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最终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马哲社会实践之——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它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但是当我们自豪的说起我们的文化时,又有多少人能展示出中国的技艺和文化呢?能问心无愧的只有那为保护中华文化而奔走的大师和极少数人罢了。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一辈有了广泛的影响。我们也许能对好莱坞大片如数家珍,但不一定曾完整的听完一场戏曲;我们的大学生们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我们的家长们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却对学习传统技艺如弃敝履;在中国观众渐稀的京剧艺术,被西方人叹为观止,但是京剧道具保存最好的,是日本的京剧爱好者;中国书法家的作品因在国外得到好评而身价倍增,但是又有多少中国人在生活中看到了文字的内涵呢;《论语》是儒家智慧之作,但是中国学生对《论语》的了解,还不如某些外国留学生„„现代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变迁,加上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重视,导致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甚至部分地区已经逐步消亡,保护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了。
矛盾客观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在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技艺师急剧减少与后继无人的矛盾、道具制作与原材料缺乏的矛盾。
对于民间的音乐、舞蹈、曲艺,因为高科技的发展,娱乐产业的多方面发展,群众娱乐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电视节目成了中老年人的主要休闲生活,网络、舞厅歌厅占据了青少年的休闲时间,这些现代娱乐方式极大地消弱了人们参与传统娱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无意间使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地方戏曲历史悠久,其传承方式历史上多为口耳相传,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老艺人们相继去世,能演唱传统曲目者已寥寥无几,且记忆力和演唱能力均不如前,而且观众群向老龄化发展,以我们父亲那一辈且乡镇及农村人口居多,青年观众较少,甚至可以说这种艺术已经“违背”我们这一辈的思想。所以民间的音乐、舞蹈、曲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挤压和冲击下生存空间变得狭小,民间艺术队伍日益缩小。
许多学习过民间技艺的年轻人只将这个当作爱好,是业余之技,因而展示技艺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难以维持生计。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因为战乱和历次政治运动,与该文化相关的文物古迹和珍贵实物受到破坏和损毁,古建筑年久失修,大部分已到了濒危境地。没有专门、系统地对该文化进行相关的研究、发掘、整理,从而面临失传,急需抢救。由此可见,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举步维艰,濒危状况暂时难以改变。
倘若真有一天我们只能看着先人留下图片和影像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寄自豪于失传的技艺而不是当下文化的发展时,不会觉得我们很可悲、很讽刺么?这些矛盾是不可能回避,如何改善当下的状况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通过颁布法律法规为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开了第一张保护伞:《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此后相继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确立了十六字的保护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文化保护已经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了。目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认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启动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从这些申报项目所阐述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中,我们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但从它们所面临的濒危状况来看,我们又可以一窥当前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但这一切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市级以上的层面上,乡镇的政府到底对此项保护工程该负有怎样的责任,要有什么行动与措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扎根于民间的文化遗产恰恰是最需要基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的。因此要想做好保护工作,切实起到保护作用,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在乡镇政府形成文化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保证文化保护的进行。
除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组织机构和科研团体也在为宣传文化遗产而尽心竭力。中华民族博物馆的人员曾深入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去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收集各民族服饰,将我国民族的服饰文化带到巴黎,展现给世界,也让那些少数民族人民深刻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瑰丽。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对于自身的定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传承的效果。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确,被普查到的传承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传承人,甚至有的艺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怀有鄙视的态度,认为是“讨饭生活”,待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就不愿再从事或对外展示了。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传承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漠视,对其即将失传也抱着毫不可惜的态度。诚然,让非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要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用多种方式多加宣传,积极营造非遗保护的氛围,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改善文化遗产现状的途径不能不从文化遗产自身入手。地方、社区多开展非遗普及活动,不失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双赢之举;还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相信极少能接触这方面的孩子们会非常乐于参与这些课程,这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民俗旅游,开发旅游的新热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溶入旅游业中,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在手工艺品方面,及早的转型能带来更大的商机。蓝印花布原本多用于制作被面,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而现在这种被面已失去了市场,那可以考虑下向工艺品方面发展,如挂件,头巾,围巾,在制作工艺上积极创新,印染的布料,印染的花式花样等方面符合现代人的品味,我相信这门技艺还是会重新找到市场的。总而言之,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重新找回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的文化遗产,是一种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其艺术成果的肯定上。作为政府部门多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鼓舞民间艺术家们的信心,发动更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证与命名活动,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副其实,增强他们传承的动力。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还要小心走入各种误区。我们真正要保护的是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而不是保护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臆想的或随意更改的文化。如某些城市以民俗旅游中的“假民俗”、“伪遗产”来骗取游客的眼球,做出了各种不实的噱头来谋取财富,但是欺骗了游客,更让真正的文化遗产得到漠视。传承人在在创新过程中应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不变,放于群众的生产生活中间去,在应用中创新,而且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否则当失去文化核心后,文化遗产已经变质,保护工作也失去了意义。
总之,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要立足现实,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努力营造保护环境,才
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一直传承下去。
正如地球需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保持生态平衡一样,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依赖于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只有传承本国的文化才能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所以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
附件一
关于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你的年级()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及研究生
3您对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多少?()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太了解 D 完全不了解
4您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吗?()A 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 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5您知道桂林非物质文化包括哪些吗?()可多选
A 民间文学 B 民间音乐 C 民间舞蹈 D 传统戏剧 E 曲艺 F 杂技竞技
6如果有宣传保护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A 会 B 不会 C 不一定
7您周围的人有从事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吗?()A 有 B 没有
8您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A 非常乐观 B 一般 C 不太乐观 D 完全不看好
9您觉得桂林市政府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政策保护?()可多选
A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予奖励
B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队举办非物质文化活动,加大宣传 C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D 其他:
10在宣传方面,你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保护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多选
A 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B 举办各种活动
C 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 D 其他:
11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得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可多选
A 加大宣传
B 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资力度 C 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 D 其他:
12您认为一些桂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年轻人不愿意继承 B 市场前景不好 C 政府保护工作不够 D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E 其他:
13您觉得当前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 人们的意识不够 B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 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 缺乏资金 E 传承人老龄化
F 其他:
14您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观后感
观《三街通天河》有感
三四街小学
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鹿泉非物质文明遗产,其中“鹿泉三街通天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街通天河”表演是一种介于舞蹈与武术之间的民众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清朝初期,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
它表演取材于中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通天河的故事,唐僧师徒几个取经路过通天河,唐僧被通天河的鱼精所擒,师徒三人与水怪斗智斗勇。其中猪八戒好色喜功,被水怪中的海蚌变成的美女所迷,被夹住嘴巴,经师徒奋力相救才得以脱险。师徒几人施展功夫,尽情打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它的演员服饰装扮、动作表演等方面吸取了我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是对戏剧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鹿泉三街通天河”对活跃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扬传统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观看之后,我对鹿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弘扬鹿泉文化的重要,我们后人要继承弘扬。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论文(皮影戏)
民族记忆的背影——皮影戏
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上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如果说现有的古迹遗迹是国家和民族在演变过程中留下的固化足迹,那么非物质文化则是民族的内心思想。一个民族的延续靠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而非物质文化是其中最为隐秘和深层的部分,充分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在非物质文化所组成的灿烂民族文化中,皮影戏无疑是在其中尤为突出的。
皮影戏,影戏的一种,是演员手持用兽皮雕刻并施以彩绘的人兽形,通过灯光照射在影幕上,随着丝弦锣鼓的伴奏,通过演员的控制使皮影且歌且舞,演出一幕幕悲欢离合故事的戏剧形式。它在我国流传的地域很广,除西藏、新疆以外各地都有,而各地皮影戏往往又风格不同,自成一格。但在人物的造型和表演技巧方面,都极为精湛。剧目的题材从中国的古代巫术、神话、宗教、帝王、公案、战争,以及才子佳人、市井生活无所不包。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传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方士齐人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海阳竹枝词》把这个故事更鲜活地表述出来:“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又有说汉代一个太子从小爱哭,由宫人抱着玩。有一天看到窗户上叶子的影子,随风忽至忽灭,觉得好玩,就不哭了,于是有了帐后动影的艺术形式。这便是“宫廷起源说”。此外,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还有“张良退敌说”、“观音演经说”、“黄龙真人退敌说”等。
若述皮影戏的发展,有文字记载的影戏最早出现在宋代,宋代皮影的繁荣令人目眩。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等皇室成员仓皇南下,建立南宋王朝。当时的都城临安(杭州)就成为皮影的一个中心地带。北宋的“瓦肆”,演出的“百戏”不可胜数,其中专有影戏演出。当时还出现了很多著名影艺人,历史上留下名的就有董
十五、赵
七、曹保义等。南宋官员仿汴京的瓦肆,在城内外修建了许多叫“瓦舍”的地方,招集伎乐,作为军中将士娱乐玩耍的地方。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当时影戏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宣卷的单调模式,表演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除了历史故事,还有一些作品是纯属虚构的,影戏的戏路越来越宽了。宋以后,中国影戏分南北两派发展开来,辐射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浙江皮影、苏南皮影、上海皮影为主的杭州影系,并渐渐向全国范围内传播。元代创建伊始,就不断向西扩张。皮影艺人随着蒙古军队西征,皮影也一路向西传播。据载当时皮影已作为军队内部的娱乐活动。山西省孝义县旧城东1955年发现的元大德二年(1298年)墓,在墓口两侧绘有纸窗人影的壁画,并写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的字样。金元影戏承袭宋代,时见遗迹。例如1980年在山西省孝义县榆树坪村发现的金正隆元年(1156年)墓里,有皮影头像壁画。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金大定七年(1167年)壁画则绘有一幅儿童弄影戏图,这是金代影戏传到北方边远地区的写照。
明清影戏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但更重要的变化是明代以降各地影戏蓬勃兴起,从此已形成了带有地方特色之流派,并冠以地方的名称,以示彼此在音乐(唱腔)、美术(影人和布景造型)、表演(耍人的技巧)上的不同,如河南大影、陕西皮影、晋中皮影、江浙皮影、闽南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江西皮影、山东皮影、滦州皮影、辽宁皮影、涿州皮影、北京皮影等等,基本形成了今天各地影戏之分布格局。
1949年后,皮影戏由于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扶植,短期内迅速复兴。据1955 年文化部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各地有皮影戏班社900多个,从艺人员5300多名。1966年“文革”爆发,皮影像其它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均被禁演。1976 年,“文革”结束,皮影戏又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演出,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也是很短的,八十年代末期,因为演出市场的不景气,许多中青年影戏艺人退出舞台,改作他行以谋生计,这当是造成今日演员青黄不接、断代的原因。
时至今日,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经让人们难以习惯千百年前形成的那种既定文化模式。随着环境的改变,有些传统不得不变,甚至会被丢弃,但有些传统,就如皮影戏,则需要传承保留下来,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当历史的尘埃落定, 一切归于沉寂之时, 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 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 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皮影戏文化,已经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想要保护非遗文化,保护皮影戏文化,仅仅依靠少部分人和组织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力量。
从政府方面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放思想,建立起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及保护理念;确立主体,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建构体系,以遗产申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大投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强大的财力支撑;采取多种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保护非遗要重视群众的生活需要,注意保留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人们自发自愿地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以皮影为例,可以在不破坏其文化核心和主体文化表现形式的前提下,适度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这样可以让皮影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它在生活中“活”下来,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为了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可以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在学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及其保护的相关课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增强人们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总之,人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懂得和善于利用现代手段传播遗产、弘扬遗产,使之能够造福当今社会。非遗人要充当起非遗的传播者、组织者、策划者,使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并以此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四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留住历史文化记忆
——阜南县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黄岗柳编的主要做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11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嗨子戏、黄岗柳编成功入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入选传统戏剧项目,黄岗柳编入选传统美术扩展项目。历史悠久的淮河文化造就了阜南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阜南县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申报和传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截止目前,列入县级非遗12项;市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3项;国家级非遗2项。
一、阜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黄岗柳编的基本情况 阜南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左岸。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座落在该县境内。全县辖29个乡镇,国土面积1768平方公里,人口162万人。
阜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省级文化先进县,戏曲、文学、曲艺、舞蹈、音乐、书法、绘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积淀丰厚,源远流长。在淮河流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智慧的阜南人民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嗨子戏和黄岗柳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戏曲百花苑和民间工艺的奇葩。
1、嗨子戏
清乾隆年间,一些能歌善舞的手工艺人在工余之时,即兴演唱当时流行的民歌、小调,后来这种说唱形式逐渐发展为说唱歌舞表演形式,因每句的起唱多以“嗨”字开头,故称之为嗨子戏,又叫嗨剧。
解放前,嗨剧演员大都是贫苦农民,多唱些民歌小调和反映劳动者生活的小戏,并以此在沿淮一带演出谋生。为适应流动演出的方便,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表演舞蹈“花挑子”。演员肩挑两只由百
余朵彩花点缀的花篮,在欢乐的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跳起花场。早期的唱腔主要以一些悲调、苦调为主,如《打货郎》、《打长工》、《苦娃子》等。这种自发的演唱活动,深受群众喜爱,争相邀请演出,一些民间班社也相应成立。
1956年,阜南县成立嗨剧团,吸收农村嗨子戏老艺人于德法、袁海波、帅业建、周国平、程献珍等传授和整理传统剧目,又抽调周学忠老师整理嗨子戏音乐,在民间打击乐的基础上,配上管弦乐,排练了《打桃花》、《三击掌》等传统优秀剧目。从此,嗨子戏正式搬上舞台。随后相继排演了传统戏《窦娥冤》、《罗帕记》,历史戏《于谦》、《双阳公主》、《御河桥》,以及现代戏《特别代号》、《特派员》等等。阜南县嗨剧团远赴河南省固始、淮滨以及安徽合肥、芜湖、安庆等地巡回演出,每到一地都是场场爆满,轰动江淮大地。当时,嗨子戏年平均演出280余场。其中最为值得骄傲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阜南嗨剧团带着新编的《万分之一秒》赴省城演出。演出结束后,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亲切会见了剧组全体演员,对嗨子戏给予了极高评价。2006年,阜南嗨子戏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黄岗柳编
杞柳是我国最古老的种植作物之一,《诗经》中就有“无折我树杞”的诗句。阜南县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沿淮河、洪河、陶孜河有20多万亩低洼地,自古盛产杞柳,据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淮濛盛产荆(注:杞柳),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柳编生产开始是为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民用结绳打编的方法,把柳条制成一些简单的盛物、盛粮用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间艺人编织技艺逐步提高。清初时期,用柳线作经、柳条作纬,编织出箩筐、提篮、簸箕、笆斗、笸箩、水斗、八角笸箩、安全帽等生产生活用具。这种柳线结合编织技法叫“径编”。为提升柳编现代工艺品位,编制技师面对国际大市场的需求,坚持
不断创新,加大柳编工艺的科技含量,对传统柳编工艺不断“升级换代”,出现了“四大变化”:一是柳编产品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向生活类、装饰类、艺术类、家居类、园艺类和观赏类等现代工艺制品转变;二是编织原料实现了从单纯柳条为主向藤条、草绳、铁艺、木片、竹片多样化原料转变,用于编织工艺品的原材料达到60多种;三是编织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立编、经编技艺向柳木混编、柳铁混编、柳草混编、柳木草铁复合编、别茬编、乱编(意编)、植绒技术及复合技术方面转变;四是产品花色实现了从单一原料色料向多种色彩转变创造出了多材料复合编织工艺,如“编织工艺+图画镶嵌工艺”、“编织工艺+植绒工艺”等,把藤柳与其他原料及绘画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制造出壁画类、仿生类、仿古类等产品,产品立体感强,惟妙惟肖,提升了传统柳编制品工艺水平。近两年共设计新产品240多个,其中大部分都被国外客户直接订购。在黄黄岗柳编工艺的展厅停里,各式各样的柳编、藤编等成品不下千种,有灯具、屏风、动物、餐桌、餐椅、摇椅、茶具、沙发、吊篮、花篮、花瓶等等。当地流传着的“编筐打篓,养家糊口”、“金条、银条,不如柳条”、“柳编编来了新房,编来了新娘”等民谣,正是黄岗人世世代代真实生活的写照。
在黄岗柳编的积极带动下,目前,阜南县杞柳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有14个乡镇9万多人从事柳编生产经营,全县每年柳编加工为农民增加收入3.5亿元以上。现有柳编企业70多家,其中取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29家。先后被国家权威部门确定为“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国家工商局注册的“黄岗”、“阜南”两个柳编工艺品商标已享誉海内外。黄岗柳编为此跻身全国五大柳编生产基地行列,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阜南县柳编工艺品协会被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授予2011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阜南县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黄岗柳编的主
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以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保护传承人为核心、以实现原地保护和动态传承为目的,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全面普查,摸清情况。自2005年启动全县民族民间艺人及民间美术艺人调查工作以来,县文化馆分别开展了240多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调查工作。普查自然村85个,调查采访对象340人;拍摄录像5000分钟,照片2000余张,录音1900分钟,形成专题报告15个,文字资料50余万字,影像光碟120盘,曲谱48个。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阜阳市阜南卷》一书。通过普查,了解和掌握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建立保护名录体系、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和设立传统文化保护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度重视,成立组织。县政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以县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体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文体局体局、发改委、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建设局、旅游局、宗教局组成,县政府分管领导为联席会议召集人,从而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阜南县重新组建了嗨剧演出队,聘请李玉英、谢学芳、孙利侠等一批老艺人做艺术指导,实行以老带新,传授嗨剧。演出队精心编排了系列嗨子戏精品小戏投放市场,深受群众喜爱,演出量逐年上升。
阜南县柳编工艺品协会成立于2002年12月,是由柳编企业、放货组长、经纪人、杞柳种植、编织大户组成,并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中介组织。协会成立以来,十分注重科普工作,通过组织规模柳编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强化职业技术培训、举办
柳编技能大赛和评定柳编技术大师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创新柳编产品花色样式,增强了柳编产品市场竞争力。
3、建立机制,培养传人。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决定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我省下一阶段也将进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工作。通过命名传承人,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培养后继人才。
传承人培养和“非保”工作队伍建设必须从基层抓起、从小抓起。作为一种活态的历史文化形式,嗨子戏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知名艺人,现在仍健在的嗨子戏第五代传人有周国平、李玉英、谢学芳、孙丽侠、代万青等。今年65的李玉英老艺人是周国平的师弟,自幼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就经常跟民间艺人学习演唱民间小调、大鼓书、快板等。直到现在,66岁的李玉英仍坚持留在剧团实行以老带新,其倾心培养的张明礼、李丁丁、李婷婷、王景景等青年一代嗨剧传承人,已在嗨剧艺术表演中崭露头角。黄岗柳编历史悠久,古往今来世代相传。黄岗民间传承大都靠老艺人的口授面传,否则,不能得其要领,编不出那样的效果。黄岗镇瓦庙村杨明华、杨光学、二郎村孙家才、孙锐、郜台乡安台村安学授、安超、安刚、黄岗柳大村柳万民、柳宇等是我县柳编第六代至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代表阜南县柳编技术四大脉系。县政府多方筹资准备在黄岗镇柳编工业园区建设一座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柳编传习馆综合大楼。
为了使此项目得以传承,阜南县文化、教育部门准备让嗨子戏、柳编工艺进学校、进课堂,使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并热爱地方文化。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重视传承人的培养, 让更多的阜南民间文化进学校、进课堂,使下一代从小就热爱本土文化。
4、多方筹资,长期保护。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精神,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近年来,我县对保护嗨子戏投入100多万元,主要购臵灯光、音响、民族乐器等,其中2009年投资40万元,创排大型现代嗨子戏《王家坝之歌》。对柳编的传承和发展,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已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柳编事业。一是技术培训: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技术培训老艺人的授课报酬,资料费、光盘制作费、实习用材料费;二是印刷宣传彩册5000本20万元;三是投入80万元,以补贴方式,在全县建立8万亩杞柳生产基地;四是投入资金20万元,用现代信息传媒宣传推介。
5、加大宣传,品牌先行。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运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开展讲座、演出、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为了打响嗨子戏品牌,2008至2009年间,阜南县嗨剧团经常到周边县市演出,扩大了剧团的影响力。2008年,剧团新编的嗨子小戏《双出嫁》参加安徽省艺术节喜获三等奖。阜南县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而打造的大型现代嗨剧《王家坝之歌》激情上演。该剧讴歌了生活在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附近、濛洼蓄洪区内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舍小家、保大家,舍局部、保全局的无私奉献精神,描绘了王家坝人民与天抗争,搏击洪水,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英雄气概,歌颂了党的领导,歌颂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展示了一幅生动感人的画卷。现代嗨剧《王家坝之歌》在阜南县公演数十场,生动的故事、优美的旋律、高亢激昂的唱段,受到广大干群的热情追捧。嗨剧《王家坝之歌》在阜阳市第五届艺术节大戏调演中获一等奖。
为打响柳编品牌,做大做强阜南柳编产业,2009年5月8日至9日,首届安徽阜南柳编艺术节在“中国柳编之乡”阜南县隆重举办。
艺术节以“彰显柳编艺术神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打响“中国柳编之乡”品牌、做大做强柳编产业、提高阜南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发展为目的,努力打造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的平台,打造展示阜南形象和发展成果的窗口。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山宣读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阜南“中国柳编之乡”称号的文件并向阜南县授牌。阜南县以此次节会为契机,交四海宾朋,借八方之力,进一步做精、做强柳编这一促农“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强势产业,使柳编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阜南县黄岗镇也连续举办了五届柳编艺术节。这些宣传活动促进了阜南柳编品牌的宣传。
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嗨子戏、黄岗柳编未来前景展望 实施嗨子戏和柳编这一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使之赋予时代内容,焕发青春的活力,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顺应经济文化日益融合的趋势,满足淮河两岸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
1、历史传承和艺术价值展望。嗨子戏源于生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历代艺人口传心授,融入大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于其中,是一种活态的历史文化形式。如《打桃花》、《三击掌》、《站花墙》等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内容,自由活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古朴原始、优美动听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表现了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具有非凡的艺术生命力。阜南柳编传统工艺“径编”、“立编”历史悠久,为沿淮蒙洼一代独创,老艺人代代相传,有一千多年历史,在社会经济落后的封建时代,黄岗蒙洼一带编织的笸箩、笆斗、升斗、水斗、提箱等民间器具,在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笆斗、升斗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交易中衡量粮食的主要器皿。这些柳编技艺是沿淮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劳动智慧的结晶,难以用现代技术所替代,它蕴涵着丰富的言传意会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民间
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载体,深蕴淮河两岸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仍彰显其艺术的魅力。
2、文化价值展望。阜南嗨子戏和柳编作为淮河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所蕴含的历史空间,所体现的民风民俗,对研究淮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难得的宝贵财富。嗨子戏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产物,必将在繁荣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阜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北宋岳飞的副将刘琦、岳云等与金兵在陶子河一带交战,大获全胜,刘琦命老百姓用柳条编抬筐、笺子等,让士兵抬土筑贺胜台,至今每逢清明、春节前后,贺胜台前香雾缭绕,鞭炮声不断。在解放前,姑娘出嫁,娘家必须配送一个红色“八角笸箩”,象征八面来财,以示吉祥。
3、经济价值展望。嗨子戏作为淮河文化的杰出代表,已经融入文化市场,初步实现了经济价值,安徽省是人口大省,阜阳是人口大市,而且嗨子戏是淮河流域鄂、豫、皖三省人民喜爱的剧种,巨大的市场和嗨子戏的独特性,再加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嗨子戏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效益。长期以来,柳编一直是阜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大量的柳编生产,解决了当地相当一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其次,柳编产地大多为低洼沼泽地,大量种值柳编,可以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其三,阜南柳编除作为国内日用品外,还出口创汇,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嗨子戏和黄岗柳编只要打造好文化品牌,一定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为阜南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阜南县委讲师组 潘永力
2011年12月18日
第五篇: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
黔西北彝族在步入21世纪的发展征程以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遗产已成为当下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人们已经意识到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逝的严重性。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制订法规清理普查申报遗产筹措资金抢救开发紧急呼吁一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在我国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黔西北这块彝族文化深厚的土地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助推下涌现出彝族撮泰吉、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铃铛舞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异彩纷呈的表演艺术各种歌舞、原滋原味的民俗信仰各种祭祀活动、彝族“蜂子神”、风格迥异的彝族民间工艺等一系列彝族非物质文化仍然在现代化进程中濒临着消亡的命运抢救和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而任重道远。
一、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安静葛继红石柳江毕节学院中文系贵州·毕节551700摘要黔西北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出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征立足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保护和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关键词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考中国分类号C912.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001-0112-05Viewson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inNorthwestofGuizhouANJingGEJi-hongSHILiu-jiangTheChineseDepartermentofBijieUniversityBijieGuizhou551700ChinaAbstractInthepracticeofproductionandlivingtheYiPeopleinnorthwestofGuizhouhaveaccumulatedcolorful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andformedtheiruniquecharacteristics.Thispaperstandingfromthepresentsituationsofthenon-materialculturalheritagesofYiPeopleinNorthwestofGuizhouandfromthestandpointofpromotingthenationalculture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givessomeidealsandsuggestionstoprotecttheseheritages.IthasanimportantreferencevaluefortheprotectionoftheYiPeople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KeywordsNorthwestofGuizhou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thoughtsaboutprotection收稿日期2009-12-11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课题“黔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085H0382009毕节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091009。作者安静1975—男彝族贵州大方人毕节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俗学、现当代文学葛继红1967—女贵州毕节人毕节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民族学石柳江1978—女侗族贵州天柱人毕节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民俗学。第30卷总第131期GuizhouEthnicStudiesVol.30.General.No.1312010年第1期贵州民族研究No.12010112··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它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现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另一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具体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大众性即彝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本民族或族群它属于该民族或该族群全体人们是满足彝族大众需要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大众性。二是个体性即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是适应本民族生存环境的体系一切非物质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出了个性突出的非物质文化。三是活态性即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彝族传统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的与人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彝族非物质文化更注重技能和知识承传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文化财富。在福泽广袤的黔西北高原彝族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按照彝文文献水西《安氏普》阿哲世系、《阿默尼·磨弥谱》、《德布氏谱》父子连名谱载彝族历史可上溯6000年以上千百年来的文化积累彝族人民不仅演绎了独特的彝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而且还创造出绚丽多姿的彝族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彝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数不胜数的彝族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使这里成为歌舞的海洋。由于彝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彝族文化原生态得到了较好保留如赫章的铃铛舞威宁的撮泰吉、威宁板底少数村寨保持了完整的彝族语言、大方和纳雍的彝族聚居村在逢年过节上演的“蜂子神”、黔西北彝族聚居区演唱的山歌、威宁的火腿、大方的豆制品等制作工艺、各村寨的婚丧嫁娶风俗等浩瀚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就是典型代表。黔西北的彝族非物质文化显现出较强的彝族文化深层内涵包容了物质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艺术、生产工艺等各个文化层面充分彰显出农耕性、地域性、民俗性、宗教性特征。沟壑纵深、山高坡陡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质朴纯真的彝族风土人情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和艺术根基通过世代修增和积淀传承愈益丰富多彩形成了诸多具有黔西北彝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风格迥异的文化多样性使得彝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备受世人的关注也为今天黔西北旅游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等省区其中黔西北是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富集的地方。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彝族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风俗礼仪和节庆等领域。口头文学如洪水神话、兄妹造人神话、吴王剿水西、开天辟地歌、哭嫁歌、支格阿鲁等在彝族民间传承和流传的作品。民间音乐如彝族口弦艺术、月琴、唢呐等在各种娱乐、婚丧嫁娶及各种节日活动中广泛运用。民间舞蹈如敬酒舞、撒麻舞、采杜鹃花舞、月琴舞等舞蹈多姿多彩深受黔西北各族人民的喜爱。传统手工技艺如彝族擀毡技艺、漆器手工工艺、豆制品和火腿制作技艺等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风俗礼仪节庆如彝族火把节、彝族年、饮食习惯、婚丧嫁娶、各种禁忌、民间信仰、服饰文化等异彩纷呈。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文化个性与彝族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世代传承经过岁月洗礼形成了彝族的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和彝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游戏、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文化成员。虽然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但是在传承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随着信息流通量的猛增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迅速向其辐射、蔓延彝族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传统习俗开始淡化乃至消亡在我们的周围穿彝族服饰的人和会说彝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会跳彝舞唱彝歌者微乎其微有的彝族崇尚现代文化漠视乃至摒弃本民族长时间积累的传统逐渐趋同现代文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各种习俗正在悄然改变。安静葛继红石柳江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113··一社会转型导致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社会的转型必然带动文化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黔西北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期必然带动整个文化的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原有农耕文明框架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和消亡这个形势也是目前全球各民族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逐渐减少有的传统技艺如彝族建筑工艺、咂酒酿制技术等也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消亡很多彝族口头文学濒临失传如神奇瑰丽的彝族神话故事、各种山歌、戏曲等民间文学形式由于受到报纸、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铺天盖地的席卷正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彝族年、火把节也只是在有的县、乡、村三五年举行一次哭嫁习俗日渐消解在岁月的烟尘中“请神”等民俗事象已成了彝族的神秘遗踪撮泰吉、撒麻舞和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难得一见彝族对歌早已歌声久远偶尔在现代彝族年轻人吃饭喝酒时听见几首带有现代气息的彝歌大家会油然间生出天籁之音的慨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活态传承环境不好传承人青黄不接保护功利性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剧减的现状。二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淡薄。时下有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的东西很土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东西此观念在年轻人当中尤为兴盛所以直接后果就是传统习俗后继无人这也是导致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沦落到如今境遇的关键所在。在彝族与汉族杂居村寨有的彝族青年以穿彝族服饰讲彝话、唱彝歌为耻以穿时髦的奇装异服和唱流行歌曲为荣。哪一家接亲嫁女时举行彝族婚礼丧葬时举行彝族葬礼必然会引来很多人的嘲讽认为是落后民族的婚俗和葬礼。评价者不乏自身是少数民族如苗族、布依族、甚而彝族当然也有汉族事实上评论者还不知道民族的概念他忽视了自己也是民族。彝族聚居地区的青年人外出求学、打工远离了原来所处的环境在汹涌澎湃的外来文化冲击下骨子里认为现代文化最先进品位高而彝族传统文化较落后、品味低以致莫名其妙地产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卑心理崇尚外来文化冷漠甚至摒弃本民族的文化因子从而日渐生疏甚至完全遗忘。社会各界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很多单位和部门未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普遍认为这只是文化部门的“一家之事”不知道这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没有在黔西北地区形成共识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一些地方对彝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尚停留在只“抢”不“救”的初级层面认为把这些遗产“抢”进博物馆或者作为国保、省保和地保便万事大吉至于之后该怎样对待它们却很少有人再去考虑了无人研究自然也就无人知晓和该如何重视了。三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较为单一。目前据笔者目力所及黔西北研究彝族非物质文化的机构有毕节地区文化局、毕节地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毕节地区彝文文献翻译中心、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和六盘水文化局、六盘水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及各县市文化局、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等研究和保护的机构有限。而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办法还不够健全政府设立的普查、发掘、整理、征集、抢救、补助、展演、宣传、培训等专项资金不足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分类、鉴定、整理工作尚属起步阶段目前普查所获得的资料也主要以线索和概况为主部分县、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无法集中、无法处理、无法存档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四保护机制不健全和专业队伍人才匮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生态也发生巨大变化但对于与此相关的种种行为和现象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现有的工作机制远远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的要求。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多包括彝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几大类加上这些项目分散在全区各地保护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导致人才特别短缺。现在基层的一些从业者不少是半路出家面对一大摊专业性工作他们往往力不从心也迫切希望有机会得以深造。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部门缺少一支挖掘、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镇街道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日常普查工作只能临时举行其它工作无暇顾及无力应对。各文博单位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也不太平衡县级文博单位特别是新建馆专业人员甚少或根本没有专业人员无法按专业要求收集藏品、举办展览更谈不上进行科学研究地区各级文化部门在民俗学专业、民族学、民间文化专业等方面人才较为紧缺黔西北地区彝族非物质2010年第1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10年2月版114··文化遗产工作队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人才结构和队伍素质方面都与蕴藏着十分浩瀚的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相适应。
三、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见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注入多彩多姿的彝族非物质文化能否继续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继承发展立足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工作制定保护规划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努力发挥彝族非物质文化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摸清底数做好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普查摸底是进行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在保护工作中强化政府部门的职责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要根据全国民族民间文化分类保护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对以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摸清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对全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价值进行评估彻底摸清和理顺做好登记建档工作。有关部门需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片区和分类别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其中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地方派遣专家学者实行专款专项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实用、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同时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创设黔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电子博物馆或者展示中心。2二健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立法保护建立专门机构并实施一系列相关保护措施否则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保护工作会受到各种制度性的制约甚至阻碍。要建立专门机构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处理好“保护”和“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把“保护”和“传承”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在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再考虑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尽快制定《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规划》、《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快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保住这些文化有选择地重建一些有社会和民众基础的彝族民俗文化事项。三开发利用服务社会实现经济效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和传承服务现代社会。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优秀的彝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资源能够产生效益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身贡献。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彝族漆器、彝族传统服饰还有彝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挖掘出其固有的商品属性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其二是发展彝族文化旅游。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成为旅游胜地除了石林景观以外颇具彝族特色的民风民俗、蜚声中外的彝族神话传说是使人们心驰神往的重要原因。最近几年文化节庆活动方兴未艾并与经济活动相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地方影响。彝族火把节是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目前已经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更享有“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的美誉每年都要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体验火把的激情魅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向八方游客展示了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三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相融。3在黔西北地区的草海、织金洞、百里杜娟、九洞天、阿西里西山、支格阿鲁湖等旅游景点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可把彝族的口头文学、传统表演、风俗礼仪等作为支撑黔西北旅游的民族文化底蕴从而实现彝族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让游客感受黔西北自然山水的同时流连忘返在彝族浓郁的非物质文化迷宫中。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彝族非物质文化必将在服务经济社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以水西地区流传的口头文学奢香夫人为蓝本国内第一部以彝族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即将开拍对于宣传和推介地方旅游弘扬彝族安静葛继红石柳江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115··传统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注重传承培养彝族物质文化保护人才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形态“传承”是核心是灵魂而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桥梁作用。传承人是保护生成的意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及国家有关文件中涉及“传承人”的内容大多出现在“保护”条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是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少懂得唱彝歌、跳彝舞、讲彝话、讲故事的传承人不多布摩也是屈指可数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因其非物质性而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价值掌握技艺的传承人不愿传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承骨干者不愿学今天的“传习人”不能成为明天的“传承人”。因此抢救、保护传承人、大力培养传习人是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更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同时要大力培养、培训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采用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保护工程”有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热爱彝族非物质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以高科技武装的数据库建设队伍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轨道。4五多管齐下加大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当一部分丢失严重有的濒临消失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只有牢固树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自觉地保护、传承、开发。保护和传承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切实发挥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遗产收藏保护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省、地彝学会和各县市彝学会作为彝学研究的机构建议组织专人筹措专款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制定保护规划抢救珍贵文化遗产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以电子技术建一个黔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把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