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6:2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石家庄: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于21世纪初开始探索,2010年石家庄市政府列入议事日程,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并下发了《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意见》,都市农业实现了有序、快速发展。

一、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规划引领,初步形成了“一环两带三大板块”都市农业区域布局。2010年底,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编制了《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规划范围为市内六区以及四个组团县(市),辖区面积2657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6.8%。以规划为引领,初步建成了“一环两带三大板块”都市农业区域格局,即以石环公路为主线的绿色屏障体系、沿滹沱河区域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科普等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开发带、沿西部山前区域集生态旅游、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开发带、省会西北部以生态观光为主题的现代生态农业板块、省会东北部以产业园区为主题的现代园区农业板块、省会东南部以高效设施为主题的现代设施农业板块。省会都市农业初具雏形。

(二)项目运作,建成了一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以项目为载体,重点谋划和筛选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都市农业园区项目。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都市农业园区33个,其中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都市农业园区25个,集设施生产、体验参与、特色精品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园区8个。33个都市农业园区初步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瓜,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的场所与机会,扩大了市民的休闲空间,提升了生活服务功能。

(三)产业带动,培育了一批农业特色产业。按照“粮退菜进、限牧增果,一产与三产相结合,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积极引导和培育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六大都市农业产业。都市区蔬菜面积100多万亩,总产600多万吨。花卉苗木面积3万余亩,产量1500万株。垂钓池面积1500余亩,产值340多万元。市级以上农产品重点加工型龙头企业74家,销售收入120多亿元,对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

(四)科技支撑,引试了一批现代农业新技术。依托省会科研优势,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新品种和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引种各类农作物新品种350余个,示范推广了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等180余项。投入200万元,引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指挥系统,纳入市级监测监管系统检测点达到77个,月上传数据35000个,逐步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的无缝对接和全程监管。

(五)政策引导,吸引了一批社会资金投入。围绕推动都市农业建设,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性措施,2011年整合统筹城乡发展资金与都市农业建设资金1175万元用于扶持都市农业建设。出台的政策性措施吸引了一批工商、民间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农业,据统计,33个都市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投资29亿多元,已投资9.2亿元。政府资金扶持了15个重点都市农业园区,年初,通过石家庄电视台和石家庄日报对重点都市农业园区进行了系列宣传报道,典型带动,以点串线、以线扩带,推进了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建设起步较晚,都市农业发展尚处于一个低水平,有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整体规模较小,档次较低,都市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来,多样性综合功能还未能有效体现。二是都市农业项目开发与投入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项目雷同、优势不明显,对都市农业的引导、管理、规范工作亟待加强。三是物流产业体系极薄弱,现有的物流企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产业与物流服务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四是都市农业必要的建筑用地难 3 解决,个别都市农业园区规划了生态餐厅、农家小屋等项目,因土地政策限制项目难以落实。

三、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性措施

推进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坚持四个原则,强化五个功能,健全六个体系。

(一)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方针,依托城市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同时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服务于石家庄城市建设、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实施的战略需求,产业互助共促、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基础,优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对经济与生态有一定支撑、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和产品,避免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充分发挥现代都市农业的“三生”功能,实现农业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统一协调方面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都市农业发展活力;通过龙头带动,整合产业链条,创新农业发展空间。四是坚持园区带动,集群发展。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聚集、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动 园区建设,形成农业生产、生活、观光、教育培训与科技示范等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二)强化五个功能

一是突出省会“安全高效”的菜篮子基地保障功能。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的综合生产功能,建成省会最大的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的“菜篮子”基地,确保农产品应急保障。二是发挥都市农业的休闲生活功能。适应城市对农业的观赏、休闲等需求,积极发展以名优特果品观光采摘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深度开发农业的休闲、生活功能,促进农业向产业高端的新兴都市农业发展,推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三是优化都市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围绕改善城乡环境,充分发挥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重点建设“一环两带”,突出打造“三大板块”,构建起林水相依、生态良好的城市森林体系,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和谐发展的宜居环境。四是拓展都市农业的产业创新功能。探索建立农业总部经济新模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建立健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一产、二产和三产有机融合,开拓农业发展新空间。五是强化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与带动功能。继续大力扶持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上规模、上档次、促带动、创一流”,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效益突出的 5 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为推进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健全六个体系

一是健全规划保障体系。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民居建设规划相配套。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指导都市农业快速推进、有序发展。二是健全投入保障体系。市、县财政设立都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和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重点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科研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吸引工商、民间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农业。三是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开发、集约发展。制定和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性措施,鼓励企业、社会、个体投资都市农业建设。四是健全项目保障体系。创新项目运作机制,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明晰项目产权,落实项目主体,扶持发展都市农业项目集群,加快项目建设,提高项目效益,依靠项目带动,促进我市都市农业发展。五是健全技术保障体系。依托省会科研优势,加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发,探索新途径,开发新功能。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发 展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六是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市政府成立和完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制订、工作协调、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相关县(市)、区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作配合、职责落实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现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措施,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第二篇: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日期:2008-02-26来源:

日本在60年代以前提倡增产,以追求“经济价值”为中心的农业观居主导地位。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与经济高速增长伴生的公害问题严重,国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随之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价值;1975年以后,人们普遍转向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开始追求生活价值,强调发挥农业、农村的社会、文化作用。日本的都市农业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增

长及发展观的变化而成长起来了。

一、日本都市农业的现状

日本具有三大都市圈首都圈、中京圈和近畿圈,都市农业主要是指这三大

圈内的农业。其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一)耕地零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在日本,由于城市无序发展,土地变得狭窄细小,耕地十分零碎,常呈“格子田”、“箱子田”,伴随着耕地的不断减少,都市内的生产者愈来愈认识到农地所内含的价值。与日本国其它农地相比,都市内不少农家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科技、引进新品种,增加物质的劳力投入,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农区。据统计,各大都市内农业技术骨干所占的比重高于其他一些农区。如在专业农家中,有1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日本全国占24.5%,而东京都则达40.2%,神奈川县为30.1%。有2人以上专职从事农业的,东京都达7.7%,神奈川县和爱知县分别达8.3%和5.6%,都高于日本全国的4.2%的平

均数。

(二)兼业性强,农民收入以不动产收入为主

由于大批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三大都市圈内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很高。同时,这些地方具有紧靠大城市、农地价格上涨的优势,不少农家充分利用现存的零星土地建造停车场、仓库,出租房屋、店铺,以此增加收入。1991年日本三大都市圈内农家收入中,平均有69.3%的农家有不动产收入,局部地区83.5%的农家其收入中都有不动产收入。从总体来看,以出租房屋为主的不动产收入已成为都市中农家收入的重要支柱。这样,在都市化进展较快的大都市,已蜕化成依靠租贷收入生活的新型农民。

(三)与城市相适应的观光农业盛行

观光农业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业务。这其中主要又有两种形式:

(1)市民农园。不少农家的土地除少量自己耕作外,还有一大部分出租给城市市民业余耕种。(2)农业公园(观光农园)。从总体来看,日本的农业公园有三个特点:一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特色农产品。二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玻璃温室、营养液栽培等技术,不少农业公园新奇独特。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少地方的农业公园把生产的农产品加工成食品、饮料、化妆品等,供市民选购。此外,还有民宿农庄、农村留学、自然休养等多种形式。

(四)以批发市场为主,流通渠道多样化

在日本,大城市的农产品供应时令性强、市场需求大、涉及而广、流通速度很快。大、中城市都相继成立了中央批发市场,一部分农产品通过农协的中介作用直接输送给批发商或加工企业,一部分由农协组织进入批发市场,经过检疫合格后,拍卖销售给批发商,批发商将其批发给零售商,再经零售商通过大、中、小型超市出售给消费者。也还有部分农民自产自销,不少地方开办了

农民直销所、农协共同销售所、无人销售所,还有一些地方则采取生产者与工厂、学校以及各类消费团体签订合同,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的方式,不少农家还将自行栽培的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日本大都市内各类农产品的流通形

式日渐多元化。

二、日本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日本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困惑和难题。由于都市农业往往在大城市内的一个特定区域,正日益受到城市的多重影响,离城市越近,影响

就越大。

(一)对农田的侵占和农业的不稳定性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土地,而市民将农村特别是被划为市街化区域的农地作为未来所需土地储备处的首选,这样,征得的土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给城市规划带来了不少麻烦。修建主干道、环形道路、铁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也会引起多种麻烦。农地被建筑物包围以后,设施遭破坏,采光不足,交通不便,流通不畅,更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农业经营活动还因同居一处的市民对农业带来的种种不便而难以开展。由于非农业项目对农田的持续侵占,农业的不稳定性已成为阻碍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二)农业的污染和城市对农业的干扰

由于都市农业经营日趋集约化,在生产过程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加之畜牧业集约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尿处理不当,由此对土地、湖泊和地下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少市民对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关注,特别是对养

殖场的指责有增无减,纷纷要求采取措施予以搬迁解决。据大阪府调查,各类干扰影响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依为:水质恶化、偷窃破坏、猫狗破坏作物、日照通风不良、城市灰尘污染、工厂散发浓烟危害、夜间光照过长危害、农业

设施损坏等等。

(三)农村劳力老龄化、女性化和农业高度兼业化

大城市的急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三大都市圈内大城市农村劳力特别是年轻男劳力都显著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后继乏人已成为日本都市农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都市农业劳动力锐减,使农业兼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大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兼业,农业就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质量相对降低,从而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加上兼业农户越来越依赖非农收入,农业收入的比重显著降低,结果造成农业经营

日益粗放,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相对较低。

三、日本发展都市农业所采取的对策

对都市农业出现的一些困难及危机,日本政府和农业界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诸多建议对策,不少地方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对策是:

(一)制定政策,确保都市与农业长期共存

日本不少专家学者指出,要把农业规划放到城市规划中统一考虑,通过立法和规划,让农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着重抓好几点:一是贯彻执行《改正生产绿地法》,对已划入保护范围的土地依法固定下来,30

年不变;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在土地利用上,首先考虑农业的需要,未经政府批准不许出售和占用耕地。三是严禁在良田上从事建筑业,加强土地规划和整治。四是加强土壤改良,搞好灌溉和排水工程。

(二)创建新型都市农业,加强市民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

都市农业分布在大城市内,与消费者联系紧密,在地理上、技术上有不少优势,因此可充分利用都市农业特有的位置,依托先进的科技和工业技术,创造农业的新附加值。此外,还应对文化、历史、地区间固有的资源和技术重新评价,积极探索新路,创建新型都市农业,以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同时还应十分注重促进都市市民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发展以体验农业、亲近农业为宗旨的观光农园与市民公园。此外还可通过采用举办农产品品评会、讲习会、农业节等多种形式,增强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进而引起广大

市民对农业兴趣,共同提高和增强都市农业的活力。

(三)增加投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农业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农业的发展日益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需要水利、电力、交通、设施予以配套。因此,要维持和发展都市农业,必须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除稳定政府补贴、贷款投入政策外,还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同时,今后都市农业要进一步向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发展。日本农业专家与学者普遍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保护国土和环境的功能,不仅对农民,而且对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全体国民都十分有利有益,因此,要教育全体国民理

解其重要性。

(四)培养和造就与都市农业现状相适应的接班人

在确保都市农业发展的生产基础设施的同时,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下一代年轻农业骨干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日本不少农业专家与学者提出应拓展视野,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寻找出路:一是设定确保都市农业继承者的专业基金会,多方筹集资金,以培育农业骨干、提高务农者劳动素质、吸引农业外人员从事农业等。二是针对都市农业劳动的实际情况,为女性充分发挥能力和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通过推进研修教育、低利资金的融通、优惠提供土地和信息的网络化等,使本来是农家出身,但在农业外行业就业的劳动力能又回到农业上来,同时吸引非农家出身的劳动力能加入从事农业的行列。

第三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适应滨湖大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巢湖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塘西河、巢湖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是实施农业园区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重点抓好东大圩、牛角大圩、马圩以及大张圩等4个圩区功能开发,根据各个圩区的产业特色,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第四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工作意见

当前,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力度加大,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特制定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托省会,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重点建设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园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有效促进一二三产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积极构建布局科学、规模适度、优势集中、效益显著的现代都市农业新体系,倾力打造服务省会、致富农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依据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制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做到与城市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建设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匹配。

2坚持政策引导。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支持政策,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都市农业发展活力。

3坚持市场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组织推动和政策扶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发展都市农业。

4坚持项目支撑。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包装、跑办、招商力度,按项目运作、实施和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5坚持城乡统筹。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力度,积极推动城乡、区域经济互动,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产业互助共促、城乡统筹发展。

(三)功能定位

1经济功能:城郊区域是省会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直接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并为城乡提供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优化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入。

2社会功能: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的场所与机会,并通过建立科技、物流、会展等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形成都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生态功能:通过造林绿化、植树造景、建设水面湿地、生态果园等,打造“城市之肺”,营造绿色景观,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辐射带动功能:依托城市强大的资本、科技、人才、信息和区位优势,与城市工商业、金融业融为一体,发展装备先进、科技含量高、发展理念新的现代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业发展。

(四)发展目标

通过3-5年的努力,把城郊区域建设成为省会最大的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的“菜篮子”基地,构建起林水相依、生态良好的城市森林体系,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效益突出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通过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综合功能得到有效开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更加显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用更加彰显。

二、总体布局

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发展的总体布局是:重点建设一环两带,突出打造三大板块。

一环两带:以石环公路为主线,以环省会绿化、石环公路绿化、城区与组团间隔离空间绿化、西山绿化、滹沱河绿化等为重点,构建环省会绿色屏障体系。沿滹沱河区域,以水为特色,依托滹沱河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构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科普等为一体的滹沱河特色农业开发带。沿西部山前区域,以山为特色,依托西部山前区域综合开发和绿化美化,构建集生态旅游、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西部山前生态农业开发带。

三大板块:省会西北部涉及新华区杜北、鹿泉大河、李村、正定曲阳桥、北早现等区域,以生态观光为主题,依托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北水系、南水北调工程、植物园、小壁林场、省会森林公园、中山湖公园等,重点发展生态绿化、苗木花卉、特色果蔬种植、水产养殖以及森林旅游、生态采摘、垂钓观鸟、田园度假等项目,打造省会西北部现代生态农业板块。省会东北部涉及藁城岗上、九门、正定诸福www.xiexiebang.com屯等区域,以产业园区为主题,依托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滨河新区、正定现代农业示范区、藁城滨河生态园、彩色植物生态园、国大温泉度假小镇、长安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等,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精品果蔬、特色养殖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展示、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打造省会东北部现代园区农业板块。省会东南部涉及高新区郄马、栾城冶河、柳林屯、藁城丘头等区域,以高效设施为主题,依托初具规模的设施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发展日光温室,扩基地、上设施、创品牌、增效益,打造省会东南部现代设施农业板块。

三、发展重点

随着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张,传统种养业逐步退出城郊区域,培育壮大新型主导产业,实现粮退菜进、限牧增果,大力推进一产与三产相结合、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重点发展六大都市农业产业。

1高效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城郊区域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以设施蔬菜、果木、花卉为主,分别集中连片建设新型日光温室生产园区;藁城、鹿泉、正定、栾城县(市)分别建设2-3个万亩蔬菜示范区、3-5个千亩设施蔬菜示范方,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特色突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蔬菜品牌;以此带动大棚菜和露地菜生产,实现温室、大中小棚、地膜、露地菜合理搭配、协调发展,做到周年正常生产、季节均衡供应,提高蔬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2绿色生态农业。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体系,加快实施石环公路绿化、西山生态林区绿化、滹沱河绿化、省会森林公园等四大环城绿化工程和“一河两环”水系工程。沿石环公路两侧各建50米宽的绿化林带,植树20万株;沿滹沱河两岸发展速丰林及林下产业6万亩;沿西部山前大道两侧建设果品采摘、观光带5000亩。建设鹿泉上寨大枣采摘园、李村葡萄采摘园、藁城惠诚果蔬采摘园、栾城范台草莓采摘园、正定东里双黄桃采摘园等。

3特色种养农业。市区三环内和组团县城周边控制新建规模养殖场并逐步取缔畜禽养殖,城郊区域全部取缔散养畜禽,适度发展特种养殖,规模建设特色种养园区。以西三教花卉市场搬迁改造为契机,规划建设省会大型的生产、销售、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市场和生产基地。以滹沱河上游区域的鹿泉大河、李村、正定北早现、新华杜北等107家池塘养殖场为依托,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集渔业养殖、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鱼庄,规划占地8500余亩、水面5600亩。在正定县城南郊107国道两侧,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观赏鱼产业基地项目。以鹿泉邓庄康泰中华鳖省级水产良种场为依托,规划建设XX亩中华鳖养殖、观光科技示范园区。

4休闲观光农业。按照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区域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优势,深度开发农业的生态、生活功能,规划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休闲农庄,引导、培育、做大一批旅游产品,开办美食店、美食村、美食节等服务,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为一体,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新兴旅游产业的做大。

5现代园区农业。凭借贴近城区、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和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重点发展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模式为载体,集现代农业示范、科技成果展示、农产品供应配送、旅游观光休闲的综合性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在藁城岗上规划建设藁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滹沱新区规划建设正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在高新区加快建设东佐现代农业示范园。

6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重点抓好藁城开发区食品园区、鹿泉乳业加工园区、正定板材加工园区、栾城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园区年新增投资额、产值分别达到20%以上。以4大园区为载体,初步建成以市区北部、西部乳业,东部、南部粮油,东北部板材为特色的都市圈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以及以石环公路南环沿线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产业带和鹿泉大河农产品物流产业区。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规划保障体系。在现有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聘请国内一流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单位,组织相关方面专家,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发展区域,明确产业发展类型,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民居建设规划相配套。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指导都市农业快速推进、有序发展。

(二)健全投入保障体系。市、县财政设立都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和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重点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科研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吸引工商、民间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农业。整合农业发展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支持现代都市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创新项目运作机制,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明晰项目产权,落实项目主体,加快项目建设,提高项目效益。

(三)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开发、集约发展。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市级财政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石政发〔2011〕45号)和《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石政函〔2011〕10号)有关规定,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项目、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和发展。制定落实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社会、个体投资都市农业建设。

(四)健全项目保障体系。按照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依托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谋划、选择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包装、推介力度,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法,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工商、民间、外商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农业。进一步加大对都市农业重点项目支持力度,扶持发展都市农业项目集群,依靠项目带动,促进我市都市农业发展。

(五)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依托省会科研优势,加强适合我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发,探索新途径,开发新功能。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重点在种子种苗、设施农业及配套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关键性、适用性技术上求突破,建设和培育一批体现农业高新技术水平的园区和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六)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市政府成立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规划制订、工作协调、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相关县(市)、区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作配合、职责落实的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实现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奖惩措施,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第五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工作意见

当前,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力度加大,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特制定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工作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托省会,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重点建设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种养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园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有效促进一二三产相结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积极构建布局科学、规模适度、优势集中、效益显著的现代都市农业新体系,倾力打造服务省会、致富农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依据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制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做到与城市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建设相配套,与城市发展相匹配。

2坚持政策引导。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支持政策,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都市农业发展活力。

3坚持市场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组织推动和政策扶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发展都市农业。

4坚持项目支撑。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包装、跑办、招商力度,按项目运作、实施和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5坚持城乡统筹。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力度,积极推动城乡、区域经济互动,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产业互助共促、城乡统筹发展。

(三)功能定位

1经济功能:城郊区域是省会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直接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并为城乡提供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优化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入。

2社会功能: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农业观光旅游的场所与机会,并通过建立科技、物流、会展等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形成都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生态功能:通过造林绿化、植树造景、建设水面湿地、生态果园等,打造“城市之肺”,营造绿色景观,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辐射带动功能:依托城市强大的资本、科技、人才、信息和区位优势,与城市工商业、金融业融为一体,发展装备先进、科技含量高、发展理念新的现代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农业发展。

(四)发展目标

通过3-5年的努力,把城郊区域建设成为省会最大的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的“菜篮子”基地,构建起林水相依、生态良好的城市森林体系,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效益突出的现代都市农业园区。通过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综合功能得到有效开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更加显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用更加彰显。

二、总体布局

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发展的总体布局是:重点建设一环两带,突出打造三大板块。

一环两带:以石环公路为主线,以环省会绿化、石环公路绿化、城区与组团间隔离空间绿化、西山绿化、滹沱河绿化等为重点,构建环省会绿色屏障体系。沿滹沱河区域,以水为特色,依托滹沱河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构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科普等为一体的滹沱河特色农业开发带。沿西部山前区域,以山为特色,依托西部山前区域综合开发和绿化美化,构建集生态旅游、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西部山前生态农业开发带。

(1)(2)(3)

三大板块:省会西北部涉及新华区杜北、鹿泉大河、李村、正定曲阳桥、北早现等区域,以生态观光为主题,依托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西北水系、南水北调工程、植物园、小壁林场、省会森林公园、中山湖公园等,重点发展生态绿化、苗木花卉、特色果蔬种植、水产养殖以及森林旅游、生态采摘、垂钓观鸟、田园度假等项目,打造省会西北部现代生态农业板块。省会东北部涉及藁城岗上、九门、正定诸福屯等区域,以产业园区为主题,依托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滨河新区、正定现代农业示范区、藁城滨河生态园、彩色植物生态园、国大温泉度假小镇、长安区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等,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精品果蔬、特色养殖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展示、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打造省会东北部现代园区农业板块。省会东南部涉及高新区郄马、栾城冶河、柳林屯、藁城丘头等区域,以高效设施为主题,依托初具规模的设施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发展日光温室,扩基地、上设施、创品牌、增效益,打造省会东南部现代设施农业板块。

三、发展重点

随着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张,传统种养业逐步退出城郊区域,培育壮大新型主导产业,实现粮退菜进、限牧增果,大力推进一产与三产相结合、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重点发展六大都市农业产业,范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工作意见》。

1高效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城郊区域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以设施蔬菜、果木、花卉为主,分别集中连片建设新型日光温室生产园区;藁城、鹿泉、正定、栾城县(市)分别建设2-3个万亩蔬菜示范区、3-5个千亩设施蔬菜示范方,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特色突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蔬菜品牌;以此带动大棚菜和露地菜生产,实现温室、大中小棚、地膜、露地菜合理搭配、协调发展,做到周年正常生产、季节均衡供应,提高蔬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2绿色生态农业。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体系,加快实施石环公路绿化、西山生态林区绿化、滹沱河绿化、省会森林公园等四大环城绿化工程和“一河两环”水系工程。沿石环公路两侧各建50米宽的绿化林带,植树20万株;沿滹沱河两岸发展速丰林及林下产业6万亩;沿西部山前大道两侧建设果品采摘、观光带5000亩。建设鹿泉上寨大枣采摘园、李村葡萄采摘园、藁城惠诚果蔬采摘园、栾城范台草莓采摘园、正定东里双黄桃采摘园等。

3特色种养农业。市区三环内和组团县城周边控制新建规模养殖场并逐步取缔畜禽养殖,城郊区域全部取缔散养畜禽,适度发展特种养殖,规模建设特色种养园区。以西三教花卉市场搬迁改造为契机,规划建设省会大型的生产、销售、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卉市场和生产基地。以滹沱河上游区域的鹿泉大河、李村、正定北早现、新华杜北等107家池塘养殖场为依托,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集渔业养殖、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鱼庄,规划占地8500余亩、水面5600亩。在正定县城南郊107国道两侧,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观赏鱼产业基地项目。以鹿泉邓庄康泰中华鳖省级水产良种场为依托,规划建设xx亩中华鳖养殖、观光科技示范园区。

4休闲观光农业。按照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区域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优势,深度开发农业的生态、生活功能,规划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休闲农庄,引导、培育、做大一批旅游产品,开办美食店、美食村、美食节等服务,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为一体,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新兴旅游产业的做大。

<1><2><3>

5现代园区农业。凭借贴近城区、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和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重点发展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模式为载体,集现代农业示范、科技成果展示、农产品供应配送、旅游观光休闲的综合性大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在藁城岗上规划建设藁城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滹沱新区规划建设正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在高新区加快建设东佐现代农业示范园。

6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重点抓好藁城开发区食品园区、鹿泉乳业加工园区、正定板材加工园区、栾城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园区年新增投资额、产值分别达到20%以上。以4大园区为载体,初步建成以市区北部、西部乳业,东部、南部粮油,东北部板材为特色的都市圈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以及以石环公路南环沿线为主的农产品物流产业带和鹿泉大河农产品物流产业区。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规划保障体系。在现有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聘请国内一流都市农业规划设计单位,组织相关方面专家,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发展区域,明确产业发展类型,确定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新民居建设规划相配套。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指导都市农业快速推进、有序发展。

(二)健全投入保障体系。市、县财政设立都市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和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重点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科研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吸引工商、民间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开发都市农业。整合农业发展资金,集中财力,重点支持现代都市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创新项目运作机制,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明晰项目产权,落实项目主体,加快项目建设,提高项目效益。

(三)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开发、集约发展。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市级财政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石政发

下载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家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在XX4个城区中,包XX农村区域最大......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汇报材料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汇报材料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查汇报材料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

    关于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于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县农机合作社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更注重质量的提升,并找出问题,规范发展,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

    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淮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叶立生(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摘要: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淮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历程,从淮安市服务业发展总量......

    都市农业发展探讨

    远景设计研究院 都市农业发展探讨 都市农业是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与间隙地带区域范围内,随着都市经济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农村和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等进一步融合,为适应都......

    都市休闲渔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都市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成都市水务局:叶彬)编者按:笔者虽以成都市都市渔业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都市休闲渔业发展对策,但文中提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却是对任何一个城市......

    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

    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6城区、4(县)市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7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3万。长春是国家重要的商......

    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制度安排,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