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省煤炭经营企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工作总结
XX省煤炭经营企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工作总结
我委对“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煤炭经营企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规划》以来,全省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和煤炭经营企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工作进行了总结。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XX是经济大省,煤炭需求旺盛,是全国煤炭外购最多省份,煤炭经营活跃。“十一五”期间我省煤炭消费不断增长,2006年以来,我省煤炭消费量依次为17720、20030、21360、22500、24500(预计)万吨,而我省煤炭产量年均保持在2400万吨左右,煤炭自给率10%左右,2010年从外省调入煤炭超过22300万吨,外省调入占全省煤炭消耗总量91%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煤炭经营企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炭经营监管实施细则和煤炭经营企业合理布局规划制定等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运行„2006‟824号)要求,我委立即布置各市做出各地规划,并认真调查研究,结合XX的实际情况,在各市规划的基础上拟订了《XX省煤炭经营企业2006-2010年布局和调控规划》。
二是合理布点。根据我省煤炭主要消费在苏南地区、煤炭运输主要靠水运(海进江、长江、运河)及煤炭集散地等特点,煤炭经营企业向煤炭用量大的苏南地区和徐州地区倾斜。这几年在煤炭经营企业的动态情况看,规模企业总量及布局基本合理,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的煤炭稳定有序供给。
三是控制总量。2005年,我省共有煤炭经营企业3650家,煤炭经销量1.4亿吨。为了保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我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煤炭法》、《煤炭经营监管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煤炭经营企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规划》要求,坚持培养专业化、规模化企业,通过年度检查,淘汰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差的企业,到2010年,我省有煤炭经营企业3460户,比2005年减少了200家。
四是优化结构。2005年底全省有300多家煤炭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达不到规定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全省煤炭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都达到了要求,其中1000万以上由 560 家,500至1000万由 1319 家。目前煤炭经销量在50万吨以上的煤炭经营企业达127家,10万至50万吨的达560家,5万吨以上达1375家。大大优化了企业结构。
从上述看出,我省在煤炭消费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煤炭经营企业数量保持基本稳定,基本做到了专业化、规模化,全省煤炭市场秩序规范有序,有力保障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
二、煤炭经营监管工作概况
(一)监管机构设置。
我省各市、县均设有煤炭经营监管部门。尤其是在2010年我省市、县机构改革中,我委加强与各市沟通,要求上下对口。现市煤炭经营监管职能全部调整到经信委,并设置了专门的煤炭管理处室,改变了之前各市煤炭经营监管职能分别设发改局、经贸委、贸易局、物资总会等不同部门的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全省煤炭经营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为保证煤炭经营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省财政还设立了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煤炭经营许可证审批及市场监管、执法等。
(二)监管制度建立。
一是成立煤炭经营资格审核管理工作小组。由我委和各市煤炭经营监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以规范煤炭经营资格审批工作。二是制定实施细则。为加强全省煤炭经营监督管理,规范和维护煤炭经营秩序,根据《煤炭法》、《行政许可法》和《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5号令),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及各地意见,制定了《XX省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实施细则》。三是坚持每年召开二次以上全省煤炭经营监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研究布置全省煤炭经营监管工作,并对全省监管工作小组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全省煤炭经营监管水平和监管人员素质,确保煤炭经营资格审查、监管质量。四是实施阳光行政。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推行网上审批,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煤炭经营企业结构调整工作措施
(一)开展煤炭经营资格证年度全面检查。从2005年开始,我委根据《煤炭法》和《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要求,开展全省煤炭经营资格证年度检查工作,在强化煤炭经营监管工作的同时,促进煤炭经营企业结构调整。
一是严格按规定开展年度检查工作。每年1至3月,我委对年度检查工作范围和分工、时间、内容、需申报的材料等进行部署,各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年度检查合格的统一由我委在其煤炭经营资格证副本上加盖年度检查专用章,对年度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取消其煤炭经营资格。
二是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确保年检工作质量。采取分级负责制度,由各市煤炭经营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煤炭经营企业年检资料的收集汇总、核实,对企业上报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负责,并提出年度检查初审意见。我委负责对各市上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由各市函告本地工商管理部门在其营业执照年检时取消煤炭经营项目。
三是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在年度检查过程中重点核查企业的煤炭经营规模,购销渠道;有无伪造、出租、买卖、转借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代开发票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无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哄抬价格、偷漏税款行为等方面。并在年度检查通知中明确取消煤炭经营资格的9种情节。对基本合格的企业督促整改,在督促整改并经再次审核合格后加盖年度检查专用章。为了掌握企业煤炭经营情况,我们还要求企业必须送审煤炭进货增值税发票原件或煤炭进货发票抵扣联原件。
“十一五”期间,我委每年通过年度检查,淘汰煤炭经销规模小等不符合专业化、规模化要求以及有违法行为的煤炭经营企业250家左右,为专业化、规模化的煤炭经营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促进了全省煤炭经营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二)严格审批制度,把住准入关。一是以《煤炭经营监管办法》为依据,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申报企业从营业执照的真实性,储煤场地设施的可靠性,购销渠道的合法性,煤炭计量、检测的完备性,储煤场地证明的有效性等方面逐一审核,把审核书面材料与现场勘察结合起来,保证煤炭经营合格企业的质量。二是合理提高煤炭经营企业准入条件。逐步提高注册资本,特别强调需要有效的符合环保要求的储煤场地证明和有效的煤炭计量、质量检验证明,新增加的煤炭经营企业原则上注册资金达到500万以上。常州市从2007年起所有煤炭经营企业都达到了500万以上。优先发展专营煤炭的大型经营企业,优先发展具有独立拥有符合面积要求的储煤场地和煤炭计量设施、符合标准的煤炭质量检验设施,配备经专业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书的煤炭质检专业人员和计量人员的企业。
(三)严格煤炭经营资格证到期延续审查。2010年,我省有大批煤炭经营企业煤炭经营资格证有效期届满,我委积极组织开展延续审查工作,制定办法,严格审核。凡拟继续从事炭经营的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延续申请,煤炭经营资格审查监管部门按照新准入条件及有关要求对其进行全面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换证,达不到新准入条件和要求或者有效期届满未及时申请延续的不予延续换证。
(四)强化煤炭经营日常监管。将煤炭经营监管工作重点由审批设立新煤炭经营企业,转到全面加强日常监管上来,强化煤炭质量监督管理,维护煤炭经营正常秩序。
一是加强变更管理,规范申报材料,严格对企业变更申请的审查,禁止同时变更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储煤场地等事项,避免出现买卖、出租、转借煤炭经营资格证等违法行为,原则上二年内不得变更。
二是网络监测煤炭经营企业经营情况。2010年开始,我委建立了全省煤炭经营企业煤炭地区间调入与调出统计网络系统,对全省3000多家煤炭经营企业、2000多家5000吨以上用煤企业实行网上月报制度。及时监测煤炭经营企业经营情况,了解我省煤炭消费量、来源及运输方式。
三是推进储煤场地环保建设。我省有各类储煤场地894个,煤炭储存场地在存运中转过程中给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此,我委把全省储煤场地的布局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煤炭经营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国土、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引导储煤场地向集约化、规模化、环保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在煤炭经营资格证审批过程中,加强储煤场地环保条件审查,引导储煤场地环保化。鼓励各级政府根据各地特点,在铁路、沿海、运河、长江沿线规划建设一批服务功能好、环保设施全、技术水平高、能适应用户需求集配煤、清洗、精加工的煤炭储备中心。
四是加强引导,发各市行业协会作用。指导和支持各类煤炭经营企业积极组织煤炭资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煤炭质量,促进煤炭稳定有序供应。引导煤炭经营企业诚信经营、提高素质。南通市专门制定了《南通市煤炭经营企业诚信经营等级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了相应等级所具备的条件,考核标准为“三经营一管理”,即规模经营、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和企业管理三部分。
五是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各市主管部门工作组成员作用,按照法律规定,我委委托各市主管部门行政执法检查,没有成立执法队的地区,联合工商、公安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检查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煤炭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责任制” “行政执法公示制”等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使得执法责任明确,执法行为合法,执法监督健全,“十一五”期间,我省查处几百起案件,且没有出现行政诉讼。(X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供稿)
第二篇:企业煤炭经营情况自查报告
企业煤炭经营情况自查报告
平罗县荣泰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平罗县原经贸局多次论证,于2004年3月19日批发了平经贸发[2004]63号文件项目立项精神实施的。总投资为220万元,年产精洗煤10万吨,产值1200万元,利税128万元的计划项目。但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多方调研市场情况,扩大了建设规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时”的要求组织施工。切实做好施工、生产等方面工作。同时在2005年12月份也取得了平罗县环保局(2005)123号环境保护立项的批复,在2005年2月份就申报工商部门进行注册,更名为“平罗县荣泰煤业有限公司”。
一、煤炭经营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
在煤炭经营过程中,购销情况其本上采用签订合同的形式进行购销。在合同执行方面,我们相互信任,严格履行合同的条款,执行情况良好,从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合同纠纷。我公司信誉良好,无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数量短缺、垄断经营、哄抬价格或低价倾销等不良现象,从未发生过因合同方面投诉情况,也未受到任何部门的处罚。
二、煤源、销售方向及运输方式等情况
煤源的采购方面主要来源于石炭井二矿、乌海、甘肃的天祝矿等。通过这几年的经营,公司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特
-1-别在采购方面,采购不到质优价廉煤源,你的效益就很难保证,再加上市场的竞争力也非常激烈,价格时时在变换。特别是今年的金融危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压缩开采,合理化开采资源。特别是煤资源要有规模的深加工,科学化使用。所以在此情况下,关停一些煤矿,使公司今年的原材料比较紧缺。因此,公司配有一名专职购销员,调研行情,搜集信息。产品是根据用户需要的指标组织生产,主要销往内蒙电厂、乌海市焦化厂、宁夏吴忠冶金厂、石嘴山等地焦化厂和当地的焦化厂、小发电厂等。
通过几年的经营,公司在销售方面做了很全面的分析,在2008年没有签定过多的稳定合同,因为销售市场也是变幻无常,大多是随市论价,随货论价,随行论价,基本上都是购货方自备运输---汽车运输。
公司自投产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经营宗旨。
三、企业经营设施、储煤场地情况
公司现有两套洗煤机,分别是6.0、2.8平方米跳汰洗煤机,办公室5间,职工宿舍、食堂、化验室6间,库房、磅房、车库、锅炉房等6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装载机一台、循环澄清池五座,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储煤大棚一座约2000平米。小轿车2辆,机房7间占地面积300平米,自购电子汽车地磅一台。今年又增容一台100千伏安
-2-变压器1台,深井1眼。储煤场地是公司立项时就征用11495平方米,使用期40年。同时在今年公司又扩征3000平米场地,这样公司的储煤场地约在1万平方米,现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相关手续齐全。
四、煤炭计量和质量检验设备配置情况
计量、质量检验设备也是完全自备,计量设备是公司从银川旺源衡器厂购买的一台SCS-100型汽车电子衡,年年由平罗县质量技术是监督局进行校验,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在使用中从未出现与计量不一致而产生的纠纷。质量检验设备是公司一次性从河南省鹤壁市鑫科技术有限公司购买的全套化验设备。主要有:全自动一体定硫仪、箱型高温炉、粘结指数测定仪、电子天平、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制样机等其他配套设备。
今年我公司又增加一台粉碎机、箱型碾磨机。同时又配备一名专业从事煤炭行业的化验员。在日常工作中,公司要求定时中常规模化验,定期大常规化验。对洗出的精煤定时采样,两小时出一次化验结果分析,并报送有关领导和洗煤机操作人员。并定期对同一煤样交由市中心化验室化验,与公司的化验结果进行对比,以提高化验数据的准确性。经过多次化验对比,数据基本一致,准确度良好。我公司对购进的原煤,先到煤矿取回煤样化验,再到市中心化验,也基本一致,才定购合同,再进货。通过我公司自查、计量、质检
-3-都是良好的,能达到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五、环保措施实施情况
公司在建设期就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的规定进行实施,即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建造五座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废水循环池,对废水进行循环澄清再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环节均安装喷水装置,从而降低了粉尘的污染,对生产噪音最大的风机安装消声器,降低了噪音的污染。今年国家对环保治理抓的非常严,我公司也响应这一号召,在今年扩建的同时,特别对环保治理加大了投入,建造2000平米的储煤大棚,投资67万元,加高了围墙,把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隔离。购进的原煤浇水后打堆并加盖沙网堆存。墙体统统进行穿衣戴帽,进行了粉刷。通过几年的实际应用,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未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并通过平罗县环保局的多次抽查。今年石环保局、区环保局的重点检查,对我公司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六、煤炭购进量、销售量、期末库存量情况
今年的原煤购进在上半年情况比较好,基本上购销两旺,下半年的情况不容乐观,又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7-8月份原煤涨到800元左右,9-11月份原煤基本采购不上,精洗煤也是同样。7-8月份1000元左右,9-11月份一下降到500元左右。当然国际的大气候所变幻,国家的宏观调控,-4-但公司采取了其他措施,提高了销售和利税,搜集了周边煤场的煤矸石和洗精煤没有价值的次品原煤,再采购些质差价廉的风化煤给附近的几家小发电厂生产、加工配制电煤利润也是很可观的。总的今年共购进一切原煤28.7万吨,销售产成品煤19.40万吨,期末库存原煤2109吨,精煤500余吨。
七、煤炭分种类购进、销售价格情况
公司今年购进原材料主要以烟煤、精洗为主,主要有四种:(1)含硫低、灰分低、价格较高、回收率高;(2)含硫较高、灰分也较高,价格低、回收率低。生产这样两种煤进行配置,客户所需要的指标煤,主要用于工业、冶金用。(3)没有标号的风化煤和质差的煤种;(4)煤矸石、中煤加工配置,主要用于小发电厂用。工业用煤上半年均在400-500元,下半年从5月份就在800元、900元、1100元、1200元之间,电厂用煤销售价格在100元左右。
八、煤炭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情况
今年我公司虽然遇到很多对企业经营不利的因素,但公司的销售量、销售收入及利税还是非常的可观的。分别为:销售量19.4万吨、销售收入5649.4万元、利税623.3万元,说明公司老总通过几年的经营积累了很多经验,在金融危机的大冲击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
九、依法纳税情况
公司主要负责人一贯对国家的税收非常重视,按照税
-5-规、税法足额计提、足额上缴。从未有偷税、漏税现象发生。从财务角度按照税种、税率月月计提入帐,从未拖欠过税款。年年税务检查机关进行稽查,都比较满意。
十、接受过执法部门的检查、处罚情况
公司自投产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的经营宗旨,严格遵守国家在煤炭经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配合工商、税务、物价、质监、环保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全年未出现违犯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的情况。
回顾过去的一年,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发展,管理规范、设备齐全、规模到位,是一家遵纪守法的煤炭加工企业。但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信息撑握不及时,造成生产时有停产现象,职工技术操作水平和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公司要加强管理待向高层次发展。在资金方面时有资金短缺,流转迟缓现象。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公司要在这薄弱的环节上狠下功夫,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平罗县荣泰业有限公司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三篇:肇源县2006—2010年煤炭经营企业、型煤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及总量调控规划
肇源县2006—2010年煤炭经营企业、型煤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及总量调控规划
根据省、市对煤炭经营企业、型煤加工企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要求,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煤炭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规划:
一、我县煤炭市场的发展思路及主要目标
1、主要思路: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我县港桥建设为契机,以县内市场为主,积极扩展埠外市场,鼓励市场竞争,引进煤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合理布局,注重环境保护,支持扶持进行煤炭深加工企业发展,强化市场监管,规范企业行为,使我县煤炭市场形成一个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新的市场格局。
2、主要目标:
(1)煤炭经营企业2006—2010年总体调控到44户,现有煤炭企业35户,计划发展9户。其中批发企业8户,年经销量80千吨,零售企业30户,年经销量100千吨。共计180千吨。在主城区计划发展3户,由于主城区位于松嫩两江左岸,水路运输煤炭条件十分优越,运送的煤炭除供应主城
区外,还成为煤炭销往肇州、大庆等地的中转站,此外,由于大企业的入驻,煤炭的需求量猛增,如玉丰公司年加工50万吨玉米需用煤炭2.5万吨左右;新站镇发展3处,新站镇位于县境的西北部,总面积338.59平方公里,人口42685人,下辖10个村、35个自然屯,由于新站镇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加之新站铁路货运站的提档升级,增加了煤炭的运输量,新站已经成为煤炭运输的中转中心,辐射到附近的几个乡镇,新站镇是我县粮食加工销售的中转站,粮食加工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据统计,新站镇烘干塔的数量从去年的5户增长到现在15户,现有的几户煤炭销售企业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茂兴镇位于县境的西部,距主城区50公里,总面积212.9平方公里,人口24765人,下辖11个村、37个自然屯,由于此镇目前无一处正规的煤炭销售站点,规划设立1处煤炭销售企业;义顺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主城区64公里,总面积269.36平方公里,人口21643人,下辖10个村、34个自然屯,由于大庆肇源皮革城落户义顺乡,而且此乡目前无一处正规的煤炭销售站点,为方便招商企业就近购买煤炭,降低成本,规划设立1处网点;福兴乡位于县境东部边陲,东临肇东,北界肇州,距主城区52公里,总面积109.63平方公里,人口21037人,下辖11个村、44个自然屯,在县政府鼓励发展畜牧业政策的引导下,福兴乡的养
鸡农户已发展到235户,加大了对煤炭的需求,此乡目前无一处正规的煤炭销售站点,规划设立1处网点。
(2)型煤加工企业2006—2010年总量调控规划到8户。型煤加工企业现有4户,经营规模都在1千吨以上。计划发展4户,主城区2户,新站镇2户,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不仅要增加4户型煤加工企业,而且力争在现有的煤炭经营企业中增加经营范围,增添型煤加工项目。
二、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完善现有煤炭经营网点。
1、进一步完善现有营煤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场容场貌、经营质量、服务水平达到规定的标准。经营规模达到省、市的要求标准。
2、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的非法活动,煤炭市场要杜绝无证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缺斤少两、亏吨减量、掺杂使假、低价倾销、偷逃税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鼓励发展环保型煤炭深加工企业,鼓励煤矿企业进行直销。
按照环保的要求,提倡鼓励经营生产洁净煤和型煤加工企业,凡具有营煤资质的企业都可以从事型煤生产。为形成大的市场竞争格局,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入驻肇源,实行厂价直销,为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各项法规、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对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布局、规范、支持、限制生产和经营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2、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打击行业和区域内的封锁,进一步完善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3、采取鼓励政策,为环保型煤炭经营企业和煤矿入驻我县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
肇源县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00六年五月三十日
第四篇:煤炭经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煤炭经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企业概况表
1主要从业人员情况表
2资金、场所及设施情况表
3煤炭计、质量设备及上岗人员资质情况表4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的形成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农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且也要探索和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本文拟就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农业结构的调整,即调整农业各部门、农村各产业之间及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使农业生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既要搞好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又要搞好加工业、运销业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持农产品生产的一定规模,又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既要搞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又要搞活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这种调整不是适应性的,而是战略性的。从长远看,实行这种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单靠行政手段不行,必须建立健全一种与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需求变化相联系的经营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去带动和引导,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结构逐步进行高速和改善。从大的阶段看,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这是在计划体制和“以粮为纲”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按政府指令安排,实行计划种植。所以,偏重种植业和粮食的单一结构,虽有一定的微调,但基本变化不大。单一的农业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是从1978年到90年代初期的农业结构调整。由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加之实行“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业结构开始由单一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并举转变,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粮食在种植业中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农民收藏有所增加。但是,由于计划体制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加上行政手段的驱使,农业结构调整趋同性很强,使农产品出现“卖难”,区域性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加工业、运输业发展缓慢。
三是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的农业结构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较大,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下降,粮食、棉花面积进一步调减,养殖业、乡镇企业
有较快发展,农业结构有较大改善。但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仍以追求增加产品数量为主,品种结构单一,优质农产品少,加工转化率仍然很低,农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惩农业整体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
从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⑴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多数农产品处于阶段性、结构性从过于求;⑵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⑶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例效益低,逐民收入增幅减缓;⑷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⑸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等。应该看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证明,以往的几次农业结构调整是有成绩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历史的和政策的局限性原因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市场引导,结构调整趋同性强,你调我也调,你种什么我种什么,形成“重复建设”,致使农业生产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脱节、错位。二是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较多,往往使农业结构调整脱离本地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盲目性很大。三是注重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但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发展缓慢。四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预期不好,农业生产者不知调什么、种什么、结构调整的目标不明确,缺乏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和预见性。
以上分析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拳组合,不能只靠行政手段,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经营机制,充当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结合的载体和带动、引导力量。否则,就会由于市场住处不灵、农产品滞销、比较效益低,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那么,什么经营要制能把生产、加工、销售与市场联为一体,并使三者互相促进呢?那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带农户,是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就是广大农民为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对生产和收的影响而创造的。这种经营机制,通过利益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高速与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使三者相辅相承,互为促进,顺应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尤其应该看到,市场对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更高。只调生产结构,而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和营销业发展不起来,农业比较效益就不能提高,农产品销售就困难;有了加工
业和运输业,而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也难以巩固和发展。这说明,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市场需求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决不只是单纯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也不某个五一节的局部性调整,百是要把数量与质量、生产与加工和销售通盘考虑,进行多环节的全局性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连头市场,龙身连着加工和销售,龙尾连着农产品生产基地,具有引导和扶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展深度加工、拓宽销售市场的功能,不失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咱重要动力机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为龙头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
(一)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引导
结构调整的目的,是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所以,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户数众多,经营分散,尤其需要加强结构调整的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产与市场连结的桥梁,成为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一是向农产品生产者及时反馈市场信号。龙头企业外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能够把握市场变化。为获得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基地传递信息,以此引导农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生产规模。二是为农产品生产者开辟销售渠道。市场销售既可以引导结构调整,又可以促进结构优化。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农产品有了稳定畅通的销路。这样,就发挥了主导产业优势,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引导基地,基地带动逐户,合理确定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和布局,把农业结构高速引导到依靠市场配置农业资源上来。
(二)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农业结构高速的过程,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只有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才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成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开辟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新途径。一是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龙头企业采取提供良种,推广栽培、植保、储藏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会计师,促进了产业结构和口若悬河种结构的调整。二是为农村培养科
技人员。龙头企业重视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进步,聘请专家开展培训,现场传授知识,提高农民和科技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三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紧密结合。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技术集约化程度。农业科技人员进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一些生产和加工领域的实际问题,强化了科技应用力度。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对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农业技术、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重组。没有资金投入不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制约因素。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就成为可能。一是让利于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入能力。龙头结成利益共同体,把部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民。农民改变了单纯出售初级农产品的地位,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了收入,增强了结构调整的投入能力。二是反哺农业,直接增加农产品基地投入。龙头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获得高产优质农产品,积极增加农产品生产投入,推广农业技术,修建仓库、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三是解决贫困户资金困难。一些龙头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解决盆困户购买化肥、农药、种子资金不足的问题,扶持农业生产。这些情况表明,由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创造了更高的农业利润率,从而增强了带动农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利益共享”的机制,又驱动了龙头企业拿出相应资金,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四)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提升作用
随着农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农业结构高速必须不断地提高层次和水平,以解决深层次问题,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机制,其重大作用不仅在于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而且还在于通过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到新的水平。一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一般来说,龙头企业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确定加工和营销的农产品。不同的龙头企业加工或营销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不同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需求的这种多样性,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二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般龙头企业具有从事加工、销售、储藏、运输等多种类型。一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一咱产业。多样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了逐村加工业、运输业、营销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状况,使农村产业出现多门类重组的新格局。三是促进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为满足加工和销售需要,龙头企业对农产品收购时间集中,需求弹性大,质量要求高,一般都成批量收购。每个龙头企业往往只收购某
一种特定的且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这种需求和经营特征,决定了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适应龙头企业的需要,必须实行单一品种规模化种养,从而促进了农业结构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方向发展。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从某个单一部门或产业向多部门、多产业发育和重组转变,进而逐步实现由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飞跃。
三、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随着其自身的逐步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当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增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营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咱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燕尾服,防止重复建设,以俣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二)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按政策规定收购自用粮
这是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生产的重要措施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粮食购销关系。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省级政府批准,可以到农村收购自用粮。建立这种稳定的购销关系,既可以促进粮食销售,又可以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粮食生产。一些大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批准后,成批量地收购一些自用粮食品种,可以带动粮食的区域化、专业化种植,促进农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
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四)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产结构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境。
(五)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
农户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的经营主体。只有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龙判断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俣理定价,以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是要让利于农民,反哺农业。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拿出一部分,返还给农民和农业。这样,农民才能把龙头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安排好农产品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龙头企业对“合同”订购的农产品要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格。对于由于市场变化和不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应与农民共同承担,以稳定农产品基地的结构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