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
2015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
2015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
2015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状况及各类专业数据统计资料,来自于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对全市135家主要从事营业性演出场所的统计(比上一年度新增了5个剧场。其中还包括各类小剧场、各郊区县影剧院共56家),以及相关票务公司、演出机构提供的部分演出市场有关信息。
初步汇总数据:2015年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4238场;观众人数共计1035.63万人次;演出票房收入共计15.49亿元。
一、整体市场:2015年演出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票房收入达15.49亿元
营业性演出场次24238场,与去年基本持平。根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北京135家演出场所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4238场,比去年同期24595场略下滑了1.45%。大型体育场馆和驻场场馆的演出场次减少了近1500场,但是大中型剧场和小型专业剧场的演出场次均呈增长趋势,演出场次总体持平。
2015年营业性演出观众总人数达1035.6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1012.6万人次)增加2.27%。其中:戏剧类观众452万人;舞蹈类观众48万人;音乐类观众244万人;其它类观众292万人。
2015年北京演出市场整体票房15.49亿元,专业剧场均有增长。其中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等综合性多功能演出场所19个,演出收入5.09亿元,占全年演出总收入的23%,比去年同期增加7200万元;长安大戏院、中山音乐堂、中国木偶剧院等26个戏剧、音乐、儿童剧为主的专业演出剧场演出收入2.58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6.7%,比去年同期增长3600万元;国家体育
场、工人体育场、人民大会堂等9个大型体育场馆的演出收入4.65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30%,比去年同期下降8900万元;红剧场、朝阳剧场、梨园剧场等12个旅游演出为主的剧场,演出收入1.73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1.2%,比去年减少600万元;其它剧场及各类小剧场69个,演出收入1.44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9.3%。
各类演出平均票价及上座率为:交响乐、室内乐、民族音乐类演出平均票价197元,平均上座率74.9%;各类演唱会演出平均票价452元,平均上座率78.6%;音乐剧类演出平均票价434元,平均上座率74.95%;歌舞类演出平均票价214元,平均上座率74.73%;京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23元,平均上座率69.6%;话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59元,平均上座率72.6%;地方戏类演出平均票价101元,平均上座率66.6%;曲艺类演出平均票价110元,平均上座率60.4%;儿童剧类演出平均票价83元,平均上座率67%。总体来看,今年的平均票价有所下降,原因有:各演出单位降低成本、降低票价,也与政府继续增加文化演出的“惠民”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有关。据了解,我市文化主管部门2015年共投入2200万元,补贴31个剧场,使100元以下的低票价达到了剧院座位数的30%。
二、演出团体:各地区团体演出表现活跃,国外团体在京市场显著增长 国内团体在京的演出场次略下降,但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平稳增长。据统计,2015年国内艺术团体及个人(含外省市)在京演出了23238场,比去年同期23773场下降了2.3%;观众数量达890万人次,比2014年同期863万人次增长了3.2%;票房收入为10.4亿元,比2014年同期10.1亿元增长了3%。国外团体来京演出活跃度显著提升,场次和票房增幅均在20%以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表现活跃,国外优秀剧目纷纷来京演出,带动了国外团体在京的市场增长。2015年,国外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了870场,比去年同期700场增长了24.3%;观众数量为1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09万人次增长了5.3%;票房收入达3.95亿元,比去年同期3.24亿元增长了22.1%。其中,国外戏剧类演出场次由2014年的220场增至362场,票房由2014年的2467万元增至7757万元。
港澳台歌手在京大型演唱会减少,导致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港澳台地区来京演出主要以戏剧和演唱会为主,2015年,港澳台地区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了130场,比去年同期122场增长了6.6%;观众数量为3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41万人次下降25%;票房收入为1.1亿元,比去年同期1.6亿元下降30.8%。港台明星歌手在万人体育场馆举办的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的24场减少到2015年的14场,成为港澳台地区演出观众和票房在北京演出市场下滑的重要原因。
三、演出类型:话剧、音乐剧、舞蹈等市场保持增长,演唱会、相声、杂技等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戏剧类和音乐类为北京演出市场贡献近82%的票房。从演出场次上看,戏剧类演出了13502场,曲艺、杂技魔术等其他类演出了8517场,两者在总场次中的占比达到了90.8%,是演出最活跃的两大类演出;从观众数量上来看,戏剧类演出的观众数量达到了452万人次观众,占到了总观众数量的43.6%,其次是其他类演出观众数量达到了292万人次,音乐类演出的观众数量也达到了244万人次;从票房收入上来看,戏剧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2亿元,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达6.4亿元,两者为北京市演出市场贡献了81.9%的票房,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1.戏剧类演出票房增幅达21%,音乐剧带动作用大
原创舞台剧不断发力,国外优质剧目的引入也为北京戏剧演出市场带来了活力。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戏剧类(含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戏曲等戏剧演出类型)演出场次达13502场,比去年同期13361场增长了1.1%;吸引观众达45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423万人次增长6.8%;实现票房收入为6.2亿,比去年同期5.2亿增长了21%。其中,音乐剧票房收入达1.2亿,与去年同期3759万元相比,增长了226.7%,实现了翻倍增长。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51场,获得了近6000万的票房,成为推动音乐剧票房增长的重要动力。
2.话剧、儿童剧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戏剧类演出的两大主力 话剧市场趋于理性,更加注重价值的承载,话剧显现出勃勃的生机。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战马》中文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司马迁》、大道文化出品的《戏台》等剧目均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成功。2015年,话剧演出了4900场,比去年同期4482场增长了9.3%;观众数量为17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47万人次增长17.6%;票房收入达2.6亿,比去年同期2.2亿增长了19.4%。在北京亲子消费需求的催热下,儿童剧市场依然保持发展态势,处于稳定增长。2015年,儿童剧演出了4390场,比去年同期3787场增长了15.9%;观众数量为14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32万人次增长了6.6%;票房收入为1.11亿,比去年同期1.05亿增长了5.2%。话剧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之和占到了戏剧类演出票房60%,成为戏剧类演出发展的重要动力。
3.戏曲演出市场出现下滑,京剧探索市场化票房逆势增长
2015年,戏曲演出了3307场,比去年同期4172场下降了20.7%;观众数量为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06万人次下降了16%,演出票房为1.25亿,比去年同期1.43亿下降了12.5%。戏曲演出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地方戏的减少,如刘老根大舞台2015年演出场次减少了62场,票房收入下降了2000万元左右。
京剧创作更加注重市场,2015年北京推出了多部小剧场京剧,如在人艺实验剧场演出的京剧《倾国》、《琼林宴》等,上座率均在90%以上,培养了一批年轻观众。2015年,在戏曲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京剧保持了增长态势,共演出了1895场,比去年2001场略下降5.3%;吸引观众47.7万人次,比去年36.6万人次增长了30.5%;票房收入4376万元,比去年3046万元增长了43.7%。4.音乐会低票价培育效果显著,场次观众双增长情况下票房下滑 以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为代表的演出场馆坚持推出“打开音乐之门”、“打开艺术之门”等惠民普及系列音乐会,以北京交响乐团为代表的演出团体每年推出近50场进基层的公益演出,为观众培育打下来良好的基础。2015年,北京音乐会的平均票价为197元,比2014年220元降低了23元。据统计,音乐会演出了1347场,比去年同期1277场增长了5.5%;观众数量为1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10万人次增长了5.1%;票房收入为1.8亿,比去年同期1.9亿下降了 7%。在演出场次和观众数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票房收入不升反降,正是平均票价降低的体现。
5.演唱会市场出现下滑,万人场馆演唱会减少为主因
2015年,北京共举办了189场演唱会,比去年同期193场下降了2.1%;观众数量为101万人次,比增长年同期121万人次下降了16.4%;票房收入为4.1亿,比去年同期4.6亿下降了10.6%。2015年,千人剧场演唱会增多,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万人体育场馆的演唱会减少了17场,观众数量减少了近23万人次,票房收入下降了近8000万元,导致场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观众数量和票房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如万事达中心从10月份开始因举办体育赛事没有举办大型演唱会,对演唱会票房收入影响显著。
6.舞蹈类演出票房突破亿元,芭蕾舞贡献近55%票房
2015年,北京舞蹈国际艺术节、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等舞蹈节庆以及中央芭蕾舞团、北京现代舞团、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推出的系列演出,活跃了北京舞蹈演出市场。2015年北京舞蹈类(含芭蕾舞、民族舞、现当代舞以及其他舞蹈等)演出了477场,比去年同期374场增长了27.5%;观众数量4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36万人次增长了32.7%;票房收入为1.2亿,比去年同期7226万元增长了68.4%。其中,芭蕾舞演出了180场,票房收入达6634万元,占到了舞蹈类票房收入的54.5%。
现当代舞原创作品不断增多,但观众和票房均有所下滑。2015年现当代舞演出了147场,比去年同期93场增长了58.1%;观众数量为7.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8.4万人次下降了12.7%;票房收入为1332万元,比去年同期2077万元下降了35.8%。2015年,多部现当代舞作品涌现在市场中,陶身体剧场的作品《数位系列》和闲舞人工作室的作品《莲花》,赵梁的《幻茶谜经》,9当代舞团推出了《进化论》和新舞蹈国际艺术节等等,带动了市场的发展,但是由于观众对现当代舞认知度较低,因此在场次增加的情况下,观众和票房收入反而下降。
7.受旅游市场影响,相声、杂技等以旅游人群为主的演出持续下滑 自旅游法实施以来,北京旅游人群中,团客不断减少,散客越来越多,因此以团客为主的旅游演出市场受到了较大冲击。相声类演出了3738场,比去年同期4774场下降了21.7%;观众数量为3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50万人次下降了23.4%,票房收入为2868万元,比去年同期3786万元下降了24.3%。杂技魔术演出了2618场,比去年同期3123场下降了16.2%;观众数量为12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28万人次下降了5.9%;票房收入为2825万元,比去年同期4646万元下降了39.2%。
四、演出场馆:场馆资源更加丰富,活跃度略微下降
演出场馆资源更加丰富,每个场馆平均年演出为179场。2015年北京新增加了天桥艺术中心四个场馆、博纳星辉剧院等专业演出场馆,丰富了北京的资源。135家场馆共演出24238场,每个场馆平均年演出179场,与2014年年均演出189场相比,有所下降。其中新增场馆均于下半年才开始营业,演出场次较少。另外,天地剧场、红剧场、德云三里屯剧场、广茗阁茶楼、海淀工人文化宫、朝阳9剧场等场馆演出与去年相比均减少了70场以上。
根据统计,2015年演出超过100场的场馆达65家,与去年相比,减少了7家。其中演出超过300场的场馆为30家,包括中国木偶剧院、朝阳剧场、海淀剧院等;演出场次在200-300场的演出场馆共16家,包括国家大剧院的三个厅、梅兰芳大剧院、首都剧场、保利剧院、小柯剧场等;演出场次在100-200场的演出场馆共有19家,包括天桥剧场、民族宫大剧院、北京喜剧院、解放军歌剧院、鼓楼西剧场等。
五、总体特点:演出市场逐渐转型,向理性化、市场化发展 1.原创舞台剧持续发力,国外精品剧目刺激市场
2015年,戏剧市场更加理性,内容更加多元。国家话剧院推出了《中华士兵》《北京法源寺》等多部剧目,北京人艺也推出了《故园》《司马迁》等原创作品;同时《聂小倩和宁采臣》《丽南山的美人》《贵妇还乡》《女仆》《老舍五则》等多类型剧目也全新上演,精良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创新的形式,吸引着一批批观众走进剧场。
此外,众多国外优质剧目也纷纷来京演出,带给中国观众从猎奇、追捧到日益冷静、理性地看待审美提高过程。NTlive中英文化交流年项目,通过“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高清影像技术,让中国观众第一时间看到了《女王召见》、《天窗》、《深夜小狗离奇事件》、《哈姆雷特》等10部大戏的样子;波兰剧院的《伐木》、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在长城水剧场上演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以色列盖谢尔剧院带来的《乡村》都让观众看到当今世界戏剧舞台的顶尖之作;此外,天桥艺术中心落成后,以韦伯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开幕演出,也让北京观众享受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2.北京演出市场向细分化发展,演出、场馆等定位不断清晰
2015年,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及国外歌手、乐队选择到北展剧场、保利剧院、国图艺术中心、汇源空间等千人剧场举办演唱会。其中,港澳台歌手及乐队千人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5场增长至2015年13场,歌手包括周传雄、陶喆、陈嘉桦、吴克群等;外国歌手及乐队千人演唱会场次由2014年22场增长至2015年47场,其中以韩国男团及流行歌手所占比例最高,此外,美国、日本、瑞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乐队及歌手也纷纷来京举办千人剧场演唱会。同时,歌手及乐队音乐风格的细分趋势也更加明显,风格突出的爵士乐、民谣民族音乐、金属摇滚乐等乐队和歌手开始占据一定演出市场份额。
北京的各大演出场馆定位细分更加突出,在今年新开幕的剧场中体现尤为明显。今年3月,由北京市青年宫和北京市演出公司共同改建的北京青年剧场,成为北京首家定位于青年人戏剧、音乐等艺术创作与演出的基地;5月26日,北京市成立了国内首个以“喜剧”为核心定位的专业剧场,填补了国内专业喜剧院的空白状态;于今年11月开幕的天桥艺术中心,则定位为以音乐剧演出为主,引进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开幕大戏,也正是凸显了这一定位。
3.票务机构布局产业链,正在成为演出市场的强势力量
传统演出票务公司在整个演出产业链中主要承担渠道、营销和技术研发等作用,但由于缺乏上游演出内容资源与下游场馆资源的把握,往往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各大票务公司纷纷基于对自身互联网票务平台的数据分析、衍生服务开发等优势,开始向演出行业上、下游资源靠拢,或投资舞台剧,参与IP 开发,或投资运营剧院,布局线下渠道,使传统票务公司的角色逐渐从“中介”转变到演出市场中的强势力量。
永乐票务、大麦网等较具代表性的票务公司,近年来主办并参与投资多场大型演唱会项目和演艺项目。2015年由永乐演艺投资主办的LINKIN PARK 林肯公园猎捕行动中国巡回演唱会创造了欧美摇滚乐队在中国开展万人体育场级规模巡演的先河。另外,永乐票务在韩国等演艺发达国家设立分公司,抢占优质内容资源,在内容的引进方面占据主导优势。永乐票务还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加紧布局IP资源挖掘,将由旗下永乐影业、永乐体育、永乐经纪和永乐演艺等公司承担上游内容生产。同时,还将继续发挥平台的优势,拓宽平台价值,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使内容投资和IP开发更加精准化。
4.国有院团活力进一步释放,创作与演出更具市场化思维
2015年北京的戏剧市场中,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出品的《战马》中文版成为热点话题。国家话剧院创作演出《战马》中文版的全程,都体现了市场化的观念。在用人机制方面,从演员选拔到最终确定阵容,中文版《战马》采用了从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在营销方面,第一次提出了“戏剧发行”的概念,与北京一千零一夜文化集团合作,由其进行推广营销;同时,与京东发起众筹,与微信票务合作来达成线上销售和传播的一体化。《战马》中文版在国家话剧院演出了58场,吸引了近5万人前往观看,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5%,在创作与营销上的市场化转变,让《战马》中文版收获了口碑与市场的双效应。
此外,北京京剧院开放思路,以“京剧合伙人”推出了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剧院作为出品单位,只支付前期宣传、及剧目制作、演出场租等费用,主创人员则实行把自己的创作费、排练费按技术等级与贡献程度入股,将剧目的市场票房直接与创作人员收益挂钩。在剧目推介方面,借助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线上微营销”,主创和戏迷积极互动,扩大了年轻人的参与度。
总之,演出全体同仁要以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演出市场体系为目标,积极引导演出市场从低级产业形态走向高级产业形态,促使北京演出市场的不断成熟与繁荣。
第二篇:2014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
2014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
2014年,北京市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状况及各类专业数据统计资料,来自于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对全市130家主要从事营业性演出场所的统计(比上一新增了7个剧场。其中还包括各类小剧场、各郊区县影剧院共56家),以及相关票务公司、演出机构、咨询公司提供的部分演出市场有关信息。初步汇总数据:2014年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4595场;观众人数共计1012 万人次;演出票房共计14.95亿元。
2014,在京注册的演出机构、文艺表演团体(含中央直属)在全国各省市组织参与各类演出活动共计5076场,观众人数588万人次,票房收入10亿元。
同时我们对在京的相关演出机构、表演团体以及审批部门进行了跟踪了解,粗略统计:在京的中央、市属演出机构、团体组织承办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商业性演出、文化交流性演出及其它形式的演出活动共计:演出场次5782场,出访国家和地区近百个,城市330个,人数3527人,批次101批。
一、演出场次情况统计
2014年全市13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24595场,比去年同期(23155场)增长6.2%。
1、按演出团体分类:
国内艺术团体(含外省市)在京演出23926场,占总演出场次的97%,比去年同期(21164场)增长13%。外国艺术团体在京演出548场,占全年总场次的2.2%,比去年同期(1415场)减少61.2%。港、台艺术团体及个人在京演出121场,占全年总场次的0.5%,比去年同期(82场)增加47%。
2、按艺术门类分类:
音乐类(含交响、美声、民族、通俗、音乐剧、歌剧)等演出1669场,占总场次的6.7%,比去年同期(1420场)增加17.5%。歌舞类(含民族舞、芭蕾舞、外国舞、现代舞)等演出572场,占总场次的2.3%,比去年同期(622场)减少8%。话剧类演出4519场,占总场次18.3%,比去年(4301场)增加5%。京剧类演出1158场,占总场次4.7%,与去年同期(1443场)减少19.7%。杂技类演出4148场,占总场次16.8%,比去年同期(2341场)增长24%。儿童剧类演出3134场,占总场次12.7%,比去年同期(4551场)减少31%。地方戏及曲艺类演出6195场,占总场次25.1%,比去年(4143场)增长49.5%。综艺类与其它类及各种小剧场演出3200场,占全年总场次的13%,比去年同期(3334场)减少4%。
二、观众人数情况统计
2014年全市13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观众总人数达1012.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1014万人次)基本持平。其中:音乐类观众238.2万人;舞蹈类观众62.3万人;京剧类观众31.2万人;话剧类观众147.1万人;地方戏类观众68.9万人;杂技类观众124.1万人;曲艺类观众45万人;儿童剧类观众101.5万人;综艺类观众88.2万人;其它类型演出及各种小剧场演出观众106.1万人。
三、演出票房情况统计
2014年全市130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计演出票房总收入达14.96亿元,比去年同期(14.42亿元)上升3.7%,按剧场类型划分:
1、综合性多功能演出场所15个,主要有:国家大剧院歌剧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戏剧厅及小剧场、北大演讲堂、北大演讲堂小厅、海淀剧院、国安剧场、解放军歌剧院、中国剧院、民族宫大剧院、北展剧场、世纪剧院、天桥剧场、保利剧院共演出收入4.37亿元,占全年演出总收入的29%,比去年同期减少1300万元。
2、大型场馆9个,主要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人民大会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共演出收入5.85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39%,比去年同期增加2600万元。
3、以戏剧、音乐、儿童剧为主的专业演出剧场28个,主要有: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广德楼戏园、中国儿童剧场、中国儿童剧院假日经典小剧场、中国木偶剧院(大厅)、中国木偶剧院酷宝宝剧场、中国木偶剧院小铃铛剧场、中国木偶剧院动物城堡剧场、海淀工人文化宫魔山剧场、中国评剧大剧院、中华皮影文化城、人艺实验剧场、首都剧场、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国话先锋剧场、东方剧院、北京西区剧场、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大观园戏楼、中国儿童中心小剧场、北京黄梅戏会馆、正乙祠戏楼、皇家粮仓剧场,共演出收入1.89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3%,比去年同期增长1900万元。
4、以旅游观众为主,节目相对固定的旅游演出场所共13家,主要有:天桥杂技剧场、湖广会馆、梨园剧场、梨园大戏楼、天地剧场、红剧场(崇文工人文化宫)、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朝阳剧场、华侨城大剧院、老舍茶馆(含新京调、非遗、相声)、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院、龙潭公园中心剧场,共演出收入1.56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0.4%,比去年减少1700万元。
5、其它剧场及各类小剧场65个主要有:地质礼堂、世纪剧院(小剧场)、解放军军乐厅、东图会议中心、大隐剧院、光华路5号会展中心、东四工人文化宫、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朝阳9个剧场(非非小剧场)、朝阳9个剧场(TNT剧场)、朝阳9个剧场(后SARS剧场)、朝阳9个剧场(切CHE行动剧场)、蜂巢剧场、蓬蒿剧场、雷剧场、西城区文化馆缤纷剧场、繁星戏剧村一剧场、二剧场、五剧场、壹空间THE ONE CLUB、传奇小剧场、雷动天下剧场、青蓝剧场、戏逍堂柏拉图实验剧场、枫蓝国际小剧场、小柯剧场、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正华影剧院、北青盈之宝剧场、宣武文化馆(宣南书馆)、北京民族剧院、77剧场、798艺术区北京751秀剧场、北京市青年宫电影院1号厅、鼓楼西剧场、梦剧场、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中间剧场、德云社剧场、张一元天桥茶馆、广茗阁茶楼、国图艺术中心、汇源剧场、乐活卉安贞剧场、聚乐部西直门剧场、金萍萍二人转剧场、什刹海剧场、德云三里屯剧场、顺义影剧院、平谷影剧院、怀柔剧场、密云大剧院、大兴影剧院(大剧场)、大兴影剧院(小剧场)、丰台区文化馆、石景山区文化馆百姓剧场、门头沟区影剧院、良乡影剧院、通州区电影院、燕山影剧院、金台夕照会馆、A33剧场、北京崇文剧场、北京剧空间剧场、橙天嘉禾吉彩剧场,共演出收入1.29亿元,占全年演出收入的8.6%。
四、演出票价情况统计 按不同剧场类型统计:
1、以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工人体育场、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等为代表的大型演出场馆的平均票价578元,平均上座率85%。
2、以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北展剧场等为代表的多功能综合剧场的演出平均票价325元,平均上座率86%。
按不同艺术类型统计如下:
1、交响乐、室内乐、民族音乐类演出平均票价398元,平均上座率79%。
2、各类演唱会演出平均票价580元,平均上座率77.6%。
3、音乐剧类演出平均票价213元,平均上座率79.7%。
4、歌舞类演出平均票价281元,平均上座率77%。
5、京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50元,平均上座率70%。
6、话剧类演出平均票价216元,平均上座率66%。
7、地方戏类演出平均票价257元,平均上座率64%。
8、曲艺类演出平均票价97元,平均上座率62%。
9、儿童剧类演出平均票价101元,平均上座率76%。
五、旅游剧场演出情况统计
全市13家以旅游演出为主的剧场2014年共演出6286场,占全年总场次的26%;观众人数201万人次;总收入1.56亿元,比去年减少1700万元。
六、演出场次200场以上的剧场统计
2014年演出场次在200场以上的剧场共计47个,他们是: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国家大剧院戏剧厅、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保利剧院、长安大戏院、中国木偶剧院(包括大厅、酷宝宝剧场、小铃铛剧场、动物城堡剧场)、人艺试验剧场、北京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华侨城剧场、北京湖广会馆、梨园剧场、朝阳剧场、红剧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老舍茶馆、德云社剧场、广德楼戏园、天地剧场、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刘老根大舞台剧场、繁星戏剧村二剧场、三剧场、金萍萍二人转剧场、广茗阁茶楼剧场、海淀区工人文化宫魔山剧场、蜂巢剧场、中华皮影文化城剧场、北京国话先锋剧场、东图会议中心剧场、蓬蒿剧场、雷剧场、张一元天桥茶馆剧场、海淀剧院、龙潭公园中心剧场、德云三里屯剧场、什刹海剧场、首都剧场、聚乐部西直门剧场、乐活卉安贞剧场、朝阳9个剧场(切CHE行动剧场)、东四工人文化宫、解放军歌剧院、大隐剧场、中国儿童中心剧院。
七、2014年演出市场简要分析
回眸2014年的北京演出市场,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略有增加。虽说各种数据都有小幅提高,但中央五部委“节俭令”出台后对市场的变化还在体现,各大国有院团和民营演出公司需对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作出适时的调整,方能在大浪淘沙中不被淘汰。对观众来说,2014年可以看到一些高质量的演出,但是各路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晚会不多了。
1、晚会形式演出减少,演唱会呈高质量趋势 从“八项规定”出台,到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下达,“节俭令”影响下的演艺市场发生了变化。曾经看似繁荣的演出市场正在挤掉泡沫,消退浮肿,所以2014年北京演出市场拼盘演唱会大幅减少,但高质量的演唱会确实增加了。演唱会没有了政府团购和企业包场,演出商在选择项目前做了缜密的市场调查,把观众真正喜欢的演唱会项目引入市场。如:光良3月2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回忆里的疯狂》演唱会引起歌迷的强烈反响。他在网上公布了本次演唱会亲自设计的概念海报,让粉丝猜想不断,纷纷网上留言提问演出当晚是否还有惊喜。主办方在演唱会曲目安排方面,除了新专辑《回忆里的疯狂》中的热门歌曲之外,光良的经典情歌《第一次》、《童话》、《约定》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也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开票仅几日,演唱会售票已飙升至七成。演出当日,光良重返北京后的首场演唱会座无虚席。这场演出可以称之为2014年北京演出市场的亮点。又如:流行乐坛的至尊组合“左麟右李”时隔10年之后于5月1日重返北京开演唱会,为北方的歌迷朋友们带来一场顶级的视听盛宴,他们在无数耳熟能详的金曲中和大家庆祝一起走过的第一个十年。现场观众在熟悉的《雾之恋》、《红日》、《爱在深秋》、《护花使者》、《拿拿声》、《一生中最爱》等经典歌曲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演出票在开演前一周就告罄,社会反响很好。
2、文化转型中的阵痛,原创话剧演出数量减少
近几年话剧创作速度有所放缓,市场步入理性创作阶段。政府下达“节俭令”,给演出市场带来改变,不少长期依靠政府买单的国有院团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演出业务大幅下降。可见,无论国有院团还是民营公司,在新形势下,都到了不得不转变思路谋生存的时候。
2014年话剧创作活力有所下降,国有团体创作剧目数量基本维持在20部左右,但是民营团体新创的剧目数量明显减少,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院团的创作更趋于理性化,一些知名话剧团体以前每年新创剧目3-4部,而2014年只创作出1-2部作品;二是,剧目投资热潮消退,一些资本逐步退出市场。三是,外省市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北京创作人才,他们与当地政府、剧场、团体合作打造作品,导致人才资源外流。四是,有些话剧目的是追求票房,故事编的不好看,又赶着“档期”上演,质量良莠不齐,观众不买账。
3、演出票价下降,观众向年轻化转变
2014年,各级政府继续对我市主要营业性演出剧场进行低票价补贴政策,全年补贴25个剧场1300余万元。北京市开展公益惠民演出至今已经整整七个年头,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百姓周末大舞台”一系列低票价演出,通过政府统一采购的形式送到百姓家门口,使演出票价较去年有所下降。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对票房贡献最大的是年轻观众。高收入、高学历、年轻化成为演出消费的主体。年轻观众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人员成为观看演出的主力,同时月收入3000元—8000元之间的观众也不能小觑,他们的增长幅度也在不断攀升,大部分观众为85后、90后。
不难看出:更趋年轻的消费群体,给演出市场带来不少变化。年轻人多元的价值观、较强的接受能力和消费能力让演出市场更有活力。互联网成为观众获取信息的首选,网络订票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北京演出观众的文化消费模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民营院团异军突起
在演出市场形势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有些民营院团积极抓住机遇,摆脱奢侈符号,草根文化进万家,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在北京儿童剧领域影响较大的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他们用文化艺术启迪孩子智慧,开发孩子潜质,成就孩子未来。自成立以来,剧团秉持着亲子理念和低票价政策,儿童剧演出足迹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每7场儿童剧演出中便有1场是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的演出剧目,获得了广泛的公众认知和良好的社会反响。2014年获得演出 3070 场,票房收入2000 万元的好成绩。又如: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小剧场集群,繁星戏剧村开拓了“场制合一”的运作模式,集剧场经营与戏剧制作于一体,先后与多位国内外知名戏剧导演签约长期合作,他们主要制作团队和演员均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著名院校。目前已出品了话剧《罗生门》、《高朋满座》、《莎翁的情书》、《那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夜一生》、《第四类情感》等十多部受到市场欢迎的原创新剧,收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
5、国有院团及大型剧场仍是各大年节的演出主力
2014年,在几个重点的节日,北京的演出市场热闹非凡,国有院团精心打造了北京的文化盛宴。如:2014年春节期间,北京共举行100台、400场各类专业院团文艺演出。在所有文艺演出中,传统戏曲类演出最为丰富,有36台、69场演出,涵盖京剧、昆曲、评剧、曲剧、梆子等多种形式;其次为音乐会、舞蹈等演出,有22台、30场;现代戏剧类演出有21台、212场,涵盖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演唱会和综艺晚会共有11台;曲艺杂技类表演有10台、63场,包含相声、杂技、功夫剧等。
国家大剧院更是邀请了德国科隆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举办音乐会。同时,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之火舞蹈团的《探戈之火》、爱尔兰踢踏舞的《凯尔特传奇》也在节日期间大放异彩。再有,太原舞蹈团献演的经典剧目《千手观音》以及适合都市白领减压的当代舞剧《一起跳舞吧》及原创话剧《风雪夜归人》、何念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由青年演员刘畅、黄湘丽主演的《恋爱的犀牛》、亲子剧《你看起来很好吃》等演出也受到观众的普遍好评。
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国有院团在繁荣首都文化,拉动演出市场的作用。
6、赴国外演出活跃,使中国国粹“走出去”
2014年,在京的中央及市属演出团体、机构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演出也十分活跃,民族特色鲜明,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随着我国演出行业的发展,更多的北京演出单位走出国门,参与海外演出市场,扩大我国的各种表演艺术在海外的影响。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一直起到引领全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龙头作用。如:2014年,他们发挥中美合资公司桥头堡作用,以市场路径推动中华文化有效“走出去”,立足纽约,先后将《十里红妆》、《鄂尔多斯婚礼》、《绣娘》等中华民族舞剧精品推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等世界一流舞台。他们又继2013年中国交响乐团和上海芭蕾舞团赴北美成功进行大规模巡演之后,再次成功运作沈阳杂技团整台剧目赴美国70座城市演出90场的特大规模商业巡演。
7、赴外阜演出增多,拉动全国演出市场
2014年,北京众多的演出机构、演出团体积极开辟全国各省、市的演出市场,共演出5076场,对拉动有关省市演出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演唱会制作团体在外地的演出172场。北京话剧团体在外地演出也很活跃,目前北京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话剧的创作和输出中心,每年有很多剧目走出去,北京演出团体到外阜演出话剧1828场,其中民营团体演出1530场。儿童剧准入门槛较低,投入产出较快,各地儿童剧演出比较活跃,而随着北京儿童剧团体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每年各地邀请演出较多。此外部分团体利用自身院线开始全国巡演,打破儿童剧的区域限制。据统计,2014年北京儿童剧团体在外地演出场次为1842场,受到全国观众的好评。8、2014年演出市场存在的问题
演出市场的票房收入从一路攀升到趋于平稳,让演出市场回归理性。如何让演出经纪公司、演出团体真正走向市场,是对一个企业的考验。2014年演出市场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演出企业做公关工作在行,做市场营销不够,这就在市场新形势下很难生存。二是,演出场馆配套的餐饮、停车等设施不完善,使有些本不习惯晚上活动的北方百姓不愿出来看演出。他们宁愿晚上和朋友聚会吃饭,或选择呆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意出门看一场一般的演出。所以要想让观众走出家门,这不仅仅需要演出本身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稳定的质量,还要求很多相关配套设施的跟进。在这些方面电影院线已经走在了剧场院线的前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三是,节展层出不穷,能打出品牌的不多。目前,各种艺术节层出不穷,有影响力的却屈指可数。如:北京大学生艺术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如接踵而至般涌现出来,为戏剧人提供交流、展示平台,也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戏剧演出。各种艺术节尽力完善自己,推动戏剧的发展。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定位不准确、戏剧节缺乏个性成为艺术节发展的棘手问题。各种艺术节要形成如阿维尼翁戏剧节般的品牌效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演出市场要发展,除了要有良好政策及市场环境外,还要各演出单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满足观众需求,加强信息沟通、促进项目推广,为北京文化演出市场繁荣做努力。
2015年1月
第三篇:北京市服务业市场现状分析
北京市服务业市场现状分析
上半年,北京市服务业企业选择业务总量环比“增加”和“基本持平”的比重均值为81.6%,比去年同期增长1.4个百分点。6月份,服务业企业业务总量继续保持温和扩张态势,业务总量环比“增加”和“基本持平”的企业比重为85.6%,环比回落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选择业务总量“增加”和“基本持平”的企业比重环比减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选择业务总量“增加”和“基本持平”的企业比重环比增加。
业务总量和新订单“增加”与“基本持平”的企业比重(单位%)
在对“北京市企业未来3个月内业务活动整体水平预计”时,有92.1%的企业选择“上升”和“变化不大”,环比提高0.6个百分点。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表明,北京市服务业企业未来3个月继续保持扩张,企业信心稳定。
调查显示,当前北京市服务业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需求减少和资金紧张。分行业看,6月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现象较为明显,企业选择比重达到56.9%;批发业的资金紧张情况仍较为突出,企业选择比重达35.2%;住宿业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企业选择比重为44%。
2季度企业反映的主要问题分布(单位%)
6月份,被调查服务业企业中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比重为60.5%。其中,企业对管理人员的需求最为强烈,认为“一般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当前急需人员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6.1%和28.3%,占比较高。此外,推销展销人员、财会人员和餐饮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也较大,比重均超过24%。
本文来源前瞻网,未经前瞻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篇:北京市2012年3月份卷烟市场状况分析
北京市2012年3月卷烟市场状况分析总体市场概括
截止2012年3月31日,北京市共有持证卷烟零售户36080户,其中正常经营户34092户。2011年全年,北京销售卷烟115.56万箱,同比增长5.25%;单箱销售额13028元,同比增长8.88%;实现税利约32.46亿元,同比增长23.45%;利润约13.71亿元,同比增长20.9%。在全国36个重点城 市中,北京市公司卷烟销量排名第7位,卷烟单箱销售收入排名第18位,利润累计排名第5位。通观最近几年,北京市场卷烟销量增长较快,年平均销量递增4%左右。北京烟草在保证市场有效供应的前提下,十分注重卷烟结构的提升和优化,不断精简和置换卷烟品牌,重点培育全国名优品牌及全国性大品牌,以2007年为例,在销牌号由2004年的114个减少为2007年的58个,品牌集中度大为提高。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北京卷烟市场经营的牌号纷呈,卷烟消费市场带有明显的特殊性、多样性和二元性的特点。
特殊性。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既是祖国对外的窗口,又是旅游胜地,更是呈现企业形象、展示名优品牌的大舞台。
多样性。中央直属机关、各大部委、驻京部队、外省市以及国外在京办事机构高度集中,公司、企业各种会议召开频繁,消费人群多样性导致卷烟需求多样化。
二元性。北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在全国来说处于较高水平,但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低档卷烟消费剧 增;北京有的远郊区县辖区面积较大,山区众多,交通不便,人均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卷烟消费结构“二元性”特点明显。2 卷烟消费特点
通过2012年3月份数据可以知道:中高档卷烟品牌消费占据消费主导地位。北京的高档卷烟品牌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中华”、“玉溪”、“芙蓉王”等牌号增幅较大。此类卷烟以个人消费为主,但也不乏将高档名牌卷烟作为馈赠礼品的消费者。中档卷烟因质价比高,消费者众多,在北京市场占据消费主导地位。
卷烟品牌消费档次与消费者收入水平成正比。年收入呈递增趋势的消费者为求得心理愉悦的需要和其他考虑,会选择较高档次的卷烟品牌;而低收入消费者为满足吸烟习惯的需要,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卷烟品牌。
存在区域性卷烟消费特点。北京卷烟市场分为城区、城乡接合部、农村山区三大区域类型。由于北京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生活习惯和消费 环境等不尽相同,使卷烟品牌存在区域性消费特点。如:“南京”、“利群”等品牌在江浙人较为集中的丰台、朝阳、西城等辖区销售情况较好;而“中华”、“苏烟”、“玉溪”、“云烟”、“芙蓉王”等高档知名品牌基本上被作为馈赠礼品或为高收入人群所消费;“黄果树”、“哈德门”、“都宝”、“前门”等中低档品牌主要为城乡接合部、边远山区村民和外来农民工等低收入人群所消费。
卷烟消费理念偏重现实。消费者以质价比作为卷烟的首要选择依据,其次才会考虑品牌和生产厂家的知名度,消费理念偏重现实。在卷烟的口感、烟气、香味等方面,消费者比较青睐上海、云南、湖南、贵州等地所产卷烟品牌;在卷烟外包装色彩上,消费者较偏重红色、紫色、白色等颜色
卷烟消费以烤烟型为主,混合型为补充。北京市场卷烟消费以烤烟型为主,占全年总销量的70%左右。混合型卷烟也有很大的消费需求,占全年总销量的30%左右,混合型卷烟消费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以低焦油“中南海”系列为代表,“都宝”、“金桥”等牌号为补充。薄荷型卷烟市场份额不大但有一定需求,目前市场上只有浙江中烟工业公司生产的“双叶”牌卷烟。3 市场环境分析
北京市场卷烟规格较多,单箱销售额不高,混合型卷烟、低档烟有一定的市场占有量,地产烟销量偏低,与其他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异。分析北京卷烟市场,造成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不仅要满足各阶层人群的卷烟消费需要,宣传并维护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为工业企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推进“工商互动、协同营销”的行业战略发展目标,使得经营的卷烟牌号和规格明显多于其他城市。
北京烟草一直高度重视中低档卷烟的市场供应问题,特别是在低档卷烟方面,较好地满足了全市广大低收入卷烟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使得卷烟整体消费结构偏低,利润增长受限。
北京市场销大于产,由于地产卷烟产量有限,还要满足其他省份的需要,因此,近三分之二的货源需要依靠省外采购,货源依赖性较强,缺乏货源调控的主动性。
北京市场的卷烟消费容量基本饱和,大幅度的增量已经不太可能,加之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城市建设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量将逐步减少,低档卷烟的需求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尽管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位列全国前茅,但吸烟人群相互不攀比,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基数较大(约360多万),中低档卷烟需求量不断增加,影响了高档卷烟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卷烟品牌培育
北京烟草按照《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市场实际,紧紧围绕培育“两个10多个”的目标,加强品牌管理工作,建立品牌培育体系,建立品牌成长机制,主要表现为:
重点培育名优品牌。重点培育 “红塔山”、“白沙”、“芙蓉王”、“红河”、“云烟”、“利群”、“中华”等一批全国重点名优品牌,销量前10位品牌的集中度已达到67.7%左右。
高档品牌价稳量增。例如,2006年销售“中华”卷烟11657箱,同比增长7%;销售“玉溪”6024箱,同比增长72%。
规模品牌增势强劲。例如,2006年销售“中南海”85189箱,同比增长35%;销售“白沙”59001箱,同比增长22%。
第五篇:市场与竞争分析
三、市场与竞争分析(Analysis of market and competition)
根据口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我们分别从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产品综合情况三方面对产品的市场现状、目标市场、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四个方面的总体环境描述。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包括五个方面: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买房讨价还价能力;
3、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4、替代品威胁;
5、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市场竞争分析图
产品综合评价(swot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估:
1、企业的优势;
2、企业的劣势;
3、机会;
4、现存和潜在的威胁。
(一)宏观环境(The macro environment analysis)政治因素(Political):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至2025年)(以下简称“慢病规划”)是落实《纲要》的又一个文件。在“慢病规划”中明确指出“本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在策略与措施中提出: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口腔保健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在开展健康口腔专项行动中,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逐步提供口腔预防保健等服务,促进慢病早期发现,并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内容;开展针对儿童和老年人的个性化干预,加大牙周病、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干预力度,实施儿童局部用氟、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措施,将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30%以内(到2025年),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的指导与干预。经济因素(Economic):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人关注口腔卫生行业,从而为“口腔管理专家”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
社会因素(Society):由于受“牙疼不是病”错误思想指导,加上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口腔医疗行业长期在低层次的状态下发展,发展水平相对经济发达和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衡量口腔健康水平的几个指标相对于欧美日等国家差距十分巨: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因此口腔卫生的预防与检测越发重要。
技术因素(Technology):手机软件服务平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成熟为“口腔卫生管家”的设计、制作与宣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代网络通讯设备的完善为其网络咨询提供路径。
(二)竞争环境分析(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alysis)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保持相机制作来源的持续和稳定,化解淡旺季而引起的非正常价格变动;广泛选取供应商,避免出现因恶意结盟、控制原料而引起的非正常损失。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也会为行业盈利性造成威胁。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们的目标受众有:口腔医院、口腔诊所以及个人市场。
口腔医院与口腔诊所的购买特点:互利共赢。医院与诊所为“口腔管理专家”app提供咨询医师与技术支持,app为赞助商提供经济回馈与广告支持。
个人市场的购买特点:对平台忠诚度低,注重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从个人市场获取的经济来源于平台注册量以及牙齿相机的出售量。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平台可信度、保证出厂相机质量优良。
新进入者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目前网络服务平台行业在国内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盈利高,对于新进入者的吸引力较大。
新进入者的进入障碍是技术壁垒。我们现有的技术垄断和持续的研发优势以及在目标市场所建立的技术标准将成为新进入者的主要门槛。
为了建立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我们将加大对服务平台的管理与推广,在成本上和技术上占有有利地位,形成市场新入者的壁垒。
替代品威胁与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目前我们产品的可能替代产业或竞争产业主要包括:
传统中小型口腔诊所 不信任APP的大型医院 相关APP或智能服务设备
我们能做的是:提高自身可信度,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与各院各诊所的负责人沟通。
(三)产品综合分析(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nterprise)对产品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的因素。通过SWOT分析,将对我们的产品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分析现存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优势:
1、较为方便,节省时间
2、普通用户注册不需要花费,符合大众消费需求
3、顺应市场发展,容易被接受
4、相比传统的口腔检查较为环保卫生
5、以自身和高校研发机构为依托,具有持续的研发优势
6、管理团队素质高,员工队伍专业
劣势:
1、初入市场,行业认识欠缺,缺乏成熟的行业操作和销售经验
2、对于部分有较严重口腔问题的人群,需要购买牙齿相机配合拍摄检测,花费较高不易被接受
3、网络平台鱼龙混杂,可信度较低 机会:
1、顺应网络平台发展热潮,空间广阔
2、国家政策提出支持三级预防,可作为后期发展方向
3、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战略伙伴建设化解市场风险
威胁:
1、一批有实力的国内外竞争者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竞争
2、替代产业可信度高,会影响部分注册用户
3、网络APP研发速度快,寿命短