴迷,都让我们无法不去想象当时中原大地笙歌嘹亮、歌舞盈日的盛况。两汉是“百戏”领风骚的朝代,作为东汉京都的洛阳,其歌舞戏剧之盛不言而喻。河南新密汉墓出土的“宴饮百戏壁画”,洛阳出土的歌舞百戏陶俑,南阳出土的达百块之多的有关歌舞百戏场面的汉代画像砖等,都足以表明当时河南戏剧的普遍繁荣。而《北齐书》、《教坊记》、《通典》等多部史籍中记载的产生于隋末河内(今沁阳),广泛流行于唐代的《踏谣娘》,不仅有了人物性格、角色装扮、舞蹈动作,而且有了独唱、帮腔,已经使用了“代言体”手法。韩德英(河南省戏剧史研究专家):中原戏曲起源可追溯到夏启时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已有“求倡侏儒,而为奇伟之戏”(宋·高承《事物纪原》)的记载。更值得一提的是,“诸宫调”创始于北宋都城汴梁(开封)。诸宫调是由多种宫调组合成的—个完整的长曲,元杂剧的形成直接受诸宫调影响。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记载:“泽州有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颂之。”《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一节记载:“诸宫调本京师(开封)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说唱。”

而当时汴梁最有影响和深得观众欢迎的节目,要数瓦舍勾栏艺人们演出的杂剧《目连救母》。《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这是一个有相当高艺术水平的连台戏,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标志着戏曲的形成。从已出土的戏曲文物中,也可以说明宋代杂剧的昌兴和普遍流行,如1949年以来先后出土的有荥阳宋墓石棺杂剧图、偃师宋墓杂剧雕砖、禹县(今禹州)宋墓杂剧雕砖、温县宋杂剧雕砖等。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杂剧演员一般四人或五人,伴奏乐队多者五至七人,少者二人作演艺状。

郑传寅(武汉大学古典戏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继承宋杂剧、金院本、南戏和说唱艺术等成果的基础上,元杂剧出现。它标志着戏曲艺术的真正成熟。在灿若群星的元杂剧作家群中,“豫省亦颇不乏”(王培义语)有名的大家。知名的河南籍作家有郑廷玉、李好古、姚守中、赵文殷、赵天锡、陆显之、宫天挺、钟嗣成等。

被称之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就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著名剧作家李好古是西平路(今河南西平县)人。他写过杂剧3种。《录鬼簿》吊词说:“芳名纸上百年图,锦绣胸中万卷书,标题尘外三生簿。《镇凶宅》赵太祖。《劈华山》用功夫。《煮全海》张生故。撰文李好古,暮景桑榆。”还说他博学能文,腹内有万卷诗书,所作文字足以流传后世。《张生煮海》是他流传下来的唯一杂剧。这出神话剧具有强烈的反抗封建统治的色彩,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太和正音普》评说:“李好古之词,如孤松挂月,清秀优美,磊落不凡。”写出《看钱奴》的郑廷玉是彰德(今河南安阳市)人,他曾作杂剧23种,现存者6种。钟嗣成《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类,名次排在关汉卿、高文秀之后,位居第三。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其词“如佩玉鸣銮”。郑廷玉熟悉社会生活,洞察人情世态,作品题材广泛,对元代的社会生活、市井百态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描摹和反映,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被钟嗣成在《录鬼簿》置于“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之首的宫天挺是开州(今河南濮阳)人,他的杂剧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元代一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乔吉齐名;而写下传世之作《录鬼簿》的钟嗣成是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他在这部著作中记录了元代152位曲家的生平及其著作,为后世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其书体例,也有开创意义,在后世学者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河南的“中州调”,也是杂剧重要的腔系之一。

范红娟(中国古典戏曲博士、郑州师专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明代河南民间戏曲演唱活动十分活跃,乡村“春祈秋报”赛会活动多用戏曲。明后期,除了昆、弋、弦索等广泛流行外,以开封为中心的地区,兴起了俗曲、小调,如“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泥捏人”“鞋打卦”等。不仅一般平民百姓喜爱传唱,就是文人墨客街市闻之,也赞赏不已,称这些“出诸里巷妇女之口”的小曲,为“时词中状元也”。(明·李开仙《词谑》)这些俗曲、小调,为河南地方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时,朱元璋之孙、周定王长子朱有瞛在开封写出了《诚斋乐府》,收有31种杂剧,明·沈德符称其“稳惬流利,犹有金元风范。”明代河南还有一些传奇作家,如李先芳、卢楠、桑绍良、李雨商等。睢州(今河南睢县)文人赵陛对,也“尝为乐府小剧,以寄其愤”,影响颇大。

清代河南也出现了一些杂剧、传奇作家,比如陈天清、王髄、吕履恒、吕公溥、李树谷等。吕履恒,字元素,河南新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是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剧作家、方志学家。撰有传奇4种,今存《洛神庙》一种,是现存最早的豫西调剧本。此剧成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曾于杭州、宣化、湖南长沙等数地搬演。履恒工诗,著有《梦月岩诗集》20卷。时人王阮亭曰:“《梦月岩》诗高浑超诣,正以不甚似杜为佳。”;吕公溥是吕履恒之孙,主持荆山书院多年,著有《寸田诗草》,袁枚为之序,称其为“诗中雄伯”。作为当时著名剧作家,他有杂剧《弥勒笑》传世。该剧是根据张漱石的《梦中缘》改编成的梆子戏剧本,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明后期至清康乾时代,地方戏在“花雅之争”的铿锵锣鼓中纷纷登场亮相。弦索腔、锣戏、卷戏、梆子戏和昆曲、徽剧等数十个剧种,在中原大地争奇斗艳。当今河南流行的主要剧种和稀有剧种,或萌芽,或形成,或成熟,都在这一时期。

马紫晨(河南省著名戏曲史专家、民俗专家):仅从明万历之后的400余年间,先后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或流行过的各类戏剧品种即有近80个,其中戏曲剧种60多个,最终形成了以豫剧、曲剧、越调为主体,大平调、大弦戏、宛梆、道情、二夹弦、怀梆、四平调、蒲剧、豫南花鼓戏等多种剧种百花齐放的戏曲体系。目前,河南尚有35个剧种在活动或残留踪迹可查;16个剧种有专业剧团演出。2006年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是豫剧、曲剧、越调等10个剧种;2007年2月,进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除前述外,又有二夹弦、落腔、花鼓戏等12个剧种。其品种、数量均居全国各省前列。尤其是享誉神州的豫剧,从1984年起,在全国的专业剧团数量即达239个,流行区域则有22个省(市、区),包括上座率、经济自给率、从业人数和观众覆盖面等在内,当今的豫剧确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而仅有几十年历史的河南曲剧,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依其专业演出团体数量而名列全国365个剧种的第9位。石磊(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说豫剧是全国性的大剧种,一点也不夸张。上世纪80年代初,陕西、山西、河北、湖北、安徽、新疆、江苏、山东甚至西藏、贵州、四川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的豫剧团。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大的文化气候影响,豫剧的分布区域虽然有所萎缩,但其分布区域之广,专业剧团之多,观众覆盖面之广,目前在众多的地方戏家族中仍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就连宝岛台湾也活跃着一支国光剧团豫剧队。豫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远离其生存母体,而能在对她来说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台湾省存活了整整半个世纪之久,它不仅没有消亡、衰败,而且壮大发展,演遍了全宝岛,并于1997年演到世界三大洲的17个国家,这种奇特的艺术现象,在我国300余个地方剧种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是豫剧独有的骄傲,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现在正在梳理有关《海峡两岸豫剧艺术交流的历史与现状》的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到了不少的资料,其中有关台湾戏剧与中原戏剧与文化血缘关系的论述。比如作为台湾本土生成最古老的戏剧形式——南管、傀儡、皮影,此三者均源自宋代。特别是南管这种戏曲样式,从其曲牌结构、套曲结构、管门板眼以及乐器形制、乐队建制等,均与宋大曲有相似之处。而像傀儡、皮影戏,则是早年盛行于古都汴京的戏剧形式,宋室南迁时,随大批中原士族带入闽南,而最后辗转入台。台湾的古老剧种之一北管,与北曲杂剧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均属包括郑、汴、洛三大古都在内的中原音韵之正声。所以,在台湾戏曲史研究方面具权威信的学者、台湾大学的客座教授曾永义先生曾经说:“在台湾早期农业社会里深受欢迎的南管、傀儡、皮影及北管,若追本溯源,都和河南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

——中原戏曲以质朴自然取胜

“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诞生于中原大地的戏曲艺术,带着天生的民间性格,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无论是豫剧的激昂豪放、曲剧的清新柔美还是越调的苍劲沉雄,都渗透着中原人的群体性格,都关照着普通百姓的好恶爱恨,是世世代代中原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那一台台在全国赢得如潮好评的剧目,那如火如荼的戏迷演唱活动,那遍地开花的戏曲茶楼,那备受关注的“梨园春现象”,共同构成了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

魏明伦(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著名剧作家):不得不承认,在当今中国地方戏市场中,豫剧是个特殊的个案,不但在河南,而且在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市场。豫剧为什么在中国戏曲、中国戏剧甚至中国舞台剧陷入“台上热闹,台下冷清”这么一种现状的时候,还能有那么多以农民为主的观众?大概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河南戏曲与生俱来的草根性,如此家常,如此世俗,如此与生活不可分,那种热爱是骨子里的。我们一般认为豫剧很“土”,但那种土是一种大俗大雅。如果河南戏曲一直扎根民众,则未来生命力很强。

郑传寅:豫剧生机蓬勃,活力无限,信手拈来尽是自然口语,寻常琐事,沁人心脾。激动处掏肝剖肺痛快淋漓,深情处细说情真意笃。说它土,土得可爱,令人想紧紧拥抱,说它俗,却一点不空泛。豫剧的剧场规律不如京剧严谨,但是也因此不像京剧会受惯性套式拘束。我以为,豫剧的艺术不在于情节题材的花样翻新,观众要听的是最原始、最贴心的感情。

姚金成:河南人,因其性格开朗豪爽,故表达情感酣畅淋漓,大喜大悲,敢爱敢恨;因其固守“仁义礼信”的道德标准,故崇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戏剧结局。如《卷席筒》中苍娃的母亲做了坏事,连亲生儿子也不原谅她,而且还去替无辜的嫂嫂坐监。河南这块土地,因其文化底蕴深厚,其民间语言犹如经过千熬百煮的浓汤浓汁,朴素、凝练、准确、生动。河南戏,因把握住了平正畅达的民众心理,故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情感认同和“疯狂般地拥护”。无论是苦难年代还是太平岁月,在戏台与看台这块天地里,永远是骚动的海、欢乐的洋。对拥挤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他们精神的圣土、欢乐的殿堂,他们对戏曲有着近乎虔诚的热爱和依恋。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历了长期灾荒、战乱、贫穷的河南人,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坚忍、豁达的性格,因为他们在和自己血脉相连的戏曲中,找到了排解苦难、纾解愤懑、寄托情感、寻找快乐的途径。有如此“贴心”的戏曲伴随,再苦的日子也是甜的。

纪慧玲(媒体资深戏剧记者):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知道豫剧,第一次听到河南梆子的声音,王海玲一身喜红,摇摇晃晃坐在大花轿里活泼利落的形象还深印我脑海。我以为河南戏地方味儿就是这么足,这么地道,这么独树一帜。

戏剧学者汪其楣特别翻查了早期看戏笔记,温习当年回忆,还是觉得,即使同一戏码,比如《白蛇传》、《金水桥》、《奇双会》,豫剧的诠释都比京剧好。我主观认为,河南戏有浓厚的乡土味,生活气息,一直就是这个味道吸引人,让她与京剧一板一眼、大义凛然的气味不同。

范红娟:我的感觉,中原戏曲对中国戏曲最大的影响在于中原戏曲的世俗性,它影响着中国戏曲的基本品格和发展流变的基本走向。宋杂剧伴随着市井的喧嚣而繁盛。勾栏演出使中国戏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产生了商业化的戏曲演员,戏曲演员脱离了皇室贵族的豢养而和市民观众建立起一种商业性的经济依存关系。它导致戏曲走下神坛、迈出宫廷,走向市井民间。此后,世俗性一直成为中国戏曲的主流品格。即使是被称为“大雅之音”,常在小庭深院中演出的昆曲,也一样由于其叙事性和传奇性而被涂抹上一层俗世的油彩,这不能不说是来自于中原文化传统的哺育。至于各类地方戏曲词的俗俚化、音乐的民歌化、表演的身段化,无一不承袭着中原文化的世俗性色彩。

石磊:大凡一个民族艺术品种的诞生,与它植根于这个民族群体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地理环境之上的群体意识、群体性格、习惯,特别是民族群体的文化,包括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定势,有直接关系,蕴藏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现在,面对大的社会环境,戏曲艺术的走势趋于瓶颈,一些人的视线,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视线淡出了这一艺术品种,但这完全不代表它真正价值的消失。尤其是我们河南地方戏(包括一些稀有剧种),它所富含的诸多历史文化信息、它所具备的审美价值是其他包括号称“国粹”的京剧艺术在内的诸多地方性剧种所不能代替的。面对着这样厚重的河南戏曲文化资产,如何去保护、保存、传播、开掘和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戏曲艺术工作者眼前的问题。尤其是面临着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艺术“同化”现象,人们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不断增强,人类如何正确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适应、去发现,而不是去扭转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如何使作为艺术商品的戏曲艺术根据它自身在文化市场的运作中所得到的种种信息反馈去调节、完善、革新自己原有的步伐;既使这些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珍贵遗产保存完美无损,又不使其沦为博物馆藏品,这是积自上世纪发生在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运动至今的近一百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是人们在今后的戏曲改革工作中首先应该严肃考虑和面对的问题。用口来醒事

拿戈去惊人

——关注现实、惩恶扬善的中原戏曲基调

“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明代高则成《琵琶记》开头的话点明了中国戏曲的精神。而河南由于长期以来久居全国的政治中心,加上儒家哲学中重政治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因而造就了中原戏曲自觉的政治意识、时代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在贴近现实、惩恶扬善这一点上,中原戏曲显得坚决彻底。尤其是豫剧长期以来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调,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唱红了大半个中国,甚至影响波及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世界。三国、包公、杨家将、岳家将等历史故事被改编为中原戏曲优秀剧目后,久演不衰,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宝贵财富。

杨兰春(著名剧作家):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朝阳沟》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七天里连写带排就上演了?”我觉得跟我在登封市大冶镇曹村一带的生活经历有关系。1945年,战争时期,我在那儿亲眼看见当地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更看到他们与八路军的鱼水深情和血肉关系。1957年,再次回到曹村,和老乡们朝夕相处。当地有老农民对我说:“老杨,你说这新社会,谁家的孩子不念两天书,谁家的姑娘不上几天

学?读两天书上两天学都不想种

地了,这地叫谁种呢?哪能把脖子

扎起来?”我觉得农民说出了一个

真理。那时正是党号召城市青年

上山下乡,我就抓住了这个主题:

城市知识青年王银环下乡与劳动

人民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什么在1958年“大跃进”背景

下写出的《朝阳沟》到今天还有生 命力?我觉得它基本上是从写人

物出发,用唱词来表现各个人物的真实情感,刻画出有性格、有灵

魂的活生生的人。因为贴近生活,所以容易为观众接受。

石磊:说到中原戏曲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我想以樊粹庭的戏为例说明。中原戏曲经历了三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戏由乡村草台向城市剧院扩展,一批知识分子进入戏曲领域,对梆剧艺术品位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樊粹庭为陈素真创作的《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柳绿云》、《萧壤恨》、《涤耻血》、《女贞花》等剧。作为河南近代戏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樊粹庭用眼睛观察生活,用笔反映生活,在其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具有我们中华民族心理特征、性格特征和民族气质的人物。他一生创作剧本60余部,人称“樊戏”。由于他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故其剧目多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多反映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由于他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对女性心怀同情悯恤之心,故多描写受压迫、受污辱最甚的中国古代妇女;由于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故其剧作近贴时代脉搏。“樊戏”是最底层的艺术,是愤怒的艺术,更是时代的艺术。不同时期的河南戏能风靡全国、历久弥新的魅力正在于此。

下载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弘扬民间戏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戏曲教育。文化、)

    摘要:戏曲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以西化为主的文化转型之后,急需进入普通学校,以免使我们的下一代忘却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为振兴传统文化,从形体的规训入手是比从唱开始远更有效的方......

    民间戏曲祝寿台词参考(5篇材料)

    三十三重天上天 白云之中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变 只怕凡人心不坚 三十三重天上天 白云之中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变 只怕凡人心不坚 各位观众真光彩 为菩萨高高兴兴做戏来 祝愿......

    多元文化促进区域校园文化建设

    多元文化促进区域校园文化建设 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着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其核心是以精神文化档次的提升,引领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并将这......

    加强县域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和谐发展

    加强县域文化建设 促进文化和谐发展 市文化局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荐五篇)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

    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廉政建设(共5篇)

    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廉政建设 关于孝道文化,我们不能只把它狭义地理解为孝敬父母。孔子曾说“夫孝,始于事亲”,意思是说,人的孝,初始的境界是对自己的父母孝顺。他还说“终于立身”......

    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优秀范文5篇]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教师文稿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湖北麻城 陈昌学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

    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红塔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红塔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摘 要: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红塔区农村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